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14中国的疆域人口与民族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4.66 MB
- 文档页数:13
中国疆域与人口知识点总结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广阔的疆域和多样的人口构成。
中国的疆域包括了陆地和海域,涵盖了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人口分布和人口结构。
在本文中,我将总结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的相关知识点,包括中国的地理疆域、人口分布、人口结构等内容。
地理疆域中国的地理疆域非常广阔,总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四大国家。
中国的疆域包括了东部的平原地区、西部的高原地区、南部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北部的寒带地区等。
由于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中国的气候条件也有很大的差异,包括了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等多种类型。
中国的地理疆域对人口的分布和人口的生活方式都有重要影响。
在东部平原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在西部高原地区和北部寒带地区,人口密度较低,经济发展水平也较低。
另外,中国的地理疆域还影响了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和利用方式,比如东部地区的工业和城市发展,西部地区的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等。
人口分布中国的人口分布非常不均衡,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少。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东部地区的人口密度平均在400人/平方公里以上,而西部地区的人口密度平均在100人/平方公里以下。
人口密集的地区主要包括了东部的华东地区、中部的华中地区、以及南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等,而人口稀少的地区主要包括了西部的青藏高原地区、北部的东北地区、以及南部的西南地区等。
中国的人口分布受到地理疆域的影响,也受到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在历史上,中国的人口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这些地区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
到了近代以后,中国的人口开始向沿海地区和内地城市集中,这与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
另外,中国的人口分布还受到国家政策和发展规划的影响,比如“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等政策都影响了中国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和发展水平。
人口结构中国的人口结构包括了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和职业结构等方面。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知识要点:一、中国的疆域:1、中国的位置:所在半球:东半球、北半球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领土四端: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北纬53度)最南端:曾母暗沙(北纬4度)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东经135度)最西端:帕米尔高原(东经73度)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新考点》P39第19题答案P762、中国的面积: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管辖海域:300万平方千米领海宽度:12海里3、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直接濒临太平洋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4、众多的邻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陆上国界:长2万多千米陆上邻国:14个口诀:东临朝鲜北蒙古,西靠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锡)不,南面紧接缅老越;东北西北俄罗斯。
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尼)二、中国的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2、34个省级行政单位:2个特别行政区、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要求:位置、全称、简称、行政中心及部分省份的轮廓(在练习中有出现的轮廓)口诀:东北三省黑吉辽,北部边疆内蒙古;两河两山连京津,两湖三江接皖沪;南部琼台闽粤桂,西南川渝黔云藏;西北陕甘宁青新,港澳已建特别区。
三、中国的人口1、人口数量: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12.95亿,居世界第一位2005年1月6日人口达到13亿人口总数约占世界五分之一(21.2%)2、人口增长特点:增长迅速我国的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人口增长原因: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人口的基数大,青少年的比重高)3、人口分布人口分布界线:黑河一腾冲线人口分布特点:分布疏密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城乡人口分布:城镇人口增长迅速,仍有约8亿人居住在农村。
4、人口政策: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专题17 中国的疆域、人口和民族目录课程标准.考勤分析 (2)知识建构.思维脑图 (2)第一部分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3)考点01 中国的疆域【高频考点】 (4)考点02 中国的行政区划 (13)重点难点.素养拓展 (19)重难点01 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9)重难点02 省级行政区域的记忆 (20)核心素养.新考向 (23)第二部分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27)考点01 中国的人口【高频考点】 (27)考点02 中国的民族 (34)重点难点.素养拓展 (38)重难点01 我国生育政策的演变 (38)重难点02 我国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39)重难点03 从景观图的识别中读取与民族有关的信息 (40)核心素养.新考向 (41)考点要求课标要求命题预测中国的疆域、人口和民族①运用地图,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与疆域特征,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增强国家版图意识与海洋权益意识。
②运用中国行政区划图,识别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③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人口的基本状况和变化。
④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①多以统计图和区域图形式呈现,主要考查中国的地理位置、陆上邻国,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位置。
②我国人口增长、分布、迁移,少数民族的分布等。
③热点背景主要有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的人口政策及其变化、全球人口达到80亿、2023年我国人口总量再次下降等。
第一部分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考点01 中国的疆域①优越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经纬度位置我国南北纬度相差近50°,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我国东西跨经度约62°,东西两端的地方时相差4个多小时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②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纬度位置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海陆兼备。
1 / 3中国的疆域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有什么特点?位于2.纬度位置有什么特点?大部分位于20ºN 到50ºN 之间,位于3.纬度位置有哪些优越性? 4.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 5. 海陆位置有哪些优越性?(1) (2) (3) 二.海陆兼备的大国1. 领土四端各是哪里?最东端位于最西端位于 最南端位于 最北端位于2. 东西时间差异大的原因是什么?3. 南北气候差异大的原因是什么? 4.陆地领土面积是多少?居世界第几位? 平方千米。
居世界第 位。
5. 大陆海岸线长度是多少? 万多千米。
6.陆上国界线长度是多少? 万多千米。
7.陆上有多少个邻国?共有 个。
8.读图: (1)陆上邻国: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2)海域:A. B. C. D. (3)岛屿:E. F. (4)海峡:G. H. (5)隔海相望的国家: I. J. K. L. M. N. 9.我国有哪两个内海?10.既与我国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国家有哪些?中国的疆域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有什么特点?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纬度位置有什么特点?大部分位于20ºN 到50ºN 之间,位于中纬度地区。
北回归线从南部通过,大部分属北温带,南部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3.纬度位置有哪些优越性?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4.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东临太平洋,是亚洲东部海陆兼备的国家。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
5. 海陆位置有哪些优越性?(1)东临太平洋,沿海有许多港湾,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加强同海外各国的交往。
(2)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陆上能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
(3)东临太平洋,便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利于农业生产。
二.辽阔疆域和众多邻国1.领土四端各是哪里?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考点点击】在这里,你要明确本专题的学习目标。
1、掌握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并能分析其优越性。
2、记住我国领土面积,明确我国四至点、邻国和濒临海洋的位置。
3、熟练掌握各省级行政区的轮廓、方位、全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4、掌握我国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明确我国的人口政策。
(一)地理位置:(1)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处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位置的优越性:(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①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
②纬度南北跨度大,使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①面临大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经济联系。
②我国西部深入大陆内部,有利于发展陆上交通,加强与中亚、西亚、欧洲等的联系。
③面临大洋,背靠大陆,有利于形成季风气候,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形成丰富的降水。
二、疆域辽阔:(1)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陆上边界线长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
(2)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①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的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②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南北跨纬度约为50度,南北最大距离约为5500千米,因而冬季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绿意盎然。
)③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④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73°E)。
(东西跨经度约62°,东西相差约4个小时,东西最大距离约5000千米,因而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西部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
)(3)我国的临海与岛屿:自北向南依次为: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内海:渤海、E琼州海峡;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一疆域与行政区划(一)地理位置1.半球:从东西两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两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2.海陆: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3.纬度:南北跨近50个纬度,大部分位于五带的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评价:(1)辽阔的国土,使得我国景观差异巨大(2)南北纬度跨度大,使我国南北气候差异显著,具备复杂多样的气候,为发展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适宜发展多种农业。
(3)东临太平洋,有利于海洋水汽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二)辽阔的疆域1 .我国的陆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
2. 四至:最北--黑龙江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最南在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处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135°E多)。
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73°E附近)3 .临海:我国的临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4.邻国: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等14个国家,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三)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采用省(直辖市、自治区)、县(自治县、市)和乡(镇)三级行政区划制度,省级行政单位共有34个(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二人口和民族(一)人口1. 人口总数13.14亿(2005年),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总人口的22%.2.人口分布:人口地理界线黑河到云南腾冲一线,东多西少。
3. 最大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4. 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
具体内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二)中国的民族1. 我国有 56个民族2.分布概况: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中国疆域和人口知识点总结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面积第三大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地理环境。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分布是中国地理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了解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和人口分布情况。
一、中国的疆域中国的疆域包括陆地领土和领海,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领海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总面积达到127.7万平方公里。
中国的疆域可分为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内陆地区、南部亚热带地区和北部寒带地区。
1. 东部沿海地区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发达地区,主要包括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和东北地区。
这些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是中国的主要粮食生产区和经济中心。
华东地区以长江流域为中心,包括江苏、上海、浙江、安徽和江西等省份。
华东地区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地区,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经济中心发挥着重要作用。
华南地区是中国南部的沿海地区,包括广东、福建、广西、海南等省份。
这一地区地处南方,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出口基地。
东北地区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份。
这些地区地处东北亚地区,气候寒冷,资源丰富,是中国的重要能源和重工业基地。
2. 西部内陆地区中国的西部内陆地区主要包括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
这些地区地势高原和山地为主,气候复杂,地质构造复杂,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难度也较大。
西北地区是中国的干旱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等省份。
这些地区地处中亚地区,气候干旱,资源丰富,是中国的重要能源和粮食生产区。
西南地区是中国的山地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省份。
这些地区地形复杂,地势险峻,气候多样,资源丰富,是中国的重要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区。
青藏高原地区是中国的高原地区,包括西藏和青海等省份。
这些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峻,气候严寒,资源丰富,是中国的重要水资源和农牧业生产区。
3. 南部亚热带地区中国的南部亚热带地区主要包括华南地区和福建地区。
中考地理—中国的疆域和人口一、单选题1.我国的钓鱼岛位于A. 渤海B. 东海C. 黄海D. 南海2.全面二孩政策主要是为了缓解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A. 社会养老负担加重B. 人口素质下降C. 城镇人口比重过高D. 人口数量下降3.北回归线横穿我国的()A. 云南、贵州、广东、福建B. 云南、广西、广东、台湾C. 海南、江西、广东、广西D. 海南、广西、广东、台湾4.与我国陆地相邻,并且均为内陆国的有A. 俄罗斯、蒙古、巴基斯坦B. 哈萨克斯坦、印度、缅甸C. 蒙古、阿富汗、老挝D. 朝鲜、尼泊尔、老挝5.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区是()A. 台、闽、桂、云B. 滇、桂、闽、台C. 云、桂、粤、台D. 台、粤、桂、滇6.游历了全国,你知道多少中国之最?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A. 内蒙古自治区B. 青海省C. 西藏自治区D.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我国最大直辖市是()A. 重庆市B. 上海市C. 天津市D. 北京市(3)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是()A. 广东省B. 内蒙古自治区C. 海南省D.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7.读中国政区图(如图),回答下题。
(1)我国领土最西端在()A. 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B. 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C. 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D.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2)我国南北跨纬度()A. 约49°B. 约69°C. 约80°D. 约57°(3)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地球五带”中的()A. 热带B. 北温带C. 南温带D. 北寒带8.我国人口过多带来很多人口问题,为此我国政府实行了一项基本国策是()A. 计划生育B. 保护环境C. 改革开放D. 节约、保护耕地9.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A. 城镇人口增长迅速B.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C. 人口分布不均D. 人口的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协调10.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A. 东北、华北、西北B. 华北、华南、华东C. 西北、西南、华北D. 东北、西北、西南11.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A. 东部人口密度小,西部人口密度大B. 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C. 山区人口密度大,平原人口密度D. 全国大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均匀12.长鼓舞是哪个民族传统项目()A. 高山族B. 朝鲜族C. 苗族D. 傣族13.读国,完成以下问题。
考点14 中国的疆域、人口与民族考点热度★★★★☆一、中国的疆域1.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我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小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地区位于寒带。
2.辽阔的疆域:(1)陆地大国①领土四端点最东: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最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
最北: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最南:海南省南沙群岛曾母暗沙。
②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
(2)海洋大国①临四海一洋:四海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一洋是太平洋。
②岛屿众多:有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等。
③两大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
④领海宽度:12海里。
3.众多的邻国(1)陆上邻国:14个。
分别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2)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
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二、中国的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划: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
2.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共34个。
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3.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分布、简称及行政中心三、中国的人口1.数量世界第一: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13.7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增长速度较快(1)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2)原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3.分布不均(1)特点: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南地区人口稠密,西北地区人口稀疏。
(2)原因:东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落后。
(3)状况:城镇人口>农村人口,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城镇人口将继续增加。
4.人口问题我国人口众多,人口增长过快对食品、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的需求量巨大,给我国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沉重的压力。
5.我国的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
2016年之前,为控制人口增长,国家实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计划生育政策;随着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降低,人口老龄化严重,2016年以后,我国开始实施“全面二孩”的政策。
四、中国的民族1.五十六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
2.民族分布(1)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2)具体分布:汉族遍布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3.独特的民族风情云南傣族泼水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侗族的风雨桥。
考向一 中国优越的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3.我国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和南北部的季节差异及其原因(1)我国东西跨经度广,由于地球的自转,造成东西方时间差异大。
例如,当位于我国最西部的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位于我国最东部的乌苏里江上已经洒满了阳光。
(2)我国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导致南北季节差异。
例如,位于我国南部的海南岛进入春耕时,位于我国北部的黑龙江还是一片冰天雪地。
关于我国优越地理位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位于东半球、北半球B .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C.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 D.绝大部分领土在热带,小部分在温带【答案】D考向二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1.34省地理方位口诀记忆东北三省黑吉辽,北部边疆内蒙古。
黄河中下六省市,晋冀豫鲁和京津。
长江中下七省市,鄂湘赣皖浙苏沪。
南部沿海七省区,琼台港澳桂粤闽。
西南云贵川渝藏,西北陕甘青宁新。
2.特殊的省级行政区。
(1)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自治区;(2)地处纬度最高的是黑龙江省;纬度最低的是海南省。
(3)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是云南省。
(4)全部处于热带的是海南省。
(5)邻国最多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邻省最多的是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
(6)面积最大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最小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
(7)人口最多的是广东省;人口最少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
(8)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是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
(9)临海省:(自北向南):辽、冀、津、鲁、苏、沪、浙、闽、台、粤、港、澳、桂、琼(14个)。
(10)有陆上邻国的省:辽、吉、黑、内蒙古、甘、新、藏、云、桂(9个省)旅游途中,小雄同在超市购买了一瓶矿泉水,商标上注有“豫卫食证字[2004]第**06”字样,于是他断定此矿泉水注册于A.河南省B.江西省C.贵州省D.陕西省【答案】A【解析】商标上注有“豫卫食证字[2004]第**06”字样,“豫”是河南省的简称,因此可推断此矿泉水注册于河南省。
故选A。
@考向三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1.我国人口问题的突出特点是A.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B.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C.老年人口的比重逐渐增大D.人口的素质不高【答案】A【解析】我国的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人口的素质不高,老年人口的比重逐渐增大。
人口问题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故本题选A。
国家统计局09年2月26日发布的人口报告显示,2008年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280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45.7%,男性占总人口的51.7%.全年出生人口出生率为12.14‰;死亡率为7.06‰。
根据以上信息和所知识,回答2—4题。
2.从以上资料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我国城镇人口多于乡村人口B.我国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C.我国的人口总数正逐渐减少D.我国的人口总数已达最高峰3.人口数量过多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有①资源紧缺②劳动力不足③环境破坏④就业压力大⑤住房困难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4.我国地理家胡焕庸提出了一条著名的人口地理界线是A.秦岭—淮河B.黑河—腾冲C.长城沿线 D.0℃等温线【答案】2.B 3.D 4.B3.我国人口数量过多给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可能导致资源短缺,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就业、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
②劳动力不足不是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故本题选D。
4.黑河和腾冲一线是我国人口的地理分界线,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故本题选B。
1.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A.南海B.黄海 C.琼州海峡 D.东海2.“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有助于缓解的人口问题是A.人口分布不均B.人口素质低C.人口基数大D.人口老龄化3.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A.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B.西北、华北和西南地区C.华北、东北和华南地区D.西南、华南和西北地区4.从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将A.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B.解决人口质量问题C.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D.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5.“二孩政策”从2016年1月1日起在我国全面实施未来五年内,最不易拉动的行业是A.医疗、卫生B.玩具、服装C.建筑、交通D.教育、服务6.2015年10月29日,我国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这项政策的实施A.将会缩小我国城乡差距B.将会减少我国人口总量C.可以延缓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D.完全否定了我国计划生育基本政策7.我国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其分界线大致是A.漠河﹣腾冲一线B.黑河﹣腾冲一线C.800毫米等降水量线D.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8.下列关于我国少数民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B.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C.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D.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9.读我国部分省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特别行政区:A_________,岛屿(中日聚焦点):M__________。
(2)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级行政区依次为:_________、广西壮族自治区、_________、台湾省(3)N省________(名称)和E省________(名称)以_________(山脉)为界。
(4)F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N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_。
(5)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
(6)我国人口分布的界线是以黑龙江省的________和云南省的________为界,该线以东人口比较稠密,该线以西人口比较稀疏。
10.“人民币上地理”,根据20元和50元人民币背面景观,完成下列问题。
(1)20元人民币和50元人民币显示的景观是A.杭州西湖八达岭长城 B.日月潭承德避暑山庄C.长江三峡敦煌莫高窟 D.桂林山水布达拉宫(2)20元和50元人民币景观分布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分别是族和族。
(3)20元人民币和50元人民币景观分别位于我国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1.(2017内蒙古赤峰卷)我国大陆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位2.(2017内蒙古赤峰卷)我国既有广大的陆地,也有辽阔的海域。
下列既是我国陆上邻国又是隔海相望的国家是A.蒙古、朝鲜B.朝鲜、越南C.韩国、朝鲜D.菲律宾、越南3.(2017四川省南充卷)中国的人口政策曾经鼓励生育,后来逐渐收紧,直到提倡“只生一个好”,最近又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这主要是因为A.中国劳动力严重不足B.人口分布东多西少C.中国自然资源丰富D.适应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4.(2017黑龙江省绥化卷)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A.南海B.黄海 C.琼州海峡 D.东海(2017河北省保定卷)下图示意我国2010年四个省区面积和人口数量,读图完成5—6题。
5.四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A.广东B.新疆 C.河南 D.西藏6.该图反映了我国人口A.基数大B.增长速度快C.老龄化严重D.地区分布不均匀7.(2017内蒙古呼和浩特卷)我国下列省行政单位中,既有陆上国界线,又有海岸线,同时还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A.桂B.粤C.滇D.辽8.(2017内蒙古赤峰卷)“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以该线为界人口分布特点是A.东南多、西北少B.东南少、西北多C.东南、西北都多D.东南、西北均匀分布9.(2017湖南省郴州卷)中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