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课外练习6题与答宏观部分共13页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151.50 KB
- 文档页数:13
第 1 页 《西方经济学(2)》课外练习题与答
一、填空题
1.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主要有 、 和部门法。
2.国内生产总值GDP-折旧= 。
3.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 。
4.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称为 。
5. 根据货币数量论,在长期中通货膨胀发生的惟一原因是 。
6.摩擦性失业是经济中由于 而引起的失业。
7.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 倾斜的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
倾斜的线。
8.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减少,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 ,物价水平 。
9.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 。
10.消费函数曲线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 ,在简单的国民经济分析模型(又称为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中,45°线上表示任何一点都是 。
11.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消费减少,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
;储蓄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 。
12.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 。
13.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说明了在短期中, 是决定均衡国内生产总值的最重要因素。
14、凯恩斯认为,人们需求货币是出于 、 和
。15、 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16、 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17、AS曲线处于古典极端(即垂直)情形下,需求管理政策不会改变
水平,只会改变 水平.
18、宏观经济学涉及到的价格指数主要有 、 和 。19、扩张性的需求管理政策可使IS曲线或LM曲线向右平移, 进而使AD曲线 。
20、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有四种,他们是 、 、 和国际收支平衡 。
参考答案:1、支出法、收入法 ;2、国内生产净值;3 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 ;4 通货膨胀;5、货币供给量增加;6、正常的劳动力流动;7、右下方、右上方;8、减少、下降;9、1、1;10、收入等于消费 、总支出与总供给相等;11、减少、减少;12、越小;13、总需求(总支出);14、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15、国内生产总值;16、均衡的国民收入;17、收入,物价;18、消费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GDP折算数;19、向右平移;20、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二、单项选择题
1.在下列情况中作为最终产品的是( )。
A.汽车制造厂新生产出来的汽车; B.家庭购买用于上下班的汽车;;
C.工厂购买用于运送物品的汽车; D.公司购买用于联系业务的汽车
2.最全面反映经济中物价水平变动的物价指数是( )。
A.消费物价指数; B.生活物价指数; C.生产者物价指数; D.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数
3.劳动力总量包括( )。
A.所有失业和就业的工作年龄人口; B.总人口中除了非工作年龄人口外的所有工作年龄人口;
C.总人口数; D.所有失业的工作年龄人口
4.货币中性论是指货币的变动( )。 第 2 页 A.同时影响名义变量和实际变量; B.既不影响名义变量也不影响实际变量
C.只影响实际变量而不影响名义变量;D.只影响名义变量而不影响实际变量
5.引起摩擦性失业的原因是( )。
A.最低工资法; B.效率工资;
C.工会的存在; D.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
6.物价水平的下降对总需求的影响可以表示为( )。
A.沿同一条总需求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B.沿同一条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C.总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 D.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
7.技术进步会引起( )。
A.短期与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右平移;B.短期与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左平移;
C.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变,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平移;
D.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平移
8.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总需求减少会引起( )。
A.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B.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C.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下降
9.引致消费取决于( )。
A.收入; B.边际储蓄倾向; C.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D.自发消费
10.在以下四种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 )。
A.边际消费倾向为0.2; B.边际消费倾向为0.4;
C.边际消费倾向为0.5; D.边际消费倾向为0.8
11、下列哪一项收入被包括在GDP内?( )
A.出售旧车的收入; B.支付200元给股票经纪商
C.购买股票2000元; D.以9万元卖出上个月以8万元购进的债券
12、在其他因素一定下,价格水平上升时,会( )。
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 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
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 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
13、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可以预期,这在乘数作用下将导致均衡的GDP增加( )。
A、20亿元; B、60亿元; C、180亿元; D、200亿元。
14、GDP的均衡水平与充分就业的GDP水平的关系是( )。
A、二者完全等同; B、均衡的GDP总是小于潜在GDP;
C、GDP的均衡水平完全不可能是充分就业的GDP水平;
D、GDP的均衡水平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充分就业的GDP水平。
15、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
16、菲利浦斯曲线说明( )。
A.通货膨胀导致失业; B.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工会引起的;
C.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 D.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正相关。
17、在一个封闭经济中,减少税收在短期内将会( )。
A.使得IS曲线右移而LM曲线保持不变;B.使得IS曲线右移同时使LM曲线左移;
C.对IS曲线和LM曲线无影响;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8、在三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之时。
A、名义储蓄等于名义投资; B、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C、计划投资加计划政府购买支出等于计划储蓄加计划净税收;
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19、假定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垂直,减税将( )。
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 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提高实际产出第 3 页 但不影响价格水平; D、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无影响。
20、在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政府购买支出g的是( )。
A、政府拨款安置灾民生活; B、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C、支付给总统保安人员薪水;
D、政府投资治理环境污染。
21、总需求曲线AD上的每一点都表明( )。
A.物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B.物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状态;
C.劳动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D.物品市场和劳动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状态
22、以下不属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是( )。
A、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 B、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
C、出口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D、进口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23、下列选项中哪一项的形成不属于投资?( )
A、增加厂房 B、增加设备 C、增加存货 D、在二级市场购买股票
24、如果由于投资支出下降而导致GDP下降,可预期( )。
A.消费c和储蓄s将上升; B.消费c和储蓄s将下降 ;
C.消费c将下降,但储蓄s将上升;D.消费c将上升但储蓄s将下降。
25、在下列有关通货膨胀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通货膨胀使债务人得益,债权人受损;B、通货膨胀使政府得益,公众受损;
C、通货膨胀使雇主得益,工人受损;D、“通货膨胀税”是一种间接税。
26、市场利率提高,银行准备金会(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
27、在凯恩斯的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0.6,那么税收和政府转移支付的乘数绝对值将是( )。
A、5 ; B、2.5 ; C、1.5 ; D、4 。
28、如果货币需求曲线接近流动性偏好陷阱,这意味着( )。
A、货币需求丝毫不受利率影响; B、利率稍有变动,货币需求就会大幅度变动;
C、利率变动很大时,货币需求也不会有很多变动;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29、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是企图( )。
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 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C、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 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
30、LM曲线描述的是( )。
A、物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B、货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C、物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D、劳动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31、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扩大总需求会使( )。
A、国民收入增加 B、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C、利率下降 D、物价水平上升
32、若经济尚未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那么,增加政府转移支付会使( )。
A、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增加; B、价格水平上升但不影响实际产出;
C、实际产出增加但不影响价格水平;D、实际产出和价格水平不变。
33、在IS曲线上,满足储蓄等于投资这一均衡条件的收入与利率组合点有( )。
A、一个; B、无数个; C、有时一个有时无数个; D、一个或无数个都不可能
34、假定货币供给量和物价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
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 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