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1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我们在公共场所 11.大家排排队》_37
- 格式:docx
- 大小:25.71 KB
- 文档页数:4
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一、基础巩固台。
1.用心过,有收获。
有打算,不忙乱。
2.夏天的礼物,是烈旦和蝉鸣,夏天的礼物,是雷雨和彩虹。
夏天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是有滋有味、丰富多彩的暑假!3.我和妈妈找到了像勺子似的北斗星。
4.学好、玩好、休息好,我们过得很快乐,暑假收获真不少。
5.在1949年10月1日举行的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6.10月1日被定为我国的国庆日,也叫国庆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红旗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7.9月30日是中国烈士纪念日,我们向为新中国献身的英雄们表达崇敬与怀念之情。
8.今年的10月1日是第71个国庆节。
9.马上要升国旗了,我应该原地立正。
10.唱国歌时态度要严肃、庄重。
11.我们共同建设自己的国家,-起庆祝自己的节旦。
12.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
13.中秋这天,天上月圆,人间团圆。
团聚与思念,都是中秋节的味道。
14.古代重阳节有敬老的传统,“九九”有长久长寿的意思,所以重阳节也叫“敬老节”。
15.秋高气爽天晴朗,赏菊登高过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重阳节。
因为中国古代把“九”看作阳数,九月九日是二九相重,所以叫“重阳”。
16.重阳登高、赏菊的风俗古代就有呀!17.秋天,很多地方都会举行有特色的节日活动。
18.藏族过望果节时,人们一起围着田地转圈,庆祝丰收,还举办热闹的藏戏表演、射箭等活动。
19.苗族过赶秋节时,人们聚在一-起,打秋千,唱歌跳舞,还推选“秋老人”祝福大家。
二、能力提升地。
1.度过一个愉快的暑假,你有什么收获呢?答:①出去玩时学会了拍照片。
②找到了像勺子似的北斗星。
③学会了一首新歌。
④采集了标本.....2.周末这么多事都想做,怎样安排更合理呢?答:要制订个小计划。
先做重要的事情,同时也要安排一些室外活动。
《大家排排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协助学生了解排队的基本行为规则,感受秩序的重要性。
2.通过体验活动,体会排队的意义。
3.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养成在公共场所自觉排队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体验活动,体会排队的意义。
难点:养成在公共场所自觉排队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体育器材室黄色杠子两根,做电梯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初感益处1.小朋友们好,今天由我这位客人老师给大家上课,你们欢迎吗?2.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份小礼物,由男小朋友来领取吧,抓紧时间哦!3.采访女生:你们看了刚才的场景,有什么话要说吗?4.你们真会动脑筋,想出了排队的金点子。
老师要奖励奖励刚才这几位女小朋友。
6.是呀,大家排排队就不拥挤了。
(板书课题:大家排排队)二、聚焦校园,领悟妙处瞧,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丁丁。
让我们跟随丁丁的脚步一起去学校吧。
(上学歌)1.乐呵呵的丁丁进校门了,你想对他说?(背好书包上学校,排好队伍不乱跑)2.来到楼梯口了,你要提醒丁丁什么呢?不然会怎么样呢?(上下楼梯靠右走,自成队伍不拥挤)3.在学校里,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排队?为什么要排队?做操、上体育课、交本子、放学、运动会、升国旗、踢足球小结:排好队,就是守规则,讲文明的表现。
(板书:有序)4.【点击图片】这样的学校发生伤亡惨重的事故。
看到这样的视频,你想说些什么?就这样,花一样的生命陨落了,永久地离开了人世。
【出示资料录音】让我们自觉排好队,远离危险,与安全同行。
(板书:安全)还是排队好呀!5.孩子们,这样的悲剧能够避免吗?【出示:不以规矩,不成方圆】6.安全很重要,我们校门口就有很多安全的设施,学校被评位“最安全学校”呢!三、走向校外1.走出校门,哪些地方需要排队?为什么要排队呢?(板书:公平)【点击】交流2.情境模拟:乘坐电梯3.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点击】4.视频【板书:懂礼让和谐】4.排队日图片【点击】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排队推动日是哪一天?图上的表情怎么样?为什么呢?(快乐、和谐)齐读宣传标语。
部编⼈教版⼩学道德与法治⼆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10.我们不乱扔》优质课教学设计_3《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2011课标版(部编)《道德与法治》⼆年级上册(2017年7⽉第1版)P38-41第10课《我们不乱扔》。
教材分析:本课是⼆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的第⼆课。
《我们不乱扔》这⼀课共设计了四个活动主题:“我喜欢哪种情景”、“不只是为了⼲净”、“这样可不⾏”、“我能做到的……”,旨在告诉学⽣要⾃觉保持公共卫⽣,不能随便乱扔垃圾,并让学⽣知道把垃圾整理好带⾛是⽂明的做法,也是每个⼈的责任。
学情分析:⼩学⽣对学校的公共卫⽣和家居周围的公共卫⽣已有直接感受,且对公共场所的公共卫⽣已经直接接触过。
但是,在⽇常⽣活中,有的⼈环境意识很差,随地乱吐痰,随⼿乱扔废弃物,导致有些地⽅的公共卫⽣很差。
针对现实情况,教育⼩学⽣分清是⾮,从⼩培养保持公共卫⽣的好习惯显得⼗分必要。
教学⽬标:(⼀)知识与能⼒1.了解中⼩学⽣守则⾥提倡我们要保持公共卫⽣;2.初步知道我们不应该乱扔垃圾和树⽴保护⾝边环境的意识,并在⽣活中⾝体⼒⾏。
(⼆)情感与态度1.喜欢⼲净的卫⽣环境,对破坏公共卫⽣的⾏为反感。
2.愿意保持公共卫⽣,做到“以保持公共卫⽣为荣,以破坏公共卫⽣为耻”。
(三)⾏为与习惯1.在⽇常⽣活中,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纸屑以及其他废弃物;不在墙上乱涂乱画。
2.养成在⽣活中⾃觉维护公共卫⽣的好习惯。
(四)过程与⽅法通过观察记录等⽅法,理解个⼈在公共场所的⾏为会影响到他⼈的健康。
教学重点:为什么要保持公共卫⽣以及怎样保持公共卫⽣。
教学难点:保持公共卫⽣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问题情境、课件。
(⼆)学⽣准备对公共场所不讲卫⽣的现象以及造成的危害有⼀定的认识。
教学过程:⼀、导⼊新课(⼀)出⽰课件图⼀:操场上到处是果⽪纸屑等垃圾。
图⼆:教室⾥桌椅摆放杂乱,⼩朋友的桌上凌乱不堪。
《大家排好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感知排队的重要性和意义,感悟集体生活中规则秩序对生活的影响。
2、理解到在公共场所排队、守秩序的好处,树立在公共场所中的规则意识。
3、愿意在公共场所主动排队,守秩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打破排队是小事而不去遵守的想法,真正理解到在公共场所排队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在公共场所能够主动排队,遵守规则。
多媒体课件、小魔箱四、教学流程(一)直接体验,导入课题有一个什么秘密呢?它会告诉我们谁是2年1班最可爱的孩子?但是魔箱只会开启20秒,当20秒结束后就会自动关闭。
现在所有同学起立,计时开始。
秘密,必须怎么样?(排队)今天就一起聊一聊排队这个话题。
(板书课题)(二)还是排队好1、走进生活,引发共鸣师:刚才有没有同学被挤到?你刚才被挤到时最担心的是什么?(受伤)师:嗯,老师也很紧张你们会受伤。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不排队的现象吗?(学生讲述生活中自己遇到的不排队的人和事。
教学中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乘车、购物、旅游等等有无遇到过不守秩序不排队的人。
如:等车插队,进出教室,公园里玩滑梯争抢,被挤倒……说一说当时心情怎样?)(提示:不排队,乱哄哄,不文明;不排队,没秩序;不排队,不公平;不排队,很危险……所以,还是排队好!)随机板书:不文明、不公平、无秩序、不安全2、体会无秩序的严重后果师:不过,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些地方,一些人因为不排队而造成了很多的混乱,甚至有时候还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现在老师来当个小小采访员,采访一下同学们听了这个报道后的想法。
(老师到学生中去采访)预设:生1:不排队真的太可怕了,竟然能威胁到我们的生命。
生2:如果大家都能养成有序排队的好习惯,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了。
生3:真的希望这种踩踏事故能远离我们的生活,希望大家能自觉排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小组讨论:踩踏事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危害?为什么会发生踩踏事件?如何避免踩踏事件的发生?)师小结:正是因为不排队这种不文明的行为,才酿成了惨不忍睹的悲剧呀,这真是惨痛的教训呀!3、感受有秩序的带来的奇迹(1)播放视频,感受奇迹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自觉地、有秩序地排队,不但能体现我们的文明和道德,有时候还能拯救我们的生命呢!你们看!(播放视频,视频内容:发生地震时,桑枣中学2200多名师生,仅仅用了1分36秒的时间就全部撤离的奇迹。
9这些是大家的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理解公物的概念,并知道它们的作用。
2. 通过调查了解自己身边的公物的状况,提升爱护公物的责任意识。
3. 引导学生产生爱惜公物的情感,做到小心使用不损坏。
让学生有切实保护公物的行动。
教学重难点:1.知道要爱护身边的公物,懂得爱护公共设施的重要性。
2. 能够主动爱护公物,做到小心使用不损坏。
发现公物被损坏的情况时,能够用合适的办法解决。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理解身边的“朋友”1.理解特殊的朋友。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位特殊的朋友。
瞧,它们来了!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2.师小结:像这些朋友一样,方便我们的学习、生活而投资建设的,在公共场所供大家使用,为大家服务的设施,我们把他们统称为“公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是大家》一课。
(板书课题:这些是大家的)3.拓展:像这样的朋友,我们学校还有哪些?(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相机出示校园公共设施图片)二、感受“朋友”的作用1.夸夸身边的朋友。
在我们周围,许很多多的公共设施,它们默默地为我们服务,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无尽的便利。
那么,就让我们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同桌一起夸一夸你熟悉的公共设施的作用。
2.请学生打开书本34页,一起观看书上四幅图中公物的作用。
3.老师这里有几样公共设施头饰,谁来扮演它说说作用?(学生戴头饰自述作用,即时表扬。
)老师示范:(戴上垃圾桶头饰)我是一只普通的垃圾桶,不好意思,我有一点臭。
我的作用嘛,一句话:臭了我一个,幸福千万家。
学生:(戴上乒乓球台)我经常在室外风吹雨淋,但是同学们下课的时候却很喜欢在我这里娱乐、锻炼身体,大家还在我身边收获了很多友谊呢!学生:(戴上饮水机头饰):当同学们口渴时,我会给他们送上清凉、干净的饮用水。
学生:(戴上水扫把头饰):我协助同学们把教室打扫的干干净净,让大家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
4.小结拓展:是啊,正是因为公共设施的默默付出,我们的生活才更加方便,更加快乐,更加美好。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第十一课《大家排好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公共生活中排队的必要性,知道自己生活中在哪些地方、哪些情境下需要排队,认识排队的好处,并能遵守排队规则,不插队、不掉队。
懂得从小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初步养成排队等候的好习惯。
教材分析:《大家排好队》是《我们在公共场所》这一单元的第三课,与前面两课关于公共财物和公共卫生的教学是并列关系。
本课由“还是排队好”“哪些地方要排队”“怎样排队好”三部分内容组成,此外还有由八幅图片组成的绘本故事《守规则,懂礼让》,是教材的补充与延伸。
本课内容旨在让学生知道在公共场所要排队,不插队,从小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的好习惯。
本课的教学按照学生思维的逻辑顺序,从体验排队带来的好处着手,逐步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需要排队的地方以及不同的排队方法,并在辨析与实际演练中掌握排好队的要领和方法。
学情分析:守规则、懂礼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也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尚处在前习俗阶段,规则意识不强,处理事情都是从自己的直觉感受和小功利出发,不习惯受到规则的约束,在课间游戏、领作业本、食堂就餐等情况下存在秩序混乱的现象,因此很有必要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引导他们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的好习惯,做到在公共场所排队。
教学重点:理解规则的意义,懂得从小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学会与人友好交往。
认识排队的好处,并能遵守排队规则,不插队。
教学难点:体会公共秩序和人们生活的关系,明确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具体表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礼物若干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1、师:同学们,为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读书节活动,今天老师要把这些漂亮的书签作为礼物送给大家,请大家上台来领吧!(在事先不组织的情况下,学生自由到讲台前认领书签,难免出现乱哄哄、一拥而上的现象。
此时,教师叫停。
第一单元我们的节日1 假期有收获【提示】提到暑假,我们的暑假正好刚刚结束,能告诉我你们的暑假怎么过的?在这样的暑假里你收获到了什么?一、填一填1.暑假里我印象最深的事是()。
2.假期里,我看过的一本书是()。
3.假期中我和家人去()游玩,玩的很开心。
二、辨一辨1.假期我们可以玩好,休息好,不用学习了。
()2.假期里我制定了每天的学习计划。
()三、选一选1.暑假里,我会()A.合理安排玩耍和学习的时间B.每天看动画片C.玩个够2.开学前几天,我主要做这件事()A.收拾开学的学习用品B.忙着赶作业C.主要玩耍四、对的画,错的画。
1.()2.()五、我会说1.简单说说自己的假期里开心的事情?2.说说你假期里每天的计划?2 周末巧安排【提示】周末刚刚过去,这个周末你做了什么?小朋友们的周末真是丰富多彩,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样的周末才最有意思吗?周末要巧安排。
一、填一填1.周末,我可以写作业画画。
()。
2.我的这个周末计划是去()。
二、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1.周末,老师不在身边,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2.周末,我先做完作业,再出去玩。
()三、选一选。
1.周末了,小莉(),真是个好孩子。
A.很晚才起来B.按计划表完成当天的安排C.吃很多零食2.周末你写作业,()A.自己主动完成B.需要父母的督促C.边写边完四、对的画,错的画。
1.()2.()五、我会说。
1.周末我想睡懒觉,妈妈老叫我起床,这时候我该怎么办?2.周末计划里应该先做重要的事情,请写出两件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
3 欢欢喜喜庆国庆【提示】你知道吗?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我们的祖国就要过生日啦。
那一天我们全国人民要一起给祖国妈妈过生日呢。
一、填一填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2.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
二、辨一辨。
对的打√,错的打×。
1.中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一、教材剖析《大家排好队》是统编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中的第三课。
本单元是经过对“公共财物”“公共卫生”“公共次序”以及“公共文明涵养”这四个方面的要点指引,来辅助学生养成公共场所所需要的文明行为习惯。
《大家排好队》这课书的教课是从“仍是排队好”、“这些地方要排队”和“如何排队好”三个方面来睁开的,重申在公共场全部次序,才会更安全、更有效率,也更文明。
同时在副版绘本中加入了礼让,目的是指引学生超越教条的排队思想,恪守规则的同时也要加入人文关心,做到有情有义通情达理。
依据教材内容,我将《大家排队好》这个课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为仍是排队好,第二课时包含哪些地方要排队和如何排队好。
此教课设计为第一课时教课方案。
二、学情剖析守规则、懂礼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也是对小学生推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二年级小学生固然对排队有必定的认识,但对排队的意义以及重要性理解得其实不深刻,也没有从心里认可排队的必需性,他们在课间活动、发放书籍、值日等状况存有次序杂乱的现象,因此上好这个节课指引他们理解在生活中要排队、守次序,建立在生活中主动排好队的意识。
三、教课目的1、经过体验活动,感知排队的重要性和意义,感悟集体生活中规则次序对生活的影响。
2、知道在平时生活中有次序、排好队是文明的表现。
3、理解在生活中排队、守次序带来的利处,建立在生活中主动排好队的意识。
四、教课重难点1、教课要点:知道在平时生活中有次序、排好队是文明的表现。
2、教课难点:理解在生活中排队、守次序带来的利处,建立在生活中主动排好队的意识。
五、教课过程教课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企图一、亲身1、每人发一本故事1、学生一拥而学生在生活体验,引书。
上,挤成一团观体验才会产生真入课题。
2、指引如何又快又看。
实的感觉,让学好地每人都能拿到2、学生排着队再生养成排队的意一本故事书。
从头拿故事书。
第11课大家排好队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课件、小红花、拉球游戏。
教学过程齐读课题,导入新课活动一:还是排队好【设计意图:体验生活中的排队的必要性】1、拉球游戏小比赛:(1)老师邀请两组同学上来玩拉球游戏。
其他同学担任观察员。
(2)(采访)你们小组为什么能赢得胜利?分享获胜心得。
需要排队才能快速完成。
不过,生活中却又有这样的情景:2、课件出示挤公交车图片,提出问题。
(1)大家都不排队,会出现什么后果?(2)我们怎么样能够协助他们?更严重的情况是:3、课件出示2015年10月某校园的踩踏事故报道。
小结:还是排队好活动二:哪里要排队【设计意图:了解生活中哪里需要排队】1、四人小组讨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排队?请组长把讨论结果写在活动单上。
2、小组汇报分享(提出要求)活动三:怎样排好队【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排队也有学问】(过渡:在厦门鼓浪屿,排队买肠粉被一伙人(5、6个吧)插队,导致没吃到慕名而来的肠粉,你说气人不气人!)1、演一演:买票(每小组一人,老师扮演插队者)(哇,那么长的队,要排多长时间呐?我也来插插队!查到哪?插这行吗?为什么?看来我只能站在后面了。
)小结:排队给我们的生活、学习方方面面都带来方便。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排队的规范吧!(出示ppt)2、出示学习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判断正误,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巩固深化对自觉排队的认知。
活动四:体验文明【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懂礼让是文明的表现。
】1、出示书上的绘本小故事。
2、思考:什么时候要排队?什么时候要礼让?3、指名学生讲绘本故事。
4、颁奖: 1)为“最佳文明小队”颁奖;2)为文明之星奖励:请所有达到文明之星条件的同学上来领奖,需要怎么做?(排队)活动五:(配乐拍手)齐读文明宣言【设计意图:升华情感,树立文明】大中华,要富强,讲文明,懂礼貌。
校园里,要求高,社会上,要做到。
上汽车,下楼梯,守秩序,队排好。
不抢先,不挤人,扶老人,带幼小。
大家排好队
【教材分析】
《大家排好队》这个课共设计了三个活动主题:“还是排队好”、“哪些地方要排队”、“怎样排队好”,旨在让学生知道在公共场所要排队,不插队、不掉队,从小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的好习惯。
【学情分析】
守规则、懂礼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也是对小学生实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小学生在课间活动、发作业本、值日等情况下存有秩序混乱的现象,所以很有必要给学生上好这个课,引导他们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的好习惯,做到在公共场所排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水平
(1)知道生活中很多地方需要排队。
(2)理解排队的好处,并能遵守排队规则,不插队、不掉队。
2.情感与态度
(1)懂得从小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学会与人友好交往。
(2)体验遵守排队规则的快乐。
3.行为与习惯
(1)体会公共秩序和人们生活的关系,明确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具体表现。
(2)初步养成排队等候的好习惯。
4.过程与方法
通过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解决排队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懂得从小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学会与人友好交往。
(2)理解排队的好处,并能遵守排队规则,不插队、不掉队。
2.难点
体会公共秩序和人们生活的关系,明确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具体表现。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准备:《排队歌》歌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集体钻圈体验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玩一个游戏——钻圈。
请大家钻过红、黄、绿这三个圈,然后回到位置上坐好。
(教师在学生钻圈过程中抓拍照片)
2.讨论出现的问题,引出排队。
在钻圈过程中,你们遇到了什么问题?(学生争着回答推挤、撞头等)
那你们觉得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呢?(排队)
小结:是啊,我们都想快点完成,但是只有三个圈,这时候就得排队来完成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大家排好队。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排队的重要性。
】
(二)还是排队好
1.播放上公交车不排队的视频,提出问题:
(1)这些人们在干什么?他们是怎么做的?
(2)大家都想快点挤上公交车,不过车门这么小,大家能很快都上去吗?
(3)我们怎么样能够协助他们快点上去呢?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排队上车的结论。
小结:看来,排队能够让很多人都想做的一件事情又快又好地完成。
2.请全班同学同时上来拿讲台上的作业本,且不提任何要求,观察学生是如何拿作业本的,并记住被挤的学生。
(1)提问:刚才,你们拿作业本时是怎样的感觉?(教师有意提问被挤的学生)
(2)讨论:我们应该怎样拿作业本才能又快又不拥挤?学生讨论交流。
3.老师让学生排好队,重新发一次作业本。
提问:你喜欢哪一种发本子的方式?
学生回答:排队发作业本的方式。
4.课件出示2015年10月某校园的踩踏事故视频。
讨论: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回答:不排队,不文明,争抢有危险……
小结:在生活中,想做同一件事的人很多,如果每个人都能谦让一点,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做到排队等候,不挤也不抢,我们就会又快又好地做完事情。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和亲自体验拿作业本,加深对排队意义的理解。
】
(三)哪些地方要排队
1.课件出示各种场合排队的图片。
讨论:他们为什么排队呢?学校里什么地方需要排队?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归纳:超市结账(超市结账要排队,先来后到莫着急);上下楼梯(上下楼梯要排队,靠右行走最安全);乘坐公共汽车(乘坐公交要排队,不推不挤文明行);银行取钱(银行取钱要排队,一米线外安静等);乘坐电梯(乘坐电梯要排队,先出后进不拥挤)等等。
2.课件出示上车、打水等文明礼让的图片。
讨论:图上的人们正在干什么?他们做得好不好,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公共场所,我们都要坚持做一个讲礼仪、守秩序的人。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社会生活中很多场合都需要排队,且在公共场所必须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
(四)怎样排队好
课件出示课本图片。
讨论:
(1)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人们正在做什么?
(2)他们做得好不好?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为什么?
(3)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
要求:
(1)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组长负责记录。
(2)每个学生必须发言。
(3)最后大家商量出最满意的答案后,回到座位上坐好。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教师总结:在公共场合,不管有没有明文规定或是他人监督,我们都应该主动排队。
排队时应与前面的人保持适当距离,能主动批评、制止不守秩序的人,以维护公共秩序。
具体来说,在银行办理相关业务时,应按照银行划定的区域按顺序排队;等候公共汽车时,应按顺序排队;遇到老幼或孕妇要谦让对方,让他们排到自己的前边。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排队也是有学问的,并能在公共场合中做到主动排队。
】(五)结束全课
播放《排队歌》。
请各位同学在以后的生活中按照歌中唱的去做,咱们看看谁做得最好!
【板书设计】
大家排好队
还是排队好
哪些地方要排队
怎样排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