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乐理之音程和弦
- 格式:doc
- 大小:166.50 KB
- 文档页数:11
乐理知识之和弦编配知识大全导言和弦编配是音乐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和声的组合、声部的运动以及音乐的整体结构。
无论是作曲、编曲还是演奏,对和弦编配知识的掌握都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全面介绍和弦编配的相关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常见和弦进行以及编配技巧等内容。
基本概念1. 和弦和弦是由两个或多个音同时发出的音群,它是音乐中重要的基本元素之一。
常见的和弦类型包括三和弦、四和弦、七和弦等。
在和弦编配中,掌握各种类型的和弦构成和音色特点非常重要。
2. 和弦进行和弦进行指的是和弦之间的音程关系和转换方式。
常见的和弦进行包括主导关系、属和关系、平行和弦进行等。
了解和弦进行的规律有助于编配出和谐流畅的音乐。
3. 音部运动音部运动是指不同声部之间音高的变化方式。
常见的音部运动包括平行运动、相反运动、直接运动等。
合理的音部运动可以增强和声的丰富性和变化性。
常见和弦进行1. 主导关系主导关系是和弦进行中常见的一种关系,指的是一个和弦进而导向另一个和弦。
例如,C大调中的主和弦G7可以进而导向C大调的主和弦C。
主导关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层次感。
2. 属和关系属和关系是指和弦进行中一个和弦的音域与下一个和弦的基音形成属和关系。
例如,C大调中的属和弦G可以与C大调的主和弦C形成属和关系。
属和关系常用于增强和弦进行的紧张感。
3. 平行和弦进行平行和弦进行是指和弦进行中两个或多个和弦保持相同的音程关系。
例如,C 大调中的平行和弦进行可以是C-E-G到D-F-A,保持了原始和弦的音程关系。
平行和弦进行能够增强音乐的连贯性和统一感。
编配技巧在进行和弦编配时,有一些编配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所期望的音乐效果。
1. 避免临近重音在进行和弦编配时应尽量避免在连续的音符中使用重复的音或相近的音。
这样可以增加音乐的变化性和丰富性。
2. 注意声部运动声部运动是和声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要保持声部间的平衡和独立性。
合理的声部运动能够增加和声的层次感和流畅性。
基本乐理知识汇总基本乐理是指音乐中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了解基本乐理对于学习和理解音乐的结构和组成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个基本乐理知识的综合总结。
1.音符和音程音乐中的基本单位是音符。
音符有不同的形状和持续时间,包括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音程是指两个音符之间的音高差距。
有大音程和小音程之分。
大音程由两个全音程和一个半音程组成,而小音程由两个半音程组成。
2.调和和和声调和是指同时发出两个或多个音符的实践。
和声是指同时发出两个或多个不同音符的实践。
在和声中,不同声部的音符同时发出,以创造出和谐的效果。
3.调性调性是指基于音符的层次结构和音阶的音乐系统。
常见的调性有大调和小调。
大调音阶由7个不同的音符组成,而小调音阶则由自然小音阶、和声小音阶和旋律小音阶组成。
4.节奏节奏是指音符的时间安排和组织。
所有的音符都有一个固定的持续时间,这决定了音乐的节奏感。
节奏可以是快的或慢的,可以有规律的或不规律的。
5.调号和主音调调号是指用来表示音乐调式的符号。
调号被放置在五线谱的左上角。
常见的调号有升号和降号。
主音调是指一个音乐作品或乐曲的中心音符或基准音符。
6.和弦和弦是指三个或更多音符同时发声产生的效果。
和弦可以由不同的音符组成,包括主音、第三音、第五音和第七音。
和弦在音乐中常用来创造和谐和丰富的声音。
7.节拍和拍子节拍是指音乐中有规律的强弱节奏。
拍子是指音乐中的基本单位,通常由一定数量的拍子符号组成。
常见的拍子有二拍子、四拍子和三拍子。
8.五线谱和简谱五线谱是一种标记音乐音高的系统,由五条平行的线组成。
每条线和每个间隔代表一个音符。
简谱是一种简化的谱记法,使用数字和字母来代表音符。
9.音乐表达和演奏技巧音乐表达是指通过演奏技巧和音乐性的运用,传达音乐作品的情感和意图。
演奏技巧包括弹奏、拍击、吹奏和拉奏等不同的技巧和方式。
10.曲式和结构曲式和结构是指音乐作品的整体形式和组织方式。
常见的曲式包括奏鸣曲、交响曲、小夜曲等。
基本乐理考前必备和弦答案
和弦是若干不同音高的音在纵方向(即同一时间)的结合,这种方法极大地丰富了音乐响,扩展和加强了旋律的表现力。
和弦中的各音按照三度的关系叠置在一起,最常见的和玄形式是三个音
叠置而成的,因此叫做“三和弦”。
下面是在七个基本音级上构成的三和弦:在三和弦的三个音中,最下面的叫做“根音”;中间的音与根音的音程是三度,所以叫
“三音”;上面的音与根音的音程是五度,叫做“五音”。
不论各音怎样排列,名称都不改当根音和五音的关系是纯五度时,如果根音与三音是大三度(这时三音与五音当然是小三度),称为“大三和弦”;如果根音与三音的关系是小三度(三音与五音是大三度),称为“小三和弦”。
在基本音级上构成的七个和弦中,有三个大三和弦(例a)、三个小三和玄(例b)和一个“减三和弦”(根音和五音是减五度,根音到三音、三音到五音都是小三度。
如果把四个音按照三度关系叠置在一起,从根音到最高音的音程是七度,称作“七和弦”(例a);把五个音叠置在一起,称作“九和弦”(例b):在特定的调式中,每个和弦都有专门的名称;例如,建立在主音上的三和弦称作“主三和弦”或简称“主和弦”,建立在属音上七和弦称作“属七和弦”等等,请参看后面有关调式的内容。
刚才我们看到的和弦都是根音在最下面的低音位置,这样的和弦叫“原位和弦”(下例a)。
如果将其它的音置于低音位置,就叫和弦转位,这样的和弦叫做“转位和弦”。
就三和弦而言,只有两种转位形式:将三音放在低音位置时称作“第一转位”(下例b),将五音放在低音位置时称作“第二转位”。
乐理音程知识点总结一、音程的基本概念音程是指两个音之间的距离。
音程有两种属性,一是定性,用来表示音程的音程名(例如纯五度、小三度等);一是定量,用来表示音程内音程度数的数目(例如大、小、完全等)。
音程的度数可以通过分析得到。
音程度数越大,这两个音之间的距离越大;音程度数越小,距离越近。
二、音程的种类根据两个音之间的音程度数,音程可以分为纯音程、大音程、小音程、增音程和减音程。
1. 纯音程纯音程是指两个音之间相差的度数是完全度。
根据音程的种类,纯音程又可以分为纯八度、纯五度和纯四度。
2. 大音程大音程是指两个音之间相差的度数是大一度。
根据音程的种类,大音程又可以分为大二度、大三度、大六度和大七度。
3. 小音程小音程是指两个音之间相差的度数是小一度。
根据音程的种类,小音程又可以分为小二度、小三度、小六度和小七度。
4. 增音程增音程是指比原来音程度数大一度。
例如,将大五度加一度得到增六度,将小三度加一度得到增四度。
5. 减音程减音程是指比原来音程度数小一度。
例如,将大五度减一度得到减四度,将小七度减一度得到减六度。
三、音程的性质音程有其特定的性质,对于理解音程的构成和应用有重要的意义。
1. 品质音程的品质指的是音程的纯与否。
纯音程的音程号不变,表示品质的符号为“P”。
增音程为“A”,减音程为“d”。
例如,纯五度的符号是P5,增六度的符号是A6,小三度的符号是d3。
2. 转位音程可以进行升音或降音处理。
若音程的上音升一个八度,音程不变,则称为上转位。
若音程的下音降一个八度,音程不变,则称为下转位。
例如,小三度(下转位)等于大六度(上转位)。
3. 活动性音程的活动性指的是两个音程中的两个音中,哪一个是固定不变的,哪一个是移动的。
音程中的上音固定不变,下音移动的音程称为下行音程;音程中的下音固定不变,上音移动的音程称为上行音程。
四、音程的应用音程在音乐中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下面分别从和弦、音阶和旋律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吉他基础乐理知识吉他基础乐理知识吉他是一种流行的乐器,也是世界各地最受欢迎的乐器之一。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吉他手,除了掌握弹奏技巧外,了解一些基础的乐理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让我们来介绍一些吉他基础乐理知识。
1. 音符和音程音符是音乐的基本单位,常见的音符有乐谱上的黑、白、空心圆和带尾巴的符号。
音符分为长音符和短音符,长音符代表较长的音长,短音符代表较短的音长。
音程是两个音高之间的距离。
音程包括半音程和全音程。
半音程是最小的音程,例如相邻的黑键和白键之间的距离;而全音程则是由两个相邻的音符之间的距离组成,例如两个相邻的白键之间的距离。
2. 和弦构成和弦是由多个音符组成的音群,常见的和弦有大调和弦、小调和弦和属和弦。
在吉他上,最常见的是由三个或四个音符构成的和弦。
大调和弦由根音、大三度音和纯五度音构成,例如C大调和弦由C、E和G三个音符构成。
小调和弦由根音、小三度音和纯五度音构成,例如A小调和弦由A、C和E三个音符构成。
属和弦由根音、大三度音和大五度音构成,例如G属和弦由G、B和D三个音符构成。
3. 调式调式是一组音符的排列方式,是音乐创作的基础。
常见的调式有大调、小调和属调。
在吉他上,常用的调式有C调、G调和D调。
大调音阶由八个音符构成,它们按照全音程和半音程交叠的方式排列,例如C大调音阶由C、D、E、F、G、A、B、C组成。
小调音阶也由八个音符构成,但它们的排列方式不同于大调音阶,例如A小调音阶由A、B、C、D、E、F、G、A组成。
属调音阶也是由八个音符构成,它的排列方式类似于大调音阶,例如G属调音阶由G、A、B、C、D、E、F♯、G组成。
通过了解吉他基础乐理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弹奏吉他。
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理解乐谱、和弦和音阶的构成,从而更加灵活地运用它们创作音乐或演奏乐曲。
当然,这些只是乐理知识中的一小部分,还有许多其他知识需要我们深入学习。
希望这些基础乐理知识对您在学习吉他道路上有所帮助。
本章学习要点➢三和弦根音三音五音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增三和弦减三和弦协和和弦➢不协和和弦七和弦七音大小七和弦大七和弦小七和弦减七和弦减小七和弦➢原位和弦转位和弦第一转位第二转位第三转位六和弦四六和弦五六和弦➢三四和弦二和弦等和弦和弦标记正三和弦副三和弦调式骨干和弦➢主和弦属和弦下属和弦属七和弦导七和弦➢不协和和弦解决属七和弦解决导七和弦解决Contents目录三和弦6和弦标记2七和弦7大小调式中的和弦3原位和弦与转位和弦8大小调式中的正三和弦4等和弦9不协和和弦解决第一节三和弦一、和弦的种类根据乐音的叠置关系,我们可以将和弦分为两大类:三度叠置和弦与非三度叠置和弦。
三度叠置和弦有三和弦、七和弦、高叠和弦、复合和弦等。
非三度叠置和弦有音块、大二度叠置和弦、四度五度叠置和弦等。
第一节三和弦二、三和弦三和弦:由三个音按三度叠置原则构成的和弦,称为三和弦(见例8-1)。
根音:三和弦三度叠置中,最低的音称为根音。
三音:三和弦三度叠置中,根音上方三度音称为三音。
五音:三和弦三度叠置中,根音上方五度音称为五音。
大三和弦的根音与三音是大三度,三音与五音是小三度,根音与五音的关系是纯五度(见例8-2)。
小三和弦的根音与三音是小三度,三音与五音是大三度,根音与五音的关系是纯五度(见例8-3)。
增三和弦的根音与三音是大三度,三音与五音是大三度,根音与五音的关系是增五度(见例8-4)。
减三和弦的根音与三音是小三度,三音与五音是小三度,根音与五音的关系是减五度(见例8-5)。
大三和弦、小三和弦都是协和和弦,因为这两类三和弦都是由协和音程组成的。
增三和弦、减三和弦都是不协和和弦,因为增三和弦包含增五度,减三和弦包含减五度,而增五度和减五度都是不协和音程。
Contents目录1三和弦5和弦标记七和弦6大小调式中的和弦3原位和弦与转位和弦7大小调式中的正三和弦4等和弦8不协和和弦解决第二节七和弦一、七和弦七和弦:由四个音三度叠置而成的和弦,称为七和弦。
基本乐理基础知识乐理是研究音乐的理论,包括音高、音程、音符、节奏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基本乐理基础知识的介绍。
1. 音高和音名音高是指音的高低,常用字母A、B、C、D、E、F、G来表示。
每个字母代表一种音高,其中A是最低音,G是最高音。
音名由字母和一个或多个升降记号组成,升降记号用来表示音高的变化,升记号“#”表示升高半音,降记号“b”表示降低半音。
2. 音程音程是指两个音高之间的距离,可以用半音数来表示。
例如,从C 到D是一个全音程,从C到C#是一个半音程。
常见的音程有:纯一度、小二度、大二度、小三度、大三度、纯四度、增四度、纯五度、小六度、大六度、小七度、大七度、纯八度。
3. 音符和节奏音符是表示音乐节奏的符号,包括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
每个音符都有一个固定的时值,用来表示持续的时间,例如四分音符持续1拍,八分音符持续半拍。
节奏是指音符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排列所形成的节奏感。
4. 调式调式是指音乐作品所使用的音高和和弦的组合,一般分为大调和小调。
大调的音程分布是: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小调的音程分布是: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
5. 和弦和弦是指由三个或更多音符组成的音乐元素,常见的和弦有三和弦、四和弦和七和弦。
三和弦由根音、三度音和五度音组成,四和弦由根音、三度音、五度音和七度音组成,七和弦由根音、三度音、五度音和七度音组成。
6. 节拍节拍是指音乐中的基本单位,一般用拍数来表示。
例如,4/4拍表示每小节有四拍,每拍为一四分音符。
以上是基本乐理基础知识的介绍,这些知识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掌握好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
关于和弦的基础知识和弦的基础学问一、什么是和弦根据肯定度数关系排列起来的一组音,称为和弦。
和弦中的各音之间是一般三度关系,但也有不按三度关系的。
不同的和弦具有不同的颜色属性,可以到达不同的声音效果,这使得和弦的配置成为音乐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和弦一般是三和弦,其从低到高三个音分别称为根音、三音、五音。
假如是七和弦的话,就多了个七音。
和弦的不同功能属性是由组成和弦的各音之音的关系确定的二、和弦的分类及功能(一)按音程分1、三和弦:由三个音组成,各音之间是三度关系。
又可分为大三和弦,其第一、三音之间是大三度,三、五音之间是小三度,如C和弦1、3、5;小三和弦,三个音之间均为小三度,如Am:6、1、3。
2、七和弦:由四个音组成,各音之间也是三度关系。
如C7:1、3、5、7。
还可细分为大七和弦、小七和弦等,不再详述。
3、九和弦:在七和弦基础上再叠加一个三度音。
用得不多,不再详述。
(二)按功能分这种分法直接关系到歌曲编配,故加以具体说明(为便于说明,均以大家接触最多的C调为例);1、主和弦三和弦的一种,只有过是依其功能命名。
是在和弦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和弦。
它是和曲子的主干音(参见:主干音)紧密相关的,确定整个曲子的基调。
如以C大调为例,其主和弦即C和弦:1、3、5;而A小调的主和弦为Am和弦:6、1、3.2、属和弦三和弦的一种,从其功能来看,对主和弦起附属作用,故名属和弦。
其根音是主和弦根音的上行纯四度(四度音中只有一个半音程,这样的音程称为纯四度,因其音响效果是最和谐的,如1到4,在其1、2、3、4四度音程中,只有3、4间是半音)。
如C调而言,主音是1,其上行纯四度是5,即G,则属和弦为G和弦:5、7、2。
属和弦有倾向主和弦的特性,这在和弦配置中非常有用,在下面的配置方法中会进一步讲解。
3、属七和弦在属和弦的顶部再叠加一个小三度音即成属七和弦。
G7和弦:5、7、2、4。
属七和弦比属和弦具更加剧烈的倾向主和弦的特性.4、下属和弦也是三和弦的一种。
三和弦根音与三音是大三度,三音与五音是小三度,英文简写用M表示。
2.根音与三音是小三度,三音与五音是大三度,英文简写用m表示。
3.根音与三音,三音与五音都是大三度,英文简写用A表示。
根音与三音,三音与五音都是小三度,英文简写用d表示。
七和弦常用的七和弦有:1.大小七和弦在大三和弦基础上再叠加一个与跟音相距小七度的和弦,英文简写用Mm7表示。
2.2.大七和弦3.3.小小七和弦在小三和弦基础上再叠加一个与跟音相距小七度的和弦,英文简写用mm7表示。
4.4.减小七和弦在减三和弦基础上再叠加一个与跟音相距小七度的和弦,英文简写用dm7表示。
5.5.减减七和弦在减三和弦基础上再叠加一个与跟音相距减七度的和弦,英文简写用dd7表示。
三和弦1. 三和弦的类别与构成按照一定规律纵向结合起来的音群,称为和弦。
在大小调和声中,和弦是按三度关系叠置起来的。
三个音按三度关系叠置,即构成三和弦。
这是大小调和声中最常见的和弦形式。
构成和弦的每一个音,都有相应的名称。
根音是和弦的基础,在和弦的原始排列中处于最低位置。
三音,根音上叠置的三度音,在三和弦的原始排列中处于中间位置。
五音,在三音上叠置的三度音,与根音呈五度关系,在三和弦的原始排列中处于最高位置。
三个音的名称,不会由于和弦排列方式或位置的变化而更改。
三和弦,可以根据它所含三度音程的性质、数量以及叠置方式的不同而区分为四种类型:大三度上面重叠一个小三度,叫做大三和弦。
小三度上面重叠一个大三度,叫做小三和弦。
两个大三度相叠,根音与五音相距增五度,叫做增三和弦。
两个小三度相叠,根音与五音相距减五度,叫做减三和弦。
实际上,每个三和弦都包含有三个音程。
大三和弦与小三和弦所含的音程都是协和的,属于协和和弦。
增三和弦与减三和弦各含有一个不协和的音程,属于不协和和弦。
2.三和弦的低音位置3.三和弦有三种不同的低音位置:4.根音在低音位置,叫做原位。
因低音与上方两音分别构成三度和五度音程,得名三五和弦,常用数字“5”标记。
基础乐理中关于三和弦的定义三和弦是指由根音、三度音和五度音组成的和弦。
在音乐中,和弦是由两个或更多音符组成的,它们同时被演奏或唱出来。
和弦是音乐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它们可以用来创造和强调和谐和不和谐的音乐效果。
三和弦是最基本的和弦之一,也是最常用的和弦之一。
它由三个音符组成,其中根音是和弦的基础,三度音和五度音则是和弦的构成要素。
根据根音的不同,三和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增三和弦和减三和弦等。
大三和弦由根音、大三度音和完全五度音组成,它的音程比较明亮、开放和稳定,常用于流行音乐和爵士乐中。
小三和弦由根音、小三度音和完全五度音组成,它的音程比较暗淡、紧张和不稳定,常用于古典音乐和蓝调音乐中。
增三和弦由根音、大三度音和增五度音组成,它的音程比较紧张和不和谐,常用于爵士乐和摇滚乐中。
减三和弦由根音、小三度音和减五度音组成,它的音程比较不和谐和不稳定,常用于古典音乐和爵士乐中。
三和弦在音乐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们可以用来创造和强调和谐和不和谐的音乐效果。
例如,在流行音乐中,大三和弦常用于创造明亮、开放和稳定的音乐效果,小三和弦则常用于创造暗淡、紧张和不稳定的音乐效果。
在古典音乐中,三和弦常用于创造和强调和谐和不和谐的音乐效果,例如在巴洛克音乐中,减三和弦经常用于创造紧张和不和谐的音乐效果。
总之,三和弦是音乐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它们可以用来创造和强调和谐和不和谐的音乐效果。
在音乐创作和演奏中,掌握三和弦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方法非常重要,可以帮助音乐家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和有趣的音乐作品。
基本乐理之音程-和弦————————————————————————————————作者:————————————————————————————————日期:两个乐音之间的音高关系。
用“度”表示。
以简谱为例,从1到1,或从2到2都是一度,从1到3或2到4都是三度,从1到5是五度。
首先,度是一种单位,用来衡量音与音之间的听觉上的距离。
它是一种量度,其大小是人为规定的。
再解释什么叫八度。
这其实是个不太好说的问题,因为其它宽度的音程关系都是在八度的基础上,相对八度而言的。
彻底地说清需要从定律开始说起。
举例说明,每个听来有确定音高的音,它的振动都是规则的,是可以保持在某个频率上的,比如440Hz—445Hz,这就是现在的标准音A,在前人的尝试和实践中,他们发现频率为二倍关系的两个音听来有相似性。
比如1与低音1与高音1,听起来类似,虽然比较起来高度差很多。
这种类似性在现实中的例子呢,就比如我们有时唱某些歌的某些高的部分,会吃力,唱不上去;此时我们可能会低下来唱,经常听到说“低八度唱”这种说法,虽然与原唱相比低得多了,但是感觉和原唱并不冲突,也还在调上,与伴奏也仍然和谐,只是低了而已。
之所以低了很多却仍然和谐,就缘于这种相似性。
那么倍频关系的音听来有相似性,就是说像220,440,880,这样关系的音,听起来类似,这就成为人们确定音律的重要基础。
因为相似,也就是说音阶可以以这个距离为单位循环往复,本来无规律的无数个音,因此可以变得有规律起来。
于是以倍频关系的两音在听觉上的距离为基础,人们相继定出了这两个音之间的各个音,组成一个音阶,由于倍频音有相似性,于是这个音阶就可以向上下循环扩展,组成一组一组相连接的音阶了。
后来,由于在通行的十二平均律中,互为倍频关系的两个音(含)之间,一共有八个自然音级(如12345671),于是听来有相似性的这种音程关系,被称作八度。
简单地说,度,就是音与音之间距离的衡量单位。
音与音之间音高的距离,就叫做音程。
讲到音程之前,先要说些更基本的概念:音级和全音半音。
音级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就叫做音级。
像1234567就是基本音级。
全音和半音在宽度上是二倍关系,一个全音等于两半音的宽度。
上面提到八度和十二平均律,把一个八度的距离等分十二份,每一份,就是一个半音,两个半音等于一个全音。
在平均律中,半音是构成音乐的最小单位。
各基本音级之间相隔的距离并不平均,所以十二个半音构成了有八个基本音级的音列,大调音阶各音之音的关系是全全半全全全半。
(简言之,除34和7Ⅰ之间属于半音,其他的全音。
1到Ⅰ间加起来共12个半音)音数音程所包含的全音、半音数目,叫做音程的音数。
音程用分数、整数标记(1/2为半音,1为全音)。
例如:3-4为半音 4-5为全音为了区别度数相同而音数不同的音程,在度数之前加上纯、大、小、增、减、倍增、倍减等文字说明。
音程度数下面说音程,音程的大小以度为单位来衡量。
最基本的音程是纯一度和纯八度。
纯一度就是相同的两音,没有距离称为纯一度。
纯八度为什么基本,上面说过了,就不再叙述了,在许多时候,纯八度的属性和纯一度是类似甚至一样的。
在这两个音程的基础上,再加上纯四度和纯五度两种音程,这就是四个基本的纯音程。
音程属性各个音程属性的确定,要通过两个条件来判断。
第一,音程所包含的音级数;第二,音程所包含的半音的个数。
举例说明,13两个音,它包含了123三个音级,因此可以确定为三度,但此时定性并不完全,再看12和23之间都有两个全音,因此13这个三度包含三个音级四个半音,这样的叫做大三度。
再例,35包含345三个音级,但是34之间只有一个半音,包含三个音级三个半音的,叫做小三度。
像1-4这样,包含四个音级五个半音的,是纯四度。
15这样包含五个音级七个半音的,是纯五度。
如果是1到升4,包含四个音级,但有六个半音的,叫做增四度;1到降5这样,包含五个音级,六个半音的,叫减五度。
我们可以注意到,其实增四与减五这两个音程是一样宽的,都是有六个半音,但是名称却不同,这就是音级数决定的,虽然一样宽,但是一个从属于四度,一个从属于五度,名字就不一样。
所以说一个音程的定性,一定要注意音级和半音数目两个方面。
从前面可以看出,音程有大小增减纯之分,这些名字的用法也有相应的规定:在大和纯的基础上再加半音的,叫做增;在小和纯的基础上再减半音的,叫做减。
在大的基础上减半音叫小,在小的基础上加半音叫大。
举例说明,46是大三度(为什么?看上面),那么4到升6,则是增三度,4到降7是纯四度,两者一样宽,但名称不同。
(为什么?看上面)35是小三度,3到升5就是大三度。
同理4到降6是小三度。
35是小三度,3到降5就是减三度。
3到升4是大二度,两者一样宽,名字不同。
1到升1叫增一度,1到降2是小二度,12是大二度,1到升2是增二度,1到降3是小三度……一、四、五、八这四种度数在和声学上被认为是最和谐的音程,所以在四度和五度的地方有完全的字样,因此我们称之为完全音程,即完全一度、完全四度、完全五度、完全八度。
完全音程因为完全,所以不再冠以大、小这样的字眼,在乐理上是没有大四度或小五度这种名词。
在音程中,最常见的就是大、小和完全这三种。
综上,只要注意音级和半音数目,并且依据上面的大小增减纯的命名原则,音程的判断不成问题。
能够熟练判断所以音程了,音程这一块就过关了:)快速算法在没有变化音的情况下:1.所有的一度都是纯一度。
2.只有3-4、7-1 为小二度其余为大二度。
3.中间音为3、4、7、1的为小三度,其余为大三度。
(比如3-5中间音为4所以是小三度)4.只有4-7为增四度其余为纯四度。
5.只有7-4为减五度其余为纯五度。
6.根音为3、6、7的为小六度,其余为大六度。
7.根音为1、4的为大七度,其余为小七度。
8.所有的八度都是纯八度。
常见音程下面用半音来计算各种常见音程——距离0个半音:纯一度(DO-DO、MI-MI)距离1个半音:小二度(MI-FA)、增一度(DO-#DO)距离2个半音:大二度(DO-RE)、减三度(#RE-FA)距离3个半音:小三度、增二度距离4个半音:大三度、减四度距离5个半音:纯四度距离6个半音:增四度、减五度距离7个半音:纯五度距离8个半音:小六度、增五度距离9个半音:大六度距离10个半音:小七度距离11个半音:大七度距离12个半音:纯八度记住最基本的自然音程,其他的就依照原则去推论:若这个音程是大、小、完全音程,那就没什么关系了。
但若不是,则比大音程或完全音程还要多半音的音程称为增音程;反之,比小音程或完全音程还要少半音的音程称为减音程。
超过八度的音程,称为复音程(八度以内称为单音程),要判别复音程很简单,只要算出这个音程是八度+??度数,再减去一度即可得到答案,如c和c2虽然都是唱DO,但差了二个八度,所以他们的音程就是八度+八度再减去一度,答案15度。
(用原来的度数+8-1就行了。
)编辑本段分类一先后弹奏的两个音形成旋律音程。
同时弹奏的两个音形成和声音程。
旋律音程书写时要错开,和声音程书写时要上下对齐。
音程中,下面的音叫根音,上面的音叫冠音。
旋律音程依照它进行的方向分为上行、下行、平行三种。
转位音程定义音程的根音和冠音相互颠倒,叫做音程转位。
音程的转位可以在一个八度内进行,也可以超过八度。
音程转位时可以移动根音或冠音,也可以根音、冠音一起移动。
转位规律A、所有音程分为两组,它们是可以相互颠倒的。
B、可以颠倒的音程总和是9。
因此我们若要知道某一音程转位后成几度音程,便可以从9中减去原来音程的级数,例如:七度(7)转位后(9-7=2)成二度,其他依此类推。
除了纯音程外,其他音程转为后都成为相反的音程:纯音程转位后成为纯音程,大音程和小音程之间通过转位后相互转化,增音程和减音程之间通过转位后可以相互转化,但增八度转位后不是减一度,而是增一度,倍增音程和倍减音程之间通过转位后可以相互转化。
编辑本段分类二极完全协和音程协和音程完全协和音程音程(按和声音程在视觉上的印象)不完全协和音程大小二度、大小七度不协和音程所有增减音程倍增、倍减音程协和(1)按照和声音程在听觉上所产生的印象,音程可分为协和的及不协和的两类。
听起来悦耳、融合的音程,叫协和音程。
协和音程又可分为三种:A.声音完全合一的纯一度和几乎完全合一的八度是极完全协和音程。
其特性是声音有点空。
B.声音相当融合的纯五度和纯四度是完全协和音程。
其特性是声音有点空。
C.不很融合的大小三度和大小六度是不完全协和音程。
其特性是声音则较为丰满不协和(2)听起来比较刺耳,彼此不很融合的音程叫做不协和音程。
包括大小二度、大小七度及所有增减音程(包括增四、减五度音程)倍增、倍减音程。
两音间的高度距离。
两音同时发出,称和声音程;两音先后发出,称旋律音程。
在现有音体系中,相邻两音的距离称半音,两个半音为一全音,但习惯上音程以“度”来计算。
度说明音程所含的音级数,但不能确切地说明音程性质,因此音程的名称必须同时加上“纯、大、小、增、减、倍增、倍减”等词。
在自然七声音阶中,do与do本身和从do到上方的fa、sol、do这一、四、五、八度都是纯音程。
从do到上方的re、mi、la、si这二、三、六、七度都是大音程。
比大音程小半音、级数相同者为小音程。
比纯音程、大音程增大半音、级数相同者为增音程。
比增音程再增大半音、级数相同者为倍增音程。
比纯音程、小音程减少半音、级数相同者为减音程。
比减音程再减少半音、级数相同者为倍减音程。
八度以内的音程为单音程,超过八度的为复音程。
把音程中的根音移高八度或将冠音移低八度,称为音程的转位。
两个音数相同,音高也相同,但由于同音异名而名称不同的音程称为等音程。
音程的协和程度一般分为3等:①完全协和音程,包括所有的纯音程。
②不完全协和音程,包括大小三度和大小六度。
③不协和音程,包括大小二度、大小七度及所有的增减音程。
自然音阶上所可能构成的音程为自然音程,纯一、纯四、纯五、纯八、大二、小二、大三、小三、大六、小六、大七、小七、增四、减五均为自然音程,其余的增减音程为变化音程。
编辑本段单复音程八度以内(包括八度)的音程,叫做单音程。
超过八度的音程,叫做复音程。
复音程就只在单音程的基础上加上一个或几个八度而成。
不超过两个八度的复音程,它们还各自有独立的名称。
这些名称是根据它们所包含的度数而来的。
关于表示音数的大、小、增、减、倍增、倍减、纯等,则按单音程的名称不变。
编辑本段等音程两个音程孤立起来听时,具有同样的声音效果,但在乐曲中的意义和写法不同,这样的音程叫做等音程。
等音程是由于等音变化而产生的。
它有两类:(1)音程中的两个音不因为等音变化而更改音程的级数。
(2)由于等音变化而更改音程的级数。
由此可知,每个自然音程(三全音除外),也就是最简单的和使用最多的音程,它们的等音程是某种增减音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