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控制基础----01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3.63 MB
- 文档页数:44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1.2 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1.3 控制系统的基本类型1.4 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第二章: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2.1 系统的数学模型2.2 系统的时域响应2.3 系统的稳定性分析2.4 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2.5 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第三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3.1 频率响应的基本概念3.2 频率响应的性质3.3 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3.4 系统的稳定性分析3.5 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第四章: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4.1 系统的校正概述4.2 串联校正设计方法4.3 并联校正设计方法4.4 反馈校正设计方法4.5 系统的动态性能改善第五章: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5.1 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5.2 非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5.3 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5.4 非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5.5 非线性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第六章:机电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6.1 机电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6.2 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6.3 控制器的设计方法6.4 控制系统的仿真与实验6.5 控制系统的设计案例分析第七章:PLC控制系统设计7.1 PLC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7.2 PLC的硬件组成与功能7.3 PLC控制程序的设计方法7.4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实例7.5 PLC控制系统的调试与维护第八章:控制系统8.1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8.2 的运动学与动力学8.3 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原理8.4 控制算法与应用8.5 控制系统的案例分析第九章:现代控制理论简介9.1 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概况9.2 状态空间分析法9.3 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性9.4 系统镇定与最优控制9.5 现代控制理论在工程中的应用第十章:控制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10.1 控制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重要性10.2 控制系统在自动化设备中的应用10.3 控制系统在中的应用10.4 控制系统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10.5 控制系统在其他机械工程领域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系统的数学模型难点解析:对复杂机械系统的动态方程建立及求解,状态变量的选取原则,以及如何将实际系统抽象为数学模型。
(完整版)《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教学大纲-2012版《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英文名称:Control Fundament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课程编码:51510502学时/学分:36/2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机械类各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可选)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机械电子工程及相近专业方向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是在高等数学和工程数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的知识基础上,结合力学、电学等相关知识,介绍机械工程类专业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工程控制论。
这门学科既是一门广义的系统动力学,又是一种合乎唯物辩证法的思想论和方法论,对启迪与发展人们的思维与智力有很大的作用。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将自动控制理论应用于机械工程实际,基本要求是在阐明机械工程控制论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建立和变换系统的数学模型,掌握控制系统的时间响应分析和频率特性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具备讨论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以及系统分析和校正、系统辨识等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以辩证方法冲破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推动这一领域的生产与学科向前发展。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应当从先修课程中获得动力学分析、电路分析的能力,了解微分方程求解知识和复变函数的概念,初步掌握积分变换及其逆变换的基本方法.学习本课程之后,学生还应当注意结合其它机械工程学的知识,将控制理论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去。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首先阐述了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然后介绍控制工程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的分类和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机械工程控制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和系统、模型等知识,深刻理解反馈和反馈控制,接下来对控制理论的发展进行简单介绍.教学重点和难点:1.系统及其模型2.反馈和反馈控制3.系统的基本要求教学方法与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注意举例和采用启发式教学,配合适当的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
第一章绪论1、控制论的中心思想、三要素和研究对象。
中心思想:通过信息的传递、加工处理和反馈来进行控制。
三要素:信息、反馈与控制。
研究对象:研究控制系统及其输入、输出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2、反馈、偏差及反馈控制原理。
反馈:系统的输出信号部分或全部地返回到输入端并共同作用于系统的过程称为反馈。
偏差:输出信号与反馈信号之差。
反馈控制原理:检测偏差,并纠正偏差的原理。
3、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控制部分:给定环节、比较环节、放大运算环节、执行环节、反馈(测量)环节被控对象基本变量:被控制量、给定量(希望值)、控制量、扰动量(干扰)4、控制系统的分类1)按反馈的情况分类a、开环控制系统:当系统的输出量对系统没有控制作用,即系统没有反馈回路时,该系统称开环控制系统。
特点:结构简单,不存在稳定性问题,抗干扰性能差,控制精度低。
b、闭环控制系统:当系统的输出量对系统有控制作用时,即系统存在反馈回路时,该系统称闭环控制系统。
特点:抗干扰性能强,控制精度高,存在稳定性问题,设计和构建较困难,成本高。
2)按输出的变化规律分类自动调节系统随动系统程序控制系统3)其他分类线性控制系统连续控制系统非线性控制系统离散控制系统5、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1)系统的稳定性:首要条件是指动态过程的振荡倾向和系统能够恢复平衡状态的能力。
2)系统响应的快速性是指当系统输出量与给定的输出量之间产生偏差时,消除这种偏差的能力。
3)系统响应的准确性(静态精度)是指在调整过程结束后输出量与给定的输入量之间的偏差大小。
第二章系统的数学模型1、系统的数学模型:描述系统、输入、输出三者之间动态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时域的数学模型:微分方程;时域描述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
→单位脉冲响应函数复数域的数学模型:传递函数;复数域描述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
频域的数学模型:频率特性;频域描述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
2、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线性系统:可以用线性方程描述的系统。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学习辅导与题解(修订版)第1章绪论内容提要1.1 机械工程控制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1.1.1 系统及广义系统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部分构成,且具有一定运动规律的一个有机整体。
系统各元素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而且,系统与外界也存在一定的联系。
系统及其与外界的关系如图1.1-1所示,其中.输入是指外界对系统的作用,输出是指系统对外界的作用。
系统可大可小可繁可简,甚至可“实”可“虚”,完全由研究的需要而定,因而将它们统称为为广义系统。
图1.l-l 系统及其与外界的联系1.1.2 机械工程控制论的研究对象机械工程控制论实质上足研究机械工程技术中广义系统的动力学问题。
具体地说,它研究机械工程广义系统在一定的外界条件(即输入或激励、干扰)作用下,从系统的一定的初始状态出发,所经历的由其内部的固有特性(即由系统的结构与参数所决定的特性)所决定的整个动态历程,研究这一系统与其输入、输出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1.1.3 机械工程控制论的研究任务从系统、输入、输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出发,根据已知条件与求解问题的不同,机械工程控制论的任务可以分为以下五方面:(1)已知系统和输入,求系统的输出,即系统分析问题;(2)已知系统和系统的理想输出,设计输入,即最优控制问题;(3)已知输入和理想输出,设计系统,即最优设计问题;(4)已知输出,确定系统,以识别输入或输入中的有关信息.此即滤波与预测问题;(5)已知系统的输^和输出,求系统的结构与参数即系统辨识问题。
1.2 系统及其模型1.2.1 系统的特性(1)系统的性能不仅与构成系统的元素有关,而且还与系统的结构有关;(2)系统具有层次性;(3)系统的内容比组成系统各元素的内容要丰富得多;(4)系统是运动的,具有~定的动态特性。
1.2.2 机械系统以实现一定的机械运动、输出一定的机械能,以及承受一定的机械载荷为目的的系统称为机械系统。
对于机械系统,其输入和输出分别称为“激励”和“响应”。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拉普拉斯变换的数学方法第三章系统的数学模型第四章系统的瞬态响应与误差分析第五章系统的频率特性第六章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第七章机械工程控制系统的校正与设计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第三节控制系统的基本类型第四节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第一节概述一、控制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二、控制理论的发展三、控制理论在工程中的应用四、控制理论的学习方法一、控制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1.控制工程主要研究有关自动控制和系统动力学的基础理论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它是一门新兴技术科学,也是一门边缘科学,它的理论基础是控制理论。
具体的讲研究用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解决电气、机械、测控、化工等一切工程系统中的控制技术问题。
(图1-1)2.离心调速器原理示意图(图1-1)3.工程控制理论的实质工程控制论实质上是研究工程技术中广义系统的动力学问题.具体地说,它研究的是工程技术中的广义系统在一定的外界条件(即输入或激励,包括外加控制与外加干扰)作用下,从系统的一定的初始状态出发,所经历的由其内部的固有特性(即由系统的结构与参数所决定的特性)所决定的整个动态历程;研究这一系统及其输入、输出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4.学习控制工程基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分析某个给定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稳定性和过渡过程品质;二是如何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并用机、电、液、光等设备来实现这一系统。
前者主要是分析系统,后者是综合与设计,无论解决哪类问题,都必须具有丰富的控制理论知识。
二、控制理论的发展1、控制理论的产生可以追朔到1788年瓦特(J.Watt)为控制蒸汽机速度而发明的蒸汽机离心调速器,其原理示意图如图1-1所示。
2、1868年,英国物理学家马克斯威尔(J.C.Maxwell)发表了第一篇关于“论调速器”的文章,首先提出了“反馈控制”的概念。
3、1884年和1895年,劳斯(E.J.Routh)和霍尔维茨(A.Hurwitz)把马克斯威尔的理论扩展到用高阶微分方程描述的更为复杂的系统,并分别提出了两种著名的代数稳定性判据。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英文名称:Control Fundament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课程编码:51510502学时/学分:36/2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机械类各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可选)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机械电子工程及相近专业方向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是在高等数学和工程数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的知识基础上,结合力学、电学等相关知识,介绍机械工程类专业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工程控制论。
这门学科既是一门广义的系统动力学,又是一种合乎唯物辩证法的思想论和方法论,对启迪与发展人们的思维与智力有很大的作用。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将自动控制理论应用于机械工程实际,基本要求是在阐明机械工程控制论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建立和变换系统的数学模型,掌握控制系统的时间响应分析和频率特性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具备讨论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以及系统分析和校正、系统辨识等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以辩证方法冲破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推动这一领域的生产与学科向前发展。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应当从先修课程中获得动力学分析、电路分析的能力,了解微分方程求解知识和复变函数的概念,初步掌握积分变换及其逆变换的基本方法。
学习本课程之后,学生还应当注意结合其它机械工程学的知识,将控制理论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去。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首先阐述了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然后介绍控制工程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的分类和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机械工程控制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和系统、模型等知识,深刻理解反馈和反馈控制,接下来对控制理论的发展进行简单介绍。
教学重点和难点:1.系统及其模型2.反馈和反馈控制3.系统的基本要求教学方法与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注意举例和采用启发式教学,配合适当的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
《机械⼯程控制基础》题库机械⼯程控制基础复习题第⼀章绪论1、以同等精度元件组成的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其精度⽐较()。
A .开环⾼ B.闭环⾼ C.相差不多 D. ⼀样⾼1、系统的输出信号对控制作⽤的影响()。
A .开环有 B.闭环有 C.都没有 D.都有1、对于系统抗⼲扰能⼒()。
A .开环强 B.闭环强 C.都强 D.都不强1、下列不属于按输⼊量的变化规律分类的是()。
A .恒值控制系统 B.计算机控制系统 C. 随动控制系统 D. 程序控制系统1、按照系统传输信号的类型可分成()。
A .定常系统和时变系统 B. 离散控制系统和连续控制系统 C. 线性系统和⾮线性系统 D. 恒值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1.按照控制系统是否设有反馈作⽤来进⾏分类,可分为___ ___和___ ___。
答案: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1.对⼀个⾃动控制系统的最基本要求是,也即是系统⼯作的⾸要条件。
答案:稳定稳定性1.对控制系统性能的基本要求⼀般可归结为稳定性、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答案:快速性准确性1、控制论的中⼼思想是,通过,和反馈来进⾏控制。
答案:信息的传递加⼯处理1.什么是反馈(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根据反馈的有⽆,可将控制系统如何分类?答案:(1)反馈是指输出量通过适当的检测装置将信号全部或⼀部分返回输⼊端,使之与输⼊量进⾏⽐较。
如果反馈信号与系统的输⼊信号的⽅向相反,则称为负反馈;如果反馈信号与系统的输⼊信号的⽅向相同,则称为正反馈。
(2)根据反馈的有⽆,可将控制系统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
1.何为闭环控制系统?其最主要的优点是什么?答案:闭环控制系统就是反馈控制系统,即输出量对控制作⽤有影响的系统。
其最主要的优点是能实现⾃我调节,不断修正偏差,抗⼲扰能⼒强。
1.简述“⾃动控制”和“系统”的基本概念。
答案:(1)所谓“⾃动控制”就是在没有⼈直接参与的情况下,采⽤控制装置使被控对象的某些物理量在⼀定精度范围内按照给定的规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