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汽车分类、构造与机修原理
- 格式:ppt
- 大小:7.58 MB
- 文档页数:13
汽车维修知识目录模板第一章汽车维修基础知识1.1 汽车构造与分类1.2 汽车常见部件及其功能1.3 汽车润滑系统1.4 汽车冷却系统1.5 汽车燃油系统1.6 汽车点火系统1.7 汽车传动系统第二章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2.1 汽车故障现象及常见原因2.2 汽车电气故障诊断2.3 汽车机械故障诊断2.4 汽车液压故障诊断2.5 汽车维修工具及其使用方法2.6 汽车故障排除常用技巧2.7 汽车保养与维修常识第三章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维修知识 3.1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概述3.2 引擎管理系统(EMS)3.3 制动系统控制模块(ABS) 3.4 动力转向系统(EPS)3.5 车身稳定系统(ESP)3.6 空气悬挂系统(AS)3.7 实时监控系统(OBD)第四章汽车安全系统维修知识4.1 安全气囊系统维修4.2 防盗系统维修4.3 胎压监测系统维修4.4 倒车雷达系统维修第五章汽车空调系统维修知识5.1 汽车空调系统概述5.2 汽车空调压缩机维修5.3 汽车制冷系统维修5.4 汽车空调故障排除与维修技巧第六章汽车发动机维修知识6.1 发动机原理与构造6.2 发动机润滑系统维修6.3 发动机冷却系统维修6.4 发动机燃油系统维修6.5 发动机点火系统维修6.6 发动机故障排除与维修技巧第七章汽车底盘系统维修知识7.1 悬挂系统维修7.2 制动系统维修7.3 转向系统维修7.4 轮胎与轮毂维修第八章汽车电器系统维修知识8.1 汽车电路原理与故障排查8.2 蓄电池维修与保养8.3 发电机与起动机维修8.4 灯具与电器设备维修第九章汽车诊断工具与设备使用指南 9.1 OBD诊断工具使用指南9.2 维修设备与专用工具介绍9.3 维修保养手册与图纸解读第十章汽车维修质量控制与管理10.1 汽车维修流程与标准化10.2 保修期内维修处理与记录10.3 汽车维修质量评估与改进第十一章汽车事故处理与维权知识11.1 汽车事故现场处置与报警流程11.2 保险公司理赔流程与注意事项11.3 汽车维权与消费者权益保护通过以上章节的详细介绍与讲解,读者能够全面了解汽车维修知识的核心内容,并能够在实际操作中熟练运用。
机修汽车的发展史1876年,德国人奥托发明循环热机1881年,1月20日,汽车的诞生日。
1883年,代姆勒发明化油器1886年,本茨发明蓄电池和线圈产生高升电1926年,第一台二行程内燃发动机出生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汽车1957年,首次向约旦出口了车辆汽车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 汽车的组成和分类一、汽车的组成:汽车上有上万个零件组成,根据动力传递运动对象和便用的条件不同,它们的构造大概相同。
主要在电路、底盘、发动机组成。
二、发动机的组成:两大机构、五大系统。
两大机构分为:曲轴、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五大系统 :燃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启动系发动机的作用:输出动力、汽车的动力方原三、底盘的作用:把发动机输出的动力经底盘传给车轮,使车正常工作。
组成 :点传动装置、行驶装置、车向系统和制动系组成传动系由 :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差速器、后桥壳、车轮组成 行驶系 :汽车零部件组成一个整体,保证汽车正常行驶由:车架、车身、弹性原件和悬挂架组成转向系作用:改变车的行驶方向,主要由:转向机、转向轮和转向传递拉杆组成。
刹车西作用:控制车的速度和停车、由驻车制动和行车制动。
四、国产汽车编号规则:EQ 140企业带号汽车类型主要参数生产编号 C 生序号 企业带号汽车类别 主参数TJ 天津汽车制造厂、夏利JN 济南汽车制造厂、黄河 CA-汽车制造厂、 EQ 二汽车制造厂 东风 BJ 北京212 NJ 南京 依维柯SC 四川 红岩SH 上海 STN2 主要参数代号: a 如是货车代表吨位,不够十吨、往前加零、补足两位,如超出100T 也可用三位数字表示。
B 如是客车代表车的总长度或宽度,用两位数字表示。
C 轿车代表车的牌量。
必须留小数点的一位数。
3 生产序号:第一代“0”,依次类推。
4 企业自定代号:企业在后来的一代基础上。
只改变某一部分或一个零件的位置,如汽油机换柴油机、柴油机加装涡轮增压等等。
都在车型字母表示。
1汽车基本知识高职教授版汽车基本知识是现代社会中必备的一项知识,了解汽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使用和维护汽车。
以下为汽车基本知识的高职教授版。
第一部分:汽车构造和原理介绍汽车是一种由发动机驱动的载人交通工具。
它由若干部件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系统。
1.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它通过燃烧燃料产生动力,推动汽车前进。
常见的发动机类型包括内燃机和电动机。
内燃机又可分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燃料在气缸内燃烧,推动活塞运动。
2.底盘:底盘是汽车的骨架,承载车身和各种部件。
底盘主要由车架、悬挂系统和传动系统组成。
车架承受车身和发动机的重量,悬挂系统用于支撑车身并减震,传动系统传输发动机的动力到车轮。
3.车身:车身是汽车的外壳,起着保护乘客和货物的作用。
车身材料主要有钢铁、铝合金和塑料等。
车身设计不仅要满足美观的要求,还要考虑乘客舒适性、安全性和空气动力学等因素。
4.电气系统:电气系统是汽车的神经系统,包括电源系统、点火系统、灯光系统和音响系统等。
电源系统由蓄电池提供电力,点火系统用于启动发动机,灯光系统用于照明和信号提示,音响系统则提供音乐和娱乐功能。
第二部分:汽车驾驶和维护知识1.汽车驾驶:汽车驾驶要注意交通规则和安全驾驶技巧。
在上路前,要检查车辆的状况,包括轮胎、制动系统、照明系统等。
同时,要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如遵守限速、保持安全距离、正确使用转向灯等。
2.汽车维护:定期进行汽车维护可以延长汽车寿命和提高驾驶安全性。
常见的维护工作包括更换机油、清洗空气滤清器、检查刹车片和刹车油、检查和充气轮胎、定期更换火花塞等。
此外,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系统也很重要。
3.汽车故障排除:在驾驶过程中,汽车可能出现各种故障。
遇到故障时,要保持冷静,及时采取措施,如停车检查故障原因或寻求专业帮助。
常见的故障包括门窗失灵、机械故障、发动机无法启动等。
4.环保意识:在使用汽车时,我们也应该注重环境保护。
汽车构造及原理汽车是由多个组成部件构成的复杂机械装置,其构造和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发动机: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负责产生动力。
常见的发动机类型有内燃机(汽油、柴油、天然气)和电动机(电动汽车)。
发动机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的气体压力,驱动活塞运动,向曲轴传递动力,并通过连杆将动力传递给车轮。
2. 传动系统:传动系统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使车辆运动。
传动系统包括离合器、变速器和差速器。
离合器用于将发动机与变速器连接或分离,实现起步和换挡。
变速器根据车速和行驶条件,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调节发动机输出转速和扭矩。
差速器用于将动力传递给车轮,并根据车辆转向角度调节左右轮的转速差异,实现平稳转弯。
3. 车轮和悬挂系统:轮胎是汽车与地面接触的部分,提供支撑、牵引和减震功能。
悬挂系统通过减震器和弹簧,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颠簸和震动,提高乘坐舒适性和操控稳定性。
同时,悬挂系统还能保持车轮与地面的良好接触,提高牵引力和制动效果。
4. 制动系统:制动系统用于减速和停车。
常见的制动系统有传统的液压制动系统和电动制动系统(电动汽车)。
液压制动系统通过踩踏踏板,使制动油液传递力量到刹车盘或刹车鼓,将动能转化为热能来减慢车速。
电动制动系统通过电磁力和电动机的反向工作来实现制动。
5. 转向系统:转向系统使车辆能够转向。
传统汽车的转向系统利用转向柱、转向齿轮和转向机构将驾驶员的转向操作传递到前轮。
电动汽车通过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实现转向。
6. 电气系统:汽车的电气系统包括电池、发电机、起动机、电线和电器设备等部件。
电池为整个车辆供电,发电机通过发动机的运转产生电能,充电电池并为其他电器设备供电。
起动机用于启动发动机。
电线将电能传递到不同的电器设备。
7. 车身结构:车身结构是汽车的骨架,提供乘客和装载货物的空间,并保护乘客安全。
常见的车身结构包括承载式车身(由车身骨架承担一部分承载能力)和非承载式车身(由车身骨架承担全部承载能力)。
第1篇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第1章发动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内容提要1.四冲程汽油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2.四冲程柴油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3.二冲程汽油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4.发动机的分类5.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发动机: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内燃机:将燃料在气缸内部燃烧产生的热能直接转化为机械能的动力机械。
有活塞式和旋转式两大类。
本书所提汽车发动机,如无特殊说明,都是指往复活塞式内燃机。
内燃机特点:单机功率范围大(0.6—16860kW)、热效率高(汽油机略高于0。
3,柴油机达0.4左右)、体积小、质量轻、操作简单,便于移动和起动性能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火车、工程机械、拖拉机、发电机、船舶、坦克、排灌机械和众多其它机械的动力。
1.1 四冲程发动机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1.1。
1 四冲程汽油机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1。
四冲程汽油机基本结构(图1—2)2。
四冲程汽油机基本工作原理(图1-2)图1-2 四冲程汽油机基本结构简图1-气缸 2-活塞 3-连杆 4-曲轴 5-气缸盖 6-进气门 7-进气道 8-电控喷油器 9-火花塞 10-排气门2223表1-1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3.工作过程分析(1)四冲程发动机:活塞在上、下止点间往复移动四个行程(相当于曲轴旋转了两周),完成进气、压缩、作功、排气一个工作循环的发动机就称为四冲程发动机。
四个行程中,只有一个行程作功,造成曲轴转速不均匀,工作振动大。
所以在曲轴后端安装了一个质量较大的飞轮,作功时飞轮吸收储存能量,其余三个行程则依靠飞轮惯性维持转动.(2)冲程与活塞行程: 冲程:指发动机的类型;行程S :指活塞在上、下两个止点之间距离;气缸工作容积V s :一个活塞在一个行程中所扫过的容积。
S D Vs10624⨯=π式中 V s ——工作容积(m 3);D ——气缸直径(mm); S -—活塞行程(mm)。
发动机的排量V st :一台发动机所有气缸工作容积之和.i VV sst=式中 V st ——发动机的排量(L );i ——气缸数。
汽车的所有构造和原理汽车的构造和原理涉及到许多关键部件和系统,以下是汽车的主要构造和原理。
1. 发动机: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常见的发动机类型包括内燃机和电动机。
内燃机可以进一步分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
发动机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推动汽车前进。
2. 变速器:汽车的变速器通常包括离合器和传动装置。
离合器用于断开发动机和传动装置之间的连接,使车辆可以换挡。
传动装置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驱动轮,通过不同的齿轮比来实现不同的速度和扭矩输出。
3. 底盘:汽车的底盘包括车身、底板、底架、悬挂系统、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等。
车身提供乘客和货物的空间,底板和底架提供支撑和承载能力。
悬挂系统用于减震和维持车身稳定性,制动系统用于控制车辆的减速和停止,转向系统用于控制车辆的方向。
4. 燃油系统:燃油系统负责燃料的供给和混合。
汽油车的燃油系统包括燃油箱、燃油泵、燃油喷射器和燃油调节器等,而柴油车的燃油系统则包括燃油箱、燃油泵、喷油器和喷嘴等。
5. 电气系统:汽车的电气系统包括电瓶、发电机、启动电机、点火系统和照明系统等。
电瓶负责储存和提供电能,发电机通过发动机驱动来产生电能,启动电机用于启动发动机,点火系统用于产生火花点燃混合气,照明系统用于提供车辆照明和信号灯。
6.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用于维持发动机在适宜的工作温度。
冷却系统通过循环冷却液来吸收和分散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以保持发动机在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内运行。
7. 空气系统:空气系统用于提供发动机所需的空气。
空气系统包括进气管道、空气过滤器和进气门等,它们协助将空气引入发动机中,并参与燃料的混合和燃烧过程。
8. 制动系统:制动系统用于控制汽车的减速和停止。
常见的制动系统包括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它们通过对车轮施加摩擦来转化动能为热能,从而减速和停止车辆。
9. 方向系统:方向系统用于控制车辆的转向。
方向系统包括转向盘、转向传动装置、齿轮和连杆等,通过人的操纵将转动力转化为车轮的转动,从而控制车辆的前进方向。
汽车工程教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维修汽车工程教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维修是汽车工程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主要涉及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汽车维修技术。
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了解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掌握汽车发动机的维修与检测技术。
一、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 发动机的分类汽车发动机按照燃料形式可分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按照行程形式可分为四冲程发动机和两冲程发动机。
2. 发动机的结构汽车发动机主要由气缸体、活塞、连杆、曲轴、气门机构等部件组成。
其中,气缸体是发动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内部安装有活塞和气门机构。
3.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发动机工作过程主要包括进气、压缩、爆燃和排气四个阶段。
在进气阶段,活塞下行吸入混合气体;在压缩阶段,活塞上行将混合气体压缩;在爆燃阶段,混合气体被点火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在排气阶段,活塞下行将废气排出。
二、汽车发动机的性能特点1. 功率和转速汽车发动机的功率指发动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一般以马力或千瓦表示。
转速是指发动机每分钟旋转的圈数,一般以转/分钟表示。
2. 扭矩和燃油消耗率扭矩是指发动机在工作时输出的转矩大小,一般以牛·米表示。
燃油消耗率是指发动机燃烧单位燃油产生的功率与消耗的燃油量之比。
三、汽车发动机的维修与检测技术1. 发动机故障诊断发动机故障诊断是指通过检测仪器和技术手段来判断发动机是否存在故障,并找出故障的原因。
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故障码读取、传感器检测和数据分析等。
2. 发动机维修与保养发动机维修与保养是指对发动机进行维护、修复和更换零部件的工作。
常见的维修与保养项目包括更换机油、清洗燃油系统、调整阀门间隙等。
3. 发动机性能测试发动机性能测试是指对发动机的动力性能、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
常用的测试项目包括功率测试、扭矩测试和排放测试等。
四、汽车发动机的发展趋势1. 燃油经济性的提高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汽车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汽车基本构造及原理
汽车是由多个部件组成的复杂机械系统,下面将分别介绍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原理。
1. 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负责提供动力。
它将燃料燃烧产生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推动车辆前进。
常见的发动机类型包括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
2. 驱动系统:驱动系统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输到车轮上,并使车辆前进。
其中,传统的驱动系统包括变速器、离合器、传动轴和差速器等。
现代车辆还可采用电动驱动系统,如纯电动车或混合动力车。
3. 底盘:底盘是汽车的骨架,支撑车身和其他组件。
它包括车架、悬挂系统、轮胎、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等。
底盘的设计和调校直接影响到车辆的操控性能和乘坐舒适性。
4. 车身:车身是汽车的外部壳体,包括车顶、车门、车窗等部分。
车身一般采用钢板制成,并通过焊接、胶接等工艺进行连接。
现代车身还会使用一些轻质材料,如铝合金或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以减轻重量并提高燃油经济性。
5. 电气系统:电气系统负责控制和供电。
其中,电路系统包括电池、发电机、线束等。
车辆还会配备照明、音响、空调和安全系统等电子设备,以提供舒适性和安全性能。
总的来说,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原理涉及到发动机、驱动系统、
底盘、车身和电气系统等多个方面,它们相互配合,使汽车得以正常运行并满足驾驶者的需求。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介绍一、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1. 内燃机的基本原理内燃机是指通过燃烧燃料来产生动力的一种发动机。
它包括四个基本部分:燃料系统、气缸和活塞、曲轴和连杆、排气系统。
内燃机按照工作循环的不同可以分为四冲程和两冲程两种类型。
2. 四冲程发动机四冲程发动机是目前汽车上最常见的发动机类型。
它的工作循环包括进气冲程、压缩冲程、燃烧冲程和排气冲程。
在进气冲程中,活塞向下运动,气门打开,混合气进入燃烧室;在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气门关闭,混合气被压缩;在燃烧冲程中,点火系统点燃混合气,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在排气冲程中,活塞再次向上运动,废气通过排气门排出。
3. 两冲程发动机两冲程发动机工作循环比四冲程发动机简单,但排放污染较大。
它的工作循环只有压缩冲程和燃烧冲程两个阶段。
在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将混合气压缩;在燃烧冲程中,点火系统点燃混合气,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并将废气排出。
二、汽车发动机的主要部件1. 活塞与气缸套活塞是发动机的关键部件之一,它与气缸套配合,通过往复运动产生动力。
活塞通常由铝合金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
气缸套则通常由铸铁制成,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导热性能。
2. 曲轴与连杆曲轴是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的关键部件。
它由多个曲轴片组成,通过连杆与活塞相连。
连杆则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3. 气门与气门机构气门是控制气缸进气和排气的关键部件。
它通过气门机构与凸轮轴相连,通过凸轮轴的旋转运动来实现开关气门。
气门机构包括凸轮轴、气门弹簧、气门导杆等部件。
4. 燃油系统燃油系统负责将燃油输送到发动机燃烧室进行燃烧。
它包括燃油箱、燃油泵、燃油喷射器等部件。
燃油喷射器负责将燃油雾化并喷射到燃烧室中,以实现燃烧。
5.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负责在适当的时机点燃混合气,以引发燃烧。
它包括点火线圈、火花塞等部件。
点火线圈负责将电池提供的低电压转换为高电压,以产生火花点燃混合气。
汽车的构造与原理汽车是由各种不同的部件组成的复杂机械设备。
它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发动机:汽车的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它可以将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汽车运动。
发动机通常采用内燃机的形式,可以分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两种类型。
2. 传动系统:传动系统将发动机的动力传输至车轮,使汽车能够运动。
传动系统的核心部件是离合器、变速器和驱动轴。
离合器可以实现发动机和变速器的有效分离和连接,变速器可以通过不同齿轮的组合来改变输出扭矩和速度,驱动轴则将转动动力传递至车轮。
3. 悬挂系统:悬挂系统由减震器、弹簧和悬挂杆等组成,主要功能是支撑和缓解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震动和冲击。
悬挂系统可以提高汽车的稳定性、舒适性和操控性。
4. 制动系统:制动系统用于控制汽车的速度和停止。
它通常由刹车盘、刹车片、刹车鼓、制动液和制动器等组成。
当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时,制动器会通过摩擦力将车轮减速甚至停止。
5. 电气系统:电气系统包括电池、发电机、起动机和照明设备等。
电池为汽车提供起动能量和供电,发电机用于充电,并在发动机运转时为其他电器设备提供电力,起动机则用于启动发动机。
6. 车身结构:车身结构是汽车的骨架,它提供了车辆的整体强度和刚性。
车身结构通常由车架和车身板金构成,以及其他部件如车门、车窗等。
车身结构的设计和材料的选择会影响汽车的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
7.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由方向盘、传感器、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等组成。
它用于控制和管理汽车的各种功能,如引擎的燃油供应、车身的稳定性控制和安全气囊等。
总之,汽车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它的各个部件相互配合,实现汽车的运动、行驶和停止等功能。
对于理解汽车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对于维修和驾驶汽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汽车分类、构造与机修原理一、汽车分类汽车是指以内燃机为动力源的四轮或以上的载货或载客交通工具。
根据用途和结构的不同,汽车可以分为多个分类。
1.按用途分类(1)乘用车:主要用于载人,包括轿车、SUV、MPV等。
(2)商用车:主要用于运输货物,包括货车、客车、专用车等。
2.按结构分类(1)轿车:结构简单,主要用于载人,分为三厢车、两厢车、跑车等。
(2)SUV:具有越野性能,适合在各种路况下行驶。
(3)MPV:多功能车,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座椅布局,适合家庭出行。
(4)货车:主要用于运输货物,可分为轻型货车、中型货车、重型货车等。
二、汽车构造汽车的构造由多个部件组成,各部件的协调运作使汽车正常运行。
1.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根据燃料的不同可以分为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等。
2.传动系统: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车轮,包括离合器、变速器和传动轴等。
3.底盘系统:支撑和悬挂车身,包括车架、悬挂系统和制动系统等。
4.车身系统:包括车身外部和内部的构造,如车门、车窗、座椅和仪表盘等。
5.电气系统:提供电力供应和控制汽车各部件的运行,包括电池、发电机和电路系统等。
6.燃油系统:负责燃料的供给和燃烧过程,包括燃油箱、燃油泵和喷油嘴等。
三、机修原理机修原理是指对汽车进行维修和保养的技术原理和方法。
1.故障诊断:通过仪器和经验判断汽车故障的原因和位置,确定维修方案。
2.维修方法:根据故障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维修方法,如更换零部件、修补漏气等。
3.保养计划:定期进行汽车保养,包括更换机油、检查刹车系统和清洗空调系统等。
4.安全维修:在进行机修时,需注意安全事项,如佩戴安全帽、使用防护装备等。
5.专业知识:机修人员需要掌握汽车的构造和原理,了解各个部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6.故障预防: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止故障的发生,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
汽车分类、构造与机修原理是了解汽车基本知识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汽车分类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汽车;通过对汽车构造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汽车各个部件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对机修原理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汽车维修和保养,并确保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