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删”即把没有意义或不必译出的虚词删去。文言句子中有 些词,如句首语气词“盖”“夫”,音节助词“之”,用于特殊 场合的连词“而”,有些重文或互文,可以或略去,或合并译出 。如“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其中“因利乘便”互文,可以同 译为“(秦人)趁着十分有利的形势”。
(5)“调”即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在对译的基础上,将特殊句式 调整过去,使译句畅达。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此所谓 战胜于朝廷”,“于朝廷”是介词短语后置,译时移到“战胜” 之前,译为“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三)如何判别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所谓“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就是形容词跑到了主语或宾语 的位置上。判断形容词是否活用为名词,可以观察形容词是否 被定语修饰。如“百废具兴”中的“废”。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同动词的使动用法略有区别,它的特点是使 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如“今媪尊长安君之位”中的“尊”,“春风又绿江南岸”中 的“绿”。
4.连。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 写在草稿纸上。 5.查。回顾原文,检查是否符合语境。再读一遍,保证句子准确 通顺。 6.写。在逐一检查文言文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到位以后,将 草稿纸上连缀好的译句字迹端正、清楚无误地誊写到试卷上。
经典例题
【例1】(2009·浙江卷)(原文见第三节课堂反馈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言文句子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使用文言 文翻译的“六字翻译法”逐一加以解释。文言文“六字翻译 法”:留、换、补、删、调、变。 (1)“留”即保留(照录)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 包括:①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 够理解,可以保留不译(硬要译,反而显得不通顺),如“劳苦而 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苦功高”这个 成语就可以不译;②像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 、度量衡等专有名词,也可保留不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