实验八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1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学习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方法;2. 观察叶绿体中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
实验原理: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特殊细胞器,其中含有多种色素,包括叶绿素 a、叶绿素 b、类胡萝卜素等。
这些色素能够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并转化为化学能以参与光合作用。
本实验利用溶剂提取和色谱柱分离的方法,将叶绿体中的色素提取出来,并通过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
实验步骤:1. 取一片鲜叶(最好选择深绿色的叶片)切碎,加入适量的乙醇或醋酸乙酯中浸泡,使叶绿体释放出色素。
注意保持容器密封以避免光照。
2. 将浸泡片刻半小时,使叶绿体彻底释放色素。
3. 将叶绿体悬液过滤,收集含有色素的过滤液。
4. 取一支色谱柱,填充色谱吸附剂(如硅胶),再用无色溶剂(如正己烷)预洗一次。
5. 将收集到的含色素液体加入色谱柱中,用无色溶剂洗脱,收集不同色素的洗脱液。
6. 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曲线,可观察到叶绿素 a 在400-500 nm波长范围内有最大吸收峰,叶绿素 b 在450-550 nm波长范围内有最大吸收峰,类胡萝卜素在500-600 nm波长范围内有最大吸收峰。
根据吸收光谱的不同,可以推测各色素在光合作用中的吸收波长和参与的反应。
实验结论:通过该实验,我们成功地提取和分离了叶绿体中的色素,并观察到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
这些实验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机制,以及不同色素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
同时,该实验也展示了提取和分离生物样品中化学物质的基本实验技巧和原理。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欢迎大家分享。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一、实验目的1. 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2. 比较、观察叶绿体中四种色素:理解它们的特点及与光合作用的关系二、实验原理光合色素主要存在于高等植物叶绿体的基粒片层上,而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中。
故要提取色素,要破坏细胞结构,破坏叶绿体膜,使基粒片层结构直接与有机溶剂接触,使色素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叶绿体中的色素有四种,不同色素在层析液(脂溶性强的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因而随层析液的扩散速度也不同。
三、材料用具取新鲜的绿色叶片、定性滤纸、烧杯、研钵、漏斗、纱布、剪刀、小试管、培养皿、毛细吸管、量筒、有机溶剂、层析液(20份石油醚、2份丙酮、1份苯混合)、二氧化硅、碳酸钙。
四、实验过程(见书P54)1.提取色素:2.制备滤纸条:3.色素分离,纸层析法。
(不要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4.观察:层析后,取出滤纸,在通风处吹干。
观察滤纸条上出现色素带的数目、颜色、位置和宽窄。
结果是:4条色素带从上而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五、讨论1.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接触到层析液?2.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关键是什么?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2一、实验目的1、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2、比较、观察叶绿体中四种色素:理解它们的特点及与光合作用的关系二、实验原理光合色素主要存在于高等植物叶绿体的基粒片层上,而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中。
故要提取色素,要破坏细胞结构,破坏叶绿体膜,使基粒片层结构直接与有机溶剂接触,使色素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一. 课本回扣:1. 实验原理:(1)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中, 所以, 可以用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2)分离: 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 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 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
这样几分钟后, 叶绿体中的色素就在扩散过程中分离开来2. 步骤方法:(1)研磨前加入少许石英砂的目的是。
(2)研磨前加入少许碳酸钙的目的是。
(3)加入10mL无水乙醇的目的是。
(4)层析液是有机溶剂, 常由、和混合而成。
也可代用。
层析液的作用是。
3. 实验结果及分析:(1)扩散最快的是(颜色: )扩散最慢的是(颜色: )。
滤纸上有四条色素带说明了什么?。
(2)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接触到层析液?。
1. (1)无水乙醇无水乙醇(2)不同快慢2. (1)研磨充分(2)防止叶绿素被破坏(3)溶解(提取)色素(4)20份石油醚2份丙酮1份苯93号汽油使叶绿体中的色素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来3.(1)胡萝卜素(橙黄色)叶绿素b(黄绿色)绿叶中的色素有四种, 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快慢也不一样。
(2)滤纸上的滤液细线如果触到层析液, 细线上的色素就会溶解到层析液中, 就不会在滤纸上扩散开来, 实验就会失败。
1.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1)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 将叶绿体色素进行分离的方法名称是。
(2)某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将划有滤液细线的滤纸条(已重复几次划线)插入层析液, 几分钟后取出观察, 发现在滤纸条上无色素分带现象, 而其他用同一滤液作实验的同学的滤纸条上却色素分带明显。
其实验失败的原因最可能是。
(3)为了获得整齐又不重叠的四条色素带, 在画滤液细线时应注意:①②(4)如果没有丙酮和菠菜叶片, 要保证分离后的色素带清晰, 可以用来代替的最佳实验材料是A. 酒精和麦苗B. 酒精和大白菜C. 蒸馏水和大白菜D. 蒸馏水和麦苗(1)纸层析法(2)滤液细线没入层析液中(3)应画得细而直待上次凉干后再重复几次(4)A2. 下面是有关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问题, 请回答:(1)实验中加入研钵内的丙酮的作用是;实验中加入研钵内的石英砂的作用是;实验中加入研钵内的碳酸钙的作用是。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步骤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步骤如下: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称取5g新鲜绿叶,剪碎后放入研钵中,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再加入10mL无水乙醇,迅速、充分研磨。
接着,将研磨液迅速倒入玻璃漏斗中进行过滤,收集滤液到小试管中,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
2.制备滤纸条:将定性滤纸剪成长与宽略小于试管长与直径的滤纸条,并在一端剪去两角,然后在距离剪角一端1cm 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
3.画滤液细线: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细而直的滤液细线。
待滤液干后,再重复画2~3次。
4.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将适量的层析液倒入试管中,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略微倾斜靠着试管的内壁,轻轻地插入到层析液中,随后用棉塞塞紧试管口(注意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5.观察结果:滤纸条上会出现4条颜色、宽度不同的色素带。
注意事项:
1.叶片要新鲜、颜色要深绿,含有较多色素。
2.研磨要迅速、充分。
叶绿素不稳定,易被活细胞内的叶绿素酶水解。
充分研磨使叶绿体完全破裂,提取较多的色素。
3.滤液细线不仅要求细、直,而且要求含有较多的色素,所以要求待滤液干后再重复画1~2次。
4.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否则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实验步骤可能会因实验条件和设备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在进行实验时,请确保遵循实验室安全规定,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并在必要时寻求教师的指导。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教案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其中含有大量的色素,如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等。
叶绿体的色素对光合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叶绿体中的色素,可以进行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
下面是一个关于叶绿体中色素提取与分离的实验教案的示例:实验目的:通过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了解叶绿体中不同色素的组成和分布情况。
实验材料:叶绿体悬液、酒精、丙酮、去离子水、毛细管、滤纸、色谱纸实验步骤:1.准备叶绿体悬液:取新鲜的叶片,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然后将叶片切碎,加入研磨液中,均匀磨碎,得到叶绿体悬液。
2.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取约10mL叶绿体悬液,加入10mL酒精中,轻轻摇匀,使叶绿体中的色素溶解入酒精中。
3.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将色素溶液倒入试管中,离心2分钟,使色素沉淀在管底。
4.取出上清液,分别加入等量的丙酮和去离子水,摇匀。
5.使用毛细管吸取溶液上清液,在色谱纸上滴出一个小圆点。
6.取另一块色谱纸,将其一端放入溶液上清液中,实验结束时将其取出,在上面标出溶液上清液滴出的位置。
7.将色谱纸上圆点附近的部分剪下,放入洗涤皿中,加入足够的去离子水,等待色素上升到合适的高度。
8.将色素附近的部分取出,用吸水纸吸干,以保留色素的分布情况。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色素在色谱纸上的分离情况。
一般情况下,叶绿素a的迁移距离最短,其次是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
根据色素的迁移情况,可以估算出叶绿体中不同色素在色谱纸上的相对含量。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中要使用新鲜叶片制备叶绿体悬液,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2.酒精要避光保存,以免影响色素的提取效果。
3.实验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色素溶液的污染,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在操作过程中要小心使用天平、试管离心机等实验仪器,以免发生意外。
扩展实验:1.在提取叶绿体色素的过程中,可以尝试使用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观察对色素提取的影响。
2.可以将提取得到的叶绿体色素溶液分别吸取到不同的试管中,在不同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了解不同波长的光在叶绿体色素中的吸收情况。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掌握色素的分离技术,并了解不同色素对叶绿体的作用。
实验原理叶绿体是植物和藻类细胞中最重要的细胞器之一,也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其中,叶绿素是其最主要的色素,在光合作用中起到吸收太阳能的作用。
叶绿体中还包含其他色素,如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它们具有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的能力。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主要利用其不同的亲水性和亲油性,通过不同的溶剂将其提取出来,并进行分离、纯化。
其中,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醇等可以提取出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亲油性色素,而酸性溶液可以提取出卟啉类、铁类等亲水性色素。
实验步骤1.取适量菠菜叶,去掉梗部,用清水反复洗净,去除表面的灰尘。
2.将菠菜叶放入离心管中,加入约5毫升丙酮,使用手持式超声波仪器超声处理10分钟。
3.将超声处理后的菠菜混合物离心10分钟,待叶绿体沉淀下来。
4.取叶绿体沉淀,加入少量乙酸乙酯,经超声震荡3分钟。
5.将混合物离心10分钟,分离出上层的色素提取液,放置在离心管中。
6.加入冷水,将提取液分层,即可分离出不同色素。
7.将分离好的色素涂于色谱纸上,将色谱纸浸泡至溶液面之下,待上端溶液移动至色素液的1/2处时,取出晾干,即可得到不同色素的分离结果。
实验结果通过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我们成功地分离出了叶绿体中的色素,其中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
在色谱纸上的分离结果如下:色素名称相对迁移率叶绿素0.48氧化型叶绿素0.39类胡萝卜素0.92实验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丙酮和乙酸乙酯等溶剂成功地提取了叶绿体中的色素,也尝试了不同溶剂对色素的亲水性和亲油性的作用。
通过色谱纸的分离结果,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各色素的迁移情况,进一步了解到不同色素在不同溶剂中的特点和性质。
实验总结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是生物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之一,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加深了对叶绿体和其中色素的了解,掌握了相关的实验技术和方法。
实验八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一.实验原理:色素提取原理:利用相似相溶原理,色素可以溶解于酒精、丙酮等有机溶剂中,形成色素液。
色素分离原理:由于四种色素在层析液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四种色素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也不同,从而将它们分离开来。
二.实验材料:新鲜的绿色叶片、干燥的定性滤纸、烧杯、研砵、玻璃漏斗、尼龙布、毛细吸管、剪刀、小试管、培养皿盖、药勺、量筒、天平。
药品:丙酮、层析液、二氧化硅、碳酸钙。
三.实验过程:(一)。
制备色素滤液:1.取叶:称取5克新鲜的绿色植物叶片,然后剪碎,放入研砵中;2。
研磨:A.研砵中分别加入以下物质:二氧化硅:为了使研磨充分;碳酸钙:保护色素免受破坏;丙酮:作为色素的溶剂。
思考题:(1)研磨时要使叶绿素能够提取出来,要破坏多少层膜?提示:应该是3层,一层细胞膜,两层叶绿体膜。
(2)碳酸钙保护色素的原理是什么?因为叶绿素极易分解,在研磨过程中,细胞结构被破坏,细胞液中的有机酸释放出来,很容易破坏叶绿素分子,为了缓冲研磨液中的PH值一,可以加入碳酸钙,来中和释放出来的有机酸,从而避免了叶绿素被破坏。
B.充分迅速地研磨;充分是为了彻底破坏细胞结构,迅速是为了防止丙酮挥发;防止挥发采取的措施:在研砵上加一个中间有洞的纸,把玻璃棒插在中间研磨可以减少挥发。
3.取滤液:在一支试管上插入一个小漏斗,中间用脱脂棉或者尼龙布作为过滤用,迅速倒入研磨滤液,进行过滤,然后在试管口用棉花塞紧。
思考题:为什么要迅速倒入?为什么要用棉花塞紧试管管口?同样为了防止丙酮挥发;同时由于色素极容易被光和空气所破坏,所以要避光和隔绝空气保存。
(二)制备滤纸条:1。
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为何干燥处理?有利于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2.规格:6㎝×1㎝3.处理:在滤纸的一端,剪去两角,大约距1㎝处,角度约45°;剪角的目的是什么?因为在靠近两侧的层析液扩散的速度比较快,剪去两角后,扩大了两侧层析液扩散的距离,可以调整层析液扩散处于同一平面。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学习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
2. 了解叶绿体中色素的组成和结构。
实验原理:叶绿体是植物和藻类细胞中含有叶绿素的细胞器。
叶绿体中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色素,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等。
这些色素通过吸收太阳光能量进行光合作用。
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可以使用酒精提取法。
酒精可以溶解叶绿体膜,使色素溶解到酒精中。
然后,使用色谱技术可以将不同类型的色素分离出来。
实验材料:1. 鲜叶样品2. 酒精3. 氯仿4. 丙酮实验步骤:1. 将鲜叶样品切碎并置于研钵中。
2. 加入足够量的酒精,用研钵研磨混合,直到叶碎细胞完全破裂。
3. 使用滤纸过滤混合物,得到澄清的叶绿体提取物。
4. 将叶绿体提取物转移到试管中,加入少量氯仿。
5. 等待一段时间,观察到叶绿体提取物分为两个层次:上层为酒精层,下层为氯仿层。
6. 使用滴管将上层的酒精取出,置于干燥的容器中保存。
7. 将下层的氯仿层转移至另一个试管中。
8. 加入适量的丙酮,轻轻摇匀,观察色素在丙酮中溶解。
9. 使用滤纸过滤丙酮溶液,得到单一色素溶液。
实验结果:从叶绿体提取物中分离出不同类型的色素,如叶绿素a、叶绿素b等。
通过色素的溶解性质和色谱技术,可以将这些色素分离出来。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
了解了叶绿体中的色素组成和结构。
同时,也掌握了使用色谱技术进行色素分离的基本步骤。
这对于进一步研究叶绿体的功能和光合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叶片中色素的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班级姓名学号;实验一:植物叶片中色素的提取、分离实验原理(1)提取色素的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属于色素,不溶于水,易溶于溶剂,故可用等有机溶剂来提取。
绝大多数色素见光易分解,需要避光保存。
(2)法分离色素的原理: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不同。
溶解度大的色素,在滤纸上随层析液的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的色素,在滤纸上随层析液的扩散速度慢。
实验材料和器材实验步骤1、称量植物材料:用天平秤取植物材料(两人一组,每组一种植物材料)。
剪刀剪碎,放入研钵中。
2、提取色素:用药匙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用移液枪吸取5ml无水乙醇,快速研磨。
加入如下试剂的作用:SiO2:___________;CaCO3_____________________酒精(或丙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细线:在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
在距离这一端1cm 处,折一条横线。
用尺子沾取少量滤液,在滤纸条上沿折横线,压出一条细而直的滤液细线。
待滤液干后,再在背面划线。
每种材料,制备两个滤纸条。
4、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分别轻轻插入到水层析液和石油醚丙酮的层析液中,盖上盖子。
注意: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防止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影响扩散结果。
同心圆装置:用纸捻快速吸取滤液,放入同心圆装置中。
层析液为石油醚丙酮的层析液。
5、分析层析结果色色颜色。
实验二:色素的含量测定实验原理:用混合提取液(丙酮:乙醇:蒸馏水=::1)浸提法测定。
实验步骤1、浸提色素。
分别称取菠菜叶、油菜叶、月季红色叶、月季绿色叶、银杏黄色叶、爬山虎红色叶,加入10ml提取液,放入37度恒温箱中浸提24小时。
2、读值。
分光光度计分别在波长440nm、645nm和663nm 处测定并记录光密度值,通过OD值计算叶绿素含量。
3计算。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叶绿素浓度:叶绿素a(Ca,mg·L-1)=×A663–×A645。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叶绿体色素是位于植物叶绿体中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包括叶绿素 a、叶绿素 b、类胡萝卜素等。
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的方法如下:
1. 手工研磨法:将植物叶片取出后,加入适量的减水醇(如乙醇或甲醇),用研钵或机械研磨器搅拌研磨,使细胞破碎释放叶绿体色素。
然后通过离心将悬液离心分离出叶绿体色素。
2. 酒精沉淀法:将植物叶片切碎后加入适量的酒精溶液,用撇去悬浮物,然后再用滤纸滤除酒精中的杂质。
过滤后的溶液可以进行酒精沉淀,即加入适量的酒精悬浮叶绿体色素,并通过离心分离出沉淀。
3. 层析法:将植物叶片经过研磨和过滤后得到的色素溶液,可以通过色谱柱层析进行分离。
常用的色谱柱包括硅胶柱、纸层析柱和高效液相色谱柱等。
通过向色谱柱中加入适当的溶剂系统,可以将叶绿体色素按照其亲水性和亲油性进行分离。
4. 液-液萃取法:将植物叶片研磨并与适量的有机溶剂(如二氯甲烷、苯或正己烷)混合,通过摇晃、振荡或搅拌等方法,使叶绿体色素在有机相和水相之间分配。
随后,分离有机相并蒸干,即可得到叶绿体色素。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实验需求和设备条件选择使用,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可以用于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胡萝卜素实验八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定量测定一、实验结果叶绿素提取液在在纸带上层析的结果图叶绿素提取液在圆纸片上层析扩散图测量结果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稀释前:在波长为663 时吸光度为3.303 波长为645时为3.230稀释后:在波长为663时吸光度为1.529(平均)波长为645时为0.529(平均)计算结果:稀释前:Ca=12.7*3.303-2.69*3.230=33.26mg/lCb=22.9*3.230-4.68*3.303=58.51mg/lCa:Cb=0.55:1稀释后;Ca=12.7*1.529-2.69*0.529=18.00mg/lCb=22.9*0.529-4.68*1.529=4.96mg/lCa:Cb=3.63:1波长663吸光度数据:1.527 1.531 1.529 平均:1.529波长645吸光度数据:0.530 0.529 0.528 平均:0.529二、实验结论高等植物叶绿体体内的色素主要是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将绿光反射出来,因而叶片颜色呈现出绿色。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最大吸收带在蓝紫光的部分。
叶绿素和叶黄素胡萝卜素两种色素的总含量比大致为3:1,叶绿素a和叶绿素b比也大致为3:1.层析液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由于四种色素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不同,因此每一种色素分子在层析液分子的作用下,向层析液中扩散的速度不同,即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四种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就不同,其中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高,扩散速度最快,其次是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溶解度最低,扩散得最慢。
依据此原理使滤纸条上处于同一滤液细线上的四种色素在扩散中分离开来。
三、问题解答1.叶片选材有何要求?答:要选取新鲜的颜色较深的叶片,是因为以便使滤液中含较多的色素。
2.研磨时加入石英砂的目的是什么?答:研磨时加入石英砂的目的是为了研磨得充分,更有效地破坏细胞结构.3.研磨时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什么?答:防止在研磨过程中,叶绿素受到破坏。
实验八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八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教学目的1.初步掌握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2.探索叶绿体中有几种色素。
实验原理1.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在丙酮(有机溶剂,酒精、汽油、苯、石油醚等)中,所以用丙酮可提取叶绿体中色素。
2.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得慢,因而可用层析液将不同的色素分离。
实验程序(1)称取5g绿色叶片并剪碎提取色素研钵→研磨→漏斗过滤→(2)加入少量SiO2、CaCO3和5ml丙酮收集到试管内并塞紧管口(1)将干燥的滤纸剪成6cm长,1cm宽的纸条,剪去一端两角(使层析液同时到达滤液细线)制滤纸条(2)在距剪角一端1cm处用铅笔画线(1)用毛细管吸少量的滤液沿铅笔线处小心均匀地划一条滤液细线滤液划线(2)干燥后重复划2-3次(1)向烧杯中倒入3ml层析液(以层析液不没及滤液细线为准)纸上层析(2)将滤纸条尖端朝下略微斜靠烧杯内壁,轻轻插入层析液中(3)用培养皿盖盖上烧杯观察结果:滤纸条上出现四条宽度、颜色不同的彩带(如下图)最宽:叶绿素a;最窄:叶绿素b;相邻色素带最近:叶绿素a和叶绿素b;相邻色素带最远: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实验关键1.选材时应注意选择鲜嫩、色浓绿、无浆汁的叶片。
如菠菜叶、棉花叶、洋槐叶等。
2.画滤液细线时,应以细、直、颜色浓绿为标准,重复画线时必须等上次画线干燥衙再进行,重复2-3次。
3.层析时不要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注意事项1.因丙酮和层析液都是易挥发且有一定毒性的有机溶剂,所以研磨要快,收集的滤液要用棉塞塞住,层析时要加盖,尽量减少有机溶剂的挥发。
2.在研磨时要加少许二氧化硅,目的是为了研磨充分,有利于色素的提取;加少许碳酸钙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研磨过程中,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
3.分离色素时,一定不要让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这是因为色素易溶解在层析液中,导致色素带不清晰,影响实验效果。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教案实验名称: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实验目的:1.了解叶绿体中的色素成分及其特性;2.学习使用有机溶剂提取色素的方法;3.学习使用色谱技术进行色素分离;实验器材与试剂:器材:搅拌器、离心管、试管、显微镜、色谱板等。
试剂:新鲜叶片、丙酮、95%乙醇、石油醚、二甲苯、紫外灯和色谱试剂(蓝莓素、叶绿素a、叶绿素b等)。
实验步骤:1.准备叶绿体样品:从新鲜的植物叶片中取约5g左右的叶绿体样品,用研钵打碎,加入少量冰冷的缓冲液(pH7.0),并用搅拌器搅拌均匀;2.离心:将混合液离心15分钟,离心后将上清液取出,得到含有叶绿体的沉淀;3.色素提取:将叶绿体的沉淀用丙酮提取两次,每次提取约20mL,每次提取均需搅拌均匀,然后离心分离上清液;4.溶剂萃取:用95%乙醇将上述的上清液重溶并进行两次溶剂萃取,每次约20mL,离心分离上清液;5.蒸发溶剂:将上述的上清液用慢慢蒸发的方式除去溶剂,获得含有色素的沉淀;6.色素分离:将含有色素的沉淀溶于二甲苯中,得到色素溶液;7.色素分离:将色素溶液用色谱板进行色素分离,色谱板上需要提供标准样品,在显微镜下观察产生的色斑;8.测定吸收光谱:将各个分离出的色斑分别用紫外灯照射,观察颜色并测量吸收光谱;9.分析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叶绿体中的色素成分。
安全注意事项:1.操作实验时需穿戴实验服和实验手套,严把安全关,避免溶剂的接触和误食;2.丙酮和乙醇均为易燃溶剂,操作时需注意火源和通风;3.离心机操作时需注意平衡性和离心管的放置正确性;4.操作过程中需注意环境卫生和实验台面的清洁。
实验结果与分析:1.观察叶绿体沉淀和提取液颜色的差异,得出不同颜色代表不同色素的结论;2.观察色谱板上的色斑,根据标准样品和测得的吸收光谱,确定叶绿体中的色素成分;3.分析叶绿体中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特性,探讨其在光合作用中的功能。
实验结果的意义:1.通过实验结果,了解叶绿体中的色素成分及其特性;2.深入了解色素在光合作用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3.为后续研究和实验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一、教学目标:1.了解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2.学习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3.能够通过实验操作,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
二、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新鲜的菠菜叶片、无水乙醇、石英砂芯漏斗、石英砂、超声波清洗机、滤纸;2.仪器设备:电子天平、理化试验台、酶解仪、显微镜。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向学生展示一幅菠菜叶片的显微镜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叶绿体的存在。
然后提问学生:“你知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是什么吗?”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介绍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2.理论讲解(15分钟)讲解叶绿体中的主要色素是叶绿素,它是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物质。
然后讲解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采用无水乙醇进行提取,然后通过层析法进行分离。
详细解释提取和分离的原理和步骤。
3.实验操作(50分钟)步骤一:提取叶绿素(1)用电子天平称取2克新鲜的菠菜叶片,剪碎备用。
(2) 将剪碎的菠菜叶片放入酶解仪中,加入8ml 无水乙醇,用超声波清洗机处理15分钟。
(3)用石英砂芯漏斗、石英砂、滤纸等进行过滤,收集过滤液。
步骤二:分离叶绿素(1)将提取得到的叶绿素溶液倒入一只玻璃烧杯中,置于理化试验台上。
(2)在烧杯底部加一层石英砂,然后将另一只烧杯颠倒放在上面,形成层析柱。
(3)用无水乙醇预冲石英砂。
(4)将提取得到的叶绿素溶液缓慢地倒入层析柱中。
(5)当溶液通过层析柱时,不同的叶绿素会以不同的速度通过,从而实现分离。
4.结果分析(10分钟)观察分离后的结果,并询问学生有什么发现。
通过显微镜观察不同色素的颜色和形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5.总结归纳(15分钟)总结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的方法和步骤,并强调实验中应注意的操作技巧和安全措施。
最后,请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1)叶绿体中主要存在哪种色素?(2)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方法是什么?(3)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学习了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并通过实验操作实践了所学的知识。
实验八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教学目的
1. 初步掌握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2. 探索叶绿体中有几种色素。
实验原理
1.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在丙酮(有机溶剂,酒精、汽油、苯、石油醚等)中,所以用丙
酮可提取叶绿体中色素。
2. 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得快,溶
解度低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得慢,因而可用层析液将不同的色素分离。
实验程序
(1)称取5g 绿色叶片并剪碎 提取色素 研钵→研磨→漏斗过滤→
(2)加入少量SiO 2、CaCO 3和5ml 丙酮 收集到试管内并塞紧管口
(1)将干燥的滤纸剪成6cm 长,1cm 宽的纸条,剪去一端两角(使层析液同时
到达滤液细线)
制滤纸条
(2)在距剪角一端1cm 处用铅笔画线
(1)用毛细管吸少量的滤液沿铅笔线处小心均匀地划一条滤液细线
滤液划线
(2)干燥后重复划2-3次
(1)向烧杯中倒入3ml 层析液(以层析液不没及滤液细线为准)
纸上层析 (2)将滤纸条尖端朝下略微斜靠烧杯内壁,轻轻插入层析液中
(3)用培养皿盖盖上烧杯
观察结果:滤纸条上出现四条宽度、颜色不同的彩带(如下图)
最宽:叶绿素a ;
最窄:叶绿素b ;
相邻色素带最近: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
相邻色素带最远: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实验关键
1. 选材时应注意选择鲜嫩、色浓绿、无浆汁的叶片。
如菠菜叶、棉花叶、洋槐叶等。
2. 画滤液细线时,应以细、直、颜色浓绿为标准,重复画线时必须等上次画线干燥衙再进
行,重复2-3次。
3. 层析时不要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注意事项
1. 因丙酮和层析液都是易挥发且有一定毒性的有机溶剂,所以研磨要快,收集的滤液要用
棉塞塞住,层析时要加盖,尽量减少有机溶剂的挥发。
2. 在研磨时要加少许二氧化硅,目的是为了研磨充分,有利于色素的提取;加少许碳酸钙
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研磨过程中,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
3. 分离色素时,一定不要让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这是因为色素易溶解在层
析液中,导致色素带不清晰,影响实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