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农08考博试题-环境工程学
- 格式:pdf
- 大小:72.91 KB
- 文档页数:1
南京师范大学环境生物学试题(a答案)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专业2008级《环境生物学》课程期末试卷(A)班级:任课教师:申卫收学号:姓名:一.名词解释(每词2分,共20 1. 生物转运:指环境污染物经各种途径和方式同生物机体接触而被吸收、分布和排泄等过程。
2. 生物浓缩系数:指生物体内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的浓度同它所生存的环境中该物质的浓度比值,可用以表示生物浓缩的程度。
3. MFO: 即混合功能氧化酶,是污染物在体内进行生物转化相Ⅰ过程中的关键酶系。
存在与大多数组织的细胞内质网上,但肝脏的活性较其他组织中活性要高得多。
组成包括:细胞色素P450、NADPH 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和磷脂。
其作用是代谢非极性的亲脂性有机化合物。
许多外源性化合物进入生物体内,经混合功能氧化酶作用后发生各种变化,经代谢排出体外。
4. 敏感种:指对环境条件变化反应敏感的物种。
这类生物对环境因素的适应范围比较狭窄,环境条件稍有变化即不能忍受而死亡。
5. 环境激素(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指环境中存在一些天然物质和人工合成的环境污染物具有动物和人体激素的活性,这些物质能干扰和破坏野生动物和人内分泌功能,导致野生动物繁殖障碍,甚至能诱发人类重大疾病,如肿瘤。
又称为环境激素,外源性激素。
主要包括天然雌激素和合成雌激素,植物雌激素,具有雌激素活性的环境化学物。
6. LC 50:半数致死浓度,能引起一群动物的50%死亡的最低剂量。
7. 蓄积系数:分次给受试物后引起50%受试动物后出现某种毒效应的总剂量,与一次给受试物后引起50%受试动物出现同一毒效应的剂量的比值,专业:班级:副系主任签字:比值愈小,蓄积作用愈强。
蓄积系数K= ∑LD50(n)/ LD50(1)8. 致突变效应:某些物质引起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发生基因结构的变化的作用,分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9. 生物修复: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和植物)将土壤、地表水及地下水或海洋中的危险性污染物现场去除或降解的工程技术。
新版南京农业大学环境工程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在我决定考研的那一刻正面临着我人生中的灰暗时期,那时发生的事对当时的我来讲是一个重大的打击,我甚至一再怀疑自己可不可以继续走下去,而就是那个时候我决定考研,让自己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的人生方向。
那个时刻,很大意义上是想要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再让自己纠结于一件耗费心力和情绪的事情。
而如今,已相隔一年的时间,虽然这一年相当漫长,但在整个人生道路上不过是短短的一个线段。
就在短短的一年中我发现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
曾经让自己大为恼火,让自己费尽心力和心绪的事情现如今不过是弹指的一抹灰尘。
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境变化,我认为,是因为,在备考的这段时间内,我的全身心进入了一个全然自我,不被外界所干扰的心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着同样枯燥、琐碎、乏味的事情。
这不正是一种修行吗,若说在初期,只是把自己当作机器一样用以逃避现实生活的灾难的话,但在后期就是真的在这过程中慢慢发生了变化,不知不觉中进入到了忘记自身的状态里。
所以我就终于明白,佛家坐定,参禅为什么会叫作修行了。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所以经过这一年我不仅在心智上更加成熟,而且也成功上岸。
正如我预期的那样,我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了新的人生方向。
在此,只是想要把我这一年备考过程中的积累的种种干货和经验记录下来,也希望各位看到后能够有所帮助,只不过考研毕竟是大工程,所以本篇内容会比较长,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看完,文章结尾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南京农业大学环境工程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2)数学二(902)环境学基础参考书目:《环境监测》奚旦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环境学基础》鞠美庭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先综合说一下英语的复习建议吧。
如何做阅读?做阅读题的时候我建议大家先看题干,了解一下这篇文章大致讲什么内容,然后对应题干去阅读文章,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可以把你做出答题选择的依据标注出来,便于核对答案时看看自己的思路是否正确,毕竟重要的不是这道题你最后的答案正确与否,而是你答题的思路正确与否。
南 京 农 业 大 学 试 题 纸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类型:必修 试卷类型:B 课程 普通化学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将压力为200kPa 的和100kPa 的同时混合在20L 的密闭容器中,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为 ( ) A 120kPa B. 125kPa C180kPa D.100kPa2.37℃时血液的渗透压为775kPa ,给人体静脉注射葡萄糖(摩尔质量为180g/mol )的浓度为(等渗溶液) ( ) A.85.0g/L B.-15kJ •mol -1 C.54.1g/L D.+15kJ •mol -13.在密闭容器中A 、B 、C 三种气体建立化学平衡,它们的反应是A+B=C,在相同的温度下若体积缩小,则平衡常数为原来的 ( ) A3倍 B.2倍 C9倍 D.不变4.汽化是这样一个过程,其 ( ) A. H S G ∆∆∆、、在一切温度下均为正值 B.H S ∆∆、为正值C.G ∆在T 值低时为负值,在T 值高时为正值D.H ∆与压力有极大关系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等温等压的情况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过程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B.只有等压过程才有H ∆C.因为H=U+PV ,所以反应的H ∆始终大于反应的U ∆D.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等于反应的焓变6.对于基元反应:2NO+O 2=2NO 2,若将体系的压力由原来的1大气压增大到2大气压,则正反应的速率为原来的 ( )A.2倍B.4倍C.6倍D.8倍7.反应A 1224(g)()() 5.8NO N O g G A kJ mol -=∆=-∙,反应B 1223(g)3()2()()16.7N H g NH g G B kJ mol -+=∆=-∙, ( ) A.反应A 较反应B 快 B.反应B 较反应A 快C.两反应速率相同D.无法判断两反应速度 本试卷适用范围草叶、食品、资环、农学专业装订线 装订线A.平面正方形B.正四面体型C.平面三角形D.正八面体型9.下列离子中外层d 轨道在半充满状态的是 ( ) A.Cr 3+ B.Fe 3+ C.Co 3+ DCu +10.下列哪种误差不符合正太分布规律 ( ) A.测量时环境温度的微小变化引起的误差 B.测量时仪器的微小变化引起的误差 C.测量时气压的变化引起的误差D 测试人员先入为主的实验习惯引起的误差11.已知71123124.210, 5.6110a a H CO K K θθ-=⨯=⨯的,则0.1130.1mol L NaH CO -∙的溶液的pH 值为 ( )A.5.6B.8.3C.9.7D.1312.下列溶液具有缓冲作用的有 ( ) A.等体积的1124240.20.2mol L Na HPO mol L NaH PO --∙∙和的溶液 B.1130.20.2l mol L NH mol L HC --∙∙∙2H O 和等体积的组成的溶液 C.1000mL 水中加入110.01c 0.01mol L HA mol L --∙∙和NaAc 各一滴 D.500mL 110.022a 0.020l mol L mol L --∙∙N OH 和等体积的HC 组成的溶液13.下面的计算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0.1010-1.0000⨯(25.0024.80)( )A.4位B.3位C.2位D.5位14.浓度均为1.01mol L -∙的HCl 滴定NaOH 溶液的突跃范围是pH=10.7-3.3,当两者的浓度都改为0.0101mol L -∙时,其滴定的突跃范围是 ( ) A.11.7-2.3 B.8.7-5.3 C.9.7-4.3 D.7.7-6.315.已知4sp 4sp ()b b PbSO K PbSO P S K P S θθ的和的(),则反应2-2-44+=b +PbSO S P S SO 的平衡常数K θ为 ( )A.sp 4sp (-b K PbSO K P S θθ)()B.sp sp 4b -(K P S K PbSO θθ())C.sp sp 4b (K P S K PbSO θθ()/)D.sp 4sp (b K PbSO K P S θθ)/()16.0.01mol 的氯化铬32(6)CrCl H O ∙水溶液中用过量的3AgNO 处理,产生0.02mol 的AgCl 沉淀,此氯化铬的结构式最可能是( )A.[]263()Cr H O ClB.[]2522()Cr H O Cl Cl H O ∙C.[]2422()2Cr H O Cl Cl H O ∙D.[]2332()3Cr H O Cl H O ∙ 17.在[]()()Co C O en -中,中心离子3Co +的配位数为( )18.影响配位滴定突跃范围起点位置的主要因素是 ( ) A.初始浓度 B.pH 值得高低 C.稳定常数的大小 D.条件稳定常数的大小19.下列成对物质的标准电极电位值最大的是 ( ) A.AgCl 和Ag B.Ag 和3AgNO C.Ag 和32()Ag NH + D.Ag 和3232()Ag S O -20.某电池2121)(0.01)(0.1)(A A mol L B mol L B +-+--∙∙+的电动势E=0.27V ,则该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 θ为 ( )A.0.24VB.0.27VC.0.30VD.0.33V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1.等体积的10.01mol L -∙的3AgNO 溶液和10.008mol L -∙的KBr 溶液混合,可形成AgBr 溶胶,其胶团结构式为_________,若用2334NaCl,Na ,Na SO PO 三种电解质使该溶胶聚沉,聚沉值最小的电解质是_________。
2008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名称:自然地理学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1、大陆岛2、丹霞地貌3、溯源侵蚀4、生态位二、简答题(每题8分)1、简述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基本特征。
2、简述土壤有机质转化主要过程。
3、简述河漫滩的二元结构。
三、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1、试述水土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我国典型水土流失区分布。
2、试从生态系统演替的角度阐述湖泊蓝藻水华暴发的原因。
3、试述区划研究与类型研究的差别与联系。
4、试述长江流域面临的主要生态与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科目名称:自然地理学第1页共1页2008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名称:生态学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1、生态分离2、演替系列群落3、耐受性定律4、r对策者5、蓝藻水华6、空间异质性7、内禀增长率 8、偏利共生二、简答题(每题8分)1、水生动物在湖泊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在湖泊生态恢复中如何发挥水生动物的作用?2、简述生态风险评估的特点及其种类。
3、简述生物对光周期的适应。
三、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1、请用语言和曲线图描述在种群逻辑斯蒂增长过程中,种群大小观察值(N)、种群潜在的最大增长(rN)、已利用空间(N/K)、剩余空间(1-N/K)以及种群增长率(dN/dt)是如何变化的。
2、请你从你所熟悉的领域,根据生态学的原理谈谈你对环境污染的生态修复的设想。
3、如何判断一种植物在一个新的环境中能够生存,选择陆生或水生高等植物说明?如果要实验判断,需要设计哪些实验?4、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矛盾的时候,在现阶段解决的可能途径有哪些?科目名称:生态学第1页共1页2008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名称:环境化学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环境化学试题※注意:※(1)请将答案写在答卷纸上,写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2)本科目允许使用无字典存储和编程功能的计算器。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1)第35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
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B 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C 减少直至不使用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氟氯烃D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2)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 ]A 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B 回收其中的石墨电极C 防止电池中汞、镉、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D 不使电池中渗出的电解液腐蚀其它物品(3)世界环境保护日是:[ ]A每年的6月5日B每年的6月15日C每年的6月25日D每年的6月30日(4)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致力于研究臭氧层被破坏问题的三位环境化学家。
大气中的臭氧层可滤除大量的紫外光,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氟利昂(如CCl2F2可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Cl原子,Cl原子会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的破坏作用(臭氧的分子式为O3)。
有关反应为:O3 (光照)→ O2 +O;Cl+ O3→ClO+ O2;ClO+O→Cl+ O2。
在上述臭氧变成氧气的反应过程中,Cl是:[ ]A反应物B生成物C中间产物D催化剂(5)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2有关的是:[ ]A酸雨B光化学烟雾C臭氧空洞D温室效应(6)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是:[ ]A 每年的9月16日B 每年的9月20日C 每年的9月24日D 每年的9月28日(7)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是:[ ]A 二氧化硫B 氮氧化物C 二氧化碳D 悬浮颗粒(8)“绿色化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下列可以看作绿色氧化剂的是:[ ]A 浓盐酸B 双氧水C 硝酸D 氯水(9)2006年3月,温家宝指出“抓好资源节约,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我国社会和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
2008年试题1、详述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TSP的主要来源及其危害2、恶臭问题已经世界七大公害之一,根据你说掌握的专业知识,列举主要发臭的物质、成因及其消除与控制方法3、根据我国城市生活污水“中水回用”的现状,分析开展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的可能性及其关键技术4、蓝藻打捞是消除“蓝藻爆发期”藻的有效措施之一,根据蓝藻生长特点,分析如何减少“打捞藻液”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和可能的技术措施5、分析好氧活性污泥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规律包括哪几种关系,试从理论予以说明6、简述生物脱氮和脱磷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原因2007年一、简答题1、简述什么是环境自净作用2、什么是水体生态修复,并列举其主要类型3、什么是物理性污染,并举例说明4、简述清洁发展机制(CDM)及其作用5、什么是“水华”和“赤潮”现象二、论述题1、结合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成因,分析如何有效控制城市大气污染恶化趋势2、废水生物脱磷原理、除磷工艺控制要点,分析今后研究的重点3、分析水污染控制过程中的生物强化技术特点、效果评价方法及应用前景4、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好氧曝气池中经常出现大量白色泡沫,分析其发泡的原因,并提出消泡的工程措施5、生活垃圾焚烧是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的一种有效途径,请分析生活垃圾焚烧方式的优势和可能出现的二次污染问题三、综合题1、某工厂排放的污水是一种高浓度含有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工业废水,水质波动较大,废水中的COD=10000-45000mg/L,TDS=4000-6000mg/L,pH=5-6,要求出水达到《国家污染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排放标准,试设计废水处理可能采取的工艺流程,并说明理由2、根据你所掌握的有关专业知识,分析松花江事件后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和对策2006年1、试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与环境工程的关系2、分类列出你所知道的常用和较新的废水处理技术3、简介从污水中脱除氮、磷技术的发展和演变,具体叙述一种较为常用的技术4、列出烟气中二氧化硫的脱除技术,详细介绍一种你认为最有竞争力的技术5、具体介绍一种废电路板的处理技术6、你认为使用手机是否构成对身体健康的损害2004年1、试简要介绍环境工程学发展简史2、说出你所知道的去除N、P的主要技术及其原理3、介绍你说知道的废水厌氧处理最新进展4、如果让你负责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你将怎么做5、分别叙述燃烧所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如何控制6、废旧电池如处理不当能产生哪些主要问题,该如何处置7、使用手机会影响身体健康吗,试论证之。
08考研环境监测与环境化学[密]一、填空题(40’每空1’)1、次生环境问题包括__环境污染___和_环境破坏____2、开放体系中,C T、[HCO3-]和_[CO3-_]___随PH改变,而__[H2CO3*]___不变3、pe升高,电子活度_降低____,体系趋向_接受电子___4、一般水体的决定电位物质是_溶解氧____,若水体厌氧,其中含大量有机物则决定电位物质是_有机物____,居于两者之间则决定电位物质是___溶解氧体系和有机物体系的结合__10、大气监测可直接采样是因为_大气污染物浓度高、分析方法灵敏、用量少____11、同心圆布点法适用于_点源____和_风向不定____12、水体中存在含N化合物时,高pe和PH下NH+转化为__NO3-___15、监测中所用滴定管等级是__A___,标签上至少要标上__名称__、日期和__浓度___17、总离子强度缓冲剂的作用是_调节PH____、保持浓度、去除干扰____二、选择题(10’每题1’)三、名词解释(3’×10)1、环境监测从环境中长期地摄取代表环境质量的信息,并通过对污染物变化趋势,对环境影响的分析,从而制定防治污染对策的工作过程2、土壤潜性酸度土壤潜性酸度的来源是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H+和Al3+ 。
当这些离子通过离子交换作用进入土壤溶液中之后,即可增加土壤溶液的H+浓度。
3、土壤背景值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未受人类活动(特别是人为污染)影响的土壤环境本身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其含量。
4、COD用强氧化剂(如重铬酸钾、高锰酸钾或碘酸钾等)在强酸和加热回流条件下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并加入银离子作催化剂,把反应中氧化剂的消耗量换算成氧气量即为化学需氧量。
5、TSP总悬浮颗粒物(TSP):是分散在大气中的各种粒子的总称,即粒径在100μm以下的所有粒子6、电子活度在氧化还原半反应中,电子作为反应物时所具有的活度,通常用电子活度的负对数(pe)表示。
2023 年南京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监测》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依据大气污染物的形成过程来分,可分为污染物和污染物。
2、水中溶解氧低于mg/L 时,很多鱼类呼吸困难。
3、从土壤和水体中吸取污染物的植物,其污染物分布量和残留量最多的部位是。
4、测量噪声时,要求的气象条件为、,风速。
5、利用遥感技术争论水环境化学包括、两种方法。
6、环境污染中的三致是指、、物质。
7、测定含有机物土壤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时,常选用的预处理方法是。
8、环境监测质量掌握包括和两个部份。
二、推断题9、用测烟望远镜法观测烟气林格曼黑度时,连续观测的时间不少于30 分钟。
〔〕10、大气污染物的浓度与气象条件有着亲热关系,在监测大气污染的同时还需测定风向、风速、气温、气压等气象参数。
〔〕11、采集降尘时,降尘缸放置高度应距地面5 至12 米,如放置在屋顶平台上,采样口应距平台1 至1.5 米。
〔〕12、氰化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
〔〕13、测定水中NO2-N 是在中性溶液中,利用重氮偶联显色反响,生成红紫色染料。
〔〕14、测定水中悬浮物,通常承受滤膜的孔径为0.45 微米。
〔〕15、鱼类急性毒性试验的时间定为48h 或96h。
〔〕16、有容器包装的液态废物不属于固体废物。
〔〕17、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工作实行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治理,不实行分级治理。
〔〕18、酸雨是指pH≤7 的一切降水。
〔〕三、选择题19、大气污染物监测布点时,对有多个污染源构成污染群,且大污染源比较集中的地区,一般承受〔〕布点法。
A.同心圆B.扇形C.网格D.分散式20、以下水环境的哪项指标不行以通过遥感监测?〔〕A.CODB.BODC.DOD.氨氮21、在环境监测的分类中,污染源的监视监测和环境质量监测都属于〔〕。
A.争论性监测B.污染事故监测C.例行监测D.特例监测22、某个土壤样品中的铅进展屡次测定,得到铅含量的平均值为55.6mg/kg,则其中某个测定值〔如:59.5mg/kg〕与平均值的差,称为〔〕。
《环境工程学》试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COD;2. 厌氧生物处理法;3. 泥龄;4. 好氧硝化;5. A/A/O法;6. 反电晕;7. 二次扬尘;8. 电场荷电;9. FGD;10. SCR法。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BOD是化学性水质指标之一,其含义是()。
A 溶解氧;B 化学需氧量;C 生化需氧量。
2.废水处理方法很多,其中混凝沉淀法可去除废水中的()。
A 可生物降解有机物;B 不溶性有机物; C悬浮物质。
3.废水二级处理技术属于()。
A 生物方法;B 化学方法; C物理方法。
4.A2/O法产生的污泥量比活性污泥法()。
A 多;B 少;C 一样。
5.下列哪种技术属于废水三级处理技术()?A 臭氧氧化;B 气浮;C 好氧悬浮处理技术。
6.脱硫技术很多,跳汰选煤脱硫技术属于()。
A 炉前脱硫技术;B 炉内脱硫技术;C 炉后脱硫技术。
7.电除尘器最适宜捕集的粉尘是()。
A 低比电阻粉尘;B 中比电阻粉尘;C 高比电阻粉尘。
8.常被用来作为高效除尘器的前级预除尘器的是()。
A 机械力除尘器;B 电除尘器;C 过滤式除尘器。
9.既能捕集颗粒污染物,又能脱除部分气态污染物的除尘器是()。
A 机械力除尘器;B 电除尘器;C 湿式除尘器。
10.SCR法烟气脱硝的主要机理是()。
A 催化转化;B 化学吸收;C 化学吸附。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MLSS,MLVSS,SVI,SBR分别为、、、。
2.活性污泥法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为、、、。
3.SCR法烟气脱硝机理分为、、、。
4.影响湿法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
5.控制颗粒污染物的主要方法包括:、、、。
四、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什么是废水的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2.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3.曝气池在好氧活性污泥法中的作用是什么?4. 简述污水中的氮在生物处理中的转化过程?5. 什么是曝气?曝气的作用有哪些?6.控制废气中气态污染物的方法有哪些?7. 评价除尘器性能的指标有哪些?8.实现电除尘的基本条件是什么?9. 影响SCR 法烟气脱硝效率的因素有哪些?10.影响湿法烟气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某水处理厂在沉淀池后设置快砂滤池,滤池的设计负荷率为32200/()m d m ⋅。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1. 污水中的总固体包括胶体和2•沉淀池的形式按池内水流方向的不同,可分为和 四种。
3•吸附剂表面的吸附力可分为三种,即和 4. 催化剂通常由 、 组成。
5. 吸声材料的吸声性能可以用来衡量,它等于 。
6. 袋式除尘器常用的清灰方式有 、7. 利用固体表血存在的未平衡的分子引力或化学键力,把混合物中某一组分吸留在固体表血 上,这种分离气体混合物的过程称为 。
四、 问答题(每题6分,共计36分) 1. 颗粒在水屮的沉淀类型及其特征如何?2. 简述活性碳细孔结构和分布,以及对吸附的影响。
3. 画!II A2/0脱氮除磷的工艺流程,并说明各处理构筑物的功能作用.4. 旋风除尘器的除尘原理是什么?减小筒体直径(其他条件不变)是否提高除尘效率?筒体 直径是否越小效率越高?5. 简述双膜吸收理论的基本内容。
6•对城市垃圾进行风力分选,达到一定分离的要素有哪些? 五、 计算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某城市最大时污水量为1800m3 /h,原污水悬浮浓度Cl = 250mg/L,排放污水悬浮物允许 浓度C2 = 80mg/Lo 拟用辐流沉淀池处理。
试计算去除率及沉淀池基本尺寸。
(沉淀时间取 1.5h,沉淀池有效水深3.3m )2. 某除尘系统屮,粉尘的粒径分布及分级除尘效率如下表所示,该系统的除尘效率是多少? 如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1•天然水中的碱度主要是由 、 和 产生。
2•根据水流和泥流的相对方向,可将斜板(管)沉淀池分为 、 和 类型。
3. 悬浮物在水中的沉淀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分别为: 、 、和2. 简述SBR 法工艺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3. 画出A/O 脱氮工艺流程,并对各部分作简要说明?4. 按除尘机理,一般将除尘器分为哪儿种类型?每种类型各举一例。
5. 用催化法净化气态污染物,气固催化反应包扌舌哪几个步骤? &危险废物的固化处理的常用方4. 大气稳定度的判别:当Y>Yd 时,大气处于 状态;当丫 = Yd 时,大气处于5•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机理有 、6.噪声污染涉及 、和四、问答题(每题6分,共计36分)状态;当丫< Yd 时,大气处于 状态。
南京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环境化学考研试题环境工程环境化学试题一、填空与选择(30分)1.如果直接光解是某种污染物从大气中去处的重要转化途径之一,可推知该污染物在结构上应该具有如下特色:A具有发色团或可吸光化学基团;B具有饱和六元环;C具有三个双键;D具有氢键。
2.震惊世界的日本水俣病事件是由于食用含有烷基汞的鱼引起的,究其可能根源是工厂排放的无机汞,在环境生物作用下,受_______催化,生成容易进入生物体内并富集的烷基汞。
A辅酶Q10 B辅酶FADH2 C维生素B12衍生物甲基钴氨素D维生素B6衍生物甲基钴氨素3.通常将Fe3+称为不溶性铁,而将Fe2+称为可溶性铁,这可能与Fe3+是_______,Fe2+是________,而OH-是____有关。
A软酸,硬酸,软碱B硬酸,软酸,硬碱C软酸,硬碱,软酸D硬碱,软碱,硬酸4.外来化合物被植物吸收后,可能有多种存在形态。
研究表明,其中_______形态是植物排泄或脱毒的一种形式。
5.当时间为零时,引起废物好氧降解的一种细菌个数为1×106个/L,10分钟后为2×106个/L,60分钟后为4×106个/L,90分钟后为7×106个/L,120分钟后为1×107个/L,请判断该细菌处于生长曲线的_____.A对数期与静止期之间B静止期与衰亡期之间C停滞期与对数期之间D静止期6.天然水体存在的颗粒态金属具有不同的存在形态,不同形态的同一金属其______不同,_______是主要的颗粒态金属的形态分离技术。
A价态,化学提取法B毒性,浸提法C毒性,伏安法D生物有效性,化学试剂连续提取法7.分配与吸附是不同的,分配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吸附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8.土壤粘土矿物是由______________风化形成的,均为____________结晶构造,由__________相重叠而成,只是________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大气中消除颗粒物的量一般湿沉降约占80~90%,干沉降只有10~20%。
南京农业大学历年考博试题免费下载2006南京农大博士试题下载.rar.rar2008南京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学.rar2008年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入学考试高级植物营养学.rar2009年南京农业大学考博专业课试题——代数学引论.rar.rar2009年南京农业大学考博专业课试题——电路.rar.rar2009年南京农业大学考博试题——波谱学与色谱学.rar.rar2009年南京农业大学考博试题——电路.rar.rar2009年南京农业大学考博试题——茶树育种学及茶叶化学工程.rar.rar 888南京农业大学_001农学院_作物育种学2004.rar888南京农业大学_001农学院_农业概论2004.rar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考博专业课试题--土壤学.pdf.rar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考博专业课试题--土壤学.rar.rar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考博专业课试题--植物生理学.pdf.rar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考博专业课试题--植物生理学.rar.rar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考博专业课试题--生态学.pdf.rar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考博专业课试题--生态学.rar.rar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考博专业课试题--生物化学.pdf.rar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考博专业课试题--生物化学.rar.rar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考博专业课试题--种子学.pdf.rar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考博专业课试题--种子学.rar.rar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考博专业课试题--高等有机化学.pdf.rar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考博专业课试题--高等有机化学.rar.rar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考博试题汇总.rar.rar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考博英语真题及答案详解.rar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考博英语试题.rar.rar南京农业大学2009考博试题.rar.rar南京农业大学_002植物保护学院_动物学2004.rar南京农业大学《作物生态学》2006年考博真题.rar.rar南京农业大学《作物育种学》2006年考博真题.rar.rar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2006年考博真题.rar.rar南京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2006年考博真题.rar.rar南京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元素的土壤学》2006年考博真题.rar.rar南京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2006年考博真题.rar.rar南京农业大学《种子学》2006年考博真题.rar.rar南京农业大学《英语》2006年考博真题.rar.rar南京农业大学《西方经济学》2006年考博真题.rar.rar 南京农业大学《遗传学》2006年考博真题.rar.rar南京农业大学兽医免疫学考博试题2008年.rar南京农业大学兽医免疫学考博试题2009年.rar南京农业大学农业信息学考博试题2006年.rar南京农业大学农业信息学考博试题2009年.rar南京农业大学分子生物学2006年考博试题.rar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生物化学考博试题2006年.rar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生物化学考博试题2007年.rar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生物化学考博试题2008年.rar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生物化学考博试题2009年.rar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生理学考博试题2006年.rar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生理学考博试题2007年.rar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生理学考博试题2008年.rar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生理学考博试题2009年.rar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经济学考博试题2006年.rar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经济学考博试题2007年.rar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经济学考博试题2008年.rar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经济学考博试题2009年.rar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学考博试题2006年.rar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学考博试题2007年.rar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学考博试题2008年.rar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学考博试题2009年.rar南京农业大学微机原理与应用考博试题2006年.rar南京农业大学微机原理与应用考博试题2007年.rar南京农业大学微机原理与应用考博试题2008年.rar南京农业大学微机原理与应用考博试题2009年.rar南京农业大学微生物学考博试题2006年.rar南京农业大学微生物学考博试题2009年.rar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考博试题2006年.rar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考博试题2007年.rar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考博试题2008年.rar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考博试题2009年.rar南京农业大学环境化学考博试题2008年.rar南京农业大学环境化学考博试题2009年.rar南京农业大学理论力学考博试题2006年.rar 南京农业大学理论力学考博试题2007年.rar 南京农业大学理论力学考博试题2008年.rar 南京农业大学理论力学考博试题2009年.rar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考博试题2006年.rar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考博试题2007年.rar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考博试题2008年.rar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考博试题2009年.rar 南京农业大学电路考博试题2008年.rar南京农业大学电路考博试题2009年.rar南京农业大学考博英语试题2009.rar南京农业大学考博试题——英语(2007).rar 南京农大-2006博士-生化.rar.rar。
《环境工程学》选择题题目及答案详解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水形成自然循环的外因是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B.水在社会循环中取用的是径流水源和渗流水源C.生活污染源对环境污染最为严重D.工业污染源属于点源而非面源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超编题目A.调节池可以调节废水的流量、浓度、)pH 值和温度B对角线出水调节池有自动均和的作用C.堰顶溢流出水调节池既能调节水质又能调节水量D.外设水泵吸水井调节池既能调节水质又能调节水量3、TOD 是指(A)A.总需氧量 B 生化需氧量 C 化学需氧量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可降解的有机物一部分被微生物氧化,一部分被微生物合成细胞D 总有机碳含量是微生物氧化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与微生物内源呼吸所消耗的氧量之和C.可降解的有机物分解过程分碳化阶段和硝化阶段是碳化所需氧量和硝化所需氧量之和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C )测定通常采用K2Cr2O7和 KMnO7为氧化剂( KMnO 4才对,属于书写错误)测定不仅氧化有机物,还氧化无机性还原物质测定包括了碳化和硝化所需的氧量(描述的是BOD)测定可用于存在有毒物质的水6、下列不属于水中杂质存在状态的是( D )A.悬浮物 B 胶体 C 溶解物 D 沉淀物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格栅用以阻截水中粗大的漂浮物和悬浮物B.格栅的水头损失主要在于自身阻力大(水头损失很小,阻力主要是截留物堵塞造成的)C.格栅后的渠底应比格栅前的渠底低10- 15 cmD.格栅倾斜 50- 60o,可增加格栅面积8、颗粒在沉砂池中的沉淀属于( A )8-11 题参见课本 76、 77 页A 自由沉淀B 絮凝沉淀C 拥挤沉淀D 压缩沉淀9、颗粒在初沉池初期( A ),在初沉池后期( B )A 自由沉淀B 絮凝沉淀C 拥挤沉淀D 压缩沉淀10、颗粒在二沉池初期( B ),在二沉池后期( C ),在泥斗中( D )A 自由沉淀B 絮凝沉淀C 拥挤沉淀D 压缩沉淀11、颗粒在污泥浓缩池中( D )A 自由沉淀B 絮凝沉淀C 拥挤沉淀D 压缩沉淀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自由沉淀试验用沉淀柱的有效水深应尽量与实际沉淀池的水深相同B.絮凝沉淀试验用沉淀柱的有效水深应尽量与实际沉淀池的水深相同C.对于自由沉淀 E~t 曲线和 E~u 曲线都与试验水深有关(应为“无关” ) P 81D.对于絮凝沉淀 E~t 曲线和 E~u 曲线都与试验水深有关13 、料的接触吸附是过滤的机理之一,不属于这一机理的是( C )A.重力沉淀B.范德华力吸附C.布朗运动D.截留作用14 、根据斜板(管)沉淀池原理,若将池深H 等分成三层,则( B )A.不改变流速 v 和最小沉速u0,池长 L 缩短 1/3 (应为“缩短至1/3”才对)B.不改变流速 v 和最小沉速u0,池长 L 缩短 2/3C.不改变流速 v 和最小沉速u0,池长 L 增长 1/3D.不改变流速 v 和最小沉速u0,池长 L 增长 2/315 、不属于平流式沉淀池进水装置的是( D )A.横向潜孔B.竖向潜孔C.穿孔墙D.三角堰滤 (出口装置 )16 、不属于胶体稳定的原因的是( A )A.漫射B.布朗运动C.带电D.水化膜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对无机物盐类混凝剂来说,吸附架桥起决定作用B.对无机物盐类混凝剂来说,双电层作用机理起决定作用C.对有机高聚物来说,吸附架桥起决定作用P 107D.对有机高聚物来说,双电层作用起决定作用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好氧生物处理废水系统中,异养菌以有机化合物为碳源B.好氧生物处理废水系统中,自养菌以无机碳为碳源C.好氧生物处理废水系统中,异养菌的代谢过程存在内源呼吸D.好氧生物处理废水系统中,自养菌的代谢过程不存在内源呼吸19、不属于吸附剂表面吸附力的是(B)C.化学键力D.静电引力A.范德华力B.表面张力20、关于活性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活性炭是以含碳为主的物质经高温碳化和活化而成B活性炭比表面积越大越好C.活性炭本身是非极性的D.活性炭还具有催化氧化作用和催化还原作用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给水处理中消毒这一步必不可少B.饮用水合格标准是大肠菌群数<3 个/L氧化能力比 OCl-强、OCl-中的含氯量称化合性氯(P 116 NH2 NHCl2 及其他氯胺化合物称为化合性余氯)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微生物的净增长量等于降解有机物所合成的微生物增长量-微生物自身氧化所减少的微生物量B.微生物自身氧化率的单位为1/dC.微生物的耗氧量等于微生物降解有机物所需的氧量-微生物自身氧化所需的氧量(中间应为 +)D.微生物自身氧化需氧率的单位为gO2/g(微生物 .d)23、下列对好氧生物处理的影响因素不正确的是(D)A.温度每增加 10~ 15℃,微生物活动能力增加一倍B.当 pH<或 pH>9 时,微生物生长受到抑制C.水中溶解氧应维持2mg/l 以上D.微生物对氮、磷的需要量为BOD5:N:P=200:5:1 (P210 比例应为100:5:1)24、右图为不同有机物在不同浓度下微生物的相对耗氧速率曲线,它们分别对应了哪类有机物A.不可生化无毒的B.不可生化有毒的C.可生化的D.难生化的25、关于活性污泥处理有机物的过程,不正确的是(A、D )A.活性污泥去除有机物分吸附和氧化与合成两个阶段(P209 吸附、氧化、絮凝体形成与凝聚沉降三个阶段)B.前一阶段有机物量变,后一阶段有机物质变C.前一阶段污泥丧失了活性D.后一阶段污泥丧失了活性2000mg/L ,污泥体积指数为( C ) (SVI 定义式) 26、某曝气池的污泥沉降比为25%, MLSS浓度为A2527、关于污泥体积指数,正确的是( B )(P 211)高,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好低,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好过高,污泥细小而紧密过低,污泥会发生膨胀28、关于污泥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A.相当于曝气池中全部活性污泥平均更新一次所需的时间B.相当于工作着的污泥总量同每日的回流污泥量的比值(应为:排放污泥量)C.污泥龄并不是越长越好D.污泥龄不得短于微生物的世代期29、某工业废水的BOD5/COD=50,初步判断它的可生化性为(A)A.较好B.可以C.较难D.不宜30、利用活性污泥增长曲线可以指导处理系统的设计与运行,下列指导不正确的是(B)A.高负荷活性污泥系统处于曲线的对数增长期B.一般负荷活性污泥系统处于曲线的减速生长期C.完全混合活性污泥系统处于曲线的减速生长期D延时曝气活性污泥系统处于曲线的内源代谢期31 、介于活性污泥法和天然水体自净法之间的是( D )A.好氧塘 B .兼性塘 C.厌氧塘 D 曝气塘32 、不属于推流式的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是( D ) (P 218)A.渐减曝气法B.多点进水法C. 吸附再生法D. 延时曝气法33 、氧化沟的运行方式是( C )(P 220)A.平流式B.推流式C.循环混合式D.完全混合式34 、不属于机械曝气装置的是( A ) (P 215)A.竖管B.叶轮C.转刷D.转碟35 、大中型污水厂多采用( B )式( D )曝气小型污水厂多采用( A )式( C )曝气A.完全混合B.推流式C.鼓风D.机械36 、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之间的是( B ) (P 243)A.生物滤池B.生物接触氧化池C.生物转盘D.生物流化床37 、下列关于各种活性污泥运行方式不正确的是(B)A.渐减曝气法克服了普通曝气池供氧与需氧之间的矛盾B.多点进水法比普通曝气池出水水质要高C.吸附再生法采用的污泥回流比比普通曝气池要大D.完全混合法克服了普通曝气池不耐冲击负荷的缺点38. 厌氧消化中的产甲烷菌是( A )A.厌氧菌B.好氧菌C.兼性菌D.中性菌39 厌氧发酵过程中的控制步骤是( B )(P 249)A.酸性发酵阶段B. 碱性发酵阶段C.中性发酵阶段D.兼性发酵阶段40. 厌氧发酵的温度升高,消化时间( B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判断41. 厌氧发酵的温度升高,产生的沼气量( A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判断42. 下列不适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装置是( B )A. 厌氧接触池B. 厌氧滤池C.厌氧流化池D.厌氧高速消化池43. 传统消化池与高速消化池的主要区别在于( A )A.前者不加热,后者加热B.前者不搅拌,后者搅拌C. 前者有分层,后者不分层D.前者出水需进一步处理,后者出水不需要44. 高速消化池中二级消化池内应有的装置是(超编题目)A. 蒸汽管B.水射器C.测压管D.螺旋桨45. 高速消化池中一级消化池的作用是(超编题目)A.搅拌和加热污泥B.贮存污泥C.消化污泥D.浓缩污泥46. 下列哪一个不是现代厌氧生物处理废水工艺的特点(超编题目)A. 较长的污泥停留时间B. 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C. 较少的污泥产量D.较少的 N、 P 元素投加量47. 下列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装置不是从池底进水、池项出水的是( C )A.厌氧流化床反应器 C.厌氧滤池 D.厌氧接触池48. 下列哪一项在运行厌氧消化系统时属不安全做法( C )A.消化池、贮气柜、沼气管道等不允许漏气B. 消化池、贮气柜、沼气管道等维持正压C.贮气柜连接支管提供能源使用D.沼气管道附近有通风设备49. 下列哪些装置不算污泥的来源( B )A. 初沉池B.曝气池C.二沉池D.混凝池50. 污泥在管道中输送时应使其处于( A )状态A. 层流B.中间C.过渡D.紊流是指( C ) . (挥发性固体 )A.灼烧残渣B.含无机物量C.灼烧减量D.非挥发性固体52. 污泥在管道中流动的水力特征是( C )A.层流时污泥流动阻力比水流大,紊流时则小B.层流时污泥流动阻力比水流小,紊流时则大C.层流时污泥流动阻力比水流大,紊流时则更大D.层流时污泥流动阻力比水流小,紊流时则更小53. 污泥的含水率从99%降低到96%,污泥体积减少了(3/4 ) (P 270 公式加例题 )54.下列哪一项不是污泥的处理方法(A.高速消化法B.厌氧接触法55. 下列哪一项不是污泥的最终处理方法(A. 用作农肥B.填地56. 下列关于冷却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C.好氧消化法B)C.投海超编题目)D.湿式氧化法D.湿烧法烧掉A.直接冷却水被污染并升温,间接冷却水只有升温不受污染B.直接冷却水需做冷却和处理,间接冷却水只需做冷却C.直接冷却水和间接冷却水都会产生污垢D.直接冷却水和间接冷却水都以湿空气为介质进行冷却以上题目是潘老师出选择题的题库,不出意外的话都是这上面的题目,如果考试遇到多选题老师会看情况处理,最后祝大家最后一门考试顺利,回家过个好年!。
2007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名称:生态学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简述题1 何谓R对策和K对策?简述r-K选择理论的生态学意义(10分)。
2 简述演替顶极理论的三个假说(10分)。
3 简述三级营养关系的概念并举例加以说明(10分)。
4 简述物种和群落或生态系统水平上生物多样性的测定方法(10分)。
二论述题1 我国近年来兴建了许多大型水利工程,这些工程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试举例说明并提出环保对策(15分)。
2 外来种(exotic species) 和入侵种(invasive species) 有何不同?如何防止一种外来种成为入侵种?试举例说明(15分)。
3 水生植物在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有哪些?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大型水生植物保护水环境(15分)。
4 以下这段文字摘录于2005年Nature杂志435卷(作者:Jianguo Liu and Jared Diamond),翻译并论述这段文字的意义(15分)。
More effec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conserve biodiversity. Polluted air and water can be cleaned up, but lost species and genetic materials cannot be restored. Furthermore, biodiversity offers goods and services essential for human survival, including clean, nutritious food, water and air purification, oxygen generation,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 pollination of crops and many other plants, control of crop pests, and carbon storage. For example, the naturally sterile male wild-rice variety discovered in China in 1970 has madehigh-yield hybrid rice possible, and with it the second green revolution.2008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名称:生态学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