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长江干流剖面图
- 格式:ppt
- 大小:103.00 KB
- 文档页数:1
长江【知识与能力目标】1、运用长江流域示意图,说出长江的发源地、入海口、上中下游的划分、流经主要地形区等河流概况等。
2、结合长江干流剖面示意图,知道长江上游的水文特征以及长江的水能开发。
3、知道长江中下游的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了解长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及其原因。
4、运用长江航道图,说出长江巨大的航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图、讨论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用知识的横向、纵向关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建立起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影响,即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意识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运用长江流域示意图,说出长江的发源地、入海口、上中下游的划分、流经主要地形区等河流概况等。
【教学难点】读图识图一、导入新课:歌曲《长江之歌》,并配以反映长江风貌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二、自学指导(1)读课本40页表2-3-1,用数据说明:为什么说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2)结合42页图2-3-2下图:能在图中填出出长江的发源地、干流流经的省区、流过的地形区、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支流、湖泊、流入的海洋分别是什么。
(3)读课本42-44三段文字,结合课本内容说出长江上中下游的特点。
(4)读图2-3-3长江干流剖面示意图,说明长江水能集中分布在哪里?为什么?(5)读课本44页《长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分析长江为什么长江常常发生洪涝灾害?(6)读课本45页,图2-3-41、找出长江沿岸重要港口有哪些?2、说说长江上中下游通航能力的有何差异?3、长江干流和支流的延伸方向有何不同?这对他的航运价值有何影响?三、学生自学在书中做出相应笔记,教师巡视四、答疑解惑1、为什么说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结合课本P40的表格得出结论: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所以说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
2、把主要的知识点填在图中并总结:①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注入到东海;②上中游的分界点湖北的宜昌;中下游的分界点江西的湖口。
长江⽔系图长江⽔系发达,径流充⾜,⼲流横贯万⾥,沿途有成千上万条⼤⼩⽀流汇⼈。
在长江众多的⽀流中,流域⾯积超过1000k㎡的就有437条,超过3000k㎡的有170条,超过1×104k㎡的有49条,超过5×104k㎡的有雅砻江、岷江、⼤渡河、嘉陵江、乌江、沅江、湘江、汉江、赣江等9条。
雅砻江、岷江、嘉陵江和汉江的流域⾯积都超过10×104k㎡。
嘉陵江流域⾯积为16×104k㎡,居第⼀位,汉江流域⾯积为15.9×104km㎡,居第⼆位。
长江有18条⽀流的长度超过500km,有6条⽀流的长度超过1000km,依次为汉江、雅砻江、嘉陵江、⼤渡河。
乌江和沅江,都⽐淮河长。
长江有90条⽀流的多年平均流量在100m3/s以上。
上述9条流域⾯积超过5×104k㎡的⼤⽀流,它们的多年平均流量都⼤于1500m3/s,依次为岷江、⼤渡河、湘江、沅江、赣江、嘉陵江、雅砻江、汉江和乌江,均超过黄河。
⽔系成因和河⽹结构长江庞⼤⽔系的形成,与⽓候和地形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长江流域⼤部分处于亚热带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范围,平均年降⽔量为1067mm。
长江流域地形起伏较⼤,⾼原和⼭地⾯积⼴达128.6×104k㎡,丘陵⾯积约24×104k㎡,两者合占流域总⾯积的将近84.7%。
⾼耸的⼭岭和起伏的丘陵,容易导致对流⾬和锋⾯⾬的产⽣,形成暴⾬洪流,促进⽔系发育。
在中国径流地带区划中,长江流域除江源及通天河流域以及川西北地区外,⼤部分处于丰⽔带和多⽔带范围内,年径流深度多在400mm以上,尤其是四川盆地西部、三峡地区、湘西和湘南。
赣西和赣南、赣东北以及皖南⼭区,年径流深度可达1000mm以上。
正因为长江流域⽔源如此丰富,其流域⾯积虽仅⽐黄河⼤1.4倍,⽽⽔量却相当于其20倍。
长江流域河⽹密度的地区差别较⼤。
在地区降⽔量和径流量分布不均的影响下,总趋势是由东向西递减。
七大流域概况及水系图长江流域: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又名扬子江,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与亚马孙河,入海水量仅次于亚马孙河与刚果河,均居世界第三位。
流域概况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东雪山西南侧(见彩图长江河源──唐古拉山脉格拉丹东雪山西南坡冰川),干流经青、藏、川、滇、鄂、湘、赣、皖、苏、沪,支流涉及黔、桂、甘、陕、豫、粤、浙、闽,共计18 省、自治区、直辖市。
干流长6300km ,流域面积180.7 万km 。
较大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沅江、汉江、赣江等8 条,流域面积均在80000km 以上。
干流自江源至宜昌为上游,河长4510km ,除四川盆地外,多流经高山峡谷,坡陡流急,落差5360m,占全江总落差的98.9%。
其中江源至当曲长约360km,称沱沱河;当曲至玉树巴塘河口长约820km ,称通天河;巴塘河口至宜宾长约2300km,称金沙江;宜宾至宜昌长约1000km,称川江。
川江下段自奉节至南津关长209km 为著名的三峡宜昌以下进入中下游平原。
宜昌至鄱阳湖湖口为中游,长约940km 。
湖口以下为下游,长约850km 。
中游河段内,自湖北枝城至洞庭湖出口城陵矶长约340km,称荆江,河道蜿蜒曲折,两岸地势低洼,是长江防洪形势最为严峻的一段。
中下游平原湖泊星罗密布,主要通江湖泊有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等四大淡水湖。
长江流域图长江流域水系图黄河流域:一、自然地理黄河流域横贯中国东西,大部分区域位于中国的西北部。
处于东经95度53分~119度05分北纬32度10分~41度50分之间,东西长1900km,南北宽1100km,流域面积79.5万km2。
黄河流域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差别很大。
从西到东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四个地貌单元。
流域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河源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m 以上,由一系列高山组成,常年积雪,冰川地貌发育;中部地区海拔在1000—2000m 之间,为黄土地貌,水土流失严重;东部主要由黄河冲积平原组成,河道高悬于地面之上,洪水威胁较大。
七大流域概况及水系图长江流域: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又名扬子江,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与亚马孙河,入海水量仅次于亚马孙河与刚果河,均居世界第三位。
流域概况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东雪山西南侧(见彩图长江河源──唐古拉山脉格拉丹东雪山西南坡冰川),干流经青、藏、川、滇、鄂、湘、赣、皖、苏、沪,支流涉及黔、桂、甘、陕、豫、粤、浙、闽,共计18省、自治区、直辖市。
干流长6300km,流域面积180.7万km 。
较大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沅江、汉江、赣江等8条,流域面积均在80000km 以上。
干流自江源至宜昌为上游,河长4510km,除四川盆地外,多流经高山峡谷,坡陡流急,落差5360m,占全江总落差的98.9%。
其中江源至当曲长约360km,称沱沱河;当曲至玉树巴塘河口长约820km,称通天河;巴塘河口至宜宾长约2300km,称金沙江;宜宾至宜昌长约1000km,称川江。
川江下段自奉节至南津关长209km 为著名的三峡宜昌以下进入中下游平原。
宜昌至鄱阳湖湖口为中游,长约940km。
湖口以下为下游,长约850km。
中游河段内,自湖北枝城至洞庭湖出口城陵矶长约340km,称荆江,河道蜿蜒曲折,两岸地势低洼,是长江防洪形势最为严峻的一段。
中下游平原湖泊星罗密布,主要通江湖泊有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等四大淡水湖。
长江流域图长江流域水系图黄河流域:一、自然地理黄河流域横贯中国东西,大部分区域位于中国的西北部。
处于东经95度53分~119度05分北纬32度10分~41度50分之间,东西长1900km,南北宽1100km,流域面积79.5万km2。
黄河流域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差别很大。
从西到东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四个地貌单元。
流域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河源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由一系列高山组成,常年积雪,冰川地貌发育;中部地区海拔在1000—2000m之间,为黄土地貌,水土流失严重;东部主要由黄河冲积平原组成,河道高悬于地面之上,洪水威胁较大。
流域综述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
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6300余公里,比黄河长800余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
但尼罗河流域跨非洲9国,亚马孙河流域跨南美洲7国,长江则为中国所独有。
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
数百条支流辐辏南北,延伸至贵州、甘肃、陕西、河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8个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
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5。
淮河大部分水量也通过大运河汇入长江。
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长4504公里,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其中直门达至宜宾称金沙江,长3464公里。
宜宾至宜昌河段习称川江,长1040公里。
宜昌至湖口为中游,长955公里,流域面积68万平方公里。
湖口以下为下游,长938公里,流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
长江是中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水资源总量9616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36%,为黄河的20倍。
在世界仅次于赤道雨林地带的亚马孙河和刚果河(扎伊尔河),居第三位。
与长江流域所处纬度带相似的南美洲巴拉那——拉普拉塔河和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流域面积虽然都超过长江,水量却远比长江少,前者约为长江的70%,后者约为长江的60%。
自然地理【上游段】长江自江源各拉丹冬峰(海拔6621m)西南侧的姜根迪如南支冰川开始,冰川融水与尕恰迪如岗雪山东南一交融水相会合,称纳钦曲。
往北穿过古冰川槽谷,出唐古拉山区与切苏美曲汇合后,称沱沱河。
河谷开阔,汊流发育呈辫状,北流至祖尔肯乌拉山区,折转东流,旁蚀发展,宽浅多汊,变化不定,为典洲的宽谷游荡型河流。
至囊极巴陇附近,当曲从右岸汇人后,始称通天河。
通天河向东南流河床逐渐束窄,两岸山岭相对高差可达500m左右,河谷呈宽“V”字形。
登艾龙曲口以下入峡谷区,河槽归一,水深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