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精神李云龙的七大管理秘籍
- 格式:docx
- 大小:109.88 KB
- 文档页数:3
总结亮剑中李云龙的管理艺术领会沟通的重要意义剧中第1集李云龙就因为违抗命令被撤职,当了被服厂厂长。
后来旅长亲自来请他出山担任独立团团长,他首先就向旅长提了一个要求:“旅长,别给我派政委了,团长、政委我一个人干了。
”李云龙本来就不听命令,让他团长政委一肩担那还了得,不得上了天了。
旅长一听,当即就拒绝了他。
不过这当然不是李云龙的主要目的,他赶紧顺坡滑,紧接着提出了第二个要求:“既然这个不行,那就把张大彪给我调过来,这个营长我使着顺手。
”其实这才是他的主要目的,旅长果然就答应了。
好一招“以退为进”!还有一次,李云龙找后勤部长要手榴弹。
后勤部长问他要多少,他开口就是五十箱。
把后勤部长吓一跳,“你一定是在开玩笑吧,战时这么紧张,怎么可能给一个独立团五十箱手榴弹?”李云龙一番讨价还价后,净得二十箱。
要知道这在当时仍然是非常多的了。
当然,这跟他平时与后勤部长长期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人际关系有着很大关系。
李云龙的沟通能力,为他换来的不仅仅是“真金白银”,更是战士们的后勤保障,乃至生命安全保障,这样善于沟通的能力是非常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
就拿我们君同的技术小伙伴来说,他们不仅要会跟机器设备“沟通”,更要学会与客户、与领导、与同事多方进行和谐有效的沟通,这才是一个优秀的技术工程师应当具备的、较为全面的职业素养。
02学会高质量汇报工作《亮剑》中有一个片段,作为团长的李云龙询问部下一营长张大彪,对面交战的日军是哪支部队,张大彪可以很迅速地回答出是日军第四旅团的坂田联队,并且对对方的军队详情也有了解,而日军方将领也问了其属下士兵同样的问题,但是日军下属却说不清楚。
李云龙的下属在汇报军情时会把团长想要了解的情况汇报的清清楚楚,这样才能方便团长做出正确的决策,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而在我们日常工作中,有些员工在跟领导汇报工作的时候自己本身都处于一个比较懵的状况,并不知道领导真正想要了解什么,也不清楚自己到底该汇报什么。
这样就反倒需要领导再重新去评估想要了解的具体情况,然后才能据此去做决策,造成不必要的拖延,贻误最佳的战略和行动时机。
亮剑精神和企业管理亮剑精神和企业管理久闻《亮剑》是一部很好的连续剧,是很多企业和管理层争相学习的典范;其…亮剑精神‟---“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
即使倒下,也要所向披靡!”折射出的内涵可以延伸到个重在塑造李云龙英雄式的为一座山、一道岭。
剑锋所指,类。
这部电视剧、企业、社会、民族乃至整个物形象,但这个英雄和以往的近似圣格直爽、脾形象不同,他是英雄的,酷喝酒。
同时却有着许许多多毛病。
他躁、胆大狡黠、打仗勇这也拉近了和现实的距离。
一:不按常规出牌,追求速度和效益李云龙是个不按常规出牌、不遵循战场法则而追求现实目标的作战指挥员,不出手则已,出手则异常迅速、犀利,致对手于死地。
刺杀青年那样躲在暗命。
二:充分授权他是个近似嗜的军,在军围剿期间,他把独立团以连、排为单位划分本吃若军将领筱塚役评价到:这是个近似萨拉窝的农夫,不要给他机会,一有机会他追求的就是战场最高指挥员的干个小分队,充分授权给手下。
他教导自己的士兵说:“凭什么小喝西北风啊,只要是对们.”,在一次次的本,我们八路军就本娘你们怎么做都不过分,我李云龙什么都要,就是不要围剿中,独立团的员急速扩充,装备也大为改善。
三:时间和速度就是生命和本拼刺刀的时候,在本子弹退堂的瞬间,他就指挥战士刺杀过去,不遵守战争法则的去争取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然而就是这短短的几分钟却要了对手的命。
羚羊要是跑不过最快的狮子,就会被吃掉;狮子如果跑不过最慢的羚羊,就只能饿死。
比赛只有一次,绝无重赛的机会!一个企业如果达不到“环绕速度”,发展总是慢半它的份,盘中的奶酪也会被别,到来每一块市场蛋糕都可能没“动一刀”。
拿破仑说:“我的军队之所以常胜不败,就因为在与敌抢占制高点时,我们总是早到5分钟。
”为什么中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三五年?就是因为多数民营企业实力薄弱,总是晚到“5分钟”。
四:密集进攻,全力打击一点李云龙是个农民出,有着农民式的狡黠,不单和敌式的谈判中承诺用、友军是这样,就连和自己军军佐官刀多换10箱手榴弹;帮队的同志也是这样。
影楼从《亮剑》学习李云龙的执行力亮剑》是一部风靡全国的战斗影片,中国各电视台争相播映,从《亮剑》中我们直接看到的是李云龙这个英雄,但如果我们再仔细分析,造就李云龙英雄形象的基础是李云龙所领导的这支**,特别是他们的领导团队,是他们塑造了李云龙这个品牌。
李云龙是个泥腿子军人,但他却有着过人的洞察力、判断力、执行力,他是个既重过程更重结果的**指挥者,正因为此他才能锻造出“剑锋所指,所向披靡”的军魂。
作为领导者,在李云龙身上具有许多良好品质,这种品质被他不折不扣一如既往地落实就形成了强大的执行力,正因为这种品质这种执行力才让他的下属忠诚、团结、顽强、奉献,最终成就了这支永远“亮剑”的部队。
结合这部影片,我对领导者如何在管理中提升执行力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看法:1、领导者做到轻重分明、公私分明、关键时刻舍小取大。
李云龙带领队伍攻打山本大队驻扎的县城,在快破城之时山本将李云龙的妻子拉到城头作认为谈判要胁条件,一边是出生入死的战士因日军的强烈抵抗而大量伤邙,一边是新婚燕尔的妻子被人用刀架着脖子立在城头,如果炮击城楼则可立即破城和减少战士伤邙,但妻子将香消玉殒,如果硬攻则将有更多的战士伤邙,如果不攻而退兵则对不起被日军杀害的几百乡亲和战士。
这这关键时刻,李云龙没有被女儿情长所束缚,没有忘记自已中国的军人的使命,没忘记死在日军手里的战士和乡亲,果断下令开炮,以最少的伤邙破城杀敌,完成自已的使命。
所以管理者在带领自已的团队实现计划,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要至始至终以身作责做到轻重分明,公私分明,舍小取大,即使涉及到自已的彻身利益。
比如:公司第二天将有重要客人稽核,可是一些跟自已有关的事项可能要到晚上2点才能准备好,在这种情况下身为主管的你是按时下班还是把事情弄妥之后才下班犹显重要。
主管走人,下属将跟着下班,大伙是可免除劳累,但准备之事将不了了之,第二天客人稽核将无法通过,会给公司来损失。
如果主管留下并带头动手不仅可以带动下属,更会让下属肃然起敬,齐心协心把事办好。
亮剑李云龙团队团队管理《亮剑》里的李云龙很会带团队。
他的队伍有战斗力,象狼一样,所向披靡。
拿破仑说过,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羊,能战胜一头羊带领的一群狮子。
而李云龙是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狼,你说厉害不厉害?李云龙的团队管理能力很高超,有如下特色:1、思维不受限制这和我们受过高等教育的职业经理人思考问题的方式截然不同,他脑子里没那么多坛坛罐罐、条条框框,不以常理出牌,不受任何束缚,打破常规,逆向思维,出其不意。
比如:“我就不把这次突围当成突围,当成什么?当成进攻,向敌人进攻”;“没有助攻,全他娘的主攻。
现在我们的兵力是八比一,这种富裕仗我八辈子也没打过,这会咱们敞开了当回地主。
三营长,你嘴别裂的跟荷花式的,助攻改主攻,我一不给添人,二不给添**,一字之变,要给我变出杀气来,要打出个精神头来。
”2、语言犀利,比喻贴切,激发士气,巧妙向团队表达意愿和决心“我们团要象野狼团,每个人都是傲傲叫的野狼!吃鬼子的肉,还嚼碎鬼子的骨头。
狼走千里吃肉,狗走千里吃屎,咱独立团啥时候吃肉,啥时候改善伙食啊?那就是碰到小鬼子的时候!”话音一落,群情激昂,蠢蠢欲动,瞬间点燃战士们的战斗热忱。
这种战斗动员最直白,最有效果。
“我估摸着城门楼子是块难啃的骨头,老子就是崩了门牙,也要在鬼子增援部队赶到前咬开。
”3、善于做思想工作,几句话让战士卸掉思想包袱“什么他娘的精锐,老子打的就是精锐!”,“都说鬼子拼刺刀有两下子,老子就不信这个邪,都是两个肩膀抗一个脑袋,鬼子他是人养的,肉长的,大刀进入也要穿个窟窿.就算是见了阎王爷,老子也能撸它几跟胡子下来。
”本来有些战士还有点畏惧日本鬼子,让他这么一说,去他娘的,日本鬼子算个屁?4、爱兵如子他说,独立团成立以来,从没丢过一个弟兄。
他为“和尚”报仇的行动,无疑成为爱兵的典范之举,赢得了广大官兵的爱戴。
正因如此,段鹏在他受重伤后才急成那样,爱是相互的!5、适当放权让独立团化整为零,各营自己发展队伍,大大调动了营长们的积极性。
从亮剑看管理,分析太到位了一、随时随地招录人才人才来源于三种途径:一是被吸引来的,二是被筛选出来的,三用重金挖过来。
李云龙身边的人,和尚本是国民军的,一听说是李云龙,就马上同意跟他干,这叫吸引来的;张大彪是在战中表现很好,是筛选出来的;骑兵连的孙连长是用五挺机枪换来的。
李云龙的部队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两件事,一是招兵买马,二是筹备武器装备(工具)。
这才后来的由千多人的团队发展到将近万人。
在团队中,常常出现一种现象,团队只有在人员短缺或是有人离职才开始招人,平常是不会招聘的。
用他们的话说,这叫节约人力资源,降低成本。
事实真是这样吗?当一个团队没有人才储备时,团队内的人才没有危机感,所以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做事的效率就不高。
表面上好像节约了成本,可是这群员工每天不能尽心尽责,绩效不佳,弄出的问题倒是不少,如此一来花费的成本更高。
另外当每个重要岗位只有一个员工,没有储备,如何筛选好的员工。
当有一天重要岗位的员工要离职,你哪里有时间去招聘优秀的人才,那时可能就是随便找一个顶一下算了。
这在管理中叫没有计划,一个好的团队是随时随地招聘人才,团队内部只要有不门负责人,要随时观察员工的行为和情绪,一旦出现异常,要立刻想办法纠正和解决。
李云龙的行动力还表现在,有一次同赵刚商议挑选会武功的战士组成一支特别的队伍,当时赵刚说:“那好,这事你尽快去办!”李云龙说了另外一句:“不用尽快,我马上就去!”假设团队中每个人或者作为管理者有这样的行动力,团队想不发展都不行。
一个台阶同别的团队一比,或是去到国外看到别的大的企业才感觉自己是井底之蛙。
中央高级领导意识到,不能靠原来那些经验和理论同别人抗衡。
必须学习更好的军事战略,这才有了李云龙他们去南京军事学院学习的故事。
作为团队来说,不断向比自己更成功的团队学习是当前团队发展的必要趋势。
你可以不学习,但你的竞争对手会帮你学习!。
亮剑精神与企业管理:李云龙的7大管理秘笈一、随时随地招录人才人才来源于三种途径:一是被吸引来的,二是被筛选出来的,三用重金挖过来.李云龙身边的人,和尚本是国民军的,一听说是李云龙,就马上同意跟他干,这叫吸引来的;张大彪是在战中表现很好,是筛选出来的;骑兵连的孙连长是用五挺机枪换来的.李云龙的部队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两件事,一是招兵买马,二是筹备武器装备工具.这才后来的由千多人的团队发展到将近万人.在团队中,常常出现一种现象,团队只有在人员短缺或是有人离职才开始招人,平常是不会招聘的.用他们的话说,这叫节约人力资源,降低成本.事实真是这样吗当一个团队没有人才储备时,团队内的人才没有危机感,所以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做事的效率就不高.表面上好像节约了成本,可是这群员工每天不能尽心尽责,绩效不佳,弄出的问题倒是不少,如此一来花费的成本更高.另外当每个重要岗位只有一个员工,没有储备,如何筛选好的员工.当有一天重要岗位的员工要离职,你哪里有时间去招聘优秀的人才,那时可能就是随便找一个顶一下算了.这在管理中叫没有计划,一个好的团队是随时随地招聘人才,团队内部只要有不适合的人就马上更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团队正常发展,领导者永远要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能让下面的人牵着你走二、魂、价值观团队文化“要有一股气势,要有一种拼到底的劲头.就像一个剑客,和对手狭路相逢,他发现对手竟是天下第一剑客,这时他明知是死,也必须亮出宝剑,没有这样的勇气就别当剑客,倒在对手的剑下不丢人,那叫虽败犹荣,咱中国人决不当孬种,逢敌必亮剑.”这种精神在军队中叫魂——军魂,如果用在团队中就叫价值观.在团队中如果有一种这样的文化,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无论处于何种不利的形势,都会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它,并且是团队中每一个员工,就好像亮剑中的每一个战士一样.但是实际的情况是,团队中当遇到困难时,往往想方设法的只有总裁,只有老板,其余的人到了时间就下班,事不关己,反正解决不了对自己没有损坏,工资不会少一分.这难道不像楚云飞的部队.打不赢没关系,实在不行就跑,因为有退路.总裁,老板只能向前,他们没有退路,要么胜利要么战死三、行动力在团队中,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行动力,一旦发现风吹草动,就要立刻调查分析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避免问题进一步恶化.比如作为一个部门负责人,要随时观察员工的行为和情绪,一旦出现异常,要立刻想办法纠正和解决.李云龙的行动力还表现在,有一次同赵刚商议挑选会武功的战士组成一支特别的队伍,当时赵刚说:“那好,这事你尽快去办”李云龙说了另外一句:“不用尽快,我马上就去”假设团队中每个人或者作为管理者有这样的行动力,团队想不发展都不行.四、职责分工与制度1、在李家坡战斗中,李云龙在与政委赵刚讨论作战方案时,李云龙安排自己带突击队打前锋,等到前锋打光了全部牺牲再让赵刚补上.这时赵刚有一段话:“你指李云龙这叫擅离职守,团长就应该在指挥的位置上,而不是带突击队冲锋,我要是给旅长打电话……”这在团队管理中叫岗位职责不明确,部队同团队一样,不同的分工有不同的职责.如果一个部队中,炮兵去做骑兵的事,骑兵去做步兵的事那只有一种情况,就是这个部队的人差不多阵亡的时候,否则就叫乱了套.在团队中,如果老板去做员工做的事,或者总裁去做下属该做的事,那这个团队离关门也就不远了,特别是总裁,只能做自己该做的事.总裁应该做什么事呢总裁应该做最重要的事,比如思考——团队的战略方向,哪里做得好哪里还可以做得更好学习——学习同行中好的经验方法,掌握行业内外大量的资讯;提升自己的领导力;随时随地为团队挖掘招聘优秀人才等等.2、李云龙等军级首领去南京军事学院学习遇到两件事,让他很是恼火.一是学习不准带枪,二是迟到一天要扫一天的马路.李云龙尽管不愿意,但是也没办法.这叫做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你的职位多高,不管你曾经有多大的贡献.五、领导力1、主人公李云龙是一个性情刚烈,不喜欢循规蹈矩的人,但是他为什么偏偏听旅长的话李云龙为他惹了不少的麻烦,而为什么旅长在关键的时候还是重用李云龙例子:李云龙被撤职到服装厂,后来上级又派他去当团长,他不服气,不愿去,结果旅长马上赶到给他一阵臭骂,他竟然不敢再说一句话,乖乖上任.原因:旅长非常清楚李云龙的性格特点,他没有什么文化,这种人往往痛恨别人给他讲大道理,所以你不能给他讲道理.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他自己的办法去对付他自己,他平常总是骂骂咧咧的,所以遇到一个比他还厉害的旅长他就服了.结论:领导者必须具备知人善用的能力.作为一个领导你除了要知道下属的能力,还要了解他的性格,并且把他放在有用的地方.同时要用人之长,避人之短,不能因为某人有缺点就把他的优点全部给否定了.2、李云龙本身就是一个领导力很强的人,他的领导力主要表现在他深得人心,以及他有一股领导者的特质,那就是人格魅力,他能让他的部下既爱他又怕他,爱是因为他体恤部下,关心部下,能和下属同甘共苦;而怕他是因为他那表面粗暴的性格,和那张得理不饶人的嘴巴.又如:李云飞在战场上的原则是从不丢下一个兄弟,即便自己杀出重围,如果知道还有一个兄弟没有出来,他都会返回去把他救出来.六、人际关系的沟通能力大凡领导者都是沟通力和反应能力特强,李云龙当然不例外.尽管他平常脾气暴躁,但是有一个优点是从不记仇.所以即便发飚了,也可以马上转怒为喜,从来没有隔夜仇,这一点在作为领导来说是非常可贵的,不管是对上级,还是下属,或许是同级之间,在问题的沟通上几乎从来就没有他干不成的事,尽管有时他的方法看起来有些另类,但毕竟是解决问题,只要不违背原则.七、学习力中央通知高级军官全部到南京学习,当时很多人不理解,日本鬼子被打跑了,蒋介石也被打垮了,还有什么学的只有一个人明白为什么那就是孔捷,因为他被派到支持朝鲜打美国.他出去见了世面,见识到了别人的战争方法的确比我们的厉害.正如很多团队,刚刚创业时感觉很好,比周围同行业的都好,一旦上了一个台阶同别的团队一比,或是去到国外看到别的大的企业才感觉自己是井底之蛙.中央高级领导意识到,不能靠原来那些经验和理论同别人抗衡.必须学习更好的军事战略,这才有了李云龙他们去南京军事学院学习的故事.作为团队来说,不断向比自己更成功的团队学习是当前团队发展的必要趋势.你可以不学习,但你的竞争对手会帮你学习。
《亮剑》管理哲学一、随时随地招录人才人才来源于三种途径,一是被吸引来的,二是被筛选出来的,三用重金挖过来。
李云龙身边的人,和尚本是国民军的,一听说是李云龙,就马上同意跟他干,这叫吸引来的;张大彪是在战中表现很好,是筛选出来的;骑兵连的孙连长是用五挺机枪换来的。
李云龙的部队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两件事,一是招兵买马,二是筹备武器装备(工具)。
这才后来的由千多人的团队发展到将近万人。
在团队中,常常出现一种现象,团队只有在人员短缺或是有人离职才开始招人,平常是不会招聘的。
用他们的话说,这叫节约人力资源,降低成本。
事实真是这样吗?当一个团队没有人才储备时,团队内的人才没有危机感,所以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岗位的员工要离职,你哪里有时间去招聘优秀的人才,那时可能就是随便找一个顶一下算了。
这在管理中叫没有规划,一个好的团队是随时随地招聘人才,团队内部只要有不适合的人就马上更换。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团队正常发展,领导者永远要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能让下面的人牵着你走!二、魂、价值观(团队文化)“要有一股气势,要有一种拼到底的劲头。
就像一个剑客,和对手狭路相逢,他发现对手竟是天下第一剑客,这时他明知是死,也必须亮出宝剑,没有这样的勇气就别当剑客,倒在对手的剑下不丢人,那叫虽败犹荣,咱中国人决不当孬种,逢敌必亮剑。
”这种精神在军队中叫魂——军魂,如果用在团队中就叫价值观。
在团队中如果有一种这样的文化,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无论处于何种不利的形势,都会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它,并且是团队中每一个员工,就好像亮剑中的每一个战士一样。
但是实际的情况是,团队中当遇到困难时,往往想方设法的只有总裁,只有老板,其余的人到了时间就下班,事不关己,反正解决不了对自己没有损坏,工资不会少一分。
这难道不像楚云飞的部队。
打不赢没关系,实在不行就跑,因为有退路。
总裁,老板只能向前,他们没有退路,要么胜利要么战死!三、行动力在团队中,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行动力,一旦发现风吹草动,就要立刻调查分析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避免问题进一步恶化。
举报举报从《亮剑》看团队管理2013-10-26 大董酒店管理策划百姓家宴从《亮剑》看团队管理《亮剑》里的李云龙非常会带队伍。
他的队伍有战斗力,象狼一样,所向披靡。
拿破仑说过,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羊,能战胜一头羊带领的一群狮子。
而李云龙是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狼,自然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了。
一、随时随地招录人才人才来源于三种途径,一是被吸引来的,二是被筛选出来的,三用重金挖过来。
李云龙身边的人,和尚本是国民军的,一听说是李云龙,就马上同意跟他干,这叫吸引来的;张大彪是在战中表现很好,是筛选出来的;骑兵连的孙连长是用五挺机枪换来的。
李云龙的部队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两件事,一是招兵买马,二是筹备武器装备(工具)。
这才后来的由千多人的团队发展到将近万人。
在团队中,常常出现一种现象,团队只有在人员短缺或是有人离职才开始招人,平常是不会招聘的。
用他们的话说,这叫节约人力资源,降低成本。
事实真是这样吗?当一个团队没有人才储备时,团队内的人才没有危机感,所以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做事的效率就不高。
表面上好像节约了成本,可是这群员工每天不能尽心尽责,绩效不佳,弄出的问题倒是不少,如此一来花费的成本更高。
另外当每个重要岗位只有一个员工,没有储备,如何筛选好的员工。
当有一天重要岗位的员工要离职,你哪里有时间去招聘优秀的人才,那时可能就是随便找一个顶一下算了。
这在管理中叫没有计划,一个好的团队是随时随地招聘人才,团队内部只要有不适合的人就马上更换。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团队正常发展,领导者永远要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能让下面的人牵着你走!二、魂、价值观(团队文化)“要有一股气势,要有一种拼到底的劲头。
就像一个剑客,和对手狭路相逢,他发现对手竟是天下第一剑客,这时他明知是死,也必须亮出宝剑,没有这样的勇气就别当剑客,倒在对手的剑下不丢人,那叫虽败犹荣,咱中国人决不当孬种,逢敌必亮剑。
” 这种精神在军队中叫魂——军魂,如果用在团队中就叫价值观。
亮剑精神和企业管理久闻《亮剑》是一部很好的连续剧,是很多企业和管理层争相学习的典范;其…亮剑精神‟---“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
即使倒下,也要为一座山、一道岭。
剑锋所指,所向披靡!”折射出的内涵可以延伸到个、企业、社会、民族乃至整个类。
这部电视剧重在塑造李云龙英雄式的物形象,但这个英雄和以往的近似圣形象不同,他是英雄的同时却有着许许多多毛病。
他格直爽、脾躁、胆大狡黠、打仗勇,酷喝酒。
这也拉近了和现实的距离。
一:不按常规出牌,追求速度和效益李云龙是个不按常规出牌、不遵循战场法则而追求现实目标的作战指挥员,不出手则已,出手则异常迅速、犀利,致对手于死地。
军将领筱塚役评价到:这是个近似萨拉窝刺杀青年那样躲在暗的农夫,不要给他机会,一有机会他追求的就是战场最高指挥员的命。
二:充分授权他是个近似嗜的军,在军围剿期间,他把独立团以连、排为单位划分若干个小分队,充分授权给手下。
他教导自己的士兵说:“凭什么小本吃,我们八路军就喝西北风啊,只要是对本你们怎么做都不过分,我李云龙什么都要,就是不要本娘们.”,在一次次的围剿中,独立团的员急速扩充,装备也大为改善。
三:时间和速度就是生命和本拼刺刀的时候,在本子弹退堂的瞬间,他就指挥战士刺杀过去,不遵守战争法则的去争取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然而就是这短短的几分钟却要了对手的命。
羚羊要是跑不过最快的狮子,就会被吃掉;狮子如果跑不过最慢的羚羊,就只能饿死。
比赛只有一次,绝无重赛的机会!一个企业如果达不到“环绕速度”,发展总是慢半,到来每一块市场蛋糕都可能没它的份,盘中的奶酪也会被别“动一刀”。
拿破仑说:“我的军队之所以常胜不败,就因为在与敌抢占制高点时,我们总是早到5分钟。
”为什么中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三五年?就是因为多数民营企业实力薄弱,总是晚到“5分钟”。
四:密集进攻,全力打击一点李云龙是个农民出,有着农民式的狡黠,不单和敌、友军是这样,就连和自己军队的同志也是这样。
管理中的亮剑精神“古代的剑客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强大,就算对方是天下第一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
即使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亮剑精神就是我们这支军队的军魂!剑锋所指,所向披靡!”一部《亮剑》,令人荡气回肠。
剧中塑造了一位既骁勇善战又沉着冷静的英雄李云龙和他带领的一支敢拼杀、敢进攻、不畏牺牲,具有“亮剑”精神的部队。
在李云龙身上,我们体会到优秀管理者所必备的良好的个人品质、优秀的职业素养、卓越的管理艺术和善于“剑走偏锋”的智慧。
“亮剑”精神,为企业管理者带来诸多启迪。
管理者应具有“亮剑”精神中的领导力。
“亮剑”精神是一种敢于面对强敌、战胜强敌的领导艺术。
李云龙是“亮剑”精神艺术的完美实践者,别看他口里平时只会嚷着“进攻”和“杀、杀”的勇武声,但鏖战一开,他就格外冷静,并能以近乎完美的战术取得胜利。
当今和平年代的企业管理者,也同样追求“亮剑”精神领导艺术的完美实践。
要讲究企业战略制订的科学性,要有对企业资源调控的艺术性,要有对企业全局布势的统筹性,要有对企业组织掌控的智慧性,要有对企业盈亏的敏感性。
管理者应具有“亮剑”精神中的向心力。
“亮剑”精神是一种人格魅力。
《亮剑》之所以如此感人,在于关键人物李云龙具有一种团队首脑突出的人格魅力。
他善于指挥,拥有天马行空的作战想象力,在长期的军事生涯中,他的个人魅力给部队带来巨大的向心力,最终形成了从战斗精神意义上高扬的“亮剑”精神。
正是这种“亮剑”精神,使战士们愿意跟随他浴血奋战、不畏强敌、不断取胜。
成功的管理者是企业的灵魂人物,是员工为人处世的典范,必须具有比团队成员更高的精神境界,他的才识、技艺、人品风范和“亮剑”精神,都应该是团队的楷模。
管理者要带出一支充满战斗力的团队,必须以自身的德行、胆识和智慧来感召、引导和组织下属。
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他都必须拥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必须拥有克敌制胜的“亮剑”精神,始终让队员感到他身上存在的昂扬的斗志。
团队建设与《亮剑》精神一:不按常规出牌,追求速度和效益李云龙是个不按常规出牌、不遵循战场法则而追求现实目标的作战指挥员,不出手则已,出手则异常迅速、犀利,致对手于死地。
日军将领筱塚役男评价到:这是个近似萨拉热窝刺杀青年那样躲在暗处的农夫,不要给他机会,一有机会他追求的就是战场最高指挥员的性命。
二:充分授权他是个近似嗜血成性的军人,在日军围剿期间,他把独立团以连、排为单位划分成若干个小分队,充分授权给手下。
他教导自己的士兵说:“凭什么小日本吃肉,我们八路军就喝西北风啊,只要是对日本人你们怎么做都不过分,我李云龙什么都要,就是不要日本娘们.......”,在一次次的反围剿中,独立团的人员急速扩充,装备也大为改善。
三:时间和速度就是生命和日本人拼刺刀的时候,在日本人子弹退堂的瞬间,他就指挥战士刺杀过去,不遵守战争法则的去争取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然而就是这短短的几分钟却要了对手的命。
羚羊要是跑不过最快的狮子,就会被吃掉;狮子如果跑不过最慢的羚羊,就只能饿死。
比赛只有一次,绝无重赛的机会!一个企业如果达不到“环绕速度”,发展总是慢半拍,到头来每一块市场蛋糕都可能没它的份,盘中的奶酪也会被别人“动一刀”。
拿破仑说:“我的军队之所以常胜不败,就因为在与敌人抢占制高点时,我们总是早到5分钟。
”为什么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三五年?就是因为多数民营企业实力薄弱,总是晚到“5分钟”。
四:密集进攻,全力打击一点李云龙是个农民出身,有着农民式的狡黠,不单和敌人、友军是这样,就连和自己军队的同志也是这样。
他和军需部长商人式的谈判中承诺用日军佐官刀多换10箱手榴弹;帮友军楚云飞清理一营反水事件得到一个营的装备,似乎有点趁火打劫的嫌疑。
然而就是这些他讨价还价弄来的手榴弹却给久攻不下的日军以致命一击。
他让营长张大彪挖战壕,距离近了以后他不是用战士冲锋,而是让几十箱手榴弹在三分钟之内全部投向敌人的阵营。
这样减少了部队的伤亡,同时也成就了自己英雄人物形象。
“亮剑”精神与团队管理连续剧《亮剑》体现出的…亮剑精神‟:“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
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
剑锋所指,所向披靡!”给我们管理工作带来了深刻启示,有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
启示之一:团队的成功,需要坚强的领导力对于任何一个团队,领导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坚强的领导力可以使散沙聚成顽石,无坚不摧;软弱的领导力也可使好钢化为碎屑,毫无刚性可言。
李云龙的部队之所以“所向披靡”,与其坚强的领导力密不可分。
但是,管理者的领导力不会凭空产生,需要多方面的促成和不断加强。
领导力来源于管理者的示范效应。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亮剑》中,李云龙等军官们舍生忘死,冲锋在前,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激发了全团的旺盛斗志和必胜信心,换来了战士们的由衷钦佩和坚决服从。
不可否认,管理者可以通过奖励、处罚等手段增强领导力,但对于员工而言,这些手段往往被动性大于主动性,效果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而管理者的身先士卒,却可以使得员工主动跟进,主动关心和参与团队建设,管理者的领导力自然增强。
领导力来源于对结果的满意度。
管理的过程固然重要,但最终的结果才是检验管理是否真正有效的标准。
邓小平同志指出,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这就是著名的“猫论”,它清晰明确地表达了结果的重要性。
令敌人胆战心惊的独立团,面临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仍能够在李云龙等的率领下,攻必克,战必胜,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胜利。
总能率队打胜仗的统帅,自然能够获得士兵的信任,领导力来源于对下属的关心。
激励的方法之一,就是管理者对员工的真诚关心,包括个人进步、工作指导、家庭生活等诸多方面。
这种激励,既归属物质激励范畴,更归属精神激励范畴。
它可以极大激发员工的归属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有效提高管理者的威信和领导力,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大大促进团队的发展。
在攻打日军驻守的平安县城时,李云龙为减少士兵的伤亡,不惜牺牲新婚妻子;在贴身警卫员遭土匪杀害后,不惜身受处分也要剿匪报仇。
亮剑精神李云龙的七大
管理秘籍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亮剑精神与企业管理:李云龙的7大管理秘笈!
一、随时随地招录人才
人才来源于三种途径:一是被吸引来的,二是被筛选出来的,三用重金挖过来。
李云龙身边的人,和尚本是国民军的,一听说是李云龙,就马上同意跟他干,这叫吸引来的;张大彪是在战中表现很好,是筛选出来的;骑兵连的孙连长是用五挺机枪换来的。
李云龙的部队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两件事,一是招兵买马,二是筹备武器装备(工具)。
这才后来的由千多人的团队发展到将近万人。
在团队中,常常出现一种现象,团队只有在人员短缺或是有人离职才开始招人,平常是不会招聘的。
用他们的话说,这叫节约人力资源,降低成本。
事实真是这样吗?当一个团队没有人才储备时,团队内的人才没有危机感,所以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做事的效率就不高。
表面上好像节约了成本,可是这群员工每天不能尽心尽责,绩效不佳,弄出的问题倒是不少,如此一来花费的成本更高。
另外当每个重要岗位只有一个员工,没有储备,如何筛选好的员工。
当有一天重要岗位的员工要离职,你哪里有时间去招聘优秀的人才,那时可能就是随便找一个顶一下算了。
这在管理中叫没有计划,一个好的团队是随时随地招聘人才,团队内部只要有不适合的人就马上更换。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团队正常发展,领导者永远要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能让下面的人牵着你走!
二、魂、价值观(团队文化)
“要有一股气势,要有一种拼到底的劲头。
就像一个剑客,和对手狭路相逢,他发现对手竟是天下第一剑客,这时他明知是死,也必须亮出宝剑,没有这样的勇气就别当剑客,倒在对手的剑下不丢人,那叫虽败犹荣,咱中国人决不当孬种,逢敌必亮剑。
”
这种精神在军队中叫魂——军魂,如果用在团队中就叫价值观。
在团队中如果有一种这样的文化,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无论处于何种不利的形势,都会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它,并且是团队中每一个员工,就好像亮剑中的每一个战士一样。
但是实际的情况是,团队中当遇到困难时,往往想方设法的只有总裁,只有老板,其余的人到了时间就下班,事不关己,反正解决不了对自己没有损坏,工资不会少一分。
这难道不像楚云飞的部队。
打不赢没关系,实在不行就跑,因为有退路。
总裁,老板只能向前,他们没有退路,要么胜利要么战死!
三、行动力
在团队中,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行动力,一旦发现风吹草动,就要立刻调查分析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避免问题进一步恶化。
比如作为一个部门负责人,要随时观察员工的行为和情绪,一旦出现异常,要立刻想办法纠正和解决。
李云龙的行动力还表现在,有一次同赵刚商议挑选会武功的战士组成一支特别的队伍,当时赵刚说:“那好,这事你尽快去办!”李云龙说了另外一句:“不用尽快,我马上就去!”假设团队中每个人或者作为管理者有这样的行动力,团队想不发展都不行。
四、职责(分工)与制度
1、在李家坡战斗中,李云龙在与政委赵刚讨论作战方案时,李云龙安排自己带突击队打前锋,等到前锋打光了(全部牺牲)再让赵刚补上。
这时赵刚有一段话:“你(指李云龙)这叫擅离职守,团长就应该在指挥的位置上,而不是带突击队冲锋,我要是给旅长打电话……”
这在团队管理中叫岗位职责不明确,部队同团队一样,不同的分工有不同的职责。
如果一个部队中,炮兵去做骑兵的事,骑兵去做步兵的事那只有一种情况,就是这个部队的人差不多阵亡的时候,否则就叫乱了套。
在团队中,如果老板去做员工做的事,或者总裁去做下属该做的事,那这个团队离关门也就不远了,特别是总裁,只能做自己该做的事。
总裁应该做什么事呢?
总裁应该做最重要的事,比如思考——团队的战略方向,哪里做得好?哪里还可以做得更好?学习——学习同行中好的经验方法,掌握行业内外大量的资讯;提升自己的领导力;随时随地为团队挖掘招聘优秀人才等等。
2、李云龙等军级首领去南京军事学院学习遇到两件事,让他很是恼火。
一是学习不准带枪,
二是迟到一天要扫一天的马路。
李云龙尽管不愿意,但是也没办法。
这叫做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你的职位多高,不管你曾经有多大的贡献。
五、领导力
1、主人公李云龙是一个性情刚烈,不喜欢循规蹈矩的人,但是他为什么偏偏听旅长的话?李云龙为他惹了不少的麻烦,而为什么旅长在关键的时候还是重用李云龙?例子:李云龙被撤职到服装厂,后来上级又派他去当团长,他不服气,不愿去,结果旅长马上赶到给他一阵臭骂,他竟然不敢再说一句话,乖乖上任。
原因:旅长非常清楚李云龙的性格特点,他没有什么文化,这种人往往痛恨别人给他讲大道理,所以你不能给他讲道理。
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他自己的办法去对付他自己,他平常总是骂骂咧咧的,所以遇到一个比他还厉害的旅长他就服了。
结论:领导者必须具备知人善用的能力。
作为一个领导你除了要知道下属的能力,还要了解他的性格,并且把他放在有用的地方。
同时要用人之长,避人之短,不能因为某人有缺点就把他的优点全部给否定了。
2、李云龙本身就是一个领导力很强的人,他的领导力主要表现在他深得人心,以及他有一股领导者的特质,那就是人格魅力,他能让他的部下既爱他又怕他,爱是因为他体恤部下,关心部下,能和下属同甘共苦;而怕他是因为他那表面粗暴的性格,和那张得理不饶人的嘴巴。
又如:李云飞在战场上的原则是从不丢下一个兄弟,即便自己杀出重围,如果知道还有一个兄弟没有出来,他都会返回去把他救出来。
六、人际关系的沟通能力
大凡领导者都是沟通力和反应能力特强,李云龙当然不例外。
尽管他平常脾气暴躁,但是有一个优点是从不记仇。
所以即便发飚了,也可以马上转怒为喜,从来没有隔夜仇,这一点在作为领导来说是非常可贵的,不管是对上级,还是下属,或许是同级之间,在问题的沟通上几乎从来就没有他干不成的事,尽管有时他的方法看起来有些另类,但毕竟是解决问题,只要不违背原则。
七、学习力
中央通知高级军官全部到南京学习,当时很多人不理解,日本鬼子被打跑了,蒋介石也被打垮了,还有什么学的?只有一个人明白为什么?那就是孔捷,因为他被派到支持朝鲜打美国。
他出去见了世面,见识到了别人的战争方法的确比我们的厉害。
正如很多团队,刚刚创业时感觉很好,比周围同行业的都好,一旦上了一个台阶同别的团队一比,或是去到国外看到别的大的企业才感觉自己是井底之蛙。
中央高级领导意识到,不能靠原来那些经验和理论同别人抗衡。
必须学习更好的军事战略,这才有了李云龙他们去南京军事学院学习的故事。
作为团队来说,不断向比自己更成功的团队学习是当前团队发展的必要趋势。
你可以不学习,但你的竞争对手会帮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