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的音读和训读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1
日语单词的读法----「音读」和「训读」我们学了假名了,也学了单词了,还记得第一节课的「これは利達光電の日本語のテキストです。
」吧?这个利達光電,发音和利达光电很像。
实际上这个就是所谓的【音读】日本语中的单词,多数借用汉字来完成,其读音几乎有一大部分来自于汉字的发音,但是我们的学习中发现不尽然,比如飴(あめ)②糖,比如海(うみ)这样的怎么理解呢?——这就是【训读】——看下面。
先学两个词:稲(いね)(或いな)妻(つま)電【いなづま】-------------------------(训读,来自于日本民族发音)「稲妻(いなづま)」を参照。
这个词是稲(いな)+妻(つま)的组合,古代日本人很无知,看见闪电不知道是什么,觉得皮啦啦的天上伸下来很多的闪光的稻穗!就觉得这是天上的神仙稻穗!是地上稻穗的妻子!稲(读音いな)、妻(读音つま),于是“闪电”就叫(いなづま),后来汉字传入的日本,他们就借用我们的汉字【電】,但是仍负隅顽抗地使用着他们自己的发音(いなづま),就形成了日本语的“训读”。
我们中国人的祖先是优秀的!知道闪电是电,下雨时候有,于是创造了【電】字,而不会叫什么稻子的老婆。
这种例子举不胜举,我们通过日语的学习,不断電【でん】den――――――――――――――(音读,来组于唐音、吴音)②電気。
「電力/電波/発電」③電信/電報の略。
「電文/外電」④電車の略。
「市電/終電」車(训读くるま)(音读しゃ)馬(训读うま)(音读ば)馬車(ばしゃ)汽車(きしゃ)電車?怎么读自己想!发现了吧?词语的字都是汉字时,两个汉字都音读。
我们绝不容忍:汉字发音的(音读)和日语发音的(训读)混合的杂种词!这种词也不存在!光【こう】--------------------------(音读)①ひかること。
てらすこと。
「光輝/夜光」②ひかり。
「光線/光彩」光【ひかり】--------------------------(训读)①光ること。
日语的音读和训读日语中大量使用汉字。
日语中的全部汉字约有几万个之多,但是常用的则只有几千个。
1946年10月日本政府公布了“当用汉字表”,列入1850个汉字。
1981年10月又公布了“常用汉字表”,列入1946个汉字。
在教科书和官方文件中,一般只使用列入“常用汉字表”中的汉字。
每个汉字一般都会有两种读法,一种叫做“音读”(音読み/おんよみ),另一种叫做“训读”(训読み/くんよみ)。
“音读”模仿汉字的读音,按照这个汉字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时候的读音来发音。
根据汉字传入的时代和来源地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唐音”、“宋音”和“吴音”等几种。
但是,这些汉字的发音和现代汉语中同一汉字的发音已经有所不同了。
“音读”的词汇多是汉语的固有词汇。
“训读”是按照日本固有的语言来读这个汉字时的读法。
“训读”的词汇多是表达日本固有事物的固有词汇等。
有不少汉字具有两种以上的“音读”音和“训读”音。
部分词例如下:音读词例:青年(せいねん)、技术(ぎじゅつ)、恋爱(れんあい)翡翠(ひすい)、読书(どくしょ)人(じん,にん)、幸福(こうふく)训读词汇:青い(あおい)、术(すべ)、恋(こい)、好き(すき)読む(よむ)、人(ひと)、幸せ(しあわせ)同上面所说的,汉字每个字都有与之对应的音读、训读,但也有一些比较特殊。
比如“梅雨”,它的发音为“つゆ”,不能把每个汉字分别读什么区分开来。
我们把这类发音叫做“熟字训”。
以下这些也是“熟字训”:田舎(いなか)時雨(しぐれ)相撲(すもう)土産(みやげ)為替(かわせ)紅葉(もみじ)吹雪(ふぶき)足袋(たび)日和(ひより)。
日语数字的读法每个国家的语言对数字有自己的表达方式。
与中文、英语、俄语相比,日语的表达方式比较复杂,对初学者带来较大困难,这里概括地进行说明。
一、日语数字的音读和训读1,10 以内的数有音读和训读的不同。
读法如下:2,10 以上整数的读法都用音读。
以个十百千万的位数,从大往小读。
其中,千位以下1时只读位数,万位以上要加1。
如:注意:1,凡是“零(0)”不读。
如:230 读作:にひゃくさんじゅう;203读作:にひゃくさん。
2, “个十百千万”可看作为量词,其中“百”和“千”在一些数字后面有浊化和半浊化的变化,请查阅后面内容。
二、有量词的数字1,中日两国的不同量词在生活中数字都代表了某一个事物的量,因此,在中文和日语等语言中数字后面都带有这个数量的单位,如:2 张,3根,4斤等等。
中文中称作量词;在日语中称作助数词。
虽然中日两国都有表示数量的单位,但是有比较明显的不同。
如:(这里只是挑选了几个,其实还多得很。
)2,不同的量词与数字的配合日语量词与数字的关系,决定于量词的第一个假名(称作“量词首位假名”,如:“枚”的ま;“回”的か;“本的ほ等)。
这里介绍的规律是大概的规律,每个量词与数字的组合,都是唯一的。
所以一些课本上是一个一个地进行介绍。
a,量词首位假名属于不能浊化、已经浊化和前面不能出现促音的各行(あ行、な行、ま行、や行、ら行、わ行、が行、ざ行、だ行、ば行)。
读法为:音读数字+量词。
如:一枚(いちまい)、三人(さんにん)、五羽(ごわ)、八台(はちだい)十番(じゅうばん)等。
b,量词首位假名属于其前面可以出现促音的各行(か行、さ行、た行、ぱ行)。
读法为:1、6、8、10 的数字最后假名变促音。
如:一回(いっかい)、六脚(ろっきゃく)、八km(はっキロ)、十艘(じっそう)等。
但是这里也有不完全这样变的。
特别是6,后面是さ行时不变促音的较多。
c,量词首位假名是は行时,一般地1、6、8、10数字变促音且量词首位假名变成半浊音,3和疑问的“何(なん)”后面量词首位假名变成浊音。
日语的国字日语里“国字”这个词有三个意思一是日本国的文字,包括汉字、假名等用来记录日语的所有的文字符号;二是日本人创造的假名,以区别于由中国传去的汉字;三是日本人模仿汉字的结构自造的汉字。
但日本人通常所说的“国字”,是指第三种意思。
这时的“国字”又叫“和字”、“俊字”、“和俗字”、“和制汉字”等。
在这里要讨论的问题就是第三种意思的“国字”。
汉字传入日本后,日本人就舍弃汉字的音而用其形和义来表示日语的固有词汇,如用“山”表示“やま”,用“海”表示“うみ””等。
但由于日本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与中国不同,所以日语里有些概念是汉语里所没有的,也就找不到相应的汉字来表示日语里的这些概念,于是日本人就模仿汉字的结构自造汉字来表示日语里的这些概念。
如造“榊”(读作さかき)字表示祭神之树,造“辻”(读作つじ)字表示十字路口,造“峠”(读作とうげ)字表示山路由上山转向下山的最高处,造“躾”(读作しつけ)字表示礼节、礼貌上的教养、管教。
国字的大部分是用六书的“会意法”创造的,即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或汉字部件组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概念。
下面举几个典型的会意法造的国字。
辷る(すべる):走之旁和意为平滑的“一”字组合表示“滑”、“发滑”(注:该词又作滑る)辻(つじ):和“十”组合在一起表示“十字路口”但是战后日本采取限制使用汉字的政策,绝大部分国字已经废弃不用,一般用在地名及人名中,所以日语学习者大可不必担心。
音読、训読、熟字训日语中大量使用汉字。
日语中的全部汉字约有几万个之多,但是常用的则只有几千个。
1946年10月日本政府公布了“当用汉字表”,列入1850个汉字。
1981年10月又公布了“常用汉字表”,列入1946个汉字。
在教科书和官方文件中,一般只使用列入“常用汉字表”中的汉字。
每个汉字一般都会有两种读法,一种叫做“音读”(音読み/おんよみ),另一种叫做“训读”(训読み/くんよみ)。
“音读”模仿汉字的读音,按照这个汉字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时候的读音来发音。
⽇语⽇本50⾳⽇语| ⽇本50⾳1. ⽇本⽂字1.1 ⾳读和训读⾳读:模仿古汉语的发⾳训读:使⽤⽇本原有的读⾳⼤部分汉字都有⾳读和训读的两种读法1.2 假名假就是借的意思,即借⽤汉语平假名:来⾃汉字的草书,即平易、简化⽚假名:取汉字的楷书的偏旁等部分,⽚即部分,不完整的意思。
平假名和⽚假名是⽇语的2种表⾳⽂字,每个⾳都有这2种写法,类似英⽂⼤⼩写,发⾳相同但写法不同,作⽤不同有假即有真,⽇本⾃⼰造的就是假名,真名就是汉字⽇本固有的词汇以及⼀些承担语法功能的成分习惯由平假名书写。
⽽⽚假名⼤部分⽤于记录外来词,如英语汉字上⾯的假名类似拼⾳,主要给⼩学⽣等使⽤,怕看不懂汉字,除考试外必须写出正确的汉字外,⽇常⽣活中直接⽤假名来替代汉字不算错2. 50⾳横向为⾏,每⼀⾏的辅⾳相同纵向叫做段,每⼀段元⾳相同记忆:啊,看桑塔纳,哈?妈呀!拉哇2.1 a⾏a平假名:来⾃汉字安写法:あ。
⽚假名:来⾃汉字阿写法:アi平假名:来⾃汉字以写法:い⽚假名:来⾃汉字:伊写法:イu平假名:来⾃汉字:宇写法:ウ发⾳:类似额短⾳,⽽⾮⽆e平假名:来⾃汉字:⾐写法:え⽚假名:来⾃汉字:江写法:エ发⾳:类似诶,但为短⾳o平假名:来⾃汉字於写法:お⽚假名:来⾃汉字:於写法:オ2.2 k⾏由清辅⾳k和元⾳组合⽽成,分为送⽓⾳和不送⽓⾳。
听起像g,但严禁这么读当这⼀⾏放在⼀个单词的词头时,发送⽓⾳。
放在中间或末尾的时候发不送⽓⾳。
ka平假名:来⾃汉语:加写法:か⽚假名:来⾃汉语:加写法:カki平假名:来⾃汉语:幾写法:き⼿写体和印刷体笔画数不同。
⽚假名:来⾃汉语:幾写法:キku平假名:来⾃汉语:久写法:く⽚假名:来⾃汉语:久写法:ク(取前2画)keko平假名:来⾃汉语:⼰写法:こ⽚假名:来⾃汉语:⼰写法:コ(取前2画)2.3 s⾏辅⾳s和元⾳构成sa平假名:来⾃汉语:佐写法:さ⽚假名:来⾃汉语:散写法:サ(取前3画)shi平假名:来⾃汉语:之写法:し⽚假名:来⾃汉语:之写法:シ发⾳吸su平假名:来⾃汉语:⼨写法:す⽚假名:来⾃汉语:须写法:ス发⾳为苏-丝的中间⾳se平假名:来⾃汉语:世写法:せ⽚假名:来⾃汉语:世写法:セso2.4 t⾏由辅⾳t加元⾳组成。
日语的音读与训读日语的音读与训读每个汉字一般都会有两种读法,一种叫做“音读”;另一种叫做“训读”。
“音读”、即音おん�iよみ,模仿汉字的读音,根据汉字传入的时代和来源地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汉音”、“唐音”、“宋音”、“吴音”等几种。
“音读”的词汇多是汉语的固有词汇。
“训读”、即�くん�iよみ,是按照日本固有的语言来读这个汉字时的.读法。
“训读”的词汇多是表达日本固有事物的固有词汇。
有不少汉字具有两种以上的“音读”音和“训读”音。
例如:这里以“水”和“人”为例看如何区分音读、训读水曜日(すいようび) 水(みず)中国人(ちゅうごくじん) 人(ひと)水(みず)和人(ひと)这样的独立成分一般训读;水曜日(すいようび)和中国人(ちゅうごくじん)这样作为单词的一个语素出现时多是音读。
音读,训读都是针对日文汉字而言的。
总体上看,使用汉字的日语词汇按照音读、训读可以划分为4类。
音读+音读(音读组合)学�(がくしゅう)/学习恋��(れんあい)/恋爱青年(せいねん)/青年训读+训读(训读组合)押入れ(おしいれ)/壁橱夏祭り(なつまつり)/夏日祭祀取引(とりひき)/交易音读+训读(音训组合) 即重箱型台所(だいどころ)/厨房天�(てんまど)/天窗�俺�(まいあさ)/每天早晨荷物(にもつ)/行李训读+音读(训音组合)即汤桶型夕刊(ゆうかん)/晚报�鏊�(ばしょ)/场所手本(てほん)/字帖勘�`い(かんちがい)/判断错误,误会此外,还有些词汇的读音不对应单个汉字,而是对应于词语整体,属于特殊的惯用读法。
也称作熟字�(じゅくじくん)。
示例:梅雨(つゆ)/梅雨海豚(いるか)/海豚��走(しわす)/腊月海老(えび)/虾水母(くらげ)/海蜇初学者总会觉得日语中的音读与训读非常困难,经常会被两种读法弄得晕头转向,其实只要我们善于总结,勤于思考,就不难发现其实大多数的词汇的读音是很有规律的。
希望今天关于音读与训读的小知识能够对大家更好的记忆单词起到一定帮助。
音读和训读要如何区别?
音读,训读都是针对日文汉字而言的。
通俗说,音读是指汉字的发音模仿该字传入日本时中国人的念法而念,一般用在该汉字为词语中的一个语素,而不是整个词语意思的时候,比如:“中国人(ちゅうごくじん)”中的人发:じん(jin),人字在词语中只是词义的一个要素,所以模仿汉语发音,为音读。
训读,是日语很多词改用汉字表示后,这个汉字表达的意思日本语本来怎么发音就怎么发音。
比如,人这个字,在汉字传入日本之前日本念ひと(hito),就是训读。
在表示这个人,那个人的时候,人字所表示的就是字本身的意义,而不是语素,通常用训读。
那个人:その人(so no hito)
「んだ/のだ」是用来表达什么意义的?
“のだ”、“んだ”分别是“のです”、“んです”的普通体,一般用于以下几种用法:
1、用于说明、解释原因。
用于说明前文所叙述的事情或当时的情况的原因或理由。
例:道路が渋滞している。
きっとこの先で工事をしているのだ。
/道路阻塞。
一定是因为前面正在施工。
2、用于说话人为了证实自己、说服他人而坚持强硬的主张或表示决心。
例:誰が反対しても僕はやるのだ。
/不管谁反对,我都是要干的。
3、用于说明自己的情况,有时候可以使对自己情况的说明柔和化、委婉化。
有时候可以增加说话的主观性和轻微强调。
实际上这一点并不是很好理解。
最好的办法是在以后的学习中留意一下这种带「のです」「んです」的句子,观察一下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的,看到多了,逐渐就能体会了。
1.日文汉字的读法分音读、训读两类。
大部分日文里的汉字都有音、训二读。
音读:源自中国的读音,与中文的汉字发音近似。
另可细分为吴音、汉音、唐音3类。
公元5至6世纪,汉字由中国的吴地方传入日本,在此时传入日本而得日文读音的汉字,读法称为「吴音」。
另外,在奈良时代至平安时代,派遣往大唐长安学习的日本学者,把中国的汉字带回日本,依这种方式得音的日语汉字称为「汉音」;再加上随佛教与其关联书籍所传入日本的汉字读音,共称为「唐音」。
训读:是与中文读音无关联的汉字读法,是为了标示原来存在的日文词汇而加上联系的汉字,可说是为了解决原本日文词汇有音无字的现象。
有指中国的部分方言和韩文也会有汉字训读的现象。
日文部分词汇也有音、训二读,并有不同意思。
例如「仮名」(假名)一词,音读为“カメイ”(kamei),意思为假的名字。
训读读作“カナ”(kana)的话则指用来书写日文字的平假名、片假名的总称。
为了表示汉字的发音,书写日文时可以在汉字旁添上假名,表示汉字的读法。
这种近似中文注音或拼音的标记,在日文叫做「读假名」(読みがな,yomigana)或「振假名」(ふりがな,furigana),常见于幼儿书籍、日语学习者书籍中,或用来表示不常用汉字或日本人姓名的发音。
日本政府于1946年进行了一次文字改革,规定了1850个“当用汉字”。
当用即“当前使用”或“应当使用”之意。
这1850个之外的汉字不再使用,改以假名表记,或是用同音、同义字代替。
于是产生以下情况:残骸→残がい附近→付近溺死→水死由于社会人普通认为「当用汉字」对于社会影响实在太大,于是1981年10月1日日本政府又颁订1945个「常用汉字」,新增少量汉字。
并以「目安」为准(即一般社会生活中使用汉字的大致上的标准,不再有强制力)。
日本的中国文字简化改革,最初实际上是脱汉运动,甚至有文字拼音化的计画。
这与汉语拼音或韩文汉字处境相同。
日语数字的读法一、日语数字的音读和训读1, 10以内的数有音读和训读的不同。
读法如下:训读音读1 ひとついち2 ふたつに3 みっつさん4 よっつよん,し5 いつつご6 むっつろく7 ななつなな,しち8 やっつはち9 ここのつく,きゅう10 とおじゅう另,1到10正数顺序读法:いち、に、さん、し、ご、ろく、しち、はち、きゅう、じゅう倒数顺序读法:じゅう、きゅう、はち、なな、ろく、ご、よん、さん、に、いち2,10以上整数的读法都用音读。
以个十百千万的位数,从大往小读。
其中,千位以下1时只读位数,万位以上要加1。
如: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198读作:ひゃくきゅうじゅうはち425读作:よんひゃくにじゅうご7136读作:ななせんひゃくさんじゅうろく12356读作:いちまんにせんさんびゃくごじゅうろく注意:1,凡是“零(0)”不读。
如:230读作:にひゃくさんじゅう;203读作:にひゃくさん。
2,“个十百千万”可看作为量词,其中“百”和“千”在一些数字后面有浊化和半浊化的变化。
百:ひゃく、にひゃく、さんびゃく、よんひゃく、ごひゃく、ろっぴゃく、ななひゃく、はっぴゃく、きゅうひゃく千:せん、にせん、さんぜん、よんせん、ごせん、ろくせん、ななせん、はっせん、きゅうせん万:いちまん、にまん...(万位直接在万之前读相应倒数数字)二、有量词的数字1,中日两国的不同量词在生活中数字都代表了某一个事物的量,因此,在中文和日语等语言中数字后面都带有这个数量的单位,如:2张,3根,4斤等等。
中文中称作量词;在日语中称作助数词。
虽然中日两国都有表示数量的单位,但是有比较明显的不同。
如:表示的事物中国日本细长的东西(铅笔、树木、酒瓶等)根、条、只、瓶、……本(ほん)张、块、床、枚、……枚(まい)平展的东西(手帕、纸张、床单、邮票、被褥等)小动物(昆虫、猫狗、鱼、鸟、兔等)只、尾、条、……匹(ひき)羽(わ)(鸟、兔)书籍、笔记本、相册等本、册册(さつ)成套的东西(机器、餐具、仪器等)套、付、对、……组(くみ)セット(外来语)鞋袜双足(そく)机器、车辆等辆、台、架、……台(だい)书页页ペ-ジ(外来语)信件封通(つう)(这里只是挑选了几个,其实还多得很。
日语汉字读音变法一、音读词:1、当两个送气音相遇时,就会将前一个送气音变为“っ”。
例如:学(がく)+校(こう)→学校(がっこう)日(にち)+記(き)→日記(にっき)一(いち)+冊(さつ)→一冊(いっさつ)察(さつ)+する→察する(さっする)2、前一送气音变“っ”后,后一送气音如为は行则变为半浊音。
失(しつ)+敗(はい)→失敗(しっぱい)一(いち)+匹(ひき)→一匹(いっぴき)烈(れつ)+風(ふう)→烈風(れっぷう)鉄(てつ)+片(へん)→鉄片(てっぺん)一(いち)+本(ほん)→一本(いっぽん)3、前一汉字以ん结尾,后一汉字发音的第一假名若是は行开头的变为ぱ行,也有少数变成ば行的。
例如:心(しん)+配(はい)→心配(しんぱい)神(しん+秘(ひ)→神秘(しんぴ)何(なん)+分(ふん)→何分(なんぷん)藍(らん)+本(ほん)→藍本(らんぽん)南(なん)+北(ほく)→南北(なんぼく)二、训读汉字发音规则1、か·さ·た·は行,即送气音开头的单词,接在其他词后构成复合词时,发生浊音化。
物(もの)+語り(かたり)→物語(ものがたり)鼻(はな)+血(ち)→鼻血(はなぢ)足(あし)+取り(とり)→足取り(あしどり)昔(むかし)+話(はなし)→昔話(むかしばなし)人(ひと)+人(ひと)→人々(ひとびと)※例外的情况:1、但本身含浊音的训读词,不发生连浊。
例如:紙屑(かむくず)大風(おおかぜ)2、动词与动词或动词与宾语的复合不发生连浊。
例如:読み書き(よみかき)飯炊き(めしたき)3、前一汉字最后一个假名在え段的,变为同一行的あ段假名。
雨(あめ)+水(みず)→雨水(あまみず)稲(いね)+光(ひかり)→稲光(いなびかり)汉字合成词中,有些汉字在组成合成词时,读音会发生变化。
1.音读合成词中的连浊现象。
以“カサタハ”行开头的音读字,接在以“ウ、ン”结尾的音读字之后发生浊音变化。
如:平等(びょうどう)、患者(かんじゃ)。
日语数字的读法总结一、日语数字的音读和训读1、10以内的数有音读和训读的不同。
读法如下:二、有量词的数字1、中日两国的不同量词在生活中数字都代表了某一个事物的量,因此,在中文和日语等语言中数字后面都带有这个数量的单位,如:2张,3根,4斤等等。
中文中称作量词;在日语中称作助数词。
虽然中日两国都有表示数量的单位,但是有比较明显的不同。
如:2、不同的量词与数字的配合日语量词与数字的关系,决定于量词的第一个假名(称作"量词首位假名",如:"枚"的ま;"回"的か;"本"的ほ等)。
这里介绍的规律是大概的规律,每个量词与数字的组合,都是唯一的。
所以一些课本上是一个一个地进行介绍。
a)量词首位假名属于不能浊化、已经浊化和前面不能出现促音的各行(あ行、な行、ま行、や行、ら行、わ行、が行、ざ行、だ行、ば行)。
读法为:音读数字+量词。
如:一枚(いちまい)、三人(さんにん)、五羽(ごわ)、八台(はちだい)十番(じゅうばん)等。
b)量词首位假名属于其前面可以出现促音的各行(か行、さ行、た行、ぱ行)。
读法为:1、6、8、10的数字最后假名变促音。
如:一回(いっかい)、六脚(ろっきゃく)、八km(はっキロ)、十艘(じっそう)等。
但是这里也有不完全这样变的。
特别是6,后面是さ行时不变促音的较多。
c)量词首位假名是は行时,一般地1、6、8、10数字变促音且量词首位假名变成半浊音,3和疑问的"何(なん)"后面量词首位假名变成浊音。
※符号表示特殊。
另外,这里只举了5个量词,实际上还有很多,如:百(ひゃく)、班(はん)等均属此类。
d)特殊情况以上基本归纳了数字和量词的关系。
但是特殊情况还是不少的。
如:表示次数的"回"和楼层的"阶"都读作「かい,但是"3回"读作「さんかい」,而"3阶"读作「さんがい」。
1、音读和训读:其实日语单词里它往往也是一个字对着一个音的。
比如说“旅行”里面的“旅”就对应“りょ”,“行”就对应“こう”这个发音,和中文比较类似,日语单词中的一个个字也有相对应的一个个读音,只不过它的“多音字”比较多点罢了。
也就是说一个字对应的音往往不止一个,一般都有两个以上的读音。
一种属于音读读音(汉字进入日本后,日本人按照汉字的原音读汉字,就是音读。
因汉字传入日本时间不同,而有古汉音、吴音、唐音等等之别。
总之,日语汉字的读音来源于古汉语读音,故虽与现代汉语音常不一致,但仍有关系。
例如汉字“山”,日语音读为“サン”,“爱”读为“アイ”,等等。
可见日语汉字的音读皆源自古汉语音,由于汉语音与现代汉语音虽不尽相同,但仍密切相关,所以日语汉字音读与现代汉语音也有联系。
),“旅”的音读读音有两个,“りょ”和“ろ”。
还有一种是训读读音(汉字进入日本后,日本人按该汉字的原意而用日语读出。
例如汉字“川”的意思就是“河”,日语词称“河”为“カワ”,于是就将汉字“川”读为“カワ”。
这就是训读。
总之,依汉字愿意而以相应的日语词读出,就是训读。
训读是写汉字,读日语的音。
例如“人”读“ヒト”,“山”读“ヤマ”,等等。
这也可以说是类似翻译,但有些是确切的翻译,有些则不一定完全相符。
)“旅”的训读读音有一个,读做“たび”。
2、在汉语中的同音字在日语当中也往往是同音的(音读)刚才已经介绍过了,因为日语的音读来源于我们的古汉语读音,所以很多在我们汉语中是相同的读音,在日语中往往也是一样的。
比如“映画館”里的“映”,“英語”里的“英”,“経営”里的“営”,汉语的拼音都是“ying",而在日语中的发音也都是”えい“。
不能说所有的日语汉字都是这样子的,但是的确有相当一部分的字存在着这么一种规律。
大家只要掌握了这个规律,有的字哪怕是你第一次看到的,你也可以根据它的同音字来判断它的读音。
3、“ING”还是“IN”在我们汉语中,英(ying),铃(ling ),名(ming)这些字的读音我们把它叫做后鼻音,而银(yin),林(lin),民(min)这些字的读音我们把它叫做前鼻音。
日语关于“人”(じん、にん、ひと)人在日语里有じん、にん、ひと三种读法,前两种是音读,第三种是训读。
简单说来,因为音读往往是对汉字读音的模拟,所以じん、にん一般用在汉文词汇中;而训读ひと是日本原有的读法,用在和式的词语中。
じん、にん都可以表示某一种人,但有区别:1)表示某国人,某地人用じん例:アメリカ人、フランス人、日本人、外国人、東京人2)表示从事某领域工作,某部门人员用じん例:映画人(えいがじん)、社会人(しゃかいじん)、文化人(ぶんかじん)、スボーツ人3)一些表示人的属性的词语也用じん例:友人(ゆうじん)、俗人(ぞくじん)、名人(めいじん)、老人(ろうじん)4)在数词后表示人数用にん例:何人(なんにん)、一行十人(いっこうじゅうにん)、三人(さんにん)5)在有动词含义的词后,表示进行某种活动的人用にん例:見物人(けんぶつにん)、支配人(しはいにん)、弁護人(べんごにん)也包括处于某种状态的人,如:罪人(ざいにん)、病人(びょうにん)6)有形容词修饰的,两种都有用例例:美人(びじん)、新人(しんじん)善人(ぜんにん)、仙人(せんにん)总的来说,じん要更倾向于抽象的人,集体的人;而にん则强调具体的人,个别的人。
ひと、用在日本原有的词汇中,或单独使用表示某人,如,あの人、人々,等。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其他有关人的用法。
1)一人,ひとり还是いちにん?"一人"一般使用ひとり的读法,用在数人数时,或表示一个人的意思,也可以和名词进行组合。
例:三人の一人,意为三人中的一个人。
一人では行けない,意为一个去不了。
一人っ子,意为独生子。
一人たち,意为自立,独立。
(表示独自一个的时候也写作:独り)一人言,意为自言自语。
いちにん,一般用在惯用语里面。
例:一人前,意为成年人,独立工作,一人份。
2)人事,ひとごと还是じんじ?当人事表示旁人的事,或与自己无关的事情时,用ひとごと,等于他の人のこと。
如果人事表示汉语意义的部门人事工作,不省人事等等意思,就用じん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