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角复习题四(含答案) (88)
- 格式:docx
- 大小:98.97 KB
- 文档页数:1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角复习题四(含答案)
如果一个角的余角的2倍比它的补角少30,则这个角的度数是______.
【答案】30
【解析】
【分析】
若两个角的和为90°,则这两个角互余;若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则这两个角互补.结合已知条件列方程求解.
【详解】
设这个角是x°,根据题意得:
2(90﹣x)=(180﹣x)﹣30,
解得:x=30.
即这个角的度数为30°.
故答案为:30°.
【点睛】
本题考查了余角和补角的知识,属于基础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互余两角之和为90°,互补两角之和为180°.
72.下列语句:①近似数0.010精确到千分位;②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两个角一定是一个为锐角,另一个为钝角;③若线段AP=BP,则P一定是AB中点;④A与B两点间的距离是指连接A、B两点间的线段;⑤│3.14│=3.14;⑥最大的负整数是-1,其中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①⑤⑥
【解析】 【分析】
根据近似数判断①;根据补角的定义判断②;根据线段的中点判断③;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的定义判断④;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判断⑤;根据负数的概念判断⑥.
【详解】
①近似数0.010精确到千分位,正确; ②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两个角不一定是一个为锐角,另一个为钝角,错误;③若线段AP=BP,则P一定是AB中点;错误,点P可能不在AB上; ④A与B两点间的距离是指连接A、B两点间的线段;错误,因为A与B两点间的距离是指连接A、B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⑤│3.14-π│=π-3.14,正确; ⑥最大的负整数是-1,正确.故答案为:①⑤⑥.
【点睛】
本题考查了近似数、补角、线段中点的定义、两点间距离的定义的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
73.一个锐角的余角是38°28′5′′,则这个角的补角是________.
【答案】128°28′5′′
【解析】
【分析】
先求得这个角,再求其补角.
【详解】
∵一个锐角的余角是38°28′5′′,
∴这个锐角为51°31′55′′,
∴这个角的补角是128°28′5′′.
故答案是:128°28′5′′. 【点睛】
考查了余角和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74.下列语句:①近似数0.010精确到千分位;②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两个角一定是一个为锐角,另一个为钝角;③若线段AP=BP,则P一定是AB中点;④A与B两点间的距离是指连接A、B两点间的线段;⑤│3.14│=3.14,其中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①⑤
【解析】
【分析】
根据近似数精确的定义判断①,根据补角的定义判断②,根据线段的中点的定义判断③,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判断④,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判断⑤.
【详解】
近似数0.010精确到千分位,①正确;
补角即是和为180度的两角互为补角,这两个角可以是直角,②错误;
若点P不在线段AB上,即使AP=BP,那么P也不是线段AB的中点,③错误;
A与B两点间的距离是指连接A、B两点间的线段长度,④错误;
3.14,故│3.14│=3.14,⑤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了近似数、补角、线段中点的定义、两点间的距离的定义以及绝对值.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一个小题是一个知识点,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点才能做出判断.
三、解答题
75.如图,BAC和DAE都是7030'的角.
1如果2730'DAC,那么BAE等于多少度?(写出过程)
2请写出图中相等的角;
3若DAC变大,则BAD如何变化?
【答案】(1)113.5;(2)BADCAE;(3)若DAC变大,则BAD变小.
【解析】
【分析】
(1)由∠BAE=(∠BAC-∠DAC)+∠DAE计算可得;
(2)由∠BAD=∠BAC-∠DAC,∠CAE=∠DAE-∠DAC,且∠BAC=∠DAE可得;
(3)由∠BAD=∠BAC-∠DAC,∠BAC=70°30′可知若∠DAC变大,则∠BAD变小.
【详解】 解:1BAEBACDACDAE,
7030'2730'7030',
11330',
113.5;
2∵BADBACDAC,CAEDAEDAC,且BACDAE,
∴BADCAE;
3∵BADBACDAC,7030'BAC,
∴若DAC变大,则BAD变小.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角的计算,熟练掌握角的和差倍分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76.如图所示,已知OD平分AOC,AOBCOD,BOCAOD,求AOB的度数.
【答案】AOB的度数为90.
【解析】
【分析】
设DOCx,由OD平分AOC,所以AODx,又因为AOBCOD,BOCAOD,从而AOBx,BOCx,然后根据AOBCOD+BOCAOD=360°求解即可.
【详解】
解:设DOCx, ∵OD平分AOC,
∴AODx,
∵AOBCOD,BOCAOD,
∴AOBx,BOCx,
∴360xxxx,
解得90x,
∴AOB的度数为90.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与角平分线有关的计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AOBCOD+BOCAOD=360°列出方程.
77.已知,如图,A、C、B三点共线,CE是BCD的平分线,CF是ACD的平分线,求ECF的度数.
【答案】90.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角为180°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ACD=2∠3,∠BCD=2∠2,从而得出∠ECF=12(∠ACD+∠BCD),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A、C. B三点共线,
∴∠ACB=180°, ∵CE是∠BCD的平分线,CF是∠ACD的平分线,
∴∠ACD=2∠3,∠BCD=2∠2,
∴∠ECF=12(∠ACD+∠BCD)= 12×180°=90°.
故答案为:90°.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角的计算与角平分线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角的计算与角平分线的定义.
78.如图,射线OC在AOB的外部,BOCa(a为锐角)且OM平分AOC,ON平分BOC.
(1)若90AOB,求MON的度数;
(2)若AOB(为锐角)不变,当BOC的大小变化时,MON的度数是否变化?说明理由;
(3)从(1)(2)的结果来看你能看出什么规律.
【答案】(1)45MON;(2)12MONAOB,理由见解析;(3)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结合图形,根据角的和差,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找到∠MON与∠AOB的关系,即可求出∠MON的度数;
(2)由(1)的结论可知∠MON=12∠AOB,所以若∠AOB=β(β为锐角)不变,当∠BOC的大小变化时,∠MON的度数不变化,即∠MON=12β;
(3)从(1)(2)的结果来看,射线OC在∠AOB的外部,∠BOC=a(a为锐角)且OM平分∠AOC,ON平分∠BOC,若∠AOB=β(β为锐角)不变,当∠BOC的大小变化时,∠MON的度数不变化,即∠MON=12∠AOB=12β.
【详解】
1因为ON平分BOC,OM平分AOC,
所以12NOCBOC,12MOCAOC,
所以111190452222MONMOCNOCAOCBOCAOBBOCBOCAOB;
2由1的结论可知12MONAOB,
所以若AOB(为锐角)不变,当BOC的大小变化时,MON的度数不变化,即12MON;
3从12的结果来看,射线OC在AOB的外部,BOCa(a为锐角)且OM平分AOC,ON平分BOC,若AOB(为锐角)不变,当BOC的大小变化时,MON的度数不变化,即1122MONAOB.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角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角的计算与角的相关知识点. 79.(1)已知∠AOB是直角,OM平分∠AOC,ON平分∠BOC,求∠MON与∠AOB的关系.
(2)如果(1)中,改变∠AOB的大小,其他条件不变,求∠MON与∠AOB的关系.
(3)你从(1),(2)的结果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答案】(1)∠MON=12∠AOB;(2)∠MON=12∠AOB;(3)∠MON总等于∠AOB的一半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意,易得∠MOC=12∠AOC,∠NOC=12∠BOC进而结合∠MON=∠MOC-∠NOC的关系,易得答案;
(2)由(1)的结论,易得改变∠AOB的大小,其他条件不变,总有∠MON=12∠AOB的关系,即可得答案;
(3)分析(1)(2)的结论,易得答案.
试题解析:(1)∵OM平分∠AOC,ON平分∠BOC,
∴∠MOC=12∠AOC,∠NOC=12∠BOC,
∴∠MON=∠MOC-∠NOC=12∠AOC-12∠BOC=12∠AOB=1902=45°,
∴∠MON=12∠AOB;
(2)改变∠AOB的大小,其他条件不变,总有∠MON=12∠AOB;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