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育雏管理
- 格式:docx
- 大小:15.11 KB
- 文档页数:2
一、蛋鸡育雏期饲养管理1、育雏方式①地面育雏:这种育雏方式普通限于条件差的、规模较小的饲养户,简单易行,投资少,但需注意雏鸡的粪便要时常清除,否则会使雏鸡感染各种疾病,如:白痢、球虫和各种肠炎等。
②网上育雏:这种育雏方法较易管理、干净、卫生,可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
③雏鸡笼育雏:这种方式是目前比较好的育雏方式,非但便于管理,减少疾病发生,而且可增加育雏数量,提高育雏率。
建议采用网上育雏,条件好的用3-4 层重叠式育雏笼育雏。
2、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1 )育雏室的准备:①大小要满足育雏需要,检查维修育雏舍的门窗、电路、供暖设备等。
如果采用煤炉或者坑道保温,必须将煤烟排出鸡舍外;②打扫干净(一周前准备好);③育雏室消毒(地面可用3%烧碱,必须用清水冲洗干净,防止腐蚀烧伤鸡的腿部,也可用消毒药进行喷雾;空间可以用福尔马林熏蒸--按每立方米 21g 高锰酸钾+42mL 福尔马林( 40% 甲醛溶液)对鸡舍进行密闭熏蒸消毒, 24 小时后,应通风换气。
)(2)育雏用具、饲料药品的准备饲料、料槽、水槽、药品、加温设备、燃料等;在育雏前一周,鸡笼、用具等彻底消毒,用消毒液对饮水器、料槽消毒后,清洗干净备用。
按照雏鸡的营养需要准备好育雏料,料要新鲜,防止霉变。
同时准备好药品和疫苗。
( 3)预热(试温)在育雏前 1 ~ 2 日内,将舍内温度提升到35℃摆布,相对湿度保持在 70%摆布。
3、初生雏的选择和运输选择绒毛光亮、整齐,大小一致、初生重符合品种要求且腹部柔软、卵黄吸收好,脐部愈合良好的健雏。
按照出壳的时间和体质强弱 严格挑选, 要求叫声响亮、挣扎迅速有力、毛色粗长光洁、雏鸡仰翻 能很快站起。
对腹大、血脐、大肚脐、跛脚、眼瞎、歪头等弱雏,坚 决淘汰。
雏鸡运输时间最多不应超过 48 小时,长途运输时应防止雏鸡脱 水,应补充水分。
运输时鸡盒内温度应保持18℃以上,并注意通风。
夏季注意防暑,冬季注意保温。
4、雏鸡的饲养管理( 1)开水、开食①尽快将雏鸡均匀地放在饮水器附近,在开始的2 ~ 3 小时内让 雏鸡先自由饮水,水温 30℃,加 5%的红糖或者白糖, 1-4 天的饮水中 添加环丙沙星或者氧氟沙星等抗生素以预防雏鸡白痢。
蛋鸡饲养管理⼿册蛋鸡饲养管理⼿册第⼀章育雏期的饲养管理⼀、雏鸡的⽣理特点1—6周1、⽣长及为迅速雏鸡体重在两周龄时⽐出⽣时增重⼆倍,六周龄时是出⽣时的⼗倍;雏鸡⽻⽑⽣长快,三周龄时占体重的4%,四周龄时占体重的7﹪;换⽻速度快,所以雏鸡对蛋⽩质的需求量较⾼。
2、体温调节能⼒差,难以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由于雏鸡机体本⾝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体表只有绒⽑,没有⽻⽑特别怕冷。
因此对雏鸡的保温⼯作要给予极⼤的重视。
3、对疾病的抵抗⼒弱由于鸡体的免疫体系发育不完全,免疫功能不健全,外界的各种疾病极易感染雏鸡。
4、新陈代谢强烈雏鸡⽣长快,呼出的⼆氧化碳、⽔蒸⽓、产⽣的氨⽓都⽐较多,这些污浊的空⽓极⼤的影响雏鸡的健康。
要在保证温度的条件下,加⼤通风换⽓量,减少饲养密度。
5、雏鸡的消化能⼒差雏鸡的消化器官发育不全,嗉囊和肌胃容积⼩,贮存⾷物有限,要少喂勤添,⽤优质饲料。
6、雏鸡敏感性强饲料中的各种营养成分缺乏或有毒药物过量时,雏鸡都会很快出现病理症状。
因此,在雏鸡的饲养管理过程中要谨慎确定各种营养成分、药物的含量及其⽐例。
7、雏鸡胆⼩、易受惊吓、⾃卫能⼒差神经敏感,⽆⾃卫能⼒。
因此,要保持育雏环境安静,严防⽣⼈⼊内、防⽌噪⾳,还有要防⽌猫、狗、⽼⿏等。
⽬标:了解雏鸡的基本⽣理特点⼆、进鸡前的准备根据鸡群周转情况,合理安排进鸡时间,然后根据鸡舍数量、⾯积预定雏鸡,接鸡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1、物资与⽤具的准备物资:饲料、疫苗、药物、垫料等。
⼯具:温、湿度计,照明⽤具,清扫⽤具以及育雏记录报表等。
2、育雏前做好鸡舍的清扫消毒⼯作。
步骤如下:冲洗鸡舍:⽤⾼压⽔枪清洗鸡舍天花板、笼具、地⾯,顺序先上后下、先内后外,从⼀头到另⼀头,可除去部分病原体。
⽕焰消毒:舍内不怕⽕烧的⾦属隆笼具、地⾯等可采⽤⽕焰消毒。
喷雾消毒:冲洗⼲净并⼲燥后才能进⾏化学消毒,常⽤喷雾消毒的喷雾量为每平⽅⽶0.25—0.4L稀释后的消毒液。
喷雾时要遵守先顶后地、先后再前、先内后外的原则。
一、前言蛋鸡育雏是蛋鸡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蛋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性能。
为了确保蛋鸡健康、快速地成长,提高养殖效益,特制定本管理工作计划。
二、目标1. 提高蛋鸡育雏成活率。
2. 降低育雏成本。
3. 培养健康、优质的蛋鸡。
三、工作内容1. 饲料管理(1)选择优质的饲料原料,确保饲料营养均衡。
(2)按照蛋鸡生长阶段,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
(3)饲料要新鲜、清洁,避免霉变。
(4)保证饲料的供应充足,避免断料。
2. 环境管理(1)保持育雏舍温度适宜,一般控制在35-37℃。
(2)保持育雏舍湿度适中,一般控制在60-70%。
(3)保持育雏舍通风良好,保证空气质量。
(4)定期清理育雏舍,保持舍内清洁。
3. 养殖设备管理(1)定期检查育雏舍内的养殖设备,如饮水器、料槽、温控设备等。
(2)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及时维修或更换损坏的设备。
(3)保持设备清洁,避免细菌滋生。
4. 免疫与疾病预防(1)按照免疫程序,及时对蛋鸡进行免疫接种。
(2)定期进行疫病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疫情。
(3)加强生物安全,防止病原体传入。
5. 育雏记录(1)详细记录育雏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如成活率、死亡率、采食量等。
(2)对异常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原因,采取措施。
(3)定期总结经验,不断优化育雏管理。
四、工作流程1. 育雏前准备(1)选择合适的育雏舍,确保通风、保温、清洁。
(2)准备饲料、养殖设备、消毒剂等。
(3)对育雏舍进行消毒,确保无病原体。
2. 育雏过程(1)按照饲料配方,定期喂食。
(2)保持育雏舍温度、湿度适宜。
(3)定期检查养殖设备,确保正常运行。
(4)进行免疫接种,预防疫病。
3. 育雏后期管理(1)调整饲料配方,满足蛋鸡生长需求。
(2)观察蛋鸡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3)加强生物安全,防止病原体传入。
4. 育雏结束(1)对育雏舍进行消毒,准备迎接下一批蛋鸡。
(2)总结育雏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下一批蛋鸡育雏提供参考。
五、总结通过以上管理工作计划,我们希望能够提高蛋鸡育雏的成活率,降低育雏成本,培养健康、优质的蛋鸡。
育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1.饮水和饲喂1、饮水:雏鸡运回后立即开始饮水,若是经长途运输后到达的雏鸡,让雏鸡稍事休息后给予饮水。
出饮最好先饮4%的红糖水或4%的葡萄糖水,同时配合惠农活力素或惠农氨基酸金维他、康成贝健饮水3~5天,促进卵黄吸收和防止细菌病的发生。
2、开食:即第一次吃饲料,一般在出饮后2~3小时开始,若为平养,应在地面铺上与地面颜色反差较大的物品如报纸,撒上饲料,以帮助鸡只识别食物。
2.温度与湿度1、鸡适宜的温度,在小鸡未到前24小时给温,使室内温度达到34~36度范围内,以后每周降2度,夏天降至室温为止,冬天降至25~26度即可稳定。
2、通过观察鸡群的动态,判定温度高低:温度过高,鸡群远离热源,张嘴呼吸,两翅下垂;温度过低,鸡群出现扎堆;要调好室内温度的高低,以达到整个鸡群均匀分布为宜。
3测量温度,应在鸡舍不同高度、不同部位挂几个温度计,且舍内温度白天应比夜间高2度,并严防煤气中毒。
4育雏室在1周内相对湿度必须接近70%,一般要求第一周65%~75%,第二周至第七周为60%左右,条件好的控制到55%~65%。
3.光照、通风换气1光照除了能刺激蛋鸡性成熟外,还有杀菌消毒作用。
开始育雏1~3日龄,可用人工光照补充到23小时,4~14日龄缓慢降至18小时,此后每周缩短1~2小时,直至缩短到自然光照。
2保证合理的通风换气:整个鸡舍气流速度基本一致,做到无死角、无贼风、避免穿堂风,这一点对高密度饲养鸡舍最为重要。
称重、分群:检查平均体重是否达到品种标准体重,将达不到标准体重的鸡群单独饲养,料里加入康成贝健,饮水中加入惠农活力素或惠农氨基酸,促进生长。
选购好健康的雏鸡健康的雏鸡活泼好动,腿部结实,羽毛干净且有光泽,行动自如,眼睛有神,脐部愈合良好;而弱雏鸡一般表现羽毛污浊,精神不振,且常常闭眼打盹,站立不稳,脐部愈合不佳,腹部和肛门周围常有不干不净的感觉。
养殖户在选购雏鸡时,应精心挑选健康的雏鸡喂养。
蛋鸡育雏期饲养技术育雏期(0周龄~6周龄)的饲养管理目标要求为6周龄末体质健壮,体重和胫长达到饲养指南标准,且整齐度良好。
关注的管理要点为温度、密度、通风、断喙和防疫。
(一)育雏前的准备1.育雏舍的准备:进雏前两周对育雏舍和设备进行彻底清扫、清洗、消毒,消毒可先用消毒药水喷洒,然后进行熏蒸消毒。
2.设备和饲料等准备(1)供热器:可采用热风炉、地下火道等方式供热。
(2)照明灯:可采用白炽灯、萤光灯或高压钠灯等。
(3)食槽:要求数量足够、采食方便。
(4)饮水器:要求数量足够,早期宜采用饮水器,后期宜采用乳头饮水器。
(5)饲料:开食宜采用全价颗粒破碎料。
3.雏鸡的选择和运输(1)雏鸡的选择:要从种鸡质量好、防疫严格的种鸡场购进雏鸡。
(2)雏鸡的雌雄鉴别:雏鸡必须在24小时内进行雌雄鉴别。
(3)雏鸡的运输:初生鸡雏经鉴别,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后进行运输,运输前对车辆、运雏箱消毒。
(二)育雏期的饲养管理1.育雏方式:可采取平面育雏、立体育雏、平面和立体联合育雏等方式。
2.初生雏鸡的饲喂(1)饮水:在雏鸡初次饮水中加入葡萄糖、抗生素、电解质多种维生素等。
饮水要充足清洁,水温与室温相同,1周后可直接饮用自来水。
(2)开食:将雏鸡饲料撒在反光性强的硬纸上、塑料布或浅边食槽内,当有些鸡开始啄食时,其他鸡也会模仿。
3.雏鸡的管理(1)密度:平养1周龄~3周龄20只~30只/平方米,4周龄~6周龄10只~15只/平方米;笼养为1周龄~3周龄50只~60只/平方米,4周龄~6周龄20只~30只/平方米,注意强弱分群饲养。
(2)温度:1日龄雏鸡要求35℃,以后每5天降低1℃,35日龄~42日龄时达到20℃~22℃。
如发现鸡倦怠、气喘、虚脱表示温度过高;如果挤作一团,吱吱鸣叫表示温度过低。
(3)湿度:适宜的相对湿度为10日龄前60%~70%;10日龄后55%~60%。
湿度控制的原则是前期不能过低,后期应避免过高。
(4)饮水:雏鸡出壳后,应尽早供给饮水。
养蛋鸡育雏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为确保蛋鸡育雏阶段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雏鸡成活率,降低死亡率,提高养殖效益,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育雏前的准备工作1. 根据育雏数量准备好足够的育雏设备,包括育雏舍、育雏器、饲料桶、水壶等。
2. 育雏舍内必须提前2周按程序进行彻底冲洗、饲养与管理和消毒。
进雏前1~2天对育雏舍进行预热,检查育雏器及室温是否达到标准温度。
三、饮水与开食1. 先饮水后开食,饮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及抗生素、电解多维等有良好的效果。
2. 在饮水后2~3小时,约有2/5的雏鸡有觅食表现时即可开食。
四、温度管理1. 育雏初期,温度应逐渐改变,雏鸡头3天内温度降低不得大于11℃。
2. 育雏后期最理想的温度范围为15~20℃,尽可能避免一天内温度升降大于6℃。
3. 使用温度计确定育雏舍的温度,以鸡只的行为作为调整温度的依据。
鸡只分散均匀、活动自如、叫声欢快为温度适宜;鸡只张口呼吸、远离热源为温度过高;鸡只扎堆、发出唧唧叫声、拥向热源为温度过低。
五、光照管理1. 育雏期光照的使用原则为递减而后恒定。
3周龄24小时光照,光照强度4瓦/平方米;4周龄开始每昼夜缩短光照时间0.5小时,光照强度3瓦/平方米;5周龄自然光照10小时;6周龄自然光照9小时;7~8周龄维持自然光照。
六、卫生与防疫1. 公共区域卫生区整洁,无杂物,鸡舍内地板清洁、无臭味、无杂物,每周全面消毒一次。
2. 做好鸡舍卫生等日常工作,保持内墙、天花板无蜘蛛网、尘灰,保温架无明显鸡粪,清栏后及时打扫消毒。
3. 定期对饲料桶、水壶进行清洗消毒,确保数量与鸡群比例恰当,高度适当。
4. 小鸡严格保温,定期消毒,定期防疫接种,并做好防兽工作。
5. 不同龄鸡群不得混养,病鸡及时隔离,密度大时及时分群饲养。
七、记录与报告1. 做好每批、每次进出栏、成活率、死亡数的记录。
每天死亡鸡十只以上立即汇报,每三天报一次存栏数至生产部。
2. 每天观察鸡群精神状态、饮水量、饲料量,并做好记录。
蛋鸡饲养管理-提高蛋鸡育雏成活率的几个措施刚出壳的雏鸡尚未发育成熟,对外界环境各种因素的抵抗力很低,消化吸收能力较弱,容易得病,难以治疗,死亡率高。
因此,育雏是雏鸡继续发育成熟所必经的阶段,也是养鸡业成败的关键。
要提高雏鸡的成活率,须把握好以下几个关:一、进雏前的准备工作1、消毒。
先将育雏室打扫干净,笼具、清洁用具和地面用3%的福尔马林进行喷洒,待干后再用上述消毒剂喷洒两次,每次间隔3天。
墙壁用20%的生石灰水粉刷一遍,最后用新洁尔灭喷洒。
食槽和饮水器用3%--5%的漂白粉浸泡消毒,以控制病原体横向传播。
2、垫料在干燥并消毒过的地面上铺撒干的稻草、麦秸或锯末,在其上覆一层旧报纸(要经常更换)或塑料布(常洗再用)。
3、预热。
进雏前将舍内门窗关好,开灯或保温伞,使温度提高到33℃以上,保持室温在28℃左右即可进雏。
二、饲养1、饮水。
进雏后先让雏鸡休息一刻钟,消除途中的疲劳和惊恐。
开食前必须先饮水,因为水是雏鸡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成份。
如不饮水,小鸡会自己饮用脏水影响健康。
第一天给予0.1% 葡萄糖或白糖饮用,要求水温与室温相近,然后饮普通水(或清洁水)。
必须采用饮水器,以免雏鸡踩入水中,溅湿绒毛,防止受凉。
2、开食。
雏鸡出壳后24小时,大约其中有1/3能自由活动即可开食,这样有利于肠胃蠕动,吸收残留卵黄,排出胎粪,增进食欲。
最好全部采用食槽,有利于卫生,避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1--3日龄时也可将小鸡料撒在报纸上让其自由采食,但每次应更换报纸。
3、配料。
要求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
喂料时少喂勤添,每天6-8次,开食先配给热水泡过的新鲜小米,不要喂太饱,防止引起消化不良和发生软嗉病。
6 周以内的蛋鸡料,要求代谢能达到11.7-11.91MJ/Kg、粗蛋白16%-19%、钙0.75%-0.90%、磷0.6%-0.7%、盐0.35%--0.37%。
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在饲料中及时添加某种营养物质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甚至药物添加剂等,注意在夜间的光照期间绝对不能断料。
湖南雁湖农牧蛋鸡饲养管理日常操作规程一、蛋鸡成长阶段的操作规程1、进雏前14天1.1准备工作1.1.1能够移出舍外的设备如:饮水器、料盘、灯泡、粪板等移出舍外清洗,笼内的垫网用4%火碱浸泡1-2天;1.1.2清理雏鸡舍的粪便、羽毛等杂物;1.1.3用高压枪冲洗笼具、储料设备;冲洗原则为:由上到下,由内到外;1.1.4清理育雏舍周围的杂物、杂草等;并对进风口、鸡舍周围用火碱溶液喷洒消毒;1.1.5鸡舍冲洗完毕晾干后,修复笼具等所用养鸡设备;1.1.6检查供温、供电,饮水设备是否正常并检修;1.1.7清洗整理完毕后,对笼具、储料设备、饮水器具等消毒一遍;消毒剂可选用:季胺盐、碘制剂、氯制剂等;如有条件可对笼具、地面等进展火焰消毒。
本卷须知:1、如果上一批雏鸡发生过某种传染性疾病,养殖户一定要将育雏舍冲洗干净并进展严格的熏蒸消毒,间隔30天后进雏;1.2一定计算好育雏舍所能承受的饲养能力〔饲养密度:3周龄内笼养每平方米不可超过50只;平养不能超过30只;网养不能超过30只〕;1.3清洗消毒要全面彻底,不留死角;1.4保证消毒药的剂量、效果;1.5注意灭鼠、防鸟。
2、进雏前7天2.1 准备工作2.1.1检查育雏舍,确认鸡舍冲洗消毒干净后,用戊二醛熏蒸消毒;熏蒸消毒时将门窗关闭,并用报纸糊好,不能透气;进风口设置铁丝网,防止鸟入舍;制止任何闲杂人员及没有消毒过的器具进入鸡舍,等待雏鸡的到来;2.1.2进雏前3天翻开鸡舍,用次氯酸钠溶液对鸡舍进展喷洒消毒;有条件的养殖户可以检测消毒效果;2.1.3调试灯光,可采用60瓦白炽灯或9瓦节能灯,灯与灯间隔3米,列与列之间相互交织,高度距离上层鸡头部50-60厘米;2.1.4平养鸡可在地面铺上干净没发霉且吸湿性好的锯木屑或软木刨花〔熏蒸消毒后再用,以防止侵入眼睛〕;2.1.5准备好华裕种禽专用强化幼雏料〔0-10天〕、疫苗、药物〔葡萄糖粉、电解质多维、支原净、恩诺沙星等〕;2.1.6进雏前三天在育雏舍周围喷洒生石灰一次,上面洒上水,起到环境消毒的作用;2.1.7进雏前2-3天开场供暖试温,冬季提前两天预温,夏季提前1天预温;调整好供水、照明、喂料设备,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蛋鸡主要是用于生产鸡蛋用的,那么百度文库就需要选择产蛋率高的、产蛋大的、生长迅速的、成熟早的蛋鸡品种。
蛋鸡的养殖和肉鸡的养殖管理是有一定的差别的,那么蛋鸡要如何进行养殖管理呢?下面百度文库就来看看蛋鸡饲养的管理技术介绍吧。
1、育雏期管理采购回来的雏鸡百度文库需要经过消毒之后再放入养殖场中,养殖场在养殖之前就需要进行全面的消毒管理。
其次就是要搞好养殖场的卫生,保持养殖环境干净整洁。
百度文库每天都要提供充足的饮用水,这时的饮用水以红糖水或葡萄糖水为主。
根据雏鸡的强弱情况进行初步的分群,这样可以科学的进行饲喂,提高育雏成活率。
还有就是育雏阶段的蛋鸡,它们对温度、湿度、光照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这期间养殖室内的温度最好是控制在三十到三十五度之间,然后每隔一周温度降低两度。
而养殖场的湿度在育雏初期控制在百分之七十左右,后期降低到百分之五十五到六十五之间。
最后就是根据雏鸡的日龄,合理的控制光照时长,一到三日龄光照时长为二十三时、四日到半个月时长为十八,之后慢慢恢复正常。
2、育成期管理育成期的卫生管理工作是要正常进行的,这是每个生长阶段中都必须的一项日常管理工作。
等到雏鸡生长到七周到二十周的这段时间则为育成期,百度文库首先要做好转群工作,要将病、弱、残鸡挑选出来,然后再进行转群,同时在转群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应激反应。
其次就是要控制蛋鸡的体重,限制蛋鸡的采食量,减少脂肪的积蓄,这样才能提高蛋鸡的品质。
还有就是要注意养殖的密度管理和光照控制,蛋鸡光照时长最多不超过十六个小时。
最后就是要严格按照免疫流程进行,防止鸡瘟或其他病虫害的发生。
3、产蛋期管理蛋鸡产蛋期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握好换料的时间,及时的进行换料,补充营养。
其次就是合理的控制光照时长和光照强度,一般是十六个小时,强度比育成期强一倍,这样可以起到刺激生产的作用。
最后就是它在产蛋期的管理,百度文库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初产期、高峰期、产蛋后期。
雏鸡的选择。
雏苗应来自信誉好、品质优良的炉坊或种鸡场。
在选雏时要选择羽毛清洁有光泽,活泼健壮,反应敏捷,眼大有神,手握有力,腹部大小适中,柔软而有弹性,脐部愈合良好没有血痕的雏鸡。
蛋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蛋鸡育雏期的特点1.代谢旺盛、生长速度快。
到6周龄时,雏鸡耗料为1090克,体重增加460克,料肉比为2.37∶1;而7~19周龄耗料6170克,体重增加1060克,料肉比为5.82∶1。
2.体温调节机能较弱。
初生雏鸡的体温比成年鸡低3℃,且绒毛稀短,保温性能差,体温调节中枢还没有发育成熟。
到2周龄时,体温才能达到成年鸡的生理指标。
3.消化机能不完善。
雏鸡由于消化器官功能较差,所以需要选用粗纤维含量低、易消化、营养全面且平衡的饲料。
4.神经敏感,自卫能力差。
雏鸡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过于激烈,很容易引起应激反应。
5.雏鸡最初3天视力弱,分不清白天和黑夜,产生食欲的时间先后不一,对周围环境有个探究、熟悉的过程,所以要加大光照的强度和增加光照的时间。
6.抗病能力差,易感染白痢、霉形体、马立克、法氏囊、球虫等病。
7.育雏期体重达标困难。
日粮营养标准应高于蛋鸡的推荐标准。
⑴育雏期(1-42日龄)的饲养管理1-42日龄为商品蛋鸡的育雏期,雏鸡出壳消化机能不健全,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靠两个来源:一市靠供给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高蛋白的饲料;二靠雏鸡本身腹中未完全吸收的卵黄提供营养物质。
育雏期是雏鸡的各个系统发育的时期,雏鸡各组织器官从功能的不健全或不具备逐渐发育,雏鸡对外界的各种应激因素抗逆性很差,主要依靠母源抗体的保护免受病害,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出现病理现象甚至死亡。
因此,要注意控制好育雏鸡舍的温度、湿度及通风换气工作,适时给雏鸡加水加料,并给予充足的光照,让雏鸡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现在人们倾向于饲养轻型鸡,但轻型鸡体重不易达标,胆小易惊群,易产生啄癖。
所以应在1周龄前适当提高日粮质量,增加饲料中蛋白含量及多种维生素的水平;注意预防球虫病及慢性呼吸道病的发生。
蛋鸡育雏管理
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要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来进行。
雏鸡的生理特点是: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生长迅速,代谢旺盛,羽毛生长快,胃容积小,敏感性强,抗病力差,群居性强,胆较小。
1.育雏前的准备工作:首先要了解饲养品种的基本性能和饲养管理要求,以便做好相关工作。
(1)育雏舍和设备的准备。
育雏舍要求有利于防疫、保暖、防鼠害、通风和消毒的原则。
设备包括取暖、供料、饮水、温度计等。
(2)育雏舍消毒。
在进雏鸡前数天,要对育雏舍进行二次全面彻底的消毒。
消毒药物可选用氯毒杀、消毒威、来苏尔、新洁尔灭或过氧乙酸等。
有条件的对育雏舍进行一次熏蒸消毒。
(3)饲料、疫苗和药物的准备。
根据育雏数量的多少,至少应准备在育雏前10天必需的雏鸡饲料、疫苗和保健药品。
(4)铺设垫料、试温。
在进雏前1-2天进行预温,要做好育雏舍或育雏器的调温工作,检查供暖设备的供暖效果。
2.饮水和开食雏鸡进入育雏室,雏盒要散放,特别是夏天如果堆放在一起,容易闷死雏鸡。
进雏后,要先让雏鸡饮温水2-3小时,最好能供给5%的葡萄糖水,育雏舍的相对湿度保持60-70%,饮水的温度以25℃左右为宜。
雏鸡在经过3小时的充分饮水之后,可以进行开食。
3.保温。
雏鸡对外界温度的变化很敏感,育雏头3天的温度要保持35℃左右,4-7天保持33℃之间;育雏期间温度是否适宜可以通过观察来确定。
例如:雏鸡群挤在热源附近颤抖,发出阵阵怕冷的唧唧声,很少去吃食,就表明温度低,应尽快升温;如果雏鸡远离热源,张嘴饮水频繁,就表明温度过高,应设法降温;如果雏鸡均匀分布静卧,睡姿伸腿伸头,呼吸也很有节奏,或者雏鸡轮着吃料而伴有欢快的鸣叫声,就说明温度适宜。
温度和湿度范围
(1)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是否适宜,对养好雏鸡和充分利用鸡舍空间有很大影响。
一般饲养密度见下表:
饲养密度
潮湿垫料散发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氨气和二氧化碳等,超过一定的浓度就会危害雏鸡健康,所以要及时通风,排除有害气体,换进新鲜空气。
空气质量要求:
舍内空气中氧气含量>19.5%
二氧化物含量<0.3%
一氧化物含量<10ppmm
舍内空气中氨气含量<10ppm
舍内可吸入粉尘<3.4mg/m3;
舍内温度满足鸡群舒适需要
舍内湿度满足鸡群舒适需要
(3)光照。
光照在蛋鸡饲养中非常重要,育雏期的光照时间如下:第1周22小时,第2周20小时,第3周18小时,第4周16小时,第5-8周光照为每天14小时。
(4)断喙。
正常的断喙第一次一般在7-8日龄进行;第二次为修喙,一般在转群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