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研究方法.ppt
- 格式:pdf
- 大小:9.63 MB
- 文档页数:50
民俗学概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民俗与民俗学一、民俗的定义与分类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文化生活。
二、民俗学定义的分歧西方的《民俗·神话与传说的标准辞典》大致可分为七类:1.民俗是旧时的残余遗风,完整的阐述是民俗学标准辞典的两则定义:“古时候大众信仰、风俗、及传统的整个本体(Entirebody),它在文明社会内受教育较少的分子中一直残留到现在。
”“民俗是不愿死的一种活化石。
”2.民俗是俗民文化的传统部分,包括原始民族及文明民族的传统创造,或专指说不出确实可信的发明人或造作人而一代一代传下来的那些东西。
3.民俗指含意广泛的传统现象。
它们比其它的文化现象或社会现象更可表现出传统的任务,内容“包括舞蹈、歌谣、故事、传说和传统、信仰和迷信,以及任何地方的民族的谚语”。
还包括一个民族传统的风俗、信仰、以及文学。
4.民俗是退化的宗教。
认为民俗是还模模糊糊地残存在文盲和乡下人生活中的古代宗教仪式。
一种民间宗教的残余物。
5.民俗仅指民间故事。
一种范围界说不明确,而且和神话分别不明显的故事。
同时,这些故事的内容和用意在原先传诵人心目中也不够严格和清晰.6.民俗是一种主要由口头流传的大众文学。
即口传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谚语及其它文学方式的东西。
7.民俗是俗民文化。
换言之,民俗是文明文化中庶民的文化表现,或者说是民间传承的生活文化现象。
三、民俗学定义分歧的原因一、不同学者受到各国不同政治制度、生活环境、不同时代、学术观点与研究目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二、由于各国、各民族、各地区所拥有的民俗事象千差万别,民俗学者对民俗概念的界定自然有着截然不同之处。
三、这门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人们对其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清晰和共同的认识,对民俗一词内涵与外延的认识还处于有待深化的过程之中。
四、分歧中所达成的共识一、民俗存在于民众之中,民众既是民俗的承受者和创造者,又是民俗的载体;二、俗是被民众传承的一种文化现象;三、民俗的核心在于传承。
节气习俗的民俗学方法与调查研究:传统活动在民俗学研究和调查中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民俗学是研究传统文化和民间传统的学科领域,节气习俗是民俗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对传统节气习俗进行民俗学研究和调查时,采用合适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介绍了一些常见的民俗学方法与调查研究中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开展传统活动的研究。
一、文献调查法文献调查法是对传统节气习俗进行研究和调查的最基础方法之一。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可以了解到传统活动的历史渊源、演变过程、相关背景等重要信息。
研究者可以通过阅读历史文献、民间故事、民俗记载等,了解传统节气习俗的起源和发展,为后续的实地调查提供依据。
二、田野调查法田野调查法是对传统节气习俗进行深入研究和调查的主要方法。
通过亲自走访民间,观察和记录传统活动的场景、仪式、方式等细节,可以获得具体的实证数据。
田野调查可以采用直接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等不同的研究方法,以全面了解传统节气习俗的具体情况。
1. 直接观察法:研究者可以亲临传统节气习俗活动现场,通过观察和记录来收集数据。
观察的对象可以包括活动的时间、地点、仪式流程、参与者等。
此外,还可以观察相关的物品、饮食、服饰等,以揭示传统活动的文化内涵。
2. 访谈法:访谈法是通过与相关的参与者、传承者、观众等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传统节气习俗的认知和体验。
通过深入的访谈,可以获得关于传统活动的口述资料和个人观点,为分析活动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重要信息。
3.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一种常用的数据采集方法,可以对大量的样本进行调查,并提取有效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研究者可以设计合适的问卷,向相关人群了解他们对传统节气习俗的了解和态度,以及参与程度等。
问卷调查可以量化研究结果,提供可比较的统计数据。
三、数据分析方法数据分析是对采集到的民俗学数据进行整理、处理、解释的过程。
将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可以揭示出传统节气习俗的规律和特点,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