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温的分布
- 格式:pptx
- 大小:923.40 KB
- 文档页数:13
★掌握世界气温的水平分布的特点,根据等温线分布可判读:①特征一: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原因:由于太阳辐射随纬度增高而减少(太阳高度随纬度增高而减小)。
解读信息:判断南北半球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北半球;向北等温线数值升高→南半球。
世界最低温分布在南极地区。
原因:南极地区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海拔高,气温低;再加上冰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使其气温很低。
③特征二:南半球的等温线,无论在1月还是7月都比北半球平直。
原因:由于南半球的海洋广阔,比陆地面积大得多,下垫面性质比较均一,热力差异小。
④特征三:北半球的等温线1月比7月密。
原因:说明北半球南北的温差冬季比夏季大。
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积比北半球大,受巨大海洋的调节,冬夏的温差没有北半球显著。
⑤特征五:等温线并不完全与纬线平行。
(表述1:平行于海岸线)原因:由于受海陆分布、洋流、地形地势的影响。
解读信息:判断季节和海陆分布世界1月海平面气温(摄氏度)的分布 世界7月海平面气温(摄氏度)的分布1、1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 半球,南北半球等温线的数值都是从向递减。
2、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 (高纬、低纬)弯曲,向 (南、北)弯曲;海洋相反。
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 (高纬、低纬)弯曲,向 (南、北)弯曲;海洋相反。
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成因: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大陆热容量小,冬季大陆比海洋降温快;夏季大陆比海洋增温快。
3、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有一条闭合的等温线,其数值为多少?理由是什么?成因:地势高,气温低。
1、7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 半球,南北半球等温线的数值都是从 向 递减。
②特征四:南北半球气温比较 北半球 南半球 夏季平均气温 22.4℃ 17.1 ℃ 冬季平均气温 8.1 ℃ 9.7 ℃ 年平均气温 15.2 ℃ 13.3 ℃ 全球为14.3 ℃2、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高纬、低纬)弯曲,向(南、北)弯曲;海洋相反。
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高纬、低纬)弯曲,向(南、北)弯曲;海洋相反。
气温和降水第1课时气温世界气温的分布设计说明等值线图的阅读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前面的章节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因此,本节课设置“温故知新”环节,调动学生的旧知,迁移协助理解核心概念、读图方法。
借助“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引导学生分别描述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特征,进而归纳出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
学习目标1.知道气候最基本的两个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区域认知)2.说出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
(地理实践力)3.说出等温线的含义,掌握阅读等温线分布图的方法。
(地理实践力)4.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重点难点重点:1.等温线分布图的阅读。
2.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难点: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读图法、问题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完成《七彩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任务一教学模块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出示教材第86页两幅景观图,你们能否说出这两个地区1月的气温有什么特点?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地区的景观差异?学生:是由于气温和降水量不同造成的。
教师: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有什么分布特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部分内容。
观察景观图片,明确气温和降水的差异造成世界各地不同的景观。
教师:新疆流传着一句话,那就是“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思考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
教师:自学教材87页内容和“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概念:气温指的温度,常用(℃)表示。
(2)气温的测定①测量工具:。
②测量时间:一般在北京时间、、、。
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气温的概念和单位、气温的测定。
③阅读教材第87页图5-8“百叶箱与某天4次气温观测记录”是。
学生:(1)空气摄氏度(2)①温度计②2时8时14时20时③9.5℃教师:思考当地气温在一天中、一年中是如何变化的。
世界气温的水平分布影响世界气温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地势高低、地形起伏和洋流等。
一年内不同的季节,世界气温的水平分布是不同的。
通常以世界1月份海平面气温的分布图,代表北半球冬季和南半球夏季的气温分布。
以世界7月份海平面气温的分布图,代表北半球夏季和南半球冬季的气温分布。
全球1月和7月气温的水平分布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无论在1月或7月,南半球与北半球,等温线都大致与纬线平行,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这是由于太阳辐射随纬度增高而减少的缘故。
二是等温线并不完全与纬线平行,这是由于气温除受纬度影响外,还受海陆分布、洋流等因素的影响。
三是南半球的等温线,无论在1月还是7月都比北半球平直。
这是由于南半球的海洋比陆地面积大得多,海面物质性质比较均一,热力差异较小。
四是北半球的等温线1月比7月密,说明北半球南北的温差冬季比夏季大。
这是由于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的中、高纬地区,不仅正午太阳高度低,而且白昼短,而北半球的低纬度地区不仅正午太阳高度较高,而且白昼较长,因此冬季北半球的南北温差较大。
北半球的夏季,虽然中、高纬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比低纬度地区低,但是自昼比低纬度地区长,因此南北温差较小。
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积比北半球大,受巨大海洋的调节,冬夏的温差不像北半球那样显著。
五是冬季(北半球的1月、南半球的7月)大陆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北半球向南、南半球向北),而海洋上则向高纬凸出(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正好相反。
这表明在同纬度地区,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北半球的海陆气温差异更大。
这是由于海水比热比陆地大,因而海洋增温和降温都比陆地慢,冬季陆地比海洋降温快,而夏季陆地比海洋增温快的缘故。
六是在中、低纬度的大洋东岸(大陆西岸),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说明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的气温低,这是由于受寒流的影响;而中、低纬度的大洋西岸(大陆东岸),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说明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的气温高,这是由于受暖流的影响。
气温的分布与变化一、气温的空间分布指气温在全球各地区分布状况及其有规律的变化,叫气温的空间分布。
就全球而言,气温的空间分布从低纬到高纬递减分布规律。
全球最高气温绝对值出现在北纬30°大陆内部的沙漠中;北半球最低气温绝对值出现在西伯利亚;全球最低气温绝对值出现在南极大陆上。
我国最高气温出现在新疆吐鲁番盆地中,最高值达48.9℃;最低气温出现在黑龙江的漠河地区,气温达-52.3℃。
气温的垂直变化,一般规律是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二、阿济济耶有世界“热极”之称,位于北非利比亚的首都黎波里以南约50~100千米处。
这里气候炎热少雨,终年高温,1月份平均气温在20℃以上,夏季平均气温在30℃以上。
在这里测得的世界气温最高绝对值记录为57.8℃,称为世界热极。
三、气温垂直递减率又称“气温直减率”或“垂直温度梯度”。
大气近地面这层叫对流层,对流层内的温度在正常情况下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的。
这是因为对流层空气的热源来自地面,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层首先使地温升高,地面再以辐射的形式将热传给大气,因此,越近地面的空气获得的热量越多,温度越高。
在对流层的不同高度,气温垂直递减率并不相同,平均为0.6℃/100米,即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减小随纬度、季节、湿度等条件不同而不同。
陆地上夏季因近地面层气温升高而使气温直减率增大,冬季近地面层气温低,气温直减率减小。
同理,白天直减率要大于夜晚,干燥地区或干燥季节直减率要大于湿润地区或湿润季节,低纬气温直减率大于高纬。
利用垂直递减率计算某地的气温或高度计算方法:分三步进行:1.求两地高差 H1-H22.求两地温差 T1-T23.T1-T2=(H1-H2)×0.6℃/100米。
4个未知数中,只要知道了3个,即可求得第4个。
四、等温线弯曲的分布规律五、影响等温线分布的因素等温线变化示意图解说影响因素等温线平直与纬线平行太阳辐射能量因纬度而不同太阳辐射(或纬度)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变海洋影响程度不同夏季:内陆向高纬凸冬季:内陆向低纬凸A、B、C同纬度,B处内陆。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归纳及表格一、热带气候(最冷月气温都大于15℃)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多雨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终年炎热干燥分布规律赤道南北两侧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西岸和内陆 分布地区南美洲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盆地、亚洲马来群岛非洲的中部大部分地区、南美洲的巴西印度半岛、中南半岛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区、亚洲的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沙漠地区气候示意图1 4 7 10(月)100200300400500600降水量/mm-60-45-30-1501530气温/℃二、亚热带气候(最冷月气温都在0℃~15℃之间)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气候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东岸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分布地区中国东南部、美国东南部、巴西东南部等欧洲地中海沿岸最典型植被特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气候示意图三、温带气候(最冷月气温<0℃,除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它的最冷月气温在0℃~15℃之间)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降水分配均匀冬冷夏热,降水少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东岸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南北纬30°~60°之间的大陆内部分布地区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等欧洲西部最为典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部地区分布最广气候示意图四、亚寒带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气候特点:冬季严寒,夏季温和,降水稀少。
分布:北纬60°~70°之间的大陆内部,主要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南半球没有分布。
世界气候分布图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其特点为常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高,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离赤道越远,干季越长,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其特点为年平均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许多地区只有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降水变率很大,常常连续数年不下雨。
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
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6.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故名。
这类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或暖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干旱,因此又称为亚热带夏干气候。
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温带地区,其特点为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在0℃以上),夏季不热(7月平均温在22℃以下),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达2000毫米以上或更多。
8.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地区,朝鲜和日本的北部,以及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其特点为夏季温暖,冬季较冷,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夏温差由南向北增大,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
世界气候类型特点和分布1.热带雨林气候(Af):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的地区,夏季温暖湿润,全年降雨丰富,气温年较差小。
特点是气温稳定,日照时间较短,植被丰富,生物多样性高。
2.热带季风气候(Am):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南部、非洲东南部等地区,夏季温暖潮湿,冬季相对干燥。
特点是季风影响强烈,夏季降雨丰富,冬季风力强劲,气温和湿度差异明显。
3. 热带沙漠气候(Bwh):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中纬度地区,并带有热带干旱气候。
特点是气温高,干燥少雨,蒸发大于降水,沙漠地形占主导。
气候较为极端,生物适应能力强。
4. 中海洋性气候(Cwb):中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中部、东亚沿海等地区。
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温度温暖,冬季寒冷,降水分布均匀,适合农业生产和植物生长。
5. 温带大陆性气候(Dfa):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大陆内部的地区,如东欧、中部北美洲等。
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分布不均匀,年温差大,冷暖空气交汇。
6.苔原气候(ET):苔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北极和高山地区。
特点是寒冷少雨,气温低,植被覆盖少,以苔藓植物为主,生物适应能力强。
7.冰川气候(EF):冰川气候主要分布在高山地带和极地冰川地区。
特点是气温极低,降水以降雪为主,雪线低,冰川发育,植被短暂或几乎没有。
8.草原气候(BS、BSh、BW):草原气候分布广泛,包括温带草原、亚热带草原和寒温带草原。
特点是干燥少雨,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适宜草原植被生长,适合放牧。
9. 地中海气候(Csa)、西海岸海洋性气候(Cfb):地中海气候和西海岸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和西南海洋沿岸地区。
特点是冬季温暖潮湿,夏季炎热干燥,具有明显的潮湿季节和干燥季节。
10.高山气候:高山气候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地区,特点是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降水形式多样,范围广泛,植被类型多种多样。
这只是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简单描述,实际上,气候类型的分布还受到地理位置、地形、大气环流、海洋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所谓世界气候分布规律,直接体现在各气候型排列组合上。
形成气候的主导因素,即太阳光热在地球表面的不均衡分布所引起的热力差异和由此产生的全球性气压带、风带及其季节位移,导致各气候型普遍具有按纬度更替的趋向,这是世界气候分布的基本规律――纬向地带性。
按得到的太阳光热的多寡,地球表面被分为五个基本气候带:热带、南温带和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
一、世界气温的分布等温线特征: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北半球:等温线较曲折。
1月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气温分布规律:无论7月或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北半球: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南半球:同一纬度气温差异较小。
在各大陆的赤道两侧,向南、北延伸5°―10°左右,如南美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盆地、亚洲东南部的一些群岛等,为赤道多雨气候(也称赤道雨林气候)分布地区,它以终年高温多雨为特征,没有季节变化,各月平均气温为25―28,日较差比年较差稍大。
在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大致到南、北纬15°的地带,属热带干湿季气候(也称热带草原气候),非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有大面积分布。
这一气候类型的形成同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位移有密切关系。
以北半球为例,冬季阳光直射在南半球,这里处于东北信风带,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候干燥;夏季阳光直射在北半球,信风带相应北移,这里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吹来自赤道海面的西南风,降水显著增加。
因此,本带仍具有低纬地带高温的特色,但气温年较差已稍大于赤道多雨气候。
热带干湿季气候区以外,大致在南、北回归线两侧的大陆内部直到大陆西岸,平均位置约在南、北纬15°―30°间,属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也称热带荒漠气候),以非洲北部、西南亚和澳大利亚中西部分布最广。
热带干旱气候分布地区常年处于副热带高压和信风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流下沉,所以气候的主要特征为炎热、干燥。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归纳及表格一、热带气候(最冷月气温都大于15℃)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多雨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终年炎热干燥 分布规律 赤道南北两侧 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分布地区南美洲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盆地、亚洲马来群岛非洲的中部大部分地区、南美洲的巴西印度半岛、中南半岛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区、亚洲的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沙漠地区气候示意图1 4 7 10(月)100200300400500600降水量/mm-60-45-30-1501530气温/℃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气候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分布规律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东岸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分布地区 中国东南部、美国东南部、巴西东南部等欧洲地中海沿岸最典型 植被特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气候示意图三、温带气候(最冷月气温<0℃,除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它的最冷月气温在0℃~15℃之间)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降水分配均匀 冬冷夏热,降水少 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东岸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南北纬30°~60°之间的大陆内部分布地区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等欧洲西部最为典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部地区分布最广气候示意图四、亚寒带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气候特点:冬季严寒,夏季温和,降水稀少。
分布:北纬60°~70°之间的大陆内部,主要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南半球没有分布。
气候示意图跟温带大陆性气候有点像,但是它的最热月温度比温带大陆性的低,最冷月温度也比温带大陆性的低。
世界气候1.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分布:赤道附近(南北纬10°之间)典型:刚果河流域、马来群岛、亚马逊河流域;植被景观:热带雨林景观2.热带草原气候气候特点: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分布: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雨林南北两侧)典型:非洲中部、南美洲巴西、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南部;植被景观:热带草原、稀树3.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雨热同期)分布:北纬10°~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典型:亚洲的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植被景观:热带季雨林4.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少雨;分布: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典型:撒哈拉地区、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植被景观:热带荒漠;5.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雨热同期)分布:南北纬25 °~35°之间的大陆东岸;典型:中国东南部,美国东南部,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澳大利亚东南沿海;植被景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6.地中海气候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分布:南北纬30 °~40°之间的大陆西岸;典型:地中海沿岸(最广);植被景观:亚热带常绿硬叶林;7.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点:全年温和湿润;分布:南北纬40 °~60°之间的大陆西岸典型:西欧(最广);植被景观:温带落叶阔叶林;8.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分布:北纬35°~50°之间的大陆东岸;典型:中国秦岭-淮河以北、俄罗斯东南部、朝鲜半岛和附近的岛屿;植被景观:温带落叶阔叶林;9.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冬寒夏热,干燥少雨,年较差大;分布: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内部的广大地区;典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地区;植被景观:温带森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10.寒带气候气候特点:全年严寒;分布:极圈内的高纬度地区;典型:亚欧大陆及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南极洲、格陵兰岛;植被景观:苔原景观、冰原景观;11.高原山地气候气候特点:全年低温,年较差小,降水集中于夏季;分布:高山高原地区;典型:青藏高原、东非高原、安第斯山脉;植被景观:高山草甸;三种季风气候异同点相同点:雨热同期不同点:1.气温方面:热季:全年高温;亚季:最低月均温高于0℃;温季:最低月均温低于0℃;2.降水方面:热季:旱雨两季;1500~2000 mm亚季:800~1500 mm温季:500~600 mm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异同点相同点:①夏季高温,最热月平均气温可达20℃左右,甚至20℃以上;②最冷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1、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2、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
3、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地形地势因素和人类活动等。
世界年平均气温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
原因是太阳辐射的分布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世界平均气温最高的大洲是非洲,平均气温最低的是南极洲。
亚洲中部的C地是青藏高原地区,平均气温在0℃以下,比同纬度低10℃,主要原因是海拔高,气温低。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规律是:
1、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2、热带地区气温高于20摄氏度。
3、寒带地区低于-10摄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