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板基础的类型与特点
- 格式:docx
- 大小:13.58 KB
- 文档页数:1
筏板基础防水技术交底
筏板基础是现代建筑结构中常用的一种基础形式,它主要由底板、墙板和柱板组成。
其特点是分布均匀,并能承受大面积的载荷。
筏板基础应用广泛,常用于高层建筑、桥梁、水利水电工程等建设中。
筏板基础的防水工作非常重要,避免地下水、雨水渗入结构物内部,影响建筑物整体的结构安全。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筏板基础防水技术。
第一,安装防水卷材。
这是最常见的防水方式之一。
我们可以选择PVC、EPDM、TPO等材料进行防水。
把卷材固定在基础表面,使其贴合紧密。
在卷材重叠处使用高温焊接技术,使卷材接缝无水渗漏的隐患。
这种方式施工方便,能够在墙、柱、底部同时施工。
但需要注意,卷材的厚度,质量需要过硬,确保防水效果良好。
第二,涂刷防水涂料。
在筏板基础处,可以使用高聚物涂料、沥青涂料等防水材料。
涂料的厚度、涂刷手法,都需要按照生产商提供的规格书进行操作。
使用防水涂料时,需要注意地基表面
必须平整、无油污、水迹和灰尘,否则,防水涂料容易出现裂缝和渗水现象。
第三,安装防水板材。
这种方式简单直接,施工效果稳妥。
常用的防水板材有彩钢夹芯板、EPS保温轻质板等。
选择这种方式时,需要注意板材的质量、厚度、固定方式等。
不良的施工质量容易影响建筑物的整理稳定性。
以上是筏板基础防水技术的三种方式。
我们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施工方式,确保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安全施工,避免因施工人员不当操作引发安全事故。
筏板基础是一种扩展基础形式,通常用于上部结构荷载较大且地基承载力较弱的情况。
以下是筏板基础的一些关键信息:
1.定义和用途:筏板基础是将建筑物的柱下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通
过联系梁连接起来,并整体浇筑底板形成的基础。
这种基础能够提供足够刚度,有助于调节不均匀沉降,适用于高层框架、框剪、剪力墙结构等。
2.类型:筏板基础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平板式筏板基础和梁板式
筏板基础。
平板式筏基适用于荷载不太大、柱网较均匀且间距较小的情况;而梁板式筏基则多用于荷载较大的情况。
3.结构和功能:筏板基础在构造上类似于倒置的钢筋混凝土楼盖,
它扩大了基底面积,提高了基础的整体性,能有效调整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这种基础可以设置在地基上,当地基承载力较小时也可以设置在桩上。
4.适用范围:当简单的条形基础或井格基础无法适应地基变形的需
要时,筏板基础就成为了一个合适的选择。
它的选型需要根据工程地质、上部结构体系、柱距、荷载大小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高层住宅楼筏板基础的设计在现代城市的建设中,高层住宅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而作为支撑这些高楼大厦的重要基础结构,筏板基础的设计至关重要。
筏板基础具有整体性好、能有效调整不均匀沉降等优点,在高层住宅楼的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筏板基础的概念与特点筏板基础,简单来说,就是一块像筏子一样的钢筋混凝土板,将整个建筑物的底面积全部覆盖,把建筑物的荷载均匀地传递到地基上。
其主要特点包括:1、整体性好:筏板基础能够将上部结构的荷载均匀地分布到整个基础底面,有效地减少了不均匀沉降的发生。
2、稳定性高:由于基础面积大,对地基土的承载力要求相对较低,能够适应较软弱的地基条件。
3、抗渗性能强: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筏板基础可以有效地抵抗地下水的渗透,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二、高层住宅楼筏板基础设计的考虑因素在设计高层住宅楼的筏板基础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基础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合理性。
1、上部结构的荷载准确计算上部结构传递到基础的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是设计的关键。
这包括建筑物的自重、使用活荷载、风荷载、地震作用等。
不同的荷载组合会对筏板基础的尺寸和配筋产生重要影响。
2、地质条件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承载力特征值、地下水位等信息是设计的基础。
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基础持力层,并确定地基的处理方式。
3、沉降控制高层住宅楼由于高度较大,荷载较重,对沉降的要求较为严格。
设计时需要通过合理的基础尺寸和配筋,控制建筑物的沉降量和差异沉降,避免因不均匀沉降导致结构开裂和损坏。
4、抗浮设计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建筑物可能会受到地下水的浮力作用。
此时,需要进行抗浮设计,确保筏板基础能够抵抗地下水的浮力,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
5、温度应力由于筏板基础的混凝土体积较大,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
设计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设置后浇带、添加膨胀剂等,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
三、筏板基础的设计计算1、地基承载力计算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地基土参数,按照相关规范和公式,计算地基的承载力。
筏板基础和桩基础比选方案一、引言在建设工程中,基础是整个建筑物的支撑和稳定的重要部分。
而在选择基础类型时,筏板基础和桩基础是常见的两种选择。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比这两种基础类型,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特点,从而作出明智的选择。
二、筏板基础1. 定义和特点筏板基础是将建筑物的荷载均匀地分散到地基上的一种基础形式。
它由一层或多层承载能力较大的水泥板组成,通过混凝土柱或墩连接地面和建筑物的承载结构。
筏板基础适用于软土地基和较大荷载的建筑物,具有分散荷载、均匀沉降和较好的稳定性等特点。
2. 优点(1)分散荷载:筏板基础可以将建筑物的荷载均匀地分散到地基上,减小地基承受的压力,降低地基沉降的风险。
(2)稳定性好:由于筏板基础的大面积接触地基,使得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得到增强,能够抵抗地震和风力等外力作用。
(3)适用性广:筏板基础适用于各类土质,特别是软土地基,能够有效解决软土地基的沉降问题。
3. 缺点(1)施工难度大:由于筏板基础需要较大的土方开挖和混凝土浇筑,施工难度较大,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2)成本较高:相比较其他基础类型,筏板基础的施工成本较高,尤其是在土方开挖和混凝土浇筑方面。
三、桩基础1. 定义和特点桩基础是通过将桩体打入地下,将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较深的地层或更坚固的土层上,以提供稳定支撑的基础形式。
桩基础适用于地质条件复杂、土层较薄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场所,具有承载能力高、结构稳定和施工周期短等特点。
2. 优点(1)承载能力高:桩基础能够将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较深的地层或更坚固的土层上,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适用于大型建筑物或重载结构。
(2)适应性强:桩基础适用于各类土质和地质条件,特别是在土层较薄、地下水位较高或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
(3)施工周期短:相比较其他基础类型,桩基础的施工周期相对较短,能够缩短工期,提高工程效率。
3. 缺点(1)成本较高:桩基础的施工成本较高,主要是由于桩体的制作和安装需要较多的材料和人力资源。
筏板基础分类
筏板基础分类
1. 建筑筏板
•用途:建筑筏板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临时性基础,用于支撑起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和承重墙体。
•特点:具有较高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适用于需要在软弱地基上施工的建筑项目。
•材料: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制作。
2. 舞台筏板
•用途:舞台筏板常用于演出、表演等活动中的临时性舞台搭建,为演员和观众提供平坦的表演空间。
•特点:具有易搭建、拆除和移动的特点,同时承重能力适中,能够满足一般演出的需求。
•材料:一般采用钢架和高密度木质板材制作。
3. 水上筏板
•用途:水上筏板常用于水上活动、水上运输等场景,用于搭建桥梁、码头、浮动平台等。
•特点:具有浮力强、耐水腐蚀、承重能力较大的特点,适用于水上环境中的工程建设和活动举办。
•材料:一般采用聚乙烯发泡板、钢框架等材料制作。
4. 科研筏板
•用途:科研筏板常用于海洋科考、地质勘探等领域,用于进行科学研究和采样。
•特点:具有稳定性好、操作方便、适应海洋恶劣环境的特点,能够提供研究所需的稳定工作平台。
•材料:一般采用钢结构和船用木板等材料制作。
5. 庭院筏板
•用途:庭院筏板常用于庭院景观设计中的水池、喷泉等场景,用于建造水上平台或过水桥梁等。
•特点:具有美观、经济、实用的特点,能够为庭院增添景致,并提供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材料:一般采用仿木材质的塑木材料或防腐木制作。
以上是筏板基础的几个常见分类,每种分类均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无论是在建筑施工、演出活动还是科学研究中,筏板基础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和支撑。
浅谈筏板基础的施工特点及适用范围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建筑越来越多,建筑物也越来越大。
因此,建筑物的承重荷载也有较高的要求,而筏板基础满足了现代建筑的需要。
因此,筏板基础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中,以提高建筑质量,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可以有效地增加建筑物的使用空间,从而增加建筑单位的效益。
关键词:筏板基础;类型;设计;施工前言近年来,城市建筑中建筑物的数量日益庞大且建筑物的层数也不断递增;建筑结构越发新颖,设计越发独特;对于建筑物的计算理论和施工实践上不断创新等。
建筑物的受力情况通常较为复杂,因此对于建筑物基础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刚度、强度等都有较为严格的要求。
在城市建筑中,基础设计对于整栋建筑的使用期限、安全保障、日常维护等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加强对建筑结构筏板基础优化设计的探讨是十分有意义的。
1常见的建筑结构筏板基础类型建筑基础选型是整个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施工难度和工期,当地基很软弱,承载能力低,而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又很大,以致于十字条形基础还不能提供足够的底面积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
常见的建筑筏板基础类型有梁板式筏板基础及平板式筏板基础:1.1梁板式筏板基础梁板式筏板基础由地梁和基础筏板组成,地基梁的布置与上部结构的柱网设置有关,地基梁一般沿柱网布置,底板为连续双向板,也可在柱网间增设次梁,把底板划分成较小都矩形板。
梁板式筏基具有:结构刚度大,混凝土用量少,但同时存在筏基高度大,受地基梁板布置的影响,基础刚度变化不均匀等特点。
1.2平板式筏板基础平板式筏基由大厚板基础组成,常用的基础形式有:等厚的筏板基础、局部加厚的筏板基础等,平板式筏基适用于复杂柱网结构,具有基础刚度大,受力均匀等特点,但也存在,超厚度板混凝土的施工温度控制要求高,混凝土用量大等不足。
1.3空心式筏板基础对于软弱地基上的筏基,应把筏板厚度增加,但这时柱或剪力墙周围的材料能充分发挥作用,而离此较远处的内力减少,为了降低材料消耗,将厚板挖空形成类式箱基的空心式筏基。
筏形基础目录简介筏形基础的选用原则筏形基础的分类简介筏形基础的选用原则筏形基础的分类展开编辑本段简介筏形基础 raft foundation筏形基础亦称片筏基础、筏板基础。
当建筑物上部荷载较大而地基承载能力又比较弱时,用简单的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已不能适应地基变形的需要,这时常将墙或柱下基础连成一片,使整个建筑物的荷载承受在一块整板上,这种满堂式的板式基础称筏形基础。
筏形基础由于其底面积大,故可减小基底压力,同时也可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并能更有效地增强基础的整体性,调整不均匀沉降。
编辑本段筏形基础的选用原则1、在软土地基上,用柱下条形基础或柱下十字交梁条形基础不能满足上部结构对变形的要求和地基承载力的要求进,可采用筏形基础。
2、当建筑物的柱距较小而柱的荷载又很大,或柱的荷载相差较大将会产生较大的沉降差需要增加基础的整体刚度以调整不均匀沉降时,可采用筏形基础。
3、当建筑物有十室或大型储液结构(如水池、油库等),结合使用要求,可采用筏形基础。
4、风荷载及地震荷载起主要作用的多高层建筑物,要求基础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时,可采用筏形基础。
编辑本段筏形基础的分类筏形基础分为平板式和梁板式,一般根据地基土质、上部结构体系、柱距、荷载大小及施工条件等确定。
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板式筏形基础的底板是一块厚度相等的钢筋混凝土平板。
板厚一般在0.5~1.5m之间。
平板式基础适用于柱荷载不大、柱距较小且等柱距的情况。
底板的厚度可以按生一层50mm初步确定,然后校核板的抗冲切强度。
底板厚度不得小于200mm。
通常5层以下的民用建筑,板厚不小于250mm;6层民用建筑的板厚不小于300mm。
梁板式筏形基础当柱网间距大时,一般采用梁板式筏形基础。
根据肋梁的设置分为单向肋和双向肋两种形式。
单向肋梁板式筏形基础是将两根或两根以上的柱下条形基础中间用底板连接成一个整体,以扩大基础的底面积并加强基础的整体刚度。
双向肋梁板式筏形基础是在纵、横两个方向上的柱下都布置肋梁,有进也可在柱网之间再布置次肋梁以减少底的厚度。
筏板基础构造筏板基础是一种常见的建筑基础形式,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中。
筏板基础主要分为平板式和肋梁式两种类型,具有施工简便、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等优点。
在筏板基础的构造过程中,需要满足地基处理、垫层施工、钢筋布置、混凝土浇注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一、筏板基础的类型1.平板式筏板基础平板式筏板基础是一种直接将建筑物荷载通过筏板传递到地基上的基础形式。
它适用于地基较好、荷载较小的建筑物。
平板式筏板基础的主要特点是施工简单、造价低,但承载力相对较低。
2.肋梁式筏板基础肋梁式筏板基础是在平板式筏板基础上增加肋梁而形成的一种基础形式。
它适用于地基较差、荷载较大的建筑物。
肋梁式筏板基础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较好的抗震性能,但施工相对复杂,造价较高。
二、筏板基础的构造要求1.地基处理筏板基础的地基处理是整个构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一般要求对地基进行夯实、加固或采用桩基等形式,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同时,还需对地基进行防水处理,以防止地下水对建筑物的影响。
2.垫层施工垫层是筏板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防止地基中的水分和杂物渗透到筏板中,同时还可以提高筏板的承载力。
垫层的材料和厚度应根据建筑物的荷载和使用要求进行选择和设计。
3.钢筋布置筏板基础的钢筋布置直接影响到其承载力和稳定性。
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对钢筋进行严格的选材和加工,确保钢筋的质量和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在钢筋布置时需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范,如钢筋的直径、间距、连接方式等。
4.混凝土浇注混凝土浇注是筏板基础施工的最后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浇注前需要对模板进行清理和加固,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同时,在浇注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浇注速度,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浇注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防止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
三、筏板基础的钢筋构造1.钢筋的种类和规格筏板基础的钢筋一般采用HRB400级热轧带肋钢筋,直径一般为6mm、8mm、10mm等。
筏板基础筏板基础:由底板、梁等整体组成。
建筑物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弱,常采用砼底板筏板,承受建筑物荷载,形成筏基,其整体性好,能很好的抵抗地基不均匀沉降。
概述建筑物采用何种基础型式,与地基土类别及土层分布情况密切相关。
工程设计中,常遇到这样的地质情况,地下室底板下的岩土层为风化残积土层、全风化岩层、强风化岩层或中风化软岩层,因此,有可能采用天然基础。
高层建筑地下室通常作为地下停车库,建筑上不允许设置过多的内墙,因而限制了箱型基础的使用;筏板基础既能充分发挥地基承载力,调整不均匀沉降,又能满足停车库的空间使用要求,因而就成为较理想的基础型式。
筏板基础主要构造型式有平板式筏板基础和梁板式筏板基础,平板式筏板基础由于施工简单,在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以广州白云区某住宅楼的基础设计为例,拟对高层建筑基础的选型和筏板基础的设计方法进行介绍。
基础选型2.1工程地质概况本工程设地下室1层,塔楼地上20层,采用剪力墙结构。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土层分布自上而下分别为:①人工填土层,厚度0.5m~3.0m;②冲洪积土层,厚度0.60m;③可塑状残积土层,厚度 1.6m~8.30m,标贯击数为8~16击;④硬塑状残积土层,厚度2.2m~12.0m,标贯击数为18~29击;⑤岩石全风化带,厚度2.40m~8.60m,标贯击数为30~46击;⑥岩石强风化带,厚度0.60m~12.0m,标贯击数为50~65击;⑦岩石中风化带,厚度1.10m~2.13m,天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24.55MPa~49.55MPa;⑧岩石微风化带,厚度1.0m~1.60m,天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43MPa~120MPa。
2.2基础结构方案选择高层建筑常用的基础结构型式为桩基础,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建议基础型式采用预应力管桩基础或人工挖孔桩基础。
①采用预应力管桩基础,以强风化花岗岩为桩端持力层,由于场地基岩埋深相对较浅,地下室开挖后,最短有效桩长仅为2m左右,且场地局部地段在残积层中存在中风化岩孤石,对预应力管桩施工带来困难。
筏板基础和桩基础比选方案一、引言在建筑工程中,基础是保证建筑物稳定的重要部分。
而在选择基础类型时,有两种常见的方案:筏板基础和桩基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两种基础类型进行比选,以帮助工程师们在实际项目中做出更合理的选择。
二、筏板基础1. 定义筏板基础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基础类型。
它通过将混凝土扩展成一块大型平板,将建筑物的荷载均匀分散到地基上,从而提供了良好的稳定性。
2. 优点筏板基础具有以下优点:- 承载能力强:由于筏板基础分散了建筑物的荷载,使地基承受的压力均匀分布,从而提高了整体的承载能力。
- 抗震性能好:筏板基础的平整表面有助于抵抗地震力的作用,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 施工简便:相对于桩基础,筏板基础的施工难度较低,所需时间和人力成本相对较少。
3. 缺点筏板基础也存在以下缺点:- 适用范围有限:筏板基础适用于较大荷载的建筑物,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土层较差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可能不适合采用筏板基础。
- 地基沉降:由于筏板基础的扩展面积较大,地基沉降可能会导致整个建筑物的不平衡,需要进行补充加固。
三、桩基础1. 定义桩基础是另一种常见的基础类型,它通过在地下打入桩来承担建筑物的荷载。
桩基础根据桩的材料和形式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钢筋混凝土桩、木桩等。
2. 优点桩基础具有以下优点:- 适应性强:桩基础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和建筑物类型,特别适合于较差的土质或高地下水位的地区。
- 空间利用率高:相对于筏板基础,桩基础的承载能力更大,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满足建筑物的荷载要求。
3. 缺点桩基础也存在以下缺点:- 施工复杂:相对于筏板基础,桩基础的施工难度较大,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增加了施工成本和时间。
- 经济性差:在一些小型建筑物或荷载较轻的情况下,桩基础的使用可能过于昂贵,不符合经济性要求。
四、比选方案在实际项目中,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基础类型:1. 地质条件: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判断土质情况和地下水位,选择适合的基础类型。
筏板基础的特点筏板基础是土木工程中的一种常见基础形式,它的结构相对简单,成本低廉,施工便捷。
在建筑工程中,筏板基础的运用广泛。
下面,我们来看看筏板基础的特点。
1. 负载承载能力强筏板基础是由筏板和基础呈现出一个整体,通过使基础面积变大,以降低单点的承载能力,从而增强整个建筑物的承重能力。
同时,筏板基础采用的混凝土配合设计更加精确合理,保证了它的承载能力,即便是重载建筑也有较好的效果。
2. 建设时间较短筏板基础种类多,可以根据不同的土层情况和建筑物类型选择不同的基础与筏板。
施工上,它使用的设备和技术也非常简单,因此耗时不长,在建筑周期内可以快速完成。
3. 成本低廉筏板基础的成本远远低于其他基础形式,相对堆基基础、桩基础来说会更加划算。
因为它的施工简单,钢筋浪费程度较低,建筑材料的使用也非常省心,这样可以为建筑整个工程节省大量的成本。
4. 稳定性高筏板基础是通过均匀分布的承载来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因此它能够为建筑物提供更好的固定支撑效果,从而大大降低建筑物的倾斜风险。
即便是在地震、风灾等自然灾害下,筏板基础也能够起到稳定建筑结构的重要作用。
5. 应用范围广泛筏板基础适用于大部分建筑类型,如住宅、别墅、厂房、仓库等建筑物的建设中都可以采用筏板基础。
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根据不同的建筑物类型和地层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基础与筏板组合形式。
总的来说,筏板基础是一种在土木工程中常用且效果较好的基础形式。
它具有承载能力强、建设时间短、成本低廉、稳定性高等特点,并且适用范围广泛。
如果您正在进行建筑工程或者考虑对房屋进行基础维护,可以考虑采用筏板基础。
基础底面积,筏板基础下柱墩【最新版】目录1.筏板基础的概念及其特点2.筏板基础的结构设计要点3.筏板基础下柱墩的作用和设计要求4.筏板基础下柱墩的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5.筏板基础下柱墩的应用案例正文一、筏板基础的概念及其特点筏板基础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基础工程中的结构形式,尤其在高层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筏板基础主要由钢筋混凝土构成,其特点是结构整体性强、刚度大、抗震性能好,能够有效地分散荷载,降低不均匀沉降,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二、筏板基础的结构设计要点1.确定基础底面积:基础底面积是筏板基础设计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到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设计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质等因素综合考虑,保证基础底面积满足承载要求。
2.选择合适的基础埋置深度:基础埋置深度是指基础底部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其设计应考虑地基土层的承载能力、地下水位等因素,以确保基础稳定。
3.合理配置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的钢筋混凝土配置应根据荷载、跨度、柱距等因素进行优化设计,以满足强度、刚度和抗震性能的要求。
三、筏板基础下柱墩的作用和设计要求1.作用:筏板基础下柱墩是筏板基础与柱子之间的连接部件,主要承担将筏板基础的荷载传递至柱子的任务,同时具有支撑柱子、固定柱位的作用。
2.设计要求:柱墩的设计应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同时要考虑施工和检修的便利性。
设计时需要考虑柱墩的材料、尺寸、形状等因素。
四、筏板基础下柱墩的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1.施工方法:通常采用预制或现场浇筑的方式进行柱墩施工。
预制柱墩需要在工厂或现场预制好,然后将预制件安装到筏板基础上;现场浇筑柱墩则直接在筏板基础上进行浇筑。
2.注意事项: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证柱墩的位置准确,避免出现偏差;同时要保证柱墩的质量,如混凝土的强度、钢筋的焊接质量等;此外,要注意施工安全,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
五、筏板基础下柱墩的应用案例筏板基础下柱墩在我国各类建筑物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高层住宅、商业综合体、桥梁等。
筏形基础的类型与特点
筏型基础,又叫笩板型基础、满堂基础。
是把柱下独立基础或者条形基础全部用联系梁联系起来,下面再整体浇注底板。
由底板、梁等整体组成。
上部结构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低,采用一般基础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将基础扩大成支承整个建筑物结构的大钢筋混凝土板,即成为筏形基础或称筏板基础。
特点:1、减少地基土的单位面积压力、提高地基承载力
2、增强基础的整体刚性
应用:多层和高层
选用原则:
1、在软土地基上,用柱下条形基础或柱下十字交梁条形基础不能满足上部结构对变形的要求和地基承载力的要求时,可采用筏形基础。
2、当建筑物的柱距较小而柱的荷载又很大,或柱的荷载相差较大将会产生较大的沉降差需要增加基础的整体刚度以调整不均匀沉降时,可采用筏形基础。
3、当建筑物有地下室或大型储液结构(如水池、油库等),结合使用要求,可采用筏形基础。
4、风荷载及地震荷载起主要作用的建筑物,要求基础要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时,可采用筏形基础。
类型:平板式和梁板式
依据:地基土质、上部结构体系、柱距、荷载大小及施工条件等确定
一、平板式基础
底板是一块厚度相等的钢筋混凝土平板,其厚度:0.5——1.5m之间
适用:柱荷载不大、柱距较小且等柱距
可按每层50mm初步确定,然后校核抗冲切强度
底板厚度≧200mm
五层以下的民用建筑≧250mm
六层民用建筑厚度≧300mm
特点:混凝土用量较多但不需要模板,施工简单,建造速度快,常被采用
二、梁板式基础(大多采用)
柱网间距大时,可加肋梁使基础刚度增大
1)单向肋:
2)双向肋:
建筑物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弱,常采用砼底板,承受建筑物荷载,形成筏基,其整体性好,能很好的抵抗地基不均匀沉降。
筏板基础分为平板式筏基和梁板式筏基,平板式筏基支持局部加厚筏板类型;梁板式筏基支持肋梁上平及下平两种形式。
一般说来地基承载力不均匀或者地基软弱的时候用筏板型基础。
平板式筏板基础由于施工简单,在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筏板基础的类型与特点(特点、应用、选用原则、类型)
二、平板式筏板基础(适用条件、板厚的选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