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向转向架及其在地铁轻轨车辆中的应用
- 格式:docx
- 大小:28.35 KB
- 文档页数:3
地铁车辆技术运用情况的研究摘要:目前,大城市的地铁发展非常迅速,地铁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缓解了了城市的交通问题,减少了空气的污染,而随着地铁发展地铁车辆技术运用的情况就有必要做些研究。
地铁车辆技术包括很多方面,有车体的型号、转向架等;地铁车辆技术中有关电传动系统、控制系统尤为重要。
关键词:地铁车辆系统技术运用发展中图分类号: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028-021 目前关于地铁车辆的一些基本现状a型、b型地铁车辆是中国国内城市轨道车辆的主要型号。
一般a 型车辆输送的客流量较大,比如京港地铁14号线和16号线两条线将会是a车,以及上海3、4号线地铁车辆的更新都会采用a型;b型车辆输送的客流量为中等,比如北京的地铁等,国内一般采用的是b型。
当下a型车通常安排6辆车为一组,动车和拖车的比例为2:1,长度约为140米,车头的长度约为24.4米,中间车辆长度较短为22.8米,最大的车辆宽度在3~3.1米,车身高度为3.8米,每一辆车的最大轴重要小于16t,接触网受流dc1500v。
b型车每一节车身长度是19.52米,通常采用6辆车为一组,动车和拖车的比例取1:1,最大车身宽度在2.6~2.9米之间,接触网受流是dc1500v 或者三轨受流dc750v,每一辆车的最大轴重要小于14t。
伴随着各个国家技术状况、客流量的差别,国内外在外形和配置方面地铁车辆和轻轨车辆是不一样的。
我国的地铁和轻轨车辆一般比国外的微长,国外车辆的宽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一般是根据隧道洞体的大小进行调整,车宽在2.56米到2.83米之间。
现在的地铁车辆采用igbt脉宽调制逆变器。
地铁车辆的编组根据线路而实施调整,一般有3、4、5、6辆的方式,动车和拖车的比例根据实际确定。
2 地铁车辆的技术发展根据目前地铁车辆在招标中的技术参数,车体、转向架、牵引系统、制动系统、控制系统等有一下的发展趋势。
我国铁路货车径向转向架发展与运用现状转向架的蛇行运行稳定性和曲线通过性能是一对矛盾,采用径向转向架技术能很好的解决这一矛盾。
本文简单的介绍了自导向和迫导向径向转向架的发展,详细地分析了我国径向转向架技术的的研发历程。
并以目前我国铁路货车25t轴重的主型转向架之一—转K7型转向架为例,分析了我国副构架式径向转向架的导向结构的组成和作用。
标签:径向转向架;自导向;迫导向;U形副构架1 引言转向架的蛇行运行稳定性和曲线通过性能是一对矛盾。
蛇行运行稳定性要求转向架的轮对与轮对之间、轮对与构架之间有较强的约束及较小的车轮踏面斜率,而曲线通过性能则要求轮对定位尽量柔软并具有较大的车轮踏面斜率,以保证转向架通过曲线时轮对处于纯滚动的状态。
采用径向转向架是解决二者矛盾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径向转向架能在保证足够的蛇行运动稳定性的同时减少轮缘及钢轨的磨耗,适应小半径曲线上高速重载车辆的运行要求。
2 径向转向架的类型径向转向架分为自导向转向架和迫导向转向架两大类。
自导向转向架是利用轮轨间的蠕滑力,通过转向架自导向机构的作用使轮对在进入曲线时自然地呈径向位置排列。
自导向转向架发展历史较久,早在1828年德国研究人员就在2轴马车上安装了交叉支撑机构,1883年Klose提出了径向转向架的设计思想。
20世纪30年代,由德国人和瑞士人共同设计的径向转向架开始试验运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70年代南非研制成功H?Scheffe自导向径向转向架,于1975年运用到Sishen—Saldanha的干线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并出口到多个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广泛,掀起了各国径向转向架的研制热潮。
迫导向转向架出现的比较晚,1927年B?Scales提出了杠杆导向原理,美国研究人员与1973年在此基础上研制定型Devince—Scales迫导向转向架。
后来H?A?List提出了迫导向转向架的另一种设计模式,在车体和自导向转向架间加装导向杠杆形成迫导向转向架,在铁路工程界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广铁铁路笔试综合知识题库1、到到车辆的基本特点?2、说明车辆的基本组成及作用?3、说明车辆代码的组成?4、说明车辆方位的判别方法?5、车辆的性能参数、轴重、每延米重?6、对转向架的基本作用及要求?7、说明转向架的组成?8、什么是轴箱定位装置,种类?9、转向架按垂直载荷传递方式分类?10、说明车轮各部分名称及作用,车轮型号?11、说明车轮踏面需做成一定斜度的理由?12、说明轮对第四种检查器用途?13、滚动轴承组成、工作原理?14、说明代号197726T、353130的含义?15、353130B紧凑型轴承的优点?16、弹簧的主要特性参数。
弹簧组合的刚度及柔度?17、抗侧滚装置的工作原理简图及工作原理?18、为什么货车要采用两级刚度弹簧?19、空气弹簧装置的系统组成?20、高度控制阀的主要作用及要求、工作原理?21、差压阀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差压值的选择?22、斜楔式摩擦减振器的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23、油压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各部分组成作用、节流孔?卸荷孔?24、说明货转采用弹性交叉支撑装置的作用是什么?25、说明货转采用双作用常接触弹性旁承的作用?26、说明垂直载荷在转8G型转向架中的传递顺序。
27、说明垂直载荷在转K5型转向架中的传递顺序。
28、说明转K2型转向架的主要特点。
29、说明转K6型与转K2型不同之处有。
30、7.分析转K4型转向架称为摆动式转向架的原因。
31、说明转K7型转向架与传统三大件相比有何优势?32、径向转向架的类型及转向机理是什么?33、发展高速客车转向架必须解决哪些技术问题?34、为什么要采用轴箱定位结构?客车转向架的轴箱定位方式主要有几种?说明转臂式轴箱定位方式的结构特点。
35、准高速客车转向架为什么可以采用旁承支重的方式?有什么优缺点?36、客车转向架上为什么设置横向缓冲器?横向缓冲器的间隙是根据什么原则确定的?37、客车车辆的牵引力是如何l 48、罐车按用途分类及特点49、与货车转向架相比,客车转向架为了提高运行平稳性和提高运行速度,在结构上主要采取哪些技术措施?50、客车车辆上为什么要安装车钩复原装置?51、长大货物车按结构分类及特点52、P64型棚车结构上有哪些特点?53、车体的受力状况54、长大货物车有哪些种?凹底平车为什么要做成下凹形底架?55、车辆对轮对都有哪些要求?56、简述转8A型转向架的结构组成。
径向转向架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发展——日本地铁新型半迫导向径向转向架技术王丽秋;王蕾;范继斌【摘要】介绍径向转向架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发展,阐述了不同转向架通过小半径曲线的导向机理。
重点介绍了日本东京地铁最新研制、采用的半迫导型径向转向架及其模拟试验、现车对比试验、噪声监测试验与评估。
其新型转向架在降低轮轨磨耗量、降低车内噪声等方面效果明显。
%The development of radial bogie in urban transit is introduced. The steering mechanism of different bogies negotiating a sharp radius curve is stated. Focuses are on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the Tokyo metro in Japan, the forced radial bogie and its simulation test, prototype comparison test, test and evaluation of noise monitoring. The new bogies reduce wheel rail wear and interior noise effectively.【期刊名称】《现代城市轨道交通》【年(卷),期】2012(000)003【总页数】4页(P28-31)【关键词】迫导型径向转向架;地铁车辆;轮轨磨耗;噪声【作者】王丽秋;王蕾;范继斌【作者单位】吉林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132001;吉林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132001;吉林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132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60.3311 世界径向转向架的发展车辆径向转向架,是指当列车在小半径曲线上运行时,能使车轴处于曲线的径向位置的各种转向架,统称为径向转向架。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转向架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摘要:伴随时代的发展与科学技术水平持续提高,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体系也逐渐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其中包含有轨列车、无轨列车、地铁线路、轻型轨道交通车辆等,正在丰富着国民的出行形势与质量,对于我国社会发展也会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转向架技术; 应用城市轨道交通本身对比于传统交通方式来讲,其能耗相对较低,不仅运输量大,且准点率也能获得高效保障,能够满足国民出行时对景观观赏的各方面需求,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
城市轨道车辆转向架作为城市轨道车辆结构不可或缺的关键构成部分,自身具有多种功能,如车辆方向牵引、车辆运行主动、车辆结构承载以及降振,是车辆构造的核心内容,转向架的存在关乎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特性应用。
一、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的性能(一)承载车辆转向架能够有效实现对车辆自重的承受能力,并对轴重进行合理分配,使其能够均匀分布在不同零件与设备中,避免车体寿命以及性能受到作用力与荷载力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车辆处于运行状态时,有关车体结构会和车轮产生较为复杂的作用力,加上荷载作用的影响,若缺乏从中进行支持与应力转换的结构,便会导致车辆的运行质量受到不利影响,在安全性与稳定性也极容易发生变化。
当车辆转弯时,应力变化过于僵硬,无法进行有效的转变,会使得车辆出现脱轨的情况,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二)通过曲线应用该转向架,可实现对车体回转的有效控制,使其在运行状态下能保持直线方向,同时也能够正常地完成通过曲线线路管理,不仅能提高整个车辆的运行质量与效率,而且能有效地保证行车安全。
(三)传递牵引力和制动力牵引力是决定车辆能否正常运行的重要内容,也是相关人员在进行管理过程中应重视的参数标准,一旦牵引力出现了问题,便会导致车辆很难有效行驶,在安全性与稳定性是能够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出现,在进行转向架结构的设计与安装,会将制动设备与电机设备放置在其中,通过对电机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牵制力进行应用,实现轮轨的有效牵引或者是完成制动工作,确保车辆能够正常行驶。
城市轨道交通转向架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摘要:在地铁车辆中,至关重要的是要有转向架作为确保地铁运行安全的一个基本要素。
通过分析各类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所配置转向架的结构特点,本文探讨了转向架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地铁车辆;转向架;应用技术;发展趋势地铁是城市地区公共交通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大有助于减轻城市地区的交通压力。
由于其高速和安全,它在公共交通乘客中非常受欢迎。
转向架是地铁车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确保其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在地铁运行的过程中,转向架受到很大的压力,使其容易发生故障和损坏。
因此,有关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对转向架技术的不断完善,并为地铁用户提供安全的出行环境。
一、地铁车辆转向架的作用及分类(一)转向架的作用地铁车辆的转向架参数可以决定车辆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在采用地铁转向架时,地铁车辆的内部环境、车辆的载重以及车辆的耐受性会发生改变,造成地铁车辆运行状况提升和刹车距离的缩短。
应用转向架地铁车辆的交通效率会发生质的变化。
此外,转向架还可以更充分地利用车轮和轨道之间的联系,使轴的重量分布更加均匀,并产生良好的装载结果。
这样各种强度和重量就可以同时在车轮、轨道和车辆之间移动和分配。
转向架也可以在地铁的运行中发挥关键作用。
它提高了地铁车辆的灵活性,确保了它们的正常运行。
把转向架放在地铁车厢下,可以确保地铁车辆沿轨道顺利运行。
(二)转向架的分类转向架的性能和参数与转向架的类型有关。
地铁车辆的转向架可分为动力转向架以及非动力转向架。
如果按照定位标准加以区分,地铁的转向架可分为干摩擦式、转臂式、拉版式和拉杆式。
当区别标准是轴数时,地铁车厢的转向架可分为双轴、三轴和多轴架。
当区别标准转换为不同的机械结构时,就会有准驾式、三大件式和构架式。
任何类型的转向架都可以帮助车辆提高负荷、长度和体积,从而提高速度。
因此,为了确保有效使用转向架改善地铁车辆的运输安全,有关工作人员必须明确界定每一种转向架的特性,安装和合理应用,减少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并为地铁的安全运行奠定基础。
地铁车辆转向架主动径向系统作动器的布置方式研究摘要:研究了一种地铁车辆转向架主动径向系统作动器的布置方式,该系统通过安装在转向架内侧车轮与构架之间的主动径向作动器,能够实现对列车运行速度的主动控制,从而提高列车的平稳性、安全性和舒适度。
首先,研究了地铁车辆转向架主动径向系统作动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介绍了其主要部件和控制系统的组成。
其次,建立了地铁车辆转向架主动径向系统作动器的动力学模型,包括车轮和构架之间的接触关系、列车运行速度对其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等。
然后,研究了主动径向作动器的布置方式对列车运行速度的影响。
关键词:地铁;转向架;作动器;布置方式随着地铁车辆技术的发展,转向架主动径向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多,其作用是通过主动控制,有效改善地铁车辆的运行性能。
本文介绍了一种主动径向系统作动器的布置方式,通过分析地铁车辆转向架径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了作动器的数学模型,并对其布置方式进行了对比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铁车辆转向架径向系统中采用主动作动器的布置方式,可有效提高地铁车辆运行性能。
1.主动径向系统作用及主要构成地铁车辆转向架横向稳定性直接影响列车运行安全性,是衡量地铁车辆是否满足标准的一个重要指标。
目前,国内外采用的车辆转向架横向稳定性评价方法主要有两种,即SIMPACK车辆动力学仿真方法和横向稳定性临界速度评估方法。
SIMPACK车辆动力学仿真方法主要通过建立转向架悬挂系统模型,根据动力学计算结果计算出转向架横向稳定性临界速度,然后与实际运行中的临界速度进行对比。
横向稳定性临界速度评估方法是指当车辆运行速度达到一定值时,转向架的横向稳定性会发生突变。
然而,由于影响地铁车辆运行安全的因素较多,仅凭车体通过曲线的临界速度很难判断转向架的横向稳定性。
因此,通过计算转向架的临界速度来评估其横向稳定性是一种更为简便、合理的方法。
在转向架中布置主动径向系统可以将地铁车辆运行时车体与构架之间的间隙转变为作动器作动产生的径向力,进而增大构架与车体之间的径向间隙。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综述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安全、快速、准时、高效、节能、无污染和占地少的特点,能满足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现实要求。
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城市公共交通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快速、安全、准时、节能、大运量、无污染等众多优点,能满足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发展方向已被广泛认同,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磁悬浮系统等主要类型。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应用前言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包括轻轨、单轨、有轨电车、地铁等,其中地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一种,是城市交通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地铁可以促进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改善都市交通拥堵、降低交通事故发生频率、保护环境,具有节省能源、节约土地、运客量大、运营速度快、全天候不停运、安全等优势,受到许多城市的青睐。
地铁转向架作为地铁的核心部件,涉及设备众多,不同型号的牵引电机、制动装置、悬挂装置等设备的组合,能够形成不同种类的转向架机构,实现不同的功能。
1轨道交通车辆设计概述轨道交通车辆设计是基于人体工程学要求提供的功能空间规划方案,在设计期间通常需要考虑车辆行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并通过力学分析找寻到更适宜的行驶速度,以便满足城市高效率的交通需要,同时还需要考虑旅客活动、休憩、行走的要求,才能使旅客出行的舒适度得以显著提升。
另外,不同地区的乘客的体型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在车辆空间设计期间,还需要根据不同地区交通环境更细致的划分布局方案。
2转向架结构根据车辆运行线路的差异、地铁运营功能的要求以及安全及稳定性的保证下,地铁转向架结构产生较大的差异。
地铁转向架主要由焊接构架,电机齿轮箱驱动部件,基础制动装置,一系悬挂装置,二系悬挂装置,排障撒沙装置,牵引装置,轮对轴箱装置等关键结构组成,根据转向架是否具有驱动力分为动车转向架及拖车转向架。
径向转向架及其在地铁轻轨车辆中的应用
摘要:径向转向架是列车运行性能和安全性的重要保证。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关键零部件安装在关键尺寸上直线检测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就径向转向架
及其在地铁轻轨车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径向转向架;地铁轻轨车辆;应用
径向转向架是轨道交通车辆的关键部件之一,承担着车辆的承载、牵引、走
行及制动等重要作用,直接影响车辆的运行安全和乘坐舒适性,是衡量整车技术
水平的关键部分。
1 径向转向架的概要
1.1 普通转向架
普通转向架转向不足,原因是,转向架前轴(前转向架的第1轴、后转向架
的第3轴)产生冲角,第1轴横向爬行力增加;后轴(前转向架的第2轴、后转
向架的第4轴)处于轨道中心附近位置,轮径差不足,后轴有纵向爬行力(切线力)的作用。
这2种力对转向架产生反径向的作用,使得接触轮缘的前轴产生大
的横压。
1.2 径向转向架(前转向架)
在单轴径向转向架(前转向架),运行方向前侧转向架,转向产生冲角,对
第2轴产生向外轨的横向爬行力,第2轴向外轨移动。
这样,轮径差的不足得到
缓解,第2轴纵向爬行力减少。
而且,由于第2轴向外轨的移动,转向架转向不
足向径向转向的态势变化。
其结果是,不直接转向的第1轴的冲角减小,第1轴
的横向爬行力减少。
随着第2轴纵向爬行力和第1轴横向爬行力的减少,抑制径
向移动的扭矩减小,第1轴外轨的横压降低。
1.3 径向转向架(后转向架)
在单轴径向转向架(后转向架)。
行进方后侧转向架,对前轴第3轴转向,
减小了冲角。
这样,第3轴的横向爬行力减小。
结果是,第3轴外轨的横压降低。
2 主要结构
转向架前后轮对间采用轮对径向装置连接;一系悬挂采用橡胶堆;二系悬挂
采用带变摩擦减振装置的中央枕簧悬挂系统;摇枕、侧架、副构架等铸钢件采用
具有低温冲击性能的20ГЛ钢,橡胶堆、弹性旁承、心盘磨耗盘等非金属件采用
具有耐低温性能的橡胶及工程塑料。
2.1 轮轴组成
采用直径为957mm的整体辗钢车轮,车轮采用符合гост10791—2004《整体
碾钢车轮技术条件》要求的2号钢;车轴采用符合TBT/T 2945—1999《铁道车
辆用LZ50钢车轴及钢坯技术条件》要求的LZ50钢。
滚动轴承装置采用具有耐低
温性能的油脂和密封圈。
2.2 橡胶堆
转向架轴箱悬挂采用橡胶堆。
橡胶堆置于承载鞍与侧架之间,实现轮对的弹
性定位。
橡胶堆铜导线为内置式,弹性材料采用低温脆化温度≤-60℃的耐低温橡胶。
2.3 轮对径向装置
轮对径向装置采用橡胶堆顶置、承载鞍与副构架分体铸造后铆接的轻量化技
术方案。
该装置主要由副构架、承载鞍、连接杆等组成。
副构架材质为20ГЛ钢,符合OCT32.183-2001《1520mm轨距货车两轴转向架摇枕和侧架铸件技术条件》
的要求,20℃时的冲击强度≥49J/cm2,-60℃时的冲击强度≥24.5J/cm2,
-60℃时的冲击韧性≥16.7J/cm2。
2.4 侧架组成、摇枕组成
侧架组成由侧架、立柱磨耗板、滑槽磨耗板等组成。
立柱磨耗板与侧架采用
折头螺栓连接;滑槽磨耗板与侧架采用卡入式镶嵌装配。
摇枕组成由摇枕、固定
杠杆支点座、斜面磨耗板等组成。
采用摇枕与下心盘一体式铸造结构,摇枕与固
定杠杆支点座采用铆钉连接。
下心盘直径为354mm,内设导电型心盘磨耗盘。
心盘磨耗盘采用耐低温配方的工程塑料,工作环境温度23℃时缺口冲击强度≥10KJ
/m2,-60℃时缺口冲击强度≥6KJ/m2。
2.5 中央弹簧悬挂装置
中央弹簧悬挂装置由两级刚度弹簧组和斜楔式变摩擦减振装置组成。
斜楔材
质为贝氏体球墨铸铁(ADI),弹簧材质为60Si2CrVAT弹簧钢。
2.6 制动装置
制动装置采用下拉杆式单侧闸瓦制动结构,由制动梁、制动杠杆、支点、高
摩合成闸瓦等组成。
制动杠杆与垂直面夹角为0°,基础制动装置制动倍率为 6.5。
2.7 弹性旁承
采用常接触弹性旁承,弹性材料采用耐低温橡胶,低温脆化温度≤-60℃。
3 工作原理
3.1 四点均衡系统
称重设备的4个EKM转向架支架内有传感器,可上下左右移动。
在工作过程中,先将EKM转向架支架降至零点,将压力值和位移量清零;再移动EKM转向
架支架,使其完全支撑车体;最后通过EKM控制柜软件的控制和计算,将车体由水平初始状态调至低张力状态,得出此状态下的位移量,即为转向架安装板与车
体之间的调整垫片理论数值。
3.2 全站仪测量系统
全站仪测量系统是一种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度差等
测量功能于一体的高科技测量系统,具有目标自动识别与照准、数据自动记录、
储存、计算以及通讯功能。
全站仪工作时,发射红外光,并经反射球反射后返回,由此来测量被测物体的位置。
在转向架关键尺寸的测量过程中,先测量转向架连
接点的位置,确定车体坐标系,再测量每件转向架安装板的位置,最后用笔记本
所带专用软件,将测量数据汇总、计算并导出。
由于全站仪无法在一个位置测量
所有数据,须在车下、车左侧与车右侧3个位置进行,故需额外测量地面上的5
个固定点,以便将多次测量的数据统一到一个坐标系下。
3.3 操作过程
3.3.1 称重
位移值和压力值清零:将EKM转向架移入车内,EKM控制柜移到车体侧面
中部,连接设备与各电缆,启动车体称重程序,EKM转向架支架开始下落至最低
位置,并将位移值和压力值自动清零。
支撑车体:提升4个EKM转向架支架,使其逐渐与车体接触后停止,此时4
点承受的载荷为2kN;继续提升4个EKM转向架支架,提升高度为20mm,此时,车体的质量全部由EKM转向架承担。
水平初始状态调整:EKM转向架支架提升结束后,用激光水平仪测量出车体
4点的相对高度,并将测量数值填入系统程序中,EKM转向架控制柜根据填入的
测量数值自动将车体调整至水平初始状态。
低张力状态调整:水平初始状态调整完成后,系统自动进入下一个界面,点
击确认后,系统开始进行低张力状态调整,根据标准DIN25043—4《车体与转向
架连接区有效作用力的测量与计算》。
3.3.2 测量
车辆处于低张力状态后,开始对转向架安装的关键尺寸进行测量。
转向架连接点测量:将莱卡全站仪放置在地沟内,调平,将莱卡全站仪与笔
记本用蓝牙连接,启动控制软件,测量4个转向架连接点与地面5个定向点位置。
左侧转向架安装板测量:将莱卡全站仪放置在车体左侧,调平,测量地面5
个定向点与左侧转向架安装板底面测量点(共2件,每件5点)。
右侧转向架安装板测量:将莱卡全站仪放置在车体右侧,调平,测量地面5
个定向点与右侧转向架安装板底面测量点(共2件,每件5点)。
结束语:此工艺方案经生产实际验证,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大大提高了生产
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工艺方案中的全站仪测量系统,作为一种精确、可靠的测量
手段,可广泛应用于动车组的生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苏亮.城轨铰接式转向架动力学仿真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2.
[2]邓睿康.铰接式城轨车辆动力学性能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4.
[3]陈喜红,陶功安,颜志军,等.土耳其80km/h轻轨车辆ZLA080型铰接式
转向架的研制[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12,36(6):1-6.
[4]姜永辉.回转支承在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中的选型计算[J].技术与市场,2013,20(5):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