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1)
- 格式:ppt
- 大小:10.90 MB
- 文档页数:45
2020秋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学案:3-2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含解析3-2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学习目标]1.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条件。
2。
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及综合治理的对策与措施。
3。
学会运用图表与资料,分析大坝建设的意义,培养运用地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1.自然背景及开发原则2.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背景(1)概况①位置:位于美国的东南部。
②发源地: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
③地位: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2)自然背景①地形: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较大。
②气候: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③水系: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河流落差较大,受气候影响,水量很不稳定。
④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铜、磷、锌、云母等。
二、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1.18世纪下半叶: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小.2.19世纪后期(1)开发情况:人口激增,对流域内资源进行大规模的掠夺式开发。
(2)后果①土地退化:长期高强度地种植棉花,造成土地退化,老棉花带衰落.②植被破坏:为了扩大耕地面积和获取炼铜用的木炭,大片森林被砍伐以及矿山开采破坏地表植被,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③环境污染:炼铜企业排放的SO2,形成酸雨,污染了水体、土壤。
3.20世纪30年代初:该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三、流域的综合开发1.开发核心:河流的利用与治理。
2.具体模式:以河流的梯级开发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进行综合开发,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
3.措施: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4.效果: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1.读教材图3.14诺克斯维尔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关注以下问题:(1)诺克斯维尔市的气候有什么特点?(2)诺克斯维尔市的降水季节分配有何特点?提示:(1)该图是曲线柱状图,反映了气温和降水量两个气候要素的年内分配和组合状况,从图中可读出,诺克斯维尔市最冷月平均气温约2。
第33讲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高考内容要求】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流域开发方向和综合开发措施。
考点一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读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田纳西河流域概况(1)位置:位于美国的东南部。
(2)发源地:A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坡。
(3)地位:是B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
2.田纳西河流域自然条件决定河流的利用方式和开发方向[技法点拨]在河流的不同河段,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侧重点不同。
一般情况下,中上游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量大的地区,主要开发水能资源;中下游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的地区,主要开发内河航运。
(1)水能资源的开发分析时可从开发条件(河流水量大小、落差大小、结冰期长短、地形地质条件是否适合开发),开发需求(本地区用电需求、经济发展程度、输电技术水平)等方面入手。
(2)内河航运价值开发[解题探究]【例】[2016·浙江卷,37(1)]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下图为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略图。
说明甲所在区域水能资源开发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解题能力培养]答案有利条件: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降水丰富,径流量大;人口密度低,水利工程移民搬迁量小。
不利条件:地处偏远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主要位于长江上游,对流域中下游影响大。
角度1流域开发自然背景1.(2021·潍坊模拟)奥里诺科河上游水流湍急,沿途接纳众多支流,流量很大。
下游流经奥里诺科平原,地势低平,河面展宽。
图1示意奥里诺科河流域及其甲、乙两水文站的位置,图2示意甲、乙两水文站全年水位差(正值表示甲水文站水位高于乙水文站水位)。
据此完成(1)~(2)题。
图1图2(1)下列月份,乙水文站测得的阿普雷河流速度最慢的是()A.3月B.4月C.7月D.8月(2)甲水文站测得的奥里诺科河含沙量逐渐变小的时间段是()A.1~3月B.5~7月C.7~9月D.9~11月答案(1)B(2)D解析第(1)题,乙水文站位于阿普雷河与奥里诺科河交汇处附近,甲、乙两水文站的水位差直接影响阿普雷河河水的流向与流速,水位差越小,则流速越慢。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参考教案(第2课时)四、流域的综合开发1.流域的开发的核心河流的利用与治理,即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
2.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VA)⑴针对早期开发所带来的问题,负责田纳西河流域的统一开发和管理的机构。
⑵TVA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并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图3.20)。
⑶1933年以后,TVA在田纳西河的干、支流上修建了71座大小水坝,在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方面实现了统一开发和管理。
3.田纳西河的干、支流上修建水坝的作用⑴防洪在干支流上建成了具有防洪库容的水库35座,形成了统一有效的水库防洪调度系统,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
1933年以后,全流域再未发生洪灾,平均每年防洪减灾效益约2亿结合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特征,分析修建大坝有何作用?由于河流水量很不稳定,导致径流量小的季节无法通航,而修建大坝以后可以调节水流,增加径流量小的季节的水量,利于通航。
⑵航运水坝修建后,河流水位保持平稳,诺克斯维尔以下均可通航。
目前,田纳西河经俄亥俄河和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相通,通过水运可达美国22个州。
每年田纳西河水运的通航效益比陆路节省约4亿美元(图3.23)。
⑶发电建成了30座水电站,同时大规模发展火电和核电,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廉价而可靠的电力供应,促进了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在通过材料的阅读了解抽水蓄能水电站的工作原理。
⑷提高水质提高水质而采取的措施:如污染防治、水源涵养林保护和库区生态环境的改善等等。
⑸旅游建立了一大批公园、野生动物管理区、风景区、宿营地和俱乐部,以及规模宏大的教育中心。
目前,该流域已经成为一个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旅游业收入成为流域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
⑹土地利用①留出大面积土地用于生态恢复,建立自然保护区②调整农业、林业和牧业结构,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牧,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和草原面积③采取措施稳固河、湖岸线,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④对采矿区的土地生态进行恢复和治理。
高二地理: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高频考点】我国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措施【知识要点】1、对河流进行开发利用,除要考虑河流的特征外,更要考虑流域的整体性特征,进行综合开发。
2、整治思路:(1)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主要从位置、地形、气候、水文特征、资源等方面分析。
(2)流域的开发应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
(3)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措施有防洪、航运、发电、旅游、灌溉、提高水质、土地利用等。
3、案例分析——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细图(1)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部,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
(2)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地理条件:①地形:多山,有丰富的水力资源,航运作用显著。
②气候:气候温暖湿润。
③水文特征: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通航里程长,但水量不稳定。
④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丰富。
(3)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田纳西河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在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方面实现了统一开发和管理。
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方法例析】(山东卷.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
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
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采用的一种工程。
图右上角为丁坝景观图。
试推断丁坝的作用。
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点拨:“丁坝”是由堤岸向河流中部伸出的垂直河流的直墙,能够减轻对堤岸冲蚀,减少河床中部泥沙的沉积,提高枯水季节水位,有利于河运。
回答本题可从水资源决定的河流开发方向思考,但要以解决水资源短缺对区域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方面为思考核心。
第二节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学习目标1.学会分析某流域综合开发的条件。
2.了解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3.了解流域综合开发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措施。
自主学习一、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1.自然背景及开发原则2.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特征(1)概况⎩⎪⎨⎪⎧位置:位于美国的东南部源地: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流域地位: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2)自然背景二、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三、流域的综合开发 1.流域开发的目标(1)核心是河流的梯级开发。
(2)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
(3)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
2.具体措施:修建水坝。
3.效果(1)在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方面实现了统一开发与管理。
(2)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合作探究一.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评价流域自然环境是开发的基础,在对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进行评价时,首先确定流域的自然特征。
一般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及资源等方面入手,并结合各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确定河流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
具体分析如下:实例分析(以田纳西河为例):环境要素田纳西河流域特征对其他环境要素的影响流域开发方向地形多山的地形,地形起伏较大陆路交通不便,发展航运修建船闸和水库气候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流域内光、热、水较丰富较早成为发达农业区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河流流量不稳定给航运带来困难,需将修水库和船闸相结合降水季节变化与农作物的季节需水相矛盾修水库蓄水,解决降水与灌溉的矛盾水系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航运发达大部分可通航,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水量不稳定,流量差异大航运不便修水库,建船闸,促航运矿产矿产丰富,有煤、铁、铜、锌、磷、云母等利于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冶炼成为影响流域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早期工业的发展不合理开发导致环境和生态破坏二.流域开发早期往往以农业和矿产开采及加工业为主,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张掖市实验中学课时教学设计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为例【教学内容分析】首先应该从以下方面了解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包括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和社会经济基础。
根据该流域的地理条件,规划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针对开发过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综合治理的对策。
【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2.理解田纳西河流域建设的基本内容及综合治理的对策与措施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途径收集资料,分析、思考、交流,尝试用已学知识整理、分析,提高处理资料与信息的能力2.创设问题情景,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案例分析,培养人地协调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由的综合开发联系周边地区河流的开发利用,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为地区的国土整治出谋划策【教学重难点】重点:1.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2.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难点: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学法指导】启发讲述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导学案相关材料课件⒉学生准备预习教学内容与程序设计第一课时【复习巩固】提问,由学生回答。
一、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评价【自主学习】1.河流开发的原则:既要考虑河流的①特点,更要考虑流域的②整体性特征,进行综合开发。
2.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③利用方式和流域的④开发方向。
3.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特征(1)概况a.位置:位于美国的⑤东南部。
b.发源地:A⑥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
c.地位:是密西西比河支流B⑦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
(2)地形:流域内⑧多山,地形⑨起伏大。
(3)气候:亚热带地区,气候⑩温暖湿润。
(4)水系:水系发达,支流众多,⑪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但河流⑫落差大;受气候影响,水量⑬很不稳定。
(5)矿产资源:主要有⑭煤、⑮铁、铜、磷、锌、云母等。
思考如何判断某条河流水力资源是否丰富?【交流展示】答案一条河流或某一河段水力资源是否丰富,主要看两方面:一是河流水量的大小,一般水量越大,径流越稳定,水力资源越丰富;二是河流的落差,一般落差越大,水流越急,水力资源越丰富。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好题精选)(图片清晰版)(含参考答案)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D.降水季节变化较大,冬末春初降水较多解析田纳西河位于美国的东南部地区;上游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答案 D2.甲地区防洪水库为了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A.9~10月B.11~12月C.1~2月D.4~5月解析读图可知,9~10月为甲地区降水量最少的时期,可以为雨季蓄洪留出库容。
答案 A2018年6月26日,由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投建的老挝南塔河1号水电站正式下闸蓄水,首台机组预计8月底可实现发电。
该项目是我国2013年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最早投产的项目之一。
该电站是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等综合效益的水利枢纽。
结合图示信息,完成3~5题。
3.(开发背景)修建南塔河1号水电站,筹备阶段耗时很长,其原因最有可能是该地() A.戈壁荒漠广布,勘探不便B.植被繁茂,难以开发C.基础设施落后,运力有限D.人口稠密,搬迁难度大解析图示区域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无戈壁荒漠;这里植被虽繁茂,但修建水电站不需要进行大范围的植被开发;这里地处老挝北部,人口较少,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落后,运力有限。
故选C。
答案 C4.(区域认知)水电站高430米的大坝用混凝土浇筑到顶,其主要目的是()A.防涌潮侵袭B.防阳光暴晒C.防强烈地震D.防洪解析老挝为内陆国,无涌潮侵袭;阳光暴晒对坝体危害较小;该地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多地震,但该大坝太高,防震能力差;该地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降水量大,坝体高大稳固能起到防洪的作用。
故选D。
答案 D5.(开发条件)湄公河干支流水能资源虽丰富,但在老挝一般不宜兴建大型水电站,其制约因素主要是()A.电力需求量B.邻国的干预C.地形地质状况D.水量和落差解析湄公河水能资源丰富,是重要的国际性河流,对其过度开发会影响下游国家的生产生活用水;电力需求量的大小,不是其主要制约因素;当地地形地质状况复杂,地质灾害隐患大,但修建水电站时可避开地质条件差的地方;该河水量和落差都很大,故水量和落差不是其制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