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ABO和Rh血型鉴定2013.3
- 格式:ppt
- 大小:739.50 KB
- 文档页数:20
血型鉴定实验报告一、引言血型鉴定是一项常见的实验,用以确定个体的血型类型。
血型是由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和血清中的抗体所决定的。
通过血型鉴定,我们能够了解每个人的血型类型,从而在输血、器官移植等医学过程中做出更合适的决策。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验方法对样本进行血型鉴定,掌握血型鉴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与推断。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本次实验所使用的材料包括:标准化的血型试剂盒、试管、血清孵育箱等。
实验步骤如下:1. 提取样本首先,我们需要从被测者的静脉或指尖提取一定的血样。
要注意使用消毒棉球消毒,以确保样本的纯净性。
2. 实验准备将血型试剂盒中的试剂按照要求倒入试管中,并进行必要的标识,以免混淆。
同时,将提取的血样注入试管中,与试剂充分混合。
3. 观察结果根据试管中的混合物的变化和聚集情况,可以判断被测者的血型类型。
我们注意到,当血型试剂中的抗体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时,会产生凝集现象。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对被测者的血型进行鉴定。
1. ABO血型系统根据血型试剂盒中的反应结果,我们可以确定被测者的ABO 血型类型。
例如,如果观察到血液与试剂A和试剂D发生凝集反应,而与试剂B无反应,我们就可以判断被测者的血型为A型。
2. Rh血型系统在确定了ABO血型后,我们进一步进行Rh血型的鉴定。
通过将被测者的血液与试剂中的抗体进行反应,我们可以判断被测者是否具有Rh抗原。
如果血液与试剂发生凝集反应,则表示个体具有Rh抗原,即Rh阳性;反之则为Rh阴性。
3. 遗传性血型的遗传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
通过观察不同家庭成员的血型可以发现,血型的遗传是以特定规律进行的。
例如,A型血的个体与B型血的个体之间组合,可能会产生AB型血的个体。
这是由于A型血和B型血都是由ABO基因控制的,而AB型血则表现出A和B两种基因的共同表达。
五、实验结论通过实验鉴定,我们可以得出被测者的血型结果。
在输血、器官移植等医学过程中,这一血型鉴定结果将为医生做出更合适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血型鉴定实验报告结论血型鉴定实验报告结论在现代医学中,血型鉴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实验,它不仅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人的血型,还可以为输血、器官移植等医疗过程提供必要的信息。
在这次实验中,我们通过几种不同的方法来鉴定血型,最终得出了结论。
实验中我们采用了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进行鉴定。
ABO血型系统是根据红细胞表面的抗原A和抗原B来进行分类的,而Rh血型系统则是根据红细胞表面的Rh抗原(D抗原)的有无来进行分类的。
首先,我们进行了直接凝集试验。
这个试验是通过将病人的血液与已知血型的抗血清混合,观察是否出现凝集反应来确定血型。
实验结果显示,当病人的血液与抗A抗血清混合时出现凝集反应,而与抗B抗血清混合时没有凝集反应。
这表明该病人的血型为A型。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间接凝集试验。
这个试验是通过将病人的血清与已知血型的红细胞混合,观察是否出现凝集反应来确定血型。
实验结果显示,当病人的血清与A型红细胞混合时出现凝集反应,而与B型红细胞混合时没有凝集反应。
这进一步证实了该病人的血型为A型。
然后,我们进行了Rh血型的鉴定。
实验结果显示,当病人的血液与抗Rh抗血清混合时没有凝集反应,这表明该病人的Rh血型为阴性。
通过综合以上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该病人的血型为A阴性。
这个结论对于未来的治疗和输血过程非常重要,因为不同血型之间的输血会引发免疫反应,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输血反应甚至死亡。
因此,在进行任何输血或器官移植之前,都需要对病人的血型进行准确的鉴定。
此外,血型鉴定还有其他的应用领域。
例如,在法医学中,血型鉴定可以用于破案和鉴定亲子关系。
在破案中,通过对犯罪现场的血迹进行血型鉴定,可以帮助警方锁定嫌疑人。
而在鉴定亲子关系方面,通过对父母和子女的血型进行比对,可以确定亲子关系的真伪。
总之,血型鉴定是一项重要的实验,它可以为医疗过程提供必要的信息,确保病人的安全。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确定了该病人的血型为A阴性。
ABO及RhD血型鉴定试验标准操作规程(一)检验目的检测红细胞表面ABO血型抗原、RhD抗原及血清(或血浆)中抗A、抗B抗体,确定受检者ABO及RhD血型。
(二)检验原理1.手工试管法、玻片法或纸板法利用标准IgM抗A/B血清鉴定红细胞表面ABO抗原即正定型,利用已知ABO 血型反定型红细胞鉴定同一标本血清(或血浆)中的抗A/B 抗体即反定型,综合正反定型结果确定受检标本ABO血型;利用标准IgM抗D直接鉴定RhD血型。
2.微柱凝胶法ABO/RhD卡的微管中装填有葡聚糖凝胶颗粒和抗A、抗B、抗D标准血清,如果红细胞表面存在A或B或D抗原,就会与对应的抗体发生凝集反应,凝胶颗粒具有分子筛的作用,可以阻滞凝集的红细胞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凝胶颗粒,使其悬浮在凝胶颗粒中,未凝集的红细胞则可以通过凝胶颗粒到达微管底部。
3.玻璃珠微柱法ABO/RhD卡的微管中装填有玻璃微珠和抗A、抗B、抗D标准血清,如果红细胞表面存在A或B或D抗原,就会与对应的抗体发生凝集反应,玻璃微珠具有分子筛的作用,可以阻滞凝集的红细胞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玻璃微珠,使其悬浮在玻璃微珠层的上端,未凝集的红细胞则可以通过玻璃微珠之间的微小空隙到达微管底部。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手工、半自动、全自动ABO血型及RhD血型鉴定试验。
(四)设备性能参数各种血型检测系统性能指标参见相应血型检测系统说明书。
(五)器材与试剂1.器材WADiana全自动血型配血系统、SWING-SAXO 血型配血系统、Techno全自动血型配血系统、Othro AutoVue Innova全自动血型配血系统、B600-A型低速离心机、KA-2200血清学专用离心机、阅片灯箱、塑料软试管、塑料硬质试管(100m m×12mm和75m m×l2mm)、血型鉴定专用纸板、玻片、试管架、一次性塑料滴管、记号笔。
2.试剂Diana DG Gel ABO-CDE血型卡、DiaMed ABO/RhD血型卡、OTHROBiovueABO/RhD血型卡、2%氢氧化钠溶液、生理盐水、抗A/B标准血清、抗D标准血清、3%~5%反定型试剂红细胞、1%反定型试剂红细胞。
血型鉴定与血液配型实验方法介绍在医学领域中,血型鉴定与血液配型是非常重要的实验方法,它们对于输血、器官移植以及疾病诊断等方面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血型鉴定与血液配型的实验方法。
一、血型鉴定实验方法血型鉴定是指通过实验手段来确定一个人的血型类型,主要包括ABO血型和Rh血型。
1. ABO血型的鉴定方法ABO血型包括A型、B型、AB型和O型。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鉴定方法:(1) 滴定法:该方法主要利用抗血清对相应抗原进行滴定。
将被测血清稀释后与抗A、抗B、抗AB和抗O血清滴定反应,根据凝集程度来鉴定血型。
(2) 纸片凝集法:该方法是将试纸片吸附抗体,然后滴加被鉴定血液,根据试纸片上是否出现凝集来鉴定血型。
(3) 红细胞溶血法:该方法是将鉴定者的红细胞与ABO抗血清混合,根据红细胞的溶血情况判断血型。
2. Rh血型的鉴定方法Rh血型包括Rh阳性和Rh阴性。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鉴定方法:(1) 抗人球蛋白试验法:将被测血液与抗人球蛋白血清相混合,根据悬浮液的凝集程度鉴定Rh血型。
(2) 免疫胶体凝集法:本方法是将被测血液与含有相应抗原的胶体颗粒混合,当出现凝集时,可判定为Rh阳性。
以上是血型鉴定的常用实验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鉴定。
二、血液配型实验方法血液配型是指将供者和受者的血液样本进行相互匹配,以确保输血或器官移植等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前常见的血液配型方法包括ABO血型配型和Rh血型配型。
1. ABO血型配型方法ABO血型配型是最基本的血液配型方法,其原理是将供者和受者的血清与相应的抗原进行反应,根据凝集的反应程度来确定合适的血液配型。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滴定法、纸片凝集法等方法进行配型。
2. Rh血型配型方法Rh血型配型是根据供者和受者的Rh抗原是否相匹配来确定合适的血液配型。
可以通过抗人球蛋白试验法、免疫胶体凝集法等方法进行配型。
血液配型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具体需求,各种方法各有优劣,医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ABO血型及Rh血型鉴定操作规范(卡式法)
1、用抗凝(EDTA—K2)血,取40ul放入2ml生理盐水中,
配制成10%红细胞悬液,混匀备用。
2、取血型鉴定卡,撕开封条,编号。
3、分别取10ul 10%红细胞悬液,加入A、B和Rh孔。
注
意加红细胞悬液时不能直接加到孔内有试剂的液面。
4、将加好红细胞悬液的血型卡平衡放入专用离心机中,以
转/分的速度,离心5分钟。
5、5分钟后离心机提示音响,打开离心机,取出观察结果。
6、结果观察:
(1)A型:A试剂孔红细胞在试剂液面上端(凝集),B试剂孔红细胞沉降到试剂液面底端(不凝集);
(2)B型:B试剂孔红细胞在试剂液面上端(凝集),A试剂孔红细胞沉降到试剂液面底端(不凝集);
(3)AB型:A试剂孔红细胞在试剂液面上端(凝集),B试剂孔红细胞在试剂液面上端(凝集);
(4)O型:试剂孔红细胞沉降到试剂液面底端(不凝集),B 试剂孔红细胞沉降到试剂液面底端(不凝集);
(5)Rh阴性:Rh试剂孔位红细胞沉降到液面底端(不凝集);
(6)Rh阳性:Rh试剂孔位红细胞在试剂液面上端(凝集)。
注意:观察结果时,要反复查对结果,以免报告错误。
7、打印结果,报告。
血型鉴定机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血型鉴定机能实验一、引言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差异进行分类的,常见的血型分类系统有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血型,Rh血型系统包括Rh阳性和Rh阴性两种血型。
血型的鉴定对于输血、器官移植等临床操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开展血型鉴定机能实验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实验目的1. 了解ABO血型的基本原理和鉴定方法。
2. 了解Rh血型的基本原理和鉴定方法。
3. 学习使用血型试剂进行血型鉴定。
4. 比较不同试剂的鉴定结果,评估各试剂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实验原理1. ABO血型的鉴定方法:a) 直接试剂法:将待鉴定的血液滴在不同的试剂反应孔上,观察出现凝集反应的现象。
b) 不直接试剂法:将待鉴定血液与试剂反应孔中的抗体混合,观察凝集反应或溶解反应的现象。
2. Rh血型的鉴定方法:a) 直接试剂法:将待鉴定的血液滴在不同的试剂反应孔上,观察出现凝集反应的现象。
b) 不直接试剂法:将待鉴定血液与试剂反应孔中的抗体混合,观察凝集反应或溶解反应的现象。
四、实验步骤1. 根据实验需要,准备所需试剂和标本。
2. 将待鉴定的血液滴在试剂反应孔上,按照试剂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3. 观察试剂和血液的反应情况,记录凝集反应或溶解反应的现象。
4. 根据试剂说明书的解读规则,判断血型的鉴定结果。
五、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步骤操作,观察到了血液与试剂的反应现象。
根据试剂说明书的要求和解读规则,得出了每个被鉴定血样的血型结果。
比较不同试剂的鉴定结果,评估各试剂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实验讨论1. 不同试剂的鉴定结果是否一致?不同试剂的鉴定结果一般是一致的,但也存在少数情况下不一致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试剂的质量差异、操作技巧不同或被鉴定血样的特殊情况等原因导致的。
2. 试剂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何评估?评估试剂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通过比对不同试剂的鉴定结果,以及与已知的标准血型结果进行对比来进行。
ABO和RH血型鉴定操作规程4ABO和RH血型鉴定操作规程4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ABO和Rh血型的鉴定方法;2.学会正确操作相关试剂和仪器设备;3.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二、实验原理ABO血型系统是血浆中存在的A抗原、B抗原和漏斗性E抗原在红细胞膜上的表达情况的不同所决定的。
Rh血型系统是Rh抗原在红细胞膜上的表达情况所决定的。
实验中采用“直接添加法”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剂法”进行ABO和Rh血型的鉴定。
ABO血型鉴定根据红细胞与抗A血清、抗B血清的凝集反应情况判断,Rh血型鉴定根据红细胞与抗D血清的凝集反应情况判断。
三、所需试剂及仪器设备1.10%的牛血清白蛋白溶液;2.抗A血清、抗B血清、抗D血清、抗人球蛋白试剂;3.输血细胞和被检血液样本;4.显微镜及玻璃制品。
四、实验步骤1.取一小号试管,用P3琼脂糖盐水洗涤试管内壁。
2.分别取少量被检血液样本和输血细胞加入试管中。
3.加入3滴抗A血清到试管1中,3滴抗B血清到试管2中。
4.试管1和试管2每个都加入一滴抗人球蛋白试剂。
5.用试管架将试管在室温下静置20分钟。
6.观察试管1和试管2的凝集情况,并比较。
7.根据凝集情况判断被检血液的ABO血型。
五、结果判断1.如果试管1发生凝集,试管2不发生凝集,即为A型血;2.如果试管2发生凝集,试管1不发生凝集,即为B型血;3.如果试管1和试管2都发生凝集,即为AB型血;4.如果试管1和试管2都不发生凝集,即为O型血。
六、Rh血型的鉴定1.取一小号试管,用P3琼脂糖盐水洗涤试管内壁。
2.分别取少量被检血液样本和输血细胞加入试管中。
3.加入1滴抗D血清到试管中。
4.用试管架将试管在室温下静置20分钟。
5.观察试管的凝集情况。
七、结果判断如果试管发生凝集,即为Rh阳性;如果试管不发生凝集,即为Rh阴性。
八、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交叉感染;2.抗人球蛋白试剂需保存在2-8摄氏度,使用前应在室温下放置30分钟;3.实验前,应检查试剂的有效期和质量;4.实验完成后,及时清理实验台面和试管,做好垃圾分类处理。
实验一红细胞悬液配制、ABO、Rh血型鉴定一、红细胞悬液配制:【实验目的】掌握5 %红细胞悬液配制的方法【实验原理】用一定量的生理盐水稀释红细胞达到一定浓度。
因为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中遵循一定的量比关系,只有两者比例适当才会出现最佳反应结果。
【器材】试管、吸管、离心机【试剂】生理盐水【标本】抗凝全血【实验步骤】1. 抗凝全血2ml(0.2 ml枸橼酸钠+ 1.8 ml血),2500 r/m 离心5min,分离出血浆至一干净试管。
2. 剩余红细胞加NS约5ml,混匀,2500 r/min,离心3 min,弃上清。
重复操作3次,末次离心5 min,得到压积红细胞。
3. 配制不同浓度的红细胞悬液二、ABO血型鉴定【实验目的】掌握ABO血型正、反定型的基本操作方法及结果判定【实验原理】已知血型特异性的抗体试剂鉴定红细胞的抗原[正定型、红细胞定型],同时用已知血型的试剂红细胞鉴定血清中的抗体[反定型、血清定型],根据正反定型结果判定血型。
【实验仪器与试剂】1.滴管、洁净小试管、记号笔、离心机、显微镜等。
2.试剂单克隆或多克隆的抗A;单克隆或多克隆的抗B;抗A,B;2%~5%的A型、B型和O型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
【实验步骤】1.正定型(红细胞定型)(1) 取洁净小试管2支,分别标明抗A、抗B,抗A,B(可选),用滴管分别加入抗A、抗B和抗A,B定型试剂各l滴于试管,再分别加入受检者的2%~5%红细胞盐水悬液1滴,轻摇混合。
(2) 以3000rpm(900到1000×g)离心15s。
(3) 轻摇试管使细胞扣悬起观察有无凝集及溶血现象并记录正定型结果。
2.反定型(血清定型)(1) 取洁净小试管3支,分别标明A、B和O,用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血清2滴于试管,再分别加入2%~5%A.、B及O型试剂红细胞悬液1滴,混匀。
(2) 以3000rpm(900到1000×g)离心15s。
(3) 轻摇试管使细胞扣重悬后观察有无凝集及溶血现象并记录反定型结果。
ABO及RhD血型鉴定试验标准操作规程(一)检验目的检测红细胞表面ABO血型抗原、RhD抗原及血清(或血浆)中抗A、抗B抗体,确定受检者ABO及RhD血型。
(二)检验原理1.手工试管法、玻片法或纸板法利用标准IgM抗A/B血清鉴定红细胞表面ABO抗原即正定型,利用已知ABO 血型反定型红细胞鉴定同一标本血清(或血浆)中的抗A/B 抗体即反定型,综合正反定型结果确定受检标本ABO血型;利用标准IgM抗D直接鉴定RhD血型。
2.微柱凝胶法ABO/RhD卡的微管中装填有葡聚糖凝胶颗粒和抗A、抗B、抗D标准血清,如果红细胞表面存在A或B或D抗原,就会与对应的抗体发生凝集反应,凝胶颗粒具有分子筛的作用,可以阻滞凝集的红细胞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凝胶颗粒,使其悬浮在凝胶颗粒中,未凝集的红细胞则可以通过凝胶颗粒到达微管底部。
3.玻璃珠微柱法ABO/RhD卡的微管中装填有玻璃微珠和抗A、抗B、抗D标准血清,如果红细胞表面存在A或B或D抗原,就会与对应的抗体发生凝集反应,玻璃微珠具有分子筛的作用,可以阻滞凝集的红细胞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玻璃微珠,使其悬浮在玻璃微珠层的上端,未凝集的红细胞则可以通过玻璃微珠之间的微小空隙到达微管底部。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手工、半自动、全自动ABO血型及RhD血型鉴定试验。
(四)设备性能参数各种血型检测系统性能指标参见相应血型检测系统说明书。
(五)器材与试剂1.器材WADiana全自动血型配血系统、SWING-SAXO 血型配血系统、Techno全自动血型配血系统、Othro AutoVue Innova全自动血型配血系统、B600-A型低速离心机、KA-2200血清学专用离心机、阅片灯箱、塑料软试管、塑料硬质试管(100m m×12mm和75m m×l2mm)、血型鉴定专用纸板、玻片、试管架、一次性塑料滴管、记号笔。
2.试剂Diana DG Gel ABO-CDE血型卡、DiaMed ABO/RhD血型卡、OTHROBiovueABO/RhD血型卡、2%氢氧化钠溶液、生理盐水、抗A/B标准血清、抗D标准血清、3%~5%反定型试剂红细胞、1%反定型试剂红细胞。
abo血型的鉴定的实验报告ABO血型的鉴定的实验报告引言:ABO血型是人类最常见的血型系统之一,根据人体红细胞表面上的抗原类型不同,将人类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
ABO血型的鉴定对于血液输血、器官移植以及亲子鉴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几种简单的实验方法来鉴定ABO血型。
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 试管- 血型试剂盒(包括抗A血清、抗B血清和抗Rh血清)- 滴管- 血液样本(来自实验者自愿捐献)2. 实验方法:1. 取一根干净的滴管,分别用滴管吸取被测血液样本。
2. 将血液滴入试管中,每个试管约滴入2滴。
3. 加入相应的抗血清(如加入抗A血清,表示检测A型血液)。
4. 轻轻摇晃试管,观察是否出现凝集反应。
5. 根据观察结果,判断被测血液的ABO血型。
实验结果和讨论:根据实验方法,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以下是我们的实验结果和讨论:1. 实验一:检测A型血液- 加入抗A血清后,观察到血液与抗A血清发生凝集反应,说明被测血液中存在A抗原。
- 结论:被测血液为A型血。
2. 实验二:检测B型血液- 加入抗B血清后,观察到血液与抗B血清发生凝集反应,说明被测血液中存在B抗原。
- 结论:被测血液为B型血。
3. 实验三:检测AB型血液- 加入抗A血清和抗B血清后,观察到血液与两种抗血清均未发生凝集反应,说明被测血液中不存在A抗原和B抗原。
- 结论:被测血液为AB型血。
4. 实验四:检测O型血液- 加入抗A血清和抗B血清后,观察到血液与两种抗血清均发生凝集反应,说明被测血液中既不存在A抗原也不存在B抗原。
- 结论:被测血液为O型血。
通过以上实验结果,我们成功地鉴定了被测血液的ABO血型。
实验方法简单易行,结果明确可靠,可以应用于临床医学和实验室研究中。
结论:本实验通过简单的实验方法,成功鉴定了ABO血型。
实验结果显示,被测血液分别为A型、B型、AB型和O型血。
ABO血型的鉴定对于血液输血、器官移植以及亲子鉴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准确鉴定血型对于人类健康和医学研究至关重要。
血型鉴定实验报告原理一、实验简介血型鉴定是通过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反应,确定人体血液中的血型,用于临床输血、器官移植和亲子鉴定等方面。
本实验旨在通过血型鉴定试剂的特异性反应,对参与者的血型进行确认。
二、实验原理血型鉴定是基于人体红细胞表面存在的抗原A、B、AB和Rh(D)血型系统来进行的。
一个人的血型由其红细胞上存在的抗原类型和血浆中存在的抗体类型确定。
本实验主要通过血型鉴定试剂与参与者血液中的红细胞进行特异性反应,以确定参与者的血型。
1. ABO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通过检测红细胞表面存在的抗原A和抗原B,将人类红细胞血型分为A、B、AB和O四种类型。
同时,在血浆中存在相应的抗体,即抗A和抗B抗体。
具体分布如下表所示:红细胞血浆:-: :: ::A A 抗BB B 抗AAB A、B 无O 无抗AB2. Rh(D)血型系统Rh(D)血型系统指的是人体红细胞表面存在的Rh抗原,根据其存在与否,将人类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两种类型。
Rh阳性表示红细胞表面存在Rh抗原,而Rh阴性则表示红细胞表面没有Rh抗原。
对于Rh阴性的个体,没有相应的抗体在血浆中。
三、实验步骤1. 取参与者的血液样本,约0.5-1毫升,用无菌注射器分别滴入已经标记好的A、B、AB和Rh(D)试剂盘上;2. 轻轻摇晃试剂盘,使其充分混合,注射器和试剂盘保持垂直,并避免不必要的摇晃;3. 观察试剂和血液的反应情况:若试剂在特定位置产生凝集或沉淀,表示反应阳性;若试剂不产生凝集或沉淀,表示反应阴性;4. 根据参与者血液与试剂的反应情况,确定其血型。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中试剂和血液反应的结果,可得到参与者的血型。
例如,如果A试剂和Rh(D)试剂反应阳性,而B和AB试剂反应阴性,则可以判定参与者为A 型Rh阳性血型。
需要注意的是,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以避免可能的交叉感染。
五、实验总结血型鉴定实验通过检测人体血液中的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反应,对血型进行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