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胸手术抢救37例外伤性心脏破裂患者的临床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4
27例外伤性心脏破裂救治体会李晓峰;赵继聪;马建欣;刘建伟【期刊名称】《河北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36)009【总页数】3页(P1103-1105)【关键词】心脏破裂;心脏压塞;外科手术【作者】李晓峰;赵继聪;马建欣;刘建伟【作者单位】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河北承德067000;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河北承德067000;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河北承德067000;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河北承德06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4.2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各种严重的车祸伤、高空坠落伤越来越多,外伤性心脏破裂的发生率也逐年上升,有资料显示因交通事故而致死的人群中心脏破裂者占30%[1]。
2007~2013年,我院救治各种开放性、闭合性心脏破裂患者27例,抢救成功25例,死亡2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7例心脏破裂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65岁,平均(36.6±2.1)岁。
开放性心脏破裂11例,其中左心室贯通伤1例,左心室穿透伤2例,右心室穿透伤5例,右心房穿透伤1例,上腔静脉损伤1例,肺动脉损伤1例。
闭合性心脏破裂16例,其中车祸伤14例,坠落伤2例;破裂部位左心耳2例,左心房1例,右心耳2例,右心房8例,上腔静脉2例,左上肺静脉1例。
开胸前有4例出现1次心跳骤停,1例出现2次心跳骤停。
同时合并腹腔脏器损伤6例。
1.2 方法开放性心脏破裂手术切口根据胸壁伤口部位而定,其中左前外侧切口3例,右前外侧切口3例,胸部正中切口5例。
闭合性心脏破裂均常规采用胸部正中切口。
除1例在体外循环辅助下行心脏破裂修补+瓣膜成形外,余26例均在全麻下完成修补手术;合并腹腔脏器损伤者同期手术。
1.3 结果 27例心脏破裂患者经急诊手术抢救成功25例,死亡2例(其中1例于开胸前出现心跳骤停,紧急开胸行心内复苏失败;另1例死于术后多脏器功能衰竭)。
37例严重外伤性血胸的急救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总结外伤性血胸的早期诊断及急救治疗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外伤性血胸的致伤原因、临床诊断及急救治疗方法。
结果全组行胸腔闭式引流术37例,转外科行手术治疗26例,开胸手术15例,胸腹联合手术11例。
2例于转运过程中死亡,2例于术后死亡,其余33例均治愈出院。
结论早期诊断、早期处理是治疗外伤性血胸的关键。
【关键词】血胸;早期诊断;治疗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59-02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意外事件的增加,如:交通事故、锐器伤和高处坠落等,严重外伤性血胸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外伤性血胸因有活动性出血及胸内压的改变,对呼吸循环系统功能有直接影响,其病情进展迅速,临床死亡率较高。
我院自2005-2011年共收治了37例严重外伤性血胸患者,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6年间本院接收严重外伤性血胸病例共计37例,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15-78岁,平均年龄42岁。
2 就诊时间受伤后6小时4例。
3 早期处理迅速、细致的体格检查,快速、准确的初步诊断是治疗成功的前提,在急诊室及转运检查期间,要密切注意循环及呼吸的监测,如有休克,尽早抗休克治疗,确诊血胸,及时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以促进呼吸及循环的回复,同时可以观察出血情况。
4 致伤原因交通意外17例,高出坠落12例,锐器穿刺8例。
合并:肋骨骨折29例,合并胸骨骨折2例,肺挫伤29例,心脏挫伤7例(其中一例心脏破裂),气胸22例,食管破裂1例,气管断裂1例,休克27例,纵隔气肿4例,创伤性窒息2例,连枷胸1例,头颅外伤11例(脑挫裂伤5例),腹腔脏器损伤(肝、脾、胃或肾破裂11例),其他部位骨折9例。
5 结果本组抢救成功32例,死亡5例;转外科行手术治疗26例,开胸手术15例,胸腹联合手术11例。
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12例,其他部位骨折对症处理。
死亡病例中严重心脏挫裂伤(心脏破裂)至心包压塞1例,失血性休克2例,重型颅脑损伤1例,创伤性窒息1例。
心脏外伤性破裂的诊治体会心脏外伤现较常见,约占胸部创伤的5%~10%,其中外伤性心脏破裂者病情危急,且死亡率高。
2001年4月~2010年12月收治外伤性心脏破裂患者15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15例患者均男性,年龄15~41岁。
开放性损伤13例,均刀刺伤,合并血气胸10例,肺挫裂伤3例,闭合性损伤2例,1例高处坠落伤,1例车祸伤所致,均合并肋骨骨折,脾破裂1例,脾破裂1例,四肢骨折1例,15例均行急诊手术,就诊至手术时间30~90分钟。
血气胸2例,肺裂伤1例,1例外伤性室间隔破裂,于伤后8周手术。
入院时均有失血性休克表现,15例患者中,胸部伤口位于前胸壁7例,后胸壁1例,侧胸壁3例,胸骨旁3~6肋间3例,上腹部1例。
查体:有颈静脉怒张,血压下降,心音遥远,心搏微弱等心脏填塞体征8例。
1例行心包开窗置引流管后观察确诊,2例经伤道探查确诊;以血胸、腹腔内出血行探查术中发现心脏破裂1例,CT、B超、X线胸片等辅助检查结合中心静脉压测定诊断3例。
2例严重心肌填塞,术前行心包开窗引流术。
全组均采用左前外侧切口。
术中发现心包腔积血30~200ml 11例,左侧血胸9例,右侧血胸1例。
失血量600~2500ml。
右心室破裂10例,左室破裂2例,左房破裂1例,右房破裂2例,其中1例在施行全身麻醉中突发心脏骤停,紧急开胸行胸内心脏按压,心脏复跳。
心脏裂口平均0.5~2.5cm。
心脏裂口采用无损伤3~0或5~0 prolene缝线间断缝合,合并脾破裂1例,肺裂伤4例,术中同时行肺修补及脾切除。
结果12例治愈,2例左室破裂修补术中发生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死亡,1例术中心脏骤停复苏无效死亡。
术后12例患者均入ICU监护,呼吸机辅助呼吸,严格控制补液量,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12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术后随访0.5~1年,心功能恢复较好。
讨论及时准确的诊断是心脏破裂救治成功的关键。
临床上有典型的Beek三联征并结合外伤部位不难确诊。
开放性胸外伤致心脏破裂抢救成功一例报告
牛宪英
【期刊名称】《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7(002)002
【摘要】@@ 患者,男,19岁,身高178 cm,体重65 kg.因被刀刺伤胸部致胸痛、憋气30 min,全身乏力、头晕、刀口流血不止急诊入院.
【总页数】2页(P105-106)
【作者】牛宪英
【作者单位】莱阳市中医医院麻醉科,山东,265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
【相关文献】
1.闭合性胸外伤致心脏破裂治疗七例报告 [J], 刘宁;高克柔;范晋明
2.食道异物致心脏破裂抢救成功1例报告 [J], 钱锐锋;陈永权
3.开放性胸外伤致心脏破裂手术1例 [J], 牛宪英
4.胸外伤致心脏破裂12例护理体会 [J], 宋丽梅
5.心脏破裂致延迟性心脏压塞抢救成功一例 [J], 李冰冰;杨奋有;王建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脏刀伤致心跳骤停抢救成功3例1 患者报告近年,我科遇到穿透性心脏损伤致心跳骤停3例,经手术抢救成功。
现报告如下。
例1,患者男,33岁,因左侧胸部刀刺伤1 h后入院。
查体:神志不清,烦躁不安。
脉搏未触及,呼吸15次/min,血压测不到,颈静脉怒张,左胸锁骨中线第5肋间伤口大小0.5 cm×1 cm。
左肺呼吸音减弱,心音听不清。
考虑:心脏刀伤致心包堵塞。
立即送手术室抢救,在麻醉诱导时心跳骤停,立即开胸,胸腔内积血600 ml,心包前壁伤口0.8 cm,心脏淤血肿大呈紫色,切开心包清除积血及血块400 ml,按压心脏,静脉应用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多巴胺等药物,经抢救15 min,心肺复苏成功,此时见左心室有一豆大伤口喷血,带自体心包片缝闭伤口,修补贯通损伤在左下肺叶。
冲洗胸腔,完成手术。
术后3周治愈出院。
例2,患者男,30岁,被他人以刀刺伤胸部0.5 h后住院。
查体:神志清楚,烦躁,脉搏120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70/60 mm Hg(1 mm Hg=0.133 kPa),胸骨左缘第5肋间伤口0.8 cm,两肺呼吸音基本对称,心音稍弱。
胸片检查心影无明显增大,胸穿未抽出血液。
入院后补液抗休克治疗,送放射科检查返回途中心跳骤停,行胸外心脏按压进入手术室,在车床上气管插管的同时立即开胸抢救,胸腔内无积血,心包明显淤血肿大,张力紧,呈球状,切开心包呈喷射状流出暗红样血500 ml,心脏充盈肿大,按压心脏,并静脉应用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多巴胺等药物抢救,坚持心脏按压45 min后出现室颤,用20 W胸内电击除颤3次,复苏成功。
患者血压逐渐恢复至120/80 mm Hg,心电图恢复窦性心律。
然后重新消毒铺巾,带自体心包垫片修补心尖部伤口,冲洗胸腔,完成手术。
而后在加强维持心肺复苏基础上重视脑水脑的治疗。
3 h后,患者神志恢复清醒。
经综合治疗,术后无并发症,痊愈出院。
例3,患者女, 23 岁,因刀刺伤左胸前壁0.5 h入院。
1例胸外伤致心脏破裂患者的重症监护摘要]目的探讨1例胸外伤致心脏破裂患者的重症监护。
方法对1例胸外伤致心脏破裂患者的重症监护进行回顾和讨论。
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康复出院。
结论紧急开胸修补心脏伤口是胸部外伤心脏破裂患者唯一有效的救治方法,而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心脏破裂;胸外伤;重症监护心脏破裂是一种致命性创伤,迅速出现心脏压塞、失血性休克导致心跳停止,多数患者在现场或者转运途中死亡,若能到达医院,达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仍有一定的抢救成功率。
而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迅速开胸手术、有效止血,尽快恢复有效的心脏泵血功能[1]。
有文献报道左心室破裂患者几分钟内死亡,右心室破裂在30min内死亡,而右心房破裂生存时间较长,有赢得手术时机的机会[2],而周密的围术期护理则是成功救治的重要环节。
2016年10月我科收治外伤性心脏破裂患者1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临床资料患者,男,61岁,因骑摩托车时不慎被货车撞伤,伤后1d因右侧胸痛、胸闷、气急就诊我院。
于急诊科考虑失血性休克,立即行股静脉置管予输血补液扩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请我科医生会诊后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收入我科。
查体:意识模糊,全身皮肤多处创伤,皮肤湿冷,血压62/38mmHg,心率145次/min,呼吸27次/min,脉搏细弱,SpO2测不出,右侧呼吸音消失。
血常规:外周白细胞14.79×109/L,红细胞3.85×1012/L,中性粒细胞92.1%,血色素74g/L。
即给予完善术前准备,在全麻下行右侧开胸探查止血+右肺下叶修补+心包、右心房破裂修补+肋骨骨折内固定术。
术程顺利,出血约2000毫升,输红细胞悬液1200毫升、血浆700毫升,术毕回ICU病房,继续予以机械通气,输血补液扩容,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防治感染,维持酸碱电解质平衡,动态监测血尿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及血气分析等,第3天由于患者自主呼吸弱、潮气量小,为预防肺不张,行气管切开,气管切开后常规护理;第12天患者自主呼吸恢复,脱机训练2h,血气稳定,停用呼吸机,改为气管内给氧;第18天拔除气管套管,32d后康复出院。
外伤性心脏破裂患者30例急救体会作者:袁逸林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3年第08期[摘要] 目的探讨外伤性心脏破裂的临床急救,总结救治经验。
方法选取2003年6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30例外伤性心脏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
结果 2例患者开胸手术前心脏停搏,2例患者于术中或术后出血量过多而死亡,2例术中心脏停搏,其中1例心脏按压无效死亡,其余25例均治愈,治愈率为83.33%,且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快速、准确的临床诊断是成功救治外伤性心脏破裂患者的前提条件,紧急开胸修补心脏伤口是唯一有效的救治方法。
[关键词] 外伤性心脏破裂;急救;并发症;诊治[中图分类号] R65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3(b)-0186-02外伤性心脏破裂是临床最为严重的胸外科危急重症之一,其发生率占胸部创伤的7%~12%,患者多病情危急,易出现大量出血或急性心包填塞,导致患者死亡[1]。
外伤性心脏破裂患者多数在被送入医院之前已经死亡,因此具有较高的病死率。
据临床资料统计,约有20%~30%的心脏破裂患者能被及时送入医院得以抢救[2-3]。
快速、准确的临床诊断是心脏破裂患者成功救治的前提,而紧急的开胸心脏修补术是救治患者的关键[4]。
本研究选取2003年6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30例外伤性心脏破裂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现将总结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3年6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30例外伤性心脏破裂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16~68岁,平均(37.55±4.43)岁。
23例为开放性损伤,包括锐器刺伤20例,金属碎片穿入3例,7例为闭合性损伤,高空坠落所致4例,车祸致伤3例。
所有患者受伤至就诊时间为20~90 min,经查体患者出现进行性大量血胸或失血性休克,和(或)伴有特征性的Beck三联征,即:颈静脉怒张,脉压差明显减小,患者静脉压增高。
手术室抢救心脏外伤患者36例体会发表时间:2011-04-25T10:46:03.217Z 来源:《中国医药卫生》2011年第3期供稿作者:王亚娟[导读] 协助麻醉师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快麻醉插管,尽量保证一次成功,以利于手术的尽早开始,做到分秒必争王亚娟 通辽市科尔沁区红星医院(内蒙古通辽028000)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0 5734(2011)3-0009-01心脏外伤手术在我院由2000年到2009年共抢救心脏外伤的患者38例,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我院抢救心脏外伤的36例手术,其中男性33例,女性3例,年龄都在15~55岁之间,手术成功的31例,术后死亡的5例。
2 体会 2.1 这类病人来势比较凶猛,病人连手术通知单一同进手术室,甚至有的病人连通知单都来不及写,而只知道病人的姓名,此时我们护士和麻醉师要迅速掌握病人情况,对清醒病人给予心理护理,消除其恐惧、紧张心理,增加病人的自信心和安全感,配合手术共度难关,同时,未建立静脉通路前禁止搬动以减少出血量。
2.2 协助麻醉师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快麻醉插管,尽量保证一次成功,以利于手术的尽早开始,做到分秒必争。
2.3 立即建立2~3条静脉输液通路,确保输血和输液顺利进行,选择16—18号套管针,同时在穿刺同时采血5ml,标好病人姓名交化验室合血用,通知化验室尽早备大量血液,并及时合血尽早送往手术室,血管尽量选择四肢以固定的静脉,对于失血性休克的病人,外周血管难以穿刺的患者,必要时选用颈外静脉穿刺,以防延误手术抢救时机。
2.4 在最短时间内,尽早开始手术,同时加强无菌操作,手中置尿管,常规选用水囊尿管,以防止术中脱出,因为尿量的多少直接反应休克的纠正程度,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变化,及时查找原因。
2.5 手术开始后,注意观察病人有无输血输液反应,如有皮肤颜色改变,皮疹、寒战、脉长、抽搐等及时发现通知麻醉师共同处理。
37例胸部刀刺伤的临床分析
方铭;黄跟东;黄亮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
【年(卷),期】2008(019)001
【摘要】对我科收治的37例胸部刀刺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35例(94.6%),死亡2例(5.4%).早期诊断、有效急救是治疗的基础,怀疑血气胸应立即放置胸腔引流,有心脏血管损伤应立即手术,有胸腹联合伤者应及早手术治疗.
【总页数】2页(P59-60)
【作者】方铭;黄跟东;黄亮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江西,南昌,330006;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江西,南昌,330006;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江西,南昌,330006【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41
【相关文献】
1.98例胸部刀刺伤临床分析 [J], 朱文煜;梁伟;郭燕
2.胸部刀刺伤186例临床分析 [J], 何发
3.基层医院救治胸部刀刺伤致心脏破裂临床分析 [J], 张海明;李丹;马子霖;李丽静
4.胸部刀刺伤156例临床分析 [J], 王旭东
5.无血气胸型胸部刀刺伤伴脾破裂5例的临床分析 [J], 侯本新;甫拉提·吐尼牙孜;贾慧民;斯坎达尔·阿不力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5 例外伤性心脏破裂的救治体会摘要:目的总结外伤性心脏破裂的救治体会,探讨外伤性心脏破裂的救治方法,提高抢救成功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 年1 月—2015年1 月福建省立医院心外科25 例外伤性心脏破裂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致伤因素、心脏破裂位置、手术方式、治疗效果等。
结果 25 例患者均开胸手术,22 例抢救成功,3 例死亡,其中2 例死于失血性休克、循环衰竭,1 例为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结论外伤性心脏破裂是急症,病情凶险,早期发现,准确诊断,及时开胸心脏破裂修补手术是抢救成功关键,术中经食道心脏超声检查可避免漏诊隐蔽性损伤。
关键词:外伤性心脏破裂;开胸手术;经食道心脏超声【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015-02外伤性心脏破裂是胸部外伤中的极为凶险的病症,若救治不及时死亡率高达50%,大部分患者在院前已死亡,死亡原因主要是心包填塞及失血性休;部分患者及时转送至医院,因为外伤因素,往往合并其他器官损伤,在检查和诊断过程中带来困难,救治难度高[1-2]。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05 年1 月—2015 年1 月福建省立医院心外科25 例外伤性心脏破裂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致伤因素、心脏破裂位置、手术方式、治疗效果等,探讨外伤性心脏破裂的早期诊断要点、手术方式及疗效等,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25 例,其中男性23 例,女性2 例,年龄15~55 岁,平均(26.8±3.6)岁。
锐器伤23 例,包括22 例刀刺伤和1例弹片伤,钝器伤2 例。
致伤部位均在心前区附近,23 例位于左前胸,1例位于最腋中线,1 例位于剑突下。
右心室破裂15 例(1 例合并室间隔穿孔),左心室破裂4 例(1 例合并二尖瓣后前乳头肌断裂),左心房破裂3 例,右心房破裂3 例。
受伤到就诊时间30min—220min,20 例有不同程度失血性休克表现,13 例神志淡漠,4 例出现浅昏迷,1 例中度昏迷,7 例神志清楚。
开胸手术抢救37例外伤性心脏破裂患者的临床研究
作者:夏礼丁定全艾正华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第09期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心脏破裂的临床诊断和成功救治经验。
方法对近两年笔者所在医院救治的37例心脏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
结果34例患者经手术抢救后痊愈,2例经手术治疗无效死亡,1例死于术后因大脑缺氧引起的多脏器功能衰竭。
结论把握时间因素,对外伤性心脏破裂患者尽快诊断和实施抢救手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外伤性心脏破裂;快速诊断;抢救
外伤性心脏破裂是胸外科中极度危险的急重症,病死率极高,只有部分患者能及时抢救到达医院。
危急时分,快速准确的诊断和紧急果断实施抢救手术,对挽救外伤性心脏破裂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现将近两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此类患者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病例均为笔者所在医院2008~2009年所收治的心脏破裂伤的患者,共37例。
其中,男34例,女
3例;年龄19~72岁;锐器伤23例,车祸伤9例,高处坠落伤5例;受伤送至急诊室时间为30
~180
min,平均55
min。
心脏破裂部位:右心室15例,右心房9例,左心室8例,左心房4例,合并血胸7例,血气胸3例,肺破裂12例。
入院后11例表现为血压降低,脉搏增快的失血性休克征象;14例表现为颈静脉怒张,脉压差降低,心音遥远等明显的特征性Beck三联征的急性心脏压塞症状;有5例开胸前已停止自主心跳。
1.2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取平卧位,稍垫高一侧。
33例分别从左胸或右胸靠前外侧第4~5肋间切口,2例从胸骨正中切口,2例胸腹联合切口。
切口后可见胸腔积血达600~4000
ml,对出血量大的25例患者,在术中同时实施自体血回收量达700~3000
ml。
而急性心包压塞者,心包呈紫红色膨胀且跳动微弱,打开心包迅速减压并找到心脏破裂口,心脏裂口长度为0.5~4
cm之间,心包腔内积血达30~300
ml,指按压控制其出血、清理积血和血凝块,再以涤纶线带毡片缝合。
对术前心脏已自主停止跳动者,则快速敞开心包以粗线简单缝合,立即进行心脏复苏挤压术(4例经此抢救而恢复自主心律),待体循环稍恢复再强化缝合,之后再处理合并肺、肝等损伤,修补及放置胸、腹常规引流管。
2结果37例患者,手术时间为50~200
min,平均90
min。
1例术前停止自主心跳患者,术中见其右心室裂口达4
cm,胸腔大量积血合并严重肺挫裂伤,紧急行心脏复苏术无效死亡;1例穿通伤心脏破裂患者,因失血过多抢救无效死亡;1例停止自主心跳患者送至急诊室,立即开胸指压裂口予以心脏按压得以复跳,但此患者大脑因长时间缺氧术后未复苏,后又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2例车祸撞击患者并脑部及肝、肺损伤,开胸时心跳骤停,立即予以心脏挤压,复跳后切开心包血压快速下降,则迅速指压裂口及扩容平稳血压,再以涤纶线带毡片缝合;1例关胸时心脏再次骤停,马上予以坚持按压60
min恢复心跳;其余患者,除4例术后出现肾功能不全予以相应治疗外,均痊愈出院,随访6个月心脏功能及劳动能力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3讨论
心脏破裂是一种极其凶险严重的致命伤,可在极短的时间内致人死亡,对于能抢送到医院的大多数患者来说,生命已垂危。
能否快速诊断并进行手术控制失血、解除心包填塞及修补心脏破裂等危急状况,成为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所在。
3.1快速诊断与分型多数患者在入院后病情危重,表现为胸背部及心脏投影区开放性、闭合性损伤并大量失血、失血性休克或进行性血胸者的患者均应怀疑心脏破裂的可能及其他脏器损伤[1]。
对于伤在上腹部、腋部甚至颈部有可能造成心脏破裂及压塞,应该高度警惕,特别是伴有Beck三联征者。
此时,通过心脏超声波、CT等辅助检查明确诊断浪费时间,容易错过最佳抢救时间[2],应立即开胸探查及必要的扩创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而血压、心率还算稳定患者可送至手术室,或再行辅助检查以帮助确诊[3],其中胸部CT较快捷且便于血气胸及其它脏器的联合诊断,当作为首选。
外伤性心脏破裂根据临床表现的损伤具体情况如下[4]:(1)急性失血休克:心脏的破裂口均较大,常伴肺挫裂伤血胸及腹腔等脏器损伤导致大量失血,往往出现低血容量征象。
(2)急性心脏压塞:一般情况心包内的裂口较小,引起血液潴留填塞于心包极易造成心跳骤停,此急性压塞及失血休克均可表现为Beck三联征
[5]。
(3)亚急性心脏压塞:心脏裂口及出血量都较少且被血块堵塞,往往缺乏症状,诊断有一定因难,需严密进行观察,否则容易忽视而失去手术抢救的机会导致死亡。
3.2术前及术中的常规处理首先应建立多条静脉通道,最好是开通一条中心静脉通道及时纠正休克。
针对输液的问题,有报道大量输液可使心脏舒张期和心包腔的压力升高,引发血凝块脱落继发出血[6]。
特别对于急性心脏压塞患者,为抗休克单纯输液反而不好,甚至诱发死亡[7]。
笔者认为要补充血容量以保证血压相对稳定及重要脏器的灌注,血压低可输液以提高血压。
失血性休克者发生低血压时除了要补充血容量之外,还要重点加强保护大脑,保持大脑的血流的灌注,应立即将头低位,吸氧并抬高下肢及增加下肢血流回心,还可应用激素和头部冰帽以达到好的效果。
其中,不强调大量使用升压药,易导致修补后因血压过高引起再出血。
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应当准备好输注红细胞之后再予以清除血凝块,以避免大出血致心跳骤停。
术中还需尽量回收自体血,不但可节省血资源,还可以减少输入大量库存血所造成凝血功能异常等并发症,以此提高抢救成功率[8]。
因病情紧急,有时心包穿刺可暂时减压以为开胸手术赢得了时间,但也可能致裂口部位血凝块脱落及突然失血,症状进一步加重,其尽快手术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3.3手术抢救手术切口入路的选择以快速和充分的让裂口显露为原则。
一般以前外侧第4肋间为宜,此处入胸快、容易打开心包,左侧切口入胸能更方便于处理各心室前壁的裂口及其合并的其它脏器的损伤。
如伤道位于右侧且怀疑心脏或大血管破裂,为了便于完整探查,则采用胸骨正中切口,视情况而定行体外循环修补,本组2例均从胸骨正中切口。
开心包后迅速指压止血并清除血块及积血。
为了保证止血和避免撕裂心肌,缝合时应掌握好力度,用双头无损伤针绦纶线带毡片以较大跨度及深度缝合,冠状血管旁的裂口,要避免血管再次损伤和维持血流的通畅,对此应深层潜行褥式缝合止血[9]。
3.4术后处理患者术后均送入ICU监护治疗,以便严密观察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病情的出现和变化。
对呼吸功能问题患者给予呼吸机辅助并维护身体重要器官重点是脑和肾的保护[10]。
本组有4例术后出现肾功能不全经对症治疗得以康复。
给予补充血小板、血管活性药物、抗感染、加强营养等对症治疗,待体征稍平稳后给予心脏彩超等检查,避免遗漏心脏及其他脏器的损伤而延误病情所产生的严重后果。
综上所述,快速诊断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术中和术后围术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症治疗能确保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吴世友,陈灏,吴洪坤,等.贯穿性心脏损伤23例治疗分析.重庆医学,2009,38(9):1101-1102.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39.
[3]李立勇,木拉提•米吉提,兰智新,等.心脏外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附15例报告).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32(9):1371.
[4]石应康,田子朴,袁宏声,等.穿透性心脏损伤的临床分型与处理.中华创伤杂志,1994,10(2):60-61.
[5]殷桂林,王荣平,胡建才,等.心脏破裂伤的急救.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7,23(2):104 -106.
[6]高劲谋,都定元,李邦春,等.穿透性心脏损伤56例手术救治分析.中华外科杂志,2000,38(5):358-359.
[7]王荣平,殷桂林,胡建才,等.26例心脏刀刺伤的急救.中华创伤杂志,2005,21,467-468.
[8]杨洪顶,宋淑敏,宋协瑶.穿透性心脏损伤的治疗.中华创伤杂志,2008,24(3):203-204.
[9]吴海波,何学志,宣伟光.15例心脏外伤诊治体会.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6,28(3):216-217.
[10]刘中民,范慧敏,卢蓉,等.心脏破裂早期诊断及处理.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2(3):156-157.
【收稿日期】201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