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斯作品分析比较
- 格式:ppt
- 大小:5.58 MB
- 文档页数:22
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Van der Rohe)设计思想和设计风格:密斯·凡德罗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
他的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不少作品结构几乎完全暴露,但是它们高贵、雅致,已使结构本身升华为建筑艺术。
西格兰姆大楼为世界上第一栋高层的玻璃帷幕大楼。
展现了密斯所提出的「少即是多」原则。
内部不少设施也由密斯与他的徒弟菲利浦·约翰逊一手包办。
大楼前的广场约占地基一半,这在当时也是创举。
现代主义被带到美国后,结合资本家的力量,实践了许多作品。
由于形式上的精简,容易模仿,因此很快影响到世界各地,也影响了其它领域的设计。
因此称为「国际风格」。
然国际风格却已缺乏早期现代主义乌扥邦式的社会理想及批判精神。
并且后来的模仿者未必如密斯一般注重对细部结构的处理。
但现代主义却至此达到一个高峰。
密斯·范·德·罗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发展了一种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极端简洁的风格。
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架露明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制作精致的细部。
他早期的工作展示了他对玻璃窗体的大量运用,这使之成为其成功的标志。
密斯从事建筑设计的思路是通过建筑系统来实现的,而正是这种建筑结构把他带到建筑前沿。
同时,他提倡把玻璃、石头、水以及钢材等物质加入建筑行业的观点也经常在他的设计中得以运用。
密斯·范·德·罗运用直线特征的风格进行设计,但在很大程度上视结构和技术而定。
在公共建筑和博物馆等建筑的设计中,他采用对称、正面描绘以及侧面描绘等方法进行设计;而对于居民住宅等,则主要选用不对称、流动性以及连锁等方法进行设计。
密斯在很大程度上相当重视细节,用他的话说“细节就是上帝”,这归功于他父亲对其技术的教导。
虽然他从未受过正规的建筑学习,但他很小随其父学石工,对材料的性质和施工技艺有所认识,又通过绘制装饰大样掌握了绘图技巧。
米斯·凡德罗:密斯·凡·德·罗,德国人,是二十世纪中期世界上最著名的四位现代建筑大师之一,与赖特,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齐名。
密斯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提倡纯净、简洁的建筑表现。
密斯·凡德·罗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
他的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不少作品结构几乎完全暴露,但是它们高贵、雅致,已使结构本身升华为建筑艺术。
密斯的作品具有整洁和骨架外露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简练而制作精细的细部。
新材料钢铁和玻璃的普及,以及密斯少即是多的设计思想,使他的建筑都有简洁纯净的效果。
1929年.密斯设计了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他突出的运用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几乎全部特征,简单、功能主义、理性主义和减少主义的形式,并设计了著名的现代主义经典椅子——巴塞罗那椅,使他一举成名,称为世界公认的设计大师。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的德国馆是密斯设计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和里程碑。
这一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最初成果之一。
是现代建筑运动早期的代表作品。
它突破了传统砖石承重结构必然造成的封闭的、孤立的室内空间形式,采取一种开放的、连绵不断的空间划分方式流动空间概念的代表作。
博览会结束后该馆也随之拆除,其存在时间不足半年,但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一直持续着。
密斯认为,当代博览会不应再具有富丽堂皇和竞市角遂功能的设计思想,应该跨进文化领域的哲学园地,建筑本身就是展品的主体。
密斯·范·德·罗在这里实现了他的技术与文化融合的理想。
在密斯看来,建筑最佳的处理方法就是尽量以平淡如水的叙事口吻直接切入到建筑的本质:空间、构造、模数和形态。
密斯少即是多的名言,巴塞罗那的德国馆是最好的解释。
德国柏林新国家美术馆的设计标志着密斯人生最后乃至最高的到达,是密斯的封笔之作。
建筑师的丰碑——纽约西格拉姆大厦(Seagram Building New York, NY)1959纽约西格拉姆大厦设计风格:二次大战后的50年代,讲究技术精美的倾向要西方建筑界占有主导地位。
而人们又把密斯追求纯净、透明和施工精确的钢铁玻璃盒子作为这种倾向的代表。
西格拉姆大厦正是这种倾向的典范作品。
大厦主体现为竖立的长方体,除底层外,大楼的幕墙墙面直上直下,整齐划一,没有变化。
窗框用铜材制成,墙面上还凸出一条工字形断面的铜条,增加墙面的凹凸感和垂直向上的气势。
整个建筑的细部处理都经过慎重的推敲,简洁细致,突出材质和工艺的审美吕质。
西格拉姆大厦实现了密斯本人在20年代初的摩天楼构想,被认为是现代建筑的经典作品之一。
纽约西格拉姆大厦设计背景:提起美国著名的建筑师密斯·凡·德罗,我们就会想起西格姆大厦,提起西格姆大厦,我们就会想起范斯沃斯住宅。
这些建筑不但体现了这位建筑师一贯的主张,用简化的结构体系,精简的结构构件,讲究的结构逻辑表现,使之产生没有屏障可供自由划分的大空间,也就是“少”就是“多”的建筑原理。
而且是开创了人类用玻璃作幕墙的先例,说起这些事情,就不得不提建筑史上那个有趣的故事。
那是1950年,女医生范斯沃斯聘请密斯为她设计一座小住宅。
这座面积不到200平方米的建筑物在建筑史上却名气不小。
因为这座小屋就是第一个用玻璃作幕墙的房子,在建成后,显得晶莹夺目,艳丽非凡,仿若一座“水晶宫”。
可惜,这种玻璃透明有余,隔热不行,骄阳晒得女医生热汗淋漓,冬天的寒气又透过玻璃冻得她直打寒颤,晴天的日子强烈的阳光刺得她目眩难忍,不久就生起病来。
这样透明的房子叫独身女确感不便,而造价比原计划超出了85%,所以她向法院提出控诉。
站在被告席上的密斯不得不为自己的想法尽力辩解。
在坐的听众都被他那口若悬河的精辟论断所感染:“……当我们徘徊于古老传统时,我们将永远不能超出那古老的框子,特别是我们物质高度发展和城市繁荣的今天,就会对房子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空间的结构和用材的选择。
密斯·凡德罗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表达分析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他的建筑作品以简约、纯粹的设计风格闻名于世。
他的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借鉴,对当代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密斯·凡德罗的设计理念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表达进行分析。
一、简约至上密斯·凡德罗一直坚持“简约至上”的设计理念。
他主张用最简单的线条和几何形状来表达建筑的本质,摒弃了过多的装饰和细节。
他认为,建筑的美在于它的内在结构和形式,而不在于外部的装饰。
这种简约的设计风格被称为“凡德罗式”。
在密斯·凡德罗的建筑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简约至上的设计理念。
比如他设计的德国巴伐利亚国王花园展览馆,整个建筑都由简单的水平和垂直线条构成,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整体呈现出一种简洁、纯粹的美感。
在建筑设计中,密斯·凡德罗的简约至上理念对当代的建筑设计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很多建筑师在设计中都会借鉴这种简约的风格,力求用最简单的形式表达建筑的内在结构和美感。
二、注重功能性密斯·凡德罗的建筑作品强调功能性,他认为建筑的设计应该服从功能的需要。
在他看来,建筑师的首要任务是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而不是追求华丽的外观。
他主张“形式应服从功能”,建筑的外观和内部结构应该紧密结合,相辅相成。
在密斯·凡德罗的建筑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对功能性的注重。
比如他设计的巴塞罗那德国馆,建筑结构简洁明了,内部空间布局合理,充分满足了展览和活动的功能需求。
这种注重功能性的设计理念在当代的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借鉴和应用。
三、开放式空间密斯·凡德罗的建筑作品以开放式的空间设计闻名于世。
他认为,建筑的空间应该是开放的,人们可以自由地在其中活动和交流。
他主张建筑内部的空间应该是连续、流动的,而不是封闭的房间。
他的作品中常常运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将室内与室外空间连接起来,创造一种开放、通透的空间氛围。
建筑师的丰碑——纽约西格拉姆大厦(Seagram Building New York, NY)1959纽约西格拉姆大厦设计风格:二次大战后的50年代,讲究技术精美的倾向要西方建筑界占有主导地位。
而人们又把密斯追求纯净、透明和施工精确的钢铁玻璃盒子作为这种倾向的代表。
西格拉姆大厦正是这种倾向的典范作品。
大厦主体现为竖立的长方体,除底层外,大楼的幕墙墙面直上直下,整齐划一,没有变化。
窗框用铜材制成,墙面上还凸出一条工字形断面的铜条,增加墙面的凹凸感和垂直向上的气势。
整个建筑的细部处理都经过慎重的推敲,简洁细致,突出材质和工艺的审美吕质。
西格拉姆大厦实现了密斯本人在20年代初的摩天楼构想,被认为是现代建筑的经典作品之一。
这幢雄立于纽约曼哈顿区花园街的西格拉姆大厦是一座豪华的办公楼,总高达158米,建筑物底部,除中央的交通设备电梯用地处,全部留作一个开放的大空间,这样就便于交通,使它显得清高,不同凡响,建筑物外形极为简单,方方整整,直上直下的正六面体。
整座大楼按照密斯的一贯主张,采用刚刚发明染色隔热玻璃作幕墙,这占外墙面积7 5%的琥珀色玻璃,配以镶包青铜的铜窗格,使大厦在纽约众多的高层建筑中显得优雅华贵,与众不同。
昂贵的建材,和密斯精心的推敲及施工人员的精确无误的建造使大厦成了纽约最豪华精美的大厦。
虽然密斯·凡·德罗去逝二十多年了,但他那种讲求技术的精美的风格和那种以“少”就是“多”的主张以及对玻璃的使用,大大丰富了建筑艺术,西格拉姆大厦就成了他最好的纪念碑。
每当人们看到这座大厦,就会想起这一位杰出的建筑设计师。
[艺术中国网/]巴塞罗那椅尽管密斯基本上被看作是一位建筑大师,但其充满创新意识和设计活力的家具设计也使他成为第一代现代家具设计大师之一。
其家具设计的精美的比例,精心推敲的细部工艺,材料的纯净与完整,以及设计观念的直接了当,最典型地体现了现代设计的观念。
密斯生于德国亚琛,这个城市古老而简洁的建筑给他内心留下强烈印象,而石匠家庭出身的背景使密斯很早就娴熟地掌握了工具的使用,并养成对材料的尊重,最初是石料,而后则是钢和玻璃这两种现代建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