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 格式:docx
- 大小:10.30 KB
- 文档页数:2
古代有名的诗句及注释01 励学篇宋·赵恒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考取功名后,才能得到财富和美女。
02 集杭州俗语诗清·黄增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有缘千里来相会,三笑徒然当一痴。
情人眼里出西施,有缘千里来相会:因爱慕之情所迷,觉得对方女子无处不美,完全呈现一种自我陶醉的境界。
如果彼此有缘分,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某时某刻相遇。
03 题桃花扇传奇清·陈于王玉树歌残迹已陈,南朝宫殿柳条新。
福王少小风流惯,不爱江山爱美人。
不爱江山爱美人:“不爱江山爱美人”常用来讽刺当政者只知爱恋美人而不顾国事,这与“江山情重美人轻”的意思恰好相反。
04 杂感清·黄景仁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百无一用是书生:世上有千种职业,唯一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
读书人虽有满腹学问,可惜有志难伸,空有一番豪情,却完全没处发挥。
此句显示现实中无力伸展志向的困境。
05 夜坐·其二清·龚自珍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美人如玉剑如虹:美人和剑两样是男人生活中的最重要的,前者给予温柔,后者给予自由。
06 白鹿洞二首·其一唐·王贞白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一寸光阴一寸金:千百年来一直勉励人们,特别是读书人珍惜时间、注重知识积累,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
07 竹枝词二首·其一宋·黄庭坚浮云一百八盘萦,落日四十八渡明。
《长恨歌》原文和意思《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家喜欢。
《长恨歌》作者: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司马相如凤求凰原文翻译及赏析司马相如凤求凰原文翻译及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司马相如凤求凰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凤求凰其一:【琴曲出自王实甫《西厢记》】有美一人兮,见之不忘。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其二: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译文:有位俊秀的女子啊,我见了她的容貌,就此难以忘怀。
一日不见她,心中牵念得像是要发狂一般。
我就像那在空中回旋高飞的凤鸟,在天下各处寻觅著凰鸟。
可惜那美人啊不在东墙邻近。
我以琴声替代心中情语,姑且描写我内心的情意。
何时能允诺婚事,慰藉我往返徘徊?希望我的德行可以与你相配,携手同在一起。
不知如何是好的心情无法与你比翼偕飞、百年好合,这样的伤情结果,令我沦陷於情愁而欲丧亡。
凤鸟啊凤鸟,回到了家乡,行踪无定,游览天下只为寻求心中的凰鸟。
未遇凰鸟时啊,不知所往,怎能悟解今日登门后心中所感?有位美丽而娴雅贞静的女子在她的居室,居处虽近,这美丽女子却离我很远,思念之情,正残虐着我的心肠。
如何能够得此良缘,结为夫妇,做那恩爱的交颈鸳鸯,但愿我这凤鸟,能与你这凰鸟一同双飞,天际游翔。
凰鸟啊凰鸟愿你与我起居相依,形影不离,哺育生子,永远做我的配偶。
情投意合,两心和睦谐顺。
半夜里与我互相追随,又有谁会知晓?展开双翼远走高飞,徒然为你感念相思而使我悲伤。
《凤求凰》司马相如原文注释翻译赏析《凤求凰》司马相如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品原文凤求凰司马相如其一【琴曲出自王实甫《西厢记》】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其二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ěr)人遐(xiá)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xié)颃(háng)兮共翱翔!凰兮凰兮从我栖(qī),得托孳(zī)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作品译文有位俊秀的女子啊,我见了她的容貌,就此难以忘怀。
一日不见她,心中牵念得像是要发狂一般。
我就像那在空中回旋高飞的凤鸟,在天下各处寻觅著凰鸟。
可惜那美人啊不在东墙邻近。
我以琴声替代心中情语,姑且描写我内心的情意。
何时能允诺婚事,慰藉我往返徘徊?希望我的德行可以与你相配,携手同在一起。
不知如何是好的心情,无法与你比翼偕飞,百年好合?这样的伤情结果,令我沦陷於情愁而欲丧亡。
凤鸟啊凤鸟,回到了家乡。
行踪无定,游览天下只为寻求心中的凰鸟。
未遇凰鸟时啊,不知所往。
怎能悟解今日登门后心中所感?有位美丽而娴雅贞静的女子在她的居室,居处虽近,这美丽女子却离我很远。
思念之情,正残虐着我的心肠。
如何能够得此良缘,结为夫妇,做那恩爱的交颈鸳鸯?但愿我这凤鸟,能与你这凰鸟一同双飞,天际游翔。
凰鸟啊凰鸟愿你与我起居相依,形影不离,哺育生子,永远做我的配偶,情投意合,两心和睦谐顺。
半夜里与我互相追随,又有谁会知晓?展开双翼远走高飞,徒然为你感念相思而使我悲伤。
历史典故传说中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一个是被临邛县令奉为上宾的才子,一个是待嫁闺中的佳人。
他们的故事,是从司马相如作客卓家,在卓家大堂上弹唱那首著名的《凤求凰》开始的:“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
《贫女》秦韬玉的唐诗鉴赏《贫女》秦韬玉的唐诗鉴赏贫女秦韬玉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亦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翻译/译文译文汝河岸边有个贫穷住家女,边行边哭声音凄凉又悲怆。
自己说道:“家中父亲年已老,独生小女孤单没有男丁壮。
郡吏抓丁之来何等粗暴相,县官惟命是从不敢来相抗。
督促遣送不要一刻有停留,老态龙钟抓去还要扶拐杖。
殷殷勤勤嘱托四旁之近邻,有幸能得众位多多来相帮。
最近听说有的同乡已回家,打问消息疑虑生死心慌张。
果然在那冰冰寒冷冬雨中,老父冻僵死在壤河岸边上。
女子质柔体弱无力将父拖,横尸旷野又无银钱作埋葬。
始知世上生女不如只生男,虽存世上究竟何事可承当。
扪胸声声悲号大呼叫苍天,我生我死到底将是怎么样?”秦韬玉诗鉴赏《贫女》是晚唐诗作中较有影响的一首,诗人借贫女悲惨处境和心灵苦痛的自白,对当时社会重富轻贫、重势轻才的不合理现象表示了强烈的愤怒。
诗中,作者对贫女充满了深厚的同情,但却未著一怜悯之词,而是把强烈的感情倾注在贫女形象的塑造上,让读者的心灵在同贫女那栩栩如生的形象的撞击中产生炽热的火花。
诗人对贫女形象的塑造,主要是采用刻写心灵的手法来实现的。
首联“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落笔便通过揭示贫女和富女生活差别之悬殊来刻写贫女内心的痛楚。
“蓬门”既说明贫女出身之贫贱,又显示了她现在居住条件的贫困简陋;“绮罗香”写出了富女服饰的豪华;用“未识”二字联缀贫富两极,愈显贫女生活之苦。
“拟托良媒”是贫女在个人婚姻大事处理上的美好愿望,“益自伤”则写出了其内心愿望与现实的剧烈矛盾和苦闷之情。
颈联“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是说有谁欣赏贫女那不同流俗的高洁品格,又有谁与贫女共爱俭朴的梳妆呢?也就是说当时只有卑俗的处世格调和奢侈的梳妆才会取悦于世人,而贫女的格调恰恰与流俗有悖。
“爱”与“怜”的次第运用,正写出下贫女与世人在心灵格调和追求方面的巨大反差,从而更显示出贫女内心世界的纯洁美丽。
《长恨歌》原文白居易《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恨歌》原文白居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去妇词·古来有弃妇》翻译及赏析《去妇词·古来有弃妇》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古诗全文如下:古来有弃妇,弃妇有归处。
今日妾辞君,辞君遣何去?本家零落尽,恸哭来时路。
忆昔未嫁君,闻君却周旋。
绮罗锦绣段,有赠黄金千。
十五许嫁君,二十移所天。
自从结发日未几,离君缅山川。
家家尽欢喜,孤妾长自怜。
幽闺多怨思,盛色无十年。
相思若循环,枕席生流泉。
流泉咽不扫,独梦关山道。
及此见君归,君归妾已老。
物情恶衰贱,新宠方妍好。
掩泪出故房,伤心剧秋草。
自妾为君妻,君东妾在西。
罗帏到晓恨,玉貌一生啼。
自从离别久,不觉尘埃厚。
尝嫌玳瑁孤,犹羡鸳鸯偶。
岁华逐霜霰,贱妾何能久?寒沼落芙蓉,秋风散杨柳。
以比憔悴颜,空持旧物还。
馀生欲何寄,谁肯相牵攀?君恩既断绝,相见何年月?悔倾连理杯,虚作同心结。
女萝附青松,贵欲相依投。
浮萍失绿水,教作若为流。
不叹君弃妾,自叹妾缘业。
忆昔初嫁君,小姑才倚床;今日妾辞君,小姑如妾长。
回头语小姑,莫嫁如兄夫。
【前言】《去妇词》的作者是李白,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65卷第38首。
但也有人认为是顾况所作。
以第一人称手法描写了一个因年老色衰被丈夫抛弃的妇女形象,通过对人物细节的刻画表现出了弃妇的哀怨与孤苦,表现了对抛弃妻子的人的谴责。
【注释】(1)此诗于顾况集,题作“弃妇词”。
瞿蜕园()朱金城注:“王本虽仍列此诗,而《才调集》明指为顾况作,题为(弃妇词),所多不过四句,其他差异亦甚少,《英华》选此诗,亦以为疑。
!!安wWW。
slKJ。
orG旗等注:“《弃妇词》有繁简之分:《文苑英华》所载为简本,仅十七联;《才调集》所载系繁本,达三十二联之多。
繁本较白集《去妇辞》多四句,其他差异亦甚少,盖为一诗之两传者。
此诗之作者,当据《才调集》定为顾况。
”(2)来有:顾况集作“人虽”。
(3)遣:顾集作“欲”。
(4)却:顾集作“甚”。
周旋:行礼时进退揖让之举。
(5)所天:妇人未嫁以父母为天,既嫁以丈夫为天。
李白《子夜吴歌·春歌》原文及赏析'这首诗吟咏了秦罗敷的故事,赞扬她不为富贵动心,拒绝达官贵人挑逗引诱的高尚品质。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李白《子夜吴歌·春歌》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唐代:李白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秦地有位罗敷女,曾在绿水边采桑。
素手在青条上采来采去,在阳光下其红妆显得特别鲜艳。
她宛转地拒绝了太守的纠缠,说:蚕儿已饥,我该赶快回去了,太守大人,且莫在此耽搁您宝斑的时间了。
子夜吴歌:《子夜歌》属乐府的吴声曲辞,又名《子夜四时歌》,分为“春歌”、“夏歌”、“秋歌”、“冬歌”。
《唐书·乐志》说:“《子夜歌》者,晋曲也。
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
”因起于吴地,所以又名《子夜吴歌》。
“秦地”句:秦地,指今陕西省关中地区。
罗敷女,乐府诗《陌上桑》有“日出东南隅,归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的诗句。
素:白色。
“红妆”句:指女子盛妆后非常艳丽。
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
“五马”句:意思是,贵人莫要在此留连。
五马,《汉官仪》记载:“四马载车,此常礼也,惟太守出,则增一马。
”故称五马。
这里指达官贵人。
这首诗吟咏了秦罗敷的故事,赞扬她不为富贵动心,拒绝达官贵人挑逗引诱的高尚品质。
这是“春歌”,所以用采桑起兴。
唐代孟棨在《本事诗》中评价说:“李白才逸气高。
其论诗云:‘兴寄深微……况使束于声调俳优哉!’”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享年61岁。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早年天才长安元年(701年),李白,字太白。
其生地今一般认为是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改为昌明)青莲乡。
祖籍为甘肃天水。
凤求凰司马相如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凤求凰司马相如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凤求凰司马相如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凤求凰两汉·司马相如其一:【琴曲出自王实甫《西厢记》】有美一人兮,见之不忘。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其二: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译文有位俊秀的女子啊,我见了她的容貌,就此难以忘怀。
一日不见她,心中牵念得像是要发狂一般。
我就像那在空中回旋高飞的凤鸟,在天下各处寻觅著凰鸟。
可惜那美人啊不在东墙邻近。
我以琴声替代心中情语,姑且描写我内心的情意。
何时能允诺婚事,慰藉我往返徘徊?希望我的德行可以与你相配,携手同在一起。
不知如何是好的心情无法与你比翼偕飞、百年好合,这样的伤情结果,令我沦陷於情愁而欲丧亡。
凤鸟啊凤鸟,回到了家乡,行踪无定,游览天下只为寻求心中的凰鸟。
未遇凰鸟时啊,不知所往,怎能悟解今日登门后心中所感?有位美丽而娴雅贞静的女子在她的居室,居处虽近,这美丽女子却离我很远,思念之情,正残虐着我的心肠。
如何能够得此良缘,结为夫妇,做那恩爱的交颈鸳鸯,但愿我这凤鸟,能与你这凰鸟一同双飞,天际游翔。
凰鸟啊凰鸟愿你与我起居相依,形影不离,哺育生子,永远做我的配偶。
情投意合,两心和睦谐顺。
半夜里与我互相追随,又有谁会知晓?展开双翼远走高飞,徒然为你感念相思而使我悲伤。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是谁说的?
今世颇流行的名句“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均出自该诗。
该诗文如下: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赵恒是宋代的真宗,他的话,在当时就是国家最高领导人的“理论”和“思想”。
就是如同我们现在要讲“三个代表”和“八荣八耻”一样,都是劝人为善的名句。
在《劝学诗》中,宋真宗用“黄金屋”指代美好富足的生活,用“颜如玉”指代美貌秀气的女子。
但是,不能就此理解为读书只是为了这两样东西,而应该理解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希望大家认真去读书,只有通过合法的途径,通过知识的力量获得的东西才是真实的,才真正属于自己。
这两句话概括了过去许多读书人读书的目的和追求,人们常用这句话来鼓励别人或子女要好好读书,以获得社会的尊重。
这里,特别要强调两点:一是读书可以让自己过上美好生活;二是知识可以得到别人更多的尊重。
有了“黄金屋”,表明可以过上美好生活,有了“颜如玉”,表明就能得到美人和别人的尊重。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江苏这其中的黄金屋,就是泛指富贵满堂、荣华富贵。
江苏古人向往功名,经常引用到“黄金屋”、“颜如玉”一类的话。
这几句话出于宋真宗赵恒的《劝学诗》。
其实要说这是诗,连基本的'韵律都没有,称之为打油诗也有些勉强:
江苏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江苏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江苏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
江苏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江苏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江苏赵匡胤以陈桥兵变,得开大宋皇朝,这却使他心身警惕,于是制定了一个重要的国策,贬抑武人参政,建立一个士大夫政治制度,全国地方长官一律任用文臣。
江苏国家一时要普遍起用那么多文臣,而宋承五代长期的战乱,一般人都不喜欢读书,书读得好的就更少。
所以朝廷为实行既定国策,就必须一方面广开读书人登仕的途径,一方面竭力提倡读书的风气。
宋真
宗赵恒御笔亲作《励学篇》,传布天下,这首短短的篇章,迷醉天下士子者,几近千年。
王维《西施咏》全诗翻译赏析《西施咏》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古诗。
诗人借西施从平民到宫廷宠妃的历史典故,来揭示人生浮沉,全凭际遇的炎凉世态,并表达对小人的嘲讽,揭露当时社会上潜藏的危机。
西施咏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粉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解释:1、西施:吴越春秋:越得苎萝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饰以罗谷,教以容步,三年学成而献于吴。
2、傅粉:史记:孝惠时,郎侍中皆傅脂粉。
3、浣纱:环宇记:会稽县东有西施浣纱石。
水经注:浣纱溪在荆州,为夷陵州西北,秋冬之月,水色净丽。
4、持谢:奉告。
5、效颦:庄子:西施病心而颦,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效其颦,富人见之,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彼知美颦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按:颦古作膑。
6、安可希:怎能希望别人的赏识。
翻译:艳丽的姿色向来为天下器重,美丽的西施怎么能久处低微?原先她是越溪的一个浣纱女,后来却成了吴王宫里的爱妃。
平贱时难道有什么与众不同?显贵了才惊悟她丽质天下稀。
曾有多少宫女为她搽脂敷粉,她从来也不用自己穿著罗衣。
君王宠幸她的姿态更加娇媚,君王怜爱从不计较她的是非。
昔日一起在越溪浣纱的女伴,再不能与她同车去来同车归。
奉告那盲目效颦的邻人东施,光学皱眉而想取宠并非容易!二: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美丽容貌天下人珍重,西施女哪能长期低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早晨还是越溪的民女,晚上已成吴宫的贵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贫贱时不比别人特殊,显要后才感觉到稀奇。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招呼女佣人替她搽粉,用不着自己装扮穿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吴王宠爱更娇态迷人,爱怜过度竟不明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过去一起浣纱的同伴,不能够一同乘车回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奉劝西施邻家的女子,怎能够效法西施之美?。
王维《洛阳女儿行》唐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洛阳女儿对门居的下一句是“才可容颜十五余”。
整句是: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翻译
洛阳城里有个少女,和我对门而居;颜容十分俏丽,年纪正是十五有余。
诗句出自唐代着名诗人王维的《洛阳女儿行》,此句的意思是洛阳城里有个少女,和我对门而居。
全诗是:
洛阳女儿行
作者:王维年代:唐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鲤鱼。
画*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祗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头自浣纱。
赏析:
这首诗写洛阳贵妇生活的富丽豪贵,夫婿行为的骄奢放荡,揭示了高层社会的骄奢淫逸。
诗开头八句是叙洛阳女出身骄贵和衣食住行的豪富奢侈。
“狂夫”八句是叙洛阳女丈夫行为之骄奢放荡和作为玩物的贵妇的娇媚无聊。
“城中”四句是写她们的交住尽是贵戚。
并以西施出身寒微作为反衬,抒发作者的感慨。
幼儿唐诗《越女词五首》原文|译文|鉴赏李白是蜀地人,距吴越数千里之遥,两地风俗迥异。
这五首《越女词》所表现的恰恰都是初见新鲜事物时的好奇的感受,所以可能是诗人初入会稽时的作品。
下面一起欣赏这首诗吧!幼儿唐诗《越女词五首》原文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新月。
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
吴儿多白皙,好为荡舟剧。
卖眼掷春心,折花调行客。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东阳素足女,会稽素舸郎。
相看月未堕,白地断肝肠。
镜湖水如月,耶溪女似雪。
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
译文及注释译文长干里吴地的姑娘,眉目清秀,娇艳可比明月。
木屐上那双不穿袜子的脚,细白如霜。
吴地的女孩白皙如玉,好做荡田的游戏。
投去含情的目光,掷去春心,折来鲜花嘲弄行路客。
若耶溪中采莲的少女,见到行客,唱着歌儿把船划回。
嘻笑着藏入荷花丛,假装怕羞不出来。
东阳那儿有个白皙如玉的女孩,会稽这儿有个划木船的情郎。
看那明月高悬未落,平白地愁断肝肠。
镜瑚的水清明如月,若耶溪的少女洁白如雪。
新妆荡漾湖水,水光倒影,奇美两绝。
注释⑴长干:地名,浙江北部一带。
吴:吴地,今长江下游江苏南部。
儿女:此指女儿。
⑵鸦头袜:即叉头袜。
⑶吴儿:此指吴地女子。
⑷剧:游戏。
⑸卖眼:王琦注:“卖眼,即楚《骚》‘目成’之意。
梁武帝《子夜歌》:‘卖眼操长袖,含笑留上客。
’”⑹耶溪:即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南。
⑺棹歌:划船时所唱之歌。
⑻东阳:唐县名。
即今浙江金华市。
⑼素舸:木船。
⑽白地:犹俚语所谓“平白地”。
⑾镜湖:一名鉴湖、庆湖,在今浙江绍兴市会稽山北麓,周围三百里若耶溪北流入于镜湖。
⑿景:同“影”。
鉴赏第一首诗写吴越女子相貌的妩媚可爱与穿着的异样。
首句的“长干”是地名。
王琦注云:“建邺南五里有山冈,其间平地,吏民杂居,号长干。
”但应当指出,此诗只是借用此语,以“长干”代指一般的“吏民杂居”的里巷,以区别于名门贵宅,其作用仅在于说明“吴儿女”的身份是普通民间女子而非达官望族的贵妇与闺秀,不必拘泥。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王维《洛阳女儿行》赏析
洛阳女儿行作者:王维年代:唐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鲙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璅。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祗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赏析:这首诗写洛阳贵妇生活的富丽豪贵,夫婿行为的骄奢放荡,揭示了高层社会的骄奢淫逸。
诗开头八句是叙洛阳女出身骄贵和衣食住行的豪富奢侈。
“狂夫”八句是叙洛阳女丈夫行为之骄奢放荡和作为玩物的贵妇的娇媚无聊。
“城中”四句是写她们的交住尽是贵戚。
并以西施出身寒微
作为反衬,抒发作者的感慨。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赵恒《劝学诗》鉴赏赵恒《劝学诗》鉴赏《劝学诗》为北宋第三位帝王宋真宗赵恒的一首诗,用“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来劝勉学子读书上进,这几句诗虽然有着鲜明的功利倾向却在民间广为流传。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赵恒《劝学诗》鉴赏。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劝学诗朝代:宋代作者:赵恒原文: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简析“黄金屋”指代荣华富贵的生活,“颜如玉”指代美貌的女子。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概括了过去许多读书人读书的目的和追求。
其实列举这两者只是一种借代的说法,它们是一朝金榜题名出人头地后最具代表性的收获,这里也就代指出人头地。
古代许多读书人读书的目的求的就是一个出人头地。
所以人们也就常用这句话鼓励别人或子女读书。
字里行间给我们的启示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
用现代理念去解释,读书就是接受教育,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功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学能,以投身社会,服务人群。
解读:表示的意思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考取功名后,才能得到财富和美女。
宋真宗颇具文学才能。
上面提到的那首《劝学诗》,很有后来胡适之白话诗的味道。
语言通俗,说理明确,老百姓一看就打心眼里喜欢。
千百年来,华人以勤读书为首务,这首诗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作者介绍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
初名赵德昌,后改赵元休、赵元侃。
历封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
至道元年(995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恒。
至道三年(997年),赵恒即位。
赵恒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为相,勤于政事。
景德元年(1004年),辽朝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赵恒亲征,双方会战距都城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三百里外之澶渊,局势有利于北宋,但因赵恒惧于辽的声势,并虑及双方交战已久互有胜负,不顾寇准反对,以每年给辽一定金银为“岁币”于澶渊定盟和解,史称“澶渊之盟”。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全诗赏析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出自宋代赵恒的《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完善古诗文网 APP客户端立即打开译文及注释译文想要让家庭富裕不需要买肥沃的土地,读书就可以获得许多稻米。
想要生活安定,不需要建造高大堂皇的房子,书中就有黄金打造的房子。
出门不要怕没有人跟随,读书做了官就能享受车马的簇拥。
娶妻不要害怕没说媒,考取功名后自然能拥有美人。
男人如果想展开阅读全文∨简析“黄金屋”指代荣华富贵的生活,“颜如玉”指代美貌的女子。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概括了过去许多读书人读书的目的和追求。
其实列举这两者只是一种借代的说法,它们是一朝金榜题名出人头地后最具代表性的收获,这里也就代指出人头地。
古代许多读书人读书的目的求的就是一个出展开阅读全文∨赵恒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
至道元年(995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恒。
至道三年(997年),赵恒即位。
乾兴元年(1022年),赵恒驾崩,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
谥号为文明章圣元孝皇帝,庙号真宗。
葬永定陵。
后累加谥至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赵恒好文学,善书法。
著名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即出自他,其目的在于鼓励读书人读书科举,参政治国,使得宋朝能够广招贤士治理好天下。
► 12篇诗文► 8条名句完善猜您喜欢父老得书知我在,小轩临水为君开。
苏轼《送贾讷倅眉》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白居易《咏菊》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周语·刘文公与苌弘欲城周》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全诗翻译赏析及
作者出处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出自宋代赵恒的《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1全文赏析“黄金屋”指代荣华富贵的生活,“颜如玉”指代美貌的女子。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概括了过去许多读书人读书的目的和
追求。
其实列举这两者只是一种借代的说法,它们是一朝金榜题名出人头地后最具代表性的收获,这里也就代指出人头地。
古代许多读书人读书的目的求的就是一个出人头地。
所以人们也就常用这句话鼓励别人或子女读书。
字里行间给我们的启示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
用现代理念去解释,读书就是接受教育,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功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学能,以投身社会,服务人群。
1作者简介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
初名赵德昌,后改赵元休、赵元侃。
历封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
至道元年(995年),被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