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与东盟旅游业的合作与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6
广西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部,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享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优势。
多年来,广西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探讨广西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现状分析经济发展广西经济多年来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尤其是面向东盟的外贸合作持续升温。
广西地处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交汇处,具备便利的贸易条件和优惠政策,成为中国与东盟贸易的重要枢纽。
此外,广西还积极推动自贸区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区域经济合作的水平。
旅游业发展广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到访。
例如,桂林的山水甲天下以其独特的美景迷倒了无数游客;北海的银滩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海滩之一,吸引了海内外的游客;而南宁则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了许多文化爱好者。
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起,为广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教育文化广西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壮族民歌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了国内外的关注。
自治区政府积极加强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广西的文化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同时,广西还加强了教育事业的投入,提升了教育水平,为广西未来的发展培养了更多的人才。
未来发展趋势全面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广西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和连接东盟的桥梁,未来将继续发挥自身地理位置的优势,全面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合作。
这将为广西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带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深化改革开放广西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未来将继续深化改革,推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同时,广西还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流入,为广西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加强创新驱动广西将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创新驱动推动广西经济的持续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广西拥有壮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生态资源。
“一带一路”倡议下广西一东盟邮轮旅游产业的跨国区域协作研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的重要门户城市,邮轮旅游产业也逐渐成为了两地旅游合作的新亮点。
邮轮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是广西地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与东盟国家旅游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本文将对“一带一路”倡议下广西一东盟邮轮旅游产业的跨国区域协作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地理优势和邮轮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广西地处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结合部,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作为中国面向东盟经济圈的重要窗口,广西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优美,因此成为了东盟国家游客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东盟国家的文化、景观和习俗也吸引了众多中国游客前往。
二、广西一东盟邮轮旅游产业的跨国区域协作现状目前,广西与东盟国家在邮轮旅游方面已经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广西柳州港、北海港作为中国通往东盟国家的重要出海口,已经成为了中国东盟邮轮旅游的重要枢纽港口。
柳州港作为内河口岸,通过柳江、中越边境公路和中越铁路等国际运输大通道,为东盟游客前往中国内陆旅游提供了便利;北海港则是中国对东盟邮轮旅游的重要出海口,是连接中国与东盟国家邮轮旅游的重要通道。
据了解,广西已经与东盟国家建立了多条优质的国际邮轮航线,例如:柳州至胡志明市、北海至岘港、北海至马六甲等。
这些航线连接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重要港口城市,为双方旅游业的合作与交流提供了便利。
广西也建立了多个邮轮旅游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包括邮轮预订、签证办理、行程规划等全方位的服务,进一步提升了广西与东盟国家之间的邮轮旅游合作水平。
三、未来广西一东盟邮轮旅游产业的跨国区域协作发展方向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广西邮轮旅游产业的合作与交流还有许多发展的空间和方向。
广西可以加强与东盟国家港口城市的交流合作,扩大邮轮航线网络,提高邮轮旅游的便利性和覆盖面。
广西可以加强与东盟国家旅游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旅游产品研发,丰富邮轮旅游线路,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广西—东盟旅游业共生营销策略初探申琼(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管理系,广西桂林541004)[摘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给广西的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基于共生营销的角度,对广西旅游业如何在广西—东盟区域内实施共生营销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广西;东盟;旅游;共生营销[中图分类号]F59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6x(2006)S1-0047-02一、共生营销的内涵“共生”源于希腊语,其概念首先是德国科学家德贝里在1979年提出的。
共生营销,也称为合作营销,它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企业,通过共同分担营销费用,协同进行营销传播、品牌建设、产品促销等方面的营销活动,而达到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共享营销资源、巩固营销网络目标的一种营销理念和方式。
随着产品竞争日益加剧,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研究与开发费用不断上升,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企业间的合作已涉及越来越多的产品领域,共生营销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逐渐成为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策略。
旅游业已日益成为广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对促进财政收入,增加就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面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所提供发展机遇,广西如何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更好地促进旅游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是广西旅游行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下文从共生营销角度,针对广西在广西—东盟背景下,如何发展旅游业的共生营销,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二、广西—东盟旅游业实施共生营销的条件分析(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所带来的发展机遇2001年11月中国与东盟提出了在10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10+1”自由贸易区)的目标。
“10+1”协议中,明确了经贸合作范围:包括货物贸易关税的减让;逐步取消非关税壁垒(措施),简化和协调关税程序;建立有效的贸易便捷化措施;合作还将扩大到金融、旅游、投资、农业、人力资源开发、中小企业、产业合作等领域。
在2003年1月召开的第六届东盟旅游部长会议通过了一项决议,强调要加强东盟各成员在旅游领域的合作,尽快把东盟地区建设成为统一的旅游市场,各国同意将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几年内在东盟地区实现互免旅游签证。
形容广西和东盟的关系的句子广西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国的南部地区。
它与东盟国家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合作关系。
广西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几个句子来形容。
首先,广西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地理位置相近,这为双方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便利。
广西与越南、老挝等东盟国家接壤,交通便利,人员往来频繁。
这种地理接近性为广西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旅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其次,广西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日益紧密。
广西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之一,也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枢纽。
广西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额逐年增长,双方在农产品、矿产资源、能源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
广西还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东盟国家共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再次,广西与东盟国家之间的人文交流丰富多彩。
广西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文化相似性较高,双方在语言、宗教、传统习俗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特点。
广西积极开展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活动,举办各种文化节庆、艺术展览等,增进了双方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此外,广西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教育、科技合作也在不断加强。
广西的高等学府与东盟国家的大学、研究机构之间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项目,推动了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
双方在农业、环境保护、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双方的共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之,广西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关系紧密而友好。
双方在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为双方的共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广西将继续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推动双方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共同构建更加紧密的地区合作机制,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广西旅游业发展的新思路与对策在如今的经济环境下,广西旅游业一方面有了新的发展机遇,并且在广西—东盟合作体中,拥有更加宽阔的客源市场。
另一方面又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包括国内和国际竞争。
所以,在此背景下,广西需要调整旅游业的发展思路,做好行业规划和规范,制定出更加合理的发展对策。
以下几点就是广西旅游业发展的一些对策:(一)树立旅游形象(1)在保护现有的旅游产品同时,独具创新的开发一些新的旅游产品。
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旅游产品也同样面临着开发、成长、成熟和衰退期。
因此,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开发新产品成为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广西旅游业发展不平衡,很多地方旅游业还在起步阶段,而早期发展旅游的地区,如桂林已经出现部分产品进入市场衰退期,面临着淘汰出市的危机。
因此,各地要根据自身状况合理开发新的具有特色的产品,以保证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树立优秀旅游区的良好品质形象。
(2)调整和优化广西旅游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结构化。
旅游业是一个高关联度的产业,本身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多个部门,同时又能带动多个其他产业的发展。
从总体上说,广西旅游业还处于粗放型阶段,应该加强产业建设,引导产业向集约方向发展。
(3)要加强产业间的内部联系,根据“木桶原理”使最短边与其他边一样长,发挥整体的优势。
(4)改变单纯的以扩大规模和投入为发展旅游的手段,充分利用资源,使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集约化发展。
充分利用中国—东盟的合作平台,整合区域资源,深度开发客源市场。
同时“泛珠三角洲”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区域经济合作的推力,在基础设施和通道建设方面形成独特的旅游营销模式。
(5)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契机,加强与东盟各国的旅游交流合作。
以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平台,每年在南宁举办一次广西—东盟高层旅游论坛,在博览会期间举办广西国际旅游展,将其作为博览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吸引东盟各国旅游部门每年都来参展;每年组织一次到东盟的大型旅游宣传促销活动,每年邀请一次东盟国家的媒体及大型旅行社来广西考察、采访,以扩大影响,扩大旅游促销和人力资源开发合作。
中国-东盟博览会对广西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最高规格的经贸合作平台,对广西外向型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下面我将从贸易合作、投资促进、区域互联互通以及文化交流等方面来阐述。
中国-东盟博览会促进了广西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
博览会每年吸引了大量的中外企业参展,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
广西作为中国通往东盟的重要门户,博览会为广西以及东盟国家之间的商贸合作提供了便利。
博览会期间,广西企业与东盟企业签署了许多贸易合作协议,推动了两地之间的贸易往来。
博览会还吸引了海内外购买商和采购商到访,进一步拓宽了广西商品的销售渠道,促进了广西及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
中国-东盟博览会对于吸引外商投资、促进广西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博览会期间,广西与东盟国家之间的企业签署了大量的投资合作协议,吸引了一大批外国资本。
外国企业的投资不仅带来了资金、技术等资源,还为广西带来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这些投资项目也加快了广西的工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化建设,推动了广西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中国-东盟博览会有助于推动广西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区域互联互通。
博览会期间,广西与东盟国家签署了许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能源合作等领域的协议,促进了两地之间的互联互通。
广西与越南签署了开通北部湾-芒街-金兰港铁路的合作协议,推动了两地之间的交通便利化。
广西还与东盟国家合作推进“南向通道”建设,加强了贸易往来和人员往来,进一步促进了广西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区域互联互通。
中国-东盟博览会还推动了广西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
博览会期间,广西展示了当地的文化、旅游资源,吸引了许多东盟国家的游客和关注。
广西还积极参与博览会的文化交流活动,与东盟国家之间加强了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这些文化交流活动不仅丰富了广西的文化内涵,也促进了广西与东盟国家之间的人文交流,增进了两地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互信。
广西旅游发展现状广西是中国的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独特的民族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广西的旅游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近年来,广西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不断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力度,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广西的交通条件不断改善,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的建设进一步便利了游客前往广西的交通。
广西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广西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光,如世界自然遗产地凤凰岭、天坑群、龙脊梯田等;还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象山、靖西大观园、宁明瀑布群等。
此外,广西还有众多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白龙江自然保护区、东党山自然保护区等,这些地方保存了广西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独特的植物种类。
广西的旅游业也在不断创新,推出一系列的旅游产品和活动,满足了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广西的民俗文化活动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如桂林的灯笼节、南宁的花车巡游等,这些活动展示了广西的民族文化魅力。
广西的旅游业也在积极发展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合作。
广西与东盟国家建立了旅游交流合作机制,加强了双方在旅游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同时,广西还参加了国际旅游博览会、国际旅游交易会等国际性展会,扩大了广西旅游业的国际影响力。
然而,广西的旅游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旅游业的发展不够均衡,主要集中在桂林、阳朔等地,其他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还相对滞后。
其次是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不高,缺乏创新和差异化。
此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还不够平衡,有的地方旅游开发过度,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为了进一步发展广西的旅游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力度,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其次,加强旅游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推动旅游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同时,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另外,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合作,扩大广西的旅游市场份额。
广西与东盟旅游业的合作与发展.2007-5-31 王洪涛李伯兴阅读11次一、广西与东盟旅游业合作的现状东盟成立于1967年,成员国包括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越南、柬埔寨、老挝和缅甸等10国,人口约5.2亿,国内生产总值(GDP) 总和约有7000亿美元,目前东盟是世界上比较活跃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其中旅游业是它们重要的产业之—。
2003 年1月1日,《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开始生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开始进入实质性运行阶段。
其中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旅游合作将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建设内容之一。
广西与东盟的越南山水相连, 与东盟其他国家邻近,是我国与东盟国家联系的重要桥梁之一,在开展与东盟旅游合作方面优势明显,具有比其他内地省份得天独厚的条件。
2002年,广西国际旅游人次比1990年增加了1.63倍,其中接待的外国游人占国际旅游者的比重由1990年的29.60%上升到48.4%,增加了1.65倍,东盟旅游者占外国游人的比重由1990年的4.92%上升到2002年的26.56%,增加了5倍。
2002年广西日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排在全国第7位,接待的东盟旅游者17.5万人次,占全区亚洲市场旅游者的42.3%。
其中越南占60.88%,马来西亚占16.78%,泰国占11.59%,印度尼西亚占8.38%,新加坡占3.53%,菲律宾占1.88%。
其余四国旅游者很少。
这说明东盟10国在广西国际旅游市场的地位正在提升且发展迅猛,越南、马来西亚和泰国是广西东盟旅游市场的主要客源地。
从1990~2002年广西国际旅游人数增加了1.63倍,国际旅游收入增加了6.22倍,说明国际旅游业投资的乘数效应很高,游客每增加1人可以带来约4倍的收入。
国际旅游业的这一特性使它成为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因此,广西加大力度拓展国际旅游市场是符合经济规律的。
广西“十五”计划纲要和广西“旅游业发展重点专项规划”,已勾画出把广西建成旅游大省的宏伟蓝图。
广西要建成旅游大省,不仅要做好国内市场,而且还要经营好国际市场。
目前,东盟的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是我国首批开放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的目的地国家,也是广西公民自费旅游的主要目的地。
1993年至2000年,广西的旅行社组织前往上述国家自费旅游人数达52807人次。
越南是广西中越边境旅游的主要目的地,除广西本土居民外,全国各地每年都有约50 万人次经过广西的凭样、东兴、北海等口岸前往越南旅游。
但是,除旅游人员外,广西与东盟国家在旅游其他领域的合作如旅游投资、旅游人才交流等方面较少。
“入世”和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加快广西旅游业走向世界的步伐提供了良好契机。
广西应审时度势,充分发挥自己在地理、资源、人文方面的优势,积极、有效地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合作。
实施广西东盟旅游多赢的战略,把广西建设成为中国与东盟连接的东线国际旅游大通道,加快广西与东盟旅游业的合作与发展。
二、广西与东盟旅游业合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广西连接东盟各国的旅游交通不便,制约了双方旅游业务的发展。
目前广西有公路、铁路和海上航线与越南相连,直达空中航线南宁—泰国曼谷、南宁—越南河内、桂林—菲律宾的拉瓦格等(其中南宁—曼谷,桂林—拉瓦格为包机航线),为广西与东盟国家的旅游交往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也推动了中越边境旅游的发展。
但广西与东盟国家之间的交通,不但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而且严重制约了两地域间旅游业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一是广西的东南亚市场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连年下降,究其原因,除这些客源国的经济原因外,主要是因为外省如云南、广东等地与东南亚国家开通了直达航线,导致上述直通口岸游客增多而分流了广西的客源。
相反,东盟国家的客人需几经周折才能来到广西,既旅途辛苦,交通费也高,使广西的旅游竞争力不强,导致客源下降。
交通的不便,也导致投资商对广西的旅游投资感到不便,影响了东盟国家客商对广西旅游投资的积极性。
(二)出入境手续尚未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目前广西除桂林机场享有口岸签证权以外,其他出入境口岸尚无此类便利手续。
出入境手续的不便,制约了广西海外客源市场的开拓。
如一个泰国旅游团乘直航飞机由曼谷到南宁,然后前往越南河内、下龙,经东兴进入广西南宁返回泰国,游客需办理越南签证和两次入境中国的签证。
手续的繁琐和费用的增加,必然使游客望而生畏。
(三)投资政策、投资环境未能有效吸引东盟中的发达国家的投资。
广西“走出去”到东盟国家进行旅游投资也处于空白状况。
(四)旅游产品的质量和种类有待改善。
广西针对东盟国家的旅游产品多年来以桂林的观光产品为主,有特色而且针对性较强的新产品很少,制约了对东盟客源市场的吸引力。
近年来,广西除了去年推出的针对越南市场的“胡志明足迹之旅”、“广西改革开放成就之旅”等旅游产品取得一定成效外,尚未组合包装并推出专门针对东盟其他客源市场的旅游产品,影响了广西东盟旅游客源市场的开拓。
(五)对东盟的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有待加强。
研究东盟国家的旅游政策后发现,东盟国家为限制国民出国旅游,减少旅游者的旅游支出外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东盟国家在对国内的出国旅游者进行限制的同时,还限制国外机构提供服务以及广告宣传等。
虽然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减少甚至于取消区域内各成员国之间人员往来的限制,减少中国与东盟国家间旅游业合作方面的障碍,但是,目前单方面吸引东盟客源来旅游是非常困难的,这不是一个地区所能解决的问题,需要国家间共同的努力。
三、广西与东盟旅游业合作的优势条件(一)区位优势。
广西与越南陆地接壤,并与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国隔海相望,同时也是国内连接西南、中南和沿海粤港澳与东盟的旅游枢纽或通道,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这一区位优势,为广西与东盟的双边旅游业合作提供了便利的地缘条件。
(二)旅游产品互补。
广西与东盟国家的旅游资源各有特色,有很大的互补性,如广西拥有桂林漓江、桂平西山、宁明花山三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31个省级风景区,已逐步形成或正在形成以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或民族风情等为特色的风景区。
如以山水风光、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古迹为特色的桂北旅游区;以壮族文化、南亚热带滨海风光和边关风光为特色的桂南旅游区;突出历史古迹、风景名胜、宗教文化和侨乡风貌的桂东旅游区;以长寿旅游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的桂西旅游区等。
越南有世界自然遗产下龙湾,柬埔寨有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泰国有金碧辉煌的宫殿和佛教寺庙以及风光旖旎的海岛,印度尼西亚有风光秀丽的巴喱岛,马来西亚有世界著名的云顶景区等等,以特色产品开展合作,实现互送游客以及开发跨国旅游线路有较好的合作基础。
一是可通过加强合作,吸引东盟国家的旅游者到广西旅游,特别是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的客源,他们本身已经是广西主要的客源地之一,通过对等合作,可以进一步开拓这些市场。
二是开发我国公民前往东盟国家旅游,除广西公民外,吸引我国其他地区的公民经过广西前往越南、柬埔寨等国家旅游,可有效增加经广西的旅游人数。
三是联合开发跨国旅游产品,吸引世界其他国家的旅游者经广西进入越南以至东盟其他国家,或由东盟其他国家经越南进入广西进行跨国旅游。
(三)文化渊源优势。
广西与东盟各国的文化有许多渊源相同之处,如广西的壮语与泰语十分相似,广西的京族与越南主体民族同一宗源等,旅游合作有较好的文化基础和吸引力。
(四)合作基础优势。
广西的旅游业起步较早,与东盟的旅游合作起步也较早,有良好的合作基础。
一是广西的旅游部门与东盟国家的旅游机构,特别是与越南、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旅游机构联系密切,已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其次,在多年的旅游业务往来中,广西的旅游企业与越南、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的旅游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有了较好的合作基础。
(五)旅游人才互补。
东盟国家旅游发展程度不一,与之相比,广西位于中上水平,旅游专业人才的交流和培训存在较大的互补性。
一方面,广西可以为越南、柬埔寨等旅游欠发达国家输送和培训旅游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广西的旅游专业人员也可以到新加坡等旅游发达国家接受高级培训。
四、加强广西与东盟旅游业合作与发展的对策建议广西加强与东盟的旅游合作具有较好的基础和较强的优势,要充分利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有利时机,加大开放,促进发展,把广西建成中国与东盟旅游合作的桥头堡和中国连接东盟的东线国际旅游大通道。
为此,应该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把广西与东盟对接的旅游交通提升到国家的战略高度来发展和完善。
经广西自治区有关部门不懈的努力,多年来,广西与海外的旅游交通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也对改变与东盟的旅游交通状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推动了广西旅游业的发展。
但从长远看,要适应广西与东盟旅游合作的进一步发展还远远不够,而且仅靠广西的力量也很难办得到。
为此,要把改善广西与东盟的旅游交通提升到国家对外开放的战略高度来实施,争取国家的大力支持。
一是在保留和经营好现有包机航线的基础上,力争国家开辟广西连接东盟发达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航线。
二是加快建设广西通往越南,延伸至其他东盟国家的国际公路,如通过南宁至友谊关公路进一步连接老挝、柬埔寨、泰国和马来西亚,三是通过目前北京至越南河内的国际铁路联运,连接老挝、柬埔寨和泰国,此外将广西与越南方面合作开通的桂林—南宁—越南同登—河内—下龙的旅游列车变成为国家的固定国际铁路联运。
四是完善北海至越南下龙的海上旅游航线。
五是尽快开通条件已经成熟的防城港至越南下龙的内海交通旅游线。
(二)以广西申请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争取广西与东盟各国互免签证正式对接。
利用《东盟旅游协议》所创造的无国界旅游雏形,升级广西与东盟的旅游贸易关系,完善和丰富《东盟旅游协议》的相关条款,从关税、签证、交通、信息、安全等各个方面实现广西与东盟互免签证区的全面旅游对接。
目前,在实际操作中,东盟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已经是中国公民自费旅游目的地国家,而广西接壤和相邻的越南和柬埔寨目前尚未向中国公民开放(越南仅限于边境旅游)。
如果越南和柬埔寨成为中国公民自费旅游的目的地,广西作为中国公民通往越南和柬埔寨的重要出入境口岸和交通枢纽,可以享受巨大的实惠。
广西应抓住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时机,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尽快开放越南、柬埔寨等国家为中国公民自费出境旅游目的地国。
(三)加强对东盟国家旅游客源市场的调研,如东盟国家公民的旅游动机、旅游消费水平、旅游倾向、旅游需求等,有针对性地结合广西旅游资源情况,进一步组合、包装适合东盟旅游客源市场的产品,并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增强广西旅游产品对东盟市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拓展广西的东盟客源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