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
- 格式:docx
- 大小:17.86 KB
- 文档页数:6
XX水电站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审定:审查:审核:校核:编写:2021-2-18XX水电站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一、工程简介1、工程概况XX水电站位于福建省建瓯市松溪流域中段,瓯政公路旁,东南邻顺阳乡6公里,西北毗建阳水吉镇,东北邻东游镇8公里接,西南邻东峰镇12公里,距建瓯市城关36公里处,大坝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8°34′,北纬27°07′,坝址以上流域面积4190km2,主河道长73.6km,平均坡降为1.13‰,水库正常蓄水位为99.20m,水库100年一遇校核洪水位为108.27m,总库容为993.8万m3,经过水库大坝安全评价为二类坝,是一座单一发电的小(1)型水库,XX水库工程为Ⅳ等工程,大坝、进水口等主要建筑物按4级建筑物设计,次要建筑物按5级建筑物设计,临时建筑物按5级建筑物设计,水库枢纽工程主要包括拦河坝、筏道、冲沙管、前池、厂房、35kV升压开关站等建筑物,水库库区以较宽的山谷为主,河谷两岸山体陡峭,山体上部为坡残积粘性土、全-强分化层为主,局部位置弱分化基岩裸露,植被发育;中下部弱分化基岩裸露,库岸以岩质边坡为主,库区河流坡降较小,水流较缓。
2、工程运行管理概况电站为径流坝后式电站,始建于1976年10月,1979年12月首台机组发电,于1981年五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总装机容量为4000千瓦,年利用小时数为4318小时,年设计发电量1729万千瓦时。
2014年11月电站进行增效扩容改造,改造后装机容量5×1150千瓦,使电站装机容量达5750千瓦,于2015年8月14日5台机正式投入运行,电能通过一条8.68公里东马输线线路接至110KV东游变电站,另一条为28.6公里XX线线路送至建瓯市城关35千伏水南变电站作为备用联网线路,顺阳乡35KV线路经电站35KV升压站T接后一同并入建瓯市市电网运行。
根据<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经2016年7月18日大坝注册登记,大坝为小(1)型砌石拱坝,注册登记号:35078340017-A4,大坝安全类别:二类坝,有效期十年。
水电站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发布时间:2022-12-09T06:34:27.462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2年第14期作者:侯良[导读] 针对引水式电站安全运行,规范应急管理工作,加强危险源管控侯良(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中心,甘肃玉门 735211)摘要:针对引水式电站安全运行,规范应急管理工作,加强危险源管控。
介绍采用直接判断法、对标判断法和生产作业条件危险源分析(LEC)法3种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
关键词:水电站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1. 评估范围此次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以工程设施、机电设备、人员运行安全为主。
(1)引水闸、节制闸、闸室、闸门、启闭设施及输水渠道相关联水工建筑物。
(2)压力管道、支墩等配套设施。
(3)35KV升压站及配套电气设备、附属设备、防护设施。
(4)发电机组调速器及配套的空气压缩机、压力表等附属设备。
(5)桥式起重机及配套设备、防护设施。
(6)发电机及保护设备、附属设施。
(7)控制柜及电器设备。
(8)高低压输电线路。
(9)与生产相关联的人员安全、作业环境条件等。
2. 危险源标识及评价依据和方法2.1 辨识依据(1)根据《生产过程危险源和有害因素分类和代码》(GB-13861-1992)进行辨识。
包括:物理危险因素:设备、设施缺陷;安全防护缺陷;带电作业因素;噪声、震动、电磁辐射。
化学性危险因素:易燃易爆物;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
生理性、心理性无限因素: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状况异常,行为能力、辨识功能缺陷。
人的行为性危险因素:指挥失误、操作错误、监护缺失。
(2)依据《企业职工伤亡分类》(GB-6441-1982)进行辨识。
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触电;机械伤害;起重伤害;淹溺;电弧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爆炸;中毒;其他生产伤害。
(3)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28218-2000)进行辨识。
(4)依据国内外同行事故资料、本单位生产安全资料、事故情况资料及相关工作人员的经验进行辨识。
第 1 页共30 页《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编制说明:1、各项目经理部、各职能部门根据《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要求,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了危险源识别评价,填写了《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2、安监办对上报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进行分析、汇总、评价、建立了工程局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3、安监办在危险源与风险的评价时考虑到过到、现在、将来三种时和正常、异常、紧急情况三种状态;4、安监办对危险源与风险的评价依据:D〈20,为Ⅰ级,属稍有风险可以接受;20≤D〈70,为Ⅱ级,属一般风险需要注意;D≥70,为Ⅲ级,属于显著风险,需要整改。
凡D值超过70以上者,均列为重要危险源;当D值超过160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当D值大于320时,应停止生产和施工作业,直至采取措施使风险降低后方可重新作业。
要求各二级单位、施工局、项目部和局机关各处(室)结合工程局的《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建立本单位的《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第 2 页共30 页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第 5 页共30 页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第7 页共30 页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第8 页共30 页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第9 页共30 页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第11 页共30 页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第12 页共30 页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第13 页共30 页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第14 页共30 页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填表人:*** 填表日期:2010年6月28日第30 页共30 页。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说明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半定量评价方法。
它是用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大小的,这三种因素是: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但是,要取得这三种因素的科学准确的数据,却是相当繁琐的过程。
为了简化评价过程,可采取半定量计值法,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来评价危险性大小。
即D:=LECD值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
(1)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当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的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为1。
然而,在作系统安全考虑时,绝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的分数定为0.1,而必然要发生的事件的分数定为10,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指定了若干个中间值,如表所示。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2)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则危险性越大。
规定连续暴露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为0.5。
同样,将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如表所示。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3)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变化范围很大,对伤亡事故来说,可从极小的轻伤直到多人死亡的严重后果。
由于范围广阔,所以规定分数值为1—100,其他情况的数值在1与100之间,如表所示。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4)D—危险性分值。
根据公式就可以计算作业的危险程度,但关健是如何确定各个分值和总分的评价。
根据经验,总分在20以下是被认为低危险的,这样的危险比日常生活中骑自行车去上班还要安全些:如果危险分值到达70—160之间,那就有显著的危险性,需要及时整改;如果危险分值在160—320之间,那么这是一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的高度危险环境;分值在320以上的高分值表示环境非常危险,应立即停止生产直到环境得到改善为止。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导则1 总则1.1 为科学辨识与评价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及其风险等级,有效防范施工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16]3号)和《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等,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风险评价。
1.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以下简称危险源)是指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亡、健康损害、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以下简称重大危险源)是指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能导致人员死亡、健康严重损害、财产严重损失、环境严重破坏,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重大危险源包含《安全生产法》定义的危险物品重大危险源。
工程区域内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及运输,其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参照国家和行业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1.4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应严格执行国家和水利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本导则。
1.5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和勘测、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以下一并简称为各单位)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管控的主体。
各单位应结合本工程实际,根据工程施工现场情况和管理特点,全面开展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严格落实相关管理责任和管控措施,有效防范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
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本导则对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进行指导、监督与检查。
1.6 危险源的辨识与风险等级评价按阶段划分为工程开工前和施工期两个阶段。
1.7 开工前,项目法人应组织其他参建单位研究制定危险源辨识与风险管理制度,明确监理、施工、设计等单位的职责、辨识范围、流程、方法等;施工单位应按要求组织开展本标段危险源辨识及风险等级评价工作,并将成果及时报送项目法人和监理单位;项目法人应开展本工程危险源辨识和风险等级评价,编制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主要内容及要求详见附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