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
- 格式:ppt
- 大小:1.51 MB
- 文档页数:36
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基础过关练题组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1.1695年,英国议会指责政府打击法国海盗不力,迫使国王威廉三世于次年成立了贸易局。
1697—1699年,在议会压力下,威廉三世被迫收回了赏赐给外国宠臣的爱尔兰土地,将6万陆军削减到7 000人。
这说明当时英国( )A.国王受制于议会B.议会居主导地位C.君主立宪制确立D.军权附属于国王2.下图所示两个文件的共同点是( )A.冲击了本国封建势力B.宣告了新的国家制度诞生C.打击了君主专制制度D.受到了启蒙思想的影响3.“在对自由权、参与权、反抗权的一片欢呼声中,得到《人权宣言》认可的人民大众似乎忘却了宣言制定者一再强调的依法行事的原则;而失却这一‘羁绊’,自由也就将如脱缰的野马而狂奔不止。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宣言制定者脱离民众B.《人权宣言》引起法国大革命C.法制比自由更加重要D.绝对自由违背了《人权宣言》题组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4.钱乘旦教授认为,“光荣革命”解决了一个人统治国家的问题,但其后百余年间英国仍是被几十个大贵族通过议会进行统治。
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A.革命成果遭严重破坏B.宪政体制有待完善C.行政权尚未发生转移D.政治机构形同虚设5.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道:“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
”作者旨在说明( )A.其他国家不具备民主制条件B.美国民主制度促进经济发展C.政治制度设计必须符合国情D.美国民主制度存在明显缺陷6.《大国崛起》中说道:“1789年之后……法国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革命,两个帝国,两个王朝,还有两个共和国。
……在反复的革命和复辟过程中形成的共和派与君主派,在相持了半个多世纪后,终于不再选择激烈的对抗。
”斗争的结果是法国( )A.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B.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C.两派的政治权力均分D.资本主义发展严重受阻题组三资本主义的扩展7.废除农奴制推动了俄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为发展私人的积极性与创业注入了动力”。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单项选择题1.(2011年广东肇庆一模文综)观察下表分析中国丝茶出口的特点,你认为这特点对中国社会转型影响最大的是()A.B.自然经济逐步遭到破坏C.客观上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D.推动中国的丝、茶生产日益商品化2.(2011年广东深圳一模文综)“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中,1860年是个很重要的时间点。
”以下史实最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束B.《资政新篇》的颁布C.洋务运动的兴起D.“西学东渐”的开始3.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
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A.江南制造总局B.湖北织布局C.发昌机器厂D.继昌隆缫丝厂4.洋务派能够创办如汉阳铁厂这种企业,最主要的社会经济条件是()A.国内出现日益扩大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B.外资企业的诱导C.解决军事工业的资金D.部分地主官僚绅商对投资新式工业有兴趣5.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影响是()A.开始了中国早期的工业化过程B.实践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C.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D.抵制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6.洋务派的军事企业不计算成本,不考虑经济效益,管理机构是封建衙门式的,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仍然是一种进步事物,因为它()A.创办的企业规模大,有利于发展生产B.包含了资本主义因素C.引进了大机器生产的生产方式D.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工业企业7.(2011年广东汕尾高三调研)下图是一幅漫画作品《如此“修墙”》,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粘在墙上。
下列表述内容与该漫画的讽喻意义一致的是()A.“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干橹”B.“遗其体而求其用”C.“然欲自强,必先理财”D.“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8.(2011年广东珠海一模文综)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里的“柳”是指()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B.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C.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D.引进近代科学技术9.(2010年海南单科)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选址汉阳建铁厂。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学习目标: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
2.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1.重点: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以及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知道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与初步发展的基本史实。
2.难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材整理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1.原因(1)鸦片战争后,质优价廉的洋纱涌入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
(2)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丝、茶等农副土特产品。
2.表现(1)洋纱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
(2)洋布取代土布,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
(3)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日趋商品化。
3.影响: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图解示意]列强经济侵略与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关系教材整理2洋务运动1.背景(1)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
(2)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形成了洋务派。
①主要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②代表人物: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上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为代表。
2.内容(1)创办军事工业:以“自强”为旗号,曾国藩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了福州船政局、崇厚创办了天津机器制造局。
(2)创办民用工业:以“求富”为旗号,李鸿章创办了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了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3)筹划近代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4)兴办近代教育: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并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3.结局:清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4.影响(1)引进了西方近代科技,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第9课洋务运动1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梦想有一种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下列哪一运动首先实践了“西方的新型工业”的梦想()A 禁烟运动B 洋务运动C 戊戌变法运动D 辛亥革命解析:B。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题中首先实践了“西方的新型工业”提示我们是洋务运动。
因为洋务运动迈出了工业化的第一步。
C、D两项向西方学习扩展到政治领域。
2 下图是合肥工笔重彩画晋京展参展作品《洋务风云》,画家张国琳传神的画功,让我们仿佛又感受到了洋务运动时期的历史风云。
下列选项与那场运动无关的是A 培养了近代科技人才B 客观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C 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D 最终惨败的结局说明对中国海军的近代化毫无作用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洋务运动虽然最终失败,但却对中国的近代化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洋务派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同时洋务派初步建成了三支新式海军,从而促进了中国海军的近代化。
3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终于无奈地低下自己骄傲了300多年的头,于是洋务运动就这样开始了,开始大力兴办工业。
”曾国藩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A 上海轮船招商局B 上海发昌机器厂C 江南制造总局 D.安庆内军械所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注意题干限制“军事工业”。
最早的军事工业是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
A是民用工业,B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C是李鸿章创办的军事工业。
4 洋务运动后期,为解决军事工业遇到的困难,洋务派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下列各项中属于这批工业的是()A 轮船招商局B 福州船政局C 江南制造总局D 上海发昌机器厂解析:A。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史实的掌握。
注意题干中“民用工业”这一限定,B、C两项都是军事工业,D项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标要求素养达成1.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状况。
2.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等方面的新变化。
[史料实证]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北宋边疆压力和财政危机与王安石变法的关系,对变法做出客观的评判。
[历史解释]概括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析说明王安石变法的原因、内容、影响及对它的认识、评价。
[家国情怀]感悟范仲淹、王安石为改良国家所作出的努力,培养不畏艰难的大无畏精神和家国情怀。
知识点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1.背景(1)北宋建立后,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2)宋初统治者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
2.目的:强化中央集权、维护政权稳定。
3.措施(1)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内容具体措施行政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财政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军政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2)分散机构权力中央①由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②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地方①先后设立了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和节制。
②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3)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目的抑制武将势力膨胀措施①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②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4.影响(1)积极影响:强化了中央集权,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
(2)消极影响: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也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思维点拨“崇文抑武”政策指北宋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
北宋制定这一政策的目的是防止武将跋扈,但不是轻视武备和军队。
这一政策一方面使北宋军队战斗力减弱,在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多吃败仗;另一方面,这一政策使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情况的发生,有利于社会安定。
第 9 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课标要求】认识20世纪以来贸易金融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难点】了解20世纪中外经济联系新时代技术对经济以及人类生活的影响【问题引领】一、阅读教材第一子目,回答以下问题。
1.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2.分主体描述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
3.思考20世纪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共同原因。
二、阅读教材第二、三子目,概括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特点。
三、阅读教材第二、三子目,概括贸易金融新变化的对生活的影响。
【知识框架】【课后小练】1.麦当劳自1955年在美国创立至今,分布于全球121个国家和地区,代表着美式生活方式对世界的影响力。
进入21世纪后,麦当劳不仅保留经典款食品,还按照当地人的口味对餐点进行适当调整,例如瑞典麦豆素汉堡、中国鸡汤通心粉等。
上述现象说明()A.全球化和多样性协调统一发展 B.各国家间的差距在逐渐地缩小C.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文化交流 D.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载体2.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英国外交官对英国代表团主要成员凯恩斯低声耳语:“他们是有钱袋子,但是我们有的是脑瓜子。
”这表明()A.英国不甘心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 B.美国需要采纳英国的方案C.美国尚不熟悉国际经济运营体系 D.美英两国结成了利益共同体3.下图是全球贸易发展阶段的简表。
下列项中,每一阶段的特征与之相吻合的是()A.①形成了欧洲列强支配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连接成为一个整体B.②世界开始朝着区域集团化的方向发展,诞生了一系列区域集团化组织C.③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并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D.④构筑起了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世界诸多领域的单边贸易体制的大框架4.1971年,美国宣布停止履行美元按固定比价兑换黄金的义务。
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达成了“牙买加协议”:确认浮动汇率制合法性,会员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承认黄金非货币化,使黄金逐步退出国际货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