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 格式:docx
- 大小:13.42 KB
- 文档页数:3
部审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19.2.2 第2课时《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 教材分析《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2.2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的定义和表达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一次函数。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并能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的定义和表达式,对函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理解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并能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2.教学难点: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直观化。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函数的概念和一次函数的定义,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一次函数的图象:让学生观察多媒体课件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并分析直线的特点。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2《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能够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续学习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函数内容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的基本概念和一次函数的定义,对函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一次函数的图象特征,能够描述一次函数图象的形状和位置。
2.理解一次函数的性质,能够解释一次函数图象的变换。
3.能够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一次函数的图象特征和性质的理解。
2.一次函数图象的实际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一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的相关课件,便于学生直观理解。
2.实例材料: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活动材料: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复习一次函数的定义,引导学生回顾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次函数的图象,引导学生观察图象的形状和位置,总结一次函数图象的特征。
3.操练(15分钟)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动手操作,改变一次函数的斜率和截距,观察图象的变化,引导学生理解一次函数的性质。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一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关系,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点评并总结。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如线性规划、成本计算等,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知识要点:1、一次函数:形如y=kx+b (k≠0, k, b为常数)的函数。
注意:(1)k≠0,否则自变量x的最高次项的系数不为1;(2)当b=0时,y=kx,y叫x的正比例函数。
2、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1)两个常有的特殊点:与y轴交于(0,b);与x轴交于(-,0)(2)由图象可以知道,直线y=kx+b与直线y=kx平行,例如直线:y=2x+3与直线y=2x-5都与直线y=2x平行。
3、性质:(1)图象的位置:(2)增减性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4.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由已知函数推导或推证(2)由实际问题列出二元方程,再转化为函数解析式,此类题一般在没有写出函数解析式前无法(或不易)判断两个变量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函数关系。
(3)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待定系数法”的基本思想就是方程思想,就是把具有某种确定形式的数学问题,通过引入一些待定的系数,转化为方程(组)来解决,题目的已知恒等式中含有几个等待确定的系数,一般就需列出几个含有待定系数的方程,本单元构造方程一般有下列几种情况:①利用一次函数的定义构造方程组。
②利用一次函数y=kx+b中常数项b恰为函数图象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即由b来定点;直线y=kx+b平行于y=kx,即由k来定方向。
③利用函数图象上的点的横、纵坐标满足此函数解析式构造方程。
④利用题目已知条件直接构造方程。
二、例题举例:例1.已知y=,其中=(k≠0的常数),与成正比例,求证y与x也成正比例。
证明:∵与成正比例,设=a(a≠0的常数),∵y=,=(k≠0的常数),∴y=·a=akx,其中ak≠0的常数,∴y与x也成正比例。
例2.已知一次函数=(n-2)x+-n-3的图象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1,判断=(3-)是什么函数,写出两个函数的解析式,并指出两个函数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及增减性。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2.2第2课时《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9.2.2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的定义和表达式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包括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的概念,以及一次函数的单调性和特殊点。
这部分内容不仅是学生对函数知识的深化,也是对函数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函数知识,对一次函数的概念和表达式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还需要加强,需要通过实际问题来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包括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的概念,以及一次函数的单调性和特殊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际问题来运用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包括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的概念,以及一次函数的单调性和特殊点。
2.教学难点: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同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2.讲解:讲解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包括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的概念,以及一次函数的单调性和特殊点。
3.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对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理解。
知识与技能:1、理解直线y=kx+b与直线y=kx之间的位置关系。
2、会利用两个合适的点画出一次函数的图像。
3、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应描点来研究一次函数的图像
2、通过一次函数的图像归纳函数的性质
3、通过一次函数图像和性质的研究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画函数图象感
受函数图象的简洁美。
2、在探究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活动中题
二、学情分析
掌握一次函数图象的画法和一次函数的性质,既是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延伸,又是今后继续学习“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的基础,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站在整个数学教学的角度来看,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继续学习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重要基础,也是学习高中数学及其他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
同时,本节教学内容明显蕴涵了“数形结合”“运动变化”等数学思想。
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思想方法的好素材。
此外,作为一种数学模型,一次函数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四、教学难点
由一次函数的图象归纳得出一次函数的性质及对性质的理解
五、教法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用比较的方法(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进行比较),以学生主动探索为主。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自学、讨论、归纳、辨析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他们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达到“不但使学生学会,而且使学生会学”的目的。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适当地辅以先进的电脑多媒体技术,演示运动变化规律,揭示事物本质特征,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性质
六、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旧知(投影)
1.什么叫正比例函数?什么是一次函数?
2.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什么?
3.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设计意图:由学生回答,帮助学生回忆旧知识,渗透类比的思想,为一次函
数的学习做好铺垫
活动二:自主探究
利用描点法画出函数y=2x与y=2x+1的图象,并比较两个函数图象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经知道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的基础上
应描点法来画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的过程中区体验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总结一次函数的图象的形状及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
1、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是一条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kx+b;
2、直线y=kx+b 可以看作由直线y=kx平移|b|个单位长度得到。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一次函数图像的理性认识,体验数与形内在的联系,感受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活动三:课堂检测
(1)直线y=3x-2可由直线y=3x向平移单位得到。
(2)直线y=x+2可由直线y=x-1向平移单位得到。
设计意图:对活动二中的知识进行练习巩固,从而加深学生对上述知识的掌握。
活动四:合作探究
在同一坐标系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y = 2x+1 (2)y = -2x+1
根据图象回答,当自变量x逐渐增大时,函数y的值怎样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改变一次项系数k的取值,引起直线位置和变化趋势的改变,使得“一次函数的性质“这一教学重点自然第浮出水面,类比正比例函数,旨在确探究方向,揭示两者在性质上的一致性。
活动五:练习巩固
1、有下列函数:①y=2x+1, ②y=-3x+4,
③ y=0.5x, ④y=x-6;
其中过原点的直线是________;
函数y随x的增大而增大的是________;
函数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是___________;
图象在第一、二、三象限的是________
2、已知一次函数y = mx-(m-2), 若它的图象经过原点,则
m= ;若点(0 ,3) 在它的图象上,则m = ;若它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则m .
3. 若直线 y = kx -3 过(2, 5),则k = ; 若此直线平行于直线y = - 3x - 5, 则k=
设计意图:及时反馈教学效果,查漏补缺,对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鼓励和支持。
设计有一点难题的目的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常数项b有一个较为深入的认识。
活动六:小结与布置作业
此活动旨在关注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知识结构是否清晰学生在作业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应做好记录,从而找出教与学中的不足。
总结回顾学习内容养成整理知识的习惯。
加强教学的反思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