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 格式:ppt
- 大小:3.51 MB
- 文档页数:64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1 总则1.0.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贯彻国家有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政策和法规,保证卫生填埋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安全卫生、防止污染,填埋气体尽可能收集利用,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的选址、设计、施工、验收及作业管理。
1.0.3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应不断总结设计与运行经验,在汲取国内外先进技术及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经充分论证,可采用技术成熟、经济合理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提高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的水平。
1.0.4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填埋库区compartment填埋场中用于填埋垃圾的区域。
2.0.2垃圾坝retaining wall建在垃圾填埋库区汇水上下游或周边,由粘土、块石等建筑材料筑成,起到阻挡垃圾形成填埋场初始库容的堤坝。
2.0.3人工合成衬里artificial liners利用人工合成材料铺设的防渗层衬里,如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等。
采用一层人工合成衬里铺设的防渗系统为单层衬里;采用二层人工合成衬里铺设的防渗系统为双层衬里。
2.0.4复合衬里composite liners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防渗材料复合铺设的防渗系统。
2.0.5盲沟leachate trench位于填埋库区底部或填埋体中,采用高过滤性能材料导排渗沥液的暗渠(管)。
2.0.6集液井(池)leachate collection well在填埋场修筑的用于汇集渗沥液,并可自流或用提升泵将渗沥液排出的构筑物。
2.0.7调节池equalization basin在污水处理系统前设置的具有均化、调蓄功能或兼有污水预处理功能的构筑物。
2.0.8填埋气体landfill gas填埋体中有机垃圾分解产生的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212号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17-2004,自2004年6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0.2、4.0.2、6.0.1、8.0.1、8.0.3、8.0.5、8.0.6、10.0.5、11.0.3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行业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1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4年2月19日1总则1.0.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贯彻国家有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政策和法规,保证卫生填埋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安全卫生、防止污染,填埋气体尽可能收集利用,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的选址、设计、施工、验收及作业管理。
1.0.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应不断总结设计与运行经验,在汲取国内外先进技术及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经充分论证,可采用技术成熟、经济合理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提高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的水平。
1.0.4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填埋库区compartment填埋场中用于填埋垃圾的区域。
2.0.2垃圾坝retaining wall建在垃圾填埋库区汇水上下游或周边,由粘土、块石等建筑材料筑成,起到阻挡垃圾形成填埋场初始库容的堤坝。
2.0.3人工合成衬里artificial liners利用人工合成材料铺设的防渗层衬里,如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等。
采用一层人工合成衬里铺设的防渗系统为单层衬里;采用二层人工合成衬里铺设的防渗系统为双层衬里。
2.0.4复合衬里composite liners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防渗材料复合铺设的防渗系统。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212号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17-2004,自2004年6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0.2、4.0.2、6.0.1、8.0.1、8.0.3、8.0.5、8.0.6、10.0.5、11.0.3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行业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1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4年2月19日1总则1.0.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贯彻国家有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政策和法规,保证卫生填埋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安全卫生、防止污染,填埋气体尽可能收集利用,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的选址、设计、施工、验收及作业管理。
1.0.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应不断总结设计与运行经验,在汲取国内外先进技术及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经充分论证,可采用技术成熟、经济合理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提高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的水平。
1.0.4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填埋库区compartment填埋场中用于填埋垃圾的区域。
2.0.2垃圾坝retaining wall建在垃圾填埋库区汇水上下游或周边,由粘土、块石等建筑材料筑成,起到阻挡垃圾形成填埋场初始库容的堤坝。
2.0.3人工合成衬里artificial liners利用人工合成材料铺设的防渗层衬里,如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等。
采用一层人工合成衬里铺设的防渗系统为单层衬里;采用二层人工合成衬里铺设的防渗系统为双层衬里。
2.0.4复合衬里composite liners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防渗材料复合铺设的防渗系统。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
生活垃圾处理是每个城市都面临的重要问题。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
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有效处理这些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卫生填埋是目前最常见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之一。
它通过将垃圾填埋在地下,
利用土壤和微生物的作用逐渐降解垃圾,最终形成稳定的土壤。
然而,填埋过程中如果不符合技术规范,就可能会导致环境污染和公共卫生问题。
首先,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要求选择合适的填埋场地。
填埋场地应远离居民
区和水源地,地质条件要稳定,地下水位要低,以防止垃圾渗漏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此外,填埋场地还要进行专业的环境影响评价,确保填埋过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其次,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要求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可降解的有机垃圾和
不可降解的垃圾要分开填埋,以便提高填埋效率和降低环境影响。
同时,要对有害垃圾进行特殊处理,确保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最后,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还要求对填埋场进行监测和管理。
填埋场周围要
建立监测站点,定期监测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污染问题。
填埋场要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填埋过程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总之,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是保障城市环境卫生和公共健康的重要保障。
只
有严格遵守相关规范,才能有效处理生活垃圾,减少环境污染,保护人们的健康。
希望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的执行和监督,共同为城市环境卫生作出贡献。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
生活垃圾处理是每个城市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填埋处理技术是其中一种常见
的处理方式。
然而,填埋处理也需要严格的规范和技术要求,以确保对环境和公共卫生的影响最小化。
首先,填埋场的选址和规划非常重要。
填埋场应该远离居民区和水源地,同时
也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和土壤类型。
此外,填埋场的规划应该充分考虑未来的垃圾处理需求,以避免填埋场的过早饱和和对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
其次,填埋场的建设和运营需要符合严格的技术规范。
填埋场的底部需要进行
防渗处理,以防止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
同时,填埋场的垃圾覆盖层和排水系统也需要精心设计和施工,以确保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液体得到有效控制和处理。
此外,填埋场的垃圾处理过程也需要严格遵守规范。
垃圾应该按照一定的分类
和堆放方式进行填埋,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填埋体积和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填埋场的运营人员也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和管理,以确保填埋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
最后,填埋场的封闭和治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填埋场的封闭需要符合相关
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以避免填埋场的二次污染和对周边环境的长期影响。
同时,填埋场的治理也需要进行长期的监测和管理,以确保填埋场的环境影响得到有效控制和处理。
总之,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是确保填埋场安全和环保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遵守规范和技术要求,才能有效地减少填埋过程对环境和公共卫生的影响,实现可持续的垃圾处理和资源利用。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与日俱增。
为了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处理方式。
然而,要确保填埋处理的安全、环保和有效,必须遵循严格的技术规范。
二、填埋场选址(一)选址原则1、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区域环境规划和环境卫生专项规划的要求。
2、避开生态敏感区、文物古迹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特殊区域。
3、远离饮用水源保护区、地下水补给区和洪水淹没区。
4、具备良好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地基承载力能满足要求。
(二)场地条件1、地形较为开阔,便于填埋作业和填埋场的管理。
2、有足够的填埋容量,以满足服务区域内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和填埋年限的要求。
3、交通便利,便于垃圾的运输。
三、填埋场设计(一)填埋库区1、填埋库区应设置防渗系统,防止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和土壤。
2、合理划分填埋单元,便于填埋作业和填埋气体的收集。
(二)渗滤液收集与处理系统1、建立完善的渗滤液收集系统,确保渗滤液及时排出。
2、渗滤液处理应采用合适的工艺,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三)填埋气体收集与处理系统1、安装填埋气体收集设施,收集产生的甲烷等气体。
2、对填埋气体进行处理和利用,如发电或作为燃料。
(四)雨污分流系统1、设计有效的雨水导排系统,减少雨水进入填埋库区。
2、实现雨污分流,降低渗滤液的产生量。
四、填埋作业(一)进场垃圾检验1、对进入填埋场的垃圾进行检验,严禁危险废物等不符合要求的垃圾入场。
2、控制垃圾的含水率和热值等指标。
(二)填埋作业方式1、采用分层填埋的方式,每层垃圾的厚度和压实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2、及时覆盖,减少垃圾暴露面积和时间。
(三)填埋设备1、配备合适的填埋作业设备,如推土机、压实机等。
2、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五、环境保护与监测(一)污染防治1、控制填埋场的扬尘、恶臭和噪声等污染。
2、对周边土壤、地下水和大气进行定期监测。
(二)环境监测1、设立监测井,监测地下水水质。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1 总则1。
0.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贯彻国家有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政策和法规,保证卫生填埋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安全卫生、防止污染,填埋气体尽可能收集利用,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的选址、设计、施工、验收及作业管理。
1。
0。
3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应不断总结设计与运行经验,在汲取国内外先进技术及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经充分论证,可采用技术成熟、经济合理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提高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的水平。
1.0.4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
0。
1填埋库区compartment填埋场中用于填埋垃圾的区域.2.0.2垃圾坝retaining wall建在垃圾填埋库区汇水上下游或周边,由粘土、块石等建筑材料筑成,起到阻挡垃圾形成填埋场初始库容的堤坝。
2。
0。
3人工合成衬里artificial liners利用人工合成材料铺设的防渗层衬里,如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等。
采用一层人工合成衬里铺设的防渗系统为单层衬里;采用二层人工合成衬里铺设的防渗系统为双层衬里。
2。
0。
4复合衬里composite liners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防渗材料复合铺设的防渗系统。
2.0。
5盲沟leachate trench位于填埋库区底部或填埋体中,采用高过滤性能材料导排渗沥液的暗渠(管).2。
0.6集液井(池)leachate collection well在填埋场修筑的用于汇集渗沥液,并可自流或用提升泵将渗沥液排出的构筑物。
2.0.7调节池equalization basin在污水处理系统前设置的具有均化、调蓄功能或兼有污水预处理功能的构筑物.2。
0。
8填埋气体landfill gas填埋体中有机垃圾分解产生的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生活垃圾的处理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合理的垃圾填埋技术规范是确保环境卫生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
本文旨在介绍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包括填埋过程、填埋设施要求以及环境保护措施,以期为垃圾处理提供参考。
一、填埋过程生活垃圾填埋过程是指将垃圾运输至填埋场,按一定方法进行填埋和覆盖的过程。
填埋过程应符合以下要求:1. 垃圾收集与运输:垃圾收集应在每天早晚进行,确保垃圾不积压。
垃圾运输车辆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避免对道路交通造成影响。
2. 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是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环节。
垃圾应按照可回收物、有害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收集,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最小损害。
3. 垃圾堆放与压实:填埋场内的垃圾应按照一定的堆放方法进行,确保填埋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填埋过程中,要进行适度的垃圾压实,减少填埋体积。
4. 填埋材料的使用:在填埋过程中,应根据需要使用填埋材料,如土壤覆盖层、填埋底土等,以保证填埋体的稳定性和防渗效果。
二、填埋设施要求为了保证填埋过程的顺利进行,填埋场应具备一定的设施条件和管理要求:1. 填埋场选址与布局:填埋场应选择在远离居民区和水源地的地方,并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划和环境要求。
填埋场的布局应合理,设置进出口,便于垃圾运输和管理。
2. 填埋场建设与管理:填埋场的建设应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进行,包括填埋场的地基处理、防渗措施和渗滤液处理等。
填埋场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做好填埋量、填埋时间等记录。
3. 排气与防渗系统:填埋场应具备排气与防渗系统,以控制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液体。
防渗系统包括防渗壕、防渗布等,确保填埋场不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4. 监测与运营管理:填埋场应建立监测系统,对填埋场的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填埋场的运营管理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填埋过程的安全与有效。
三、环境保护措施为了减少填埋过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应采取以下环境保护措施:1. 渗滤液处理: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应采取收集、处理和回用的方式,避免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municipal solidwaste sanitary landfillCJJ 17—2004J 302—20042004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212号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17—2004,自2004年6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0.2、■4.0.2、 6.0.1、 8.0.1、 8.0.3、 8.0.5、 8.0.6、 10.0.5、 11.0.3 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行业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 17-2001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甬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4年2月19日根据建设部建标[2003] 104号文的要求,规范编制组在广 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技 术,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 17—2001)。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4填埋场选址;5填埋场总体布置;6填埋场地基与防渗;7渗沥液收集与处理;8填埋气体导排及防爆;9填埋作业与 管理;10填埋场封场;11环境保护与劳动卫生;12填埋场 工程施工及验收。
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对原规范术语一章删除了七条术语, 补充了四条术语;2.对原规范卫生填理场选址一章作了修改及 补充;3.増加了第5章“墳埋场总体布置”;4,将原规范第6章 “填埋作业”修改补充后分解为本规范第7章至第10章的内容; 5.増加了第11章“环境保护与劳动卫生”;6.将原规范第7章 “填埋场工程验收”修改补充为本规范第12章“填埋场工程施工 及验收气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主编单位 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地址:武汉市武昌珞喩路 1037号;邮政编码:430074)本规范参加单位:武汉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设计院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 深圳市下坪固体废弃物填埋场 建设部城市建设研究院 沈阳市环境卫生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则;2术语;3填埋物;1=1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杭州市天子岭废弃物处理总场郑州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宜昌市黄家湾攻圾卫生填埋场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陈朱辭冯其林邓志光孟繁柱刘勇俞觊観田宇潘四红张益周敬宜张诵祖黄中林熊尚凌冯广德徐文龙. 冯向明熊辉秦峰1总则 (1)2术语 (2)3填埋物 (4)4填埋场选址 (5)5填埋场总体布置 (8)6填埋场地基与防渗 (10)7滲沥液收集与处理 (15)8填埋气体导排与防爆...... .. (16)9填埋作业与管理 (18)10填埋场封场 (20)11环境保护与劳动卫生 (22)12填埋场工程施工与验收 (23)本规范用词说明 (24)条文说明 (25)1.0.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贯彻国家有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政策和法规,保证卫生填埋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安全卫生、防止污染, 填埋气体尽可能收集利用,制定本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