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与指北针
- 格式:pdf
- 大小:329.41 KB
- 文档页数:9
学习如何使用地图和指南针地图和指南针是我们在探索世界时不可或缺的工具。
无论是在城市中寻找方向,还是在野外进行探险,地图和指南针都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确定位置和方向。
然而,很多人对如何使用地图和指南针感到困惑。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一些基本的地图和指南针使用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些工具。
首先,让我们从地图的基本知识开始。
地图是一种平面投影,用于表示地球表面的特定区域。
地图上通常会标注地理要素,如河流、山脉、城市等。
在使用地图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地图上的一些基本元素,例如比例尺、图例和方位。
比例尺告诉我们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图例则解释了地图上各种符号和颜色的含义,而方位则指示了地图上的方向。
在使用地图时,我们首先需要确定自己的位置。
如果我们已经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可以直接在地图上找到对应的地点。
但是,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就需要借助其他方法来确定。
其中一种方法是使用指南针。
指南针是一种用于确定方向的工具。
它由一个磁针和一个刻度盘组成。
磁针会指向地球的磁北极,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指南针上的刻度来确定方向。
在使用指南针时,我们需要将指南针保持水平,并确保没有任何磁性物体靠近,以免干扰指南针的指向。
为了准确地确定方向,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方向概念。
地球上的方向主要有北、南、东、西四个基本方向,它们与地球的自转和地球的磁场有关。
在北半球,指南针的指针会指向地球的磁北极,因此指南针的指针指向的方向被称为磁北。
与此同时,地球的自转使得我们在白天看到的太阳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来确定东西方向。
当太阳在中午时位于我们的南方,这时我们背对着太阳,我们的左手指向西方,右手指向东方。
在使用地图和指南针时,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导航技巧。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地图上的方位标志来确定方向。
方位标志通常位于地图的四个角落,它们指示了地图上的方向。
我们可以根据方位标志来判断地图上的方向,并将其与指南针上的刻度进行对比,以确定自己的方向。
怎样确定自己在地图上的位置怎样确定自己在地图上的位置?000基本常识:军事地形学,是根据军事行动的需要研究和利用地形的一门学科。
为什么要研究和利用地形呢?因为军队的一切战斗行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形条件下进行的,都要受地形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学习军事地形学的主要目的在于,熟练地掌握识图、用图的技能和要领,达到行动时判定方位不迷向、到实地能对照地形选准位置、按照地图行进不走错路。
为了识图、用图,还必须先了解绘制军事地图的一些基本原理。
绘制地图的基本原理地形: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地物:指地球表面自然形成和人工建造的固定物体,如江河、湖泊、道路、村庄等。
地貌: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状态,如山地、平地等。
地形图(以下简称地图)则是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投影图。
完成军事地图的绘制,必须具备以下六个方面的基本要素。
(一)地图的投影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自然球体,而军事地图是一个平面图。
为了解决地球曲面与地图平面之间的矛盾,采用的是高斯投影的原理。
即用横圆柱面套在地球椭体的外面,与中央经线相切,并使横圆柱轴通过地心,然后根据等角不变的道理,用数学的方法将地球的经纬投影到横圆柱面上,再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地貌描绘在平面图上。
我国规定,从1:2.5万至1:50万比例尺的地图,采用经差6o分带法,即以起始经线为零,每隔6o为一带,全球分60个带。
1:1万及大于1:1万比例尺地图,采用经差3o分带法。
(二)地图的坐标确定某点位置的有关数值,称为该点的坐标。
地图上的坐标分为地理坐标和平面直角坐标两种。
1、地理坐标用经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置的球面坐标,叫该点的地理坐标。
用度、分、秒来表示。
(1)地理坐标网的构成,是按照国际规定,经度从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为零起算,向东、西各180o;纬度,从赤道算起,向南、向北各90o。
地理坐标通常用以指示舰艇、飞机和某一目标的位置。
(2)因地图是按照经纬度分幅的,故在军事地图上均有地理坐标的表示。
军用指北针图说沈克尼文/图象征皇权的“仪仗车” (模型)指北针也称作指南针或磁罗盘,是一种利用地磁作用指示方向的多用途袖珍仪器,军用指北针除磁针和刻度盘之外,通常还装有距离估定器、里程测量、俯仰测量和坐标尺等装置。
可用于目测估定距离,测定方位角和俯仰角,还可根据地图比例尺,使用里程测量装置,直接从里程表上读出地图两点间的实际距离,并可利用坐标梯尺推算出地图上任何一点的坐标,甚至还可以用来测绘简易的地形略图。
因而指北针是部队行军作战和训练不可缺少的用具。
我国古代指示南北方向的“司南” (模型)指南仪器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我国也是最早将指南仪器用于军事的国家。
相传距今4600多年前,黄帝与蚩尤的九黎部落作战,遇到大雾迷失方向,黄帝制做指南车为军队指出了方向,打败了蚩尤。
明朝嘉靖年间的罗盘 (模型)《三国志·魏书·马钧传》记载,三国时期,马钧受魏明帝之命,重新制造了指南车。
此后,指南车做为皇帝出行时象征皇权的仪仗车辆。
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采矿和冶铁已有了相当发展,在寻找铁矿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磁石的吸铁性,还发现了磁石的指极性能,并将磁石琢磨成勺状,放在刻有子(北)、卯(东)、午(南)、酉(西)等八干、十二支和四维的24个方位的铜制底盘上,成为指示南北方向的“司南”(图2)。
《韩非子·有度》载“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汐”。
东汉王充《论衡·是应篇》中也有“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的记述。
唐朝中期的《首经》中记载有“针制指南,本实恋北”的话。
在出土的唐代的墓志铭和买地卷文书中已有用罗盘测定坟墓的记述。
明代朱权的《神机秘决》也提到指南针是唐朝中期玄真子(张志和)发明。
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中载有“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偏东不全南也。
”说明当时人们已发现了磁偏角。
北宋时期,人们用薄铁皮制成鱼形,使其磁化,使用时将其浮于水面,便可指南。
行军时可携行,人称水罗盘。
北宋罗盘已用于航海。
地图和指北针的认识与使用地图和指北针的认识与使用地图是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从市售各种不同功能的地图,如县、市地图;街道图;游乐区简图;全球地图……等,然而户外活动尤其是登山,它最需要的地图是等高线图,此种地图能显示地表的各种地形如高山、溪谷、险或缓坡、悬崖或峭壁都能表露无遗。
等高线地图的基本标示等高线地图就是将地表高度相同的点连成一环线直接投影到平面形成水平曲线,不同高度的环线不会相合,除非地表显示悬崖或峭壁才能使某处线条太密集出现重叠现像,若地表出线平坦开阔的山坡,曲线间之距离就相当宽,而它的基准线是以海平面的平均海潮位线为准,每张地图下方皆有制作标示说明,让使用者方便使用,主要图示有比例尺、图号、图幅接合表、图例与方位偏角度。
比例尺是地图必须标示的符号,它是显示地表实际距离与地图显示之距离的比例相关性,例如十万分之一的地图表示一公分计即实际距离为一公里,五万分之一的地图表示一公分,即实际距离为五百公尺,对於不同程度比例的地图与实际距离的精确度而言,小比例尺的地图精确度较高。
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换算表地图比例实地距离(公尺)地图距离(公分)1:25,0001,00041:50,0001,00021:100,0001,0001图号是代表地图名称的编号,不同比例的地图均编订各自系统的代号,而它是以经纬度为单位制定,如此每幅地图就能紧密接合。
方位偏角度是表示正北(地球北极),磁北(磁针显示北方),方格北(地图指示北方)之间的关系与彼此偏差的角度,同时图下方并注有该逐年磁变数值,当我们使用指北针指示自身位置再对照地图就能很快知道自己身处何地且知道下一步往何方向去与周遭的地形变化。
图例是说明地图各种符号的意义,一般登山者较会注意的符号为三角点、崩壁、河流、湖泊与坡度。
等高线地图与地形分析一、等高线的种类当我们细观等高线地图会发现绘制地图的线条有粗细两种线条,这是方便使用者阅读而设计,粗线条称计曲线并标示海拔高度,而计曲线之间距离单位为0.2公分,细曲线称首曲线,它是介於计曲线之间,具方便分析地形之功能,每两条计曲线之间有四条首曲线,如此每条线之间距离单位为0.04公分。
西维氏三部曲利用指北针及地图确认自己位置
(一)单切法 (Single Bearing Method)
若已知自己所行之路线,如小径或在山脊上等,就可利用
附近的景物,测量其方位,便可在地图划线找出位置:
1、将底板边缘贴近或平行地图上起点至目的地
的假想直线。
注意前进箭咀应指向目的地。
1、在实地选择一个明显之目标点,并对照地图的位置;
2、在实地上量度目标物的后视方位;
3、将指北针平放在地图上,使底板边线贴着目标点,将前进
箭咀指向身处地区;
4、转动整个指北针,直至定向箭咀与地图网格北线平行及同向;
5、由目标点经底板边缘画线延伸至所行路线,该交点便是身处位置。
(二)交汇法 (Resection)
1、先选择一特征景物,然后依照单切法在地图上划一直线;
2、选择另一特征景物,其位置须与上述景物方向?同及成一角度,
约在 90°至 120°之间,再划一直线。
两条直线交汇点便是
自己所在位置;
2、将转盘转动,直至定向箭咀与地图网格北
3、若想更加精确,可再选择第三个特征景物,划第三条直线。
线平行或重叠(磁针方向无须理会),记下 三条交汇形成之三角地方,便是自己所在位置。
若此三角
度数指示线所显示的方位角度数。
地方过大,则显示在量度特征景物之方位时有些错误。
3、将指北针平放于手掌上,转动身体,使磁针
红色一端与定向箭咀重叠,这样前进箭咀便指
向目标方向。
选择位于此方向一个特征景物,
放下指北针,朝向此特征景物前进,到达后重复
这个步骤,直至到达目的地为止。
如何读地形图(二)-怎样使用地形图(强烈推荐)怎样使用地形图我们学习识别地形图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地形图,特别是要会现地使用地形图。
现地使用地图,就是把地图拿一现地,将地图与现地地形一一对应起来,以便分析研究地形,全面地熟悉、掌握地形情况,按照实际地形组织计划部队行动,充分发挥地图的作用。
初学使用地形图的人常有这样的感觉:就图识图还比较清楚,一到现地就有点晕头转向;在简单地形上不安了些,特别是一到生疏复杂地形就更容易糊涂了。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对图不熟,二是没有很好地掌握现地使用地形图的要领。
现地怎样使用地图?它有哪些要领?概括地说,主要有:判定方位、标定地图、确定站立点、对照地形、按地图行进和分析研究地形等基本问题。
(一)判定方位军队机动性大,活动地区广,经常遇到各种复杂的天候和地形条件,因此,我们每一个解放军战士,都要学会在完全生疏的地方,在漆黑的夜晚,在深山密林中,在茫茫的沙漠和草原上判定方位的本领。
军队在战斗行动中,必须随时随地能辨明方向,明确敌我关系位置。
如穿插分队进行迂回包围敌人,侦察分队潜入敌后侦察敌情,通讯分队执行送信、架线等任务是如果迷失了方向,不仅会贻误战机,甚至可能遭受重大伤亡,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所以,判定方位是军队行动的重要依据。
判定方位的方法很多这里只介绍几个简单常用的方法,可以因地制宜,灵活运用。
1. 用指北针指北针是军队基层指挥员的一项装备器材。
指北针的针尖,含有两种磁性,在地同、北磁极的吸引下,它的针尖永远指着南方和北方,所以,用指产针判定方位,简单方便,只要把指北针放平,它就能给你指出南北方向。
不论是在陆地、在海洋还是在空中,也不管是黑夜、白昼或是刮风下雨,都是一样地灵便。
指北针为什么能指示南北方向呢?这是由地球特性决定的。
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它有两个磁极:一个叫地磁北极,另一个叫地磁南极,根据磁性“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指北针的磁针在这两个磁极的吸引下,就一头指北,一头指南。
地图和指北针的使⽤地图和指北针的使⽤前⾔: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部分为基本概念,第⼆部分为实际应⽤,重点掌握第⼀部分的第四⼩节和第⼆部分。
基本概念⼀、密位指北针度表盘内⼩分划,⼀般外层分划是360度,⾥层分划6000密位,简单的说,就是把⼀个圆周等分为6000。
密位记法与⾓度制记法不⼀样,以东南西北为例⼦:以正北为0度,如果以顺时针度量。
⽤⾓度制表⽰为:北:0°东:90°南:180°西:270°东北:45°东南:135°西南:225°西北:315°与此类似的,⽤密位的表⽰⽅向⾓是:北:0-00 东:15-00 南:30-00 西:45-00东北:7-50 东南:22-50 西南:37-50 西北:52-50如果是逆时针度量,则东和西数值于上述相反,东北、东南等也会有变化。
这部分内容不想看也可以,⼤家可以直接从指北针的密位盘上读出⽅位⾓数值。
⼆、三北⽅向线指的是地图上的基本⽅向——指北⽅向。
它是地图上确定任⼀条直线⽅向的起始⽅向线。
地形图上有三种指北⽅向线。
(1)真北⽅向线——过地⾯上任⼀点指向地理北极的⽅向线叫真北⽅向线或真⼦午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经线。
(2)磁北⽅向线——过地⾯上任⼀点,磁针北端所指的⽅向是磁北⽅向线或称磁⼦午线,地形图南北图廓上分别标出磁南、磁北的点位,它们的连线即为磁⼦午线。
(3)坐标北——地形图上坐标纵线所指的北⽅,叫坐标北。
这部分内容不想看也可以,地图上坐标北和真北⽅向线(地理北)⼀致,⾄于磁北⽅向线,⼴东地区的磁偏⾓⾮常⼩,可以不考虑。
三、偏⾓在⼀般情况下,三条指北⽅向线是不⼀致的,在地图某点上彼此之间构成的夹⾓叫偏⾓。
偏⾓有三种,因此也叫三北⽅向⾓。
磁偏⾓:磁⼦午线与真⼦午线之间的⽔平夹⾓,以真⼦午线为准。
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坐标纵线偏⾓:坐标纵线与真⼦午线的间的⽔平夹⾓,以真⼦午线为准,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第一部分:地形图与指北针
一、标定地图
1、归零:转动转盘,使定向箭头与前进箭头方向重合。
2、指北针的直尺边与任意一条东距线(经线)重合。
3、保持水平状态,同时转动地形图和指北针,让磁针箭头(磁针北)
和定向箭头(定向北)重合
4、地图被标定,实地方位与地图方位一致。
二、实地测量方位角
1、指北针保持水平状态,前进箭头指向目标物。
2、转动转盘,使定向箭头(定向北)与磁针箭头(磁针北)重
合。
3、阅读刻度线上的读数,即为站立点和目标物之间的方位角。
三、西维氏三步法
1、用指北针的直尺边连接地图上两点,同时前进箭头的方向平
行指向目标点。
2、转动转盘,使定向箭头(定向北)和地图北平行。
3、保持转盘不动,在水平状态下转动指北针,使定向箭头(定
向北)与磁针箭头(磁针北)重合,前进箭头指向的方向即
为目标方向。
第二部分:绳索技术操作
一、装备穿戴(略,参照基础技能标准)
二、牛尾绳连接
1、牛尾绳中段使用8字结与安全带攀登环连接,8字结
绳圈长度与安全带保护环相仿。
2、牛尾绳两端使用8字结+绳尾防脱结与主锁连接。
3、调节牛尾绳长度,使其连接相关装备后在完全受力的
情况下(全身重量悬挂于绳索上),长度处于伸手可
及的距离。
4、除非有必要,否则不建议在牛尾绳中间打结;若有必
要打结缩短牛尾绳,则使用单边8字结。
三、基础下降(略,参照基础技能标准)
四、自锁保护器下降
1、自我确保。
2、建立保护站(略)。
3、连接主绳(略)。
4、连接自锁保护器(STOP或I’d)。
5、收短主绳,使自锁保护器受力。
6、自锁保护器上锁(STOP使用绳索缠绕上锁,I’d将
手柄扳到锁定位置)。
7、转移重心,使主绳受力,自我确保松弛。
8、全面检查。
9、解开自我确保。
10、制动手握住制动端,另一只手为保护器解锁。
11、匀速下降。
五、延长下降
1、使用牛尾绳或扁带作为延长下降时与保护器的连接。
(情况许可的情况下,推荐使用扁带)
2、牛尾绳和扁带的长度调整为30cm左右。
3、牛尾绳或扁带连接主锁和保护器,抓结连接安全带保
护环。
4、其余操作参照基础下降。
5、过屋檐时注意身体位置,防止保护器压在屋檐边缘被
卡死。
六、斜坡下降过锚点
1、下降到达锚点平行位置,制动手握住绳子制动端,另
一只手将牛尾绳扣入锚点中,上锁。
2、继续下降,使牛尾绳完全受力。
3、解开保护器和抓结,分别连接在锚点下方的绳索上,
连接时尽量靠近锚点位置。
4、检查连接。
5、脚上发力,使身体重心上移,同时收紧保护器的绳索,
使重心转移到保护器上,牛尾绳松弛后解开牛尾绳与
锚点的连接。
6、继续下降。
7、如果是岩壁上的人工锚点,发力时应避免对锚点产生
向外的拉力,此举容易将锚点拔出。
七、上方保护技术(略,参照基础技能标准)
八、陡坡横切
1、先锋队员A,收尾队员B。
所有人员在进入操作环境
后马上做自我确保。
2、A将绳索的一头使用编织8字连接在安全带的攀登环
上;绳索的另一头绕过一棵树后用双8和主锁连接在
保护环上。
3、B为A做保护,同时使用两股绳进行保护。
4、A在途中选择合适的物体(如树木)作为保护点,将
两股绳同时扣入保护点,操作方式类似先锋攀登。
5、A通过陡坡后,选择保护点使用牛尾绳做自我确保。
6、将双8结的绳索扣入保护点,上锁。
7、抽另一端的绳索,用双套连接保护点,使绳索尽量绷
直。
8、路绳架设完毕后,中队队员依次通过。
通过过程中将
牛尾绳的两端同时扣入两股绳,上锁;经过锚点时牛
尾绳两端依次通过,无论任何时候必须确保至少有一
个保护连接。
9、收尾同样用牛尾绳的两端扣入路绳进行保护通过,通
过的过程中将中间的保护点拆除。
10、收尾通过陡坡后,在自我确保的状态下协助先锋拆除
绳索。
11、解开双8和保护点的连接,抽绳索另一端,将绳索抽
回并整理好装备离开。
九、渡河
1、渡河要考虑河流的宽度、深度以及流速,确保河流宽
度小于绳索的1/3长度,深度在大腿以下,流速处于
可控范围。
否则不应强行渡河以免发生危险。
2、先锋队员A,收尾队员(主保护者)B,第二保护员
C。
若环境有坠落风险,则所有队员在进入操作环境
后必须进行自我确保。
3、先锋队员将绳索的两端分别打双8后扣入安全带保
护环。
4、收尾队员(主保护者)B选择岸边的保护点,使用保
护器连接其中一股绳(B绳端),为A进行保护。
B
应站立于保护器的后方,确保当制动时绳索的制动端
与保护端呈180度。
若A在渡河过程中跌倒,B应
马上锁住绳索。
5、第二保护员C拽住另一股绳(C绳端),若A在渡河
过程中跌倒且失去自我行动能力,C应马上拉绳将A
拉回岸边。
C应根据A渡河时的位置进行移动,尽量
保证在A的平行或下游位置。
6、B、C放绳时应避免绳子过于松弛,以免绳索卷入水
中并在石头上卡死。
7、A到达河对岸后,选择与B平行位置的保护点,将B
绳端连接保护点。
8、B将绳索尽量收紧并锁死,建立起路绳系统。
9、中队队员依次渡河,使用牛尾绳连接路绳,渡河者位
于路绳的下游位置。
10、C绳端作为安全绳,使用蝴蝶结连接在渡河者安全带
保护环上,若渡河者在渡河过程中跌倒并丧失自我行
动能力,河两岸的队员尽快收紧C绳端,将渡河队员
拉近岸边。
11、最后收尾的B队员将两股绳索同时连接安全带保护
环,在对岸两名保护员的保护下渡河,操作方式类似
先锋A队员渡河时操作。
十、单绳上升转下降(GRIGRI+手升)
1、操作者站立在绳索正下方,避免操作时绳索摆荡。
2、连接GRIGRI,并用身体重量测试GRIGRI是否连接
正确,工作正常。
3、使用牛尾连接手升,确保完全受力时手升处于伸手可
控范围。
4、使用脚踏绳连接手升,调节脚踏绳长度,当上升器处
于最高点时,脚踏绳下端大约在膝盖位置。
5、将手升挂入主绳,用一把锁同时扣入手升上方的保护
孔以及主绳(O形锁最好,不需要上锁)
6、全面检查。
7、将手升推到最高,脚踩在脚踏绳上,起身的同时提拉
GRIGRI的绳索制动端,使绳索通过GRIGRI后收紧
锁死。
8、再次移动手升,重复操作,持续上升。
9、需要转下降时,解除手升与主绳的连接,将脚踏收短,
手升挂入装备环。
10、制动手抓住GRIGRI绳索制动端,另一只手扳动手柄,
缓慢匀速下降。
十一、单绳上升转下降(I’d+手升)
1、操作大致与GRIGRI+手升相同。
2、当制动手离开I’d绳索制动端时,必须扳动手柄使I’
d处于锁定状态。
十二、单绳上升转下降(胸升+手升+STOP)
1、操作者站立在绳索正下方,避免操作时绳索摆荡。
2、连接胸升,使用身体的重量进行测试。
3、连接手升,连接方式与GRIGRI+手升上升时相同。
4、全面检查。
5、将手升推到最高,脚踩在脚踏绳上,起身的同时绳索
通过胸升后锁死。
6、再次移动手升,重复操作,持续上升。
7、需要转下降时,在胸升的下方连接STOP,使STOP
尽可能靠近胸升,STOP用绳索缠绕上锁。
8、将手升调节到胸升上方约20cm处,脚踩在脚踏绳上,
起身的同时打开胸升的开关,之后抓住绳子将重心慢
慢放到STOP上,关上胸升开关。
9、检查STOP和锁的连接。
10、解除手升与主绳的连接,将脚踏收短,手升挂入装备
环。
11、制动手抓住STOP绳索制动端,另一只手为STOP解
锁,然后扳动STOP扳手,缓慢匀速下降。
十三、单绳上升转下降(双抓结)
1、操作者站立在绳索正下方,避免操作时绳索摆荡。
2、A抓结连接牛尾绳,B抓结连接牛尾绳和脚踏绳,A
抓结位于B抓结的上方。
3、A抓结在完全受力时处于伸手可控的范围。
4、B抓结推到最高时,脚踏绳的下端大约在膝盖位置。
5、两个抓结、两根牛尾绳、脚踏绳和主绳之间不发生缠
绕。
6、全面检查。
7、脚踩在脚踏绳上,起身保持平衡,并将A抓结推到最
高。
8、坐下,将重心转移到A抓结上,之后将B抓结推到
最高。
9、重复操作,持续上升。
10、需要转下降时,在B抓结的下方连接保护器,使其尽
量靠近B抓结。
11、脚踩在脚踏绳上,起身的同时提拉保护器的绳索制动
端,使绳索通过保护器后收紧,慢慢坐下,制动手保
持制动状态,将重心转移到保护器上。
12、推松两个抓结,缓慢匀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