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生物考前实验专项突破名师精品10--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 格式:ppt
- 大小:387.00 KB
- 文档页数:18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
裂》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初步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能。
3.初步掌握绘制生物图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
程,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
有丝分裂的过程,根据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
丝分裂的哪个时期,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着色。
三、材料用具
洋葱根尖、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培养皿、铅笔、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
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质量分数为ml的龙胆紫(或紫药水)
四、实验过程(见书P39)
1.洋葱根尖的培养(提前3—4天)
2.解离:5min
3.漂洗: 10min
4.染色: 5min
5.制片
6.镜检
五、注意
1.解离充分是实验成功的必备条件。
解离充分,组织才能分散,细胞也不会重叠。
2 .漂洗时间一定要足够,否则细胞染不上色。
3 .染色时,染液的浓度和染色时间必须掌握好。
特别是染色不能过深,否则镜下一片紫色,无法观察。
六、讨论
1.制作好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关键是什么?谈谈你自己的领会。
物理实验汇报·化学实验汇报·生物实验汇报·实验汇报格式·实验汇报格式
2.在观察清楚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以后,绘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简图,并标明时期。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教学目的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初步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术。
3.初步掌握绘制生物图的方法。
实验程序洋葱根尖细胞培养:实验课前3-4d培养(温暖、常换水),待根长到5cm取材:取根尖2-3mm解离液:质量分数为15%的HCl溶液和95%的酒精溶液按1∶1体积比的比例混合解离解离时间:3-5min解离目的:使组织中的细胞互相分离开解离程度:根尖酥软漂洗液:清水装片的制作漂洗漂洗时间:10 min漂洗目的:洗去组织中的解离液,有利于染色染色液: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醋酸洋红)溶液染色染色时间:3-5min染色目的:使染色体(或染色质)着色制片: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复加一块载玻片用拇指轻压(使细胞分散开)先低倍镜:据细胞特点找到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观察正在分裂)后高倍镜:先找中期细胞,后找前、后、末期细胞(绝在多数细胞处于间期,少数处于分裂期。
因为间期时长远大于分裂期。
)【例析】.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为利于观察,常采用哪些方法使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开?(解离、弄碎、压片)【针对训练】A.基础训练.1.经过漂洗的洋葱根尖放入1%(即质量浓度为0.01g/L)龙胆紫溶液的玻璃皿中染色,被染成蓝色的物质或细胞构造是()A.整个细胞 B.细胞核 C.核仁D.染色质和染色体2.在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时,细胞停止分裂发生在()A.解离时 B.漂洗时 C.染色时 D.压片时3.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往载玻片的根尖上滴加一滴清水,其作用是()A.洗去根尖表面的龙胆紫溶液 B.便于指压时排走气泡C.利于指压玻片时组织细胞的分离 D.细胞吸水胀大,便于观察4.下列关于实验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①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②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根尖上的酸,以利于染色时碱性染料着色③用龙胆紫染液可将细胞核、染色质染成紫色④压片的目的是使根尖细胞充分分散,形成单层⑤当看到期一个处于中期的细胞时,注意观察它如何进入后期、末期,以理解从中期到末期的变化A.①②B.③④⑤ C.①⑤D.①②③④5.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装片,着丝点分离,染色体移向两极时的形态如下图中的()6.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洋葱表皮细胞,不能检测到染色体的原因是()A.没有用龙胆紫染色 B.试剂破坏了染色体结构C.染色质没有形成染色体 D.显微镜倍率不够B.提高训练.1.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过程,请参照下表,应选择下列哪种植物作为最佳实验材料?()植物种别(选项)细胞周期时间(小时)分裂间期分裂期合计A.物种B.物种C.物种D.物种10.61818.510.40.40.52.52.31118.52112.72(1)在低倍镜下,应先找到根尖的,该部位细胞的特点是。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一、实验目的:1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 学会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
3 学习使用高倍显微镜和生物绘图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着色。
在植物体中,根尖、茎尖等部位的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旺盛。
可以用高倍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根据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三、实验材料用具:洋葱(或大蒜),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3个,剪刀,镊子,滴管,质量分数为1 5%的盐酸,酒精的体积分数为95%的溶液,质量浓度为 0.01 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实验准备教师准备1 材料准备实验课前三四天,取洋葱一个,放到盛满清水的广口瓶中,让洋葱的底部接触到瓶内的水面。
将装置放到温暖的地方培养。
待根长到约5cm时,取生长健壮的根尖制成临时装片观察。
2 试验器具和药品:各种溶液的配置,试验小组的划分。
学生准备实验前预习课本,质疑的问题,记录下来,实验课时,共同讨论,解决疑难。
六、教学策略:教师就要设计出一些能引起学生思考和探究的问题,以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实验→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
①解离、染色和压片对试验成败有重要影响。
解离充分,组织才能分散,细胞也不会重叠。
染色时,染液的浓度和染色的时间必须掌握好,特别是染色不能过深,否则不易观察。
压片时用力必须适当,过重会将组织压烂,过轻则细胞未分散,二者都将影响观察效果。
这些以问题的形式提出,让学生进行讨论,教师适时引导,控制好教学时间。
②教给学生观察要领,在一个视野中不能观察到一个细胞有丝分裂的连续过程,因细胞在解离时已经被杀死,不再进行细胞分裂。
让学生观察时,强调先用低倍镜观察,再转高倍镜观察,切忌直接使用高倍镜,为了观察到所有时期的细胞分裂图,需要移动装片。
这些以问题的形式提出,让学生进行讨论,教师总结。
1.(2011·高考上海卷)如图为同一植物细胞处在有丝分裂两个不同时期的模式图,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a结构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B.b表示细胞膜,c表示细胞核C.d结构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D.e的蛋白质成分是在G2期合成的解析:选B。
由图可知a为植物细胞的最外层结构,故为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的细胞壁;细胞膜与细胞壁在生活状态下是紧贴在一起的,故b表示核膜,c表示核仁;细胞板逐渐形成细胞壁,此过程与高尔基体密切相关。
2.(2010·高考海南卷)有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B.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分裂前期C.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D.在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解析:选C。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会形成细胞板,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所以A错误、C正确;同源染色体配对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不能发生在有丝分裂中,B错误;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D 错误。
3.(2010·高考上海卷)下列是关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的叙述,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过程的顺序是()①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②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③中心体发生倍增④着丝粒排列在一个平面上A.②→③→①→④B.②→④→③→①C.③→②→④→①D.②→③→④→①解析:选C。
①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②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③中心体发生倍增、④着丝粒排列在一个平面上,分别表示细胞分裂的后期、前期、间期和中期,故选C。
4.(2010·高考天津卷)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以下操作和结论正确的是()A.剪取5 cm根尖,用酒精和吡罗红混合液解离染色B.如图是高倍显微镜下调节细准焦螺旋看到的视野C.持续观察,视野中的K细胞将分裂成两个子细胞D.视野中,N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M细胞的一半解析:选B。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一、实验原理:1、植物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分生区的细胞,如:根尖、茎尖(顶芽生长点)等。
2、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规律性动态变化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分为分裂间期和细胞分裂期,由于在细胞分裂期,细胞中发生着染色体的有规律的变化,又将其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3、染色体可被碱性染料着色,便于观察细胞核内的染色质(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染成深色。
4、根据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染色体特点可识别有丝分裂不同时期。
可以用高倍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根据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二、实验目的1、观察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学会制作植物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术。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学会使用高倍镜和绘生物图的方法。
三、材料用具洋葱(可以用蒜、葱、蚕豆代替)。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剪刀,镊子。
氯化氢的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酒精的体积分数为95%的溶液,龙胆紫(的质量分数为0.01g/mL的或0.02g/mL的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四、方法步骤一、洋葱根尖的培养实验课前的3—4d,取洋葱一个,注意:洋葱要选择底盘大,避免用新采收的洋葱;剥去外层老皮,用刀削去老根,不要削掉“根芽”。
放在广口瓶或烧杯上,瓶内装满清水,放置在光照处。
注意每天换水1—2次,使洋葱的底部总是接触到水。
待根长到5cm时,取生长健壮的根尖制片观察。
二、装片的制作1、解离:剪取根尖2—3mm(最好在每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
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目的:观察和描述植物细胞中的有丝分裂过程,了解细胞有丝分裂的基本特征和步骤。
实验材料:1. 植物根尖组织样品2. 盐水和冷冻甘油溶液3. 显微镜和载玻片4. 注射器、刀片和镊子实验步骤:1. 取一小段植物根尖,将其放入盐水中浸泡5分钟。
2. 用注射器将冷冻甘油溶液滴在载玻片上,并用镊子将根尖细胞捞出,放在冷冻甘油溶液中。
3. 使用刀片将细胞轻轻切碎,然后将玻片盖在细胞上。
4. 在显微镜下观察样品,并以高倍放大镜进行观察。
观察结果: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细胞核的变化。
首先,细胞核会变得更加明显,并且细胞核周围开始出现较浓的染色质。
然后,染色质会排列成长而细的纺锤体,纺锤体两端各有一个星状结构,称为中心体。
之后,染色质开始聚集在纺锤体的等分线上,这是准备进行有丝分裂的表现。
最后,染色质开始在等分线上分离成两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染色体的一条亚单体,随后分离得更远,细胞核也开始变长。
最终,细胞核分裂成两个新的细胞核,整个有丝分裂过程完成。
结果分析:通过观察可以看出,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细胞核的染色质聚集、纺锤体形成、染色体分离以及新的细胞核形成等步骤。
这些步骤的顺序和细胞结构的变化对有丝分裂的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个实验结果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细胞有丝分裂的机制和过程。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观察和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通过观察,我们了解到有丝分裂的基本特征和步骤,并对细胞核的变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这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和理解细胞的生命周期和细胞遗传学有重要的意义。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和相关分子机制。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报
告
实验目的: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了解有丝分裂的特征和步骤。
实验器材和试剂:
1. 光学显微镜
2. 植物根尖切片
3. 甲醇
4. 乙醋酸
5. 蘸片
6. 封片胶
7. 甲基绿染液
实验步骤:
1. 准备植物根尖切片,切割植物的根尖,并用蘸片将根尖切片放置在甲醇中固定。
2. 沥干切片上的甲醇,加入少量的甲基绿染液,静置5-10分钟。
3. 将切片放置在乙醋酸中进行漂洗,去除多余的染料。
4. 将切片沥干,用封片胶将切片盖在玻片上。
5. 用橡皮筋将封片胶固定于玻片上,避免切片移动。
6. 使用光学显微镜将玻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进入40倍或100倍镜头观察切片。
实验结果:
观察到细胞核变形,染色体逐渐凝聚成条状,有丝分裂纺锤体形成,染色体在纺锤体上对齐分布。
染色质开始分裂,染色体分成两个相同的姐妹染色单体,然后分别迁移到细胞两极,细胞质分裂成两个细胞。
实验结论: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包括纺锤体形成、染色体分裂、染色体排列和移动、细胞质分裂等步骤,通过这些步骤完成了细胞的复制和分裂过程。
有丝分裂是生物细胞常见的一种方式,能够保持染色体的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
高考生物实验复习学案十三: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必修一P115)一.实验目的:1.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2.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3.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
二.实验原理:思考题1.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细胞。
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思考题2.染色体容易被(如龙胆紫溶液)着色,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存在状态,就可判断这些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进而认识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
三.实验材料、用具:洋葱(可用葱、蒜代替);显微镜;龙胆紫溶液,盐酸等。
思考题3.龙胆紫溶液是什么染料?它呈酸性还是碱性?为什么?四.实验步骤:(一)、根尖的培养:实验前3~4天,让洋葱放在广口瓶上,底部接触清水,置于温暖处,常换水。
根长约5cm时,取生长健壮的根尖用。
思考题4.为什么要将装置置于温暖处,常换水?(二)、装片的制作:1.解离: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剪取洋葱根尖2~3mm,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室温下解离3~5min。
思考题5.解离的目的是什么?解离后的细胞是否还活着?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 min。
思考题6.漂洗的目的是什么?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龙胆紫溶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min。
思考题7.染色的对象是什么?4.制片:用镊子将这段洋葱根尖取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尖把洋葱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
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
思考题8.在制片中要压片,目的是什么?思考题9.制作好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关键是什么?(三)、观察:1.低倍镜观察:把装片放在低倍镜下,慢慢移动装片,找到分生区细胞。
江海中学2013届高三生物考前辅导第一篇高考生物考前辅导及解题策略保持平常心,营造好环境,扬起常笑脸,轻松迎高考!!!⑪明确一份试卷并不是每条题目都一定要做到,重要的是把会做的题都做对。
⑫先快后慢、先易后难、先熟悉后陌生,这是每一考生应遵循的考试原则。
⑬答案应简明扼要,规范、准确、精练、专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⑭尝试猜测,不猜留下空白必然没分,而猜测可能碰上正确答案。
(不留白,不答错线)⑮检查修正,仔细推敲,逆向(通读)验证,珍惜时间,力求不丢每一分。
一、考前知识准备考前回归书本,查漏补缺,力求无知识盲点(一)吃透教材,寻找知识盲点理解着读书,理解着记忆(二)依托主干,突出复习重点加强对三大模块主干知识的梳理(三)立足选修,破解热点信息以下是五本书归类整理的一些内容,请同学们在书本知识梳理一遍的基础上再次回忆下列内容,你能全部掌握了吗?见知识篇(知识尽量互答、互评,对不确定的及时到老师处点评!)二、正确的应试策略----一学会方法,掌握技巧,规范解答,创造最佳成绩1、良好的心理素质----一调适心理,增强信心,最佳临场发挥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脑海中先浮现出令你最自豪、最愉快的画面一分钟,并在心中默念:“考试前我一定能复习好”、“考场上我一定能够发挥好”,然后充满信心、精神振奋地投入学习和考试。
2、清醒的应试状态1、提前进入角色:考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同学们临进考场前应让大脑进入单一的生物状态,具体做法是:①清点考试用具;②把生物的基本知识“过过电影”;③最后看一眼难记易忘的结论;④与同学互问互答一些不太复杂的问题。
2、首先快速浏览试题:拿到试卷后不要匆忙答题,先将姓名、准考证号等涂在答题纸上后,花2分钟左右浏览整个试卷,了解试卷的题量、题型、难易和各题的比分等大概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确定答题策略和答题顺序,一般是从前向后,先易后难(选出容易得分的简答填空)。
因为刚答题时难免紧张,随着容易题越做越多,心里越有底,再做难题才能思路开阔、有灵感。
实验三、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教材分析本实验既是对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验证,也是对高倍显微镜操作要领的巩固;既是在诸章节中发生迁移的重点内容,也是历年来各种考核的热点话题。
因此,本实验的成功与否,关系重大。
教材首先介绍了该实验的“实验原理”。
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从观察部位、分裂过程、工具选择、观察目标等诸方面做了详细的理论阐析。
教材接着说明了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目的要求。
要求学会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掌握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斤的制作技术。
以达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识别能力、判断能力和动于操作能力。
教材第三部分清楚地列出了该实验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特别是所列盐酸、酒精、龙胆紫或醋酸洋红等溶液,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搞清他们的作用。
教材第四部分更为详细地介绍了该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从装片的制作、分裂过程的观察、固定装片的演示,一直到绘图的要求点滴不漏地作了说明。
为此,我们必须对该实验的知识结构和操作事宜做到胸有成竹,以确保该实验的成功。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识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2. 学会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3. 绘出有丝分裂中期的简图。
能力目标:1. 巩固显微镜的操作技能。
2. 理解相关溶液的作用机理,培养分析能力。
3. 通过根尖的培养、装片的制作、显微镜的使用,培养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1. 通过小组进行根尖培养及实验过程的相互配合,培养协作精神。
2. 通过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行为变化的辨别和判断,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1. 观察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特征,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 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术。
3. 理解各时期中染色体数和DNA数的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洋葱根尖临时装片的制作。
实验原理观察部位:植物体的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的细胞(细胞分裂旺盛)。
分裂过程: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分为间期和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不同时期细胞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有各自的特点。
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实验专项突破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备课时间:2011-10-9 主备人:武爱玲课型:复习上课时间:2011-10-12 审核:生物组班级: 79,80一、学习目的1.掌握实验原理,实验流程图。
2.通过本实验,掌握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的特点,并能绘制出各时期的图。
二、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实验原理,实验流程图。
2.教学难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着丝点与细胞两极距离的变化及分析三、课时: 1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小组内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细胞周期各个时期的特点。
2.绘制出细胞有丝分裂DNA,染色体,染色单体变化的曲线图。
(二)自主学习1、实验原理2.实验过程分析3.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哪些?4.本实验的注意事项。
(三)组内、组间互相交流探讨问题。
(四)展示交流,多元互动。
【课内巩固】1.(2010•山东泰安一中检测)下图为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某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若要由视野A 变为视野B 时,有 关操作过程中不正确的是A .转动粗准焦螺旋B .转动细准焦螺旋C .调节光圈D .向左下方移动装片2.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________移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在玻片上写一个字母“b”,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是________。
3.右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与观察,据图回答。
(1)加15%盐酸+95%酒精过程叫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加1%龙胆紫溶液过程叫______________,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此试验中需要对载玻片上的根尖进行按压,以促使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最后一过程中需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