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 格式:wps
- 大小:11.00 KB
- 文档页数:2
花生盖地膜种植方法引言花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我国广泛种植。
为了提高花生的产量和质量,农民们采取了各种种植方法。
其中,花生盖地膜种植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花生盖地膜种植的方法和技巧,并分析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花生盖地膜种植方法花生盖地膜种植方法是在花生种植区域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以改善土壤温度和湿度,减少杂草生长,提高花生的生长环境和产量。
具体步骤如下:1. 地面准备:在选定的种植区域,除去杂草和残留作物,并进行松土、耕翻,确保土壤质地适宜。
2. 膜选购:选择适合花生种植的地膜。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选择黑色或透明的聚乙烯薄膜,尺寸根据种植区域大小确定。
3. 铺设薄膜:将地膜展开在地面上,横向并覆盖在土壤表面,保持紧张而不松弛。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拉绳索来达到紧张效果。
4. 固定薄膜:在薄膜的边缘挖掘壕沟,然后将薄膜边缘埋入壕沟中,用土壤压紧,以固定薄膜。
同时,也可以用固定钉和石块来固定薄膜。
5. 开穴播种:在薄膜上开穴,根据花生株行间距和株距要求,开设适当大小的孔穴。
一般来说,株行间距为40cm-50cm,株距为20cm-30cm。
6. 播种:将花生种子放入孔穴中,并用土壤轻轻覆盖。
7. 管理和护理:根据花生的生长需要,及时浇水、追肥、防治病虫害等。
注意避免在地膜上浇水,可以通过灌溉管路的设置来实现。
8. 收获:根据花生生长期和成熟程度,适时收获花生。
优势与问题花生盖地膜种植方法相比传统的种植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 改善土壤温度和湿度:薄膜可以减少花生遭受低温的机会,提高土壤温度,促进植物的生长。
同时,薄膜还可以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2. 抑制杂草生长:薄膜的覆盖可以有效地抑制杂草生长,减少了除草的工作量,降低了人力成本。
3. 提高花生产量和质量:薄膜的应用可以提供比较稳定的生长环境,增加了花生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花生盖地膜种植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1. 费用较高:薄膜的购买和安装需要一定的成本,农民们需要根据自身经济状况来进行选择。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花生地面覆盖薄膜,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促进了作物代谢功能,今天就为大家介绍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一、播种前准备
一是选择地膜。
要选用厚度在0.005~0.009mm的低压高密度聚乙烯薄膜,有条件的可选用专用除草膜或黑色地膜和光解膜。
二是选择适宜我市种植的优良品种。
选用中晚熟超产高优质大花生品种,如鲁花14、冀油4号、花育16、18、22号等都比较适宜我市种植。
三是做好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要进行带壳晒种2~3天,然后去壳,选籽粒饱满的一级或二级花生仁作种子。
四是选择中上等地块。
最好是没种过花生的生茬地,土层深厚耕作层30厘米以上。
五是整地起垄。
一般垄高不超过10厘米,垄面宽50~60厘米,垄面水平,无坷垃,表层土壤含水量在15%以上,如水分不足要及时浇水造墒,一次浇足底墒水浇透浇匀。
施肥的原则是在整地时一次施足底肥。
以优质有机肥为主,每亩施4000公斤左右,并且配合使用氮、磷、钾。
六是覆膜。
起垄后应立即覆膜。
做到直、平、紧、严、匀。
二、适时晚播,保证一播全苗
花生播种要考虑终霜日期,一般终霜前10天左右播种为宜。
地膜覆盖花生一般在4月下旬播种。
三、选择适宜的密度和种植方式
在生产实践上,我市一般采取垄宽90厘米,垄面上双行种植,平均行距45厘米,株距16厘米,种植密度为每亩9000~10000穴,每穴双株为宜。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就介绍到这里,相信大家看后都有所了解。
花生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花生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油料作物,在北方省份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能很好地抵御低温和春旱,促进花生生长发育、改善花生品质和大幅度提高早产,是实现花生种植增产增效的一条好途径。
一、选用优良品种选用花生良种要因地制宜。
生育期130天以上,宜选用中晚熟品种,如亚关1号、鲁花10号等:生育期120~130天,宜选用中熟和中早熟品种,如亚美2号、3号及亚美406等;生育期在120天以下,宜选用早熟和极早熟品种.如四粒红和白沙系列品种。
二、合理轮作花生喜生茬地,重茬和迎茬种植不仅植株生长矮小,而且病害发生较重,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因此,必须采取合理的轮作制。
花生适宜的轮作作物是禾本科植物,如玉米、小麦、谷子和高粱等,切忌把豆科作物作为前茬。
轮作周期为3~4年。
三、选地、整地选择肥力中等以上,土层深厚、松软,保水保肥能力较好的中性沙壤土。
低洼易涝地、沙包地、漏水漏肥以及土壤砂性过强的瘠薄地不宜选用。
整地最好采用秋翻秋耙,深翻20厘米以上,耙细、搂平,除净根茬、石块。
四、增施粪肥结合整地,把计划施肥量一次全部施到地里。
施肥以农肥为主,化肥为辅,做到氮、磷、钾、钙配合施用。
一般亩施优质农肥4000~5000公斤,过磷酸钙1.0~15公斤,硫酸铵7~10公斤即可。
五、做畦地膜覆盖栽培花生,多采用宽畦双行种植。
畦距100厘米、畦面宽70厘米、畦间距30厘米、畦高8~10厘米,呈微拱形。
将畦面搂平后,可进行覆膜作业。
六、覆膜1.备膜。
所用地膜宽幅100厘米,厚度0.005~0.009毫米,每亩4~4.5公斤。
2.喷药。
覆膜前每亩用48%的拉索乳油0.25~0.3公斤,兑水50~75公斤,均匀喷洒畦面。
3.覆膜。
喷药后立即覆膜。
覆膜时将膜展平、拉紧,使薄膜与畦面贴合紧密,四周用土压严实,畦面上每隔2~3米远压一溜土,防大风掀膜。
七、播种1.种子处理。
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不仅能促进种子后熟,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而且能保证出苗整齐,达到苗全、苗壮。
地膜覆盖花生栽培法一、认真做好“三选”1、选择土壤深厚、质地松散、结构良好,地势相对平坦、保水保肥能力强、有机质含量高、增产潜力大等中等以上肥力的地块。
2、选用增产潜力大的高产品种。
根据不同的地力和生产:条件,选准种子,地力条件好的可以选用海花1号、鲁花9号、鲁资101等:地力条件差一点儿的,可选用天府3号、鲁花3号、白沙1016号等。
3、选用幅宽为80~90cm、厚度为0.0004~0.0006cm 的低压光解地膜。
二、精细整地、科学施肥花生喜土:壤深厚,上层疏松,肥力较高的土壤条件,前茬作物收获后,要进行;深耕、早春浅耕,耕后及时耙耱保墒,达到“平整细碎无根茬,上松理实无坷垃”,以提高覆膜质量。
同时,要结合耕翻土地,每667平方米施优质农家肥4~5立方米,磷肥40~50kg,碳铵30kg,磷酸二氢钾6kg;或每667平方米施花生专用肥40kg,尿素4~5kg。
在整地施肥时,每亩用西维因或林丹粉2kg撒施翻犁,防治地下害虫。
三、起垄作畦,合理密植,充分发挥边际优势畦高,也就是垄高10~12cm。
畦的厂底宽度掌握在90~100cm;畦的上面净宽掌握在60~70cm,畦沟的宽度和深度要根据地力、地形而定。
基本原则是做到以利排灌,畦沟宽度一般掌握在30cm左右,保证边际优势的充分发挥。
插播时间:一般进入4月以后,终霜期已过为最佳。
具体时间,4月上旬,比常规露地种植提早10~15天。
播种过早或过晚都将影响花生产量。
播种方法:一畦双行,穴距15~20cm,株距33~40cm,直线开沟点种或用花生播种机点种。
播种深度5cm左右,每穴下种2粒,每亩种植9000穴左右,播种后耙平畦面,使种粒不露土外。
四、施药、足墒盖膜施药、足墒盖膜,是地膜覆盖花生出苗齐、出苗全、长壮苗、免遭杂草危害的物质墓础,是发挥膜下乙草胺灭草作用的先决条件。
播种并将畦面磨平后,每667平方米用乙草胺100g或其它旱地除草剂适量加水50kg喷洒畦面,使地表湿度保持在弱饱和状态之后进行覆膜。
花生覆膜栽培技术花生覆膜栽培技术是一种高效、节约、环保、适应性强的栽培技术,适用于带有一定荒漠气候特点的地区。
它不仅可以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保持土壤水分,减少土壤侵蚀,提高土壤肥力,同时也可以降低农培成本和人工劳动量。
该技术的主要措施是在花生种植前在土壤表面覆盖透气、透水、透光的黑色或透明的塑料薄膜,膜厚一般为0.012~0.02mm,然后在塑料薄膜上开孔,并将花生种子插入土中。
1、覆膜前准备种植前要进行土地整理,平整土壤表面,清除杂草、根系及残留物,同时进行灌溉和润湿土壤,并施入适量有机肥料和基础配方肥料,充分混合。
2、覆盖薄膜覆盖薄膜应在土壤温度升高,且空气湿度较大的情况下进行,通常于春季晴天、气温上升至10℃~15℃时进行。
将薄膜铺开,均匀铺于整个田地表面,注意遵循割多留少的原则,尽量使塑料薄膜接触土壤表面。
膜的长度宜根据一次施肥的宽度来确定,一般为1.2米到1.5米。
铺设薄膜时,应将膜贴近于土面,并使用固定物或沙袋将薄膜固定。
3、开孔种花生开孔时间选取在铺膜后第4-5天,开孔应在清晨或晚上进行,不宜在强日照或热风天气进行。
开孔宽度宜为直径6-8厘米,深度宜为3-4厘米,在孔内进行施肥,一般情况下施肥量为普通栽培方法的2倍左右,然后插入种子,种子密度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来确定,一般情况下,每平方米12-15颗种子。
4、覆膜管理覆膜后需要进行一定的管理。
一是定期通风,每10天左右,需开孔通风3-4小时。
二是灌水,应根据季节和降水情况灌溉,以保持土壤湿度。
三是除草,应及时清除种藤、杂草等。
5、覆膜拆除花生生长期结束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拆除塑料薄膜。
如在收获前10天拆除,可加速花生生长,提高产量,但拆膜时应注意避免对花生地损伤或破坏。
拆除后,废弃的塑料薄膜应彻底清除,并进行妥善处理。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作者:冯艳萍陈赤来源:《吉林蔬菜》2014年第07期1 覆膜前准备选择土层深厚、耕层松软、土壤肥力高,保肥、保水性能好,具有排灌条件的沙壤土或壤土。
冬前进行深耕,春天及时耙压,做到整地细,施肥足,顶浆结合施肥做畦,畦面宽为70厘米,高度10~12厘米,畦沟宽30厘米,做到畦平、土碎,以确保覆膜质量。
地膜应选用线性聚乙烯和高压聚乙烯塑料薄膜。
覆膜栽培花生,应选用株型直立,分枝中等,开花结果集中,荚果发育速度快,适应性强的高产稳产品种。
2 覆膜覆膜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先覆膜后打孔、播种,另一种是先起畦播种后覆膜。
不管是人工腹膜或机械覆膜,应掌握的质量标准是:趁墒、铺平、拉紧、贴实、压平。
人工覆膜,即按畦面宽度要求,将畦两边上下垂直切齐,并喷施适量浓度的除草剂,覆盖规格适宜的地膜。
为防止先播种后覆膜被风刮掉,腹膜后要隔3米~4米在畦面横压一道土埂,花生出苗后再把土埂扫掉。
3 播种播种前做好种子发芽试验、晒种、选种和种子处理,以确保苗齐、苗全、苗壮。
花生播前5日内,5厘米地温日平均达12.5℃时即为覆膜播种适期。
种植密度,早熟中粒型品种,每亩保苗18 000~20 000株,中熟大粒品种亩保苗16 000株为宜。
为了提高播种质量,不论是先覆膜后播种或是先播种后覆膜,都要按密度规格开沟或打穴,将处理好的种子并粒插芽或并粒平放点播。
采用先覆膜后打孔播种的方式,可以在畦面上按密度规格用铁制打孔器打孔,或自造木质打孔棒打孔。
打孔直径4~4.2厘米,深3~3.5厘米,采用先播种后覆膜的方式,先在畦上面按密度规格开沟,深3厘米,要注意深浅一致,播种后覆土平均,适当镇压畦面,顺畦坡切齐,喷上配好的除草剂,按要求覆膜。
4 合理施肥亩产300~350千克的早熟中粒花生,宜施用优质农肥3 000~4 000千克,硫酸铵15~20千克,标准过磷酸钙20~25千克,硫酸钾8~10千克。
亩产400~500千克的中熟大粒花生,宜施入农肥5 000千克,硫酸铵25千克,标准过磷酸钙25千克,硫酸钾10千克。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地膜覆盖栽培花生是一项新兴的高产技术,是一项适应全国各花生产区,各品种和土壤类型应用的增产效果极为显著的确保高产稳产的重大技术措施。
据试验,覆膜花生单产均在250~300公斤以上,高产田超过500公斤,小面积已突破750公斤大关。
覆膜花生一般增产25%~36%。
所以,大面积推广花生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覆膜花生增产的原因花生地膜覆盖栽培由于创造了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相对抵御了不良气候因素的侵袭,促进了花生的生育过程,因而早熟、高产、稳产。
虽在播种时费工,但盖膜以后全生育期不需要除草清棵和中耕培土,所以最终还是省工的。
覆膜栽培增产的主要原因:(一)增温、保温。
南方花生产区常常出现惊蛰雨和寒露风现象,而北方花生产区常出现倒春寒和立秋冷现象,从而导致花生减产。
因此,提高地温是促进花生生育进程的措施之一。
地膜覆盖后,白天光很容易透过地膜,光被土壤吸收后,转为热能,后者以红外线光波形式向上辐射,但它波长较长,又很难透过薄膜,造成“易进难出”,从而提高了地温。
据各地试验测定,花生全生育期覆膜比露地栽培气温平均提高1.4~2.7℃,同时又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
(二)保墒提墒和防雨淋。
地膜相对透气性较差,可保持土壤的湿润。
当长时间不下雨而干旱时,覆膜可使土壤深层水分向地表移动,起到提墒作用。
同时在遇到降大雨和暴雨时,覆膜还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和防涝的效果。
(三)保持土层的疏松。
由于覆膜花生在整个生育期一直处于免耕状态,从而保持了原来土层疏松促进根系的发育和果针入土结实。
(四)提高光能利用率。
覆膜后能增加花生株行间的光照强度,因为覆膜后表面光滑,减少了空气流动阻力,使株行间空气流动加快,有利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补充,增强光合作用。
二、覆膜花生主要栽培技术要点(一)选地。
平原地区应选择土层较深厚,耕层松软,土壤肥力较高,保肥、保水性能较强的沙壤土。
丘陵地区宜选地势稍平坦、土壤耕层稍厚、地下水位偏高、抗旱能力较强或有水源条件的地块。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种植技术1土壤选择花生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格,除过于黏重的土壤外,一般质地的土壤都可以种花生。
最适宜种花生的土壤是肥力较高的沙壤土。
这种土壤通透性好,花生根系发达,结瘤多;土壤松紧适宜,有利于荚果发育,花生果壳光洁,果形大,质量好,商品价值高。
黏质土壤,采用覆膜栽培,保持土壤疏松,也可取得较高的产量。
2品种选择选用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强、商品性好的花生品种。
如鲁花14、冀油四号、鲁花9号和冀花五号(新疆第二师三十四团引进17个品种,经试种筛选出的品种)。
亩产均在200kg以上。
3种子处理3.1选种播前15d晒3d剥壳,剔去暗黄粒、病虫粒、秕粒。
3.2拌种用种子量0.3%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包衣。
4提高播种质量4.1平整土地结合整地每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2000kg、花生专用配方肥30kg,深耕20cm。
当5cm地温稳定在15℃以上(小粒花生12℃以上)时覆膜机械播种,当地时间大约在4月下旬至5月初。
4.2适时播种播种时土壤墒情要适宜。
花生播种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最大持水量的50%~60%,具体感官标准为:取深5cm处土壤,手握成团、一触即散。
播种后如果过干,要马上补水,以保一播全苗。
4.3播种密度要掌握合理密植的原则。
花生适宜的种植密度依据气候特点、土壤肥力、选用品种和栽培条件而定。
根据我区花生地力情况(枣树行间套种),使用膜宽1.25米,采用一膜四行双带(滴灌带),两条滴灌带铺设离两边膜各20cm,株行距配置(20+50+20)×15,亩穴数1.2万穴,每穴1~2粒,亩播种基本苗1.2万~2.4万,收获苗数2万左右为最佳。
4.4播种深度播种深浅一致(3~5cm),专人跟机随时检查调整(播深了易烂籽,子叶不出土;播浅了种子易落干),避免、减少漏播;覆土要严密。
5田间管理5.1查苗补苗放苗花生植株矮小,生长能力与单株产量有限,主要依靠群体增产。
缺苗对花生单位面积产量影响较大,因此,力争一播全苗,是夺取花生高产的关键性措施。
花生覆膜栽培技术花生覆膜栽培技术是一种采用覆膜的方法来种植花生的栽培技术。
通过覆盖薄膜在土壤表面可以起到保温、保湿、抑制杂草等作用,有助于提高花生的生长和产量。
1. 土壤准备:选择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进行种植。
在栽培前,进行耕作和杂草清除,保持土壤的良好通气性。
2. 覆膜选择:选择透光性好、耐腐蚀、耐磨损的覆膜材料,如黑色聚乙烯薄膜。
3. 覆膜操作:在栽培前2周左右,将覆膜铺在土壤表面。
可以使用特制的覆膜机或者人工进行操作,确保薄膜平整且与土壤紧密贴合。
4. 播种:在覆膜上开孔,将花生种子均匀撒播在孔洞中。
每个孔洞约2-3颗种子,间距宜保持20-30厘米。
撒播后,再次覆盖薄膜,确保种子和土壤的接触。
5. 管护:在生长期间,及时给予花生适量的水分和营养,注意保持土壤湿润。
可以通过覆膜上的孔洞给予水分和施肥,同时要定期检查薄膜的状态,及时修复破损或松动的地方。
6. 生长管理:在花生开始萌芽后,及时进行除草,可以使用人工除草或草药剂进行控制。
如果发现有病虫害,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7. 采收:花生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可以进行采收。
先将薄膜移开,然后挖掘花生根部,将地上部分晒干后剥壳即可。
1. 提高产量:覆膜可以保持土壤温度稳定,并且提供良好的湿润环境,有利于花生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2. 提高品质:通过覆膜可以减少花生与土壤接触,防止泥土的沾染,有利于提高花生的品质。
3. 抑制杂草:覆膜可以阻断杂草的生长,减少了杂草的竞争,有助于花生的生长。
4. 节约水分:覆膜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节约了水资源的利用。
花生覆膜栽培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花生栽培方式,通过合理的操作和管理,可以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降低杂草的发生,并节约水资源的利用。
这种技术在花生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17 年第 9 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167科研◎技术推广花生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赵 春花生为豆科作物,优质食用油的主要油料品种之一,又名“落花生”或“长生果”。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是农业技术重点推广项目之一,是一种广泛适用的先进栽培技术,实践证明,地膜覆盖栽培花生能增产增收,经济效益显著。
据统计:扣除地膜、除草剂支出,花生覆膜栽培比未覆膜增加纯收入3775.5元/hm 2。
可见,花生进行地膜覆盖栽培对实现花生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有重要作用,为了加大新技术推广应用,现将花生覆膜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深耕整地,施足基肥土层深厚疏松,一次施足基肥是覆膜花生优质高产的前提。
1.1 深耕整地花生适宜的入土条件是耕作层深厚、排水性好、有机质丰富、有钙质、疏松易碎,未连作过花生的土壤。
花生是最不耐连作的作物之一,因此,花生一定要实行轮作。
首先是春播之前要求高质量的整地。
整地质量与种子萌发出苗及幼苗生长关系密切,所以在整地质量方面要做到深耕、平整、疏松、细碎、湿润。
其次是畦作或垄作。
畦作可以加厚耕作层,有利于根系生长,便于排灌和除草施肥等田间管理操作,还有利于提高土温和通风透光,促进花生生长。
1.2 施足基肥结合深耕整地,施足基肥是花生高产稳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花生施肥的主要方法。
花生基肥主要以农家肥为主,适当配合含氮、磷、钾的复合肥。
基肥的用量一般占施肥总量的70~80%。
亩施入的农家肥不得低于2000公斤,45%含量的复合肥不得少于70公斤。
如果土壤中微量元素缺乏,还可以将适量的微肥与有机肥混合施下。
2 选择适宜品种实行地膜覆盖栽培的产量水平在不同熟性品种间差异较大,覆膜绝对增产值差异较小,应根据条件和生产水平及茬口选用产量潜力大的优良品种。
如“粤油551”、“汕油71”等,适合于肥水条件较好的水田种植;而“粤油92”、“粤油256”和“湘花生2号”等,适合旱土坡地和病害较重地区种植;早熟品种:大果型、品质优的中花5号,早熟品种:中果型,味质好的中花7号等,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种植。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一、花生地膜覆盖增产原理1、蓄热增温、保温,有效地增加花生前期生长发育所需的活动积温。
使高纬度地区不能种植花的生高产晚熟品种成为可能。
花生覆膜可抢回有效积温230〜270°C o2、减少土壤水份蒸发量,起到提埔保埔,改善土壤水份条件的作用。
由于膜内温度升高,使深层水份不断向上移动,并在上层聚积, 形成提埔效应。
凝结在膜里层的水,遇冷形成水珠,再落到的土壤, 因而增加土壤境情。
3、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供肥能力,促进根系发育。
夫肥后避免中耕,风吹再打,使土壤疏松,耕层结构良好,有利于根系的发育。
温湿条件好,更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速土壤养分的分解和释放。
4、提高群体光合生产能力。
在花生出苗后外界温度低的情况下, 但地膜花生出苗快苗期生长迅速,营养生长比露地花生是、快得多,枝繁叶茂,叶面积指数大,提高花生群体的光合生产能力。
5、抑制杂草,减少虫害。
地膜花生即节省除草剂,抑制杂草的效果又好,高温作用使杂草叶色变黄白化,枯死。
减少虫害的原因是打破病虫害固有的寄生规律,尤其是对地下虫害的防治效果更好。
二、地膜花生的增产潜力地膜花生一般在自然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水平等各项配套措施较好的前提下,比常规栽培增产40-80%是很有把握的。
即公顷多产花生1000〜2000公斤。
投入增加1200〜1500元。
按每公顷荚果售价3.5 元计算、公顷增收3500〜7000元,扣除1500元投入纯增收2000〜5500 元。
三、选择适宜的地膜地膜厚度适宜,宽窄依垄距而定。
扶余当地习惯扣膜是两垄一起覆,垄宽65厘米,一般选幅宽1.2或1.3米,o厚多为0.007 mm或0.008mm o四、栽培技术要点(一)品种的选择1、选择标准:生育期在120〜130天。
活动积温2500°C左右,增产潜力大、抗性强、不早衰的高产稳产品种,多为白粒型。
2、参考晶种:根据近两年经验推荐下列晶种供参考,花育22、花育24、鲁花12、鲁花14、丰花2号、花育16、花育17、丰花1 号等,以上品种生育期一般都在125〜130天。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一、背景介绍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栽培技术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其中,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该技术通过覆盖塑料膜来改善土壤环境和提高生产效益。
二、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原理1. 温度升高:塑料膜能够吸收太阳光线并转化为热能,使土壤温度升高,有利于花生的生长发育。
2. 土壤保墒:塑料膜能够减少水分蒸发,使土壤保持湿润状态,有利于花生的根系发育。
3. 土壤松软:塑料膜能够防止风吹雨淋、冰雪侵袭等自然因素对土壤的侵蚀,使土壤松软透气,有利于花生的根系伸展。
三、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步骤1. 地面整平:在选定的种植地点上,首先要进行地面整平,以便于后续的施工和种植。
2. 基础施肥:在整平后的土地上,进行基础施肥,以提供花生生长所需的养分。
3. 地膜敷设:将塑料膜敷设在整平后的土地上,并用石头或其他重物压紧固定。
4. 穴播种植:在塑料膜上开穴并进行种植,每穴放置1-2颗花生种子。
5. 水肥管理:在生长期间进行适当的水肥管理,以保证花生的正常生长发育。
6. 收获处理:等到花生成熟后进行收获处理,可采用机械化收割或手工收割。
四、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优点1. 提高产量:通过改善土壤环境和保持湿润状态,能够提高花生产量。
2. 降低成本:由于该技术能够减少水分蒸发和防止自然因素对土壤的侵蚀,从而降低了农业投入成本。
3. 节约劳动力:该技术能够减少人工灌溉和除草的工作量,节约了劳动力。
4. 改善品质:通过提高土壤温度和保持湿润状态,能够改善花生的品质。
五、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注意事项1. 塑料膜的选用:应选择透气性好、抗老化、耐磨损的塑料膜。
2. 种植密度:种植密度应根据花生品种和土壤条件进行合理调整。
3. 水肥管理:应根据花生生长发育情况进行适当的水肥管理,避免过量施肥或缺乏养分。
4. 预防病虫害:应定期巡视,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11·只有合作,才会成功。
吉林蔬菜杂志,圆您致富之梦!1覆膜前准备选择土层深厚、耕层松软、土壤肥力高,保肥、保水性能好,具有排灌条件的沙壤土或壤土。
冬前进行深耕,春天及时耙压,做到整地细,施肥足,顶浆结合施肥做畦,畦面宽为70厘米,高度10~12厘米,畦沟宽30厘米,做到畦平、土碎,以确保覆膜质量。
地膜应选用线性聚乙烯和高压聚乙烯塑料薄膜。
覆膜栽培花生,应选用株型直立,分枝中等,开花结果集中,荚果发育速度快,适应性强的高产稳产品种。
2覆膜覆膜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先覆膜后打孔、播种,另一种是先起畦播种后覆膜。
不管是人工腹膜或机械覆膜,应掌握的质量标准是:趁墒、铺平、拉紧、贴实、压平。
人工覆膜,即按畦面宽度要求,将畦两边上下垂直切齐,并喷施适量浓度的除草剂,覆盖规格适宜的地膜。
为防止先播种后覆膜被风刮掉,腹膜后要隔3米~4米在畦面横压一道土埂,花生出苗后再把土埂扫掉。
3播种播种前做好种子发芽试验、晒种、选种和种子处理,以确保苗齐、苗全、苗壮。
花生播前5日内,5厘米地温日平均达12.5℃时即为覆膜播种适期。
种植密度,早熟中粒型品种,每亩保苗18000~20000株,中熟大粒品种亩保苗16000株为宜。
为了提高播种质量,不论是先覆膜后播种或是先播种后覆膜,都要按密度规格开沟或打穴,将处理好的种子并粒插芽或并粒平放点播。
采用先覆膜后打孔播种的方式,可以在畦面上按密度规格用铁制打孔器打孔,或自造木质打孔棒打孔。
打孔直径4~4.2厘米,深3~3.5厘米,采用先播种后覆膜的方式,先在畦上面按密度规格开沟,深3厘米,要注意深浅一致,播种后覆土平均,适当镇压畦面,顺畦坡切齐,喷上配好的除草剂,按要求覆膜。
4合理施肥亩产300~350千克的早熟中粒花生,宜施用优质农肥3000~4000千克,硫酸铵15~20千克,标准过磷酸钙20~25千克,硫酸钾8~10千克。
亩产400~500千克的中熟大粒花生,宜施入农肥5000千克,硫酸铵25千克,标准过磷酸钙25千克,硫酸钾10千克。
花生地膜栽培技术花生地膜栽培技术是一种利用地膜覆盖来增加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技术。
在花生地膜栽培技术中,我们使用一种特殊的地膜来覆盖花生田地,以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和管理条件。
以下是关于花生地膜栽培技术的相关参考内容。
1. 花生地膜栽培技术的原理和作用:- 地膜覆盖能够提高土壤温度,并减少水分蒸发,为花生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
- 地膜可以阻断杂草生长,减少除草工作量,减小化学除草剂的使用。
- 地膜覆盖还可以减少土壤侵蚀,保持土壤湿润,并减少土壤养分的流失。
- 花生地膜栽培还能够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光能利用率,促进花生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2. 花生地膜栽培的步骤:- 地膜前期准备:选择合适的地膜材料和规格,清除田地杂草和积水,平整土壤表面。
- 地膜铺设:将地膜铺在整平的田地上,固定地膜边缘以防止风吹或动物拉扯。
- 地膜开孔:使用专用工具或机械在地膜上开孔,插入花生种子或苗木。
- 地膜管理和维护:及时修补或更换损坏的地膜,定期除草和追肥。
- 收获和处理:根据花生的生长周期,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收获和采摘。
3. 花生地膜栽培技术的优势:- 提高产量:地膜栽培可以改善生长环境,增加光合作用效率,提高花生的产量。
- 提高质量:地膜栽培可以减少土壤和水分的污染,提高花生的品质和储存能力。
- 节约资源:地膜栽培可以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 管理简便:地膜的覆盖可以减少除草和杂草管理的工作量,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
4. 花生地膜栽培技术的适用范围:- 土壤要求:适用于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田地。
- 气候要求:适用于气温适宜,降水充沛的气候条件。
- 品种选择:根据地区气候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花生品种。
- 种植密度和行距:根据品种和地膜规格确定种植密度和行距。
总结:花生地膜栽培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农业生产技术,可以通过地膜覆盖来提高花生的产量和质量。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和管理条件,还可以节约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地膜覆盖是花生丰产栽培的一项新技术,一般亩增产50-75公斤,增产率达25%—50%。
地膜花生早播早收,市场价格高,而且可解决秋种花生的种源问题,促进秋花生生产的发展和为春播花生提供翻秋种子。
其栽培技术如下:一、选用良种。
地膜花生一般以选择“汕油71”、“汕油523”、“粤油79”等优良品种为宜。
二、选地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方便、肥力较好、地势平坦、未连作过花生的砂质壤土栽培。
土地做到二犁二耙,使其达到疏松、细碎、平整、无杂草。
三、施足基肥。
基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配施一定比例的氮、磷、钾肥。
第一次犁耙后,一般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20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尿素或复合肥5-7.5公斤,然后再进行第二次犁耙。
对酸性壤土,可撒施适量石灰。
四、作畦播种盖膜。
田土施肥整平后作畦,畦面宽100厘米,畦高15-18厘米,畦沟宽30厘米,畦面整细整平后准备播种。
播期较露地花生提前10-15天播种,选择无病虫、缺口饱满的种仁点播,每畦种四行,行距25厘米,穴距12-25厘米,每穴播种2粒,亩播2-2.5万粒,然后将种沟摊平。
播种后,亩用50%乙草胺乳油或25%恶草乳油150毫升兑水100公斤均匀喷洒,随即用150厘米宽的地膜平展地盖于畦面,将膜四周压严,以达到保湿、保温、保肥灭草的目的。
五、田间管理。
1.引苗出膜:待幼苗顶土时,及时用刀片在穴处破一个6厘米的方形小口,让幼苗出膜生长,小口四周的地膜仍用细土压严。
2.追肥:在盛花期,叶面喷施3%的过磷酸钙澄清液或喷施宝,以促进下针结荚,提
高饱果率。
3.防苗徒长:对有徒长现象的花生地,可喷0.1%的B9调节控制。
4.抗旱防渍:地膜花生遇干旱时,可从畦沟缓慢灌水渗透,保持土壤湿润;多雨天要疏通田间排灌沟,防止积水。
5.病虫害防治:主要害虫有蚜虫、地老虎、斜纹夜蛾等,可喷敌百虫800倍液防治;主要病害有锈病,在始花期可喷洒800倍液百菌清防治,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六、适时收获。
回收残膜,适时收获,以防成熟荚果发芽、霉烂脱粒,影响产量和品质,减少对后作的影响和环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