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讲解
- 格式:docx
- 大小:645.68 KB
- 文档页数:10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心电传导过程: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浦肯野氏纤维P波:代表左右心房的激动QRS波:代表心室肌的除极过程T波:代表心室肌的复极过程一、正常心电图特征:1、P波为窦性(ⅠⅡ avL导联为直立,avR导联倒立)2、P-R间期在3、心率每分钟60-100次4、P-P间距相差不超过二、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1、窦性心动过缓:心率<60次/分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00次/分共同点:1)P波有规律的发生2)P-R间期>3)每个P波后有QRS波群2、房性早搏:1)提前出现的P波,形态与P波不同2)QRS波群正常3)代偿间歇不完全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个或3个以上连续出现迅速的QRS波群,QRS波形态基本正常4、心房扑动:1)P波消失,代之以连续的锯齿状的F波(扑动波)2)波幅大小一致,间隔规则,不能全部下传,常以2:1或4:1下传,故心室律规则3)QRS波一般不增宽5心房颤动: 1)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f波(纤颤波)2)心室律(R-R间期)绝对不规则3)QRS波一般不增宽6、室性早搏:1)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2)T波方向与主波相反3)代偿间歇完全7、室性心动过速:连续3次以上快速的室性早搏,QRS波群宽大畸形8、心室颤动:P-QRS-T波群完全消失,出现大小不等,极不均匀的颤动波9、房室传导阻滞︰Ⅰ度房室传导阻滞:仅表现为P-R间期延长,>,但无QRS波脱落Ⅱ度房室传导阻滞:Ⅰ型 P波规律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脱落QRS波群,周而复始,称文氏现象Ⅱ型 QRS有规律或不定时的脱落,能传下的P-R间期固定不变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P波与QRS波群毫无相关性,各有各的节律2)P波频率明显高于QRS波频率3)QRS波群形态不定,可以正常或宽大畸形。
6种心率失常心电图总结心电图是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检测心脏功能的一种方法。
心率失常是指心脏的节律异常,这可能会导致心脏无法有效地泵血并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
在心电图上,不同类型的心率失常表现出特定的心电图特征,可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总结六种常见的心率失常心电图,并进行简要的讨论。
1. 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不齐是指窦房结发放起搏信号的间隔不规则。
在心电图上,窦性心律不齐表现为窦性P波的形态和间期多变,R-R间期的长度不一致。
常见的窦性心律不齐有窦性心律不齐和上行进程的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不齐通常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与呼吸和体位变化相关。
然而,当窦性心律不齐出现在休息情况下,并伴随症状,如心悸、头晕等,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2. 窦性停搏窦性停搏是指窦房结停止发放起搏信号,导致心脏暂时停搏。
在心电图上,窦性停搏表现为连续的P波缺失,R-R间期的延长。
停搏持续时间一般为2秒以上。
窦性停搏常见于年老体弱、冠心病等心脏病患者,并且经常与窦房结功能不全有关。
对于频繁发作或持续时间较长的窦性停搏,可能需要安装人工起搏器以确保心脏的正常节律。
3. 房性心律不齐房性心律不齐是指心脏的起搏点位于心房而非窦房结,导致心脏节律失常。
在心电图上,房性心律不齐表现为心率不规则,P波形态不一致,P-P间期的长度不一致。
房性心律不齐通常与窦房结功能不全有关,常见于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
具体的治疗方法取决于病因和临床症状,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心脏消融术或人工起搏器植入。
4. 房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是指心脏起搏点位于心房,导致心脏节律过快。
在心电图上,房性心动过速表现为心率增快,P波形态异常,P波可能合并在QRS波群中。
房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年轻人,通常是窦房结功能正常但心房自律性增强导致的结果。
在对症状明显或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中,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或消融术来恢复正常的心律。
5. 室性心律不齐室性心律不齐是指心脏的起搏点位于室室部位,而非窦房结或者房室结,导致心脏节律异常。
快速判断心电图技巧
1,正常心电图:不用说了,它有可能是把那几个波和导联都斩一段下来,每一个波给你3 个周期,分成几行给你看,要注意正常心电图应与窦缓窦速区别:当看见QRS波还有P波,T 波都正常的时候不要立即确定是正常心电图,要注意看相邻P 波之间的距离,如果>0.20S诊断窦缓;如果<0.12S诊断窦速。
2,左心室肥大:先看整个心电图有没有1/2 字样,要光有这个就能确诊左室肥厚,要是没有就看V5的R波>2.5MV 或伴有ST-T改变,V5大于5格,也是上下纵的5格+左偏
3,右心室肥大:只要看V1 大于2 格,是上下纵的2格+右偏
4,心房颤动,所有的P--P,Q--Q,R--R,S--S,T--T都没规律,也就是乱七八糟,看V1,R 波是不是不匀称,绝对不等,无P 波,QRS波正常。
心室颤动:室颤就不用说了很典型,谁也能认识,但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有些考官比较缺德给你出一个里面即有室速也有室扑还有室颤,遇到这样的,你一定要答室颤。
(要答严重的)
5,窦性心动过缓:每个心动周期都大于5 个格(是左右横的格)
6,窦性心动过速:每个心动周期都小于3 个格(是左右的格),与阵发性室上速相比有P 波
7,房性期前收缩: 看P 波是否都一样,PP间距逐渐缩短,然后又突然较长,再次逐渐缩短。
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注意:这个波的pQRSt 形状是正常的,只是提前罢了),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
但是伴室内差异性传导v1呈M型波,QRS也可以增宽,接下去又是正常
的波有
P'(大多代偿不完全)
8,室性期前收缩: 总体看起来比较凌乱,层次不齐,无P 波。
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注意:这时候R 波变宽),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T与主波相反(大多代偿完全)
9,典型心肌缺血:V456的ST段下移,上抬:v12>0.3mv v3>0.5mv
v45>0.1mv,记住ST-T 下移或T 波倒置(人低着头或者倒着走路)
10,急性心肌梗死:Q波增宽+ST 段弓背向上抬高,注意:前壁看
V123456;前壁看V456;下壁看Ⅱ,Ⅲ,aVF
侧壁,Ⅰ,v56,aVL红旗飘飘(人抬起头走路)
11.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看整个心电图均有QRS增宽,ST-T 改变。
V1、V2S波加深。
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就看V1 多了一个大的R 波
(畸形),伴有ST-T 改变。
12.室速:有P波,QRS畸形增宽。
阵发性室上速:每个心动周期都
小于2个格,节律规则,QRS正常,无P,T (需要与窦速鉴别)13.房室传导阻滞: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RR 间期>0.20S,其余正常;需与窦缓鉴别Ⅱ度Ⅰ型传导阻滞(莫氏型):PR间期逐渐延长,有QRS 波脱落;Ⅱ度Ⅱ型传导阻滞(固定性):PR间期固定不变,有QRS脱落,PP间期固定;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房走房,室走室,P波与QRS波没有任何关系,P 波次数>QRS 波,P-P<R-R
1、正常心电图
2、窦性心动过速3
、
窦性心动过
缓
4、房性期前收缩---特点:各个波形正常,但是节律不一致
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特点:与窦性心动过速有点相似,但是频律更快一
些,在150-250次/ 分之间。
在电视节目中反映抢救危重病人时常常用此图来衬
托紧张的气氛。
QRS波及深的7、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特点:没有正常波形,可见
宽大畸形的
8、房颤---特点:P 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f 波
9、房扑---特点:P 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状相同的F 波
10、II 度I 型房室传导阻滞 ---特点:P-R 间期逐渐延长,至 QRS 波发生一次脱落, 周而复始出现。
11、II 度II 型房室传导阻滞 ---特点:P-R 间期固定不变,
QRS 波自动发生一次 脱落,周而复始出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
12、III 度房室传导阻滞---特点:各个波形正常,但P 波的节律与QRS 波的节律
没有联系,各自维持自己的节律。
此图P 波130次/分;QRS 波只有42次/分
13、左、右心室肥厚---特点:心电图对右心肥大的诊断敏感性较差。
通常以QRS
波群电压增高为标准
14、典型心肌缺血---特点:ST 段水平形或下斜形压低大于0.1mv或抬高0.3mv。
15、急性心肌梗死---特点:
早期:首先T 波高大,ST段抬高与高耸直立T 波相连。
急性
期:
出现异常Q 波,ST 段弓背向上抬高,高耸直立
T 波开始
降低并倒
近期:
ST段基本恢复至等电位线,T 波由倒置逐渐变浅。
陈旧
期:
ST-T恢复正常,残留坏死Q 波。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