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检索表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1
平行检索表1.具多胚现象——————21.不具多胚现象——————32.叶针型——————苏铁Cacadopsida2.叶扇型——————银杏Ginkgopsida3.有叶舌和叶耳————禾本科Gramineae3无叶舌和叶耳———44.单子叶——————百合liliaceae4.双子叶——————55.有壳斗——————壳斗科Fagaceae5.无壳斗——————66.聚合果——————木兰科Magnoliaceae6.其他果——————77.花蝶型——————蝶形科Papilionaceae7.头状花絮——————菊科Compositae定距检索表1.叶扇型———银杏Ginkgopsida1.叶非扇型2.具多胚现象———苏铁Cacadopsida2.不具多胚现象3.根鳞茎———百合liliaceae3.根无鳞茎4.有叶舌和叶耳———禾本科Gramineae4.无叶舌和叶耳5.果为聚合果————木兰Magnoliaceae5.果为其他果6.果有壳斗包裹——壳斗科Fagaceae6.果无壳斗包裹7.花蝶型———蝶形科Papilionaceae7.头状花絮——菊科Compositae含羞草科Mimosaceae特征:木本,稀草。
叶1-2回羽状复叶。
花两性,辐射对称,花萼与花瓣均5;雄蕊多数。
子房上位;心皮1个,荚果。
花程式:↑K(5)C5AG 1:1:1-云实科Caesalpiniaceae特征:木本。
叶1-2回羽状复叶或单叶。
花两侧对称;花萼与花瓣均5,花瓣上升覆瓦状排列,5瓣分离;雄蕊10枚;子房上位;心皮1个,荚果。
花程式:↑K(5)C5A10 G 1:1:1-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特征:木本、藤本或草本。
单叶、3小叶或1-2回羽状复叶。
花两侧对称;花萼与花瓣均5,花瓣下降覆瓦状排列,最上1瓣为旗瓣,两侧各为翼瓣,最下2瓣联合成龙骨瓣;雄蕊为二体雄蕊,即9+1。
心皮1个,荚果。
花称式:↑K(5)C5A(9)+1 G 1:1:1- 百合科Liliaceae特征:草本,有根状茎、鳞茎、球茎;叶基生或茎生。
定距检索表和平行检索表的转化1. 任务背景定距检索表和平行检索表是两种常用的数据结构,用于存储和提取信息。
本文将从定义、特点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详细介绍这两种数据结构的转化过程。
2. 定距检索表的定义和特点2.1 定距检索表的定义定距检索表是一种按照固定距离存储数据的数据结构,适用于数据的快速检索和访问。
它由多个数据项组成,每个数据项占用相同的空间,相邻数据项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
2.2 定距检索表的特点•存储结构简单,数据项之间的距离固定,便于数据的访问和检索。
•插入和删除操作相对复杂,需要进行数据项的移动和调整。
•适用于静态数据,不适用于动态数据。
3. 平行检索表的定义和特点3.1 平行检索表的定义平行检索表是一种按照数据项的关键字进行存储的数据结构,适用于根据关键字进行数据的快速检索和排序。
它由多个数据项组成,每个数据项包含一个关键字和对应的数据。
3.2 平行检索表的特点•存储结构复杂,需要根据关键字进行数据项的排序和组织。
•插入和删除操作相对简单,只需要调整数据项的位置和关键字的排序。
•适用于动态数据,能够处理频繁的插入和删除操作。
4. 定距检索表到平行检索表的转化定距检索表和平行检索表有着不同的存储原理和特点,但它们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转化。
下面将介绍定距检索表到平行检索表的转化过程。
4.1 定距检索表到平行检索表的转化步骤1.确定关键字:根据定距检索表中的数据项,选择其中与检索相关的字段作为关键字。
2.提取数据:遍历定距检索表,将每个数据项的关键字和对应的数据提取出来。
3.排序关键字:对提取出来的关键字进行排序,得到有序的关键字序列。
4.构建平行检索表:根据排序后的关键字序列,将关键字和对应的数据按照一定的存储结构进行组织,构建平行检索表。
4.2 定距检索表到平行检索表的转化示例假设有一个定距检索表,其中每个数据项包含学生的姓名和学号,数据项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
现在需要将这个定距检索表转化为平行检索表。
定距检索表和平行检索表的转化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检索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
其中,定距检索表和平行检索表是两种常见的检索方式。
在实际应用中,有时需要将定距检索表转化为平行检索表或将平行检索表转化为定距检索表。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转化方法。
二、定距检索表和平行检索表的定义及特点1. 定距检索表定距检索表是一种按照固定间隔划分关键词区间的方式建立的分类号码系统。
其特点是分类号码长度固定,且每个级别上所有关键词之间的间隔相等。
2. 平行检索表平行检索表是一种按照主题内容建立的分类号码系统。
其特点是分类号码长度不固定,且每个级别上关键词之间没有固定间隔。
三、将定距检索表转化为平行检索表的方法1. 确认主题内容将定距分类号码中各级别对应的主题内容确定下来,这样就可以根据主题内容建立平行分类号码。
2. 建立平行分类号码按照确定好的主题内容建立相应的平行分类号码,每个级别上的关键词之间没有固定间隔,可以根据需要自由组合。
3. 转移文献将原来按照定距分类号码编制的文献转移到按照平行分类号码编制的文献库中。
四、将平行检索表转化为定距检索表的方法1. 确认关键词间隔根据平行分类号码中各级别上关键词之间的实际间隔确定好每个级别上关键词之间的间隔。
2. 确认关键词数量确定每个级别上需要包含多少个关键词,以及每个关键词应该包含多少位字符。
3. 建立定距分类号码按照确定好的关键词间隔和数量建立相应的定距分类号码,每个级别上所有关键词之间的间隔相等。
4. 转移文献将原来按照平行分类号码编制的文献转移到按照定距分类号码编制的文献库中。
五、总结在实际应用中,有时需要将定距检索表转化为平行检索表或将平行检索表转化为定距检索表。
本文介绍了这两种转化方法,并详细阐述了各自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常见15个植物检索表摘要:1.引言2.植物检索表的定义和作用3.植物检索表的类型3.1 定距式(级次式)检索表3.2 平行式检索表3.3 连续平行式检索表4.常见植物检索表示例4.1 木本植物检索表4.2 草本植物检索表4.3 花卉植物检索表4.4 果树植物检索表4.5 观赏植物检索表5.植物检索表的应用场景6.结语正文:一、引言植物检索表是一种帮助人们识别和分类植物的工具,它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以及生长环境等信息,将植物进行归类。
对于植物学研究者、园艺工作者以及自然爱好者来说,植物检索表是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
本文将介绍植物检索表的定义、类型和常见植物检索表示例,以期为大家提供一些基本的认识和参考。
二、植物检索表的定义和作用植物检索表是一种根据植物的特征信息编制的表格,它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准确地识别和分类植物。
植物检索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植物学研究者提供学术参考,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的分类特征和演化关系。
2.为园艺工作者提供实用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选择和培育植物品种。
3.为自然爱好者提供识别指南,帮助他们更准确地识别和了解自然界中的植物。
三、植物检索表的类型根据不同的特征和需求,植物检索表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定距式(级次式)检索表:将每一对互相区别的特征分开编排在一定的距离处,标以相同的项号,每低一项号退后一字。
这种检索表结构清晰,便于查阅,但制作过程较为繁琐。
2.平行式检索表:将不同特征的对比项目排列在同一行,通过对比各项目的描述,帮助使用者逐步缩小植物的范围。
这种检索表简洁明了,但需要使用者具备一定的植物学知识。
3.连续平行式检索表:结合定距式和平行式的优点,将特征分组排列,每个分组的特征之间保持平行关系。
这种检索表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通用性,适用于多种植物的分类和识别。
四、常见植物检索表示例本文以木本、草本、花卉、果树和观赏植物为例,简要介绍这几类植物的检索表:1.木本植物检索表:根据植物的乔木或灌木特性、叶子类型、花序、果实等特征,将木本植物分为不同的科、属和种。
平行检索表范例摘要:一、平行检索表概述1.平行检索表的定义2.平行检索表的作用3.平行检索表的范例二、平行检索表的编制方法1.确定检索表的范畴2.选择适当的分类单位3.制定分类标准4.编写检索条目三、平行检索表的应用领域1.图书馆编目2.信息检索3.科学研究4.其他领域四、平行检索表的发展趋势1.数字化检索表2.智能检索表3.跨领域检索表4.展望正文:平行检索表是一种用于查找、检索信息的工具,广泛应用于图书馆编目、信息检索、科学研究等诸多领域。
通过对信息的有序组织,使得用户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的信息。
下面将详细介绍平行检索表的概述、编制方法、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一、平行检索表概述平行检索表,又称对比检索表,是一种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具有相同检索项目的检索工具。
它将多个检索表的内容整合到一个表中,方便用户在多个检索表间进行快速查找。
二、平行检索表的编制方法1.确定检索表的范畴:首先要明确检索表所涉及的主题范围,确保所收录的检索项目与主题紧密相关。
2.选择适当的分类单位:根据检索表的范畴,选取适当的分类单位,如按照学科、功能、类型等进行分类。
3.制定分类标准:为保证检索表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需要制定明确的分类标准,使得检索项目能够有序地排列。
4.编写检索条目:在分类标准的基础上,编写具体的检索条目,包括条目标题、分类号、参见号等。
三、平行检索表的应用领域1.图书馆编目:平行检索表可以用于图书馆编目,便于馆员快速、准确地为图书、文献分类,提高编目效率。
2.信息检索:在信息检索领域,平行检索表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定位相关资料,提高检索效果。
3.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中,平行检索表可以辅助研究人员查找相关文献、数据,为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4.其他领域:平行检索表还在其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企业信息管理、市场调查等。
四、平行检索表的发展趋势1.数字化检索表: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检索表开始采用数字化形式,方便用户在线查询、更新。
植物分类检索表植物检索表示例一、定距检索表1.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无维管束,雌性生殖器为单细胞(极少数例外),合子不形成胚,直接萌发为植物体…………………………………………………(一)低等植物2.植物体不为菌、藻共生体。
3.植物体有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生活方式为自养………………………1.藻类4.植物体的细胞无真正的核……………………………………………(1)蓝藻门4.植物体的细胞有真正的核。
5.植物体为单细胞,无细胞壁,常具1根鞭毛,能游动…………(2)眼虫藻门5.植物体为单细胞或多细胞的群体。
6.植物体为单细胞时,如无细胞壁则常具2根鞭毛;或有细胞壁则由具花纹的甲片相连成而具2根鞭毛;或细胞壁由2瓣套合而成;则不具鞭毛;或为多细胞的群体,细胞横壁位于中间,整个细胞壁呈“H”形;或整个植物体无细胞横壁隔开,多核,呈非细胞结构状。
7.植物体的细胞壁不为具花纹的甲片相连而成………………(3)金藻门7.植物体的细胞壁常为具花纹的甲片相连而成,有2条槽,一条环绕细胞的中部,另一条在一侧直生,具2鞭毛……………………(4)甲藻门6.植物体为多细胞的群体,或为多细胞,均有细胞壁。
如为单细胞则壁不为二瓣套合或甲片相连而成。
8.植物体含有与高等植物相同的叶绿素a、b,叶黄素与胡萝卜素,呈绿色;储藏的养料一般是淀粉…………………………………(5)绿藻门8.植物体含的色素与高等植物不同,储藏的养料不是真正的淀粉。
9.植物体含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外,还含有墨角藻黄素,故呈褐色;储藏的养料主要是褐藻淀粉………………………………………(6)褐藻门9.植物体含叶绿素和叶黄素外,还含有藻红素,故呈红或紫色;储藏的养料是近似淀粉的糖…………………………………………(7)红藻门3.植物体无色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极少数例外),生活方式为异养……2.菌类10.植物体的细胞无真正的核……………………………………………(8)细菌门10.植物体的细胞有真正的核11.植物体的细胞在营养体时期无细胞壁,是一团变形虫状裸露的原生质体,能移动和吞食固体食物………………………………………(9)粘菌门11.植物体的细胞有细胞壁…………………………………………(10)真菌门2.植物体为菌、藻共生体……………………………………………………(11)地衣门 1.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有维管束(苔藓例外),雌性生殖器由多个细胞构成,有颈卵器,合子形成胚,然后再萌发为植物体………………………………(二)高等植物12.植物体无维管束,配子体占优势,孢子体不能离开配子体独立生活………………………………………………………………………………………(12)苔藓植物门12.植物体有维管束,孢子体占优势,能独立生活。
植物分类检索表
检索表是植物分类中识别和鉴定植物不可缺少的工具,是根据法国拉马(Lamarck,1744-1829)二歧分类原则,把原来一群动植物相对的特征、特性分成对应的两个分支。
再把每个分支中相对的性状又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依次下去直到编制到科、属或种检索表的终点为止。
为了便于使用,各分支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前边加上一定的顺序数字,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前的数字或符号应是相同的。
植物检索表的格式通常有三种。
等距检索表又称立距检索表,这种检索表是把相对立的特征编为同样的号码,且在左边同等距离处开始,如此下去,叙述的文字越来越短,最后终止于各类群的需称。
平行检索表又称二岐检索表,特点是左边的字码都平头写(平行)。
连续平行检索表,这种检索表编写的方式与平行检索表相似,将每对显著的对立特征的号码写在前面,并用两个号码表示。
鸟类检索表(平行式)1.翼退化,无飞翔能力 (2)1.善于飞翔,翼发达 (3)2.后肢只有2趾,粗壮有力,雄鸟和雌鸟的羽色不同,雄鸟体羽主要为黑色,双翅及尾部尖端有白色长羽,颈部呈肉红色或鲜蓝色,上面覆有棕色绒羽;雌鸟体羽均呈灰褐色.......................................非洲鸵鸟2.后肢有3趾,均向前,两性的羽色十分相似,全身羽毛大多为暗灰色,颈部和腰部、尾羽白色,颈部下有黑色条纹...............................................................................................................美洲鸵鸟3.喙扁平,喙缘有锯齿形缺刻,有滤食功能 (4)3.喙形直 (5)4.两性外形相似,头、颈棕褐色,肩、背灰褐色,具淡黄白色羽缘....................................豆雁4.两性外形不相似,雄性颈部具有由绿色、白色和栗色所构成的羽冠,胸腹部纯白色,背部浅褐色,肩部两侧有两条白纹;雌性背部苍褐色,腹部纯白......................................................鸳鸯5.喙以黄色为主 (6)5.喙鲜红,脚呈鲜红色,冬羽耳羽有黑色斑点………………………………………………………红嘴鸥6.喙下端有红斑 (7)6.喙尖端红色,具黑色环带,尾羽末端具宽大的黑色次端斑,脚呈黄色………………………………黑尾鸥7.脚呈黄色,冬羽头顶、头侧、枕和后颈具淡褐色点斑,有时排列呈纵行条纹,后颈排列呈横纹……海鸥7.脚呈粉红色,冬羽前额为暗白色,头顶和枕部为暗灰色,具白色的纵纹,眼区和耳覆羽为黑色……银鸥090111925顾蓉婷。
平行检索表范例摘要:1.平行检索表的定义和作用2.平行检索表的结构和内容3.如何编制平行检索表4.平行检索表的应用案例5.平行检索表的优点和局限性正文:一、平行检索表的定义和作用平行检索表是一种用于快速查找和比较文献或资料的工具,它可以帮助用户在多个领域或主题中,同时查找和分析相关信息。
平行检索表广泛应用于图书馆、情报机构、企业等领域,为用户提供高效的信息检索服务。
二、平行检索表的结构和内容平行检索表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表头:包括主题、作者、出版年份等检索要素,方便用户快速定位所需信息。
2.检索词:用于描述文献或资料的内容,通常选取关键词或主题词。
3.文献或资料来源:指明检索到的文献或资料的出处,如书名、期刊名、数据库等。
4.相关信息:包括文献或资料的摘要、全文、链接等,方便用户进一步了解和获取。
三、如何编制平行检索表编制平行检索表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检索数据库: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数据库或信息源,如学术期刊、专利、标准等。
2.确定检索词:针对所需查找的主题或问题,选取适当的关键词或主题词。
3.进行检索:利用检索词在数据库中进行检索,获取相关文献或资料。
4.整理检索结果:将检索结果按照表头要求进行整理,填写到平行检索表中。
5.持续更新:定期检查和更新平行检索表,以保持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四、平行检索表的应用案例平行检索表在多个领域和场景中都有广泛应用,如下所示:1.学术研究:通过平行检索表,研究人员可以快速查找和比较相关文献,了解学术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
2.企业情报:企业利用平行检索表,可以实时跟踪行业动态、竞争对手信息等,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
3.专利分析:通过对专利文献的平行检索,可以发现技术发展趋势、专利布局等有价值的信息。
五、平行检索表的优点和局限性平行检索表的优点包括:快速、准确地查找和比较文献或资料;提高信息检索效率;便于管理和分享等。
(二)校内10种木本植物平行检索表01.胚珠裸露表,无子房包被 (2)001.胚珠包被于子房内 (2)002.叶针状,三棱形,灰绿色;球果,鳞脐凸起有刺.......................油松02.叶二型,鳞形或刺形,球果不开裂................................................圆柏003.常绿灌木或乔木 (4)003.落叶乔木 (7)004.常绿灌木 (5)004.常绿乔木 (6)005.枝有棘刺;叶倒卵形至倒卵状长椭圆形;复伞房花序;梨果....火棘005.幼枝红色;椭圆状披针形二至三回羽状复叶;圆锥花絮;浆果......................................................................................................南天竹0 06.叶倒卵状长椭圆形;聚合果圆柱状卵形....................................广玉兰006.叶倒披针状椭圆形;果近球形或梨形............................................枇杷007.叶片开裂 (8)007.羽状复叶 (9)008.叶掌状3-5裂;坚果2球一串;树皮片状脱落..................二球悬铃木008.叶片三角状卵形至菱状卵形羽状5-9裂.....................................山楂树009.奇数羽状复叶,卵状椭圆形;圆锥花絮;蒴果卵形.....................栾树00。
平行检索表范例(原创版)目录1.平行检索表的定义和作用2.平行检索表的结构和内容3.如何使用平行检索表4.平行检索表的优点和局限性正文一、平行检索表的定义和作用平行检索表是一种用于快速查找和比较文献信息的工具,它将不同数据库或文献库中的记录按照主题或关键词进行分类,并以表格形式呈现,方便用户同时查看多个数据库的检索结果。
在知识管理和信息检索领域,平行检索表被广泛应用,以提高检索效率和准确性。
二、平行检索表的结构和内容平行检索表一般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表头:包括主题或关键词、数据库名称、记录标识等,用于区分不同数据库和平行检索表的各个字段。
2.检索结果:按照主题或关键词分类,呈现不同数据库中的检索结果,通常包括标题、作者、摘要、出处等基本信息。
3.记录标识:用于唯一标识每个检索结果,方便用户在不同数据库中查找和定位文献。
三、如何使用平行检索表使用平行检索表进行文献检索的基本步骤如下:1.选择合适的主题或关键词:根据所需查找的文献信息,选择一个或多个与主题相关的关键词。
2.构建平行检索表:将所选关键词输入到不同数据库的检索框中,执行检索操作,并将检索结果填入平行检索表。
3.查看和比较检索结果:在平行检索表中查看不同数据库的检索结果,根据需要比较和筛选文献。
4.获取原文:根据记录标识,在不同数据库中查找和获取原文。
四、平行检索表的优点和局限性平行检索表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提高检索效率:通过同时查看多个数据库的检索结果,节省了逐个数据库检索的时间。
2.提高检索准确性:平行检索表便于比较不同数据库中的文献信息,有助于找到更符合需求的文献。
3.方便管理文献:平行检索表可以方便地记录和管理检索过程和结果。
然而,平行检索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依赖于数据库质量:平行检索表的效果受到所选数据库的影响,如果数据库质量不高,可能导致检索结果不准确。
2.表格呈现形式限制:平行检索表以表格形式呈现,可能不够直观和易读。
卷耳属、无心菜属、蝇子草属、繁缕属、石竹属的平行检索表石竹科有约89属,2,070种。
在全球温带地区分布,有几种分布在热带山区甚至在寒带,都是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和地中海地区,但也有一种Colobanthusquitensis生长在南极洲,是南极洲仅有的两种双子叶植物之一。
中国有31属大约388种,药用21属106种。
石竹科分为三个亚科:繁缕亚科、石竹亚科、大爪草亚科。
其中金铁锁属和古临属为中国特有属。
化石状花粉和植物遗迹仅见于第四纪。
花粉为球形;具3沟,缘或圆孔。
石竹科植物大部分是一年生的,也有多年生植物,但地上部分每年枯死,或地下有木质根茎,甚至有几种是小乔木。
显花植物石竹目草本植物。
其形态及生育地随种类而有差异;多数种类具膨大的叶及茎节。
石竹科重要的属如下︰繁缕属(Stellaria)、卷耳属(Cerastium)、小无心菜属(Arenaria,包括小无心菜)、蝇子草属(Silene)、剪秋罗属(Lychnis)、丝石竹属(Gypsophila)与石碱草属(Saponaria,包括肥皂草)。
最具园艺价值者为石竹属(Dianthus),其中康乃馨除广为种花者栽培外,并在欧洲种植以制造香水;美国石竹则为旧式庭园常见花卉;此外尚有常夏石竹。
石竹科识别特征:草本,节膨大;单叶,全缘,对生;雄蕊为花瓣的2倍;特立中央胎座,葫果。
分布于干旱地区的一些种,由于长期适应水分不足、日照强烈和大风的环境,形成矮小灌木,如裸果木;根粗而长、肉质,如石头花属;毛被发育,如繁缕属的一些种;叶狭窄,先端呈刺,如刺叶属;具有耐盐性如拟漆姑草属。
而生于高山地区的一些植物,由于长期受寒冷、干旱生境条件的限制,大部分为多年生矮小植物,丛生或成垫状,如青藏雪灵芝。
本科植物可供观赏,如石竹属和剪秋罗属,还有许多可药用,常见的有:金铁锁、王不留行、瞿麦、太子参、银柴胡和甘肃雪灵芝等。
其化学成分主要为皂苷,如王不留皂苷、王不留次皂苷(vaccaroside)、石竹苷C(dia一nthosideC)、石头花皂苷元(gypsogein)、肥皂草苷(sapon—arin)、肥皂草素(isosaponaretin)。
平行检索表范例(实用版)目录一、平行检索表的定义与作用二、平行检索表的分类与特点三、平行检索表的编制方法四、平行检索表的应用实例五、平行检索表的优缺点分析正文一、平行检索表的定义与作用平行检索表,又称平行索引表,是一种将不同主题或领域的文献或资料按照关键词或主题词进行分类、整理和检索的工具。
其主要作用在于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信息,提高信息检索效率。
二、平行检索表的分类与特点平行检索表根据其涉及的主题或领域,可分为多种类型,如综合性平行检索表、专业性平行检索表等。
其主要特点如下:1.分类明确:平行检索表将文献或资料按照关键词或主题词进行分类,使用户能够快速定位所需信息。
2.检索便捷:平行检索表提供了关键词或主题词的索引,用户可通过关键词或主题词进行检索,节省了查找时间。
3.结构清晰:平行检索表通常采用表格形式,使得信息呈现更加清晰、有序。
三、平行检索表的编制方法编制平行检索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主题或领域:首先需要明确平行检索表涉及的主题或领域,以便进行针对性的分类和整理。
2.选择关键词或主题词:根据主题或领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或主题词,作为分类和检索的依据。
3.整理文献或资料:将收集到的文献或资料按照关键词或主题词进行分类,并将其整理成表格形式。
4.编制索引:在表格中添加关键词或主题词的索引,方便用户进行检索。
四、平行检索表的应用实例平行检索表广泛应用于图书馆、档案馆、企业等信息机构,以及科研、教育、工程等领域。
例如,在图书馆中,通过对图书进行主题词标引,编制平行检索表,可以帮助读者快速找到所需图书。
五、平行检索表的优缺点分析平行检索表具有许多优点,如分类明确、检索便捷、结构清晰等,大大提高了信息检索效率。
然而,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编制过程较为繁琐,需要不断更新和维护等。
平行检索表范例摘要:一、平行检索表的概念与作用二、平行检索表的构建方法1.确定检索要素2.设定检索条件3.构建检索式三、平行检索表的应用案例四、平行检索表的优化与完善正文:一、平行检索表的概念与作用平行检索表是一种信息检索工具,主要用于在大量数据中快速找到符合特定条件的资料。
它将不同领域的信息进行横向对比和整合,帮助用户在多个方面同时进行检索,从而提高检索效率。
平行检索表广泛应用于图书馆、档案馆、数据库等领域,为用户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
二、平行检索表的构建方法1.确定检索要素构建平行检索表的第一步是明确检索的主题和目标。
分析检索需求,确定涉及的关键要素,如人名、地名、时间、事件等。
这些要素将成为检索表中的列,用于对比和筛选数据。
2.设定检索条件在明确检索要素的基础上,设定相应的检索条件。
例如,可以设置年龄、性别、职务等限制条件,以便缩小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精度。
3.构建检索式根据检索条件和要素,构建检索式。
检索式是用于检索数据的关键字或关键词,通常包括布尔运算符(AND、OR、NOT)和通配符等。
例如,某用户想查找关于“人工智能”的文献,可以构建如下检索式:人工智能AND 机器学习AND 神经网络三、平行检索表的应用案例以图书馆为例,假设读者想查找关于“人工智能”方面的书籍。
图书馆可以利用平行检索表,将图书分类号、书名、作者、出版日期等列为检索要素,设定相关检索条件,如出版日期、作者、评分等,然后构建检索式。
通过这一系列操作,读者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符合需求的书籍,提高借阅效率。
四、平行检索表的优化与完善1.定期更新检索表内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优化检索条件,使之更加符合用户需求。
3.引入智能检索算法,提高检索速度和准确性。
4.提供多种检索方式,如关键词检索、分类号检索等,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5.增加检索结果的排序和筛选功能,便于用户快速找到目标资料。
总之,平行检索表是一种高效的信息检索工具,通过明确检索要素、设定检索条件和构建检索式,可以帮助用户在大量数据中迅速找到所需资料。
平行检索表
1.具多胚现象——————2
1.不具多胚现象——————3
2.叶针型——————苏铁Cacadopsida
2.叶扇型——————银杏Ginkgopsida
3.有叶舌和叶耳————禾本科Gramineae
3无叶舌和叶耳———4
4.单子叶——————百合liliaceae
4.双子叶——————5
5.有壳斗——————壳斗科Fagaceae
5.无壳斗——————6
6.聚合果——————木兰科Magnoliaceae
6.其他果——————7
7.花蝶型——————蝶形科Papilionaceae
7.头状花絮——————菊科Compositae
定距检索表
1.叶扇型———银杏Ginkgopsida
1.叶非扇型
2.具多胚现象———苏铁Cacadopsida
2.不具多胚现象
3.根鳞茎———百合liliaceae
3.根无鳞茎
4.有叶舌和叶耳———禾本科Gramineae
4.无叶舌和叶耳
5.果为聚合果————木兰Magnoliaceae
5.果为其他果
6.果有壳斗包裹——壳斗科Fagaceae
6.果无壳斗包裹
7.花蝶型———蝶形科Papilionaceae
7.头状花絮——菊科Compositae
含羞草科Mimosaceae特征:木本,稀草。
叶1-2回羽状复叶。
花两性,辐射对称,花萼与花瓣均5;雄蕊多数。
子房上位;心皮1个,荚果。
花程式:↑K(5)C5AG 1:1:1-
云实科Caesalpiniaceae特征:木本。
叶1-2回羽状复叶或单叶。
花两侧对称;花萼与花瓣均5,花瓣上升覆瓦状排列,5瓣分离;雄蕊10枚;子房上位;心皮1个,荚果。
花程式:↑K(5)C5A10 G 1:1:1-
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特征:木本、藤本或草本。
单叶、3小叶或1-2回羽状复叶。
花两侧对称;花萼与花瓣均5,花瓣下降覆瓦状排列,最上1瓣为旗瓣,两侧各为翼瓣,最下2瓣联合成龙骨瓣;雄蕊为二体雄蕊,即9+1。
心皮1个,荚果。
花称式:↑K(5)C5A(9)+1 G 1:1:1- 百合科Liliaceae特征:草本,有根状茎、鳞茎、球茎;叶基生或茎生。
花两性,辐射对称;花被花瓣状,裂片6枚;雄蕊6;子房上位,3室,每室有胚珠多颗;蒴果。
花程式:P3+3 A3+3G(3:3:2-∞)
天南星科Araceae特征:草本,有根状茎、球茎;叶基生或茎生。
花序为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