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李庄-魅力名镇知识分享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宜宾李庄古镇旅游攻略简介宜宾李庄古镇位于中国四川省宜宾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代水乡古镇。
这里有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的建筑群,古色古香的街道和独特的地方风情,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
本文将为您介绍宜宾李庄古镇的旅游攻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个古镇,并进行畅游。
交通从宜宾市区出发,乘坐公共汽车或出租车前往李庄古镇。
公共汽车是比较便宜的选择,而出租车的费用较高。
整个行程大约需要40分钟,路程比较方便。
古镇特色宜宾李庄古镇以其独特的水乡风光和古建筑闻名。
这里有众多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如吴越楼、石板街和李庄桥等。
古街两旁是石板路,古香古色的街道两旁是商店和小吃摊位,非常适合散步和购物。
古镇还有许多特色文化活动,如传统的船灯游行和灯笼节等。
在节日期间,游客可以欣赏到精彩的表演和传统的民俗活动。
此外,古镇还有许多传统手工艺品,如剪纸、竹编、布艺等,可以作为纪念品购买。
游览路线下面是一条推荐的宜宾李庄古镇游览路线: 1. 入口:从古镇的南门入口进入,开始您的古镇之旅。
2. 吴越楼:这是古镇的标志性建筑,是吴越文化的代表,值得一看。
3. 石板街:漫步在古老而美丽的石板街上,欣赏古香古色的建筑和小店铺,品味古镇的独特风貌。
4. 李庄桥: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石拱桥,是古镇的景点之一。
5. 城隍庙:参观古镇的城隍庙,感受当地的宗教氛围。
6. 镇北广场:这里是古镇的中心广场,人们可以在广场上休息和欣赏景色。
7. 东门古城墙:古城墙是古镇的重要标志,游客可以在城墙上俯瞰整个古镇的风景。
8. 离开:结束您的古镇之旅,从北门离开回到宜宾市区。
美食推荐在宜宾李庄古镇,有许多当地的美食值得品尝。
以下是一些推荐的美食: - 毛血旺:这是宜宾的传统火锅菜品,以其麻辣味和丰富的配料而闻名。
- 三和面:这是一种传统的面食,以面条鲜嫩,汤汁美味而受到游客喜爱。
- 李庄米线:这是古镇的特色小吃之一,米线口感软滑,配料丰富,非常美味。
李庄古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在参观李庄古镇这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古镇的独特魅力和丰富文化内涵。
在这次活动中,我结识了各个领域的人才,开阔了自己的眼界,也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李庄古镇的古建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古老而精美的建筑物,承载了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
看到这些古建筑物的细致雕刻和独特的布局,我不禁感慨古人的智慧和艺术才华。
参观了李庄的古街巷和民居后,我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和风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其次,我还学习到了许多关于古镇发展和保护的知识。
在社会实践中,我与古镇的当地居民进行了交流,了解了他们对古镇保护的认知和看法。
他们告诉我,古镇的保护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保护好古镇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才能让后人继续受益。
这让我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只有大家的努力才能让古镇得以延续下去。
此外,这次实践活动还让我了解到了李庄古镇的文化活动和旅游资源。
我参观了一些工艺品店和艺术展览馆,了解了当地特色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和艺术创作的精髓。
通过这些参观和了解,我对传统手工艺和艺术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总的来说,这次参观李庄古镇的社会实践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通过实践活动,我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也收获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
活中,我会将这次实践的体验和心得应用到实际中,继续发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介绍宜宾李庄古镇的作文
《宜宾李庄古镇》
嘿,今天我要给你介绍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宜宾的李庄古镇。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李庄古镇玩,刚到那儿,就被那古色古香的氛围给吸引住了。
一走进古镇,脚下是古老的石板路,感觉就像走在历史的长河里。
两边都是那种有着岁月痕迹的古建筑,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我慢悠悠地在街上晃荡,看到了好多有趣的小店。
有一家卖特色小吃的,那香味直往我鼻子里钻。
我忍不住跑过去,买了一份白糕,哇,那味道,香甜软糯,一口下去,满满的幸福感。
然后我又逛到了江边,江水悠悠地流淌着,江面上时不时有几条小船划过。
我在江边找了个地方坐下来,静静地看着江水,感觉时间都好像慢下来了。
看着看着,我都有点恍惚了,感觉自己好像穿越回了古代一样。
到了晚上,古镇又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那些古老的建筑上亮起了灯,黄黄的灯光照在石板路上,特别温馨。
我在古镇的小巷子里走来走去,享受着这宁静又美好的夜晚。
总之,宜宾李庄古镇真的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充满了魅力和故事。
如果你有机会去宜宾,一定要去李庄古镇逛逛,相信你也会像我一样爱上这个地方的。
咋样,听了我的介绍,是不是很想去呀?哈哈!。
李庄--宜宾的明珠(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写事作文、写人作文、写景作文、抒情作文、书信作文、读后感、成语造句、小学作文、观察日记、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writing stories, writing people's compositions, writing scenery compositions, lyric compositions, letter compositions, feelings after reading, idiom sentences, primary school compositions, observation di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李庄--宜宾的明珠“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8月将在宜宾拉开序幕,今日,记者……”《翠屏新闻》正在播放的新闻一下子把我吸引了。
名胜四川·李庄古镇作者:李清凌李庄古镇在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有一个江边的千年古镇——李庄。
近些年,李庄古镇蝶变新生,吸引众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在人文李庄邂逅“诗和远方”。
月亮田景区月亮田景区是李庄古镇国兴路、盐李路和长江岸线交会的一片三角形区域,占地面积约1046亩,是李庄古镇新增的一个核心景区。
该景区按“一馆一址一池一街二十四院”进行打造,其中,“一池”,即月映荷池,水体占地面积约60亩,环绕月亮田片区;“一街”,即营造人文街,以川南民居传统建筑为基调,突出建筑文化主题;“二十四院”包括来今雨轩、君子居、芬芳苑、人间月等景点。
月亮田景区风光如果说“一池一街二十四院”是月亮田景区的“颜值”担当,那么“一馆一址”则浓缩了李庄古镇的文化内涵。
“一馆”,即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一址”,即中国营造学社旧址。
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2022年4月底,位于月亮田景区内的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中国营造学社陈列馆迎来开馆。
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的建筑风格为川南民居风格,建筑面积10160平方米,展出实物档案474件。
博物馆有序厅、崇文包容·大义李庄、风雨共济·文化抗战、薪火永续·共谱华章、尾厅五个部分,对1940年至1946年期间李庄的文化抗战历史进行了系统回顾。
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展厅中国营造学社陈列馆与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相隔不远。
该陈列馆建筑面积2323平方米,分为中国营造学社旧址原状陈列、“营造之路”基本陈列和“不为繁华”“营造密码”两个专题展览,通过时间脉络、专题展示的方式,利用实物史料、图文展板、多媒体互动体验、场景塑造等展陈手段,聚焦展示了中国营造学社为中国建筑史研究作出的重大贡献。
该陈列馆是除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外,国内第二个关于中国营造学社的永久性展示场所。
中国营造学社陈列馆李庄古镇有1400多年的建镇史。
抗战时期,李庄书写了中国文化抗战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游历李庄古镇心得李庄古镇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是一座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古镇。
我有幸游历了这座美丽的古镇,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和深刻的体验。
来到李庄古镇,我被它独特的古建筑和传统文化所吸引。
古镇内保存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这些古老的建筑风格独特,雄伟壮观,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尤其是李庄古镇的水街,两旁的古建筑错落有致,建筑风格各异,给人一种穿越时光的感觉。
我沿着水街漫步,感受到了这里的历史和文化。
李庄古镇还有许多有趣的文化活动和民俗表演。
我参观了一场古装表演,演员们身着古代服装,表演了许多传统的戏曲和舞蹈,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的岁月。
另外,古镇还有许多手工艺品作坊,我亲眼见到了传统的制作过程,感受到了工匠精神的传承。
这些文化活动和手工艺品展示,使我更加了解了李庄古镇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
李庄古镇的美食也是一大亮点。
这里有许多传统的小吃和特色菜肴,让人垂涎欲滴。
我品尝了当地的小笼包、鸭血粉丝汤等美食,口感鲜美,让人回味无穷。
古镇中的茶楼也是一处不可错过的地方,我品尝了当地的茶叶,茶香扑鼻,回味无穷。
这些美食让我更加喜爱李庄古镇,也让我感受到了江南的独特魅力。
我还参观了李庄古镇周边的自然景观。
古镇四周环绕着山水,景色优美。
我游览了附近的湖泊和山峦,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神秘。
在湖边散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心情格外舒畅。
这里的自然景观与古镇的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形成了独特的风景线。
总的来说,游历李庄古镇是一次难忘的体验。
我通过这次旅行,不仅了解了古镇的历史和文化,还品尝了当地的美食,欣赏了自然景观。
这座古镇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我也深深被它所吸引。
我相信,李庄古镇会继续保持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探索和欣赏。
西南边陲的抗战⽂化中⼼——李庄古镇⼏年前读了岳南的《李庄往事》和岱峻的《发现李庄》后对古镇李庄就⼼向往之,这次从西藏返黔路过宜宾,专程到李庄了却⼼愿。
早晨6:30从泸定县出发,10点过雅安市离开318国道,12点到宜宾市四川的古镇很多,李庄之所以蜚声国内外,是因为抗战时期李庄以他博⼤的胸怀,包容了国⽴同济⼤学、⾦陵⼤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等⼗多家⾼等学府和科研院所,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如李济、傅斯年、童弟周、梁思成、林徽因、梁思永等云集李庄达六年之久,从1940年⾄1946年抗战烽⽕中古镇李庄弦歌不辍,这六年李庄从⼀个名不见经传的西南边陲⼩镇提升为中国抗战⽂化中⼼之⼀。
李庄,这是⼀个⽂化和历史遗迹沉淀的古⽼的⼩镇,这是⼀个诉说着抗战风云和沧桑的古⽼的⼩镇,这是⼀个能折射中国传统⽂化、涵养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古⽼的⼩镇……李庄古镇位于四川省宜宾市东郊长江南岸,素有“万⾥长江第⼀古镇”之称。
李庄距今已有1460年建镇史,是长江边上的千年古镇,依长江繁衍⽣息,形成了“江导岷⼭,流通楚泽,峰排桂岭,秀流仙源”的⾃然景观。
这⾥⽓候宜⼈,地形平坦,⽔陆交通便捷,历史悠久,⼈⽂景观荟萃,少了些商业⽓息,多了些淳朴的⼈⽂⽓息。
(百度百科)西南边陲的抗战⽂化中⼼——李庄古镇战⽕的迫近,物价的飞涨,迫使在昆明的上海同济⼤学第六次迁校。
当时的宜宾拥挤,⽆⼒安置。
南溪有能⼒,却遭到当地的绅⼠的反对。
⽽李庄的绅⼠正好相反,他们悉知这⼀情况后,急召开了各界⼈⼠代表会,⼤家⼀致同意,发出:“同⼤迁川,李庄欢迎,⼀切需要,地⽅供应。
”的电⽂,这16字,掷地有声,巨⼒千钧。
这三千⼈的江边⼩镇,要接纳⼀万多外省藉的⽂化⼈,这是何等开阔博⼤的胸怀和⽓概!李庄还是抗⽇战争时期⼤后⽅的⽂化中⼼之⼀,1939年,⾃“同⼤迁川、李庄欢迎,⼀切需要、地⽅供应”⼗六字电⽂发出起,国⽴同济⼤学、⾦陵⼤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等⼗多家⾼等学府和科研院所,在抗战时期迁驻李庄,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如李济、傅斯年、陶孟和、吴定良、梁思成、林徽因、童第周、梁思永、劳⼲等云集李庄达六年之久,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这部扛⿍之作就诞⽣在李庄。
真有“酒池肉林”,大概就是这个隐世小镇的模样每逢饭点,长江边的李庄,就成了肉林。
本已是酒池了——背靠宜宾好酿酒,李庄古镇上每走几步就有酒坊。
大缸子小瓶子里都藏着海,仿佛要和咫尺外的长江拼气势,又臭又香的酒糟味道就是对战的号角,时时刻刻都在吹。
肉林则是每日限时供应。
临近饭点,一个接一个的师傅从饭店深处慢慢踱到街头,四川老街的房子面门窄,进深长,一眼望去仿佛山洞,钻出来的大师傅们,就像是刚从秘境里出来的上师,身怀着了不得的宝贝。
是真有大宝贝!师傅们掏出一把巨大的菜刀,长和宽都脱离了日常的维度,与其说是工具,不如说是宣言:这肉林,如你所愿。
李庄的肉林交响曲也随即进入高潮。
精心煮到刚好的大块二刀肉被放到了门口精心搭建的台案上,戏剧化地颤巍巍抖几下,听天由命,任人宰割。
但它们的结局是温柔的,甚至是带着爱意的:持大刀的师傅们,先翻花一样操着大刀给二刀肉修容,剔掉四面八方不够平整的部分,修到能四平八稳在案板上躺住了,方才上演大戏。
此刻大刀打横,从侧面慢慢割入肉块,缓缓推进,同时来回轻轻拉扯,薄如蝉翼的肉片先在刀面耸起小小的浪头,又平静而温柔地匍匐下去,随着刀面的行进轻轻颤抖。
等到刀锋、刀背依次突破了做功的平面,薄如蝉翼的肉片才最终平静了下来,仿佛从未同母体分离,可旋即,大师傅们大刀一撩,肉片竟悬到了空中 ——肉真的在飞!大师傅们大刀横挥,向路过的游客们展示这巨大的肉片,要让所有人都看清它轻薄到会在这个动作里飘起来,还透着光,这也让承托它的刀愈发显锋利坚硬。
大师傅们手再一抖,肉片就挂到了专用来展示的木架上,讲究一点的店家,还会挑选一桠株型优美的去皮老树枝甚至根雕来做肉片的架子。
经年服役,早已浸润得油光光的枝丫上长出了第一片“叶子”,很快,更多的“叶子”也挂上了枝头,饭点的李庄,正在活色生香展示酒池肉林的真谛。
大师傅的手法也越来越快,大肉片被整齐地排在大白磁盘里,用轻盈构建出了四川人,乃至所有国人喜欢的关键词:实惠,丰盈。
四川李庄古镇导游词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四川省的李庄古镇,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的古镇。
李庄古镇位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距离成都市约150公里。
这里是中国境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民居建筑群落之一,也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李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首先,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李庄的历史。
据考古学家研究发现,李庄镇在战国时期就已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而在明代,李庄通过水陆交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商业中心。
明代以后,李庄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繁荣的商业使得它成为一个繁华的手工业城市。
当时,李庄拥有众多手工业者,如织布、绣花、制鞋等行业,而这些手工业的繁荣也带动了李庄的经济发展。
其次,我要介绍的是李庄的建筑风貌。
李庄古镇的建筑保持了明、清时期的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
游客们可以欣赏到古朴典雅的宅院、宗祠、庙堂、街巷等建筑,领略到中国古代乡村建筑的独特魅力。
这些建筑多以青砖、灰瓦和木构建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
大家可以看到,李庄的街道狭窄而曲折,石板铺就的街道两旁是古色古香的老建筑,给人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
这座古镇的建筑保存得非常完整,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
再次,我要介绍的是李庄的文化底蕴。
李庄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镇,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这里有众多的文化古迹和历史遗址,如李氏宗祠、韩贤书院、清代官署等。
其中,李氏宗祠是李庄的象征,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之一。
宗祠内保存有大量的历史文物和珍贵的木雕艺术品,展示了明清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
韩贤书院是李庄的又一重要文化遗址,这里是中国古代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而清代官署则是展示清代政府管理制度和风貌的重要代表。
这些文化古迹和历史遗址,记录了李庄古镇丰富的历史,也见证了这座古镇的辉煌过去。
最后,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李庄的民俗文化。
李庄古镇因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一系列传统的节庆活动和民俗习惯。
四川李庄古镇导游词大全四川李庄古镇位于四川省宜宾市东郊长江南岸,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之称。
四川李庄古镇是一个折射汉族传统文化,涵养着汉族民族精神的古老的小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川李庄古镇导游词,欢迎参考!四川李庄古镇导游词1李庄古镇位于宜宾市郊19公里处的长江南岸李庄坝,距岷江与金沙江交汇处19公里。
因镇境有一天然大石柱俗名“李庄”而得名,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之称。
1939年,自“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应”十六字电文发出起,国立同济大学、金陵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等十多家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在抗战时期迁驻李庄,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如李济、傅斯年、陶孟和、吴定良、梁思成、林徽因、童弟周、梁思永、劳干等云集李庄达六年之久,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这部扛鼎之作就诞生在李庄。
古镇深处,是几条古街巷,与其他以“古”为特色的景区不同,古街巷没有任何“做旧”的痕迹。
狭长的街巷两旁,均是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四合院,像刘家院子、王家院子以及传说中的龙门客栈等,清一色的石地木墙、精工建造。
徜徉其间,每一座古宅似乎都在诉说着李庄昔日的繁华与沧桑。
李庄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即为古僰人聚居地,一度曾是川南6县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李庄镇文物古迹众多,人文景观荟萃,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比较完整地体现了明、清时期川南庙宇、殿堂建筑的特点。
李庄作为历史文化名镇,至今完整保存着18条明清古街巷。
这些街巷道路皆由条形或方形石板铺砌而成,两边一般留有一米宽的石阶。
街巷的名称多根据其位置、特征或集中从事某一商贾活动而命名。
从高处放眼望去,李庄的房子近乎清一色青砖灰瓦,大大小小的四合院沿街巷相连成片。
小的四合院面积约150至200平方米;大的四合院面积由数百至数千平方米不等。
四合院中的天井可以说是李庄四合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铺有条形青石板和良好的排水系统,主要功能是采光、休闲和洗晾衣物;有的还修有栽种花草的台圃。
李庄:消失的学术城抗日战争的烽火战乱,“偌大的中国,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北平、上海、南京等地的一大批学术教育机构纷纷西迁。
1940年—1946年间,在当地士绅的慨然相邀和民众乡亲的热情扶助下,国立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央营造学社、中国大地测量所、金陵大学文科研究所等十多家高等学府、研究机构陆续辗转迁移到长江边上的古镇李庄。
一时间,大批学子包括世界级大师梁思成、林徽因、傅斯年、李济、童作宾、梁思永、童第周等云集李庄,使李庄这个不足3千人的小镇,新增人口1.1万余人。
6年间,李庄为学者学子们安置了一张张平静的书桌,给战时中国人文科学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养分,这个当时地图上都找不到的村庄,成了战时中国最具影响的一座学术城。
当今学人,称李庄是“中国文化的折射点、民族精神的涵养地”。
李庄镇,地处宜宾东郊19公里处的长江南岸,因镇境有一天然大石柱俗名“李庄”而得名。
李庄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即为古僰(bó)人聚居地,属古僰国、僰侯国地。
南朝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置南广县,县治即设在今李庄。
明末清初,李庄在“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大潮中形成了多元厚重的文化底蕴。
现在的李庄,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4A级旅游景区,在0.4平方公里的古镇核心保护区内,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庙宇、祠堂、民居四合院及众多的古街巷,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建筑旋螺殿和中国营造学社旧址等。
走进李庄古镇,首先看到的是这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岳庙。
该庙位于李庄镇西面,始建于明正德年间,供奉东岳大帝,现存建筑为清道光七年(1827年)重建,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由岱宗殿、玉皇楼、丙灵殿、关圣殿和十殿阎罗组成,为木、石、砖结构建筑。
1940年秋,日军先头部队突进长沙,直逼西南和陪都重庆。
从上海出来已经搬迁了五次的同济大学被迫又一次停止在昆明建校的计划,准备再度迁移。
当时南溪县李庄镇的士绅罗伯希、罗南陔(gāi)等人听到这一消息后,经与李庄各界代表协商,即向同济大学和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出了一封十六字的电文:“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
四川李庄古镇导游词四川李庄古镇位于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是一座具有三十余处古建筑和800多年历史的古镇。
这里保存着中国传统文化及农耕社会生活的珍品,是一条对深入了解四川文化的必经之路。
李庄古镇历史悠久,至少可追溯到宋朝。
由于处于川南茂密的森林草地地带,李庄古镇的环境凉爽宜人,成为人们居住的理想场所。
在古代,李庄古镇曾是通往外省的贸易中心,这也为古镇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机会。
作为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李庄古镇不仅有许多历史文化建筑,还有很多历史文物和神秘的传说故事。
古镇中的重要建筑有李家官府、李家庄园、百年永安牌楼等,还有许多民居和店铺,特别具有四川南方民居的特色,其红色墙、黑色瓦、白色门窗和木构楼房组成的村落,完美地保留了四川古代传统商业文化的历史遗迹。
从李家官府到李家庄园,都展现了古代川南商家掌控官商政治的手法,是农民文化的载体。
百年永安牌楼高约13米,巍峨壮观,是现存西南唯一一个因牌楼而得名的乡镇。
李庄古镇还有许多神秘的传说和民间故事。
其中最著名的是传说中的“东篱秋月”。
据说明孝宗宣德年间,河东张先生到四川修行,尝到了李庄古镇所出的贡茶,赞叹不已,便与官员李厚民结为了好友。
张先生离开以后,耳畔仍聆听到李庄古镇茶音低远,于是他常常坐在东篱下,开怀畅饮,临楼风景秋盼,饱览诗情画意。
从此,东篱便成了李庄古镇名声大噪的景点之一。
另一个传说是荔波果(当地称为“车厝果”)都是龙帝洒下的棫棵果。
据说“车厝果”原本是夜空中徘徊的星辰,后来被龙帝看中,使其变成棫棵果,是龙帝大赐生民的恩惠。
如果你对于历史和传说故事感兴趣,那么来到李庄古镇绝对会令你受益匪浅。
除了历史文化建筑和传说故事,李庄古镇还有许多美食、特产等值得品尝和带回家的纪念品。
李庄古镇的辣椒面条、油爆鳝鱼、豆花巧克力、鲜果蔬、黄桃、煎饼、鸡枞、石榴等美食异香扑鼻,鲜美可口,可以让您流连忘返。
别忘了在此购入一些当地的特产作为纪念,如李庄古镇的古月饼、火腿肠、腊肉、豆豉和酱油等,这些不仅保存着当地传统风味,而且还别具一格,能使您的味觉享受到极致。
李庄古镇导游词优秀范文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李庄古镇!我是今天的导游,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这座古老而迷人的古镇。
李庄古镇位于中国江苏省昆山市,始建于宋代,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这里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和独特的自然景观,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也是一座具有浓郁江南风情的古镇。
首先,我们来参观古镇的核心景区——李庄古街。
这里保存了大量的明清建筑,堪称江南古街的典范。
古街两旁是古色古香的民居,街道宽敞平整,石板铺成,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在这里,你能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底蕴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
接着,我们来到古镇的标志性建筑——文昌阁。
这是一座建于清代的传统建筑,也是古镇最高的建筑物。
文昌阁建筑风格典雅庄重,内部设有供奉文昌帝君的大殿,寓意着古镇文化的繁荣和人民的祈福之心。
在古镇的一角,还有一座古老的私家园林——梅园。
梅园是李庄古镇的一颗明珠,以其精致的园林设计和美丽的梅花而闻名。
梅园里种植了各种品种的梅树,每到春天,万紫千红的梅花竞相争艳,给游客们带来了极大的视觉享受。
在古镇的南部,还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庙——映月观。
映月观是古镇的文化重地,建于明代,供奉观音菩萨。
观内供奉着一尊三尺高的观音像,非常庄重肃穆。
每年农历初一至十五,这里举办盛大的庙会,吸引了大量的香客和游客前来参观。
除了以上几个景点外,古镇还有许多值得一游的地方,比如古镇的东南角有一个古老的舞台,传说是明代的华庄表演队的演出场所;西北角的凤塔是古镇最高的建筑,登上塔顶可以俯瞰整个古镇的美景;此外,古镇还有许多美食街和小吃摊,让你品尝到地道的江南美食。
李庄古镇是一座充满人文底蕴和自然美景的古镇,这里既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又有独特的江南风情。
走在古街小巷,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世界,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传统的熏陶。
而大自然给予古镇的礼物,又让这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在结束今天的导游之前,我要特别提醒大家保护好古镇的环境和文物,不乱丢垃圾,不乱涂乱画。
李庄古镇研学课程
李庄古镇是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的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也是一处拥有深厚文化积淀的旅游胜地,吸引着许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座古镇的历史和文化,很多学校纷纷组织学生来此进行研学课程。
李庄古镇研学课程主要以人文历史为主,其中包括许多有趣的活动和课程。
在这里,学生们能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古街等,了解古时候的李庄是如何发展壮大的,同时也能够亲身感受到当地的传统文化和美食。
在游览李庄的古街时,学生们可以看到许多古老的建筑,这些建筑都保留了当时的传统特色,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个年代里热闹的市集和熟悉的面孔。
游客们还可以参加当地的手艺制作活动,了解制作工艺和当地的文化。
除了文化和历史,李庄还有许多美食可以让学生们品尝。
学生们可以去当地的小吃摊上品尝当地的特色小吃,比如鸡肉馄饨、豆腐脑等。
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次领略当地风味文化的机会。
此外,还有一些关于环境保护和社区服务的实践课程,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如何保护环境和回报社会。
这些课程将有助于学生们培养勇于担当,互助合作,创新实践的能力。
总的来说,李庄古镇研学课程丰富多彩,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著名古镇文化和学习国内外旅游景点知识的机会。
此外,也有助于学生们拓宽眼界、更好地了解生活和学习的意义,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是一次很有指导意义的学习之旅。
寻访林徽因的李庄古镇李庄古镇李庄林徽因李庄古镇位于四川省宜宾市东郊长江南岸,距今已有1400年建镇史,古镇依长江繁衍生息,形成了“江导岷山,流通楚泽,峰排桂岭,秀流仙源”的自然景观。
李庄原本是长江边上一个普通小镇,但是却因为众多名人足迹,正在被人们所关注。
1939年,同济大学、金陵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等十多家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迁驻李庄,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如李济、傅斯年、陶孟和、吴定良、梁思成、林徽因、童弟周、梁思永等云集李庄达六年之久。
李庄,当年被梁思成称为:“谁都难以到达的可诅咒的小镇。
”从重庆坐船走,“上水三天,下水两天”。
走陆路,当年林徽因带着母亲和孩子,坐敞蓬卡车,从昆明直坐到李庄,费时两个星期。
当时,梁思成、林徽音夫妇和儿女就住在李庄上坝村的张家大院。
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这部扛鼎之作就诞生在李庄。
梁思成夫妇李庄作为历史文化名镇,至今完整保存着18条明清古街巷。
这些街巷道路皆由条形或方形石板铺砌而成,两边一般留有一米宽的石阶。
席子巷是李庄古街巷的代表。
李庄有建筑四绝:文昌宫、奎星阁、禹王庙、张家祠。
文昌宫位于镇北2.5公里外的石牛山上。
该殿建于明万历24年(1596年),通高25米,呈八角形,内部结构设计匠心独运,顶部藻井,八面均用斗拱叠架成网目状花纹,形如旋螺,高敞奇丽,上下三层找不到一根钉子,却异常牢固。
魁星阁位于镇尾长江之滨凸出部位,建于清光绪年间早期,为全木结构通高三层建筑。
魁星阁位处江边,上下航行的船只10里开外即可看见。
曾被梁思成赞为“是上海到宜宾二千多公里长江江边建造得最好的亭阁”。
禹王宫,现名慧光寺,建于清道光11年(1831年),坐南朝北,由一主一次两个四合院构成。
主院有山门、戏楼、正殿、后殿、魁星阁及厢房等建筑,禹王宫是李庄现存最大的清代建筑,这里的九龙石碑远近闻名。
张家祠位于镇西,占地近4000平方米,为四合院式木结构建筑,上为正祠,下为厅房。
中国李庄魅力名镇□ 钱锋宋仕伟本报记者严为远李庄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宜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国家AAAA旅游景区。
李庄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尤其是抗战文化闻名全国,利用丰富的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产业,潜力巨大,中国李庄——“天下第一庄”魅力无限。
人文李庄魅力名镇李庄古镇历史悠久,从梁代大同六年(公元540年)设六同郡起,至今已有1460余年的建置历史。
辖区曾作为六同郡和南广(南溪)县治所在地长达400多年,一度曾是川南6县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辈们为李庄留下的文化遗产比比皆是。
有极能体现明清时期建筑特色的庙宇、殿堂、古戏楼、古街道、古民居等;有极高考古和欣赏价值的慧光寺、玉佛寺、东岳庙等木雕石刻艺术和建筑艺术为代表的“九宫十八庙”;有被国家古建筑大师梁思成赞誉为李庄“四绝”的奎星阁、旋螺殿、百鹤窗、九龙石碑;有明代建筑旋螺殿和中国营造学社旧址二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慧光寺、东岳庙、张家祠三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天上宫、祖师殿、南华宫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庄古镇拥有灿烂悠久的人文历史、丰富多彩的川南民俗、风味独特的饮食文化、多样和谐的宗教文化、独特的移民文化、独具特色的抗战文化、传统的经典建筑文化等,场镇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幽静,被誉为“世外桃源”。
1940年,抗日战争期间,因避战乱,在李庄人民“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电文盛邀下,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体质人类研究所)、中央博物院、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金陵大学文学研究院、中国大地测量所等10多个文化、教育、科研机构,共1.2万余人迁入当时仅3000余人的李庄。
随迁而来的一大批有国际影响的国内一流学者如傅斯年、李济、陶孟和、李方桂、梁思成、林徽因、董作宾、梁思永、吴定良、童第周、李霖灿等,他们在李庄工作、学习、生活长达6年之久,使李庄成为当时全国“四大抗战文化中心”之一,而蜚声海内外。
李庄为他们安置了一张平静的书桌,他们那种“青灯黄卷苦读,热血挚情坚韧”的精神与李庄人民“开放、和谐、融合”的精神,共同融合成了坚韧不拔的人文抗战精神。
《太平天国史纲》、《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图录》、《六同笔录》、《麽西象形文字词典》、《殷历谱》、《锦灰堆》等一批巨著在李庄艰难岁月中完成。
解放后,从李庄走出去成为“两院院士”的就有25人,李庄因此而被誉为“人文学术重镇”、“建筑科学的摇篮”、“中国文化的折射点,民族精神的涵养地”。
正是这段辉煌的历史,正是当年这批抗战文化人和李庄人民共同以高昂的爱国热情,坚韧不拔地对日本侵略者进行艰苦卓绝的人文抗战精神,使中国文化得以传承,这是一段挥不去的辉煌记忆。
如果把中华文化传承长河看作一条线的话,李庄是这条线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节点,没有李庄,中华文化就无法顺利传承和延续。
李庄是华夏大地的文化圣地,每一个华夏子孙都要铭记李庄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作出的不朽贡献,人们将从另一种视觉看待和研究古镇李庄。
文化名镇旅游重镇李庄凭借独具特色的抗战文化,以及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等厚重资源,走出了一条古镇保护与旅游发展之路。
李庄镇党委、政府深刻认识到独具特色的抗战文化和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是李庄的独特资源,从而科学研判,准确定位,确定了“经济强镇、文化名镇、旅游重镇、人民富镇”的发展思路。
通过近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李庄已成为全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宜宾市的四大景区之一,旅游人数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人数迅猛增长,旅游兴镇战略初见成效。
李庄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古镇保护与发展,想方设法打开尘封60多年的历史,并与抗战文化机构之一的同济大学取得联系, 然后按照保护古镇、开展新区建设小城镇的要求,先后由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对李庄镇原规划进行了编制,并正式批准李庄规划,为保护古镇和旅游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邀请旅游专家作旅游发展规划,获得省评审通过,为李庄的旅游发展描绘出一个新的蓝图。
同济大学为回报李庄人民,高标准地为李庄制定了《李庄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该规划分近期、中期、远期进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根据规划,已完成了对古镇西区及新区进行风貌整治的近期规划。
目前正对古镇东区进行后续打造,以确保古镇风貌的协调一致,完整体现李庄古镇的历史风貌;远期将以保护开发旋螺殿、麦天官府、中央研究院旧址——门关田和板栗坳以及中国营造学社旧址——月亮田的旅游外环线,使李庄的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发挥。
李庄镇对人文抗战精神进行科学总结,并把李庄古镇拥有的人文历史、川南民俗、饮食文化、宗教文化、移民文化、建筑文化等作为李庄发展的独有资源。
通过加强与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南京博物院、华中科技大学等抗战文化人及其机构的联系,同时通过举办“李庄草龙文化旅游节”、“中国李庄抗战文化节”、“首届中国<四川>古镇文化节”等大型外宣活动,引来了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台湾东森、台湾中视和全国多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李庄,以及《中国李庄1940—1946》、《抗战时期的中央博物院》、《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李庄》、《发现李庄》、《李庄往事》、《消失的学术城》、《李庄印象》、《寻根李庄》、《图说李庄》、《不期而遇的1940年》、《1937—1984梁思成、林徽因和他的同事们》、《中国李庄》、《天下第一庄诗词集》等宣传李庄的书籍公开出版发行,“李庄第一庄”品牌蜚声海内外,声名鹊起,成为四川省乃至全国古镇旅游的宝地。
“中国李庄” 文化圣地李庄镇不失时机地强势宣传“中国李庄”、“天下第一庄”品牌。
镇上抽调人员组成文化挖掘机构, 走访抗战文化科研机构和健在的抗战文化人,抢救性地挖掘了珍贵的文史资料,比较系统地挖掘出了李庄的抗战文化、建筑文化、客家文化、会馆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以及地方民俗文化。
与此同时,加大与抗战文化机构和社会各界的联系,分别于2006年、2007年、2008年接受了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博物院、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宜宾天成房产近200件珍贵文物的捐赠。
极大地丰富了李庄古镇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加大与台湾中央研究院的联系,促成了台湾多家新闻媒体多次聚焦李庄,台湾文化人前往李庄寻根人数剧增,不仅使李庄的文化内涵在台湾得到广泛宣传,而且李庄也成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和祖国统一大业伟大事业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李庄镇党委、政府精心谋划,审时度势,在李庄抗战文化节期间,成立了“中国李庄抗战文化陈列馆”,该陈列馆被批准为四川省和宜宾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李庄抗战文化陈列馆分主馆、分馆。
主馆设在张家祠,分馆设在中国营造学社旧址——月亮田,同济大学校本部旧址——慧光寺,同济大学工学院、法学院旧址——东岳庙,同济医学院旧址——祖师殿,同济纪念碑广场,总面积4万多平方米,主分馆共22个展厅,其分馆中国营造学社旧址、东岳庙、祖师殿都有展板展出,展出书籍105本、图片48张、大中小展板145张,汇票、支票91件,纸币、铜银币58件,各种文物 23件,共展出珍贵文史物品及文史资料495件,集中展示了李庄厚重的多元文化,展示了人文李庄的无穷魅力。
通过强力打造,“中国李庄”、“天下第一庄”,品牌享誉全国,蜚声海内外。
李庄借助2006年四川旅发大会在宜宾召开、2007年四川古镇文化旅游节、2008年创建国家4A景区、环境优美乡镇、省级卫生场镇等契机,按照同济大学对李庄的总体规划,陆续投入近7000万元对李庄古镇西区进行风貌整治,整体打造,极大地改善了李庄古镇的软硬条件,为李庄古镇的后续打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李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不断提升,各种资源优势凸显,李庄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08年底,宜宾市、翠屏区正式确定了李庄镇的规划,迎来了李庄的大发展——李盐公路快速通道的开工建设、工业集中区项目的入驻、江南农业特色效益带的建设以及李庄古镇捆绑开发——国际旅游、休闲、商住的高起点、高规格定位,为李庄的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李庄必将成为宜宾市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李庄古镇旅游业迅速崛起,拉动了李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快速增长。
勤劳质朴的李庄人民在“开放、和谐、融合”的李庄精神指引下,在李庄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凝心聚力、负重自强、努力把李庄古镇打造成四川乃至全国旅游名镇、文化人崇拜的文化圣地——“中国李庄”、“天下第一庄”。
古镇李庄必将闻名海内外。
李庄古镇简介古镇李庄,位于四川省宜宾市郊19公里处的长江南岸李庄坝。
因镇境内有一天然大石柱,俗名“李庄”而得名。
李庄有1460多年的建制历史。
李庄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即为古僰人聚居地,属古僰国、僰侯国地。
南朝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置南广县,治设今李庄。
清咸丰时李庄为南溪县最大的场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庄为南溪县第三区公所治所,1983年9月,随李庄区划归宜宾市领属。
李庄古镇文物古迹众多,人文景观荟萃。
原号称有“九宫十八庙”的古建筑群,现在比较完好地保存的有明代的慧光寺、东岳庙、旋螺殿,清代的禹王宫、文昌宫、南华宫、天上宫、张家祠等10余处。
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比较完整地体现了明、清时期川南庙宇、殿堂建筑的特点。
古建筑群中的木雕石刻做工精细,图像生动,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镇内的羊街、席子巷等,风格古朴,反映了明、清时代川南乡镇的民风民俗。
该镇还是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的“四大文化中心”之一,1939年,国立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中国大地测量所、金陵大学文科研究所等知名度很高的高等学府、研究机构等陆续从北京、南京、上海等地辗转内迁到李庄镇,直到抗战胜利后才先后迁回原地。
这段历史对李庄古镇的社会、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丰富抗战文化扩大李庄知名度《天下第一庄诗词集》首发式在宜宾隆重举行本报讯(记者严为远)近日,《天下第一庄诗词集》首发式在宜宾大酒店隆重举行。
首发式由宜宾市翠屏区委宣传部主办。
宜宾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游开余代表宜宾市委在首发式上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宜宾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乃富、宜宾市政协副主席汪伯谦、宜宾市政府秘书长黄洪浪,宜宾市老领导孙文启、周成美、袁成喜、徐国华、闻光源及翠屏区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张平,翠屏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陈苏等出席会议。
张平致欢迎词,陈苏主持会议。
曾在李庄同济大学工作过的中国建筑学大师罗哲文教授从北京发来贺电,祝贺《天下第一庄诗词集》出版发行。
游开余代表宜宾市委对《天下第一庄诗词集》的首发表示热烈祝贺。
他说,《天下第一庄诗词集》充分展示了李庄独特的抗战文化和源远流长的古镇文化,展现了宜宾人民在抗日民族战争中作出的突出贡献,对于进一步丰富宜宾的抗战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扩大李庄知名度,都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