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 格式:docx
- 大小:68.36 KB
- 文档页数:6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1.目的为了对公司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方针和目标,以及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
2.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活动。
3.职责3.1公司经理负责批准管理评审计划和管理评审报告,主持管理评审会议并对管理评审结论负责。
3.2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管理评审计划和管理评审报告,按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向公司经理报告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提出建议并对评审结论中确定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组织实施和跟踪验证。
3.3公司企管办负责编写管理评审计划,负责管理评审文件的收集、印制、评审记录和评审报告的下发及资料的归档。
3.4公司各科室及各分公司负责人准备和提供与本科室和分公司有关的管理评审输入资料,负责管理评审结论中确定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4.工作程序4.1过程表述4.2公司主管经理、总经济师、总工程师和要素主责部门、分公司经理、主管经理、企管办主任参加管理评审,并按《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评审通知》要求做好评审内容的准备工作。
4.3管理评审的时机和频数4.3.1根据管理体系运行实际情况,每年度适时进行一次管理评审,且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
4.3.2公司经理认为有必要时可适时增加管理评审频次,具体日期由公司经理决定。
目的是确保公司管理体系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能够持续满足标准和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的要求。
4.3.3公司企管办在公司经理和管理者代表领导下,应对管理评审工作进行策划,对评审日期、评审内容和评审准备等工作做出具体安排。
经管理者代表审定,公司经理批准后实施。
4.4管理评审的依据4.4.1顾客的期望和社会要求。
4.4.2适用法律、法规、QSE标准要求。
4.4.3最高管理者和职工的期望。
4.5管理评审输入信息4.5.1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的执行情况,目标的完成情况。
4.5.2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职能的分配是否满足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1目的按策划的时间要求,就管理方针和目标,对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审,确保一体化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评审。
3职责3.1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活动,并审批《管理评审计划》和《管理评审报告》。
3.2管理者代表负责编制《管理体系运行报告》和《管理评审报告》,并对评审后的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跟踪验证。
3.3分管领导负责《管理评审报告》中,提出的整改意见的组织实施与督查。
3.4综合管理部负责编制《管理评审计划》,评审资料的收集,管理评审会议的组织与记录,《管理评审报告》的分发及整改意见的的督办。
3.5各部门负责提供职责范围内的评审资料,负责《管理评审报告》提出的整改意见和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落实。
4程序4.1管理评审活动的频次管理评审确定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为一评审周期。
分别在每年一月和七月进行。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增加管理评审频次:⑴公司组织结构、产品范围、资源配置发生重大变化时。
⑵发生重大质量、环境、安全事故或顾客及相关方有严重投诉或连续投诉时。
⑶当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发生变化时。
⑷管理体系审核中发生严重不合格时。
⑸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时。
4.2管理评审的准备综合管理部每年十一月份提出《管理评审年度计划》,提交管理者代表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分发至各部门组织实施。
《管理评审年度计划》的内容:⑴评审时间。
⑵评审目的。
⑶评审范围及重点。
⑷评审依据。
⑸评审内容。
4.3管理评审输入管理评审输入包括以下方面内容:⑴管理方针、目标、指标的实施及完成情况。
⑵组织机构、人员、资源是否适合,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⑶顾客和相关方的满意程度测量结果和投诉处理情况。
⑷运行绩效和产品的符合性,包括过程、产品的测量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控的结果。
⑸紧急情况、事件信息。
⑹前次内外审核的结果及改进实施情况。
⑺前次管理评审措施的跟踪验证情况。
⑻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1目的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范围适用于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
3职责3.1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并批准管理评审报告。
3.2管理者代表协助总经理进行有关管理评审工作。
3.2负责制定管理评审计划并组织实施。
收集并提供管理评审所需的资料,并负责管理评审涉及的纠正、预防改进措施实施后的跟踪和验证工作。
3.4各部门负责提供相关报告和数据,并负责评审中提出的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工作。
4程序4.1管理评审计划公司每年召开一次管理评审会,两次管理评审间隔不超过十二个月。
如遇外部环境和市场需求重大变化,公司管理机构重大调整、产品质量发生重大问题时,总经理可决定增加管理评审的频次,进行专题评审。
增加的和年度管理评审在评审前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编写《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提交总经理批准。
4.2 在下列情况下,由总经理提出,制定专题评审计划,进行相应的管理评审: a)当公司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资源发生重大改变与调整时;b)当公司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或顾客质量问题投诉时;c)当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发生变更时;d)当总经理认为有必要时,如认证前的管理评审。
4.3管理评审输入4.3.1输入要求按照批准的年度管理评审计划,组织责任部门编写管理评审输入文件。
4.3.2管理评审输入文件a)管理者代表提交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内容主要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综合评价,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评价,上次管理评审决策跟踪验证情况,纠正、预防措施制定及落实情况,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变更或改进的建议;b)提交的质量审核报告,内容主要是对外审、内审结果的综合分析;c)技术部门提交的产品质量综合分析报告;d)提交的顾客反馈信息分析报告;e)财务管理部门提交的质量成本分析报告。
4.4 管理评审实施4.4.1评审前,部将批准后的《管理评审计划》及会议议程分发至各个部门,由相关部门进行准备。
修 订 记 录修订人 修订记录首次发行序号12345678版本号A/0 日期文件编号 版本 生效日期 页码QP-004 A/0 2022-8-26 共页精品word 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规定管理评审的活动方法及过程,通过执行本程序以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性、适宜性及有效性。
合用于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现状及合用性正式评价。
行政部制定本程序,相关单位、人员遵照执行。
5.1 管理评审的时机与评审计划的发布:管理评审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原则上安排在某次内审后的一个月内进行,由管理者代表制定管理评审会议通知,由总经理批准;当浮现特殊情况(如重大质量问题、组织架构大变更等)可追加审核。
5.2 管理评审应输入的内容A.上次管理评审的决议完成情况跟进;B.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达成状况检讨;C.过程的绩效和产品的符合性;D.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执行状况检讨;E.内部或者外部质量体系审核的结果检讨;F.客户反馈/投诉/退货及处理的结果检讨;G.组织大变更、重大质量问题或者质量体系变更对原质量体系影响的评审;H.改进的建议检讨等。
5.3 评审前的准备:A.管理者代表拟定管理评审会议通知,提交总经理或者授权人批准后分发至各部门。
B.各部门针对本部门质量管理体系情况及与 5.2 节内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汇总。
5.4 评审实施召开:A.由总经理或者授权管理者代表主持管理评审会议。
B.由会议主持人提出议程,讨论此次评审中存在的问题,必要时可在现场进行验证。
C.管理评审会议议程:a.参会人员签到;b.总经理或者管理者代表致辞;精品word 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c.上次管理评审的决议完成情况跟进;d.各部门报告;e.改进的建议检讨;f.暂时事项;j.结论/决议。
D.管理者代表根据评审会议结论或者决议,编制管理评审报告提交总经理或者授权人批准并公布结果。
E.如需要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参考《改进程序》,由行政部或者管理者代表授权人监督执行,并组织跟踪。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一、引言管理评审是组织中进行项目或业务活动的决策过程,它是监督和控制项目或业务活动的一种方法。
为了确保管理评审的有效性和规范性,需要建立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本文将详细介绍管理评审控制程序的要求和步骤,并给出一份典型的管理评审记录。
二、管理评审控制程序的要求1.明确评审目的和范围:在开展管理评审之前,需明确评审的目的和范围,以确定评审的重点和议题。
2.确定评审组成和职责:评审组成要根据评审的目的和范围确定,成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评审组成员应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并确保评审过程的公正性。
3.制定评审计划:评审计划是评审活动的指导文件,包括评审的时间安排、相关参与方的沟通安排等。
评审计划应提前制定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确认。
4.准备评审所需文档和信息:评审所需的文档和信息应提前准备好,并确保评审组成员在评审前能够充分了解相关文件和信息。
5.召开评审会议:评审会议是评审的核心环节,评审组成员应按照评审计划召开会议,讨论评审议题,并做出评审结论和决策。
6.记录评审过程和结论:评审过程应有详细的记录,包括评审会议议题、讨论内容、结论和决策等。
评审记录应准确、全面并便于查阅。
7.评审结果的跟踪和执行:评审结果应有明确的跟踪和执行措施,相关责任人应负责跟踪评审结果的执行情况,并及时进行反馈和纠正。
三、管理评审控制程序的步骤1.明确评审目的和范围:在评审活动开始前,明确评审的目的和范围,并将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确认。
2.确定评审组成和职责:根据评审的目的和范围,确定评审组成员及其分工,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和义务。
3.制定评审计划:根据评审的目的和要求,制定评审计划,明确评审的时间安排、参与人员、评审议题等内容。
4.准备评审所需文档和信息:评审组成员应提前准备好评审所需的文档和信息,并进行充分的阅读和了解。
5.召开评审会议:按照评审计划召开评审会议,组织评审讨论和决策,确保评审过程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1目的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评价,确保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并寻求改进的机会。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对质量方针、目标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的评审。
3职责1.1总经理负责主持管理评审,批准管理评审计划和管理评审报告;公司最高管理层、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管理评审;特殊需要时,总经理决定具体参加人员。
1.2管理者代表负责向总经理报告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负责审核管理评审计划,编制管理评审报告,批准纠正(预防)措施报告。
1.3办公室负责收集并提供管理评审所需资料,筹备管理评审会议的召开,承担会议记录工作;编制管理评审计划并负责计划的下发;负责跟踪验证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1.4各部门负责提供本部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情况报告,制定并实施与本部门有关的各项纠正和预防措施。
4工作程序4.1管理评审频次管理评审每年不少于1次,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通常在内部审核结束后1-2个月内进行。
当本公司发生下列情况时,由总经理决定增加评审次数;1)本公司的组织结构、职能分配、管理方式、产品结构以及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有重大调整和变化时;2)产品标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市场结构或产品的生产新技术出现时;3)出现重大质量事故、安全事故,顾客要求发生变化或发生顾客重大投诉、顾客连续投诉时;4)公司内部在产品、过程、资源管理方面发生重大变化,或它们对质量方针及目标的实现有较大影响时;5)外部经营条件或施工合同或自然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6)当总经理认为有必要进行管理评审时。
4.2管理评审内容4.2.1管理评审内容一般包括或涉及下列内容:1)组织结构的合理性,包括人员和其他资源;2)质量问题及采取的措施;3)顾客的意见和申诉;4)体系运行情况,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5)审核报告(包括内外部审核);6)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实施情况,方针和目标与当前顾客需求的相关性;7)进行改进/改变的机会/需要;8)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合规性评价记录;9)上年度管理评审决议的实施情况及效果。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文件编号:HK-QP-14制定部门:管理者代表1.对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公司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及有效性,使之能持续符合IS09001:2015国际标准及公司既定方针与目标的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管理者对管理体系的评审。
3职责1.1总经理负责主持管理评审会议;1.2管理者代表负责召集管理评审会议,报告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1.3管理评审会议参加人员:各部门主管;1.4评审涉及的相关部门负责提供评审会议所需的资料,并根据提出的问题和纠正与预防措施要求,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落实。
4.作业内容4.1管理评审会议由总经理主持,参加人员为部门主管及总经理指定列席的人员,总经理若无时间主持,则由其指定人员代理主持。
4.2管理评审会议为每年至少一次,时间为内部质量审核后的一个月内。
在以下四种情况下,由总经理批准,可召集临时评审会议:a.内部或外部审核之后;b.组织结构、相关法律法规、工艺技术发生重大变化;c.发生严重的顾客投诉等;d.发生重大产品质量事故;4.3在管理评审会议召开前两周内,由管理代表发出《管理评审计划》给相关部门,相关部门根据《管理评审计划》的内容准备相关的资料。
管理评审议程内容包含下列各项:a.上次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b.与管理体系相关的内外部因素的变化;c.顾客满意和相关方的反馈;d.目标实现程度;e.过程绩效以及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f.监视和测量结果;g.审核结果;h.外部供方绩效;1.资源的充分性;j.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k.改进机会4.4管理评审的输出:管理评审的形成的决议至少应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a.改进的机会;b.管理体系所需的变更;c.资源需求。
4.5评审的记录《管理评审会议记录表》按照《记录信息控制程序》保存。
4.6管理评审会议结束后,由管理者代表依据会议记录和总经理作出的评审决议编制《管理评审报告》,经总经理批准后,形成正式文件,发至每个参加评审会议的人员。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最高管理者定期对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以实现组织既定的管理体系方针、目标。
2.范围适用于公司总经理组织公司的管理层对公司运行的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的评审。
3.术语无4.职责4.1 最高管理者主持管理评审并批准评审计划、评审报告。
4.2 管理者代表负责管理评审的组织、协调工作,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跟踪和验证。
审核评审报告,以及评审后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跟进、验证。
4.3 品保部负责编制管理评审的计划,编制管理评审报告,提供全面的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报告(包括方针和目标的实施情况),对管理评审报告中提出的各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4.4 各部门负责提供本部门有关评审所需的资料以及参加管理评审工作,落实管理评审报告中与本部门有关的工作内容,制定相应纠正预防措施。
5 内容5.1 评审频次5.1.1 管理评审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二次间隔不超过十二个月。
一般选择在内审后和外审之前进行。
5.1.2 下列情况下,由管理者代表申请,填写《管理评审计划》,经总经理批准适时进行管理评审:5.1.2.1 发现管理体系的严重不符合等。
5.1.2.2 重大的客户投诉。
5.1.2.3 即将进行第二或第三方审核或法律、法规规定的审核时。
5.1.2.4 组织结构、产品范围、技术和工艺、资源配置的重大变动。
5.1.2.5 社会环境、市场需求、法律法规和标准发生重大变化。
5.2 评审人员5.2.1 管理评审由公司总经理负责主持,管理者代表协助。
由管理者代表作好与管理评审有关的各项准备工作。
5.2.2 参加管理评审的人员通常有各职能部门主任级以上人员,并填写《签到表》。
5.2.3 必要时,由总经理决定是否需要增加参与管理评审的人员。
5.2.4 每次管理评审的参加人员在管理评审计划中做出具体规定。
5.3 评审计划和准备5.3.1 计划内容:评审目的、评审范围、评审时间、评审地点、评审参加人员、评审内容及评审前期准备工作和资料。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管理评审控制程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管理控制手段,可帮助企业监控管理流程的执行情况,以及确保财务、法律、人力等各方面遵守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
本文将介绍管理评审控制程序的基本流程,以及建议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管理评审控制程序的基本流程1.确定管理评审的目标及范围在启动管理评审之前,企业需要确定管理评审的目标与范围。
对于大型企业来说,管理评审的范围可能非常广泛,一般需要分别对不同的业务领域进行评审。
此外,还需要确定评审的标准以及评审的时间节点。
2.审核管理评审项目在确定评审的目标和范围后,企业需要对评审项目进行审核。
既要确定评审所使用的方法,如当场观察、文件审核、问卷调查等,也要确定评审主体。
所创建的评审小组应由多个部门中的人员组成。
3.实施管理评审项目企业需要招募相关人员,开始实施管理评审项目。
与上一步骤相同,管理评审应该以各种方法实施。
在许多情况下,会需要对员工进行采访,采集信息并记录答案。
这些信息应该被集中保存,以备后续分析。
4.整理管理评审资料整理管理评审资料是本流程的关键步骤。
企业还需要保存资料,并为从这些数据中得出结论做准备。
商业分析人员应该访问这些数据后,他们可以使用这些数据来获得市场趋势和其他关键的分析信息。
5.分析管理评审资料分析评审资料是企业的目标。
这有助于评估管理评审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并为企业做出更好的商业决策。
这些决策可能涉及更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销售方式以及企业的营销策略,这些都应该来自对数据的深入分析。
6.制定管理评审结论在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之后,企业需要制定管理评审结论,为下一阶段做准备。
评审结论应该明确地提出问题,并提供意见、建议等,以便企业能够制定出更合理的解决方案和商业策略。
7.制定改善措施该阶段中的主要目标是制定改善措施。
这样可以改进现有的商业战略,提高竞争力。
改善措施应该明确,并且能够执行。
应该将这些措施化为实施的计划。
8.落实改善措施在制定改善措施之后,企业需要实施这些措施,并跟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