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被动活动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4
cpm持续关节被动运动的名词解释
摘要:
1.持续关节被动运动(CPM)的定义
2.CPM 的作用和应用范围
3.CPM 的优点和注意事项
4.CPM 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案例
正文:
持续关节被动运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简称CPM)是一种在特定范围内,通过专用设备使关节进行持续、缓慢、被动运动的技术。
CPM 主要应用于关节损伤、手术后康复以及肌肉骨骼疾病的治疗中,旨在维持关节活动度,促进关节液流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康复进程。
CPM 的作用和应用范围广泛。
对于关节损伤或手术后的患者,CPM 可以减轻疼痛,缓解肿胀,防止关节僵硬,并有助于恢复关节活动能力。
此外,CPM 在肌肉骨骼疾病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等。
CPM 具有诸多优点,包括设备操作简便、患者舒适度高、治疗效果明显等。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也应注意一些事项。
例如,患者在佩戴CPM 设备时,应保持舒适的体位,避免过度紧张;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监测患者的生理反应,如疼痛、肿胀等,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治疗。
在临床治疗中,CPM 的应用案例丰富。
例如,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过程中,患者可以使用CPM 设备进行膝关节的持续被动运动,以保持关节活
动度,提高康复效果。
再如,对于肩关节损伤的患者,CPM 设备可以帮助患者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肩关节的被动运动,从而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能力。
总之,持续关节被动运动(CPM)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在关节损伤、手术后康复以及肌肉骨骼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肩关节被动活动操作方法
1. 安排合适的位置:被动活动肩关节时需要让被测者坐在一张高椅子或按摩床上,肩部和臂部放松,双手伸直,保持舒适的姿势。
2. 针对旋转运动:将手臂向内旋转时,您应该将手臂平放在面前。
将手臂向外旋转时,您应该将手臂放在身体两侧,肘弯曲;
3. 静态牵引:将手臂拉向被测者的头部,直到被测者感觉到舒适的牵引力。
这可用于延长肩袖肌群和上斜肌,以增加肩关节的活动范围;
4. 抬肩活动:将手臂伸直,然后以固定的速度将手臂抬起,使肩膀靠近耳朵,直到达到最大升高点;
5. 膝上挑活动:将手臂伸直,然后将手向上挑起,直到达到最大的后伸。
注意:在被动活动肩关节时,必须谨慎,不要过度活动或施加过度的压力,以免造成损伤。
建议在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cpm持续关节被动运动的名词解释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持续性关节被动活动(CPM)的定义
2.CPM 的作用和应用范围
3.CPM 与治疗师徒手、专用器械的关系
4.CPM 的优点和局限性
5.结论
正文
持续性关节被动活动(CPM)是指利用专用器械,使关节在一定活动范围内进行缓慢被动运动的一种康复治疗方法。
在骨科和康复科领域,CPM 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骨折、软组织损伤、关节炎等疾病。
CPM 的作用主要在于促进关节软骨的修复、改善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通过持续性关节被动运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人体自然关节活动过程,刺激关节周围组织产生生物力学反应,从而加速康复进程。
在实际应用中,CPM 通常与治疗师徒手和专用器械相互结合,共同完成康复治疗。
治疗师徒手可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在 CPM 过程中进行调整和指导。
而专用器械则可以提供稳定的力量和支持,帮助关节进行更精确和规律的运动。
CPM 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持续较长时间的关节活动,有利于改善关节功能;同时,它可以在患者自身力量不足或疼痛无法忍受的情况下进行,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
然而,CPM 技术也存在局限性,如对关节周围肌肉和韧带的刺激较弱,可能导致肌肉力量下降和关节稳定性降低等问题。
总之,持续性关节被动活动(CPM)是一种重要的康复治疗方法,在
骨折、软组织损伤、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CPM 需要与治疗师徒手和专用器械相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治疗效果。
关节活动技术的名词解释关节活动技术是指一系列针对关节的运动和活动的技术和方法。
这些技术和方法主要用于促进肌肉和骨骼系统的功能和灵活性,帮助人们提高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强运动能力,并预防和治疗关节相关的问题和损伤。
以下将对几种常用的关节活动技术进行解释。
1. 活动性关节活动技术活动性关节活动技术是通过主动运动来促进关节的活动和灵活性。
这种技术包括伸展运动、屈伸运动、旋转运动等,可以通过独立或辅助的方式进行。
伸展运动主要是通过拉伸和延展肌肉和韧带,来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
例如,臀部伸展可以通过将一脚举起,用手拉向胸部,从而拉伸臀部肌肉和韧带,改善髋关节的活动度。
屈伸运动主要是通过关节的屈曲和伸展来增加关节的运动。
例如,膝关节屈伸运动可以通过弯曲腿部和伸直腿部来锻炼和增强膝关节的灵活性。
旋转运动主要是通过关节的旋转来改善关节的灵活性。
例如,肩关节旋转运动可以通过转动上臂,将手臂从前方转向身后,从而锻炼和增强肩关节的运动范围。
2. 被动性关节活动技术被动性关节活动技术是指通过外部力量施加在关节上,以促进关节的活动和灵活性。
这种技术主要用于那些不能主动进行运动,或需要助力进行运动的人群。
被动性关节活动技术可以通过物理治疗师或其他专业人士来执行。
他们可以通过使用外部器械、手动按摩、牵引等方式,帮助患者恢复关节的功能和活动能力。
3. 功能性关节活动技术功能性关节活动技术是通过模拟实际生活中的动作和姿势,来训练和提高关节的功能。
这种技术主要用于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和控制关节。
功能性关节活动技术常常结合其他运动方式进行,例如,使用各种器械进行力量训练、平衡练习、步行和跑步训练等。
通过这些训练,人们可以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和协调性,预防关节损伤和疾病。
关节活动技术在康复和运动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帮助人们恢复关节功能,提高身体的运动能力,并预防或治疗与关节相关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关节活动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治疗和康复方案。
关节被动运动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关节被动运动是一种康复治疗技术,用于帮助患者恢复关节活动度、增强肌肉力量和改善关节功能。
上肢关节被动活动训练的总结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手部肌肉紧张的现象,而这往往会引起关节的损伤。
因此进行上肢肌肉锻炼可以预防或减轻以上症状。
常见的上肢肌群有:肘、肩前、后。
根据关节的功能,可以进行运动康复训练。
对这些常用运动项目进行被动活动训练效果显著,可以减少以上症状发生。
一、肘关节被动活动肘关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关节之一,它的功能主要有屈伸和外展,对患者来说,肘关节经常是疼痛最严重的部位之一,其主要功能有屈、伸、外展、旋转,以及内旋肌的收缩。
当患者出现肘部疼痛时,通过主动上肢肌群力量按摩等治疗措施改善疼痛症状时,可以通过被动活动使肌肉张力得到放松和缓解,从而达到减少和预防其疼痛的目的。
在肘关节被动活动中最重要的是通过肌的力量运动带动外旋位置和关节位置变化从而实现动作平衡和收缩。
这也是为什么临床上常常有患者通过主动去刺激其肘关节位置来达到预防甚至减轻其疼痛的目的。
在此以我比较常用的活动手法(肘屈、外旋)作为对比进行分析。
1、肘屈肘屈是肘关节被动活动中最常见的手法,其作用是通过外旋屈曲,使肘关节伸展;其主要作用是利用屈曲关节面和肌肉收缩创造肌肉张力。
其要点是:当患者出现疼痛时,可主动去刺激其肘关节屈曲位置;当患者出现疼痛时可主动去刺激其屈曲位;同时当患者出现疼痛时要主动去减少患者用力。
当患者出现疼痛时进行肘屈训练最大的难点是要主动去克服肘屈时所产生的阻力和压力;因为肘屈主要是通过肌的牵拉来实现屈伸和外展的姿态改变;对于一些急性期患者或患有疼痛明显者要慎重。
而随着肘屈动作幅度的增加以及肌肉的力量增强(如肱二头肌、冈下肌等)将有助于促进屈伸位处关节内旋肌群和肘前伸腱群(内旋肌和尺侧肌等)之间以及两个肌团之间相互协调平衡感和拉力感。
2、外旋这是我最为常用的手法,也是我最常做也是最容易犯错误的手法。
其核心点在于手的掌心朝下,肘部和手不能相对。
所以动作中需要将肘关节内侧往上提形成外旋来实现屈伸。
此外由于外旋位置和外旋肌位置的变化过程中其疼痛也有变化(与肘屈相反)造成了在外旋肌紧张时不能充分打开其活动所带来的疼痛。
肩关节前屈被动关节活动技术操作方法
肩关节前屈被动关节活动技术操作方法如下:
1. 让患者坐在椅子上或直立站立,保持身体稳定。
2. 执行者站在患者的侧面,将一只手放在患者的肩胛骨上方,用另一只手握住患者的手腕。
3. 缓慢而平稳地将患者的手腕向前屈,直到感觉到患者的肩关节达到其最大前屈范围。
4. 在达到最大前屈范围后,保持这个位置数秒钟,然后缓慢地放松手腕,让患者的手臂恢复到起始位置。
5. 重复这个动作,每次进行几次,并逐渐增加次数和幅度,直到患者有足够的柔韧性和舒适度来完成前屈活动。
请注意以下事项:
- 操作者应始终保持稳定的姿势,以避免给患者带来额外的不适或损伤。
- 操作者应根据患者的反应和能力调整被动活动的幅度和强度。
- 在进行任何被动关节活动之前,应确保获得患者的允许和理解,并解释活动的目的和效果。
- 如果患者有严重的疼痛或不适,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寻求医疗专业人员的建议。
2. 性能指标2.1外观与结构a) 表面清洁、色泽均匀、无锋锐棱角、毛刺及伤斑、裂纹等缺陷;b) 文字和标识应清晰可见;c) 控制和调节机构应灵活可靠、紧固部位无松动;d)主机通过底座对电池进行充电。
2.2手指活动范围a)拇指活动范围应:掌指关节<50°;掌指关节内收<20°;掌指关节外展<10°。
b)其余手指活动范围应:掌指关节<90°;近端指间关节<110°。
2.3练习持续次数手指关节持续被动活动仪共24个动作模式,每个动作模式的练习持续次数最小为1,最大无限制,调节步进为1,允差±2%或±1次,取最大值。
2.4运动速度活动仪的运动速度应可调,速度在5mm/s~12mm/s范围内。
2.5间隔时间活动仪改变屈伸动作的间隔时间应在0s~30s范围内可调,调节步进为1s,允差不大于±2s。
2.6视觉效果活动仪应能提供初级训练、中级训练、高级训练及自主训练模式的手部动作模拟视觉效果,视频中动作需要和活动仪相对应。
2.7声音效果活动仪应能实现音效与手指的运动相对应。
2.8治疗活动仪应能根据设定的参数执行治疗过程。
2.9软件功能a)支持短信验证码登录或密码登录方式;b)可以自主选择不同的训练方式,具有开始,停止的功能;c)可以按初级、中级、高级三种难度设定的相应的训练计划,并按训练计划执行;d)可以查看患者的康复的历史记录;e)须有蓝牙模块,自动搜索蓝牙信号源,连接,断开蓝牙信号,关闭蓝牙模块的功能。
2.10噪声活动仪的工作噪声应不大于60dB(A)。
2.11手指、手掌及手臂固定带尺寸固定带至少应具有S、M及L三种尺寸可供选择。
2.12稳定性底座应水平放置,主机放置底座上整体应不得晃动,其倾翻角不少于10°。
2.13无线控制功能系统启动后,以活动仪为中心的10米范围内,软件应能控制活动仪的正常使用。
2.14电磁兼容性应符合YY 0505-2012《医用电气设备第1-2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电磁兼容要求和试验》的要求。
身体中的被动关节活动,了解它们的重要性和作用Passive joint movements in the body refer to the movement of joints that are not actively controlled by the muscles. These movements are crucial for maintaining joint health, flexibility, and overall body function. Understanding the importance and role of passive joint movements can help us take better care of our bodies and prevent injuries.Passive joint movements occur through external forces such as gravity, manual manipulation, or assistance from another person or object. These movements include joint mobilizations, stretching exercises, and passive range of motion exercises. They are often used in rehabilitation settings to improve joint flexibility, reduce stiffness, and restore normal joint function.One of the key benefits of passive joint movements is the maintenance of joint health. Regular movement of the joints helps to distribute synovial fluid, which lubricates the joints and nourishes the cartilage. This prevents the development ofjoint stiffness, reduces the risk of joint degeneration, and promotes overall joint longevity.Passive joint movements also play a crucial role in improving flexibility. By gently moving the joints through their full range of motion, we can stretch the surrounding muscles, tendons, and ligaments. This helps to increase muscle elasticity, improve joint mobility, and prevent muscle imbalances. Flexibility is essential for everyday activities such as reaching, bending, and twisting, as well as for sports and physical performance.Furthermore, passive joint movements can help to relieve pain and discomfort. When joints are stiff or injured, they often cause pain and restrict movement. Gentle mobilizations and stretches can alleviate this pain by reducing muscle tension, improving blood flow, and promoting healing. Passive joint movements can also help to break up scar tissue and adhesions, which can develop after injuries or surgeries.In addition to their physical benefits, passive joint movements also have psychological advantages. They can promoterelaxation, reduce stress, and improve overall well-being. The slow and controlled movements involved in passive joint exercises can induce a sense of calm and mindfulness. This can be particularly beneficial for individuals who lead sedentary lifestyles or those who experience high levels of stress.To incorporate passive joint movements into your routine, it is important to consult with a healthcare professional or a qualified fitness instructor. They can guide you through appropriate exercises and ensure proper technique and safety. It is also essential to listen to your body and avoid pushing beyond your comfort level to prevent injuries.In conclusion, passive joint movements are vital for maintaining joint health, improving flexibility, relieving pain, and promoting overall well-being. By understanding their importance and incorporating them into our daily routines, we can take better care of our bodies, prevent injuries, and enhance our physical and mental well-being.身体中的被动关节活动是指由肌肉主动控制以外的力量引起的关节运动。
关节被动活动的名词解释关节被动活动,也称为关节可动度或动关节度,是指关节在外力作用下能够自由活动的程度。
简单来说,它是用来衡量关节在关节囊、韧带和肌肉的控制下,能够进行多大范围的活动的一个指标。
关节是连接两个或多个骨骼的结构,它具有保护内部器官、提供身体支持并促进运动的重要功能。
正常人类关节的活动范围因个人差异和年龄、性别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关节的活动范围通常通过度量角度来评估。
关节被动活动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方面,即关节内活动(intra-articular movement)和关节外活动(extra-articular movement)。
关节内活动是指关节中心轴线上的骨头相对移动的情况,它主要受到关节结构的限制。
而关节外活动则是指关节周围肌肉和韧带对关节进行控制的情况,也就是俗称的“活动度”。
关节被动活动是通过应用外力作用于关节来测量的。
通常,医生或物理治疗师会使用关节角度测量仪器来评估关节的活动度。
这些仪器能够准确测量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角度,并帮助确定关节的可动范围和僵硬程度。
关节被动活动可用于评估许多关节相关的问题,如关节疾病、创伤或手术后康复等。
它可以提供有关关节功能异常或受损程度的重要信息,以便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
然而,关节被动活动并不是唯一重要的指标。
实际上,对于一些关节问题,如肌肉韧带损伤,主动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
主动活动是指一个人自己的肌肉控制下进行的关节运动。
只有充分的主动活动和良好的肌肉力量,才能实现正常的关节功能。
因此,关节被动活动仅仅是评估关节健康的一个方面,它与主动活动和肌肉控制密切相关。
全面评估关节功能需要结合主动活动、被动活动和肌肉力量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总结起来,关节被动活动是指关节在外力作用下能够自由活动的程度,它可以通过度量角度来评估。
关节被动活动对于评估关节问题、制定治疗计划以及监测康复进程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关节被动活动仅仅是关节功能评估的一部分,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才能全面评估关节的健康状态。
被动关节活动度的名词解释被动关节活动度,也被称为动态关节活动度或关节运动范围,是指一个关节在受到外力或由其他关节主动运动时能够实现的运动范围。
它是人体关节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评估关节健康、判断功能障碍以及制定康复计划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被动关节活动度的意义被动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是判断关节功能的重要手段,它与关节的生理结构、肌肉协调、神经控制以及软组织的功能有密切关系。
通过测量关节的被动活动度,可以判断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柔韧性、关节囊的张力、韧带的紧张度等,从而更准确地评估关节的运动能力以及可能存在的功能障碍。
二、被动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方法被动关节活动度的测量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常见的包括角度测量、测量关节的外围轨迹和测量关节的功率输出等。
1. 角度测量:常见的包括测量关节的屈曲、伸展、外展和内收等角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计算机与传感器技术的应用,通过记录关节活动时的角度变化,可以了解关节在运动过程中的活动范围。
2. 外围轨迹测量:这种方法通过将测量装置或传感器固定在关节附近的物体上,记录关节运动时相关物体的轨迹。
例如,在手臂活动时,在手腕关节附近固定一个测量装置,通过记录装置在关节周围运动过程中的轨迹,可以获得关节的活动范围。
3. 功率输出测量:这种方法通过测量在关节活动时产生的力量和功率来评估被动关节活动度。
例如,在膝关节测量中,可以通过记录关节活动期间产生的力量和功率来评估膝关节的活动能力。
三、被动关节活动度的影响因素被动关节活动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关节的结构、肌肉和韧带的柔韧性、神经控制和关节周围组织的病理情况等。
1. 关节结构:不同关节的结构决定了其活动度的差异性。
例如,髋关节具有较大的活动范围,而膝关节的活动范围相对较小。
关节形态的异常或退化会影响关节运动范围。
2. 肌肉和韧带柔韧性:肌肉和韧带的柔韧性是关节活动度的重要因素。
肌肉的柔韧性可以通过适当的伸展和运动来维持和改善。
而肌肉和韧带的紧张度增加,例如因为疼痛、炎症或缺乏运动,会导致被动关节活动度的减少。
关节被动活动技术
一、将患者从轮椅转移至治疗床
①患者坐在健侧靠近治疗床边并与之成45°角得轮椅上,制动,移开轮椅脚踏板,双足平放于地面。
②治疗师面向患者站立,双膝微屈,腰背挺直,双足放在患足两边,用自已得膝部在前面抵住患膝,防止患膝倒向外侧。
③治疗师一手从患者腋下穿过置于患者患侧肩胛上,并将患侧前臂放在自已得肩上,抓住肩胛骨得内缘,另一上肢托住患者健侧上肢,使其躯干向前倾。
然后将患者得重心前移至其脚上,直至患者得臀部离开椅面。
④治疗师引导患者转身坐于治疗床上。
二、躯干被动活动技术
患者侧卧位,上方腿屈曲,下方腿伸直,治疗师一手固定上方肩关节,另一手放在同侧骨盆部位,使肩与骨盆向相反得方向旋转并停留数秒钟,以达到充分牵拉躯干得作用。
三、上肢关节被动活动技术
1、肩关节前屈:患者取仰卧位,治疗师立于患侧,一手握住患侧腕
关节处,另一只手握住肘关节稍上方,然后慢慢把患者上肢沿矢状面向上高举过头。
2、肩关节后伸:患者取健侧卧位,治疗师立于患侧,一手握住肘关
节稍上方,另一只手固定肩胛骨,然后慢慢将患者上肢沿矢状面向后伸展
3、肩关节外展:患者取仰卧位,治疗师立于患侧,一手握住腕关节
处,另一只手握住肘关节稍上方,然后慢慢将患侧上肢沿额状面
外展,当患者上肢被移动到外展90°时,将上肢外旋后继续移
动直至接近患者同侧耳部、
4、肩关节水平外展与内收:患者取仰卧位(肩位于床沿),治疗师立
于患侧身体及外展得上肢之间,一手握住患侧腕关节处,另一只
手握住肘关节稍上方,然后慢慢把患侧上肢沿水平面先做外展
后内收。
5、肩关节内外旋:患者取仰卧位,患侧肩关节外展90°,肘关节屈
曲90°,治疗师立于患侧,一手固定肘关节,另一手握住腕关节,以肘关节为轴,将患者前臂沿肱骨干轴线向头、向足方向运动,
使肩关节被动外旋或内旋、
6、肘关节屈曲与伸展:患者取仰卧位,治疗师立于患侧,一手握住
腕关节处,另一手固定肘关节稍上方,在完成肘关节屈曲得同时
前臂旋后,完成肘关节伸展得同时前臂旋前。
7、前臂旋转:患者取仰卧位,治疗师立于患侧,患侧肩关节外展位,
使肘关节屈曲90°,治疗师一手托住肘后部,另一手握住前臂
远端,沿前臂骨干轴线完成旋前、旋后动作。
8、腕关节屈曲、伸展与尺偏、桡偏:患者取仰卧位,肘关节处于屈
曲位,治疗师一手握住患侧前臂远端,另一只手握住患侧手指,
做腕关节得屈曲、伸展、尺偏、桡偏动作。
9、掌指关节得活动:患者取仰卧位,治疗师一手握住患侧掌部,另
一只手活动手指,分别做掌指关节得屈曲、伸展、外展、内收动
作。
10、指骨间关节得活动:患者取仰卧位,治疗师一手握住患侧掌部,
另一只手活动手指,分别做近侧与远侧指骨间关节得屈曲、伸展
动作、
四、下肢关节被动活动技术
1、髋关节前屈:患者取仰卧位,治疗师立于患侧,一手托住患侧小腿近膝关节处,另一只手用手心托住患侧足跟处,双手将患侧大腿沿矢状面向上弯曲,使大腿前部尽量接近患者腹部、
2、髋关节后伸:患者取俯卧位,治疗师立于患侧,一手抓握患侧踝关节上方,另一只手从下方抓住患侧膝关节前部,并用前臂托住患侧小腿与膝关节部位,用力向上方抬,被动伸展髋部。
3、髋关节内收、外展:患者取仰卧位,治疗师立于患侧,一手托膝关节后方,前臂支撑大腿远端,另一手握足跟,在髋关节轻度屈曲得状态下,完成髋关节得外展,然后返回原来位置。
4、髋关节内旋、外旋:患者取仰卧位,下肢伸展位,治疗师一手固定患者膝关节上方,另一手固定踝关节上方,完成下肢轴位得转移,足尖向内侧为髋关节外旋,足尖向外侧为髋关节内旋。
5、膝关节屈曲、伸展:患者取仰卧位,治疗师一手托膝关节后方(腘窝),另一手托足跟,然后在髋关节屈曲状态下完成膝关节得屈曲、伸展。
6、踝关节背屈:患者取仰卧位,下肢伸展。
治疗师一手固定踝关节上方,另一手握足跟,在牵拉跟腱得同时,利用治疗师得前臂屈侧推压足底
7、踝关节跖屈:患者取仰卧位,下肢伸展、治疗师固定踝关节上方得
手移到足背,在下压足背得同时,另一手将足跟上提、
8、踝关节内翻、外翻:患者仰卧位,下肢伸展。
治疗师一手固定踝关节,另一手进行内、外翻运动。
五、将患者从治疗床转移至轮椅
①患者坐在床边,双足平放于地面上。
轮椅置于患者健侧,与床成45°角,制动,移开轮椅脚踏板。
②治疗师面向患者站立,双膝微屈,腰背挺直,双足放在患足两边,用自已得膝部在前面抵住患膝,防止患膝倒向外侧。
③治疗师一手从患者腋下穿过置于患者患侧肩胛上,并将患侧前臂放在自已得肩上,抓住肩胛骨得内缘,另一上肢托住患者健侧上肢,使其躯干向前倾。
然后将患者得重心前移至其脚上,直至患者得臀部离开床面。
④治疗师引导患者转身坐于轮椅上。