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长现场安全巡查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4
第 1 页 共 4 页 班组长现场安全巡查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工作场所的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员工人身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安全,制定本班组长现场安全巡查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班组长对所辖工作场所的现场安全巡查工作。
第三条 班组长是工作场所现场安全管理的责任人,负责组织、实施、监督和总结现场安全巡查工作。
第二章 巡查内容
第四条 现场安全巡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作场所的消防安全状况,包括消防设施的完好性、消防通道的畅通性等;
2. 工作场所的卫生和环境保护状况,包括卫生设施的清洁和有效使用、废物处理等;
3. 工作设备和工具的安全性,包括机械设备的稳定性、电器设备的使用安全等;
4. 工作人员的安全行为和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
5. 工作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的遵守情况;
6. 其他与工作场所安全有关的内容。
第三章 巡查程序
第五条 巡查频次 第 2 页 共 4 页 班组长对所辖工作场所的巡查频次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般建议每天至少巡查一次。在特殊情况下,如存在较高风险的工作场所,巡查次数可适当增加。
第六条 巡查对象
班组长对所辖工作场所的巡查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人员:
1. 部门负责人;
2. 工作人员;
3. 实习生和新员工;
4. 外包人员和临时工;
5. 其他与工作场所安全有关的人员。
第七条 巡查方法
1.实地巡查:班组长应亲自前往工作场所,对工作场所进行实地巡查。巡查时,应仔细观察、检查,并记录相关问题。
2.记录整理:班组长应及时记录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整理成巡查报告。
3.问题处理:班组长对巡查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并跟进整改情况。
第四章 巡查报告
第八条 巡查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巡查的时间、地点和人员;
2.巡查的具体内容和现场情况;
3.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安全隐患; 第 3 页 共 4 页 4.整改措施和整改责任人;
5.整改的时间和进度;
6.其他与巡查有关的内容。
第九条 巡查报告的提交
班组长应将巡查报告及时提交给上级领导,并将报告复印一份保存在工作场所的档案中。
第十条 巡查报告的查阅
任何与工作场所安全有关的人员都有权查阅巡查报告,并提出问题和建议。
第五章 巡查结果
第十一条 根据巡查结果,班组长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1.发现问题和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并跟进整改情况;
2.发现工作人员存在安全隐患或不适宜从事相关工作的,应及时纠正并做好相关培训工作;
3.对于严重的安全隐患和违规行为,班组长应及时上报,并配合上级领导处理。
第六章 巡查记录的管理
第十二条 巡查记录应按照保密原则进行管理,不得泄露给非相关人员。
第十三条 巡查记录应保存至少一年以上,并定期进行归档,方便查阅和整改。 第 4 页 共 4 页 第十四条 巡查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由班组长负责。
第七章 附则
第十五条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第十六条 本制度由班组长负责解释,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