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县第一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108.85 KB
- 文档页数:13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 / 13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县第一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Y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B.X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Y与滤纸接触处有O2生成 D.X与滤纸接触处变红
参考答案:
A
2. 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 、Cl-、Mg2+、Ba2+、CO32 -、SO42 -,现取三份1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 mol
(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 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K+一定不存在 B.100 mL溶液中含0.01 mol CO32 -
C.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 D.Cl-可能存在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 / 13 参考答案:
D
略
3. 某烃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70,1 mol该烃最多可与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加成产物最多能与10 mol Cl2发生取代反应,则该烃的分子式为
A.C3H6 B.C3H4 C.C4H6 D.C5 H8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1mol某链烃最多能和2molH2发生加成反应,则分子中含有2个C=C键或1个C≡C,1mol加成产物能和10molCl2发生取代反应,加成时引入4个H原子,所以链烃分子中含有6个H原子,BD错误;A中只有1个C=C,不符合题意,故选C。
4. 已知Zn(OH)2与Al(OH)3一样,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它与强酸、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Zn(OH)2+2H+===Zn2++2H2O,Zn(OH)2+2OH-===ZnO22-+2H2O;但Zn(OH)2能溶于过量的氨水中而Al(OH)3却不能,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OH)2+4NH3·H2O===Zn(NH3)42++2OH-+4H2O。则下面四组物质的溶液,不能运用滴加顺序进行鉴别的是( )
A.AlCl3、NH3·H2O B.ZnCl2、NH3·H2O
C.AlCl3、NaOH D.ZnCl2、NaOH
参考答案:
A
略
5.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以固体氧化物作为电解质,O2-可以在其内部自由通过。其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下列关于固体燃料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3 / 13 电池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b为电池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2O2-
B.固体氧化物的作用是让电子在电池内通过
C.若H2作为燃料气,则接触面上发生的反应为
H2+2OH--4e-=2H++H2O
D.若C2H4作为燃料气,则接触面上发生的反应为C2H4+6O2--12e-=2CO2+2H2O
参考答案:
AD
6.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30%的H2O2溶液中加入MnO2可制得O2,MnO2做氧化剂
B.SO2和C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Na2O和Al2O3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C.在NH4Cl水溶液中,既存在水解平衡,又存在电离平衡
D.O2在放电条件下生成O3属于化学变化,煤干馏得到焦炭属于物理变化
参考答案:
C
略
7. 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 做CO还原CuO的实验时,尾气用点燃的方法除去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4 / 13 B. 实验室制备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撤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C. 金属钠、钾起火,可用水、泡沫灭火器等灭火
D.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先预热并不时移动试管或加入碎瓷片,以免爆沸伤人
参考答案:
C
略
8. 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
①KOH Na2SO4 AlCl3 ②NaHCO3 NaNO3 H2SO4
③HCl NaAlO2 NaCl ④Ca(OH)2 Na2CO3 BaCl2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参考答案:
A
略
9. 把图2中的物质补充到图1中,可得到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型离子方程式(未配平)
对该氧化还原反应型离子方程式说法不正确的是
A. IO-4作氧化剂
B.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
C. 若有参加反应时则转移10 mol电子
D. 配平后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3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5 / 13 参考答案:
D
略
10. 在甲、乙两个体积不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质量相同的CO、CO2气体时,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充入的CO分子数比CO2分子数少 B. 甲容器的体积比乙容器的体积小
C. CO的摩尔体积比CO2的摩尔体积小 D. 甲中CO的密度比乙中CO2的密度小
参考答案:
考点: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专题: 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 温度、压强相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根据n=知,相同质量时其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的反比,CO、CO2的摩尔质量分别是28g/mol、44g/mol,所以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44g/mol:28g/mol=11:7,根据N=nNA、V=nVm、ρ=进行判断.
解答: 解:温度、压强相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根据n=知,相同质量时其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的反比,CO、CO2的摩尔质量分别是28g/mol、44g/mol,所以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44g/mol:28g/mol=11:7,
A.根据N=nNA知,二者的分子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1:7,所以CO分子数多,故A错误;
B.根据V=nVm知,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所以甲的体积比乙大,故B错误;
C.温度和压强相等,其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所以二者的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故C错误;
D.ρ=知,相同条件下,其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所以甲中CO的密度比乙中CO2的密度小,故D正确;
故选D.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6 / 13 点评: 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明确物质的量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熟练掌握基本公式及其适用范围,题目难度不大.
11. 以下实验方案可以从海洋生物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1)需要用到玻璃棒 B.步骤(2)需要用到分液漏斗
C.步骤(3)需要用到坩埚 D.步骤(4)需要用到温度计
参考答案:
C
【知识点】有机物的合成
解析:A.步骤(1)是分离固液混合物,其操作为过滤,需要用到玻璃棒,故A正确;
B.步骤(2)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需进行分液,要用到分液漏斗,故B正确;
C.步骤(3)是从溶液中得到固体,操作为蒸发,需要蒸发皿,而不用坩埚,故C错误;
D.步骤(4)是从有机化合物中,利用沸点不同采取蒸馏得到甲苯,需要蒸馏装置,用到温度计,故D正确;
故答案选C
【思路点拨】本题以混合物的分离提纯考查有机物的合成,注意合成流程中物质的性质及分离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重实验操作和分离方法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2.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SO2气体通入溴水中使溴水褪色,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葡萄糖与新制的Cu(OH)2浊液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证明葡萄糖有还原性
C.BrCl与Br2、Cl2的化学性质相似,则BrCl+H2O=HBr+HClO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7 / 13 D.在Al(OH)3胶体中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衔有沉淀后沉淀溶解
参考答案:
答案:C
13. 某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比K层电子数多5个,该元素的最高正价为( )
A. +7 B. +5 C. +3 D. 无最高正价
参考答案:
D
略
14. 若不断地升高温度,实现“雪花→水→水蒸气→氧气和氢气”的变化。在变化的各阶段被破坏的粒子间的主要相互作用力依次是
A、氢键;分子间作用力;非极性键 B、氢键;氢键;极性键
C、氢键;极性键;分子间作用力 D、分子间作用力;氢键;极性键
参考答案:
B
略
15. Na2O2、Cl2、SO2等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O2、Cl2、SO2依次属于电解质、单质、非电解质
B.标准状况下,1 mol Na2O2和22.4LSO2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NA
C.等物质的量Cl2和SO2同时通入品红溶液,褪色更快
D.在Na2O2中阴阳离子所含的电子数目相等
参考答案:
A
略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8 / 13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15分)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1)称取铁钉(碳素钢)12.0g放入30.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
①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是否含有Fe2+,应选择加入的试剂为____ (选填序号)。
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KMnO4溶液
②乙同学取672 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
SO2+Br2+2H2O=2HBr+H2SO4
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到干燥固体4.66g。据此推知气体Y 中SO2的体积分数为____ 。(相对原子质量:O—16 S—32 Ba—137)
[探究二]
分析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量有H2和CO2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