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重点词句解释翻译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2
答信司马迁1.名作状:像牛马一样两次2推对对方的尊称从前用【状后】,情意怨恨;我动作偏指一方效法、学习请允许形作名隔了很久(固执鄙陋的意见)回复责备3。
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本来名作状蓄养(像乐师、优伶一样).假令仆伏法受诛,一毛,与蝼蚁轻视失去(亡羊补牢)【宾前】为……而死比拟只是以何,有什么(把……看成一样).最终靠近、走向平素这样本来有的人比【状后】因为.,趋求、追求使……受辱使自己受辱色,其次不辱辞令,同“屈”弯曲换同“贯"套上杖刑环绕!传极点曰:“刑不上大夫。
”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猛虎等到,势不入;削木为威力制约逐渐造成的状况所以态度鲜明肌肤,受榜棰,幽于圜墙之中。
当此之时,见狱吏【被动】【状后】视徒隶则心惕息。
何者?积威约之势也。
撞击,已经厚颜哪里尊重况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被动】【状后】淮阴,彭越、张敖,南向称孤,【状后】戴上刑具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被动】【状后】穿上同“贯"套上灌夫受辱居室。
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省略】【状后】使……听闻,在尘埃之中,古今一同“网”法网体,安在其不辱也!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宾前】何足怪乎?且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审视、明白,逐渐这……的原因慎重对【状后】大概4。
夫句首发语词没有(谁)厌恶顾念妻子儿女.今仆不幸,早失…的人这样【被动句】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况且为…而死勉励虽然想苟且取舍的界限陷身!尚且何况……的原因幽禁【状后被动】拒绝者遗憾文章表露【状后】也。
,姓名同“磨" 尽、全非同寻常被称道句首被拘禁【被动句】遭受困厄【被动句】发语词,发议论秋》被流放【被动句】写、创作才语》;孙子膑脚,不韦迁蜀,世传《吕著述、编著览》《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被囚禁【状后被动省略】.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同“抵”,大都抒发悲愤写行其道,即实行其理想。
《报任安书》原文、翻译及赏析《报任安书》是一篇激切感人的至情散文,是对封建专制的血泪控诉。
司马迁用千回百转之笔,表达了自己的光明磊落之志、愤激不平之气和曲肠九回之情。
辞气沉雄,情怀慷慨。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任安书》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报任少卿书 / 报任安书两汉:司马迁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独郁悒而无谁语。
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说己者容。
若仆大质已亏缺矣,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
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
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请略陈固陋。
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仆闻之:修身者,智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
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
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
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
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夫以中材之人,事有关于宦竖,莫不伤气,而况于慷慨之士乎!如今朝廷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余,荐天下之豪俊哉!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
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积日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
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
乡者,仆亦尝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
答信
司马迁
1..
名作状:像牛马一样两次
2.
对对方的尊称从前用【状后】
情意怨恨;我动作偏指一方
效法、学习
请允许形作名隔了很久
(固执鄙陋的意见)
回复责备
3.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
本来名作状蓄养
(像乐师、优伶一样)
所轻也。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轻视失去(亡羊补牢)
【宾前】为……而死比拟只是
以何,有什么(把……看成一样)
极,
最终靠近、走向平素这样
本来有的人比【状后】因为
趋求、追求使……受辱使自己受辱
色,其次不辱辞令,
同“屈”弯曲换
同“贯”套上杖刑环绕
极点曰:“刑不上大夫。
”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猛虎
等到
威力制约逐渐造成的状况所以
态度鲜明
肌肤,受榜棰,幽于圜墙之中。
当此之时,见狱吏
【被动】【状后】
视徒隶则心惕息。
何者?积威约之势也。
撞击
已经厚颜哪里尊重况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
【被动】【状后】
【状后】戴上刑具
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
【被动】【状后】
穿上同“贯”套上
灌夫受辱居室。
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省略】【状后】使……听闻
同“网”法网
体,安在其不辱也!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
【宾前】
何足怪乎?且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审视、明白
至于鞭箠之间,
逐渐这
……的原因慎重对【状后】大概。
报任安书-原文-重点字词翻译原文闵公奏事,对曰:“臣闻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祸欲速其除,咎欲避其所聚。
今陛下欲得中和之美而忘危亡之象,欲得四海之宁而忘威武之业,此欲速其除而咎又将至者也。
不然,夫秦失其鹿,天下共逐,随时而革,其失也可以勉而王,今陛下失其士,天下共谔谔,时运不齐,其险也可以赖而至,欲以四海之众,叩关东,诚宜三思。
昔晋阳陨胡,非杀胡人过也,而阴晋有倾覆之咎;商臣之祠不毁,而宋人有败国之灾;楚庄之兵不用,而楚人有亡国之累。
此皆以欲先而道后也。
今陛下窃据要津之地,拥兵自守,诚善始者也;而轻发蹈海之决,未始不妨者也。
以臣论之,愿陛下以此时图之。
臣以为北方未定之时,未可与共事,设失利,虽有万全之策,必难免于咎;设先利,虽无所凭,而以陛下之明,必有所克。
此臣之所以不安也。
”重点字词翻译•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祸害最大的是贪心不满足,过失最大的是贪图追求。
•中和之美:指道家中性而和合的美德。
•危亡之象:指国家危在旦夕的状况。
•四海之宁:指全国平静安宁。
•威武之业:指国家壮大的事业(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威武)。
•速其除:快速地解决问题。
•共谔谔:指人人议论纷纷的情况。
•时运不齐:指时机不好。
•险也可以赖而至:形势危险也可以靠运气度过。
•叩关东:指出兵攻打关东地区。
•欲先而道后:指先考虑得利,不顾后果。
•窃据要津之地:用不正当的手段占据重要的地点。
•轻发蹈海之决:冒险出击,不顾后果。
•北方未定之时:指北方尚未太平稳定的时候。
以上就是对《报任安书》文本中的重点字词的翻译。
这篇文本写于唐朝,是当时辅臣报任安给唐朝皇帝的一封上书。
文本中主要讲述了目前国家面临的危机和任务,以及建议和对策。
文本的内容不仅深刻指出了问题的所在,而且提出了相对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解决方案。
报任安书节选注释《报任安书》1.原文及注释:1.原文: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仆非敢如此也。
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
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抑郁而无谁语。
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
若仆大质已亏缺,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
2.注释:1.少卿:任安,字少卿,汉武帝时的益州刺史。
2.曩(nǎng)者:从前。
3.罢驽(pí nú):疲弱无能的马,这里是自谦之词,指自己才能平庸。
4.尤:指责。
5.“谁为为之” 两句:意思是谁会去做(这样的事)?又让谁去听(我的诉说)?6.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钟子期和伯牙是春秋时期的知音好友,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便不再弹琴,以此表达失去知音的悲痛。
这里作者借此典故表达自己因无人理解而感到孤独。
7.由夷:许由和伯夷,两人都是古代品德高尚的人。
2.译文:少卿足下:前不久承蒙您给我写信,教导我要谨慎地接人待物,以推举贤能、引荐人才为己任,情意、态度十分恳切诚挚,但抱怨我没有遵从您的意见去推荐贤才,而去附和俗人的见解。
其实,我并非敢这样做。
我虽然平庸无能,但也曾听到过德高才俊的前辈遗留下来的风尚。
只是我自认为身体已遭受摧残,又处于污浊的环境之中,每有行动便受到指责,想对事情有所增益,结果反而自己遭到损害,因此我独自忧闷而不能向人诉说。
俗话说:“为谁去做,教谁来听?” 钟子期死了,伯牙便一辈子不再弹琴。
这是为什么呢?贤士乐于被了解自己的人所用,女子为喜爱自己的人而打扮。
像我这样的人,身躯已经亏残,虽然才能像随侯珠、和氏璧那样稀有,品行像许由、伯夷那样高尚,终究不能用这些来引以为荣,恰好会引人耻笑而自取污辱。
报任安书详细注释
报任安书是唐代文学家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这首诗的详细注释:
报:音bào,回答,报答。
任:远离、离别,放任、任凭。
安:平安、安定。
书:信函。
一枝:表示信函的信纸。
冰:比喻冰冷的境地,此处代指陌生人。
解语:解释言语,意为解释信函中的话。
含娇:含蓄的表达。
透翠:透过翠玉(古代邮局的称呼)寄达。
报任安书的意思是写一封回信答复远离之人,希望他平安,同时也表达对他的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
诗中的“一枝冰”意味着信函,作者通过这封信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诗意流畅,表达深刻,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
司马迁《报任安书》原文、译文
司马迁《报任安书》
原文: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译文:古来富贵的人名字已经摩灭的无法记清楚,只有那些潇洒不羁有性格的人可以被后世称赞。
文王被幽禁而演绎《周易》;孔子命运困穷才撰写《春秋》;屈原被流放,才创作《离骚》;左丘明眼睛坏了,才写作《国语》;孙膑被截去膝盖骨,才修成《兵法》;吕不韦被贬谪蜀地,后世才流传《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都是一些圣贤发愤时创作的。
这些人物都心情郁闷纠结,不能实现他的政治主张,所以记述过去的事情,让后来的人理解自己啊。
报任安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报任安书》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
司马迁以激愤的心情,陈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痛苦,说明因为《史记》未完,他决心放下个人得失,相比“死节”之士,体现出一种进步的生死观。
报任安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整理的报任安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报任安书作者:司马迁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仆非敢如此也。
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
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抑郁而无谁语。
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
若仆大质已亏缺,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
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
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讳。
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请略陈固陋。
阙然不报,幸勿为过。
仆闻之,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
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
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
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
昔卫灵公与雍渠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爰丝变色:自古而耻之。
夫中材之人,事关于宦竖,莫不伤气,况忼慨之士乎!如今朝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余荐天下豪隽哉!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
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累日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
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
报任安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报任安书》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
司马迁以激愤的心情,陈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痛苦,说明因为《史记》未完,他决心放下个人得失,相比“死节”之士,体现出一种进步的生死观。
报任安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整理的报任安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报任安书作者:司马迁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仆非敢如此也。
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
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抑郁而无谁语。
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
若仆大质已亏缺,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
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
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讳。
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请略陈固陋。
阙然不报,幸勿为过。
仆闻之,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
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
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
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
昔卫灵公与雍渠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爰丝变色:自古而耻之。
夫中材之人,事关于宦竖,莫不伤气,况忼慨之士乎!如今朝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余荐天下豪隽哉!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
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累日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
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
《报任安书》重点句翻译1.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译文:情意十分诚恳,似乎是抱怨我没有照你说的那样去做,而附和俗人的看法。
2.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
译文:本来就是皇上所戏弄,当成乐师、优伶一样畜养的人,为流俗所轻视。
3.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译文:假使我受到法律制裁被处死刑,就像九头牛身上失去一根毛一样,跟蝼蚁(之死)有什么不同?4.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译文:而世人又不会将我与能死节的人同等看待,只认为我智力穷尽,罪过极大,不能自己解脱,终于去死而已。
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译文:人总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要轻,这是由于应用死节的地方不同的缘故。
6.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译文:猛虎在深山(的时候),所有的野兽都非常害怕它;待到被关进笼子里或落入陷阱之中,(却)摇尾(向人)讨吃的,这是(人)以威力逐步制服了它的结果。
7.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译文:待到已经到了这一步,还说不受辱,不过是所谓“脸皮厚”罢了,哪里说得上尊贵呢?8.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
译文:这些人都身居王侯将相的地位,邻近国家都知道他们的名声,一旦有罪受到法律制裁,而不能自杀。
9.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译文:落入微尘一般轻贱的境地,从古至今都是如此,怎能不受侮辱呢?10.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译文:一个人不能早在遇刑前就自杀,因而渐渐志气衰微,待到受杖刑,这才想到要死于名节,离名节不是太远了吗?11.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译文:就人的本性而言,没有不贪生厌死的,(难免要)怀念父母和妻子儿女;至于为正义和公理所激奋的人,则不是这样,那是因为有所不得已的缘故。
语文报任安书翻译加原文逐句解释(总3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人之常情,没有谁不贪生怕死的,都挂念父母,顾虑妻室儿女。
至于那些激愤于正义公理的人当然不是这样,这里有迫不得已的情况。
如今我很不幸,早早地失去双亲,又没有兄弟相爱护,独身一人,孤立于世,少卿你看我对妻室儿女又有何眷恋呢况且一个勇敢的人不一定要为名节去死,怯懦的人仰慕大义,又柯处不勉励自己呢我虽然怯懦软弱,想苟活在人世,但也颇能区分弃生就死的界限,哪会自甘沉溺于牢狱生括而忍受屈辱呢再说奴隶婢妾尚且懂得自杀,何况象我到了这样不得已的地步!我之所以忍受着屈辱苟且活下来,陷于粪土般的污浊环境中而不肯死的原因,是自恨我内心的志愿有所未尽,如果在屈辱中离开人世,那我的文章就不能公诸于后世罢了。
古时候身虽富贵而名字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数不清,只有那些卓异而不平常的人才著称于世,那就是:西伯姬昌披拘禁而演绎《周易》;孔子受困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写了《离骚》;左丘明失去视力,才有《国语》;孙膑被截去膝盖骨,《兵法》才撰写出来;吕不韦被贬谪蜀地,后世才流传着《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都是一些圣贤发愤而写作的。
这些都是人们感情有压抑郁结不解之处,不能实现其理想,所以记述过去的事迹,使将来的人了解他的志向。
就象左丘明没有了视力,孙膑断了双脚,终于不能被人重用,便退而著书立说来抒发他们的怨愤,想留下没有实行的文章来表露自己的本心。
我私下里也自不量力,近来用我那不高明的文辞,收集天下散失的历史传闻,粗略地考订其事实,综述其事实的本末,推究其成败盛衰的道理,上自黄帝,下至于当今,写成表十篇,本纪十二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一共一百三十篇,也是想探求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贯通古往今来变化的脉络,成为一家之言。
刚开始草创还没有完毕,恰恰遭遇到这场灾祸,我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因此便接受了最残酷的刑罚而不敢有怒色。
答信司马迁1..名作状:像牛马一样两次2.对对方的尊称从前用【状后】情意怨恨;我动作偏指一方效法、学习请允许形作名隔了很久(固执鄙陋的意见)回复责备3.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本来名作状蓄养(像乐师、优伶一样)一毛,与蝼蚁轻视失去(亡羊补牢)【宾前】为……而死比拟只是以何,有什么(把……看成一样)极,最终靠近、走向平素这样本来有的人比【状后】因为趋求、追求使……受辱使自己受辱色,其次不辱辞令,同“屈”弯曲换同“贯”套上杖刑环绕极点曰:“刑不上大夫。
”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猛虎等到威力制约逐渐造成的状况所以态度鲜明肌肤,受榜棰,幽于圜墙之中。
当此之时,见狱吏【被动】【状后】视徒隶则心惕息。
何者?积威约之势也。
撞击已经厚颜哪里尊重况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被动】【状后】【状后】戴上刑具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被动】【状后】穿上同“贯”套上灌夫受辱居室。
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省略】【状后】使……听闻同“网”法网体,安在其不辱也!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宾前】何足怪乎?且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审视、明白至于鞭箠之间,逐渐这……的原因慎重对【状后】大概4.夫句首发语词没有(谁)厌恶顾念妻子儿女…的人这样【被动句】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况且为…而死勉励虽然想苟且取舍的界限陷身尚且何况……的原因幽禁【状后被动】拒绝遗憾文章表露【状后】也。
姓名同“磨”尽、全非同寻常《春被称道句首被拘禁【被动句】遭受困厄【被动句】发语词,发议论秋》;《国被流放【被动句】写、创作才语》;孙子膑脚,不韦迁蜀,世传《吕著述、编著览》《说难》《孤愤》;《诗》三百篇,被囚禁【状后被动省略】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同“抵”,大都抒发悲愤写行其道,即实行其理想。
所以追述使…思就写作、著书来流传显露6.私下里谦虚凭借,依托不高明的文辞同“轶”传闻考证;考察规律【名作状】代词,其中的向上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名作状】此总共探究通晓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报任安书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报任安书》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
司马迁以激愤的心情,陈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痛苦,说明因为《史记》未完,他决心放下个人得失,相比“死节”之士,体现出一种进步的生死观。
报任安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小编整理的报任安书文言文翻译,仅供参考。
报任安书作者:司马迁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仆非敢如此也。
虽罢鸯,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
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抑郁而无谁语。
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
若仆大质巳亏缺,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
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
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讳。
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请略陈固陋。
阙然不报,幸勿为过。
仆闻之,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
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
故祸莫惜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
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
昔卫灵公与雍渠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爰丝变色:自古而耻之。
夫中材之人,事关于宦竖,莫不伤气,况忧慨之士乎!如今朝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余荐天下豪隽哉!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
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累日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
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
乡者,仆亦尝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
答信司马迁1..名作状:像牛马一样两次2.对对方的尊称从前用【状后】情意怨恨;我动作偏指一方效法、学习请允许形作名隔了很久(固执鄙陋的意见)回复责备3.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本来名作状蓄养(像乐师、优伶一样)一毛,与蝼蚁轻视失去(亡羊补牢)【宾前】为……而死比拟只是以何,有什么(把……看成一样)极,最终靠近、走向平素这样本来有的人比【状后】因为趋求、追求使……受辱使自己受辱色,其次不辱辞令,同“屈”弯曲换同“贯”套上杖刑环绕极点曰:“刑不上大夫。
”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猛虎等到威力制约逐渐造成的状况所以态度鲜明肌肤,受榜棰,幽于圜墙之中。
当此之时,见狱吏【被动】【状后】视徒隶则心惕息。
何者?积威约之势也。
撞击已经厚颜哪里尊重况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被动】【状后】【状后】戴上刑具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被动】【状后】穿上同“贯”套上灌夫受辱居室。
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省略】【状后】使……听闻同“网”法网体,安在其不辱也!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宾前】何足怪乎?且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审视、明白至于鞭箠之间,逐渐这……的原因慎重对【状后】大概4.夫句首发语词没有(谁)厌恶顾念妻子儿女…的人这样【被动句】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况且为…而死勉励虽然想苟且取舍的界限陷身尚且何况……的原因幽禁【状后被动】拒绝遗憾文章表露【状后】也。
姓名同“磨”尽、全非同寻常《春被称道句首被拘禁【被动句】遭受困厄【被动句】发语词,发议论秋》;《国被流放【被动句】写、创作才语》;孙子膑脚,不韦迁蜀,世传《吕着述、编着览》《说难》《孤愤》;《诗》三百篇,被囚禁【状后被动省略】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同“抵”,大都抒发悲愤写行其道,即实行其理想。
所以追述使…思就写作、着书来流传显露6.私下里谦虚凭借,依托不高明的文辞同“轶”传闻考证;考察规律【名作状】代词,其中的向上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名作状】此总共探究通晓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做最美的中国中职生演讲稿学生精选7篇做最美的中国中职生演讲稿学生(精选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很高兴能够参加这次演讲,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最美中职生》。
有时候我们以为遭遇到的危机使我们走投无路了,却在事后发现这是生命的转机。
美丽的生命在于勇于创新,且愿意努力学习。
化蚕为蝶,才能使生命焕然一新。
人的一生也需要蜕变才能成长。
2年来我经历了很多难忘的事,也懂得了很多,长大了很多。
人生的挫折和坎坷,使我从天真幼稚,到了现在的成熟、稳重,使我在这段中职生活中受益匪浅。
一、在学习方面在学习上我认为有一样东西很重要的,那就是学习态度!我以前,对学习的态度不是很端正,常常是“得过且过”,不过现在好多了,开始养成一种谦虚,勤问的学习态度,因为学习上的东西不能弄虚作假,不懂就是不懂,也决不能不懂装懂。
要想在学习上有所成就,就必须需做到多读多问。
古今中外所有的成功例子都证明了,只有保持这两种态度才行,所以有问题就要问老师同学,直到懂为止。
因为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想就是这个道理吧!在课外时间,我还一直坚持自学,定期到图书馆阅读各种书籍、报刊、杂志,还利用上网等方式查阅资料来充实自己。
在过去的两年里,我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连续两年我都获得“三好学生”的称号。
二、在生活方面两年来,我一直担任我们宿舍的宿舍长,宿舍是一个大集体,八个人生活在一个空间里,各自的生活习惯都不一样,这就要相互迁就和理解,这样才能和睦相处,为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
我作为一名宿舍长,一直努力用自己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影响舍友。
很多同学不管是生活上还是思想方面有了困难也愿意来找我寻求帮助。
在生活中建立了很好的人际关系,获得了大家的尊重和支持。
三、在工作方面我自入学以来,就一直担当班长这一职务。
在这期间我严以律己,宽厚待人。
在校两年来一直荣获“优秀班干”的称号。
平时我积极和同学交流沟通,和同学融洽和睦地相处。
尊敬师长。
积极配合班主任共同搞好班级工作,及时了解同学们的情况,为同学排忧解难,帮助他们处理好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做好师生间的桥梁作用。
答信司马迁1..名作状:像牛马一样两次2.对对方的尊称从前用【状后】情意怨恨;我动作偏指一方效法、学习请允许形作名隔了很久(固执鄙陋的意见)回复责备3.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本来名作状蓄养(像乐师、优伶一样)一毛,与蝼蚁轻视失去(亡羊补牢)【宾前】为……而死比拟只是以何,有什么(把……看成一样)极,最终靠近、走向平素这样本来有的人比【状后】因为趋求、追求使……受辱使自己受辱色,其次不辱辞令,同“屈”弯曲换同“贯”套上杖刑环绕极点曰:“刑不上大夫。
”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猛虎等到威力制约逐渐造成的状况所以态度鲜明肌肤,受榜棰,幽于圜墙之中。
当此之时,见狱吏【被动】【状后】视徒隶则心惕息。
何者?积威约之势也。
撞击已经厚颜哪里尊重况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被动】【状后】【状后】戴上刑具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被动】【状后】穿上同“贯”套上灌夫受辱居室。
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省略】【状后】使……听闻同“网”法网体,安在其不辱也!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宾前】何足怪乎?且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审视、明白至于鞭箠之间,逐渐这……的原因慎重对【状后】大概4.夫句首发语词没有(谁)厌恶顾念妻子儿女…的人这样【被动句】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况且为…而死勉励虽然想苟且取舍的界限陷身尚且何况……的原因幽禁【状后被动】拒绝遗憾文章表露【状后】也。
姓名同“磨”尽、全非同寻常《春被称道句首被拘禁【被动句】遭受困厄【被动句】发语词,发议论秋》;《国被流放【被动句】写、创作才语》;孙子膑脚,不韦迁蜀,世传《吕著述、编著览》《说难》《孤愤》;《诗》三百篇,被囚禁【状后被动省略】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同“抵”,大都抒发悲愤写行其道,即实行其理想。
所以追述使…思就写作、著书来流传显露6.私下里谦虚凭借,依托不高明的文辞同“轶”传闻考证;考察规律【名作状】代词,其中的向上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名作状】此总共探究通晓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报任安书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从前,过去)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
..(情意)..(与他人交往),推贤进士为务.(责任)。
意气
勤勤恳恳,若望.(怨恨)仆不相师
..(不效法),而用流俗人之言。
仆非敢
如是也。
请略陈固陋
..(时间隔了很久)久不报...(固塞鄙陋的意见)。
阙然
(回复),幸勿为过.(责备)。
夫人情
..(本性)莫不贪生恶死,念亲戚,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译】至于为正义和真理所激奋的人,就不是这样,那是因为他们有不得不如此的缘故。
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
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
..(不一定)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
..(舍生就义)之分.(分寸,道理)矣,
何至自沉溺
..(陷入)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译】我克制忍耐苟且偷生,情愿被囚禁在粪土一般的牢狱之中的原因,是痛惜自己的志愿尚未完全实现,平平庸庸地死了,文采不能在后代显露。
古者富贵而名摩.(通“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
..(不同寻常)之人称.(扬名)焉。
盖文王拘而演.(推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铺叙,创作)《离骚》;左丘失明,厥.(才)有《国语》;孙子膑.(指古代一种剔掉膝盖骨的酷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
《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
..(大抵,大概,表示总结情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译】这些人都是心中抑郁不畅快,不能实现自己的主张,所以记述以往的事情,想让后世的人了解自己的思想。
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抒发)其愤,思垂.(流传)空文以自见.(通“现”,表现)。
仆窃不逊,近自托.(借助)于无能之辞,网罗
..(招罗搜集)天下放失.(通“佚”,散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考察,考订)其成败兴坏之纪.(历史记录)。
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译】也想借此探究自然现象与政治社会的关系,通晓历史的变革,成就自己的一家之说。
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译】
草稿尚未完成,适逢就遭到这场灾祸,痛惜此书没有完成,因此受到最残酷的刑罚也没有露出怨怒的脸色。
仆诚.(确实)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通“债”),虽.(即使)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且负.(处在)下未易居.(处世),下流
..(处于卑贱的地位)多谤.(公
开指责)议。
仆以口语
..(说过的话)遇遭此祸,重.(深深地)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经历)百世,垢.(耻辱)
弥.(更加)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迴,居则忽忽
..(即惚惚,心神不定的样子)若有所亡.(失去),出则不知其所往。
每念斯.(代词,这)耻,汗未尝不发
背沾衣也。
身直.(只是)为闺閤之臣,宁.(难道)得自引
..(自行隐退)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译】
所以,我只好暂且随波逐流,与世俗周旋敷衍,用来疏散内心的烦闷悲愤。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译】如今少卿却教导我要推荐贤能之士,岂不是和我私下的愿望想违背吗?
今虽.(即使)欲自雕琢
..(粉饰),曼.(好听的话)辞以自饰,无益,于
俗不信.(信任),适.(恰恰)足取辱
..(自取其辱)耳。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才)定。
书不能尽意,略陈固陋。
谨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