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语法知识运用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9
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使用语法知识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语法知识是学生掌握一门语言的基础。
然而,对学生来说,仅仅掌握语法规则还不足以让他们流利地运用所学语言。
因此,引导学生有效地使用语法知识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运用语法知识。
一、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学生需要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法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各种语言场景来帮助学生运用语法规则。
例如,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进行情景对话或实地考察等,让学生在实际交际中感受语法的作用和运用。
二、使用实例和模型学生在学习语法时,通常会遇到抽象和复杂的规则。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语法知识,教师可以提供大量的实例和模型,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展示语法规则。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模仿和创造来应用语法,例如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日常生活的短文,以练习使用时态和语态等语法知识。
三、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和自主学习语法知识的掌握和应用需要学生进行反思和自主学习。
教师可以定期组织讨论和小组活动,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策略。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工具,如语法练习册、在线学习平台等,让学生有机会通过自主学习来提升语法运用的能力。
四、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学生在运用语法知识时可能会出现错误或困惑,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对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加深理解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个别指导、作业批改等方式对学生的语法运用进行评价和指导。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常见的语法错误和解决方法,让学生在反思和修正错误的过程中加深对语法规则的理解。
五、制定有针对性的练习练习是巩固语法知识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练习。
练习既可以是填空、改错等传统形式,也可以是口语表达、写作等更加贴近实际运用的形式。
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学生可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语法知识。
综上所述,为了引导学生有效地使用语法知识,教师应该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使用实例和模型来展示语法规则,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和自主学习,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以及制定有针对性的练习。
現代漢語章五語法一、名詞解釋:1、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2、语法单位:可分为四级,即语素、词、短语、句子,均为音义结合体;3、句子:具有一个句调,可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4、句类:根据语气划分出的句子类型,可分为四类: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5、句型:根据句子结构划分出的句子类型,可分为单句和复句两大类;6、句式:句子的特征分类,句式是根据局部特点分出的下位结构类型;7、实词: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可充当句法成分的词;8、虚词:没有词汇意义,仅有语法意义,不可充当句法成分的词;9、谓词:指在前面可以加“不”,在句法结构中经常作谓语,同时能作主语和宾语的词。
包括动词、形容词和一部分描述性代词,如“这么”;9、区别词:表示事物的属性,有分类作用的词,其属性常存对立性质,故多成对或成组出现,如中式:西式;10、代词: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与所代替、指示的语言单位的语法功能大致相当,传统语法按作用将之划分为三大类:代替人或事物的人称代词,表疑问的疑问代词,指称或区别人事物的指示代词;11、拟声词:即模拟声音的词,又称“象声词”,如“叮当”。
有修辞作用,可使语言具体形象,予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故常运用于口语及文学作品中;12、短语:即意义上和语法上可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又称词组,是大于词而不成句的语法单位;13、层次分析法:分析短语和句子的一种方法,即尽量将短语或句子划分出两个直接组成成分,除联合结构等可能由多个并列组成的短语或句子外,其余均可采用此法,故又称“二分法”,最能反映出短语和句子的内部组合层次;14、中心语:即偏正短语中的中心成分,可为词或短语。
主要有三种类型: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补语中心语;15、独立语:句子中的某个实词或短语与其前后的词语没有结构关系,互不为句法成分,但句意上又是必需的成分,这种没有配对成分的特殊成分即独立语。
按表意作用可将之分为四类:插入语、称呼语、感叹语、拟声语;16、单句:由短语或词充当的,有特定的语调,可独立表达一定的意思的语言单位,据不同的标准可分出句型和句类两类。
如何用好英语学习中的语法知识的技巧与建议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语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掌握好语法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语法错误。
然而,学习语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学生在学习语法时会感到困惑和无从下手。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用好英语学习中的语法知识的技巧与建议。
一、了解基本语法规则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英语的基本语法规则。
这包括句子的基本结构、时态、语态、主谓一致等。
了解这些基本规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从而更准确地使用语法知识。
二、积累语法知识语法知识是需要积累的。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英语文章、听英语音频、参加英语课程等方式来积累语法知识。
在积累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重点放在一些常用的语法知识上,比如时态、语态、虚拟语气等。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做一些语法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三、注意语法错误的常见点在学习语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语法错误点。
比如,主谓一致错误、动词时态错误、冠词使用错误等。
了解这些常见错误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避免这些错误,提高语法的准确性。
四、多读多写阅读和写作是提高语法水平的有效方法。
通过阅读英语文章,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常用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
同时,通过写作,我们可以将所学的语法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写作中,从而更好地掌握语法知识。
五、多听多说听力和口语是语法运用的重要方面。
通过多听英语音频,我们可以熟悉英语的语音和语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法知识。
同时,通过多说英语,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更自然地运用语法知识。
六、寻求帮助在学习语法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
这时,我们可以寻求帮助。
可以向老师、同学或者一些英语学习网站寻求帮助。
他们可以为我们解答疑惑,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法知识。
总之,学习语法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
通过了解基本语法规则、积累语法知识、注意常见错误点、多读多写、多听多说以及寻求帮助,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语法知识,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小学六年级语文积累·运用四教案:语法知识应用之句型转换。
一、教学背景小学六年级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关键阶段,也是语法知识应用的重点时期。
对于句型转换这一知识点的教学,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才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本教案将从四个环节入手,全面系统地介绍句型转换的教学法,让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句型转换的技能,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以下技能:掌握句型转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借助语法知识,进行句型转换;能够将书面语转换为口语,并做到表达顺畅、准确;能够运用句型转换的技能,写出表达得更加优美、生动、准确的文章。
三、教学内容1、句型转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句型转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是教学的关键。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示范和讲解等方式,向学生传授一些实用的技巧。
例如:利用同位语的句型转换法:将定语从句、动词不定式、名词性从句等类型的从句转换为同位语。
利用并列句的句型转换法:将两个或多个句子合并成为一个并列句。
利用被动语态的句型转换法:将主动语态句子转换为被动语态句子。
以上几种方法都是比较实用的句型转换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更加灵活的语言表达。
2、借助语法知识进行句型转换语法知识是掌握句型转换的重要基础。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普及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如主谓宾、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等,并引导学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句型转换中去。
例如:将主谓宾句型转换为其他类型的句子。
将定语从句转换为同位语,并加以应用。
将状语从句改为分词或不定式结构,以丰富句子的表达方式。
通过启发学生对不同语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让他们能够更加自如地进行句型转换,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3、书面语和口语的转换语言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其中书面语和口语也有各自的表达特点。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将书面语转换为口语,并做到表达顺畅、自然。
例如:对比书面语和口语的表达方式,分析其差异和共同点。
英语语法的应用英语语法常用知识点主谓一致•在英语句子中,主语和谓语动词需要在人称和数上保持一致。
•例如:He plays soccer every Sunday.(第三人称单数)•例如:They play soccer every Sunday. (第三人称复数)时态•时态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包括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
•例如:I go to school every day.(一般现在时)•例如:She went to the store yesterday.(一般过去时)•例如:We will go to the beach next week.(一般将来时)语态•语态表示动作的主语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执行。
•包括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例如:He opened the door.(主动语态)•例如:The door was opened by him.(被动语态)直接间接引语•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用来引述他人说的话。
•直接引语使用引号,间接引语则不需要。
•例如:She said, “I am going to the movies.”(直接引语)•例如:She said that she was going to the movies.(间接引语)并列句•并列句是由两个或多个独立的句子组成的复合句。
•句子之间用逗号,分号或连词连接。
•例如:I went to the mall, and I bought a new dress.(用逗号连接)•例如:She is smart; she always gets good grades.(用分号连接)•例如:He is tall, but his brother is short.(用连词连接)从句•从句是一个包含主语和谓语的句子,它不能独立存在。
•从句可以是名词从句、定语从句或者状语从句。
•例如:I believe that she is telling the truth.(名词从句)•例如:The book that I bought yesterday is veryinteresting.(定语从句)•例如:He studied hard so that he could pass the exam.(状语从句)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用来描述名词,副词用来描述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
学会正确运用语法知识的技巧语法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范了词与词、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是确保我们的表达清晰、准确的基础。
然而,对于许多学习者来说,学习语法常常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甚至成为让人头疼的难题。
那么,有什么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学会正确运用语法知识呢?1. 建立语法基础要学好语法,首先要建立坚实的语法基础。
我们可以通过课本、语法指南、语法书籍等工具来学习基本的语法规则。
例如,了解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类的基本用法,学会正确构造句子的结构,掌握主谓一致、时态、语态等常见问题。
建立起扎实的语法基础,有利于我们理解和掌握更高级的语法知识。
2. 多读多练语法知识永远不是空中楼阁,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
通过阅读大量的英语文章、故事、新闻等,我们可以积累更多的语法表达方式,并借此学习正确的语法结构。
同时,多做语法练习也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做语法题,我们可以掌握不同语法知识点的具体应用和灵活运用,提高语法的准确性和熟练度。
3. 注意语境语法知识往往是依赖于具体的语境而存在的。
同样的语法规则,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因此,我们要学会根据具体的语境来选择合适的语法结构。
例如,在正式场合中使用正式的语法,而在非正式场合中使用更为口语化、随意的语法。
理解语境对于正确运用语法知识至关重要。
4. 多听、多说语法知识的应用并不限于书面表达,口语交流同样重要。
通过多听、多说,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语法知识。
听英语广播、音频或者参与英语会话,可以帮助我们熟悉语法结构的自然运用,提高口语表达的流利度和准确性。
5. 寻求帮助如果在学习语法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寻求帮助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可以向老师、同学、甚至是语言学习社区请教问题,互相讨论语法问题,共同学习。
此外,还可以利用语法在线辅导工具、语法纠错软件等帮助我们找出并纠正自己的语法错误。
总结起来,学会正确运用语法知识的技巧包括建立语法基础、多读多练、注意语境、多听多说和寻求帮助。
语法的重点知识总结1. 什么是语法语法是一门研究语言构成和结构法则的学科,主要包括词汇、句法、语音、语义等方面的规则和规范。
2. 词性和句法分析词性: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量词等。
句法:句子的成分和结构,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
3. 名词名词可指人、事物、地点、抽象概念等,可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
还可通过复数、所有格等方式进行变化。
4. 代词代词用来代替名词,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不定代词、疑问代词、关系代词等。
5. 动词动词表示动作、状态或存在,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可通过时态、语态、情态动词等形式进行变化。
6. 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用来描述名词的性质、特征,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
7. 介词介词用来表达时间、地点、方向、原因、方式等关系,如in、on、at、under等。
8. 连词连词用来连接词组、短语或句子,分为并列连词、从属连词和关联词。
9. 句子结构句子由主语和谓语构成,主谓关系是句子的基本结构,也可通过加入宾语、定语、状语等来丰富句子。
10. 句子类型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等,根据不同类型的句子结构和语气进行构成和使用。
11. 并列句和复合句并列句由两个或多个简单句通过并列连词连接而成,复合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构成。
12. 主谓一致主语和谓语在人称、数和时态上要保持一致,即单数主语用单数谓语,复数主语用复数谓语。
13. 语态语态分为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主动语态强调动作的执行者,被动语态强调动作的承受者。
14. 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定语从句用来修饰名词,状语从句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副词,在句中充当定语或状语。
15. 倒装句和强调句倒装句中将谓语动词放在主语之前,强调句中通过强调副词或结构来强调句子的某个成分。
16. 虚拟语气和条件句虚拟语气用来表示假设、愿望、建议等情况,条件句由主句和从句构成,根据不同的条件类型使用不同的语法结构。
语法应用运用语法知识进行句子改写语法应用:运用语法知识进行句子改写句子改写是提高语法应用能力的重要训练方法之一。
通过对句子结构、语法成分、词汇搭配等方面的调整和变化,可以使表达更加准确、流畅。
本文将运用语法知识进行句子改写,并探讨不同改写方式的优劣。
一、主动语态改写为被动语态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是英语句子中常见的两种语态。
将主动语态改写为被动语态可以使句子结构更加灵活,突出动作的接受者。
下面是几个例子:1. 主动语态:John wrote the letter.被动语态:The letter was written by John.2. 主动语态:They have built a new bridge.被动语态:A new bridge has been built by them.3. 主动语态:Someone stole my bike last night.被动语态:My bike was stolen last night.二、复合句中的定语从句改写为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定语从句在复合句中起到修饰名词或代词的作用,增加了句子的信息量。
将定语从句改写为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可以使句子结构更加简练,同时保留所需的附加信息。
举例如下:1. 定语从句:The book that I borrowed from the library is very interesting.非限制性定语从句:The book, which I borrowed from the library, is very interesting.2. 定语从句:The girl who is wearing a red dress is my sister.非限制性定语从句:The girl, who is wearing a red dress, is my sister.3. 定语从句:The student who won the competition received a scholarship.非限制性定语从句:The student, who won the competition, receiveda scholarship.三、条件状语从句改写为倒装句条件状语从句在句子中起到表示条件的作用,常以if或unless引导。
语法:语法知识运用高二()班姓名一、在病句中的运用碰到一个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找出它的主干,不仅有助于弄清句子的基本结构,准确理解它所表达的意思,而且有助于检查句子的结构和句子成分的搭配有没有毛病。
例如:(1)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2)今天的青年担负着在本世纪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病句中的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江西贵溪县一头原本默默耕田的母牛,最近因勇斗野猪救主人而被广为流传。
(《人民日报》1993年6月11日)蚂蚁治疗类风湿专科门诊开诊不久……小小蚂蚁的神效开始走向世界。
(《生活与健康报》1991年1月29日)冬季天寒,乘客迅猛增大。
(《北京交通安全》1990年10月15日)2、动宾搭配不当:(l)一动词带一宾语:广东湛江市举行首届教育艺术节。
(《戏剧电影报》1995年2月)据广州中心气象台资料显示:广州市……创1984年以来广州春节的最高气温。
(《新民晚报》1999年2月18日)(2)一动词带多个宾语:在娘娘庙前感受了旺盛的香火和虔诚的气氛。
(《北京青年报》1990年2月20日)他们之所以激动,是因为他们终于看到了他们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想象过的感受和状态。
(《文汇报》1995年3月17日)3、定中搭配不当:这里大有藏龙卧虎的人才啊!(《青年报》1991年2月1日)4、状中搭配不当:人们众口一辞地认为……(《北京广播电视报》1990年3月6日)【巩固训练】搭配不当训练::1 本世纪初,是我国实现进入WTO的目标。
2 中国人民的解放在民族关系起了基本的变化。
3 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4 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5 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6 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
7 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意见。
5、成分残缺(1).主语残缺【例】老陈严肃而诚恳地说:“说实话,那些越是年轻的时候有一腔热血,到岁数大了,就越是不愿承认自己老了”。
(2005湖北卷5B)【例】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精制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切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作餐具。
(2005广东卷4D)更多的是由于使用介词不当而导致主语残缺。
【例】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2005浙江卷5B)【例】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2004青海卷)(2).谓语残缺【例】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例】一天,炮一连炊事员朱柯忠在去炮兵阵地的路上,突然有一个打扮成采猪草模样的人迎面向他走来。
(3).宾语残缺【例】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
(2004全国卷Ⅳ)有的句子,谓语是并列短语,其中某一词语缺少宾语,如:【例】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辱或宣泄自己的不满。
(2005全国卷Ⅲ4D)二、在文言句式中的运用1、下面哪一项不属于被动句?A不拘于时 B而耻学于师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2、下面被动句中哪一项不属于同一类型?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数十年,竟为秦所灭D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3、下面哪一项不属于被动句?A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B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 C城陷而虏 D秦王不悦,为一击缶4、下面哪一项不属于被动句?A戍卒叫,函谷举 B纤歌凝而白云遏 C信而见疑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5、下面哪一项不属于被动句?A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B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 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6、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宾语前置句?A彼且恶(wū)乎待哉 B彼且奚适也 C而今安在哉 D步自雪堂7、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宾语前置句?A大王来何操? B于是与客俱起 C吾其何择哉? D之二虫又何知8、下面哪一项属于宾语前置句?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凌万顷之茫然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 将退休于颍水之上9、下面宾语前置句中哪一项不属于同一类型?A而又何羡乎 B奚以知其然也?C复何道哉! D沛公安在?10、下面宾语前置句中哪一项不属于同一类型?A籍何以至此?B古之人不余欺也C莫之夭阏(è)者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1、下面宾语前置句中哪一项不属于同一类型?A何为久读此? B何为其然也 C君何以知燕王?D童子何知12、下面宾语前置句中哪一项不属于同一类型?A六一,何谓也? B惟利是图C客何为者 D欲谁归罪?13、下面哪一项属于定语后置句?A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B则告诉不许 C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D步自雪堂14、下面定语后置句中哪一项不属于同一类型?A客有吹洞箫者 B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C亦雁荡之具体而微者D曾日月之几何16、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介词结构后置句?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尝试语于众曰 D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17、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介词结构后置句?A邓艾缒兵于穴中 B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C而君幸于赵王 D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18、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介词结构后置句?A而耻学于师 B方其得意于五物也 C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 D籍何以至此?19、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介词结构后置句?A复游于赤壁之下 B覆杯水于坳(āo)堂之上C洎牧以谗诛D君何以知燕王?20、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介词结构后置句?A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B急于星火C将有作于上者 D憩感化寺21、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介词结构后置句?A皆不可限以时月 B谨拜表以闻 C申之以孝悌之义 D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22、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介词结构后置句?A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B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C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 D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23、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介词结构后置句?A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B徘徊于斗牛之间C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 D不拘于时24、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介词结构后置句?A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翱翔蓬蒿之间25、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介词结构后置句?A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 B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C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 D其心欢戚无异庸人26、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介词结构后置句?A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B学于余C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 D于其身则耻师焉27、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介词结构后置句?A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B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C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D于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28、下面哪一项介词于的意义与例句不同的?例句: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A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B月出于东山之上C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D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29、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判断句?A《齐谐》者,志怪者也。
B陈胜者,阳城人也。
C此物固非西产D物华天宝30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判断句?A城北徐公,齐国这美丽者也。
B此皇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C渺渺兮予怀 D 此皆骚人思士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31、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判断句?A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B此矢所以志也。
C此亡秦之续耳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2、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判断句?A此吾之所以志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D怀帝阍而不见33、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判断句?A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 B非臣陨首所能上报C所赖君子安贫 D非子天机清妙者34、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判断句?A固一世之雄也 B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C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
D有人见师鲁过襄州35、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判断句?A即今傫然在墓者也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C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D又试之鸡,果如成言36、下面判断句哪一项与其他项不同?A灭六国者,六国也。
B某非良士C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D汝勿怖,死,命也。
37、下面判断句哪一项与其他项不同?A翩翩两骑来是谁B项脊轩,旧南阁子也C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D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38、下面判断句哪一项与其他项不同?A粟者,民之所种。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C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D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39、下面判断句哪一项与其他项不同?A妪,先大母婢也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C秦,虎狼之国D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
40、下列省略句省略成分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例句: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A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B逮奉圣朝,沐浴清化C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
D度我至军中,公乃入41、下列省略句省略成分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例句:血淋漓,以示贺兰A木直中绳,輮以为轮B秦王不悦,为一击缶C 太尉终,吏以告泚 D十旬休假,胜友如云42、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主谓倒装的?A快哉,此风! B少仕伪朝 C甚矣,汝之不惠!D渺渺兮予怀三、在文言词类活用中的运用规律一:。
例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劝学》)例2、左右欲刃相如。
(刃:)(《廉颇蔺相如列传》)例3、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下:)(《六国论》)规律二:。
例4、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树:)(《寡人之于国也》)例5、无乃尔是过与?(过:)(《季氏将伐颛臾》规律三:。
例6、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过秦论》)例7、吾师道也(师:)(《师说》)规律四:。
例8、范增数目项王。
(目:)(《鸿门宴》)例9、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齐桓晋文之事》)规律五:。
例10、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劝学》)例11、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天:,月:)(《六国论》)例12、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南:,西:)(《过秦论》)规律六:。
例13、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目:,耳:)例14、人皆得以隶使之(隶:)例15、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例16、常以身翼蔽沛公(翼:)例17、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船:)规律七:。
例18、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臣:)(《韩信拜将》)例19、吾从而师之。
(师:)(《师说》)例20、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宾客:)(《伤仲永》)【巩固练习】一、从下列句子中找出名词作状语的词语,并指出其具体含义1、赢粮而景从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3、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4、而相如廷叱之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6、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7、外连横而斗诸侯二、从下列句子中找出名词作动词的词语,并指出其具体含义1、驴不胜怒,蹄之2、买五人之首函之3、籍吏民,封府库4、既而弥月不雨5、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6、屠恐前后受其敌7、左右欲刃相如8、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三、从下列句子中找出动词作名词的词语,并指出其具体含义1、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3、去国怀乡,忧谗畏讥4、钩党之捕遍于天下5、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6、司马子反渴而求饮四、从下列句子中找出形容词作动词的词语,并指出其具体含义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牛困人饥日已高3、.火尚足以明也4、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五、从下列句子中找出动词的使动用法的词语,并指出其具体含义1、焉用亡郑以陪邻2、阙秦以利晋3、既来之,则安之4、沛公旦日从百骑来见项王5、项伯杀人,臣活之六、从下列句子中找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的词语,并指出其具体含义1、无案牍之劳形2、良药苦口利于病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4、今媪尊长安君之位5、春风又绿江南岸6、焚百家言,以愚黔首7、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8、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9、昂其直,居为奇货七、从下列句子中找出名词的使动用法的词语,并指出其具体含义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2、汗牛充栋3、序八州而朝同列八、从下列句子中找出名词的意动用法的词语,并指出其具体含义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2、稍稍宾客其父3、襟三江而带五湖4、孟尝君客我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九、从下列句子中找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的词语,并指出其具体含义1、而耻学于师2、渔人甚异之3、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4、梁以此奇籍十、从下列句子中找出动词的为动用法的词语,并指出其具体含义1、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2、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3、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