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公式在线查询,初中物理量公式
- 格式:docx
- 大小:13.46 KB
- 文档页数:5
物理公式初中大全初三一、力学公式。
1. 速度公式。
- v = (s)/(t)(v表示速度,单位:m/s;s表示路程,单位:m;t表示时间,单位:s)- 变形公式:s=vt,t=(s)/(v)2. 重力公式。
- G = mg(G表示重力,单位:N;m表示质量,单位:kg;g = 9.8N/kg,在粗略计算时可取g = 10N/kg)3. 密度公式。
- ρ=(m)/(V)(ρ表示密度,单位:kg/m^3;m表示质量,单位:kg;V表示体积,单位:m^3)- 变形公式:m=ρ V,V = (m)/(ρ)4. 压强公式。
- 固体压强:p=(F)/(S)(p表示压强,单位:Pa;F表示压力,单位:N;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m^2)- 液体压强:p=ρ gh(ρ表示液体密度,单位:kg/m^3;h表示液体深度,单位:m;g = 9.8N/kg)5. 浮力公式。
- 称重法:F_浮=G - F(F_浮表示浮力,G表示物体重力,F表示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阿基米德原理:F_浮=G_排=ρ_液gV_排(G_排表示排开液体的重力,ρ_液表示液体密度,V_排表示排开液体的体积)- 漂浮或悬浮时:F_浮=G6. 功的公式。
- W = Fs(W表示功,单位:J;F表示力,单位:N;s表示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单位:m)7. 功率公式。
- P=(W)/(t)(P表示功率,单位:W;W表示功,单位:J;t表示时间,单位:s)-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P = Fv(F表示力,v表示速度)8. 机械效率公式。
- eta=frac{W_有用}{W_总}×100%(eta表示机械效率;W_有用表示有用功;W_总表示总功)- 对于滑轮组:W_有用=Gh(G为物重,h为物体上升高度),W_总=Fs(F 为拉力,s为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 nh(n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则eta=(Gh)/(Fs)×100%=(G)/(nF)×100%二、热学公式。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1. 运动学公式- 位移公式(平均速度):位移=速度×时间- 位移公式(匀变速运动):位移=(初速度+末速度)×时间/2 - 速度公式:速度=位移/时间- 加速度公式:加速度=(末速度-初速度)/时间- 牛顿第二定律:力=质量×加速度- 动能公式:动能=1/2×质量×速度²2. 力和压强公式- 压强公式:压强=力/面积- 引力公式:引力=质量×重力加速度- 阿基米德原理:浮力=液体密度×体积×重力加速度3. 热力学公式- 热能公式:热能=质量×比热容×温度变化- 内能公式:内能=质量×比热容×温度4. 光学公式- 焦距公式:焦距=透镜的折射率/透镜的弧度- 全反射公式:临界角=sin⁻¹(1/折射率)- 像距公式:1/物距+1/像距=1/焦距5. 电学公式- 电压公式:电压=电流×电阻- 电流公式:电流=电荷/时间- 电功公式:电功=电压×电流×时间6. 磁学公式- 磁场公式:磁场力=磁场强度×电流×导线长度×sin(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夹角)7. 其他- 斯涅耳定律:光的折射率1/光的速度1 = 光的折射率2/光的速度2这些公式是初中物理中经常使用的一些公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计算各种物理现象和现象的数值。
公式是数学和科学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描述各种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并进行相关计算。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有许多基础的物理公式需要掌握,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些初中物理公式。
首先,我们来看一些与运动学相关的公式。
在物理学中,运动学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变化规律。
其中,位移是描述位置变化的量。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可以使用位移的平均速度来计算。
公式如下:位移=速度×时间。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最新版)物理量以下是初中物理公式一览表,包括主要公式和单位:主要公式:1.用刻度尺测长度:s = l2 - l12.路程公式:s = vt3.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 = F1/F2 x l4.力臂公式:l = F2/F1 x l5.液体深度公式:h = F1/ρg6.物体厚度公式:h = F2/ρg x l2主要单位:长度(L):km、m、dm、cm、mm等,其中1km = 1000m,1m = 100cm面积(S):S = ab,S = a2,S = πR2/4体积(V):V = Sh,V = a3,V = πR3/3时间(t):t = s/v,其中1h = 60min,1min = 60s速度(v):v = s/t,其中1m/s = 3.6km/h压强(p):p = F/S,p = ρgh,其中1Pa = 1N/m2,1标准大气压 = 76 cmHg柱 = 1.01×105 Pa = 10.3 m水柱浮力(F浮):F浮= ρ液gV排,其中V排为物体完全浸没时排开的液体体积,ρ液为液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重力(G):G = mg,其中m为物体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功(W):W = Fs,其中F为力,s为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功率(P):P = W/t,其中t为时间密度(ρ):ρ = m/V,其中m为物体质量,V为物体体积以下是初中物理公式一览表,包括主要公式和单位。
主要公式:1.用刻度尺测长度公式:s = l2 - l1.2.路程公式:s = vt。
3.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公式:s = F1/F2 x l。
4.力臂公式:l = F2/F1 x l。
5.液体深度公式:h = F1/ρg。
6.物体厚度公式:h = F2/ρg x l2.主要单位:长度(L):km、m、dm、cm、mm等,其中1km = 1000m,1m = 100cm。
面积(S):S = ab,S = a2,S = πR2/4.体积(V):V = Sh,V = a3,V = πR3/3.时间(t):t = s/v,其中1h = 60min,1min = 60s。
初中所有物理公式(带单位)初中物理公式(带单位)欧姆定律:I=U/R,其中电流I的单位为安培(A),电压U的单位为伏特(V),电阻R的单位为欧姆(Ω)。
比热容公式:Q=mc*t,其中热量Q的单位为焦耳(J),比热容c的单位为J/(kg*℃),时间t的单位为秒(s),质量m的单位为千克(kg)。
燃烧能量公式(热值公式):Q=mq,其中热量Q的单位为焦耳(J),质量m的单位为千克(kg),热值q的单位为焦每千克(J/kg)。
做功公式:W=FS或W=Gh,其中功W的单位为焦耳(J),力F的单位为XXX(N),重力G的单位为XXX (N),沿力移动距离S的单位为米(m),上升高度h的单位为米(m)。
功率公式:P=W/t,其中功率P的单位为瓦特(W),功W的单位为焦耳(J),时间t的单位为秒(s)。
电功率公式:1.P=UI,其中电压U的单位为伏特(V),电流I的单位为安培(A),功率P的单位为瓦特(W)。
2.P=I^2R,其中电流I的单位为安培(A),电阻R的单位为欧姆(Ω),功率P的单位为XXX(W)。
3.P=U^2/R,其中电压U的单位为伏特(V),电阻R的单位为欧姆(Ω),功率P的单位为XXX(W)。
电功公式:W=Pt,其中电能W的单位为千瓦时(kW*h),功率P的单位为瓦特(W),时间t的单位为小时(h)。
注:1.可以将上式中[P]代换为电功率。
压强公式:固体压强:P=F/S,其中压强P的单位为帕斯卡(Pa),压力F的单位为XXX(N),面积S的单位为平方米(㎡)。
液体压强:P=ρgh,其中压强P的单位为帕斯卡(Pa),液体密度ρ的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³),重力g的单位为XXX每千克(N/kg),深度h的单位为米(m)。
浮力公式:1.F=G,其中浮力F的单位为XXX(N),排开水重G的单位为XXX(N)。
2.F=ρgV,其中浮力F的单位为XXX(N),液体密度ρ的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³),重力g的单位为XXX每千克(N/kg),排开液体体积V的单位为立方米(m³)。
初中物理公式(初一到初三全)1、速度:V=S/t2、重力:G=mg3、密度:ρ=m/V4、压强:p=F/S5、液体压强:p=ρgh6、浮力:(1)F浮=F’-F(压力差)(2)F浮=G-F(视重力)(3)F浮=G(漂浮、悬浮)(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7、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8、理想斜面:F/G=h/L9、理想滑轮:F=G/n10、实际滑轮:F=(G+G动)/n(竖直方向)11、功:W=FS=Gh(把物体举高)12、功率:P=W/t=FV13、功的原理:W手=W机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15、机械效率:η=W有/W总16、滑轮组效率:(1)η=G/nF(竖直方向)(2)η=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3)η=f/nF(水平方向)热学1、吸热:Q吸=Cm(t-t0)=CmΔt2、放热:Q放=Cm(t0-t)=CmΔt3、热值:q=Q/m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w有/Q燃料5、热平衡方程:Q放=Q吸6、热力学温度:T=t+273K电学1、电流强度:I=Q电量/t2、电阻:R=ρL/S3、欧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1)Q=Iˆ2Rt普适公式)(2)Q=UIt=Pt=UQ电量=Uˆ2t/R(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1)I=I1=I2(2)U=U1+U2(3)R=R1+R2(4)U1/U2=R1/R2(分压公式)(5)P1/P2=R1/R26、并联电路:(1)I=I1+I2(2)U=U1=U2(3)1/R=1/R1+1/R2[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5)P1/P2=R2/R17定值电阻:(1)I1/I2=U1/U2(2)P1/P2=I12/I22(3)P1/P2=U12/U228电功:(1)W=UIt=Pt=UQ(普适公式)(2)W=Iˆ2Rt=Uˆ2t/R(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1)P=W/t=UI(普适公式)(2)P=Iˆ2R=Uˆ2/R(纯电阻公式)10.电磁波:c=λf。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初中物理公式大全(二)初中物理公式大全(三)附表一:其它物理公式说明:定滑轮和动滑轮可以分别看成n是1和2的特殊的滑轮组附表二:串联与并联电路附表三:物理学中常用字母代表的物理意义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之三----计算题问题一:如何去理解掌握一个物理公式?⑴正确理解公式中各字母的物理意义和单位公式中各个字母都代表一定意义的物理量,只有正确理解它的物理意义才能正确运用其分析解决问题。
如公式W = Fs中的s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而不能简单地认为它表示物体移动的距离。
⑵了解公式成立的条件有些公式成立是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的,如欧姆定律它只适用纯电阻电路,就不能用它来计算电动机工作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
只有了解公式的应用条件,才能正确运用公式。
不满足公式的成立条件,就不能运用公式。
【对应训练】⑴小明背着40N的书包沿水平方向前进了50m,小明对书包做了J的功。
小明的教室在二楼,已知到二楼的楼梯长5m,高3m,体重450N的小明把书包背上二楼,他一共要做J的功。
⑵如右图,将一个重300N底面积0.5m2的木箱放在面积为凳面的压强是。
(3)某电动机的额定电压是220V,额定功率是2200W,电动机内部线圈的电阻是5Ω①该电动机正常工作时通过线圈的电流是多大?②电动机正常工作5min消耗多少电能?其中有少转化为内能?③计算电动机的能量转化的效率。
(4)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100N的物体A提升5m,已知动滑轮重20N,,作用在绳端的拉力需多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①若不计绳重和摩擦........F②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是75%,则作用在绳端的实际拉力是多少?1.运用公式定量计算⑴一个公式其实就是一个等式,它反映了几个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公式中若有n个物理量,只要知道n-1个量,就可以运用公式采用公式变形的方法计算第n个量。
⑵运用公式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统一⑶解答较复杂计算题的一般思路①仔细审题:了解题目的已知量和问题(所求量)②寻解题思路:可从问题入手(思考要求这个量根据所学公式就必须知道那些量)或从条件入手(已知这些量根据所学公式可以求哪些量),或从两方面入手,运用公式分析找出解题的路子。
初中所有物理公式归纳初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一、力学1.力的公式:F=m×a2.重力的公式:F=m×g(g为重力加速度,通常取9.8m/s²)3.位移公式:S=v×t4.速度公式:v=s/t5.加速度公式:a=(v-u)/t(其中v为末速度,u为初速度)6.直线加速度公式:v² = u² + 2as7.力的合成公式:F = √(F₁² + F₂² + 2F₁F₂cosθ)(θ为两个力之间的夹角)8.功的公式:W = F × s × cosθ9.功率的公式:P=W/t10.机械效率的公式:η=(有用功)/(输入功)×100%11.动能公式:Esub_k = 1/2 × m × v²12.弹性势能公式:Ep=1/2×k×x²(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变形的长度)二、电学1.电压公式:U=I×R(U为电压,I为电流,R为电阻)2.电流公式:I=U/R3.电阻公式:R=U/I4.欧姆定律公式:U=I×R5.功率公式:P=I×U6.并联电阻公式:1/R=1/R₁+1/R₂+1/R₃+...7.串联电阻公式:R=R₁+R₂+R₃+...8.电阻与导线长度、直径和电阻率之间的关系:R=(ρ×L)/A(ρ为电阻率,L为导线长度,A为导线横截面积)9.电阻与材料电阻率、长度和面积之间的关系:R=(ρ×L)/A10.电功的公式:W=V×I×t(其中V为电压,I为电流,t为时间)11.磁通量公式:Φ=B×A(Φ为磁通量,B为磁感应强度,A为磁场垂直平面上的面积)12.洛伦兹力公式:F=q×v×B(F为洛伦兹力,q为电荷量,v为速度,B为磁感应强度)三、光学1.光速公式:c=λ×f(c为光速,λ为波长,f为频率)2.光密度公式:ρ=n/c(ρ为光密度,n为光速在介质中的速度)3.光程差公式:ΔL=c×Δt(ΔL为光程差,c为光速,Δt为时间差)4.生活中常见的反射公式:θ₁=θ₂5.折射公式:n₁ × sinθ₁ = n₂ × sinθ₂(n₁为第一介质的折射率,n₂为第二介质的折射率,θ₁为入射角,θ₂为折射角)四、热学1.热量传递公式:Q=m×c×ΔT(Q为热量,m为物体的质量,c为物体的比热容,ΔT为温度变化)2.热传导公式:Q=k×A×ΔT/L(Q为热量,k为热导率,A为传热面积,L为传热长度)3.热膨胀公式:ΔL=α×L₀×ΔT(ΔL为长度变化,α为线膨胀系数,L₀为初始长度,ΔT为温度变化)。
1、速度公式:v =t sv =总总t sv ——速度(m/s );v ——平均速度(m/s );s ——路程(m );t ——时间(s )2、密度公式:ρ=vm ρ——密度(kg/m 3);m ——质量(kg );v ——体积(m 3)3、重力公式:G = mgG ——重力(N );m ——质量(kg );g ——常数(9.8N/ kg )4、压强公式:① P =SF P ——压强(Pa );F ——压力(N );S ——受力面积(m 2)② P =ρg h P ——压强(Pa );ρ——密度(kg/m 3);h ——深度(m )5、液压公式:11S F =22S F F 1 ——作用在小活塞上的力(N ); S 1 ——小活塞的横截面积(m 2);F 2 ——作用在大活塞上的力(N ); S 2 ——大活塞的横截面积(m 2);6、浮力公式:① F 浮 = G =ρ物g v 物 ρ物——物体的密度(kg/m 3);v 物 ——物体的体积(m 3)② F 浮 = F 下-F 上 F 上 ——上表面受的压力(N ); F 下 ——下表面受的压力(N);③F浮=G-F拉G ——物重(N);F拉——液体中测力计的读数(N);④F浮=ρ液g v排ρ液——液体密度(kg/m3);v排——排开的液体体积7、功的公式:①W = F·sW ——功(J);F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N);s ——物体移动的距离(m);②W = mgh m——物体的质量(kg);h ——物体移动的距离(m)8、功率公式:W P ——功率(W);W ——功(J);t ——时间(s);①P =t②P = F·v F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N);v ——物体移动的速度(m/s);③P = mg·v m——物体的质量(kg);h ——物体移动的距离(m)9、杠杆平衡公式:F1·L1= F2·L2 (理想机械)F1 ——动力(N);F2 ——阻力(N);L1——动力臂(m);L2——阻力臂(m);10、轮轴公式:F1·R = F2·r (理想机械)F1 ——作用在轮上的力(N);R——轮半径(m);F 2 ——作用在轴上的力(N ); r ——轮半径(m );11、斜面公式:F ·L = G ·h (理想机械)F ——拉力(N ); L ——斜面长(m );G ——物重(N ); h ——斜面高(m )12、滑轮组公式:① F = n ·h F ——拉力(N );n ——绳子股数;h ——物体上升高度(m )② W 有 = G ·h W 有——有用功(J );G ——物重(N ); ③ W 总 = F ·s = W 有+W 额W 总 ——总功(J );W 额 ——额外功(J );s ——拉力移动距离(m )④η=总有W W =Fs mgh =nF mg =nFG ×100% η——机械效率 13、热值公式:Q = m ·qQ ——燃料放出的热量(J ); q ——燃料的热值(J/kg )14、比热公式:Q = c m △tQ ——热量(J );c ——物质的比热容(J/kg ·℃);△t ——温度差(℃)15、欧姆定律:I =RU I ——电流(A );U ——电压(V );R ——电阻(Ω)16、焦耳定律:W = Q = I 2RtW ——电流所做的功(J );Q ——电流产生的热量(J );t ——通电时间(s )补:W = Q= Pt = I 2Rt = UIt =RU 2t (纯电阻电路的计算,必须用带R 的)17、电功率公式:P = UI P —— 用电器的功率(W )补:P =t W = I 2R = UI = R U 2(纯电阻电路的计算,必须用带R 的) 18、电学补充公式:①任意电路中:W 总 = W 1 +W 2 Q 总 = Q 1 +Q 2 P 总 = P 1 +P 2②串联电路:21R R =21U U =21W W =21P P =21Q Q R 总 = R 1 + R 2 并联电路:21R R =12I I =12W W =12P P =12Q Q R 总 = 2121R R R R +⨯ ③灯泡的实际功率:P 实= 20U U ⎪⎪⎭⎫ ⎝⎛实P 0 P 实、U 实——实际功率、实际电压 P 0、U 0——额定功率、额定电压④计算电能表转过n 转时消耗的电能:W = N h kw 1n ∙⨯ = Nn 106.36⨯ W ——功(kw ·h / J ); n ——实际转数; N ——消耗一度电电能表的转数;⑤计算电能表转过n 转时消耗的电功率:P =Nth kw 1n ∙⨯ = Nt n 106.36⨯P ——电能表消耗的电功率(W)。
物理量(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
速度V(m/S)v=S:路程/t:时间
重力G(N)G=mg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kg/m3)ρ=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N)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N)F浮=G物-G视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浮力F浮(N)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N)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F1:动力L1:动力臂F2:阻力L2:阻力臂
定滑轮F=G物
S=h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F=(G物+G轮)/2
S=2h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F=(G物+G轮)
S=nh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机械功W(J)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G物h
总功W总W总=Fs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机械效率η=W有/W总×100%
功率P(w)P=w/t
W:功
t:时间
压强p(Pa)P=F/s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Pa)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
热量Q(J)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
的热量Q(J)Q=mqm:质量q:热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