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制作评分细则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1
课件制作评分标准
素材准备10分
建立必要的素材包,分类存放。
教学设计 30分
1.教学目标、对象明确,教学策略得当;
2.界面设计合理,风格统一,有必要的交互;
3.有清晰的文字介绍和帮助文档。
内容呈现 25分
1.内容丰富、科学,表述准确,术语规范;
2.选材适当,表现方式合理;
3.语言简洁、生动,文字规范;
4.素材(文本、音视频、动画等)选用恰当,呈现结构合理。
技术运用 15分
1.程序运行稳定,操作方式简便、快捷;
2.导航方便合理,路径可选;
3.新技术运用有效。
创新与实用 10分
1.立意新颖,具有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
2.能够运用于实际教学中,有推广性。
课件说明10分
说明内容包括学校、课题、姓名、作品主题、运行环境,并说明每一页面的设计意图等。
课件演示评分标准
1.课件封面有课题、学校、授课班级、教者姓名。
5分
2.熟练打开演示课件,进入演示模式。
10分
3.操作演示并说明每一个环节的意图。
30分
4.与电子白板进行交互演示,对重点做出批注。
15分
5.在电子白板上写出板书并体现漫游、删除等一些常用功能。
15分
6.启动展台并展示学生作品,能放大缩小、翻转,并对亮点及错误做出批注。
20分
7.口述电子白板使用应注意的事项。
5分。
教育技术与课件制作课程考核评定标准(总课时64课时、2节理论+2节实践)考查所任班级:教育09(1)、(2)(3)(4)基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操作并重的过程,课程评价理念:主要采用了表现性评价,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的评价。
具体评价方式操作如下:一、总的评价原则:平时作业占30%综合考核70%(一)平时作业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它们占的百分比如下)PowerPoint 课件制作20%Photoshop图像处理10%Flash 动画制作15%Cooledit 15%会声会影15%网页制作10%数码相机,摄像机、扫描仪、投影机、视频展示台等使用方法的实践考核上课回答问题、出勤率、上机纪律等15%(二)综合考核又主要由两大块组成:课件制作实践考核60%理论随堂考核40%三、最后综合考核要求及评分细则(一)考核指导思想:注意课件与自己实习、见习教学任务衔接,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希望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将自己这学期所学的软件,教育技术理论,信息化教学设计等全面综合运用起来。
(二)综合课件制作考核要求:(一)理论随堂考核有书面测试试题分值100分85分以上为优秀85分到75分为良好75分到70分为中等70-60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二)课件制作实践考核(1)考试前两周准备相关专业素材及选题的自准备(2)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专业完成至少10张ppt幻灯片。
(3)制作主体软件为Powerpoint,另外辅助用到photoshop来制作一个背景图片,上面需要有盐城师范学院、自己院系姓名的特征标志,首先需要用cooledit 来录制一段自我介绍,并配上音乐的声音文件,并根据选题来插入一个视频文件,而且这个视频文件是通过会声会影加以处理的wmv文件。
一般操作过程如下:幻灯片母版制作过程:用photoshop制作一个背景图片背景图片的制作:上部图片的插入文本输入主题及自己所在院系、姓名的输入。
多媒体课件评分标准一、内容设计1.科学性:课件内容应遵循科学性原则,确保知识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2.完整性:课件应涵盖课程所要求的知识点,内容全面,无遗漏。
3.系统性:课件内容应具有逻辑性,结构清晰,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4.启发性:课件应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5.互动性:课件应具备一定的互动性,如问答、讨论等,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二、界面设计1.美观性:课件界面应简洁、美观,色彩搭配和谐,符合学生的审美需求。
2.清晰性:课件中的文字、图片、图表等元素应清晰可见,无模糊、歪斜等现象。
3.导航性:课件应具备明确的导航功能,方便学生快速找到所需内容。
4.一致性:课件界面风格应保持一致,避免给学生造成视觉上的混乱。
三、技术实现1.稳定性:课件在不同设备和操作系统上应运行稳定,无卡顿、死机等现象。
2.兼容性:课件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能够在不同浏览器和播放器中正常使用。
3.响应速度:课件应具备较快的响应速度,避免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产生等待感。
4.安全性:课件中不应含有恶意代码,确保学生的设备安全。
四、教学效果1.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件的满意度、学习效果等方面的反馈,作为评分依据。
2.教师评价:听取授课教师对课件的看法和建议,了解课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3.教学成果:观察学生通过使用课件后,在知识掌握、能力提升等方面的表现。
4.课堂氛围:观察课件在课堂上的使用情况,如学生参与度、互动性等。
五、创新与特色1.创新性:课件在内容、形式、技术等方面是否有创新之处。
2.特色性:课件是否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个性化:课件是否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4.持续更新:课件制作团队是否能够根据教学需求和反馈,持续优化和更新课件。
多媒体课件评分标准应包括内容设计、界面设计、技术实现、教学效果和创新与特色等方面。
在实际评分过程中,可以根据课件的具体情况,合理分配各项指标的权重,以确保评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ppt课件制作评分标准[整理版]PPT课件制作评分标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指标说明 (分值) (分值) (分值)教学内容正确,无科学性和知识性的错误(0-5,错一处扣1科学性(5) 分,扣完即止) 科学性规范性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符合国家标准(0-5,错一处扣1(10) 规范性(5) 分,扣完即止)主题突出、内容完整:作品内容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并再知识覆盖(6) 教学内容现素材;整部作品已覆盖素材的主要内容。
(0-6) (30) 知识体系结构合理、逻辑顺畅:幻灯片之间具有层次性和连贯性;逻(16) 体系结构辑顺畅,过渡恰当;整体风格统一流畅、协调(0-5)(10) 紧扣主题:模版、版式、作品的表现方式能够恰当地表现主题内容。
(0-5)有丰富的和教学内容配合的各种资料、学习辅助材料或网络资源形式(2) 资源扩展资源链接,有利于学生学习(0-2) (4) 资源引用(2) 引用资源来源清楚,无侵权行为(0-2)教学目标清晰、定位准确、体现课堂的知识框架、突出知识教学设计目标设计(5) 目标组织点、重点和难点,详略得当,内容呈现顺序合理(0-5) (25) (10) 启发引导性强,符合认知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内容组织(5) (0-5) 较好的人机交互,便于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交互、讨教学交互(5) 论(0-5) 学习环境多种形式的题型、题量丰富;能模拟实践环境,注重能力培(15) 习题实践(5) 养(0-5)学习评价(5) 有对习题的评判或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的评价(0-5)基本运行环境满足当前一般教学环境。
作品经过优化处理,运行环境(5) 运行状况载入迅速,整部作品的播放流畅、运行稳定、无故障(0-5) (10) 知识定位清楚,操作方便、灵活,交互性强,启动时间、链操作情况(5) 接转换时间短(0-5) 合理使用PPT新功能和新技术及其他软件,或自主设计适合技术性软件使用(5) 于PPT制作的软件(0-5) (25) 充分发挥PPT的课堂演示的优势、自主设计量大,软件应用设计效果设计水平(5) 有较高的技术水准,用户环境友好,使用可靠、安全,素材(15) 资源丰富、规范、合理(0-5)恰当恰当运用多媒体 (如图片、表格、图表、图形、视频、媒体应用(5) 音频、动画)等技术表现工具,并具有相应的控制技术,可使用超链接或动作功能(0-5)版面设计和谐美观,布局合理,导航清晰简捷,各张幻灯片界面效果(5) 界面设计内容紧扣且互相连通和协调。
•课件内容•课件设计•交互性•技术实现•教学效果评估contents目录01知识点准确数据准确语言准确030201内容完整结构完整资源完整更新及时课件应根据教材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及时更新,保持与最新知识体系的同步。
反映最新进展课件应关注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及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观点融入教学内容中。
适应时代需求课件应结合当前社会和行业的需求,培养学习者具备适应时代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内容创新理念创新课件应在保证知识点准确的基础上,融入新的观点、案例或教学方法,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技术创新02课件中的文字、图片、表格等元素应该合理分布,避免拥挤或过于分散,保持视觉上的舒适感。
对于重点内容,应该通过加大字号、加粗、变色等方式进行突出显示,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课件整体布局应该清晰明了,各部分内容之间应该有明确的逻辑关系,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布局合理性课件的色彩搭配应该符合视觉美学原则,尽量使用清新、舒适的颜色,避免过于刺眼或黯淡的颜色。
背景色和前景色应该有足够的对比度,以确保文字和其他元素清晰可见。
在使用多种颜色时,应该注意色彩的协调性和层次感,避免出现混乱或难以辨认的情况。
色彩搭配图标与图片使用课件中使用的图标和图片应该与内容相关,具有代表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图片应该清晰度高、色彩鲜艳、大小适中,避免使用模糊、失真或过于复杂的图片。
对于需要使用图标的情况,应该选择简洁明了、易于辨认的图标,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容易引起歧义的图标。
课件中的动画效果应该适度使用,以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动画效果应该与内容相关,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在使用动画效果时,应该注意不要过于复杂或花哨,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或造成视觉疲劳。
动画效果运用03导航清晰易用互动环节设置课件中设置多种互动环节,如问答、讨论、小组活动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互动环节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课件评分标准
一、内容完整性。
课件内容是否全面,是否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是否包含了必要的知识点和案例分析等内容。
二、知识点准确性。
课件所包含的知识点是否准确,是否符合最新的教学要求,是否有错误或者偏差。
三、案例分析。
课件中是否包含了相关的案例分析,案例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点。
四、图文并茂。
课件中的图片和文字是否相互配合,图片是否清晰美观,文字是否简洁明了,排版是否合理。
五、语言表达。
课件中的语言表达是否准确、生动、简洁,是否符合学生的语言习惯,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六、逻辑性。
课件内容是否有条理,是否能够循序渐进,是否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和分析。
七、教学设计。
课件中是否包含了合理的教学设计,是否能够帮助教师顺利进行教学,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互动性。
课件中是否包含了一定的互动环节,是否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九、综合评价。
根据以上各项指标对课件进行综合评价,给予相应的评分和建议。
在评分过程中,需要根据以上标准对课件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评价。
同时,评分过程中需要注重细节,对每一项指标都要进行认真评估,确保评分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最后,评分结果需要及时反馈给课件作者,给予具体的评价和建议,帮助作者改进课件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竞赛项目(1)课件制作;(2)说课;(3)课堂教学。
要求如下:1、课件制作。
2、说课。
学生阐述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学情的分析及教学设计。
3、课堂教学。
包含即席讲演、模拟授课、现场提问三个环节。
教学技能竞赛项目说明及评分标准一、课件制作竞赛内容:课件内容必须是现行基础教育所使用的教材内容,可以是多媒体课件,也可以是网络课件,开发平台不限。
竞赛流程:评委就课件有关教学设计和技术环节提问,评委现场打分,竞赛时间15分钟(演示10分钟,提问5分)。
参赛课件要求:(一)未公开发表的原创性作品,不涉及他人的专利权和著作权。
(二)课件应包括标题、目录、内容、使用范围、作者信息和参阅的原始资料。
(三)课件应包括一节课的完整教学内容。
(四)必须能在Win2000或WinXP环境下运行。
评分标准(分值100分):(一)科学性:选题适当,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
课件的取材适宜,内容科学、正确、规范;课件演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分值20分)。
(二)教育性:课件的设计新颖,在课堂教学中具有较大的启发性。
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值30分)。
(三)技术性: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充分体现了多媒体特点;操作简便、快捷。
交流方便,适用于教学(分值30分)。
(四)艺术性:画面设计具有较高艺术性,整体风格相对统一(分值20分)。
二、说课说课时间为 15 分钟,提问时间为 5 分钟。
评分标准(分值 100 分):(一)从学科体系、章节角度联系整体分析知识结构;依据学科课程标准确定合理的三维目标;准确梳理重点、难点,合理整合课程资源;教材处理体现创新点与可行性相结合(分值 20 分)。
(二)教法设计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法多样化,有利于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正确分析学生学情,依据学情,合理引导学习方式;合理选择教具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效果(分值 25 分)。
(三)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安排合理,教学思路清楚,突出重点、难点的有效解决;课堂教学活动突出学生主体性及多向互动;能合理利用教学手段、课程资源;时间分配得当,对可能出现教学情景有灵活的时间分配方案;合理设计教学反馈环节,预估教学效果(分值25 分)。
PPT制作大赛评分细则第一篇:PPT制作大赛评分细则Ppt大赛评分规则总分100“(PPT制作60”演讲水平40")一、PPT制作要求(60分):1、PPT主题里涉及与报社内部生活有关的内容;10'2、幻灯片之间有层次性和连贯性;逻辑顺畅,过渡恰当;20'3、整体风格流畅,模板协调,版式、作品的编排方式能够恰当地表现主题;20'4、合理使用PPT新功能和新技术及其他软件;10'二、演讲水平:(40分):1、形象风度:要求衣着整洁,仪态大方,举止自然得体,体现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上下场致意;10'2、要求脱稿演讲,声音洪亮,口齿清晰,普通话标准,语速适当,表达流畅,讲究演讲技巧,动作恰当;20'3、综合印象:由评委根据演讲选手的临场表现作出综合演讲素质的评价;10'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基础部2011-11-29第二篇:PPT制作大赛PPT制作大赛策划方案主办方: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成都校区光华苑团总支、学生会活动指导:联系人:电话:目录—、活动背景…………………………………………………3二、活动目的…………………………………………………3三、活动内容…………………………………………………3四、宣传工作…………………………………………………4五、活动流程…………………………………………………5六、应急预案 (8)附表一、活动经费预算表—、活动背景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文娱生活,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培养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打造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了解网络文化的平台,光华苑团总支、学生会本着“丰富生活,提高能力,拓展素质”的原则,面向全院学生开展PPT制作大赛活动。
本次活动围绕我院同学的网络制作能力进行比赛,将以“全面合作,人人参与,搭建平台,展示风采”为宗旨,增强学生素质作为主题,注重同学之间的交流,在校内掀起一股网络知识了解和制作的狂潮。
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评分表(含多场合)一、评分标准及分值分配1.内容设计(30分)内容设计包括课件的主题选择、内容安排、知识点覆盖、逻辑结构等方面。
要求主题明确,内容丰富,知识点准确无误,逻辑结构清晰,能够有效地传达教学目标。
2.界面设计(20分)界面设计包括课件的布局、色彩搭配、字体选择、图片使用等方面。
要求界面美观,布局合理,色彩搭配和谐,字体选择恰当,图片使用恰当,能够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
3.互动设计(20分)互动设计包括课件的交互性、操作便捷性、学习者的参与度等方面。
要求课件具有较强的交互性,操作简便,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4.技术实现(15分)技术实现包括课件的技术选型、代码质量、兼容性等方面。
要求课件技术选型合理,代码质量高,兼容性好,能够在不同的设备上正常运行。
5.创新性(15分)创新性包括课件的设计理念、技术应用、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创新。
要求课件具有新颖的设计理念,创新的技术应用,独特的教学方法,能够给学习者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
二、评分细则1.内容设计(30分)1.1主题选择(10分):主题明确,具有针对性,能够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1.2内容安排(10分):内容丰富,知识点覆盖全面,逻辑结构清晰。
1.3知识点准确性(5分):知识点准确无误,无知识性错误。
1.4教学目标达成(5分):能够有效地传达教学目标,帮助学习者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2.界面设计(20分)2.1布局(5分):布局合理,信息层次分明,易于学习者理解和接受。
2.2色彩搭配(5分):色彩搭配和谐,符合学习者的审美习惯。
2.3字体选择(5分):字体选择恰当,大小适中,易于阅读。
2.4图片使用(5分):图片使用恰当,与内容相关,能够增强学习者的理解和记忆。
3.互动设计(20分)3.1交互性(10分):具有较强的交互性,能够与学习者进行有效的互动。
3.2操作便捷性(5分):操作简便,易于学习者使用。
3.3学习者参与度(5分):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者的参与度。
课件制作评分细则
部分想法:
课件制作是一种复杂繁琐的任务,但却至关重要,做好课件制作,能够使课程变得更加逼真,有趣和有趣。
因此,制定一套合理的评分细则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建筑类的课件制作,评分细则有以下几点:1、图文组合的设计要完美。
2、建筑细节描述要准确无误,不能有记忆偏差。
3、图形内容的数量要恰当。
4、字体的视觉效果需要易看清晰。
5、整体的内容布局需按照课程设计的要求来做。
此外,课件制作过程中,影响课件质量的要素还有很多,比如图片质量、文字
颜色、色彩搭配、工具应用等等,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该特别重视这些小细节,以实现精美和准确的效果。
总而言之,课件制作评分细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考虑方方面面。
只有在
把以上细节到位,遵循建筑本身的特点,课件制作的美观性和准确性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附件2:
晋中市中小学教师课件制作技能比赛规则
一、比赛内容
市教育局统一确定比赛课题,提前五天公布,参赛选手自行准备。
二、比赛要求
1.比赛当日,按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段,选手分学科分组在比武前30分钟抽取比赛顺序,到指定地点候赛。
2.现场展示解说及答疑时间共12分钟;
3.比武形式为现场展示讲解,并回答评委的提问(2-3个问题)。
参加市级“课件制作”技能比武的选手面对评委,进行讲解展示;
4.现场展示解说时不向评委介绍本人姓名等个人信息,由主持人报参赛选手编号;
5.比武结束后,将课件成品(光盘)交比武组委会。
三、评委组成
每组评委由3-5位专家担任。
四、评分办法
1.按100分制计分;
2.评委按评分细则逐项评分,采用扣分制,现场评分;
3.评委现场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即为该参赛选手的最后得分(保留小数点后2位)。
如果有选手成绩相同,再由评委根据选手整体表现,协商作出最后裁决。
具体评分细则见《晋中市中小学教师“课件制作”技能比武评分标准》。
晋中市中小学教师“课件制作”技能比武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