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中国地理——中国的疆域、人口和民族
- 格式:ppt
- 大小:2.03 MB
- 文档页数:40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一、中国的疆域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南部(自西向东穿过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小部分位于热带1、位置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 )四至点 最南端——海南省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 ) 2、疆域 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73°E )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135°E ) 东5区——东9区,但都采用北京时间(东8区区时)陆上疆界:2万多千米临海——四海一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太平洋 领海——海岸基准线至海上12海里的海域 3、濒临海洋 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海岸线——18000多千米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等 陆上邻国——(东)朝鲜(北)俄罗斯、蒙古(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 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印度、4、邻国 尼泊尔、不丹(南)缅甸、老挝、越南 隔海相望的国家:(东)韩国、日本(东南)菲律宾(南)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经纬度位置:南北跨近50度,长5500多千米;东西跨60多度,长5000多千米——气候多样,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营5、位置的优越性 海陆位置 东临太平洋——①使广大东部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丰沛,有利于农业生产②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 西部内陆——可以通过陆上交通与中亚、西亚和欧洲各国交往 二、中国的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2、省级行政单位:共34个,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港澳) “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内蒙台海福吉安,一国两制港 和澳。
”3、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行政中心第二章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一、中国的人口1、人口数量:2010年,中国人口总数达到13亿7000万左右地区差异:大致以黑龙江黑河和云南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
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与民族地理知识点一、海陆位置1、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部,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背陆面海)。
2、我国西北部深入亚欧大陆的中心,便于从陆路与欧亚各国联系;东南部面临海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从海上与世界各国往来。
二、经纬度位置1、我国领土的最东端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约1355'E),最西端位于新疆帕米尔高原(约7340'E),东西相距5200千米。
根据世界时区的划分,分属于东五区至东九区五个时区,时差达4个多小时。
2、为了使用上的方便,目前我国各地都采用北京所采用的东8区的区时,这就是“北京时间”。
3、标准的“北京时间”发自陕西省的一个普通县——蒲城(约10933'E,3457'N)。
这里是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中国科学院授时中心就在这里,它是中国唯一的标准时间授时中心。
4、我国领土的最北端位于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约5331'N),最南端位于南海南沙群岛南端的曾母暗沙(约415'N),南、北相距5500千米,北回归线横贯我国南部,全国约有90%的地区处于四季分明的温带和亚热带,还有部分深入到热带地区。
5、这样的经纬度位置,使的我国的自然景观复杂多样,并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面积我国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15,亚洲面积的1/4,与欧洲的面积(约1000万平方千米)相当。
四、临海和岛屿1、我国近海海域的总面积约480万平方千米。
2、根据海区地形和水文特征,可将我国近海划分为四大海区,自南向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辽东半岛的老铁山角与山东半岛的蓬莱角的连线为渤海和黄海的分界线;长江口北侧的启东角与朝鲜半岛南侧的济州岛之间的连线为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汕头东部的南澳岛经台湾浅滩至台湾南端的鹅銮鼻的连线为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
3、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约1.8万千米,近海分布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5000多个岛屿。
第三部分第十九讲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目标达成作业一、单项选择题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学者提出了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如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省区全部属于中部及近西部地带的是()A.甘肃、青海、云南、新疆B.湖南、湖北、重庆、广西C.吉林、河南、重庆、江西D.四川、贵州、山东、辽宁解析: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从图中可以看出:位于“中部及近西部地带”的包括渝、川、鄂、湘、皖、赣、陕、甘、宁、豫、云、贵、桂14省区。
B正确。
答案:B2.关于“新三大地带”协调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生态脆弱的远西部地带B.将资源密集型企业转移到交通发达的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C.将技术密集型企业转移到人口稀少的远西部地带D.将部分高能耗的企业转移到资源丰富的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解析:西部地带经济、技术欠发达,但资源丰富。
今后主要承接东部地区转移的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
可以接纳部分高能耗、高原料消耗的企业转移。
故D正确,C错误;将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生态脆弱的远西部地带会造成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A错误;我国东部经济地带已属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产业结构需要升级转型,今后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而不是资源密集型企业,B错误。
答案:D读我国黄河流域六省区的人口(2015年)与面积比较图,完成3~4题。
3.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为()A.青海B.甘肃C.陕西D.山西解析: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量,读图可知,在图示六省中,青海人口最少,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小。
答案:A4.与山西相邻的M省区应是()A.四川B.宁夏C.河南D.内蒙古解析:M省区人口数最多,且为黄河流经省区,应为河南省。
答案:C下图示意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
据此完成5~6题。
5.关于对图中省份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甲、乙两省均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但属于不同的经济地带②丙、丁两省均位于同一温度带,同一经济地带③甲、乙两省以山地为界④丙、丁两省以河流为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甲、乙两省都位于太行山以西,都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但甲(陕西)省属于西部经济地带,而乙(山西)省属于中部经济地带;丙省和丁省都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地区,且都在中部经济地带。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摘要第一节中国的疆域1.中国的疆域:我国东西横跨5200多千米,南北纵贯5500余千米,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
我国的领海宽度是12海里,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2.中国的位置:从半球位置看,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从海陆位置看,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自北向南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从地球五带位置看,绝大部分在北温带,少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从经度位置看,我国东西两端经度相差62度,跨5个时区(东5区,东6区,东7区,东8区,东9区),相差约5个小时。
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南北两端跨约49度。
从相邻位置看,陆上边界线长 2万多千米,有陆上邻国14 个,与我国国界线最长的邻国是蒙古,与我国陆上国界线不连续的国家有俄罗斯、印度等,面积最大的临国是俄罗斯,面积最大的内陆临国是哈萨克斯坦。
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隔海相望的邻国 6 个,其中隔黄海相望的国家是韩国,隔东海相望的国家是日本。
3.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33.5′N)。
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3°51′N,112°16′E) 。
最东端在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黑瞎子岛(48°27′N,135°05′E) 。
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约在中、塔、吉三国边界交点西南方约25公里处(39°15′N、73°33′E)。
4.我国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长达18000多千米。
我国自北向南所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
分界:渤海—渤海海峡以西;长江口北岸是黄海、东海;台湾海峡属东海;以南为南海。
渤海与黄海的大致分界线:以辽东半岛的老铁山角与蓬莱角之间的连线。
黄海与东海的大致分界线:以长江口北岸的启东岛与济州岛之间的连线。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一、中国的疆域1、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地处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2、中国的陆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居世界第三位。
领土四至:⑴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⑵最南:曾母暗沙⑶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⑷最西:帕米尔高原3、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管辖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⑴四个近海(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太平洋的一部分)。
⑵两个内海:渤海、琼州海峡(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
⑶两个海峡:台湾海峡(福建省和台湾省之间)、琼州海峡。
⑷三大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
4、众多的邻国: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万多千米,共有14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在八年级地理上册P7图1—5《中国行政区划》上来识记它)二、中国的行政区划1、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
2、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注: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基本轮廓、位置、简称、行政中心,在八年级地理上册P7图1—5《中国行政区划》上来识记它)。
三、中国的人口1、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为止,中国共有12.95亿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1.2%,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河南省人口最多,澳门人口最少。
2008年底,我国人口达13.28亿。
2、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人口分布特点:以(云南省)腾冲和(黑龙江省)黑河为界,我国人口分布是东部地区多,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少人口密度小3、为了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
四、中国的民族1、我国共有56个民族。
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民族占8%,称为少数民族;我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有1600多万人。
高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重点知识点:一、中国的疆域(1)位置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2)疆域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跨纬度近50度;南: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南北相距5500千米;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的相交处跨经度60多度;西:新疆帕米尔高原相差5个时区相距5000千米;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五带位置: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北回归线穿过台、粤、桂、云四省区;优越性:纬度位置和南北气候差异,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条件;(3)濒临的海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太平洋;领海:海岸基线至12海里的海域,领土的一部分——约300万Km²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从鸭绿江口(中朝界河)到北仑河口(中越界河);台湾岛、海地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6000多个;海陆位置的优越性:东部深受季风影响,有利农业生产,沿海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西部陆上交通可同中亚、西亚和欧洲直接往来;(4)陆界和邻国陆界:长2万千米;东:朝鲜;北:俄罗期、蒙古;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印度、尼泊尔、不丹;南:缅甸、老挝、越南;东:韩国、日本;东南:菲律宾;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二、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附1:我国邻国记忆十五邻国陆上环,朝鲜俄国和蒙古,哈吉塔阿富汗,印度尼不缅老南,隔海六国要记全,印尼马文菲日韩。
附2:我国省级行政中心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略)附3:中国省级行政区歌诀东北三省黑吉辽,最东最北纬度高;华北山西内蒙古,京津之外河北包;华东六省上海市,三江鲁皖闽台岛;中南五省加一区,两湖两广南到;西南三省一区市,川云贵藏添重庆;西北三省加二区,陕甘宁青新疆好.三、我国的人口分布和民族(1)基数大;增长快;总量大,人口超过13亿(2)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东南多,西北少东部人口多,人口密度较大;西部人口少,人口密度小.人口密度线: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的腾冲一线.人口密度线东南——面积占43%,人口占94%;(3)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城市发展政策: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建设新型乡镇,大小城市有机结合,城乡人口合理布局.;(4)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四、我国的民族(1)分布:汉族遍及全国,集中在东部,中部,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