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油库管理规定
- 格式:doc
- 大小:93.00 KB
- 文档页数:11
油品库安全管理制度1油品库内除保管员、上级领导、被上级领导许可的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入内。
2任何人员进入油品库内,绝对禁止携带火柴、打火机等发火易燃品。
禁止穿带铁钉的鞋进入库内。
3油品库区域严禁吸烟,油库周围50M内禁止使用明火。
4油品库区域内电气设备,均应按规范要求采用密闭防爆装置,夜间停电进入油品库应使用手电筒,禁止使用明火照明。
5开启油罐、油桶的入孔、油盖,测量油面或取样作业时,禁止使用黑色金属的工具,防止产生火花,防止发生火灾。
6油品库区域的防火设备,应定期检查,保持一贯的完好性,油品库发生火警应立即报告,并充分使用现场消防工具及时灭火,禁止使用水灭火。
7油品库区域应有醒目的“严禁烟火”的警告标志。
油品库安全管理制度(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油品库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保障员工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油品库内全部员工和相关人员。
第三条目标:确保油品库安全管理工作科学、规范、高效。
第四条基本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管理。
第二章安全设施和装备管理第五条油品库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配置合适的安全设施和装备。
第六条油品库应定期对安全设施和装备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七条安全设施和装备的使用必须符合操作规程和相关安全注意事项,不得随意改动或关闭。
第三章人员管理第八条油品库应建立人员管理制度,确保员工熟悉和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第九条油品库应对所有员工进行安全培训,使其熟悉应急预案和安全操作要求。
第十条油品库应建立健全的安全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责任和权限。
第十一条油品库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四章油品储存和运输管理第十二条油品库应建立严格的油品储存和运输管理制度,包括储罐管理、进出库管理、油品质量管理等。
第十三条油品库应对储罐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密封性和防爆性能。
第十四条油品库应建立健全的进出库登记管理制度,确保油品的正确流向和数量准确。
一、总则为保障油库安全,预防事故发生,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及流程。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油库工作人员及进入油库区域的人员。
二、安全管理制度1. 人员管理(1)所有进入油库区域的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穿着符合规定的防护服。
(2)进入油库区域的人员需接受安全教育,了解油库安全操作规程。
(3)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油库区域,特殊情况需经主管领导批准。
2. 设备管理(1)设备使用前,必须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上报并更换。
(2)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禁止私自拆卸、改装设备。
3. 消防安全管理(1)油库内严禁吸烟、使用明火,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
(2)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确保器材完好、有效。
(3)定期检查消防通道,确保畅通无阻。
4. 环境管理(1)油库区域保持清洁,及时清理油污、垃圾。
(2)禁止在油库区域堆放杂物,保持消防通道畅通。
5. 车辆管理(1)车辆进入油库区域需减速慢行,严禁超速、逆行。
(2)车辆熄火后,方可加油,禁止在加油过程中启动发动机。
(3)禁止在油库区域修理车辆。
三、安全流程1. 入库登记(1)进入油库区域的人员需在门卫处登记,出示身份证、工作证等相关证件。
(2)门卫对进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告知注意事项。
2. 检查设备(1)使用设备前,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及时上报。
(2)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加油操作(1)加油前,检查油罐车设备完好、放油阀关闭、发动机熄火、车钥匙拔出。
(2)设置警示牌,连接静电接地线,鹤管插到罐底部并放好防溢油报警探头。
(3)发油工作人员发出装油指令,严格控制输油速度,禁止喷溅式作业。
(4)装油过程中,驾驶员、押运员和发油工作人员全程监护。
4. 出库登记(1)出库时,登记出库油品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
(2)门卫对出库人员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无遗留物品。
四、附则1. 本制度由油库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油库出入库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确保油库的出入库管理规范,保证油品安全、稳定储存及有效供应,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石油天然气管理条例》、《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化与标准工作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油库的出入库管理工作。
第三条定义1. 油库:指存放和管理石油及石油制品的场所。
2. 出库:指油库向外供给用户的行为。
3. 入库:指油品被油库接收并储存的行为。
4. 库存:指油库存放在油库内的油品数量。
5. 盘存:指对油库库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实物盘点以核对库存数量的行为。
第二章负责人和职责第四条油库负责人油库的出入库管理工作由油库负责人负责。
油库负责人应具有相关的资质和经验,并承担以下职责:1. 负责油库的安全管理工作;2. 负责编制和实施油库的出入库计划;3. 负责监督和指导油品出入库的具体操作;4. 负责维护油库的消防设施和应急设备的正常运行;5. 负责提供相关资料和数据,协助进行油品质量监控和库存盘点。
第五条出库人员油库出库人员是执行油库出库操作的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操作技能和证书,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出库操作。
出库人员的主要职责包括:1. 核对出库订单和车辆信息,确保出库的准确性;2. 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油品装车和出库记录的填写;3. 保证出库油品的安全运输和正确送达目标地点;4. 配合监督人员进行出库检查和油品抽样。
第六条入库人员油库入库人员是执行油库入库操作的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操作技能和证书,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入库操作。
入库人员的主要职责包括:1. 核对入库油品的规格、数量和质量等信息,确保入库的准确性;2. 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油品卸车和入库记录的填写;3. 保证入库油品的质量和完整性;4. 配合监督人员进行入库检查和油品抽样。
第七条检验员油库的出入库检验工作由检验员负责,检验员应该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
检验员的主要职责包括:1. 对出入库油品进行检验和抽样,并进行相应的检测分析;2. 保证检验仪器的准确性和操作的正确性;3. 向油库负责人汇报检测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处理意见。
油品油库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保证油品油库的安全运行,规范油库的管理和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油品油库的管理和操作工作。
3.油库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安全生产。
二、油库的分类和管理1.按照油品的种类和储存方式,将油库分为汽油库、柴油库、煤油库等。
2.按照油库所在地的特点,将油库分为地上油库和地下油库。
3.油库应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负责油品的进出库管理、库存统计、质量监控等工作。
4.油库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经验和技能,并定期接受培训。
5.油库管理人员应做好油品的安全保管,严禁私自出售油品。
三、油库的安全管理1.油库的安全门禁系统应及时更新,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2.油库应配备灭火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测试。
3.油库应定期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4.油库应进行防雷、防爆等安全设施的安装和维护。
5.油库应建立安全巡查制度,定期对油库进行安全检查和整改。
四、油品的进出库管理1.油品的进出库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严禁私自进出库。
2.油品的进出库要进行记录,包括油品的种类、数量、批号、质量等信息。
3.油品的进出库要进行质量监控,确保油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4.油品的进出库要进行封存、封铅,确保油品的安全性。
五、油品的质量管理1.油品的质量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监控和检测。
2.油品的质量要定期进行抽样检测,确保油品的合格率达到要求。
3.油品的质量要进行记录,包括检测结果和处理措施等。
4.油品的质量不合格要及时处理,严禁出库和销售。
六、油品的储存管理1.油品的储存要按照规定的仓储方式进行,严禁混储和暂存。
2.油品的储存要定期进行检查和整理,确保储存环境清洁、干燥。
3.油品的储存要进行库存统计,及时补充和调配,防止油品过期或短缺。
4.油品的储存要进行分类管理,避免不同类型的油品混装和相互污染。
七、油品的销售管理1.油品的销售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严禁私自销售。
2.油品的销售要进行记录,包括销售时间、销售数量、销售对象等信息。
柴油油库管理规定一、总则为了加强柴油油库的安全管理,确保柴油的储存、收发和使用安全,保障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二、油库选址与建设1、柴油油库的选址应符合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和防火安全的要求,远离居民区、水源地、重要公共设施和易燃易爆场所。
2、油库的建设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确保油库的建筑结构、防火设施、电气设备等符合安全要求。
3、油库应设置防火堤、消防通道、防雷防静电设施、通风设备等安全防护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三、人员管理1、油库工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柴油的特性、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2、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违章作业。
在进行装卸、储存、计量等作业时,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手套、防护鞋等。
3、严禁在油库内吸烟、动火、使用非防爆工具和通讯设备。
进入油库的人员应交出火种,关闭手机等通讯设备。
四、设备管理1、油库应配备符合要求的储油罐、输油管道、油泵、阀门、计量器具等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完好和正常运行。
2、储油罐应设置液位计、温度计、压力计等监测仪表,并定期进行校验。
油罐的呼吸阀、安全阀等安全附件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3、输油管道应定期进行巡检,发现泄漏应及时处理。
管道的防腐、保温措施应完好有效。
4、油泵、阀门等设备应定期进行保养和维修,确保其密封性能良好,运行平稳。
五、油品储存管理1、柴油的储存应按照品种、牌号、批次分别存放,严禁混存。
储存罐应标明油品名称、牌号、储存量等信息。
2、油罐的储存量不应超过其设计容量,油罐内应留有一定的安全空间。
3、定期对储存的柴油进行质量检测,发现油品变质应及时处理。
4、油罐应定期进行清洗和维护,清洗作业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确保作业安全。
六、油品收发管理1、柴油的收发应严格执行出入库管理制度,做好油品的计量、登记和统计工作。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司小型油库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障油品储存、供应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小型油库的管理,包括油品储存、运输、供应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小型油库的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相关规定。
第二章油库安全第四条油库必须设置在安全、通风、干燥、阴凉的地方,与可燃物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留有符合规定的消防通道。
第五条油库内严禁吸烟、使用明火,严禁携带火种、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油库。
第六条油库内必须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确保其完好、有效。
第七条油库工作人员必须定期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第八条油库内储存的油品必须分类存放,严禁混存、混装。
第九条油库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油品储存、运输、供应等环节的安全。
第三章人员管理第十条油库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岗位资格证书,熟悉油品性质、安全操作规程。
第十一条油库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十二条油库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按时到岗、交接班,不得擅离职守。
第十三条油库工作人员应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项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第四章物资管理第十四条油库物资采购应严格按照公司规定执行,确保油品质量。
第十五条油库物资入库、出库应进行登记,明确责任人。
第十六条油库物资储存应按照规定进行分类、摆放,保持库内整洁。
第十七条油库物资的盘点、报废、回收等环节应严格执行公司规定。
第五章运输管理第十八条油品运输应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专用车辆,并确保车辆安全技术状况良好。
第十九条运输车辆应配备防火、防爆设备,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第二十条运输过程中,应确保油品不受污染、泄露,防止交通事故发生。
第六章供应管理第二十一条油品供应应根据生产、销售需求,合理制定供应计划。
第二十二条供应过程中,应确保油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第二十三条供应结束后,应及时与客户进行结算,确保资金回笼。
油库安全管理规定1、运输要求(1)运载汽、柴油时要时刻注意行车安全,严格执行运载危险品的有关规定。
(2)选配政治素质好,技术熟练的驾驶员担当专职司机,按规定配备灭火机,危险品标志,防电设备和防火罩,会熟练使用灭火机。
每次出车应认真做好自检,不准带病出车。
(3)运输途中,不准他人搭车,不准停在居民区或人员稠密的地方,驾驶员不准离车或在车上吸烟。
(4)途中行驶应文明、礼貌、中速,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和报警。
2、储存保管(1)下油时,首先应接好接地线,下油桶时,下面应垫好橡胶垫,防止碰撞产生火花。
(2)库内应根据汽、柴油的特点,配足消防器材,电路设施符合防爆要求和具备通风防火措施,空气中的汽油分子含量不超过____%,温度控制在300C以下。
(3)露天存放汽油时,贮存器应完好无损,避免阳光直射,夏季高温期间要经常喷水降温,应经常测定存油量,夏季油罐存量不能超存油量的____%。
(4)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专人发放,不能叫人替代。
(5)油库工作人员在上班时间不准脱岗,闲杂人员不得随意进入。
(6)库内配备的消防器材,须妥善保管,定期检查,以防失效。
加油时驾驶员不准离开,在____公尺范围严禁吸烟,发动机应熄火,加好油后立即驶离。
(7)在高温中午时间,雷雨时禁止加油,库内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搞好环境卫生工作。
(油库安全管理规定(2)是指针对油库进行的安全管理工作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油库安全管理规定:1. 油库设施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包括建筑、设备、消防、通风等方面的安全要求。
2. 油库应设置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油库的安全工作,并配备相应的人员和设备。
3. 油库应实行严格的出入库管理制度,对进出油库的油品进行严格的检验和监控。
4. 油库应设置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围栏、警示标志、监控设备等,防止外来人员进入油库区域。
5. 油库应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油品库房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油品库房的管理,保障库房安全,提高工作效率,保护环境,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具备油品库房的单位,包括石油、化工、航空等相关企事业单位。
第三条油品库房的管理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严格按照本规定执行。
第四条油品库房的管理责任由库房管理员负责,必要时可以成立库房管理小组加强管理工作。
第五条油品库房管理应当充分考虑安全、环保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合理配置和保养设施设备,确保库房的功能和性能达到规定的要求。
第二章油品库房的分类和布置第六条油品库房根据存储的油品种类和数量的不同,可以分为标准库房、专用库房和临时库房。
第七条标准库房是指按照国家标准建造的符合一定要求的库房,主要用于存放石油和化工产品。
第八条专用库房是指按照特定要求建造的用于存放某种特定油品的库房,例如航空煤油库房等。
第九条临时库房是指建设期间或特殊情况下临时搭建的库房,应当及时拆除。
第十条油品库房应当根据油品种类和数量的不同,合理布置储罐、输送设备、消防设备等,确保安全、高效的运作。
第三章油品库房的设施设备第十一条油品库房应当具备足够的储罐容量,储罐应当具备防爆、防静电和防腐蚀等功能。
第十二条油品库房应当配备专用输送设备,如泵、管道、阀门等,确保油品的输送安全和顺畅。
第十三条油品库房应当配备完善的消防设备,包括消防栓、消防水炮、灭火器等,确保及时有效地应对火灾风险。
第十四条油品库房应当配备适当的通风设备,以减少油品挥发和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第十五条油品库房应当配备监控摄像头和安全报警系统,以及入库出库记录系统,以确保库房安全管理。
第四章油品库房的管理第十六条油品库房管理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了解油品储存、管理和安全操作的知识。
第十七条油品库房管理员应当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油品的安全储存和运输。
第十八条油品库房管理员应当定期检查库房的设施设备和仪表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油品油库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油品油库管理工作,规范油品储存、运输和使用,保障工业生产、公共交通和社会生活用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对石油制品或其他易燃易爆液体、气体等物品的存储、加工、使用等各项管理工作。
第三条油品油库管理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油品油库管理应当坚持“分级管理、责任明确,安全风险评估、隐患治理,应急预案、应急处理,安全教育、培训,监管检查、追责问责”等制度。
第二章管理对象第五条油品油库管理对象包括石油制品、化工产品、液化气等易燃易爆液体、气体等物品的保管、加工、使用单位。
第六条油品油库管理对象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申报备案、验收、审批等手续,同时应当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
第七条油品油库管理对象应当设立专门的管理岗位和人员,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油品和油库安全运营。
第三章设施设备第八条油品油库设施设备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规定,严格按照申报备案、验收、审批等手续进行管理。
第九条油品油库设备使用应当经过必要的检测和维修,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第十条油品油库设施设备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保证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十一条油品油库管理应当根据相关规定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油品和油库的安全。
第十二条油品油库管理应当制定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治理计划,开展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三条油品油库管理应当制定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理方案,开展各种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四条油品油库管理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排查隐患和消除安全风险。
第五章管理监督第十五条油品油库管理应当接受市场监管部门和消防部门的监督检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
第十六条油品油库管理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明确责任、加强监管,确保油品和油库安全。
油库安全管理制度一、油库内要控制可燃物:1.杜绝储油容器溢油3.用过的沾油棉纱、油抹布、油手套、油纸等物,应置于工作间外有盖的铁桶内,并及时清除。
4.库房附近,清除一切易燃物,如树叶、干草和杂物等。
二、严格控制火源1.不准携带火柴、打火机或其他火种进入油库。
2.油库内严禁烟火,修理作业必须使用明火时,一定要申报有关部门____批准,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后,方可动火。
3.防止动力设备产生火星。
4.注意安全用电a.防止静电危害1)防止人体产生静电,严禁穿用由化纤材料制成的衣服、围巾和手套到危险区操作,而且禁止在危险区场所脱掉衣服。
禁止用化纤抹布擦试油罐容器。
上罐人员登罐前要手扶无漆的油罐扶梯片刻,以导除人体静电。
2)做好设备接地,消除导体上的静电3)油库内严禁向塑料桶里灌轻质燃料油,禁止在影响油库安全的区域内用塑料容器倒装轻质燃料油。
b.每年至少对电线进行两次检查。
发现电线老化、破损绝缘老化,等不安全因素,必须更新、维修。
防雷保护,避雷设施要经常检测维修三、防毒1.油品库房要保持良好的通风。
进入轻质油库房作业前,应先打开窗口,让油品蒸汽尽量逸散后才进入库内工作。
2.避免口腔和皮肤与油品接触a.严禁用嘴吸含铅汽油或其他油品,如果必须从油箱中通过胶管将汽油抽出时,可以用橡皮球或抽吸设备去吸。
b.作业完毕后,要用碱水或肥皂洗手,未经洗手、洗脸、漱口不要吸烟、饮水和进食。
c.严禁用含铅汽油洗手、擦洗衣服、机件、灌注打火机或作喷灯燃料。
d.不要将沾有油污的工作服、手套、鞋袜带进食堂和宿舍,应放于指定的更衣室,并定期洗净。
四、油库需由专人管理进行防火检查,及时消除隐患,坚持消防人员的值班制度,大的节假日,入冬前,开春前,要进行群众性的防火工作大检查。
五、油库要有明显的消防安全标志,消防器材和设施应保证到位有效,上岗人员明确消防器材和设施的正确使用、明确紧急事件的处理程序和紧急预案。
六、对电器设备和避雷装置进行定期检查,对雨水管线定期清掏,防止因水淹泵坑,电缆沟渗水、设备受潮等原因而导致停机事件发生。
油品油库管理规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油品使用进行控制,对油库进行管理,预防油品引发的环境污染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管理职责、程序和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各类油品的采购、贮存、使用和处置过程。
1.1 危险化学品
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
1.2 警示标识(标志)
指提醒进入工作场所人员注意安全(危害)的标识(标志)。
2 职责
2.1 采购主管部门负责公司生产计划所需油品的采购、入库、贮存、保管等控制,负责对各生产经营部门的油品、油库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2 各生产经营部门负责本部门使用的油品的采购、入库、贮存、保管、发放和使用的控制及废油的收集。
2.3 物业管理部门负责各部门废弃油品的收集和处置。
3 管理内容和方法
3.1 油品的采购
3.1.1 采购主管部门及各采购部门应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编制油品采购计划、实施油品的采购。
3.1.2 采购油品时,采购部门应选择合格供方的产品,并与
供方签订《重点相关方环境保护协议书》,向供方索取油品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物质安全资料数据(MSDS)等文件、记录,确保油品的质量,满足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3.2 油品的运输与入库
3.2.1 采购主管部门及各采购部门应要求供方选定符合要求的贮运人员运输与装卸油品。
3.2.2 供方应保证油品运输安全, 避免跑、冒、滴、漏。
一旦出现泄漏,运输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环境和造成职业健康安全事故。
3.2.3 油品入库时,保管员应根据入库油料的品种、牌号确定贮油区或装油油罐,以便接收油品。
3.2.4 油库保管员应验证油品的质量证明书,验证油品数量。
油库保管员应填写到货记录并填写交检单,并送往产品检验主管部门按规定的项目和期限进行进行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3.2.5 接收桶装油料时,要防止开车门时油桶自行滚出,卸桶时地面应放置垫桶物,禁止直接抛桶。
搬运油桶应轻拿轻放,防止油桶倾倒和油品的泄漏。
保管人员应及时核对油桶数量,检查质量,清理和处理漏桶。
3.2.6 接收油罐车向油库的油罐卸油时,应防止油品的泄露,并连接油罐车的静电接头,防止静电引起火灾、爆炸。
3.3 油品贮存与保管
3.3.1 贮存各类油品的油库由所属的生产经营部门管理。
油库的设计要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设备和设施要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3.3.2 油库应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包括油库安全管理制度、用火管理制度和外来人员登记制度等。
3.3.3 油库工作人员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3.3.4 接触油品的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要用嘴吸取油料,严禁用汽油洗手和洗机器零件。
3.3.5 露天存放的桶装油料,要尽量隐蔽遮盖,桶身要倾斜,原口朝上,双口在同一水平线上,防止雨水侵入,垛位四周应设排水沟。
3.3.6 贮存油品的油罐、油桶、管线及油泵等设施应严密不漏,发现渗漏,应及时检修,并对渗漏出来的油料应妥善处理。
3.3.7 油品保管员应对贮油设施进行日常检查,正常情况每天查库一次;每次查库后应详细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上报。
3.4 油库的防火防爆措施
3.4.1 各油品、油库管理部门应根据库区的具体情况,划分消防区域,制定应急预案,配置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维护,防止失效,严禁挪用。
3.4.2 贮油区内严禁烟火,并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标志)。
油库应按规定设置消防通道,消防通道上严禁堆放任何材料、设备等障碍物品。
3.4.3 贮存油品的库房等建筑物周围应清除一切易燃物品。
用过的沾油棉纱、棉布等,应置于危险废物箱内,并及时清除。
3.4.4 贮存油品的库房中所有电器设备必须是防爆型的,不得拉接临时电源线和临时使用非防爆型的电器设备。
3.4.5 油库管理人员对进入库区的人员要严格履行登记手续,讲明注意事项。
各类人员不准携带火柴、打火机、爆炸物等进入贮油区、油库,禁止穿外露钉子鞋进入贮油库区。
3.4.6 进行设备维修作业必须使用电焊等明火时,应制定并采取安全防火措施,设专人监护,并按Q/SZ G59.16标准规定履行临时动火审批手续。
维修油桶、油罐时,应确保未经洗刷的油桶、油罐不得焊补。
3.4.7 油库管理部门应根据油品的保管情况,制定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应急预案。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应执行相应的应急预案。
3.4.8 在油品储存库区的适当位置,应放置灭火剂、铁锹、钩竿、斧头、沙箱、水桶等消防器材和工具以备应急使用。
3.5 油品的发放
3.5.1 保管人员在发放油品时,必须严格遵守作业指导书的规定,防止油品泄露引发的有害环境影响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3.5.2 油品使用部门在领取油品时,应掌握用多少、领多少的原则,不得超量储存油品。
3.6 油品使用中的控制
3.6.1 使用部门领取油品后,应将油品保存在室内指定地点,做好标识,并采取防渗、防火、防爆措施,妥善保管。
3.6.2 油品使用时,要加强污染预防,取油和加油时要使用合适的工具,小心操作,严防油类外泄;取油后将油桶等容器的盖子盖好。
3.6.3 机械加工使用油品进行冷却、润滑,热处理使用油品冷却工件后,应注意收集、擦拭工件上沾上、带走的油品,防止油品污染土地。
3.6.4 一旦出现油品外泄,操作者应立即用棉纱或棉布将泄露的油品擦拭干净。
废油棉纱或棉布应投放到含油废弃物箱内,以便集中处理。
3.7 废油的处置
3.7.1 废油产生部门要将废油收集起来,装进密封桶内贮存。
油桶存放时应将桶盖盖严。
废油回收桶下要有防渗措施,防止污染地面。
3.7.2 设备检修时,应提前准备好接油盒,收集检修中产生的废油并集中倒入废油回收桶;设备检修时应将带油设备零件放入检修盘内,严禁直接放到地面。
3.7.3 物业管理部门应与具有废油回收资格的单位(指具有工商营业执照、政府环保部门签发的经营许可证、公安部门检发的经营许可证)签订《废旧物资收购方环境协议书》,委托其来公司回收废油,并办理废油的交接手续。
3.8 监督检查
3.8.1 采购主管部门、安全环境管理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应对油品、油库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处理。
3.8.2 对违反油品、油库管理规定发生事故时,安全环境管理主管部门应按Q/SZ G59.06标准对责任部门、人员进行处罚。
4 形成文件和记录
4.1 废旧物资收购方环境协议书
4.2 环境监测记录
4.3 《职业健康安全检查记录》
4.4 《消防检查记录》
附件四危险化学品使用清单
危险化学品使用清单:
附件五危险化学品储存状况安全评价报告
危险化学品储存状况安全评价报告单位:编号:
附件六危险化学品安全、环保特性评审表
危险化学品安全、环保特性评审表
单位:编号:
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