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设备管理表格
- 格式:docx
- 大小:24.34 KB
- 文档页数:15
设备管理年度工作计划表一、前言设备管理是企业基础设施和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运营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设备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做好设备管理工作,提升设备利用率和整体生产效率,我们制定了本年度的设备管理工作计划。
二、目标1. 提升设备利用率,降低维修成本;2. 提高设备故障率,提升设备的生产能力;3. 完善设备管理体系,提升设备管理水平。
三、具体工作计划1. 全面分析设备数据,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将对现有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数据分析,包括设备的使用率、故障率、维护成本等方面的数据进行详细分析。
并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制定合理的设备维护计划,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2. 强化设备维护管理,提升设备可靠性针对设备的关键部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工作,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设备的故障率,提升设备的生产能力。
3. 强化设备维修管理,降低维修成本加强对设备维修工作的管理,规范设备维修流程,降低设备维修成本和维修时间,提升设备的维修效率和质量。
4. 完善设备管理体系,提升设备管理水平建立健全设备档案,对设备进行全面的归档管理,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使用记录、维修记录等,确保设备管理的全面化和规范化。
5. 强化设备管理人员培训加强对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确保设备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
6. 加强设备安全管理对设备的安全进行全面的排查和检查,建立健全的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7. 定期开展设备管理评估定期对设备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提升设备管理水平。
四、资源需求1. 人力资源:需要加强对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确保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
2. 物质资源:对设备维护和维修所需的物料和工具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
3. 资金支持: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确保设备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五、风险控制1. 人为因素:设备管理工作受到设备管理人员素质、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加强对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设备管理规章制度表格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设备管理,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全公司所有设备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办公设备、仪器仪表等。
第三条设备管理包括设备的采购、领用、保管、维护、保养、报废等环节。
第四条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
第二章设备管理责任第五条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登记、编码、分类和管理工作。
第六条各部门设备管理员负责本部门设备的领用、使用、保养和维修等工作。
第七条公司领导层负责设备管理工作的督导和检查。
第三章设备的采购和领用第八条设备采购应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设备采购计划。
第九条设备采购计划需经公司领导层批准后执行。
第十条采购设备应遵守公司的采购程序,按照公司规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采购。
第十一条设备领用需填写领用申请单,经设备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领用。
第四章设备的保管和维护第十二条设备管理员应做好设备的保管工作,保持设备的完好状态。
第十三条设备维护应按照设备的维护手册和操作规程进行,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第十四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设备的保管和维护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第五章设备的保养和修理第十五条设备的保养和修理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不得擅自进行维修操作。
第十六条设备的保养和修理费用应按照公司规定的程序报销。
第十七条设备维修涉及较大金额或对设备影响较大的维修需报公司领导层批准。
第六章设备的报废和处置第十八条设备报废需填写报废申请单,经设备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报废。
第十九条设备报废后需进行清理、登记和处置,不得私自处理。
第二十条设备的处置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不得违法违规。
第七章罚则第二十一条违反本规章制度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警告、记过、记大过等处分。
第二十二条对恶意破坏公司设备的行为,将追究其经济赔偿责任和法律责任。
第八章附件第二十三条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对设备管理工作产生指导作用。
1.维修技术标准(机械)表格填写说明一.编制依据(1)制造厂提供的设备使用说明书和图纸;(2)参考国内外同类设备或使用性质相类似设备的维修技术管理。
二.作表要领(1)按设备维修技术管理制度的规定,A、B、C三级设备都要进行编制;(2)设备名称栏填写6为数单项设备名称;(3)装置名称栏填写分部设备名称;(4)填写该设备的分部设备编号9位数;(5)画出装置的示意图,标出装置中需要点检部位的名称及易损部件名称,在备注栏内要写部件安装要求;(6)填写易损更换件、修理件或修复件名称;(7)填写易损更换件、修理件或修复件材质;(8)填写易损更换件、修理件或修复件图纸上所标注的主要尺寸、以及该零件和相关连零件之间主要标准装配间隙和该零件的劣化极限允许值;(9)填写易损更换件、修理件或修复件进行点检方法和周期时间;(10)填写易损更换件、修理件或修复件更换周期时间;(11)A、B类设备由地区技术人员编制,设备部有关技术室审核,设备部技术助理批准;C设备由地区技术人员编制,各部门处、室、技术组负责人审核,(12)各部门处、室负责人批准。
三.标准分类维修技术标准(机械)可以分为:(1)通用类标准:如泵、罐、管道、空压机、皮带等类,由大类再分为小类,如泵类中可以分为离心泵、柱塞泵、叶片式泵等,再按作业表要领分类填写,越细越好;(2)国家规定的法定检查标准:如压力容器、起重机械设备等,检查周期、方法及劣化允许值(按国家规定数值);(3)专用设备类标准:如轧机压下、轧机传动、转炉氧枪提升等装置,按作表要领填写。
四.其他要求(1)要求填写数值正确,名称完整,字迹清楚;(2)结合点检实际经验对维修技术标准不断完善、不断修改;(3)新增设备及技措改造后设备,维修技术标准要进行修改或增补。
维修技术标准(机械)编制:审核:2.点检标准表格填写说明一.编制依据(1)维修技术标准;(2)同类设备的实绩资料;(3)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技术图纸;(4)实际经验。
物业公司设备保障管理表格一、公共设施维修、保养记录表公共设施维修、保养记录表(见本书173页)二、公共设施保养计划表公共设施保养计划表(见本书174页)三、公共配套设施接管验收表公共配套设施接管验收表验收人:移交人:(见本书175页)四、公共设施维修养护审批记录表公共设施维修养护审批记录表(见本书176页)五、供水系统周检保养记录表供水系统周检保养记录表注以上检查保养项目无故障的打“√”,有故障的及时排除并做简要记录。
(见本书177页)六、电梯故障维修登记表电梯故障维修登记表说明:1. 值班员接到报告及电梯日巡视发现的需维修问题均要登记在此表。
2.“转呈现处理”栏写明转呈通知的方式(电话或书面)、接受单位(部门)、接受人姓名。
(见本书178页)七、电梯日巡视记录表电梯日巡视记录表续表巡视检查人:巡视时间:(见本书179~180页)八、电梯维修保养月考评表电梯维修保养月考评表(见本书181页)九、电梯维修记录表电梯维修记录表说明:1. 此表为参考表,也可以使用电梯分包单位的表格。
2. 维修后,机电部组织人员验证检定。
(见本书182页)十、发电机运行记录表发电机运行记录表(见本书183页)十一、发电机季度保养记录表发电机季度保养记录表年月日(第季度)(见本书184页)十二、返修申请表返修申请表编号:(见本书185页)十三、防盗报警对讲电话保养记录防盗报警对讲电话保养记录(见本书186页)十四、风机半年保养记录风机半年保养记录(见本书187页)十五、干式变压器保养记录表干式变压器保养记录表(见本书188页)十六、更换电表记录表更换电表记录表(见本书189页)十七、更换水表记录表更换水表记录表(见本书190页)十八、设备(机具)外委维修申请表设备(机具)外委维修申请表单位名称:年月日(见本书191页)十九、设备保养计划表设备保养计划表(见本书192页)二十、设备标识卡设备标识卡(见本书193页)二十一、设备检查保养计划表设备检查保养计划表拟制:审核:(见本书194页)二十二、设备事故报告单设备事故报告单(见本书195页)。
(二)设备保养计划表
部门: 年
年 月
月 日
日
序号设备名
称
保养内
容
保养周
期
保养时
间
保养人
保养人
完成情
况
备 注
注
工程管理部经理:设备主管:设备管理员:
(三)设备大修历史记录表
年 月 日
设备名称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设备编号 使用单位使用单位
安装位置安装位置
开始使用日
期
大修历史大修历史
日期日期 零部件更换及大修记录零部件更换及大修记录
维修单号码维修单号码
记录人记录人
工程管理部经理: 设备主管: 设备管理员:
(四)设备事故报告表
年月日资产编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使用部门
事故发生时间事故排除时间
事故报告人事故类别责任人
停机台数修理工时修复费用事故发生经过及
损坏情况
事故发生原因分析分析人:
时间:
事故原因违反操
作规程
擅离工
作岗位
超负荷
运转
没有按
期检修
忽略安
全措施
检修质
量不良
设备先
天不足
润滑管
理不善
其他
事故预防措施
及处理意见
设备管理部
经理意见
总经理意见
工程管理部经理:设备主管:设备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