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工艺课程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29
课程设计焊接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焊接的基本原理、焊接方法、焊接材料以及焊接工艺等;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焊接设备,进行常见焊接操作,并能够判断和处理焊接中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对焊接技术的兴趣和热情,认识焊接技术在工程和制造领域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安全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焊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焊接操作的技巧和工艺,培养对焊接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焊接基本原理、焊接方法、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
首先,将介绍焊接的基本原理,包括焊接的定义、分类和特点,以及焊接过程中涉及的热力学和物理化学原理。
其次,将介绍常见的焊接方法,包括气体保护焊、电弧焊、电阻焊等,并介绍各种焊接方法的操作步骤和应用范围。
然后,将介绍焊接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的相关知识,包括焊接材料的分类、性能和选用原则。
最后,将介绍焊接工艺的制定和实施,包括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焊接过程的控制和焊接质量的判断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将采用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焊接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知识。
其次,将采用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焊接技术的相关问题。
然后,将采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焊接设备,进行实际焊接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最后,将采用多媒体教学法,通过视频、图片和动画等直观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焊接技术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将选择权威和实用的焊接技术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参考书方面,将提供相关的焊接技术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和参考。
《焊接工艺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焊接工艺课程设计》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K1410103(二)课程英文名称:Course Project for welding Technology(三)开课对象:焊接技术与工程(四)课程性质和地位:《焊接工艺课程设计》是针对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门专业必修实践课程。
使学生对焊接工艺的制定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了解焊接工艺制定的整个过程,能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验室的现有设备,制定出给定材料的焊接工艺,并完成焊接和相关性能的检测。
(五)教学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本课程是学生在学完了焊接方法与设备专业课程之后,进一步加强专业知识的实践操作而开设的课程。
学生利用所学原理,将包括焊接工艺的制定、焊接、性能检测几大块内容加以应用。
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对焊接工艺的实践运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
(六)教学内容、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教学时数:I周(14学时)学分数:1学分教学时数具体分配:(七)教学方式以实践操作为主,外加一定内容的课堂讲授。
(八)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实验室实践操作。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1.考核要求:考试课2.考核方式:实践操作与课程报告撰写结合3.考试成绩:平时成绩30%,以出勤考核情况、报告修改及实验操作表现为平时成绩, 课程报告成绩占70%。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第一节焊接工艺的制定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知道如何查找文献,利用文献了解各种焊接方法的发展现状,并制定出给定材料的焊接工艺。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1、文献知识查找。
2、焊接工艺的制定。
重点难点:重点为焊接工艺的制定。
难点为焊接工艺的制定。
考核要求:1、文献知识查找。
(识记)2、焊接工艺的制定。
(掌握)第二节焊接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用自己制定的焊接工艺对试板进行焊接,并针对焊接情况,对焊接工艺随时进行调整。
第1章绪论1.1液化气干燥器结构的概述液化气干燥器,壁厚20mm,材料为1Cr18Ni9Ti。
尺寸:长2.8m,直径1.5m。
如图1.1所示:作为储气压容器的要考虑抗爆问题,也就是强度问题,应控制焊缝成型和裂纹问题。
在焊接完成后,敲掉焊渣,然后进行热处理。
由于采用手工电弧焊和MIG焊进行焊接,故焊接后应进行一定数量的X光片或超声波焊缝内部检查,并按设计规定级别评定。
1.2焊接方法液化器干燥器的干燥室焊接属于环焊缝焊接。
通常来讲,环焊缝通常用手工电弧焊,MIG焊等方法进行焊接。
其他的焊接方法起辅助作用,为了更好的完成本次任务,下面是我对手工电弧焊和MIG焊的一些介绍:1、手工电弧焊的焊接技术使用不同的方法保护焊接熔池,防止和大气接触。
热能由电弧提供。
和MIG焊一样,电极为自耗电极。
金属电极外由矿物质熔剂包覆,熔剂熔化时形成焊渣手工电弧焊盖住焊接熔池。
此外,包覆的熔剂还释放出气体保护焊接熔池,而且,还含有合金元素用来补偿合金熔池的合金损失。
在有些情况下,包覆的熔剂内含有所有合金元素,中部的焊条仅是碳钢。
然而,在采用这些类型的焊条时,需要特别小心,因为所有飞溅都具有软钢性质,在使用过程中焊缝会锈蚀。
如果使用直流电弧,焊条连接到正极,但如果使用钛型焊条,也可以使用交流电弧。
电压一般为20~30伏,电流取决于焊接材料的厚度、焊条规格、焊接结构,范围在 15~400安。
2、手工电弧焊的特点:1设备简单。
2操作灵活方便。
3能进行全位置焊接适合焊接多种材料。
4不足之处是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3、MIG焊:熔化极氩弧焊是使用焊丝作为熔化电极,采用氩气或富氩混合气体作为保护气体的电弧焊方法。
当保护气体是惰性气体Ar或Ar+He时,通常称作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简称MIG焊。
4、MIG焊的优点:1和TIG焊一样,它几乎可以焊接所有的金属,尤其适合于焊接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以及不锈钢等材料。
焊接过程中几乎没有氧化烧损,只有少量的蒸发损失,冶金过程比较简单。
q235a焊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Q235A钢的材料特性,掌握焊接工艺的基本知识;2. 学生能够描述焊接过程中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参数对焊接质量的影响;3. 学生能够解释Q235A钢焊接接头的常见缺陷及其成因。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焊接设备,进行Q235A钢的焊接操作;2. 学生能够根据Q235A钢的焊接特性,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和工艺参数;3. 学生能够运用焊接检测方法,评估焊接接头的质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焊接工艺的兴趣,增强对制造业的认同感;2. 学生树立安全意识,遵循焊接操作规程,注重个人和他人的安全;3. 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焊接基础知识,但对Q235A钢的焊接工艺了解不足,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焊接技能。
教学要求:结合Q235A钢的焊接特性,采用理论讲解、示范操作、实践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焊接知识的同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焊接基本原理:介绍焊接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焊接过程中物理化学变化;- 教材章节:第一章 焊接概述- 内容:焊接原理、焊接方法、焊接过程的基本现象。
2. Q235A钢材料性质:分析Q235A钢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其对焊接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二章 焊接材料- 内容:Q235A钢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焊接性分析。
3. 焊接工艺参数选择:讲解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参数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三章 焊接工艺参数- 内容: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参数的选择与调整。
4. 焊接操作技巧:介绍Q235A钢的焊接操作要领,示范焊接过程;- 教材章节:第四章 焊接操作技巧- 内容:Q235A钢焊接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焊接技巧。
毕业焊工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焊接的基本原理、工艺方法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具备焊工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焊接的基本概念、分类、原理和工艺流程;掌握常见的焊接方法及其特点和应用;了解焊接质量的检验方法和标准。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焊接设备,进行各种焊接操作;能够根据焊接材料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处理焊接中的问题;具备焊接质量的检查和评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焊接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焊接技术在工程建设和制造业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焊接基本原理、焊接工艺、焊接设备、焊接质量检验等方面。
具体安排如下:1.焊接基本原理:介绍焊接的定义、分类、原理和工艺流程。
2.焊接工艺:讲解各种焊接方法(如气焊、电弧焊、氩弧焊等)的原理、特点和应用。
3.焊接设备:介绍焊接设备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4.焊接质量检验:讲解焊接质量的检验方法、标准和评价体系。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焊接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2.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焊接设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焊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4.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焊接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丰富的焊接技术资料,便于学生拓展学习。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焊接工艺学教案《焊接工艺学》教案第一章焊接技术概论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焊接的定义、分类及优缺点。
2.掌握防止触电及防止火灾、爆炸、中毒、辐射及特殊环境焊接的安全技术措施。
3.理解焊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焊接劳动保护措施。
4.了解国内外焊接技术发展与应用概况。
二、教学难点、重点1.焊接的定义、分类及优缺点。
2.防止触电及防止火灾、爆炸、中毒、辐射及特殊环境焊接的安全技术措施。
三、学时分配章节名称学时合计§1-1概述 26§1-2 焊接安全技术与劳动保护 4四、教材分析与参考§1-1概述1.金属连接的方式在金属结构和机器的制造中,经常需要用一定的连接方式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按一定形式和位置连接起来。
金属连接方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拆卸连接,即不必毁坏零件(连接件、被连接件)就可以拆卸,如螺栓连接、键和销连接等。
另一类是永久性连接,也称不可拆卸连接,其拆卸只有在毁坏零件后才能实现,如铆接、焊接和粘接等。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教材将拆卸时仅连接件毁坏而被连接件不毁坏的连接情况也归纳为可拆卸的连接,如铆接。
而将连接件和被连接件全部毁坏后才能实现拆卸的连接方式称为永久性连接。
通常可拆卸连接不用于制造金属结构,而用于零件的装配和定位;永久性连接通常用于金属结构或零件的制造中。
2.焊接的定义焊接就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焊件达到结合的一种加工工艺方法。
由此可见,焊接最本质的特点就是通过焊接使焊件达到结合,从而将原来分开的物体形成永久性连接的整体。
要使两部分金属材料达到永久连接的目的,就必须使分离的金属相互非常接近,使之产生足够大的结合力,才能形成牢固的接头。
这对液体来说是很容易的,而对固体来说则比较困难,需要外部给予很大的能量如电能、化学能、机械能、光能、超声波能等,这就是金属焊接时必须采用加热、加压或两者并用的原因。
3.焊接分类按照焊接过程中金属所处的状态不同,可以把焊接方法分为熔焊、压焊和钎焊三类。
焊接工艺工装课程设计本篇论文主要介绍了一份焊接工艺工装课程设计。
焊接工艺工装是现代焊接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焊接工艺的选择、工装的设计与制作等诸多内容。
本设计旨在通过系统地学习焊接工艺工装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培养学生对焊接工艺工装设计与制作的能力和实践操作的技能。
一、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焊接工艺工装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独立进行焊接工艺工装的设计和制作。
二、教学内容及设置1. 焊接工艺工装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焊接工艺工装的设计原则与方法3. 焊接工艺工装的实施与验收4. 焊接工艺工装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5. 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三、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与案例分析相结合,通过课堂讲解和案例演示,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焊接工艺工装的相关知识和实践应用。
2. 实验操作与实践训练相结合,通过学生的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群体讨论与小组合作相结合,通过学生的团队协作与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过程1. 基础理论课程:在课堂上讲解焊接工艺工装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以及相关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2.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焊接工艺工装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并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 实验操作:设置相关的实验项目,让学生亲自进行焊接工艺工装的设计和制作,培养其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讨论与总结:定期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和总结,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设计与实施能力。
五、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验操作考核两部分。
其中,理论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焊接工艺工装的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验操作考核主要考察学生对焊接工艺工装设计与制作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根据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编写一本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包含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
2. 实验室设备:配备适当的焊接工艺工装设计和制作所需的设备和工具,保证学生的实验操作条件。
焊工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焊接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具备一定的焊接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焊接的定义、分类、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掌握焊接方法(如气体保护焊、电弧焊等)的操作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了解焊接质量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焊接设备、材料和工具;能够根据图纸和工艺要求进行焊接操作;能够对焊接质量进行自我检查和评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遵守团队纪律,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勇于尝试新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焊接技能。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焊接基础知识、焊接方法和焊接实践三个部分。
焊接基础知识部分包括焊接的定义、分类、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焊接方法部分包括气体保护焊、电弧焊等焊接方法的操作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焊接实践部分包括焊接操作练习和焊接质量检测。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用于传授焊接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焊接的基本原理和工艺要求;演示法用于展示焊接操作过程,使学生清晰地了解焊接方法的操作技巧;实践法用于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焊接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讨论法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焊接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和工具。
教材用于提供系统的焊接理论知识,为学生学习提供依据;多媒体资料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焊接操作过程,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焊接方法;实验设备和工具用于支持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焊接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和实践操作四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和团队合作表现;作业主要评估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考试主要评估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焊接技能掌握程度;实践操作主要评估学生的焊接操作熟练度和质量控制能力。
目录1塔立式煤气炉的产品结构分析 (2)1.1 产品结构分析 (2)2母材性能分析 (5)2.1母材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分析 (5)2.2母材焊接性分析 (5)3塔立式煤气炉的工艺流程图及钢板复检 (5)3.1工艺流程图、钢板复检 (5)4零件的下料 (6)4.1筒节的下料 (6)4.2封头的下料 (6)4.3其他部件 (7)5筒节的卷制及封头的压制成型 (9)5.1 卷板的质量控制 (9)5.2 影响封头成型的主要因素 (10)6装配、焊接工艺 (11)6.1工件的定位原理 (11)6.2定位器 (11)6.3 工件的定位方法 (12)6.4 定位焊 (12)6.5筒节的纵缝装配 (13)6.6环缝的组装 (13)6.7纵缝装配焊接 (15)6.8筒节间的环缝焊接 (16)6.9封头拼接焊接工艺 (16)6.10附件装配焊接...................................................6.11焊后热处理.....................................................7焊后检验 (18)7.1 焊接检验程序的设计原则 (18)7.2 X射线检测 (18)7.3 水压试验 (18)7.4 气压试验 (21)参考文献 (23)摘要在查阅大量资料和现行国家标准后,对5000塔立式煤气炉的生产制造过程进行了全面的了解。
并且测绘设计出了煤气炉的图纸。
本文制定了5000塔立式煤气炉的制造工艺,其中有产品的选料,选用焊接性好的Q235A;产品的下料,采用数控火焰切割机床等设备;零部件的成型加工,如角钢的弯曲采用热加工火焰加热并锤击,煤气炉筒节的加工采用冷加工在卷板机上完成等;总体的装配,采用专用的胎夹具进行装配;最后的整体装配的焊接,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埋弧焊等;焊后检验等。
提高煤气炉装配的效率,从而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关键词:5000塔立式煤气炉;制作工艺及流程;焊接装配工艺;焊后检验1塔立式煤气炉的制作工艺1.1产品结构分析本塔立式煤气炉的主材料为Q235,该产品的部件主要由炉体、炉顶、接管法兰、支座、管板、弯管、斜管、蒙板等组成。
电弧焊工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电弧焊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2. 学生能够了解并描述电弧焊中常见的焊接缺陷及其产生原因。
3. 学生能够掌握电弧焊的安全操作规程和防护措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操作电弧焊设备,完成基础的焊接任务。
2. 学生能够运用合适的焊接参数进行焊接,并能调整焊接规范以优化焊接质量。
3. 学生能够识别并初步处理电弧焊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电弧焊工艺的兴趣,认识到其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树立安全意识,遵守焊接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3. 学生能够在焊接实践中体会团队合作的意义,发展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职业技能类课程,侧重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结合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中高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动手能力强,对实践操作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2. 教学过程中强调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
3. 采用任务驱动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弧焊基本原理:包括电弧的形成与维持、电弧焊的热过程、焊接冶金过程等。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弧焊基础知识2. 电弧焊设备与材料:介绍电弧焊机的种类、结构及工作原理,焊条、焊丝的分类及选用原则。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弧焊设备与材料3. 电弧焊工艺方法:讲解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等常见电弧焊方法的操作要领和工艺特点。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弧焊工艺方法4. 焊接参数的选择与调整:分析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参数对焊接质量的影响,教授如何选择合适的焊接参数。
教材章节:第四章 焊接参数的选择与调整5. 常见焊接缺陷及防治措施:介绍气孔、裂纹、夹渣等焊接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教材章节:第五章 焊接质量分析与控制6. 电弧焊安全操作规程:强调电弧焊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个人防护、设备维护、现场安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