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备课
- 格式:docx
- 大小:84.96 KB
- 文档页数:12
第六单元 图案美
-----对称、平移、与旋转
教学内容:
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根据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认识平面图形 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
单元教学所占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了解了生活中平移、旋转现象的基础上学习的。对称、平移与旋转等内容,在小学阶段这是最后一次学习,因此,教材设计了观察实物、动手拼折、设计图案等活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等活动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实例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够用折纸的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会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平面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
2、能力目标:灵活运用对称、平移或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思维情感目标:欣赏生活中的图案,体验图形美。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教学难点: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用平移或旋转方法设计简单图形。 教法:引导
学法:动手操作
教具:图片
学具:图片,尺子
课时安排;5课时
作业设计的种类和数量
作业的设计分为巩固性作业,拓展性作业,综合实践性作业,其中巩固性作业主要是以课本为中心,围绕基础知识,针对大多数学生而设计的,难度适中,拓展性作业和综合实践性作业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作业数量适中,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信息窗1---美丽的旗帜(新授课)【5.10上一、上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能力目标:主动参与画图形的活动,
3、思维情感目标:感受图形的对称美。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确定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法;引导
学法:动手操作
教具学具:图片、尺子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旗帜的图案,我们来欣赏一下吧。出示信息窗图。
生、看图
二、自主探究
师: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同学们可以拿出学具来观察一下。
生;拿出学具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发现,并演示汇报。(他们都是对称图形,从中间对折两边会完全重合)
师:你能找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吗?同位交流,相互指这些图形的对称轴。
生:同位活动,互相指
师:在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中,那些是轴对称图形呢?
生:小组合作,先判断那些是轴对称图形,再通过对折来验证。并把小组的发现汇报。(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等边三角形、圆形)。
师:你能画出这些平面图形的对称轴吗?
生尝试画,全班交流。(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一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师:画对称轴时一般用点画线,并演示点画线的画法。
师:通过上面的活动,你知道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吗? 生:小组讨论,汇报补充完善。(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
生:独立做自主练习。并交流。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你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助动词图形吗?
生:尝试完成,交流画法。1、找对称点,2、找对称线段。
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5,交流订正。
师:你能自己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它的对称轴吗?
生:独立设计,展示作品。
小结:
谈一下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 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 :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
【教学反思】:
本课把对称图形的变换作为学习与研究的内容,由于在生活中有很多对称现象,因此,在教学中我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生活例子来创设情境,实现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一、 展示生活中丰富、有趣的例子,让学生充分感知轴对称现象。“轴对称图形”中的剪纸和折纸撕纸使学生感受到轴对称图形变换就在自己身边,
二、 在动手操作中,认识对称,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对称图形。在课中安排了“折一折”“剪一剪”“移一移”“画一画”“做一做”等,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不仅使学生加深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提高动手能力,而且为学生独特的创意和丰富的想像提供了学习条件。
三、 通过审美情趣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中我让学生欣赏、收集图案,引导学生发现美。让学生尝试设计图案,鼓励学生创造美,展示美,同时使学生体悟到美丽的图案其实可以用轴对称得到,从而初步开成以简驭繁的思想。这样可以愉悦学生心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信息窗1(练习课)【5.11上一、上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的第89、90页。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对具体实物的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来认识轴对称图形,切实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准备:学具袋中的图案。
教学过程:
处理自主练习的题目。
1、做自主练习的第1题,这是一道在方格纸上画平面图形对称轴的练习。练习时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圆的对称轴可由学生多画几条,体会到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做自主练习的第3题,这是一道关于生活中的镜像对称的练习。练习时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判断,也可以进行实际模仿,然后再完成。 3、做自主练习的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4、做自主练习的第5题,这是一道动手操作的题目。练习时,可仿照题目中的图示剪一剪,感受平面图形的对称性,也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剪出美丽的图案全班展示。
作业:基础训练。
课后反思:学生通过对具体实物的观察和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找出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好方法,即确定一个点然后照模样画。个别同学抽象思维能力较差,需要强化训练,可通过实物演示,多帮助理解。
信息窗2-美丽图案(新授课)【5.12上一、上二】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平面图形的平移,
2、能力目标: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平移。
3、思维情感目标:灵活 运用平移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
教学难点:用平移方法设计简单图案。
教法:引导
学法:观察、动手操作
教具学具:图片、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美丽的旗帜,进一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更美的图案。出示信息窗2图。
生、看图。
二、自主探索 师;大家回忆一下,什么是平移?
生、汇报。把一个物体沿着水平或垂直方向移动是平移。
师:这些美丽的图案那些是通过平移得到的?
生、汇报
师:你们能不能把这些美丽的图案画出来呢?先画
试试看。
生、小组合作,尝试画图。并汇报。
学生进行汇报:
生:先画 ,再通过平移得到 这个图案的
生:我是这样平移的
师:这几个同学用平移 的方法画出了这个美丽的图案,真不错。你能把另两个图形用平移的方法画出来吗?
生:小组合作,尝试画图。再汇报。
三、练习巩固
自主练习第3题是在方格纸上确定平移位置的题目。
练习时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或全班交流。确定平移的格数是一个难点,平移时应先找到一个参照点,数出参照点平移的格数就是图形平移的格数。
第4题是按要求平移图形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并说说怎样画才能符合要求。
四、小结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设计: 平移
信息窗2 (练习课)【5.13上四、5.14上一】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平面图形的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
2、能力目标:灵活 运用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思维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
教学难点:用旋转方法设计简单图案。
教法:引导
学法:观察、动手操作
教具学具:图片、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一些美丽的图案是由图形平移得到的。大家也能利用图形的平移来设计一些图案。信息窗中还有一些美丽的图案是由图形的旋转得到的。大家看一下那些是通过图形的旋转得来的?
生、观察汇报
二、自主探索 师:大风车图案是怎样画出来的?
生小组合作,动手画图。汇报
生、我是这样画的
生:我也是通过旋转画出的大风车的图案,不过我跟她不同,我是按逆时针方向,每次旋转90。,旋转3次得到的,而她是顺时针旋转得到的。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你能说一下怎样把一个图形旋转吗?
生讨论汇报1、绕一个点 2、按一定的方向 3、确定旋转度数
师:大家观察的真好,你能把线段A B 1、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2、绕B点逆时针旋转90℃
生、动手操作,并演示
师:大家来当设计师,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来设计美丽的图案。
生、进行设计画图,并展示
三、练习巩固
1、做自主练习的第1题。让学生自己观察,然后小组研究解决
2、做自主练习的第2题,这是一道在方格纸上确定平移位置的题目。练习时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或全班交流。确定平移的格数是一个难点,平移时应先找到一个参照点,数出参照点平移的格数就 是图形平移的格数。
3、第3、4题是关于生活中旋转现象的题目。练习时可让学生说说物体是怎样旋转的,并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还有类似的例子。
4、第5题是按要求平移和旋转图形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并说说怎样画才能符合要求,注意说清旋转时是怎样旋转的。
5、第6题是欣赏与设计的题目。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美丽的图案,包含了对称、平移与旋转,学生在感受图案美的同时,判断图形中有哪些学过的知识,激发学生运用对称、平移与旋转的知识设计标志的欲望。
四、小结
谈一下这一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1、绕一个点 2、按一定的方向 3、确定旋转度数
我学会了吗?(复习课)【5.17上一、上二】
教学内容:第95页“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的:
1、通过大量折一折、画一画等活动,引导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及图形平移与旋转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