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讲义
- 格式:pdf
- 大小:2.18 MB
- 文档页数:188
名词解释第一份:名词解释:1.态度:是主体对某特定对象进行认知、评价并作出价值判断所形成的心理倾向。
(P109)2.成就需要:麦克利兰认为成就需要是指渴求和重视成就,积极设定挑战性目标的心理需求。
(P137)3.群体压力:指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与多数人的意见或行为不一致时,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
(P183)4.管理幅度:指一名上级管理人员所直接领导和管理的下级人数,管理层次一般决定了组织的纵向结构,而管理幅度决定横向结构。
(P307)第二份:名词解释1.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P31)2.动机: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和主观原因,是个体活动的引发和维持的心理状态。
(P126)3.群体规范:是指群体成员共同接受、共同遵守、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
(P175)4.组织发展:指运用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组织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改革,以便促使整个组织更新和发展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提高组织的效能。
(P393)第三份:名词解释1.个性: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意识倾向性与心理特征的总和。
(p44)2.价值观:是个人关于事物、行为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P102)3.领导者素质:是指领导者具有的先天条件和后天品格、能力的综合反映,包括领导者的思想、品德、气质、性格、能力、知识、风度等,即领导者内在品格和外在能力的综合体现。
(p261)4.组织变革:是指通过对组织的结构进行调整修正,使其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过程。
(p393)第四份:名词解释:1.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的体验,是对事物好恶的一种倾向。
(P29)2.需要:是人缺乏某种必须的东西(物质的或精神的)时,在内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具有紧张感的主观状态。
(P124)3.群体凝聚力:或称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两个方面。
(P187)4.组织文化: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本组织所特有的,且为组织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及其在组织活动中的反映。
管理心理学讲义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管理心理学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研究对象: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研究内容:(1)个体心理:是指处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个人的心理活动。
(2)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心理活动。
(3)组织心理:是指组织整体动态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
3、管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基础理论与具体应用的关系,管理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特殊规律。
(2)管理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机器的关系,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的关系。
(3)管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两者研究的内容密切相关,在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在企事业管理中的运用也就是管理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4)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侧面重研究组织管理过程中的心理因素,而组织行为学侧重研究组织管理过程中的行为因素。
二、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1、管理心理学形成的理论准备B=f(P*E2、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三、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1、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联系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2、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调查法(4)测验法(5)个案法四、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管理者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2、有助于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统一3、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4、有助于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一、管理学理论1、古典管理理论亚当.斯密:劳动分工(1)早期管理理论大卫.李嘉图:研究资本、工资、利润和地租巴贝奇:《机器与制造业的经济学》发展了劳动与分工(2)传统管理理论艾末生:概括了管理效率十二原则泰罗(科学管理之父):解决如何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问题法约尔:强调了五种职能,提出了14条管理原则(3)科学管理理论韦伯:提出组织管理理论厄威克:八项原则古利克:七种职能2、行为科学理论(1)人际关系理论:梅奥与罗特利斯伯格(社会人、非正式组织、提高职工的满意感)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A.人类需要理论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弗鲁姆:期望价值理论麦格雷戈:X----Y理论B.人性管理理论阿吉里斯:不成熟----成熟理论(2)行为科学理论勒温:(非正式组织人人关系)团体力学理论C.群体行为理论布雷德福:(研究人与人关系)敏感性训练坦南鲍姆和施米特: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理论D.领导行为理论利克特:支持关系理论布莱克和穆顿:管理方格法(1)社会系统学派:巴纳德(2)决策理论学派:西蒙3、现代管理理论(3)系统管理学派:(4)经验主义学派:德鲁克和戴尔(5)权变理论学派:(6)管理科学学派:伯法二、心理学基础知识1、心理现象(见下页)2、心理过程:即心理活动的过程(1)认识过程:认识是人脑的机能。
管理心理学讲义•管理心理学概述•个体与群体心理特征分析•领导行为与员工激励策略•组织变革与发展中管理心理学应用目•沟通、决策与冲突处理技巧提升•压力管理与员工心理健康维护录管理心理学概述管理心理学定义与研究对象定义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组织中人的个体与群体行为,包括领导行为、激励行为、团队行为等。
管理心理学发展历程及趋势发展历程趋势管理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应用价值提高员工满意度和绩效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辅助企业决策和危机处理个体与群体心理特征分析1 2 3个性差异价值观与态度社会文化背景个体心理特征差异及影响因素群体凝聚力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使得群体形成一种独特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是群体心理特征形成的基础。
群体规范与价值观群体内部的规范和价值观对群体心理特征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重要作用,它们影响着群体成员的认知、情感和行为。
群体决策与行为群体决策和行为是群体心理特征的重要体现,不同的群体在决策和行为上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群体心理特征形成与演变过程个体与群体互动关系及效应社会化过程从众与独立群体压力与个体反应领导行为与员工激励策略民主型领导专制型领导放任型领导变革型领导领导风格类型及其对员工影响分析社交需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氛围,增强员工归属感。
生理需求提供合理薪酬、福利待遇,满足员工基本生活需求。
安全需求营造稳定、安全的工作环境,降低员工职业风险。
尊重需求给予员工认可和尊重,提供晋升机会,激发员工成就感。
自我实现需求提供挑战性工作和职业发展机会,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
员工需求层次理论与激励方法探讨团队建设中领导行为优化建议明确团队目标强化团队沟通培养团队精神激励与约束并重组织变革与发展中管理心理学应用建立有效沟通机制确保变革信息透明化,及时解答员工疑虑,减少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
提供心理支持关注员工情绪变化,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员工度过变革期的心理难关。
激励与认可对积极应对变革、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和认可,树立正面榜样。
管理心理学讲义1. 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组织和管理过程中与个人和团体相关的心理学原理和应用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员工的行为、思维和情感与管理决策和组织效果之间的关系。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员工动机、工作满意度、领导风格、团队合作等方面。
2. 员工动机与激励员工动机和激励是管理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员工动机指的是使员工产生主动行为、努力工作的内部动力。
激励是指通过外部因素激发员工的动力和兴趣。
了解员工动机和激励的原理,对于提高员工的生产力和工作满意度至关重要。
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管理心理学中最经典的理论之一。
该理论根据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这个理论认为,人们在满足了低层次需求后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生理需求:食物、水、睡眠等基本生存需求。
•安全需求:安全的工作环境、稳定的收入等。
•社交需求:与他人建立联系和交流的需求。
•尊重需求:被他人尊重、认同和赏识的需求。
•自我实现需求:追求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需求。
了解员工的需求层次,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激励措施来满足他们的需求,提高他们的工作动机。
2.2 期望理论期望理论是另一个重要的动机理论,它认为员工的动机取决于他们对工作表现的期望和工作表现所带来的结果的价值。
期望理论将员工的动机解释为以下三个因素的乘积:期望、工作结果的价值、员工对工作结果的关联程度。
•期望:员工对自己能够实现某项工作表现的信心。
•工作结果的价值:员工认为从工作表现中获得的回报的价值。
•关联程度:员工相信他们的工作表现与获得回报之间的关联程度。
通过了解员工的期望、工作结果的价值和关联程度,管理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激励措施,提高员工的工作动机。
3. 领导风格与员工绩效领导风格是指领导者与员工交往时展现出的行为方式和态度。
领导风格对员工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领导风格会产生不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