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立德树人初心 加强德育顶层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131.12 KB
- 文档页数:2
牢记立德树人初心加强德育顶层设计
文/周凤林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
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 就有希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
中对青年的谆谆教诲,更是党和国家对教育培养什
么人的具体要求。立德树人关乎为国家和民族培养
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千秋大业,办好人民满意的
教育,关键就是要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观念,并始 终不渝地践行立德树人这一兴国方针。
学校德育要进行顶层设计,整体构建学校德育
体系,这是进一步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根本。学
校德育顶层设计是指依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基
于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从学校层面系统考虑 德育各环节和各要素的关系及作用,注入育人价值, 系统构建学校德育。学校德育顶层设计要有严密的
逻辑性,不仅要清晰描述学校德育的“终极目标”
是什么(德育科学),更要明确回答学校德育“取
得实效”是因为什么(德育哲学),不仅要有合理
的德育理念、价值观及文化,更要有具体可操作的
方法。要按照德育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出系统、清晰、
具体的实施措施。德育顶层设计必须从实际出发,
再回到实际中来,所有的设计方案及每一项德育活
动或者德育工作都要有措施,都要能归结到可执行
的要素上,笔者将其归依为“5W2H”,即明确所 要执行的是什么任务(What)、为什么要做(Why)、 何时开始(When)、从哪里入手(Where)、由何
人负责(Who)以及如何去做(How)、要花多少
时间和资源(How much),以此确保具体执行者
能够充分把握战略要领,保证执行不出偏差。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需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 价值性原则。教育的根本是“育人”,这是学校德
。 见代擞学・思想理论教育2017/12B 育顶层设计的核心价值。学校德育的各环节和各要
素要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培养目标相关联、相匹配、
相衔接,要注入育人的价值。二是主体性原则。学
校德育的主体是学生,学校德育应解决、满足、引
导和提高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三是整体性原则。
现代德育是一个大系统,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树立教 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意识和
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观念,
并通过由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实施。四
是全员性原则。学校德育顶层设计是系统工程,是
基于学校实际的高端设计,然而这种高端设计不是
空想的设计,更不是领导拍脑袋的设计,而是师生 员工广泛参与、符合校情的设计。
如何进行学校德育的顶层设计呢?一是德育内
涵要素的顶层设计。德育内涵要素包括政治教育、
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五个维 度。各维度教育既有自己特定的内涵,不能互相取
代,又相互联系、相互融合、互为条件,由此构成
学校德育的统一体。二是德育主体要素的顶层设计。 德育的主体是学生,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
特点和认知水平,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感性到
理性,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提高,螺旋式上升,以
保证各个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层次性和渐进性。三
是德育实施要素的顶层设计。即学校德育目标与内 容、途径与方法、管理与评价的顶层设计。学校德
育目标顶层设计要处理好继承、借鉴与创新的关系,
处理好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关系,处理好适 应性与超越性的关系,处理好整体性、层次性和序
列性的关系。学校德育内容依据社会政治、经济与 文化发展状况,依据社会多元文化传统和文化背景,
依据学校德育目标,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品德发展
水平和认知能力进行顶层设计。德育途径从课程育 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
协同育人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德育方法遵循适应
与引导相结合、疏与堵相结合、理与情相结合、明 示与暗示相结合等原则进行顶层设计。学校德育管
理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遵循德育规律、科学
管理的规律以及学生成长的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
地位,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
发展,要面向社会、面向家长,不能走传统的封闭 式教育之路。德育管理评价不仅是对德育情况的描
述,更是一项教育价值判断活动,要以党和国家的 德育政策法规、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以及学生身心
发展规律为依据,为正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电子邮箱:xindeyu@viP.163.com
校长是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第一责任人。校长要 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把理
想信念教育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把弘扬以爱国主
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
神作为重要内容,引导和教育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校长要从课程育德、活动育德、管
理育德、社会实践和学校文化育德等方面进行德育
格局的整体建构,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
环节。校长应积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校德育队伍,
建立健全考核机制,以保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
效落实。※
(作者系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书记兼校长,
上海市特级校长、特级教师、上海市中学德育管理
与研究实训基地主持人,上海,201802)
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区域德育新格局
文/黄敏华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 同的价值追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
发展的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学校德育工作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
手,全体德育工作者应该树立“时不我待,只争朝
夕”的紧迫感。区域德育要加强顶层设计,实施整 体推进,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十九大
的精神指引下,谋划德育工作新格局。
一、聚焦“三自一全”,顶层设计区域德
育目标内容
教育部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将“理想信念
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 学德育工作的五大内容。上海市普陀区以学生核心 素养为培育要求,努力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的内容要求融入其中,进行区本化的再创新,架构 具有鲜明区域特点“三自一全”的区域德育目标内
容体系,即通过小学、初中、高中的整体培养,促
进学生实现信仰自觉、文化自信、道德自律和人格
健全的发展目标。
信仰自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党和国家的发展 历史和革命传统,深刻把握“中国梦”的内涵,理
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引导学生增强国家
意识,传承红色基因,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 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文化自信。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 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分认识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与精神内涵,积极
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尊
2017/12B兄 徽学・思想理论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