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新工厂2009年3月投产 生产新A4、Q5等车型
- 格式:pdf
- 大小:167.10 KB
- 文档页数:2
一次换代一步飞跃详解奥迪A4历史2008-11-16 13:40:46来源: 网易汽车频道网友评论17 条进入论坛08年对于奥迪是重要的一年,众人熟识的奥迪A6L迎来中期改款,奥迪R8一款划时代的产品在国内上市,A5、S5入华又引爆了国内豪华轿跑车市场的争夺,现如今备受期待的国产新一代奥迪A4如期而至,成为了众人心中的明星。
回首奥迪A4的发展历程,才只有10余年,不过若要揭开奥迪A4的发展历史,还要从A4的前生奥迪80开始说起。
第一代奥迪80掀开了大众平台化生产的新篇章历史追溯到1972年,第一代奥迪80车型于这一年的夏天诞生,这也是近代汽车工业飞速发展的开端。
奥迪首席设计师Ludwig Kraus推出秉承奥迪100设计理念的奥迪80。
此时的奥迪80采用了和大众第一代帕萨特相同的B1平台生产,配备四缸单顶置凸轮轴发动机,排量设计1.3升、1.5升、1.6升多款发动机。
而奥迪80成为了大众“平台化生产方式”的开端,此举使得大众与奥迪极大的削减了产品开发的成本。
刚一诞生的奥迪80立即在欧洲市场风靡一时,截止至1978年第二代奥迪80车型的诞生,第一代奥迪80共生产了110多万辆,为此奥迪80车型为奥迪乃至大众集团赚取了大把的资金。
第二代奥迪80车型,两厢掀背版成为一代经典1978年,奥迪推出了第二代奥迪80轿车,此时,大众的模块化设计思想越发成熟,为此,奥迪80车型同第二代帕萨特车型共同采用了大众的B2平台生产,这也使得大众与奥迪共平台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第二代奥迪80车型,增加了双门两厢运动版车型,命名为Coupe GT。
该车型源自Audi Quattro独特的两厢造型掀背式的造型,成为当时运动型轿车的经典造型。
第二代奥迪80的生产维持了8年,配备了从1.3升至2升多款发动机,随后,奥迪还推出了1.6升燃油喷射发动机的奥迪80 GLE车型,该车型也代表了当时汽车发动机最先进技术。
Coupe GT该车型源自Audi Quattro的两厢掀背式的造型(本文来源:网易汽车频道)一次换代一步飞跃详解奥迪A4历史2008-11-16 13:40:46来源: 网易汽车频道网友评论17 条进入论坛第三代奥迪80 在中级车领域首次使用镀锌钢板1986年,采用全新B3平台的奥迪80诞生,从这一年起,奥迪80的采用B3平台与大众脱开了关系,不再与大众帕萨特车型采用相同的B3平台。
一汽奥迪是中国第一个合资汽车企业,也是中国奥迪品牌的创始人。
以下是一汽奥迪的发展史的主要里
程碑和重要事件:
•1988年: 一汽奥迪成立,是由中国第一汽车公司(一汽)与德国奥迪公司合资成立的合资企业。
这标志着奥迪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正式进入。
•1991年: 一汽奥迪开始在中国生产奥迪车型,成为中国第一家在本土生产奥迪汽车的合资企业。
•2002年: 一汽奥迪推出了奥迪A6L车型,这是一款专门为中国市场定制的长轴距豪华轿车,迅速成为中国市场的热销车型。
•2009年: 一汽奥迪成为中国第一个年销量突破10万辆的豪华汽车品牌,并成为中国豪华汽车市场的领导者。
•2013年: 一汽奥迪在中国长春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奥迪生产基地,进一步加强了在中国市场的生产能力。
•2014年: 一汽奥迪发布了奥迪A3 Sportback e-tron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这是奥迪在中国推出的首款新能源车型。
•2020年: 一汽奥迪在中国推出了首款纯电动车型奥迪e-tron,并承诺到2025年,一汽奥迪将在中国推出30款新能源车型。
通过持续引进先进技术、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一汽奥迪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市场上的知名汽车品牌之一,并在中国客户中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奥迪汽车的发展史及主要车型的介绍•奥迪汽车的介绍奥迪汽车公司现为大众汽车公司的子公司,总部设在德国的英戈尔施塔特,年产轿车为45万辆左右。
奥迪是整个汽车历史中最具神话而多彩的传奇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以前,是历史最悠久的德国汽车制造商之一。
从无到有,由衰入兴,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数次经济危机的磨难,被前苏联没收,被奔驰并购,被转售大众,它经历过20世纪30年代的辉煌,也曾走到几近消失的边缘,这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锐、历尽辉煌而又饱含沧桑的品牌,几经沉浮和跌宕,百年风云变幻,但最终屹立全球高档车之林。
•奥迪汽车的发展历史奥迪汽车属于大众血脉一支,其构成高贵血统的基因极为独特,并有着异乎寻常的超凡生命力,这个诞生于1899年的贵族品牌,几乎与百年车坛同龄,而这一切都起源于一个天才的执着。
奥迪的创始人名叫奥古斯特•霍希,19世纪末,德国的无数年轻人怀着雄心和热情投入到汽车的新纪元,霍希就是其中一员。
这个毕业于萨克森技术学院的年轻工程师,在完成他的学业后,曾在多家公司的设计部门任职,这其中就包括在奔驰公司担任车辆制造部经理。
然而,年轻人总是对自己的梦想坚持无疑。
在霍希31岁时,他毅然辞去了工作,迈出了实现梦想的第一步,在莱茵河畔建立自己的汽车制造公司—奥古斯特•霍希公司,这一年是1899年,也是奥迪元年。
1902年,霍希把公司迁移到了德国的萨克森,很快霍希就用自己的产品和发明证明了他的天赋,树立了霍希作为汽车品牌的知名度。
1909年6月,一次发动机试验失败,导致了霍希和霍希公司其他投资者激烈的争吵,生性桀骜的霍希离开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公司。
不到一个月,另外一家奥古斯特•霍希公司居然在原来汽车公司的对面开张了,这当然是霍希本人另起炉灶。
这两家同名公司很快对簿公堂,互告对方侵权。
最后霍希本人败诉,将新公司的名字更改为“奥迪”。
奥迪名字的由来奥迪这个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公司在侵权官司中败诉,不得已霍希必须为自己的公司起一个新名字。
探营一汽大众长春工厂一汽大众长春工厂概况一汽大众在长春的工厂,占地182万平方米,正式员工有1万多名。
一期工程在1992年完成,1996年验收,产能15万辆,生产捷达、宝来、全部奥迪A6L。
二厂在2003年底建成投产,主要生产高尔夫、迈腾、速腾、CC等车型。
而2009年建成的三厂,主要用于生产奥迪A4L、Q5。
此外还有一个发动机传动器厂,主要生产EA113和EA111发动机,还有MQ手动变速箱。
我们此次参观的是一汽大众二厂,还有EA111发动机的生产线。
一汽大众在长春驻扎多年,打下坚实的基础,看起来有点日久生情不愿远离的意思。
但随着引入车型产品增多,长春工厂的产能已经完全饱和,造成多款车型供不应求的局面(厂方希望通过开放给媒体参观,让大家亲眼看到一汽大众的车型供不应求是真的受产能所限,而不是搞所谓的“饥饿营销”)。
目前长春工厂的产能扩充余地已经很小,为了扩大产能,一汽大众下一部将在长春以外的地方建厂,比如成都的工厂就已经在建设中。
也只有待成都工厂投产后,一汽大众目前多款车系产能跟不上销量的局面才有可能缓解。
冲压车间冲压是生产轿车的第一步,我们参观的第一步也照例从冲压车间开始。
刚一走入冲压车间,就能见到墙上写着“好的轿车从冲压开始”,请跟随我们一同进入一汽大众的冲压车间,看他们如何来实践这个口号吧。
冲压车间的规模不小,我们参观的一汽大众冲压二厂,共有4条全自动化冲压线,前两条生产线在2005年投产,另两条在2009年投产。
目前承担宝来、速腾、迈腾、CC、高尔夫等车的冲压任务。
为了达到高品质,国内很多汽车钢板还采用进口板料,自主品牌且如此,作为德系合资品牌的一汽大众就更不例外。
据介绍,一汽大众用的钢板材料有来自德国蒂森克虏伯,也有来自韩国的,国内的则宝钢和鞍钢也有供货。
早在参观之前,我们就清楚一汽大众车间肯定少不了德国出产设备。
的确,从最核心的冲压机开始,我们就看到了纯德国品牌:MULLER WEINGARTEN。
奥迪常见车型历史简介Audi属于VW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旗下,因此,Audi车系的代号命名方式基本与VW一样。
字母代表车型级别:AOO:微型车AO:小型车A:紧凑型车B:中级轿车C:中大型轿车D:大型豪华轿车数字为款型代码:以下将为大家一一列出:A4Audi 80(B1 1972年-1978年)1972年,正值大众集团开发出了新的中型车平台B1,奥迪决定采用B1平台打造一款一款新车用来取代之前的奥迪F103车型。
而这款新车就是奥迪80。
1972年9月奥迪正式发布了奥迪80。
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大众集团的车型在欧洲和欧洲以外的地区采用不同的命名方式。
如同第一代Passat在北美叫做Dasher一样。
奥迪80进入北美市场后,也没有采用80的称谓,而是改名为奥迪Fox。
奥迪80、90(B2 1978年-1986年)1978年,奥迪推出了基于全新平台的代号为B2的奥迪80,第二代奥迪80的外观由意大利著名设计师乔盖托·乔治亚罗主笔设计。
乔治亚罗用线条和棱角打造了这一代奥迪80的车身。
当然细心的朋友会发现这款车很像第二代帕萨特(国内桑塔纳),这是因为当时的奥迪80和大众的帕萨特共用平台,为了节约成本,外观设计也采用了相同的设计理念。
第二代奥迪80展现了宽泛的平台延展性(奥迪80拥有Coupe、quattro等车型)。
同时奥迪将在赛事中表现完美的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装备在奥迪80上,使奥迪80的整体性能和消费者关注度都得到了大幅提高。
此外运动版车型的推出受到了很多年轻消费者的青睐90这一代奥迪开始使用独立开发的平台,使奥迪车系真正的与大众车系分离成为更加高档的车型。
而quattro系统以及多种发动机配置和大量安全设备的应用,使得奥迪80的各项性能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
第四代奥迪80(B4 1991年-1996年)经过3代车型的衍变,奥迪80系列在第四代完成了蜕变,更长的轴距、更强劲的发动机、更安全的设备和更舒适的配置,使得奥迪80系列成功跻身入门级豪华中型车,良好的基础也为奥迪A4的推出奠定了基础。
奥迪简介奥迪是一个国际著名豪华汽车品牌。
其代表的高技术水平、质量标准、创新能力、以及经典车型款式让奥迪成为世界最成功的汽车品牌之一。
公司总部:德国英戈尔施塔特奥迪集团包括母公司及其子公司奥迪匈牙利公司、quattro有限公司以及兰博基尼汽车公司和Coworth技术公司,奥迪巴西及奥迪塞那利塔。
此外,奥迪还在中国、马来西亚和南非等地设有生产厂。
奥迪是一个国际高品质汽车开发商和制造商。
现为大众汽车公司的子公司,总部设在德国的英戈尔施塔特,主要产品有A系(包括1-8)、Q系(5、7)、R系、敞篷车及运动车系列等。
2002年,公司汽车销量达到74.2万辆,年收入约226亿欧元,全球雇员达到51,000多人。
2006-2-22: 连续十年刷新销售纪录——奥迪公司2005年业绩再创新高。
2006年2月22日,奥迪公司在年度新闻发布会中公布了上一年度的各项业绩,其中,在销售额、税前利润、产量及汽车销量等方面,奥迪再创新高。
2005年,奥迪公司的销售额达266亿欧元,同比增长了8.5%;税前利润高达13.1亿欧元,提高了14.6%,创下企业历史最高水平;整车产量(包括兰博基尼)达811,522辆,增长了3.4%;全球范围向客户销售了829,109辆奥迪轿车,增长了6.4%,连续第十年刷新销量纪录。
2006年1月,奥迪公司宣布其2005年共向全球终端用户交付了829,100辆汽车(2004年:779,441辆),增幅为6.4%,从而连续第十年创造了汽车销售的新纪录。
同时,在全世界39个市场中,奥迪创造了历史最高销量纪录。
至今奥迪仍然在不断的发展着其品牌与技术。
奥迪是德国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从1932年起,奥迪开始采用四环徽标,它象征着奥迪与小奇迹(DKW)、霍希(Horch)和漫游者(Wanderer)合并成的汽车联盟公司。
在20世纪30年代,汽车联盟公司涵盖了德国汽车工业能够提供的所有乘用车领域,从摩托车到豪华轿车。
Audi Q5 电路图编号9 / 109.2009 400 W 散热器风扇,用于4 缸和6 缸汽油发动机自2008 年9 月起Audi Q5 电路图编号9 / 2蓄电池, 蓄电池监控控制单元, 蓄电池断路引爆装置, 保险丝架 A 上的保险丝2, 端子30 的导线分线器2, 辅助起动插座A - 蓄电池C -交流发电机E1 -车灯开关J234 - 安全气囊控制单元J367 - 蓄电池监控控制单元N253 - 蓄电池断路引爆装置SA2 - 保险丝架 A 上的保险丝 2T2x - 2 芯插头连接T2y - 2 芯插头连接TV22 - 端子30 的导线分线器2T100 - 100 芯插头连接U6 -辅助起动插座500-螺栓连接1(30),在继电器板上501-螺栓连接2(30),在继电器板上624-起动蓄电池旁边的接地点ws = 白色sw = 黑色ro = 红色br = 褐色gn = 绿色bl = 蓝色gr = 灰色li = 淡紫色ge = 黄色or= 橘黄色rs= 粉红色B299-正极连接3(30),在主导线束中D50-正极连接(30),在发动机舱导线束中Audi Q5 电路图编号9 / 3主继电器, 散热器风扇控制器, 端子30 的导线分线器2, 散热器风扇E5 -远光灯瞬时接通功能开关J271 -主继电器J293 -散热器风扇控制器ST1 -保险丝架1SB11 - 保险丝架 B 上的保险丝11S204 - 保险丝1(30)T5l - 5 芯插头连接TV22 - 端子30 的导线分线器2V7 - 散热器风扇-接地点1,左前纵梁上671-连接1,在发动机舱导线束中D101* -参见发动机所适用的电路图ws = 白色sw = 黑色ro = 红色br = 褐色gn = 绿色bl = 蓝色gr = 灰色li = 淡紫色ge = 黄色or= 橘黄色rs= 粉红色Audi Q5 电路图编号14 / 109.2009 800 W/1000 W 散热器风扇,用于6 缸和8 缸汽油发动机自2008 年9 月起Audi Q5 电路图编号14 / 2蓄电池, 蓄电池监控控制单元, 蓄电池断路引爆装置, 保险丝架 A 上的保险丝2, 端子30 的导线分线器2, 辅助起动插座A - 蓄电池C -交流发电机E1 -车灯开关J234 - 安全气囊控制单元J367 - 蓄电池监控控制单元N253 - 蓄电池断路引爆装置SA2 - 保险丝架 A 上的保险丝 2T2x - 2 芯插头连接T2y - 2 芯插头连接TV22 - 端子30 的导线分线器2T100 - 100 芯插头连接U6 -辅助起动插座500-螺栓连接1(30),在继电器板上501-螺栓连接2(30),在继电器板上624-起动蓄电池旁边的接地点ws = 白色sw = 黑色ro = 红色br = 褐色gn = 绿色bl = 蓝色gr = 灰色li = 淡紫色ge = 黄色or= 橘黄色rs= 粉红色B299-正极连接3(30),在主导线束中D50-正极连接(30),在发动机舱导线束中Audi Q5 电路图编号14 / 3主继电器, 散热器风扇控制器, 散热器风扇控制器2, 端子30 的导线分线器2, 散热器风扇, 散热器风扇 2E5 -远光灯瞬时接通功能开关J271 -主继电器J293 - 散热器风扇控制器J671 - 散热器风扇控制器 2ST1 - 保险丝架1SB11 - 保险丝架 B 上的保险丝11S204 - 保险丝1(30)S205 - 保险丝2(30)T5l - 5 芯插头连接TV22 - 端子30 的导线分线器2V7 - 散热器风扇V177 -散热器风扇2671-接地点1,左前纵梁上D101-连接1,在发动机舱导线束中D102-连接2,在发动机舱导线束中ws = 白色sw = 黑色ro = 红色D144- 正极连接5(30),在发动机舱导线束中br = 褐色gn = 绿色bl = 蓝色gr = 灰色li = 淡紫色ge = 黄色or= 橘黄色rs= 粉红色D180-连接(87a),在发动机舱导线束中* -逐步取消*2 -参见发动机所适用的电路图*3 -截面积视装备而定Audi Q5 电路图编号1 / 109.2009基本装备自2008 年9 月起Audi Q5 电路图编号1 / 2进入及起动许可开关, 保险丝架 D 上的保险丝 6E415 -进入及起动许可开关ST2 -保险丝架2SD6 - 保险丝架 D 上的保险丝 6T16g - 16 芯插头连接T17g -17 芯插头连接, 连接站内,A 柱右侧-接地连接2,在仪表板导线束中135-接地点1,在中央通道上687-连接1(LIN 总线),在仪表板导线束中A209* -参见保险丝布置所适用的电路图ws = 白色sw = 黑色ro = 红色br = 褐色gn = 绿色bl = 蓝色gr = 灰色li = 淡紫色ge = 黄色or= 橘黄色rs= 粉红色Audi Q5 电路图编号1 / 3仪表板中的控制单元, 无线电时钟接收器J285 - 仪表板中的控制单元J489 - 无线电时钟接收器J533 - 数据总线诊断接口ST2 - 保险丝架2SD4 - 保险丝架 D 上的保险丝 4SD5 - 保险丝架 D 上的保险丝 5T3i - 3 芯插头连接T17c - 17 芯插头连接, 接线站内,左侧A 柱T20d - 20 芯插头连接T32f - 32 芯插头连接T46s - 46 芯插头连接-接地连接2,在仪表板导线束中135- 正极连接(30a),在仪表板导线束中A1* -参见保险丝布置所适用的电路图*2 - 自2009 年5 月起*3 - 截至2009 年4 月ws = 白色sw = 黑色ro = 红色br = 褐色gn = 绿色bl = 蓝色gr = 灰色li = 淡紫色ge = 黄色or= 橘黄色rs= 粉红色Audi Q5 电路图编号1 / 4燃油存量传感器, 预供给燃油泵, 仪表板中的控制单元G -燃油存量传感器G5 -转速表G6 -预供给燃油泵G21 -车速表J285 -仪表板中的控制单元T5e - 5 芯插头连接T17g -17 芯插头连接, 连接站内,A 柱右侧T32f -32 芯插头连接-接地连接2,在仪表板导线束中135* -参见发动机所适用的电路图ws = 白色sw = 黑色ro = 红色br = 褐色gn = 绿色bl = 蓝色gr = 灰色li = 淡紫色ge = 黄色or= 橘黄色rs= 粉红色Audi Q5 电路图编号1 / 5转向柱电子装置控制单元J527 -转向柱电子装置控制单元ST1 - 保险丝架1ST2 - 保险丝架2SD5 - 保险丝架 D 上的保险丝 5SD12 - 保险丝架 D 上的保险丝12T16f - 16 芯插头连接T17b -17 芯插头连接, 接线站内,左侧A 柱T17q -17 芯插头连接, 电控箱内T46s -46 芯插头连接-接地连接2,在仪表板导线束中135* -参见保险丝布置所适用的电路图*2 -参见发动机所适用的电路图*3 -副驾驶员侧的插接电桥,棕色*4 -数据总线导线(CAN 总线)ws = 白色sw = 黑色ro = 红色br = 褐色gn = 绿色bl = 蓝色gr = 灰色li = 淡紫色ge = 黄色or= 橘黄色rs= 粉红色Audi Q5 电路图编号1 / 6转向信号灯开关, 定速巡航装置开关, 转向柱电子装置控制单元E2 -转向信号灯开关E45 -定速巡航装置开关F138 -安全气囊卷簧和带滑环的复位环G85 -转向角传感器H -信号喇叭控制J234 -安全气囊控制单元J453 - 多功能方向盘控制单元J527 - 转向柱电子装置控制单元N95 - 驾驶员侧安全气囊引爆装置T1 - 1 芯插头连接T4ac - 4 芯插头连接T5b - 5 芯插头连接T9 - 9 芯插头连接T17x - 17 芯插头连接T100 - 100 芯插头连接135-接地连接2,在仪表板导线束中* -参见多功能方向盘所适用的电路图*2 -截至2009 年4 月ws = 白色sw = 黑色*3 -自2009 年5 月起*4 -参见安全气囊所适用的电路图ro = 红色br = 褐色gn = 绿色bl = 蓝色gr = 灰色li = 淡紫色ge = 黄色or = 橘黄色rs = 粉红色Audi Q5 电路图编号1 / 7间歇式刮水器运行开关, 起动/ 停止模式按钮, 转向柱电子装置控制单元,电子转向助力控制器E22 -间歇式刮水器运行开关E693 -起动/ 停止模式按钮J519 -车载电网控制器J527 - 转向柱电子装置控制单元J764 - 电子转向助力控制器ST2 - 保险丝架2SD9 - 保险丝架 D 上的保险丝9T6z - 6 芯插头连接T12ab - 12 芯插头连接T17b - 17 芯插头连接, 接线站内,左侧A 柱T17e - 17 芯插头连接, 接线站内,左侧A 柱T17g - 17 芯插头连接, 连接站内,A 柱右侧T32a - 32 芯插头连接-接地连接2,在仪表板导线束中135* -参见保险丝布置所适用的电路图*2 -仅用于配备自动起停设备的车辆ws = 白色sw = 黑色ro = 红色br = 褐色gn = 绿色bl = 蓝色gr = 灰色li = 淡紫色ge = 黄色or= 橘黄色rs= 粉红色Audi Q5 电路图编号1 / 8发动机舱盖接触开关, 高音喇叭, 低音喇叭, 信号喇叭继电器F266 -发动机舱盖接触开关H2 -高音喇叭H7 -低音喇叭J413 - 信号喇叭继电器J519 - 车载电网控制器ST2 - 保险丝架2ST3 - 保险丝架3SC6 - 保险丝架 C 上的保险丝 6SC7 - 保险丝架 C 上的保险丝7T1o - 1 芯插头连接T1p - 1 芯插头连接T1q - 1 芯插头连接T1r - 1 芯插头连接T2s - 2 芯插头连接T17l - 17 芯插头连接T17q -17 芯插头连接, 电控箱内T17r - 17 芯插头连接, 电控箱内T32b - 32 芯插头连接366-接地连接1,在主导线束中ws = 白色sw = 黑色ro = 红色br = 褐色gn = 绿色bl = 蓝色gr = 灰色li = 淡紫色ge = 黄色or = 橘黄色rs = 粉红色368-接地连接3,在主导线束中638-右侧 A 柱上的接地点639-接地点,在左侧 A 柱上B474-接地连接10,在主导线束中* -参见保险丝布置所适用的电路图*2 -参见发动机所适用的电路图Audi Q5 电路图编号1 / 9雨水与光线识别传感器, 刮水器马达控制单元G397 -雨水与光线识别传感器J400 - 刮水器马达控制单元J519 - 车载电网控制器ST1 - 保险丝架1ST2 -保险丝架2SC8 - 保险丝架 C 上的保险丝8SC9 - 保险丝架 C 上的保险丝9SC12 - 保险丝架 C 上的保险丝12T3c - 3 芯插头连接T4g - 4 芯插头连接T16b - 16 芯插头连接T17m - 17 芯插头连接T17n - 17 芯插头连接T32b - 32 芯插头连接T46i - 46 芯插头连接370-接地连接5,在主导线束中639-接地点,在左侧 A 柱上ws = 白色sw = 黑色ro = 红色B475- 接地连接11,在主导线束中br = 褐色gn = 绿色bl = 蓝色gr = 灰色li = 淡紫色ge = 黄色or= 橘黄色rs= 粉红色* -左方向盘车辆*2 -参见保险丝布置所适用的电路图*3 -仅用于配备右置方向盘的车辆*4 -驾驶员侧的插接电桥,棕色*5 -数据总线导线(CAN 总线)Audi Q5 电路图编号1 / 10档位识别开关, 左前制动摩擦片磨损传感器, 大灯清洗装置泵, 左侧喷嘴加热电阻, 右侧喷嘴加热电阻F208 -档位识别开关G34 -左前制动摩擦片磨损传感器J519 -车载电网控制器ST1 - 保险丝架1SC11 - 保险丝架 C 上的保险丝11T2b - 2 芯插头连接T2i - 2 芯插头连接T2r- 2 芯插头连接T2v - 2芯插头连接T17l - 17 芯插头连接T17q -17 芯插头连接, 电控箱内T32b - 32 芯插头连接V11 - 大灯清洗装置泵Z20 - 左侧喷嘴加热电阻Z21 - 右侧喷嘴加热电阻370-接地连接5,在主导线束中* -仅用于配备喷嘴加热电阻的车辆*2 -仅用于配备大灯清洗装置的车辆ws = 白色sw = 黑色ro = 红色*3 -参见发动机所适用的电路图*4 -参见保险丝布置所适用的电路图br = 褐色gn = 绿色bl = 蓝色gr = 灰色li = 淡紫色ge = 黄色or = 橘黄色rs = 粉红色Audi Q5 电路图编号1 / 11制动液液位警告信号触点, 车外温度传感器, 冷却液不足显示传感器, 车窗玻璃清洗液液位传感器, 后窗玻璃刮水器电机F34 -制动液液位警告信号触点G17 -车外温度传感器G32 - 冷却液不足显示传感器G33 - 车窗玻璃清洗液液位传感器J519 - 车载电网控制器T2a - 2 芯插头连接T2aa - 2 芯插头连接T2t - 2 芯插头连接T2u - 2 芯插头连接T17l - 17 芯插头连接T32b - 32 芯插头连接V5 - 车窗玻璃清洗泵V12 -后窗玻璃刮水器电机-接地连接(传感器接地),在车内导线束中401-接地连接27,在主导线束中B536-接地连接29,在主导线束中B538ws = 白色sw = 黑色ro = 红色br = 褐色gn = 绿色bl = 蓝色gr = 灰色li = 淡紫色ge = 黄色or= 橘黄色rs= 粉红色Audi Q5 电路图编号1 / 12行驶模式选择开关模体E592 -行驶模式选择开关模体E593 - 行驶模式选择开关模体按钮 1E594 - 行驶模式选择开关模体按钮 2J519 - 车载电网控制器SD2 - 保险丝架 D 上的保险丝 2ST2 - 保险丝架2T3m - 3 芯插头连接T16b - 16 芯插头连接T17d - 17 芯插头连接, 接线站内,左侧A 柱T17f - 17 芯插头连接, 连接站内,A 柱右侧- 连接2(LIN 总线),在主导线束中B549* -仅用于不带导航系统的车辆*2 -语音提示及收音机导航系统*3 -参见保险丝布置所适用的电路图ws = 白色sw = 黑色ro = 红色br = 褐色gn = 绿色bl = 蓝色gr = 灰色li = 淡紫色ge = 黄色or= 橘黄色rs= 粉红色Audi Q5 电路图编号1 / 13车灯开关, 警报灯开关E1 -车灯开关E20 -开关和仪表照明调节器E229 - 警报灯开关E314 - 后雾灯按钮E315 - 后雾灯按钮J234 -安全气囊控制单元J519 -车载电网控制器K6 -闪烁警报装置指示灯K145 -副驾驶员侧安全气囊关闭指示灯ST1 - 保险丝架 1ST2 - 保险丝架2SD4 - 保险丝架 D 上的保险丝 4ST4 - 保险丝架4SD7 - 保险丝架 D 上的保险丝7SF12 - 保险丝架F 上的保险丝12SC14 - 保险丝架 C 上的保险丝14T4t - 4 芯插头连接T6ae - 6 芯插头连接T17f -17 芯插头连接, 连接站内,A 柱右侧ws = 白色sw = 黑色ro = 红色br = 褐色gn = 绿色bl = 蓝色gr = 灰色li = 淡紫色ge = 黄色or = 橘黄色rs = 粉红色T32a -32 芯插头连接T100 -100 芯插头连接81-接地连接1,在仪表板导线束中687-接地点1,在中央通道上B163-正极连接1(15),在车内导线束中* -参见保险丝布置所适用的电路图*2 - 截至2009 年4 月*3 - 自2009 年5 月起*4 -参见安全气囊所适用的电路图Audi Q5 电路图编号1 / 14左前转向信号灯灯泡, 左侧远光灯灯泡E102 -大灯照明距离调节器J519 - 车载电网控制器L22 - 左侧前雾灯灯泡L174 - 左侧白天行车灯灯泡M1 - 左侧停车灯灯泡M5 - 左前转向信号灯灯泡M29 - 左侧近光灯灯泡M30 - 左侧远光灯灯泡M33 - 左前示宽灯灯泡ST3 - 保险丝架3SC8 - 保险丝架 C 上的保险丝8T10a - 10 芯插头连接T17b - 17 芯插头连接, 接线站内,左侧A 柱T17g - 17 芯插头连接, 连接站内,A 柱右侧T17m - 17 芯插头连接T17n -17 芯插头连接V48 -左侧大灯照明距离调节伺服马达B165-正极连接2(15),在车内导线束中ws = 白色sw = 黑色ro = 红色br = 褐色gn = 绿色bl = 蓝色gr = 灰色li = 淡紫色ge = 黄色or= 橘黄色rs= 粉红色B488-接地连接24,在主导线束中C69-左前部导线束中的连接(前雾灯)* -参见保险丝布置所适用的电路图*2 -不适用于美洲市场*3 -仅用于美洲市场*4 -仅用于配备白天行车灯的车辆Audi Q5 电路图编号1 / 15右侧远光灯灯泡J519 - 车载电网控制器L23 - 右侧前雾灯灯泡L175 - 右侧白天行车灯灯泡M3 - 右侧停车灯灯泡M7 - 右前转向信号灯灯泡M31 - 右侧近光灯灯泡M32 - 右侧远光灯灯泡M34 - 右前示宽灯灯泡ST1 - 保险丝架1ST3 -保险丝架3SC6 - 保险丝架 C 上的保险丝 6SC10 - 保险丝架 C 上的保险丝10T10b - 10 芯插头连接T17m - 17 芯插头连接T17n -17 芯插头连接V49 -右侧大灯照明距离调节伺服马达B165-正极连接2(15),在车内导线束中B488-接地连接24,在主导线束中ws = 白色sw = 黑色ro = 红色br = 褐色gn = 绿色bl = 蓝色gr = 灰色li = 淡紫色ge = 黄色or= 橘黄色rs= 粉红色C15-连接1,在大灯导线束中C25-连接(雾灯),在前照明导线索内* -不适用于美洲市场*2 -参见保险丝布置所适用的电路图*3 -仅用于配备白天行车灯的车辆*4 -仅用于美洲市场Audi Q5 电路图编号1 / 16后左阅读灯按钮, 化妆镜照明灯泡, 前部车内照明灯, 右后车内照明灯E317 - 车内照明开关E454 - 后左阅读灯按钮E455 - 右后阅读灯按钮E457 - 驾驶员侧阅读灯按钮E458 - 副驾驶员侧阅读灯按钮F147 - 驾驶员侧化妆镜接触开关F148 -副驾驶员侧化妆镜接触开关J519 - 车载电网控制器L31 - 化妆镜照明灯泡T4ar - 4 芯插头连接T4as - 4 芯插头连接T8b - 8 芯插头连接T17l - 17 芯插头连接W1 - 前部车内照明灯W13 - 副驾驶员侧阅读灯W19 - 驾驶员侧阅读灯W47 - 左后车内照明灯W48 - 右后车内照明灯Y7 -自动防眩的车内后视镜B476-接地连接12,在主导线束中ws = 白色sw = 黑色ro = 红色br = 褐色gn = 绿色bl = 蓝色gr = 灰色li = 淡紫色ge = 黄色or= 橘黄色rs= 粉红色* -依汽车装备而定Audi Q5 电路图编号1 / 17副驾驶员侧安全气囊关闭钥匙开关E224 -副驾驶员侧安全气囊关闭钥匙开关J234 -安全气囊控制单元J519 -车载电网控制器L67 - 左侧仪表板出风口照明灯泡L68- 中间仪表板出风口照明灯泡L69 - 右侧仪表板出风口照明灯泡T12k - 12芯插头连接T17g - 17 芯插头连接, 连接站内,A 柱右侧T32a - 32 芯插头连接T100 - 100 芯插头连接-接地连接(安全气囊),在主导线束中475- 接地连接14,在主导线束中B478* -仅在配备了用于关闭副驾驶员安全气囊的钥匙开关的车辆上*2 -参见安全气囊所适用的电路图*3 -依汽车装备而定ws = 白色sw = 黑色ro = 红色br = 褐色gn = 绿色bl = 蓝色gr = 灰色li = 淡紫色ge = 黄色or= 橘黄色rs= 粉红色Audi Q5 电路图编号1 / 18手套箱照明灯开关, 前左脚舱照明灯泡, 前右脚舱照明灯泡, 手套箱照明灯E26 -手套箱照明灯开关J519 - 车载电网控制器L151 - 前左脚舱照明灯泡L152 - 前右脚舱照明灯泡T10m - 10 芯插头连接, 副驾驶员座椅下方的连接位置T10p -10 芯插头连接, 驾驶员座椅附近T12k - 12 芯插头连接T17g -17 芯插头连接, 连接站内,A 柱右侧T17l - 17 芯插头连接T32a - 32 芯插头连接W6 - 手套箱照明灯W45 -左后脚部空间照明灯W46 -右后脚部空间照明灯369-接地连接4,在主导线束中378-接地连接13,在主导线束中B433-连接(脚部空间照明),在主导线束中ws = 白色sw = 黑色ro = 红色B479- 接地连接15,在主导线束中br = 褐色gn = 绿色bl = 蓝色gr = 灰色li = 淡紫色ge = 黄色or= 橘黄色rs= 粉红色* -依汽车装备而定Audi Q5 电路图编号1 / 1912 V 插座E538 -机电式驻车制动器按钮G538 - 后温度选择电位计J519 - 车载电网控制器L42 - 插座照明灯泡SF2 - 保险丝架 F 上的保险丝 2ST4 - 保险丝架4T3l - 3 芯插头连接T8ad - 8 芯插头连接T12b - 12 芯插头连接T32b - 32 芯插头连接U5 -12 V 插座, 前部中控台内369- 接地连接4,在主导线束中730- 接地点1,在右后轮罩上B490- 接地连接26,在主导线束中* -参见空调器所适用的电路图*2 -依汽车装备而定ws = 白色sw = 黑色ro = 红色br = 褐色gn = 绿色bl = 蓝色gr = 灰色li = 淡紫色ge = 黄色or= 橘黄色rs= 粉红色*3 -参见保险丝布置所适用的电路图Audi Q5 电路图编号1 / 20车距调节控制单元J428 -车距调节控制单元J519 -车载电网控制器J533 -数据总线诊断接口J769 -行驶换道助理系统控制器ST1 - 保险丝架1ST4 - 保险丝架4SF7 - 保险丝架 F 上的保险丝7SC9 - 保险丝架 C 上的保险丝9T8a - 8 芯插头连接T12f -12 芯插头连接T12h -12 芯插头连接T17f -17 芯插头连接, 连接站内,A 柱右侧T20d -20 芯插头连接B108- 连接1-(扩展高速数据总线),在主导线束中B109- 连接1(扩展低速CAN 总线),在主导线束中B665- 连接1(扩展高速数据总线),在仪表盘导线束中ws = 白色sw = 黑色ro = 红色br = 褐色gn = 绿色bl = 蓝色gr = 灰色B666-连接1(扩展低速数据总线),在仪表盘导线束中* -仅用于配备自动车距控制(ADR)的车辆*2 - 自2009 年5 月起*3 - 截至2009 年4 月li = 淡紫色*4 - 仅用于配备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的车辆ge = 黄色*5 - 数据总线导线(CAN 总线)or = 橘黄色rs = 粉红色Audi Q5 电路图编号1 / 21ASR 和ESP 按钮, 驻车辅助按钮, 下坡辅助系统按钮E256 -ASR 和ESP 按钮E266 - 驻车辅助按钮E618 - 下坡辅助系统按钮J104 - ABS 控制单元J519 - 车载电网控制器J791 -驻车辅助系统控制器ST1 -保险丝架1SD6 - 保险丝架 D 上的保险丝 6T8r - 8 芯插头连接T16e -16 芯插头连接T17c - 17 芯插头连接, 接线站内,左侧A 柱T17f - 17 芯插头连接, 连接站内,A 柱右侧T17g - 17 芯插头连接, 连接站内,A 柱右侧T38a - 38 芯插头连接* -仅用于配备低端导航系统的车辆*2 -仅用于不带导航系统的车辆*3 -仅用于带驻车距离报警(PDC)的车辆*4 -参见ABS 所适用的电路图*5 -参见保险丝布置所适用的电路图ws = 白色sw = 黑色ro = 红色br = 褐色gn = 绿色bl = 蓝色gr = 灰色li = 淡紫色ge = 黄色or= 橘黄色rs= 粉红色Audi Q5 电路图编号1 / 22进入及起动许可按钮, 舒适/ 便利功能系统的中央控制单元E408 -进入及起动许可按钮J393 -舒适/ 便利功能系统的中央控制单元J519 - 车载电网控制器J587 - 换档杆传感器控制器ST2 - 保险丝架2SC5 - 保险丝架 C 上的保险丝 5T4n - 4 芯插头连接T6f - 6 芯插头连接T6k - 6 芯插头连接, 副驾驶员座椅下方的连接位置T6l - 6 芯插头连接, 驾驶员座椅附近T10k - 10 芯插头连接T32b - 32 芯插头连接T32e - 32 芯插头连接367- 接地连接2,在主导线束中688- 接地点2,在中央通道上B472- 接地连接8,在主导线束中ws = 白色sw = 黑色ro = 红色br = 褐色* -参见保险丝布置所适用的电路图*2 -仅用于配备自动变速箱的车辆*3 -见适用于可加热座椅的电路图参见座椅加热所适用的电路图gn = 绿色*4 -bl = 蓝色gr = 灰色li = 淡紫色ge = 黄色or = 橘黄色rs = 粉红色Audi Q5 电路图编号1 / 23左前车门外把手接触感应器, 右前车门外把手接触传感器, 舒适/ 便利功能系统的中央控制单元, 进入及起动许可驾驶员侧天线G605 -左前车门外把手接触感应器G606 -右前车门外把手接触传感器J393 - 舒适/ 便利功能系统的中央控制单元R137 - 行李箱内的进入及起动许可天线R138 - 进入及起动许可车内空间天线1R200 - 进入及起动许可驾驶员侧天线R201 - 右侧进入及起动许可天线T20m - 20 芯插头连接, 右侧A 柱内T27a - 27 芯插头连接, 左侧A 柱内T27b - 27 芯插头连接, 左侧A 柱内T27c - 27 芯插头连接, 右侧A 柱内T27d - 27 芯插头连接, 右侧A 柱内T32e - 32 芯插头连接205-接地连接,在驾驶员侧车门电缆导线束中206-接地连接,副驾驶员侧车门电缆导线束中367-接地连接2,在主导线束中ws = 白色sw = 黑色ro = 红色br = 褐色gn = 绿色bl = 蓝色gr = 灰色li = 淡紫色ge = 黄色or= 橘黄色rs= 粉红色* -逐步取消Audi Q5 电路图编号1 / 24舒适/ 便利功能系统的中央控制单元, 左侧制动信号灯和尾灯灯泡, 左侧行李箱照明灯J393 -舒适/ 便利功能系统的中央控制单元L46 -左侧后雾灯灯泡M6 -左后转向信号灯灯泡M16 -左侧倒车灯灯泡M21 - 左侧制动信号灯和尾灯灯泡M58 - 左制动灯和尾灯 2 灯泡T12v - 12 芯插头连接, 后部保险杠内T17o - 17 芯插头连接T17p -17 芯插头连接W18 -左侧行李箱照明灯50-行李箱左侧接地点218-接地连接1,在后盖导线束中371-接地连接6,在主导线束中470-接地连接1,在保险杠后导线束中ws = 白色sw = 黑色ro = 红色br = 褐色gn = 绿色bl = 蓝色gr = 灰色li = 淡紫色ge = 黄色or= 橘黄色rs= 粉红色666-接地点,在后右车顶上B477-接地连接13,在主导线束中B539-接地连接30,在主导线束中Audi Q5 电路图编号1 / 25舒适/ 便利功能系统的中央控制单元, 右侧制动信号灯和尾灯灯泡, 右侧行李箱照明, 尾门环境照明灯 1J393 -舒适/ 便利功能系统的中央控制单元M8 -右后转向信号灯灯泡M22 - 右侧制动信号灯和尾灯灯泡M59 - 右制动灯和尾灯 2 灯泡T12v - 12 芯插头连接, 后部保险杠内T17o - 17 芯插头连接T17p - 17 芯插头连接W35 - 右侧行李箱照明W61 - 尾门环境照明灯151-行李箱内的右侧接地点218-接地连接1,在后盖导线束中372-接地连接7,在主导线束中381-接地连接16,在主导线束中470-接地连接1,在保险杠后导线束中ws = 白色sw = 黑色ro = 红色br = 褐色gn = 绿色bl = 蓝色gr = 灰色li = 淡紫色ge = 黄色or= 橘黄色rs= 粉红色B539-接地连接30,在主导线束中Audi Q5 电路图编号1 / 26舒适/ 便利功能系统的中央控制单元, 后盖中中央门锁电机C24 -抗干扰滤波器F123 -后盖中的防盗警报装置接触开关F248 -后盖锁芯开锁按钮J329 -端子15 供电继电器J393 -舒适/ 便利功能系统的中央控制单元M25 -高位制动信号灯灯泡ST2 -保险丝架2SF8 - 保险丝架 F 上的保险丝8SF10 - 保险丝架 F 上的保险丝10SF11 - 保险丝架 F 上的保险丝11T2g - 2 芯插头连接T17o - 17 芯插头连接T17p - 17 芯插头连接T32c - 32 芯插头连接T32d - 32 芯插头连接V53 -后盖中中央门锁电机X4 -左侧牌照灯X5 -右侧牌照灯218-接地连接1,在后盖导线束中ws = 白色sw = 黑色ro = 红色br = 褐色gn = 绿色bl = 蓝色gr = 灰色li = 淡紫色ge = 黄色or= 橘黄色rs= 粉红色372-接地连接7,在主导线束中381-接地连接16,在主导线束中612-接地点,在中间尾门上B564-接地连接31,在主导线束中* -参见保险丝布置所适用的电路图Audi Q5 电路图编号1 / 27舒适/ 便利功能系统的中央控制单元J393 -舒适/ 便利功能系统的中央控制单元ST3 -保险丝架3SC9 - 保险丝架 C 上的保险丝9SC11 - 保险丝架 C 上的保险丝11T6e - 6 芯插头连接, 黑色T32c -32 芯插头连接-接地连接3 在车内导线束中277-接地点,在左侧 A 柱上639-连接1(LIN 总线),在主导线束中B528* -旅行车*2 -参见保险丝布置所适用的电路图ws = 白色sw = 黑色ro = 红色br = 褐色gn = 绿色bl = 蓝色gr = 灰色li = 淡紫色ge = 黄色or= 橘黄色rs= 粉红色Audi Q5 电路图编号1 / 28防盗装置传感器, 警报喇叭, 舒适/ 便利功能系统的中央控制单元, 中央门锁和防盗警报装置天线G578 -防盗装置传感器H12 -警报喇叭J393 -舒适/ 便利功能系统的中央控制单元R24 -天线放大器R47 -中央门锁和防盗警报装置天线ST3 -保险丝架3SC12 - 保险丝架 C 上的保险丝12T1h - 1 芯插头连接T2de - 2 芯插头连接T3e- 3 芯插头连接T4f - 4芯插头连接T32c - 32 芯插头连接51-行李箱内的右侧接地点277-接地连接3 在车内导线束中377-接地连接12,在主导线束中ws = 白色sw = 黑色ro = 红色br = 褐色gn = 绿色bl = 蓝色gr = 灰色li = 淡紫色ge = 黄色or= 橘黄色rs= 粉红色B301-正极连接5(30),在主导线束中B528-连接1(LIN 总线),在主导线束中* -参见保险丝布置所适用的电路图Audi Q5 电路图编号1 / 29离合器踏板开关, 舒适/ 便利功能系统的中央控制单元F36 -离合器踏板开关F194 -发动机起动离合器踏板开关F305 - 变速箱位置P 开关G476 - 离合器位置传感器J217 - 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J393 -舒适/ 便利功能系统的中央控制单元J623 -发动机控制器J743 -双离合器变速箱机电装置T4h - 4 芯插头连接T6g - 6 芯插头连接T17q - 17 芯插头连接, 电控箱内T17r - 17 芯插头连接, 电控箱内T32d - 32 芯插头连接B471-接地连接7,在主导线束中D114-连接12,在发动机舱导线束中* -参见发动机所适用的电路图*2 -仅用于配备手动变速箱的车辆ws = 白色sw = 黑色ro = 红色br = 褐色gn = 绿色bl = 蓝色gr = 灰色li = 淡紫色ge = 黄色or= 橘黄色rs= 粉红色*3 -参见自动变速箱所适用的电路图Audi Q5 电路图编号1 / 30制动信号灯开关, 舒适/ 便利功能系统的中央控制单元F -制动信号灯开关J255 -Climatronic 控制单元J393 -舒适/ 便利功能系统的中央控制单元J623 -发动机控制器T4k - 4 芯插头连接T12u -12 芯插头连接, 棕色T17e -17 芯插头连接, 接线站内,左侧A 柱T17r -17 芯插头连接, 电控箱内T20e -20 芯插头连接T32d -32 芯插头连接-正极连接1(87),在车内导线束中B146-连接1(54),在主导线束中B335* -参见发动机所适用的电路图*2 -制动信号灯传感系统线圈*3 -参见空调器所适用的电路图ws = 白色sw = 黑色ro = 红色br = 褐色gn = 绿色bl = 蓝色gr = 灰色li = 淡紫色ge = 黄色or= 橘黄色rs= 粉红色Audi Q5 电路图编号1 / 31舒适/ 便利功能系统的中央控制单元J345 - 挂车识别装置控制单元J387 - 副驾驶员侧车门控制单元J393 -舒适/ 便利功能系统的中央控制单元J502 -胎压监控控制单元J605 -后行李箱盖控制单元J772 -倒车摄像系统控制器、保险丝T8ae -8 芯插头连接T12d -12 芯插头连接T12u -12 芯插头连接, 棕色T17f -17 芯插头连接, 连接站内,A 柱右侧T20a - 20 芯插头连接T20g - 20 芯插头连接T20m -20 芯插头连接, 右侧A 柱内T27c -27 芯插头连接, 右侧 A 柱内T32c - 32 芯插头连接T46s - 46 芯插头连接T54b - 54 芯插头连接B398-主导线束中的连接2(舒适/ 便捷功能CAN 总线,高速)ws = 白色sw = 黑色ro = 红色br = 褐色gn = 绿色bl = 蓝色gr = 灰色li = 淡紫色ge = 黄色or= 橘黄色rs= 粉红色B401-主导线束中的连接5(舒适/ 便捷功能CAN 总线,高速)* -逐步取消*2 -仅用于配备倒车摄像机系统的车辆*3 -仅用于配备带拖车行驶插座的车辆*4 -旅行车*5 -仅用于配备轮胎充气压力监控的车辆*6 -参见便捷系统所适用的电路图*7 -副驾驶员侧的插接电桥,棕色。
奥迪Q5作者:白帆肖军来源:《汽车与驾驶维修》2009年第11期千万不要单纯地把Q5理解成缩小版的Q7,更不能看成是变种的A4,虽然你会在Q5的身上发现诸多Q7和A4的设计元素,但Q5就是Q5,它应用的只不过是奥迪车型共通的家族元素而已,它的目标就是让你在过目不忘之后,就像Q7和A4那样,迅速在你的脑海当中树立个Q5的形象标;隹。
正如之前所说的,Q5的前脸乍看起来与A4L极为相似,这就让它首先就具备了款轿车产品的神韵。
但是通过更大的“大嘴”格栅和下进气口,以及稍稍低头就可以看到的底盘护甲,增添了更强的力量感和安全感。
侧面线条是Q5出彩的地方,像Q7样,条流畅的线条由A柱延伸至车尾,更短的车身长度让其更加犹如轿跑车般。
设计师采用如此的设计语言一方面是为了延续奥迪Q系列车型的设计风格,另方面是为了获得更为优秀的风阻系数。
奥迪Q5风阻系数仅为O 33,这样优异的表现在同级别车型中可谓独占鳌头。
奥迪Q5的车尾设计同样具备亮点,奥迪设计师为Q5开创了名为“wrap-a roundta J}gate”的设计理念,从字意理解是“包围式尾门”设计。
Q5的尾门确实做到了“包围式”,不仅尾门上部包含了一部分C柱,更是在下部的两端将整个LED尾灯收纳其中。
一气呵成的设计风格不仅使尾部更为美观,大范围的开口面积同样便于车主装卸大件物品。
除此之外,奥迪Q5还提供极具动感的“S—rne外观套件”和强烈越野风格的“越野风格套件”。
在已有流畅动感造型基础上为消费者提供了彰显个性的外观选择。
与外形样,Q5的内饰设计同样会让我们迅速找到熟络的感觉,奥迪的设计师显然并不忌讳抄袭,他们的最终目标就是让你能够迅速根据眼前的一切,判断出车型的出身,哪怕方向盘上并没有奥迪4环标志。
所以Q5的内饰看起来就会如此的亲切,你会觉得把眼前的内饰放到Q7、A4L或者A6L里,甚至是ABL里面都会相当自然,这就是奥迪设计师“恐怖”的设计能力。
既然如此熟悉,不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于内部空间的考察上吧。
汽车品牌发展史--一汽奥迪发展史在介绍一汽奥迪之前,不得不先介绍一下他的背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原第一汽车制造厂),1953年7月15日破土动工,是中国汽车工业的起点。
50年来,第一汽车肩负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重任,经历了建厂创业、产品换型和工厂改造、上轻型车和轿车三次大规模发展阶段,产品生产由单一卡车向轻型车和轿车方面发展。
1991年,与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合资建立15万辆轿车基地;2002年,与天津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实现合作。
目前,产品结构已形成以轿车为主的新格局。
第一汽车拥有全资子公司30家,控股子公司15家,其中包括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富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全资子公司和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一汽夏利股份有限公司、一汽四环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及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等中外合资企业。
在东北、华北和胶东、西南、华东形成布局合理的生产基地,以及在国内汽车行业具有产品开发和工艺材料开发领先水平的技术中心。
固定资产总额1100亿元,员工12.6万人。
50年来,第一汽车累计产销中、重、轻、轿、客、微各类汽车600余万辆,在巩固和发展国内市场的同时,不断开拓国际市场,逐步建立起全球营销和采购体系。
遵循“第一汽车、第一伙伴”核心价值观和“用户第一”的经营理念,努力追求“让中国每个家庭都拥有自己的汽车”的产业梦想。
一汽人正在为建设“规模百万化、管理数字化、经营国际化”的新一汽而努力奋斗。
一汽奥迪的渊源可以追述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当时,一汽就引进了奥迪100型轿车,奥迪100是一汽从德国大众引进生产的车型(当时一汽大众汽车公司还未建立),后来一汽自行生产的ca7220红旗牌轿车就采用了已国产化的奥迪100的车身和底盘。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德国大众集团股份公司及奥迪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大型轿车生产企业,整个项目总投资为一百一十一点三亿元人民币,其中捷达项目为八十九亿元人民币,注册资金为三十亿元人民币,其中一汽占百分之六十的股份,大众占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奥迪占百分之十。
奥迪A4L 2012年型升级上市作为一款拥有绝对引领地位的车型,奥迪A4L的每一举措都会对高档中型车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今天,一汽-大众奥迪再次为激烈的竞争设定新标准:2011年8月30日,奥迪A4L 2012年型正式升级上市,这是一汽-大众奥迪A4L上市两年多来进行的第三次产品升级。
这次产品升级经过了充分的用户调研,以确保在维持奥迪A4L一贯稳定的价格体系同时,为消费者带来最具价值的高品质产品:此次新增的1.8TFSI手动挡车型不仅为喜爱更直接操控乐趣的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而且具备竞争车型无法比拟的高品质与高效特性——每百公里综合油耗仅7.5升,创同级别车型最低。
同时,奥迪A4L 2012年型全系车型均不同程度增加多种高价值装备,涉及的配置改进共达16项。
升级后的奥迪A4L 2.0 TFSI车型全系标配多功能方向盘和定速巡航功能,提升了驾乘舒适性。
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张晓军表示:“在保持价格体系稳定的同时,不断根据客户反馈对产品进行改进和升级,是一汽-大众奥迪一贯坚持的策略,这确保消费者总能得到比竞争对手更为领先、更具内在价值的奥迪产品。
今年上半年,一汽-大众奥迪完成产能调整之后,国产奥迪A4L的增势更加明显,目前月销量已达8000辆水平。
我们十分珍视客户的青睐与信赖,此次推出的奥迪A4L 2012年型将带来更丰富的选择和更高的价值。
我相信,奥迪A4L对细分市场的引领能力将更加强大。
”新增动感高效的手动挡车型通过此次产品升级,手动挡车型正式加入奥迪A4L家族,扩大了一汽-大众奥迪在国产高档中型车细分市场的产品组合。
新推出的奥迪A4L1.8 TFSI舒适型手动挡车型装备最大功率118千瓦、最大扭矩250牛·米的奥迪1.8 TFSI涡轮增压燃油直喷发动机,匹配高效的6速手动变速器,采用与其它车型相异的“舒适型硬路悬架”,为追求动感的驾驶者带来更为直接的操控乐趣。
奥迪A4L 1.8 TFSI舒适型手动挡车型的售价为27.28万元,是奥迪A4L系列中最新的入门车型,但这并不妨碍它拥有面面俱到的精良装备:奥迪保持辅助系统(Audi hold assist)和电子机械式驻车制动系统(EPB),前排正面、侧面安全气囊,头部安全侧气帘,防夹玻璃天窗,电动调节前排座椅和电动腰部支撑,舒适型自动空调,奥迪“Symphony”6CD音响,四幅真皮方向盘等众多安全与舒适性装备都是标准配置,显示出奥迪品牌从不妥协的高品质追求和一贯主张的高安全标准。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高档轿车的技术转让合同。
此后20多年时间里,一汽与奥迪不断深入合作,不断超越,创造了无数个第一。
也许就连当时在场的那些远见卓识的企业家们也未曾料想到,这一纸合同在二十几年后会对中国乃至全球汽车工业的格局产生何等影响。
是机缘亦或是必然,一汽与奥迪走到一起八十年代中期,改革开放下的中国对轿车的需求急剧增加,国内轿车产量不足、产品单一的问题逐渐加剧。
作为中国最早的汽车生产基地,一汽也终于得到上级指示,重新规划轿车生产。
时任一汽厂长的耿昭杰明白,中国的汽车工业不能闭门造车,要掌握中高级轿车的自主知识产权,必须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高档车技术,通过组装生产,将其消化吸收,进而复兴民族品牌。
『1990年,一汽和大众公司15万辆合资项目在北京正式签约,耿昭杰和哈恩亲密握手』本着这样的思路,耿昭杰开始与一些国外汽车厂商接触考察,最终选定了引进克莱斯勒的发动机。
1987年引进克莱斯勒488发动机项目在人民大会堂签字。
有了克莱斯勒的发动机,一汽本应该引进克莱斯勒车型的生产技术,一面生产克莱斯勒车型,同时着手进行技术转化,设计新款红旗车型。
实际上一汽确实这么做了,1987年5月,一款基于道奇600车型改进的红旗轿车已经画在图纸上。
几乎就在同时,远在德国的大众集团也接到消息,得知一汽正在全球范围寻求合作,生产高档轿车。
眼光敏锐的大众公司董事长哈恩博士意识到这是奥迪进入中国发展的绝佳机会。
1987年9月,两名奥迪公司的高层代表来到长春,尝试与一汽进行合作。
二人回国向哈恩汇报后,令哈恩印象深刻。
同年10月,哈恩博士在法兰克福车展后直接动身飞往长春。
哈恩博士对当时长春的印象是荒凉,但这里良好的汽车工业根基也让他感到兴奋,双方很快进入洽谈的实质性阶段。
在了解了一汽购买的克莱斯勒488型发动机之后,哈恩确认该发动机源于奥迪技术,完全可以适应奥迪100轿车。
在打消了顾虑之后,耿昭杰拨通了电话,电话另一头是正在美国与克莱斯勒谈判的时任一汽总经济师的吕福源。
奥迪在中国的发展史奥迪是一家享誉全球的汽车制造商,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奥迪在中国市场的起步、发展和未来展望等方面,探讨奥迪在中国的发展史。
奥迪品牌最早于1988年进入中国市场,当时中国刚刚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汽车市场正逐渐开放。
奥迪以其出色的品质和先进的技术迅速在中国市场建立起了良好的声誉。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产阶级的崛起,奥迪的销量也不断攀升。
在上世纪90年代,奥迪在中国市场推出了一系列的成功车型,如奥迪80、奥迪100等。
这些车型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迅速增长,奥迪也逐渐成为中国市场的主流豪华汽车品牌之一。
奥迪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其高品质、豪华感和稳定的性能,迎合了中国消费者对品质和地位的追求。
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发展,奥迪在中国的生产和销售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2000年,奥迪在中国成立了第一家合资企业,开始在中国境内生产汽车。
这标志着奥迪对中国市场的战略转变,不再依赖进口车型,而是将中国作为全球战略市场之一。
此举不仅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还为中国市场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奥迪在中国的生产基地不断扩大,先后在中国多个城市建立了生产基地。
如今,奥迪已经在中国建立了四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长春、奥迪投资济南、奥迪投资福建和奥迪投资华晨,涵盖了整个中国市场。
这些生产基地不仅为奥迪提供了足够的产能,还为中国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
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奥迪也不断推出适应中国市场需求的车型。
如奥迪A6L,这是奥迪专为中国市场推出的长轴距车型,以满足中国消费者对后排乘坐空间的需求。
奥迪在中国市场的成功,离不开对中国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和及时调整。
然而,奥迪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近年来,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奥迪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增速放缓,市场份额有所下降。
同时,中国政府对豪华车市场的调控政策也对奥迪的销量产生了一定影响。
然而,奥迪始终保持对中国市场的信心,通过不断创新和产品升级,努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2009上海国际车展88款新车全曝光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车展将于4月22日正式开幕,在本届车展上众多中外厂商都将会纷纷发布多款新车,截止于今天我们已经收到消息大概会超过60款新车会在车展首发。
下面介绍来自各个品牌的多款重点新车,让大家提前对今年上海车展的新车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同时我们也会为大家及时报道,一有新的消息会第一时间为大家献上。
请您继续关注!奥迪新车:奥迪Q7/国产Q5/神秘新车或是A8奥迪Q7在推出三年之后,奥迪Q7终于迎来了一款改款车型。
改款车型的新设计将包括经过重新设计的配备日间行车LED的前灯(延续了奥迪的“传统”)、一个新的前格栅、新的前保险杠和一对新的尾灯。
改款Q7还将采用一些新的技术,例如一款7速的双离合器S-Tronic变速箱还有新的MMI系统。
在引擎方面,改款Q7还将配备动力输出在290到333马力之间的3.0升TFSI 发动机。
据报道,改款奥迪Q7将在下月的上海车展上首次正式亮相,因此,关于该车更多的细节资料,让我们拭目以待。
一汽大众-奥迪Q5日前据一汽大众奥迪相关人士透露,继全新一代国产奥迪A4上市后,奥迪Q5也将于四月两厢上海车展,并在五月正式引入国内,而国产奥迪Q5将随后推出。
先期引入的进口奥迪Q5将搭载3.2FSI汽油发动机,而后期国产奥迪Q5则配备2.0TFSI引擎。
另据4S店销售人员介绍,先期进口的奥迪Q5现车将于五月底或六月初到店,并且仅有3.2FSI一个排量。
当笔者问及现在是否可以预订时,该销售人员表示由于厂家还没有提供具体车型的款式和配置,所以现在暂时不能接受预订。
奥迪Q5的长、宽以及轴距分别为4629mm、1880mm以及2807mm,但整车高度只有1653mm,从而使得奥迪Q5的风阻系数低达0.33,创下了同级别车型中的最佳纪录,且比其它任何同级车都更具运动设计特征。
奥迪Q5的时尚外形延续了奥迪Q7的设计风格,奥迪招牌式的镀铬“大鬼脸”,彰显其时尚与动感的设计风格。
奥迪营销案例分析摘要:奥迪汽车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豪华车,在我国市场乃至世界市场都取得了辉煌的销售成绩和较高评价的公关形象,尤其是中国加入 WTO 之后的豪华车市场竞争是日趋激烈,而奥迪还是保住了自己稳定的销售成绩,在中国豪华车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面对宝马、奔驰、VOLVO 等豪华车的冲击,同时还有新起之秀的其他豪华车,奥迪还是坚持到了最后,它的 A4、A6 乃至 A8 都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占有率,本篇报告就是重点写的奥迪。
一. 奥迪简介奥迪中国是大众集团奥迪公司在中国的子公司。
建立于 1988 年,负责奥迪品牌进口车在中国的整车及零部件的市场营销及售后服务。
自建立以来,奥迪中国成功地在中国销售了 10 万辆进口奥迪轿车。
目前为止,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奥迪公司在亚洲最大的市场。
在国际权威调查机构 J.D. Power 公布的 2006 中国汽车销售满意度指数(SSI) 调研报告中,奥迪凭借在交付进程、销售人员、经销商设施、交易过程、交付期以及手续办理等方面的优质服务,连续第三年摘得销售满意度排名桂冠,荣居 31 家著名汽车品牌之首,充分显示了奥迪在销售网络和服务水平方面强大实力,也使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以用户满意度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进一步得以广为传播。
2007 年 3 月,奥迪 A4 销量突破 5 万辆,2007 年 4 月,第 10 万辆奥迪 A6L 在长春一汽‐大众一厂下线,从而再次证明了一汽‐大众奥迪品牌在同步引入全球最新产品、并根据中国国情进行国产化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绩。
奥迪品牌所代表的独特生活方式也在一系列活动中得到诠释,另外,奥迪不断建立新的平台,如奥迪驾控之旅、北京奥迪品味车苑和上海奥迪媒体中心等,让消费者充分体验到奥迪品牌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目前奥迪在中国市场的经销商网络已覆盖87 个城市,拥有124 家经销商,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服务水平最高的高档豪华品牌轿车服务网络,在所有国际顶级轿车品牌的服务网络中有着突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